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碳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 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高中化学 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64d260f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0.png)
课时1 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点一 碳、硅单质及其氧化物【考必备·清单】1.碳、硅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和用途[名师点拨] ①碳单质的结构不同导致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似。
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碳、硅单质的化学性质 (1)碳单质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①与O 2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O 2不足:2C +O 2=====点燃2CO ; O 2充足:C +O 2=====点燃CO 2。
②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 .与CuO 反应:C +2CuO=====高温2Cu +CO 2↑(可用于金属的冶炼); b .与CO 2反应:C +CO 2=====高温2CO ;c .与水蒸气反应:C +H 2O(g)=====高温CO +H 2(制水煤气);d .与浓硫酸反应: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
(2)硅单质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①与O 2反应:Si +O 2=====△SiO 2;②与氢氟酸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Si +4HF===SiF 4↑+2H 2↑; ③与NaOH 溶液反应: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3.硅的制备(1)原料:二氧化硅、焦炭。
(2)原理:SiO 2+2C=====高温Si(粗)+2CO↑。
(3)提纯:Si(粗)+2Cl 2=====△SiCl 4,SiCl 4+2H 2=====高温Si(纯)+4HCl 。
4.碳和硅的氧化物(1)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不溶于水,可用作气体燃料和冶金工业的还原剂。
(2)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 CO 2+H 2OH 2CO 3[名师点拨] ①CO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SiO 2不溶于水,不能用SiO 2与水反应制备硅酸。
②SiO 2既能与HF 反应,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但SiO 2不是两性氧化物。
高中化学的归纳无机化学中的常见元素和化合物总结
![高中化学的归纳无机化学中的常见元素和化合物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2c30f6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6.png)
高中化学的归纳无机化学中的常见元素和化合物总结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无机化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它研究无机物质,即不含碳氢键的物质。
在无机化学中,有一些常见的元素和化合物是我们必须熟悉的。
本文将对这些常见的元素和化合物进行总结。
一、常见元素1. 氢(H):氢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个元素。
氢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能源储存等方面。
2. 氧(O):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占地球大气中的一部分。
它是许多物质的成分之一,如水(H2O),氧化剂等。
3. 氮(N):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占据78%的比例。
在化学中,氮还常以氨(NH3)和硝酸(HNO3)等形式存在。
4. 碳(C):碳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其化学性质独特而复杂。
它在地球上的许多物质中广泛存在,如燃料、矿石等。
5. 铁(Fe):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它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等领域。
6. 铜(Cu):铜是一种有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等领域。
7. 锌(Zn):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具有耐腐蚀性和导电性。
它在镀锌、防护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8. 氯(Cl):氯是一种具有腐蚀性的非金属元素,常以氯化钠(NaCl)等形式存在。
它在消毒、净化水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二、常见化合物1. 水(H2O):水是无机化合物中最常见的化合物之一,它由氢和氧元素组成。
水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海洋、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中,也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成分。
2. 盐(NaCl):盐是由钠和氯元素组成的无机化合物,常见的食盐就是氯化钠。
盐在食品调味、融化冰雪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3.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大气中占据一定比例。
它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也是人类活动中产生的主要温室气体。
4. 硝酸(HNO3):硝酸是一种无机酸,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制造肥料、爆炸物等。
高中化学碳和硅的知识点介绍
![高中化学碳和硅的知识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821060cce2f0066f53322f2.png)
高中化学碳和硅的知识点介绍(一)碳族元素1、组成和结构特点(1)碳族元素包括碳、硅、锗、锡、铅五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IVA族。
(2)碳族元素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到或失去电子,易形成共价键。
主要化合价有+2和+4价,其中碳和硅有负价。
碳族元素在化合物中多以+4价稳定,而铅在化合物中则以+2价稳定。
碳族元素中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金刚石)硬度最大;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在所有非金属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CH4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2C是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原子;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其单质晶体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2、性质的递变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碳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由非金属元素逐渐转变为金属元素,即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二)碳及其化合物1、碳单质(1)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足球烯晶体类型原子晶体过渡性晶体分子晶体微粒间作用力共价键层内共价键,层间范德华力范德华力熔沸点很高很高低溶解性一般不溶难溶易溶于有机溶剂硬度最大质软很小导电性不导电导电不导电(2)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碳的性质稳定,在加热、高温或点燃时常表现出还原性,做还原剂,温度越高,还原性越强,高温时的氧化产物一般为一氧化碳。
溶解性不同:一般情况下,所有的钾盐、钠盐和铵盐是可溶的,所有的酸式盐是可溶的,正盐的溶解度小于酸式盐的溶解度,但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热稳定性不同:一般情况下,难溶的正盐和酸式盐受热易分解,可溶性碳酸盐稳定不易分解。
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两者都能与强酸(H+)反应产生CO2,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可鉴别两者。
可溶性盐的水解程度不同:相同浓度的正盐溶液的pH值大于酸式盐溶液的pH值。
与碱反应不同:弱酸的酸式盐可与碱反应生成正盐。
与盐反应不同:碳酸钠可与氯化钙或氯化钡反应生成难溶性碳酸盐,但碳酸氢钠不反应。
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总结8篇
![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总结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59d6b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e.png)
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总结8篇第1篇示例: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和反应机理等内容。
有机化学知识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难点,掌握有机化学知识对于高中化学学习和日常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是有机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有机物的定义有机化学研究的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碳元素是有机物的主要组成元素,因此有机物也被称为碳化合物。
有机物包括烃类、醇类、醛酮类、羧酸类等多种化合物。
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主要分为脂肪烃、环烷烃、环烯烃、芳香烃、醇、醚、醛、酮、羧酸、酯等多种类别,每种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反应规律。
3. 有机物的结构有机物的结构包括分子式、结构式、键式和构象式等不同表示方法,通过这些表示方法可以清晰地描述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构型。
4. 有机物的性质有机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如沸点、熔点、密度等)和化学性质(如稳定性、溶解性、反应性等)。
5. 有机合成方法有机化学是有机合成的基础,有机合成方法包括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等多种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
6. 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反应机理是研究有机反应过程中的原子或基团之间的结合和断裂规律,包括亲核取代、亲电取代、自由基取代等不同类型的有机反应机理。
7. 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机化学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食品添加剂、药物、化妆品、材料合成等领域都离不开有机化学知识。
第2篇示例: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规律。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有机化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有机化学知识。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
1. 有机物的结构有机物是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其中碳是主要元素。
有机物的结构可以分为链状结构、环状结构和支链结构。
根据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有机物可以是直链烷烃、环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不同类型。
高中化学关于炭族元素的知识点详解
![高中化学关于炭族元素的知识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1a225f0dd3383c4ba4cd21a.png)
高中化学关于炭族元素的知识点详解1. 碳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① 碳族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都为4个电子,C、Si为非金属元素,Ge、Sn、Pb为金属元素。
② 正价为4,负价为-4。
③ 非金属元素可形成气态氢化物RH4④ 非金属元素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RO3,其水溶液呈酸性;金属元素低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具两性偏碱性。
2. 碳单质(C)碳元素价态变化及重要物质:碳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和石墨两种。
(1)金刚石和石墨的晶体结构:金刚石晶体里,每个碳原子都处于四个碳原子的中心,以共价键跟四个碳原子结合成正四面体结构,正四面体结构向空间发展,构成一个空间网状晶体,为原子晶体。
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每层内的碳原子排列成六边形,一个个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网状结构,同一层内,相邻的碳原子以非极性共价键结合,层与层以范德华力相结合,因层与层之间易滑动,质软。
石墨晶体为层状晶体(看作混合型晶体)。
(2)物理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
(3)化学性质:碳单质常温下性质很稳定,碳的性质随温度升高,活性增大。
碳的同素异形体化学性质相似。
① 可燃性:在充足空气中燃烧C O2(足) 2CO② 高温下,与氢、硫、硅等发生化合反应:C+2S CS2(C表现还原性)C+Si SiC(C表现弱氧化性)C+2H2 CH4(C表现弱氧化性)③ 高温下,与钙、铁、铝、硅的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碳化物或还原出金属单质。
CaO+3C CaC2+CO(电石)CuO+C Cu+COSiO2+2C Si+2COFe2O3+3C 2Fe+3CO④ 高温下,与水蒸汽发生反应,⑤ 与氧化性酸发生反应:C 4HNO3(浓) CO2↑ 2SO2↑ 2H2O3. 二氧化碳(CO2)属于酸性氧化物,即为碳酸酸酐。
(1)分子组成和结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通过极性共价键结合成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固态时为分子晶体。
(2)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嗅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加压和降温下变为雪状固体叫干冰,若在压强为101帕,温度℃时,干冰可升华成气体;CO2可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1)。
高考化学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元素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a738796aec3a87c24128c421.png)
元素及其化合物1、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两部分,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知识特点是作为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实验和计算的载体,其信息量大,反应复杂,常作为综合试题的知识背景或突破思维的解题题眼。
2、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必须先处理好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部关系,方法是:“抓重点,理关系,用规律,全考虑”。
①抓重点:以每族典型元素为代表,以化学性质为抓手,依次学习其存在、制法、用途、检验等“一条龙”知识,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②理关系:依据知识内在联系,按单质→氧化物→氧化物的水化物→盐的顺序,将零碎的知识编织成网络,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做到滴水不漏③用规律:用好化学反应特有的规律,如以强置弱等规律,弄清物质间相互反应。
④全考虑:将元素化合物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理解,从而达到解综合试题时能将所需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信手拈来。
另一方面是处理好元素化合物知识与本学科理论、计算或跨学科知识间的外部关系,采取的方法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
①分析:将综合试题拆分思考。
②综合:将分散的“点”衔接到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块”中。
③抽象:在分析综合基础上,提取相关信息。
④具体:将提取出的信息具体化,衔接到综合试题中,从而完整解题。
(一)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规律⑴常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如下:F、O、Cl、N、Br、I、S、P、C、Si、H。
⑵元素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活泼性的区别:元素的非金属性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影响其强弱的结构因素有:①原子半径:原子半径越小,吸引电子能力越强;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③最外层电子数:同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越多,吸引电子能力越强。
但由于某些非金属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原子是以强列的共价键相结合(如N N等),当参加化学反应时,必须消耗很大的能量才能形成原子,表现为单质的稳定性。
这种现象不一定说明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弱。
⑶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及其应用元素的非金属性的本质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
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全集:《第3章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梳理
![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全集:《第3章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45d59eb5727a5e9856a61e0.png)
2. 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 C2H6O
HH
结构式:H C—C—O—H 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
HH 结构简式:CH3CH2OH
或C2H5OH
醇的官能团--羟 基写作-OH 醇属于烃的衍生物
思考:-OH 与OH- 有何区别?
官决烃能定化团的合的物衍概特殊生念性物质的的原子概或原念子 :
团称为官能团。
几种常见的官能团名称和符号
点燃
CH2=CH2+3O2 2CO2+2H2O
②与酸性KMnO4的作用: 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现象:紫色褪去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⑵加成反应
将乙烯通入溴水中: 现象:黄色(或橙色)褪去
1, 2—二溴乙烷 (无色液体)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它 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叫做加成反应 。
C. CH3-CH=CH3 CH2
CH2
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 式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C4H10 丁烷
CH3CH2CH2CH3
CH3CHCH3 CH3
特点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 同素异形体 (单质)
同位素
同:(通式)结构相似 不同:分子式 同: 分子式 不同:结构
常见烷烃的结构式:
乙烷: H H ||
H-C-C-H || HH
丙烷:
HHH ||| H-C-C-C-H ||| H HH
丁烷: H H H H 异丁烷: H
H-C| -C| -C| -C| -H
| H--C--H
||||
H
H
HHHH
|
|
(完整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937151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0.png)
(完整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合物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对有机化合物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与氢、氧、氮、硫等元素通过共价键相连接形成的化合物。
2. 碳的四价性质:碳原子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一条或多条共价键,使得有机化合物形成多样的结构。
3. 烃:烃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由碳和氢元素构成。
根据碳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链烃、环烃和芳香烃等。
4. 功能团:功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一定稳定性、易于发生化学反应的团块。
常见的功能团有醇基、酮基、酸基、醛基等。
5. 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
化合物。
同分异构体的存在增加了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6. 反应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酯化、醇的氧化、醛的还原等。
7. 碳的杂化与空间构型:碳原子可以通过杂化形成sp³、sp²或
sp杂化,从而使得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
8. 有机聚合物:有机聚合物是由大量有机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
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这些是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总结,通过研
究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注意:本文档为总结性文档,内容简明扼要,具体细节需要参
考教材或专业资料进行深入学习。
高中生物组成元素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组成元素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b645a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f.png)
高中生物组成元素总结归纳生物是由各种元素构成的,这些元素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生物组成元素的知识。
本文将对常见的生物组成元素进行总结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一、碳(C)碳是生物体中最丰富的元素,也是有机物的基础。
无论是生物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是核酸,都含有大量的碳元素。
碳元素在生物体内通过形成共价键与其他元素结合,构成了许多重要的有机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等。
碳元素的存在使得生物体具备了多样性和复杂性。
二、氢(H)氢是生物体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也是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氢元素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有机物中,如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
氢元素通过与碳元素形成共价键,参与了许多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
无机化合物中,氢元素也以水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外。
三、氧(O)氧元素在生物体内也是非常丰富的,它是组成生物体内许多有机分子的必需元素。
氧元素存在于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生物体内的其他有机物中。
氧元素参与了呼吸过程中的氧气与有机物的反应,产生能量并释放二氧化碳等物质。
四、氮(N)氮元素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元素,在细胞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而氨基酸中都含有氮元素。
氮元素也存在于核酸中,如DNA和RNA。
氮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循环中,通过微生物或者植物的氮固定作用,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有机物中的氮元素。
五、磷(P)磷元素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
磷酸盐在生物体内参与了细胞的物质代谢以及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磷元素还是核酸的组成部分,参与了DNA和RNA的合成。
六、钾(K)钾元素在生物体内起着维持细胞内外电位差的重要作用。
钾离子(K+)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离子泵,维持细胞内外的钾离子浓度差,从而产生静止电位和动作电位,参与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生理过程。
七、钙(Ca)钙元素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是维持骨骼结构和强度的重要成分。
此外,钙元素还参与了神经传导、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等生理过程。
碳与碳的化合物知识
![碳与碳的化合物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64ba3c82cc58bd63186bd35.png)
CaCO3+H2O+CO2=Ca(HCO3)2 Ca(HCO3)2=CaCO3↓+H2O+CO2↑
碳 和 碳 的 化 合 物 及 性 质
金刚石 包括 石墨 物理性质及用途 无定形碳 点燃 碳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O2==CO 2 高温 还原性 CuO+C==Cu+CO2 用途: 物理性质 性质 化学 不助燃不可燃 性质 CO2+H2O=H2CO3 CO2 Ca(OH)2+CO2==CaCO3↓+H2O 高温 工业: CaCO3==CaO+CO2 ↑ 制法 实验室: CaCO3+2HCl=CaCl2+ H2O+CO2↑ 物理性质: 点燃 CO 可燃性: 2CO+O2==2CO2 化学性质 还原性: CuO+CO==Cu+CO2 碳酸钙
3.为确定三种可燃性气体CH4.H2.CO分别 将它们在氧气中燃烧,把燃烧生的气体 依次通如下图。 ①若装置A的质量增加, B的质量不变,则该气体 H2 是______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2══2H2O A浓H2SO4 B澄清石灰水 ②若装置A的质量不便,B的质量增加,则 CO 该气体为______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CO+O2══2CO2 ③若装置AB质量都增加,则实验气是 CH4 ______ ,若B增加2.2克,则A质量为 1.8克 .
③A中小试管的作用是 形成液封 ; ④B中的现象是 石灰水变浑浊 。 ⑤D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 ⑥F的作用是 处理尾气防止污染 。
木炭粉末 CuO粉末
高中化学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c6aaa47650e52ea55189886.png)
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讲认识有机化合物——主要的烃考点1主要烃的结构和性质一、有机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化合物CO、CO2、碳酸及碳酸盐属于无机物。
2.烃:仅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
3.烷烃:碳原子与碳原子以单键构成链状,碳的其余价键全部被氢原子饱和,这种烃称为饱和链烃,也称为烷烃。
二、甲烷、乙烯和苯的结构与物理性质比较三、甲烷、乙烯和苯的化学性质比较下面从几种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角度认识三种主要烃: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1)甲烷与Cl2的取代反应(2)苯的取代反应(填化学方程式)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1)乙烯的加成反应(填化学方程式)(2)苯的加成反应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加聚反应乙烯合成聚乙烯塑料的化学方程式为四、烷烃1.烷烃的结构与性质2.烷烃的习惯命名法(1)当碳原子数n≤10时,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当n>10时,用汉字数字表示。
(2)当碳原子数n相同时,用正、异、新来区别。
例如:CH3CH2CH2CH2CH3称为正戊烷,(CH3)2CHCH2CH3称为异戊烷,C(CH3)4称为新戊烷。
考点2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1.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可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而且碳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形成共价键。
2.碳原子不仅可以形成单键,还可以形成双键或三键。
3.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碳链或碳环上还可以连有支链。
二、同系物1.定义: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2.烷烃同系物:分子式都符合C n H2n+2(n≥1),如CH4、CH3CH3、互为同系物。
3.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呈现一定的递变规律。
三、同分异构体1.概念: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7b4dfd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3.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一必修二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其中常常包括氢和氧,还可能包括氮、磷、硫、卤素等元素。
需要注意的是,碳的氧化物、碳酸及其盐、碳的金属化合物都属于无机化合物。
烃是指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其中甲烷是最简单的烃。
一、甲烷甲烷的分子式为CH4,电子式结构式为四面体结构,其中四个C-H键的长度和强度相同,夹角也相等。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可以通过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甲烷。
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不会与酸性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发生反应,也不会与强酸、强碱反应。
但在一定条件下,甲烷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例如,纯净的甲烷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另外,甲烷还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会生成五种产物,其中两种是气体,三种是液体。
二、烷烃烷烃是指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也称为烷烃。
烷烃的分子通式为XXX。
烷烃的命名方法是,当烷烃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碳原子数在十以上时,则使用汉字数字代表,例如十一烷。
烷烃的物理性质与碳原子数有关,碳原子数在四以下时为气态,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依次升高,烷烃的密度也依次增大。
烷烃与甲烷类似,通常情况下,不会与强酸、强碱、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反应。
烷烃都能燃烧,反应通式为CnH2n+2+O2→nCO2+(n+1)H2O。
在光照条件下,烷烃也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它们属于同类物质,通式相同(如烷烃:CnH2n+2),分子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n。
2.化学中存在一种现象,即具有相同分子式但不同结构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
高中化学有机结构知识点
![高中化学有机结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7124e2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0.png)
高中化学有机结构知识点
有机结构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了解有机结构的基本知识对于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制非常重要。
以下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有机结构知识点:
1. 碳的四价和键的特性:
- 碳是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元素,其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可以通过共价键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学键。
- 碳原子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其中单键是最常见的。
- 碳原子可以形成直链、支链、环状和立体异构体。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通常采用系统命名法,根据其结构和官能团进行命名。
- 常见的命名方法包括根据主链、官能团和取代基进行命名。
3. 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和命名:
- 有机官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结构单元,例如羟基、羰基、醇基等。
- 不同的官能团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反应机制,对有机化学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4. 碳的立体化学:
- 碳是手性的,可以存在于立体异构体中。
- 立体异构体包括顺反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对映异构体等。
- 立体异构体的存在对于化学反应和药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5. 有机化合物的功能:
- 有机化合物具有各种不同的功能,例如酸、碱、酯、醇、醚等。
- 不同的功能团可以赋予有机化合物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以上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有机结构知识点,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你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制。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d73189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a.png)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1.碳元素的特性:碳元素有四个价电子,能形成共价键,与其他元素形成多个键,构建复杂的化学结构。
碳元素能形成单键、双键、三键和四键。
2.功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性主要由其所含的功能团决定。
常见的功能团有羟基(-OH)、羰基(C=O)、羧基(-COOH)、胺基(-NH2)等。
不同的功能团对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影响。
3.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具有同分异构体的特性,即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同分异构体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键或空间构型来区分。
4.反应类型: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转化。
常见的反应类型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重排反应等。
这些反应可通过改变键的连接方式或在分子中引入新原子来改变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5.立体化学:有机化合物中的立体构型对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显著影响。
手性分子是立体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能够存在两种非对称构型,分别称为左旋和右旋。
手性分子的光学活性使其在药物合成和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应用。
6.反应机理: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描述了反应发生的整个过程。
反应机理可以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来研究和解释。
常见的反应机理包括亲核取代、亲电取代和自由基反应等。
7.保护基:有机化合物合成中,保护基是一种用于保护一些化学官能团不参与反应的化学基团。
保护基可以控制化学反应的顺序性、选择性和收率,同时保护有机分子中的敏感基团。
8.功能化合物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功能化合成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简单有机化合物转化为目标化合物,从而获得高效的合成路线。
9.有机聚合物:有机聚合物由重复的有机单体组成,具有高分子量和结构多样性。
有机聚合物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纤维和涂料等领域。
总结起来,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和其他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它们具有丰富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反应类型、反应机理以及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至关重要。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碳族元素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碳族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3fc054020066f5335a812140.png)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碳族元素1.碳及其重要化合物(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2)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及其应用木材干馏所得的固态产物是木炭,木炭由于它的孔隙被干馏时产生的油脂等物质所覆盖,吸附能力较弱,经活化处理增加表面积后就有高的吸附能方。
这种具有高吸收能力的碳,称为活性炭。
活性炭的孔隙多,内表面积大,一般为500rn2/g~l000m2/g。
活性炭属于非极性吸附剂,因此易吸附非极性或弱极性物质。
常见的易被活性炭吸附的物质及应用如下:①有毒的气体(或蒸汽):NO、NO2、Cl2、Br2、C6H6(苯)。
活性炭用于去毒、防毒。
②色素。
活性炭用于溶液脱色(漂白),如制造白糖工业中可用活性炭做脱色剂。
③水中有臭味的物质。
活性炭用于水的除臭净化。
(3)碳及其重要化合物2.硅及其重要化合物(1)硅的存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含量仅次于氧,排第二位,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成分。
(2)硅岛单质: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种同素异形体,晶体硅是原子晶体,类似于金刚石,熔沸点高、硬度大,是良好的半导体。
(3)硅的性质: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①Si+O2=SiO2②Si+2NaOH+H2O=Na2SiO3+2H2↑(4)硅的制备及提纯:SiO2+2C=Si+CO↑ , Si+2Cl2=SiCl4 SiCl4+2H2=Si+4HCl (5)硅的氧化物SiO2:①原子晶体,熔点高、硬度大②酸性氧化物:但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SiO 2+CaO 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③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④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抖,制造石英玻璃等。
(6)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 知识总结【新教材】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 知识总结【新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743b23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8.png)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一)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含 碳 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
(除有机物外其他化合物称为 无机 物) 注:1、有机物除含碳外,还含有 H ,有的还含有O 、N 、S 、P 、卤素等2、含碳的化合物 不一定 是有机物。
例:CO 、CaCO3、碳酸盐,碳化物,氰化物等 3、无机物与有机物 没有 明显界限, 可以 相互转化 (二)特点易 溶于水, 难 溶于有机溶剂,多数为 非电解 质,熔沸点 低 , 易 分解, 易 燃烧,有机反应 复杂 ,多为分子间的反应,速率较 慢 ,副反应 多 ,副产物 多 (三)分类 1、依据碳骨架分类⎪⎪⎪⎪⎩⎪⎪⎪⎪⎨⎧⎪⎪⎩⎪⎪⎨⎧⎩⎨⎧⎩⎨⎧⎩⎨⎧芳香烃衍生物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脂肪烃衍生物脂环烃脂环化合物环状化合物脂肪烃衍生物脂肪烃链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2、依据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 特性 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2)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类别:有机化合物类别官能团名称官能团结构有机物 烃烷烃 无 无CH 4 烯烃碳碳双键CH 2=CH 2炔烃 碳碳三键 —C ≡C —CH ≡CH芳香烃无无烃的衍生物卤代烃 碳卤键C X(X 表示卤素原子)CH 3CH 2Br醇羟基—OHCH 3CH 2OH酚羟基—OH醚醚键CH3—O—CH3醛醛基—CHO或CH3CHO 酮酮羰基羧酸羧基—COOH或CH3COOH 酯酯基胺氨基-NH2 CH3NH2(甲胺)酰胺酰胺基乙酰胺CH3CONH2 (3)官能团和根(离子)、基的区别①基与官能团的联系:官能团属于基,基不一定官能团②根与基的区别和联系基根概念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是电解质的组成部分,是电解质电离的产物电性电中性带电荷稳定性不稳定,不能独立存在很稳定,可以独立存在于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实例及电子式—OH OH-联系根与基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例:OH-失去1个电子,可以转化为—OH,而—OH获得1个电子,可以转化为OH-二、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一)共价键的类型σ键π键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头碰头”“肩并肩”对称类型轴对称镜面对称原子轨道重叠程度大小键的强度轨道重叠程度大,键的强度较大,键越牢固轨道重叠程度较小,键比较容易断裂,不如σ键牢固旋转情况以形成σ键的两个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任意一个原子可以绕轴旋转,并不破坏σ键的结构以形成π键的两个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任意一个原子并不能单独旋转,若单独旋转则会破坏π键的结构断键与反应类型的关系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成键规律有机化合物中单键是σ键;双键中一个键是σ键,另一个键是π键;三键中一个键是σ键,另外两个键是π键(二)共价键的极性与有机反应1、共价键的极性与反应活性(1)共价键的极性强弱形成共价键的两种元素的电负性的差值越大→两原子间形成的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越大→共价键的极性越强(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c971c8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e.png)
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化学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
下面将总结一些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的重点知识点。
一、碳与有机化合物1. 碳的特性:碳有四个电子,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与其他元素形成多种配位关系。
2. 碳的同素异形体:同一种物质中,不同原子排列方式的同分异构体。
3. 有机物的命名:包括根据合成方法的命名、根据化合物结构的命名、根据官能团的命名等。
二、烷烃和烯烃1. 烷烃:只含碳碳单键,没有碳碳双键的有机化合物。
a. 单键烷烃(烷烃):根据碳原子数命名(甲烷、乙烷、丙烷等)。
b. 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同分异构体。
c. 燃烧反应和制备方法。
2. 烯烃:含有至少一个碳碳双键的有机化合物。
a. 乌拉普反应:破坏烯烃双键,生成烷烃。
b. 乙炔:性质、反应和制备方法。
三、卤代烃1. 卤代烃的命名:根据碳原子数和溴、氯原子数命名。
2. 卤代烃的性质:溴代烃、氯代烃的学名及命名规则。
3. 卤代烃的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亲核取代反应。
4. 卤代烃的制备方法:自由基取代反应、光解反应。
四、醇、酚和醚1. 醇和酚的命名:根据碳原子数和羟基数目命名。
2. 醇和酚的性质:燃烧性质、溶解性质、酸碱性。
3. 醇和酚的制备方法:催化加氢、水合反应、卤代烃与水合反应。
4. 醇的酸碱性和盐类的生成。
5. 醇和酚的鉴别方法。
五、醛和酮1. 醛和酮的命名:根据碳原子数和羰基数目命名。
2. 醛和酮的性质:燃烧性质、溶解性质、氧化性质。
3. 醛和酮的制备方法:氧化还原反应、酸酐酯化反应。
4. 醛和酮的鉴别方法。
六、羧酸和酯1. 羧酸和酯的命名:根据碳原子数和羧基数目命名。
2. 羧酸和酯的性质:燃烧性质、溶解性质、酸碱性质。
3. 羧酸的制备方法:酸酐水解反应、酸酐酯化反应。
4. 酯的制备方法:醇与酸的酯化反应。
5. 脂肪族羧酸和酯的鉴别方法。
七、脂肪族化合物的聚合反应1. 乙烯基聚合物:聚乙烯的制备和性质。
高二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二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80f012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8.png)
高二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的是碳元素以及其在化合物中的特性和反应。
在高二阶段,我们学习了许多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反应类型。
下面是对高二有机化学知识点的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由碳、氢和其他元素如氧、氮、硫等构成。
它们的基本结构有直链烷烃、环烷烃、烯烃、炔烃等。
碳原子是四价的,可以形成共价键。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使用国际命名法(IUPAC命名法)。
按照此规则,命名步骤包括确定主链、编号、命名取代基等。
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 燃烧性质: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可以燃烧。
它们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2. 溶解性质:有机化合物通常可以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醇、醚等。
这是因为它们之间可以形成分子间力,如氢键、范德华力等。
三、有机化学反应类型1.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两个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新的分子。
例如,醇与酸发生酯化反应,醇中的-OH基与酸中的-COOH基结合,生成酯。
2.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分子分解成两个或更多小分子。
例如,醇在酸性条件下可以脱水生成烯烃。
3.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分子中的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或原子团替代。
例如,卤代烃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醇。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电子的转移。
例如,醇经过氧化反应可以生成醛或酮。
四、官能团的反应1. 醇的反应:醇可以发生酯化、氧化、脱水等反应。
2. 酮的反应:酮可以进行氧化、羟醛反应等。
3. 羧酸的反应:羧酸可以发生酯化、脱羧等反应。
4. 醛的反应:醛可以进行还原、缩醛等反应。
五、重要的有机化合物1. 烷烃:烷烃是由碳和氢构成的碳氢化合物,分为饱和烷烃和不饱和烯烃、炔烃。
2. 醇:醇是含有-OH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根据-OH所连接的碳原子数目不同,可以分为一元醇、二元醇等。
高中化学碳族元素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碳族元素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6c38a8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8.png)
高中化学碳族元素的知识点总结碳族元素是周期表中的第14族,包括碳(C)、硅(Si)、锗(Ge)、锡(Sn)、铅(Pb)和麦家(Ja)。
碳族元素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和特征,下面将对碳族元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原子结构:碳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是外层电子壳的电子数量为4个。
每个碳族元素的原子内核都有与其电子数相等的质子数,电荷中和,具有相应的原子序数。
电子层的排布为[2,8,4],其中两个内层电子属于填充内层,而最外层电子属于价电子。
2.定位和周期性:碳族元素位于第2周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4组。
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有相同数量的价电子,并且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或获得4个电子。
3.物理性质:碳族元素的物理性质有一定的规律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束缚减弱,电子云容易发生形变。
此外,碳族元素的密度、熔点和沸点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递增。
4.化学性质:碳族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它们的外层电子配置所决定,其中最外层电子的数量为4个。
碳族元素常发生+4价和-4价两种价态。
在化合物中,它们通常与其他元素形成共价键或离子键。
5.碳的性质:以碳为代表的碳族元素是生命中的基础元素,生物分子的骨架和结构都以碳为主要构成部分。
碳的共有4个价电子,因此形成氧化态及共价化合物较为常见。
碳的同素异形体分子和同系物在化学反应中具有独特的性质和活性。
6.半金属元素:碳族元素中的硅,被认为是一种半金属元素。
硅的特点是中等电负性、半导体特性和热稳定性较好。
硅在电子学和材料科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制备半导体器件和太阳能电池。
7.其他碳族元素:除碳和硅外,锡、铅和麥家也是碳族元素。
锡和铅是广泛使用的金属,它们常用于制备合金。
麦家是放射性元素,具有高毒性和放射性衰变的特点。
8.化合物和应用:碳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和广泛的应用。
例如,碳形成的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的基础)、无机化合物(如碳酸盐)和碳化物(如硅碳化物)。
高中化学的归纳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反应机制
![高中化学的归纳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反应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9d47c08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2.png)
高中化学的归纳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反应机制在高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有机化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有机化学研究的是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机制。
本文将对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反应机制进行归纳总结。
一、碳的共价键和杂化轨道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碳元素。
碳具有四个价电子,能够与其他元素形成共价键。
碳原子的四个价电子可以通过杂化形成四个等量的杂化轨道,常见的杂化方式有sp3、sp2和sp杂化。
二、碳的立体化学由于碳原子的四个价电子的自由转动性,碳原子能够形成不同的立体化学结构。
其中,最常见的有手性和立体异构体。
手性是指化合物不重合的镜像对称性,具有手性的化合物被称为手性化合物。
立体异构体指的是化合物分子结构相同,但在空间构型上存在不同的异构体。
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体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体系主要基于规则和命名法则。
常见的命名法则包括卡宾命名法、功能性命名法和交叉命名法等。
通过命名法可以准确描述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四、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是指在有机化合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原子、离子或者分子的重新组合和重排的过程。
有机化学反应机制的研究对于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本质和推导新的有机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有机反应机制有加成、消除、取代和重排等。
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直接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化合物。
消除反应是指一个分子中的两个基团被去除形成一个双键化合物。
取代反应是指一个基团被其他基团取代。
重排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在反应过程中发生重新排列。
五、有机化学的应用有机化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贡献。
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材料科学等领域。
人们通过有机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出了许多重要的药物、农药、合成材料等,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提供了支持。
总结: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碳的共价键和立体化学的了解,可以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通过命名体系和反应机理的学习,可以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反应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碳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归纳总结
安徽省蒙城县第四中学 吴胜开
一、元素存在及含量
元素存在状态
含量
游离态 金刚石
一 化合态
CO 2 碳酸盐等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二、原子结构及元素化合价 微粒
结构示意图
电子排布式
价电子排布式
电子式
元素主要化合价
原子
C
1s 22s 22p 2 2s 22p 2
+2,+4
三、单质 同素异形体 颜色
气味
状态
熔沸点 密度
硬度
水溶性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金刚石 无 无 固 高 一 大 不 不 差 差 石墨 灰黑 无 固 高 一 小、滑腻 不 良 良 差 C 60
灰黑
无
固
低
一
小
不
不
差
差
物质类别 非金属单质 氧化性或还原性
还原性
化学性质 反应原理
备注(现象、电子转移等)
1 与氧气 2C +O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CO C +O 2错误!未
找到引用源。
CO 2
O 2充分生成CO 2 O 2不充分生成CO
2
与金属氧化物
2CuO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Cu +CO 2 ↑
有红色固体生成,产生的气体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与非金属
氧化物
C +H 2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O +H 2 C +CO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CO SiO 2+2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Si +2CO
↑
CO 与H 2的混合气体俗称水煤气
工业生产粗硅
4
与氧化性酸
C+2H 2SO 4(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O 2↑+2SO 2
↑+2H 2O
C +4HNO 3(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O 2↑+4NO 2↑+2H 2O
3、主要用途
石墨:电极、润滑剂、铅笔等;金刚石:刻画玻璃、钻探机钻头、装饰品等;焦炭:还原剂等;木炭:写生、燃料等;活性炭:吸附剂等;炭黑:墨水等
三、氧化物
+Na2CO3
Ca(ClO)2+CO2+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aCO3↓+2HClO
7 与氧气一2CO+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CO2
8 与过氧化
物
2Na2O2+2C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Na2CO3+
O2↑
4、主要用途
CO2灭火、气体肥料、干冰用于制造人造云雾及人工降雨等;CO燃料、冶炼金属等。
5、制备方法
(1)工业制法CO2:CaC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aO+CO2↑;CO:C+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O+H2。
(2)实验室制法(CO2)
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装置类型固+液→气(不需加热)
检验澄清石灰水
干燥浓硫酸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尾气处理一
四、酸(碳酸)
1、物理性质
物质颜色气味状态熔沸
点
密度硬度
水溶
性
导电
性
导热
性
延展
性
碳酸一一液低一一溶一一一2、化学性质
物质类别弱酸、弱电解质氧化性或还原性一化学性质反应原理备注(现象等)
1 与酸碱指
示剂
一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 与碱H2CO3+2NaOH=Na2CO3+2H2O一
3 不稳定性H2C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O2
+H2O↑
物质颜色气味状态熔沸
点
密度硬度水溶性
导电
性
导热
性
延展
性
Na2CO3白一固较高一一易溶一一一
NaHCO3白一固一一一
小于
Na2CO3
一一一
物质类别
Na2CO3碳酸盐
NaHCO3碳酸氢盐
氧化性或还原性一
化学性质Na2CO3(纯碱、苏打)NaHCO3(小苏打)
1 与酸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NaHCO 3+HCl=NaCl+H 2O+CO 2↑
2 与酸性氧化物 Na 2CO 3+ SO 2= Na 2SO
3 +CO 2 Na 2CO 3+H 2O+CO 2 =2NaHCO 3 2NaHCO 3+ SO 2= Na 2SO 3 +2CO 2+ H 2O
3 与碱 Na 2CO 3+Ca(OH)2= CaCO 3↓+2NaOH
NaHCO 3+NaOH=Na 2CO 3+H 2O
4 与盐 Na 2CO 3+CaCl 2= +2NaCl
5
受热易分解
一
2NaHCO 3
Na 2CO 3+H 2O+CO 2↑
3、主要用途
纯碱:造纸、制玻璃、洗涤剂等;小苏打:发酵粉等 4、制备方法(侯氏制碱法)
NH 3+H 2O +CO 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H 4HCO 3 NH 4HCO 3+NaCl(饱和)
NH 4Cl +NaHCO 3↓
2NaHCO 3Na 2CO 3+H 2O+CO 2↑
六、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结构图
说明:1、文中出现的“一”表示不存在此项或是不要求掌握;
2、此次归纳总结的依据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安徽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的要求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