新课程中的教学观
十、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十、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作者:校长室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31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
首先教学内容不应仅局限于书本,要向生活经验开放,向自然开放;不应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科学知识,应向人类的命运、人类的道德层面以及人的价值领域开放,向学科前沿开放。
其次,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这样的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双方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新课程教学观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
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的理解和巩固。
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
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
4、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传统的学科教学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这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传统教学的缺陷。
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学科本位论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
学科教学依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这意味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十一、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作者:校长室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52 文章录入:coolmoon ]1、学生是发展的人。
新课程的教师观
新课程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创造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教师角色的转化和重新定位1、实现传授者角色转化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新课程中要改变过去片面强调知识传授的方式引导,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由“齐步走”向根据差异因材施教转变,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传递向立体多向传递转变。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角色的一个本质转变。
1)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参与和平等的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传统权威变成“平等中的首席”。
师生之间要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真正成为民主、动态、发展的、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
2)教师的职责---不在传授,而在激励鼓舞新课程中的教师职责已经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更多的在于越来越多的激励和思考。
3)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三个要求要求教师积极旁观。
教师要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学习中学生遇到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该怎样指导学生学习;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
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励,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信与合作,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
3、教师应成为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去,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获得的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形成规律。
教师要实现转化,超越提升自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以学习的替代者变成学习的引导者,用情感教学代替唯智教学。
简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简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强调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教师要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真实的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要通过小组合作和项目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自由和选择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也强调教师的角色转变和专业发展。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
教师要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需求和要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
在这样的教学观下,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指导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注重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需求和要求。
新课改中的教学观全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课改中的教学观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对一个重难点的问题,教师要努力的、想方设法的给学生教会的问题,但学生就是听不懂的案例,比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整体“1”解决问题,学生就是不会把某一个量看做整体“1”。
针对这类问题,我们该如何处理?要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教师应以怎样的教学观对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呢?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浅谈以下“以学论教”。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变革已成为本次课改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越来越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以学论教,教是为了学”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如教师的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以及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详略得当等等,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关注教师是怎么讲的。
即使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基本上被看着是教师“教”的回应,或者成为教师“教”的点缀。
总之,以往的课堂评价表现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但深入,新课程提出了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
它使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
即使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
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强调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全面
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2.建构主义学习观:新课程理念倡导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学
习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不断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知识体系。
3.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
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4.评价观的转变:新课程理念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注重过程性
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评价方式不再单一地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5.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新课程理念注重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信息
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的角色转变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同时,注重技术与课程
的整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
以下是一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点:
1. 学生中心:将学生放在学习的核心位置,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2. 调查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查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4. 创新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融合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的学习能力。
6. 评价改革:注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调查研究、合作学习、创新思维等方式来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下的教学观:更新思想,转变理念
新课程下的教学观:更新思想,转变理念一、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转变理念。
二、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三、新课程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班教学四、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发展、时代姓较强的新内容,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五、新教材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修养,淡化自己的角色,同时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一个完整的人六、新课程强调展示知识产生、形成、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注意结合新教材中有关内容展开阐述七、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八、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九、新课程强调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的发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讲解十、新教材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便于自学方面下了苦功,如学习导语引人入胜,强调以图代文章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十一、新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要求教师首先掌握并恰当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并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十二、新课程要求老师创造性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十三、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这就要求教师关照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给吃不饱的学生另外提供补充性挑战十四、新课程强调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改革的进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模式十五、课程改革中,学校和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多与社区联系,争取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携手,让课程改革一路走好十六、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各地各校教师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最终迈出积极而稳妥坚实的“第一步”十七、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教师一定不要忘记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无论课程怎么改,打牢基础始终是中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十八、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简述新课程下的教学观
新课程下的教学观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
下面简述新课程下的教学观的几个重要方面:1. 学生中心:将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注重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差异,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教师以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出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 综合素养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知识、思维、情感、态度和技能等各个方面。
教学不再仅限于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养。
3. 问题驱动:教学通过设立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
教师起到引导和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作用,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学习策略。
4. 资源丰富化: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实物、媒体、网络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需要善于挖掘和整合各种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5. 学科整合:强调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促进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
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评价多样化:鼓励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笔试形式。
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观察记录、作品展示、小组讨论、自我评价等多种形式。
7. 教育与社会连接: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通过社区服务、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新课程下的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倡导问题驱动的学习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通过这种教学观,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简述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观
简述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观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关系的转换: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鼓励学生表达和分享思想成果,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及时揭示新颖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
2、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师需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
教师应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自身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理解“数学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要求。
3、知识结构的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应由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组成。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适应社会的要求。
此外,新的知识内容需要教师通过自学、继续教育学习或培训班学习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知识。
4、教学方法的转变: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注重过程,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看法,给学生独立思考或集体探究的时间,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思想,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轻松、自由。
5、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或教学过程的“掌控者”,而是秩序维护者、内容引导者、方法建议者、探究合作者。
传统意义上的教和学逐步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共同体”。
总之,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全面素质的提升。
同时,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
新课程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观一、教育观新课程在价价值追求和精神向度上的一个最凸显的特征是:“人”在教育中越来越大。
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一步理解,把握:⑴新课程把“人”作为教育的支柱。
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
从尊重人的价值、尊严、个性出发,从促进人的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着眼。
来制订教育政策,设计教育目标,构建教育理论。
这正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灵魂。
⑵新课程认为人(教师、学生)是最重要的课程因素,是课程建构的参与者、促进者、批判者。
⑶新课程充分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全面发展”指向人的“共时性发展”,侧重于和谐性地综合发展;“终身发展”指向人的“历时性发展”,侧重于生成性地综合发展。
只有实现“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终身发展”,人的发展才是完整的,符合人性的,有利于提升生命价值和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
我们所耳熟目详的“四有”思想就包含了这样的价值追求。
下面是几位专家、学者对教育的论述: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于: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
——黄克剑(华东师大)◆ 这就是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把教育的价值上升到了生命的高度。
教育是一种武装人们的方式;它对人负有一种无可逃避的责任;它需使人能够适应生存的时代,而不致将他排除在人生的最终伟大目标之外;它将开启世界的钥匙——独立和仁爱援之于人,赋予他做为一个自由人只身跋涉及而步履轻捷的力量。
——何塞·马蒂肖川博士是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的主任,他认为教育的力量应是:◆ 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 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 给蒙迷的双眼带来澄明◆ 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 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二、学生观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
——肖川新的学生观更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和多样性的统一,关注潜能的开发,把他们的现在作为起点,而不是终点来看待。
——叶澜新的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
基础教育改革PPT课件-新课程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
• 而B老师的教学是一种“插秧式”的教学,这种教 学其实就是试图维护严格的甚至苛刻的课堂秩序, 即极端的课堂纪律,通过这种方式来确立所谓的 教师权威。
• B老师“以知识、学科为本位”,把学生当作“学 科人”,而不是真正的“生命、成长中的完整的 人”。他力图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剥夺了学生 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忽略了学生的兴趣、 需求、情感,不重视学生的生心发展特点,是一 种传统的教学活动
他们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一跳,脖子伸得老
长,平时上课就坐不住的索性冲出座位,涌到窗前。
他们你扒我,我推他,争先恐后地向外张望
• ——原来是两辆红色的消防车由南向北从窗前驶过
• ……
• 教室里恢复平静后,A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 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的所见、所闻、 所想说出来,写下来。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 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 脸堆笑。
案例
•
老师正在上《为你打开一扇门》一课,突然,
从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的嘟”——“的嘟” 声,这
声音犹如一块巨石落入平静的水面,教室里顿时喧
闹起来。紧接着,像有谁下了一道命令:“向左看
齐”,所有的学生都向左边看去。这是怎么回事,
还没等老师喊出话来,坐在靠窗边的同学已经站起
来,趴在窗台上向外张望,其他的同学更是着急,
• 4、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传统的学科 教学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这种以学科 为本位的教学是传统教学的缺陷。改革教学必须 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 的发展为本位。学科本位论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 身,而在于指导思想。学科教学依然要体现和重 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 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 健康发展。这意味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 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道德生活和 人格养成。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教学观提纲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教学观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顾二、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学课本位的教学突出表现为:1、重认知、轻情感;2、重教书轻育人;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一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是: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树立新的适应新课程精神的学生观主要有以下几种:1.学生是发展的人。
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涵义:(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涵义:(1)学生是个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白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涵义:(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主体。
三、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教学观(一)教学观界说教学观是教学观念的简称。
-教学观是指教师对教学的本质和过程的基本看法。
•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思想、观念、理论。
(二)传统的教学观及其不足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就是传统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
传统教学观的不足:1.课程控制教学。
2.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3.教学取向上重结论轻过程,重认识轻情感。
4.学科本位的教学目的观,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学校教育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
(三)我们所倡导的新教学观1.宏观上所倡导的教学观(1)民主的课程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取向上重过程、重情感。
(4)人本主义的教学目的观。
2.新教学观的微观探讨有一些学者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进行了一些微观探讨:(1)教学的角度,分别从教学价值、教学思维、教学过程和教学语言四个方面提出了白己的教学观,即:①“创生”的教学价值观。
新教学观
新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1)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2)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1)知道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2)知道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1)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教学相长。
(2)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1)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
(2)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新课程中的教学观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全面发展的教学观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关系反映的是学科内部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
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
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
但是,学生如果不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得到理解和巩固。
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
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与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中的教学观
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反映的是学科内部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
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
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
但是,学生如果不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得到理解和巩固。
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
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与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
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二、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具有以下属性:师生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
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
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
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一一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交往与互动为特征的教学,常常要借助“对话”而实现。
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
它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与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
可以说教学对话是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
三、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开放,从内容角度讲,意味着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
传统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或“科学世界”里,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难以体现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失落中艰难前行,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有价值的生括秩序和生活方式。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
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育,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回归生活世界的主张并不是否定科学书本世界存在的合理性,而是在两个世界之间保持一种紧张的张力,使科学教育不致因遗忘生活世界而丧失其存在的意义。
开放,从过程角度讲,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
人是未完成的非终极的存在,教育不应该把培养中的中点当做终点,以目标取代目的,否则就会阻隔人的发展。
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也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
为此,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
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开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成,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
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
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不具有生成性。
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看,课堂生成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
“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
从生成的内容来看,课堂生成既有显性生成,又有隐性生成。
显性生成是直接的、表层的,隐性生成是间接的、深层的。
从生成的本义来说,生成主要指隐性生成,隐性生成最具有发展的功能。
从生成的主体来看,课堂生成有学生生成,也有教师生成,即课堂教学不仅要成全学生,也要成全教师。
课堂教学要成为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欣赏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是教学相长的真实写照。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是从教学目的的角度提出来的,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提出来的,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是从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角度提出来的,这三种教学观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但彼此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我们必须从整体的高度把握每一种观念的精神实质,唯有如此,才能正确引领新课程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