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提要样本

合集下载

【政策解读】《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重点完善了六方面内容

【政策解读】《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重点完善了六方面内容

【政策解读】《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重点完善了六方面内容编者按:2016年12月7月,《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经市政府同意,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发布实施。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是直接指导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核心技术文件,同时也是检验规划质量的重要标尺。

自2011年发布实施以来,指导本市控规编制800余项,有效推进了控规全覆盖,也提高了控规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

近年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强化五个统筹”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要求,上报国务院审批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也明确提出了“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发展目标及具体策略。

对照新形势和新要求,为了不断与时俱进、提升控规编制水平,由市规划国土资源局详规处牵头、市规划编审中心负责开展了技术准则的评估修订工作。

在7个国际城市案例研究、6项重点专题研究,并广泛征询专家、市级相关委办局、区县政府、控规编制单位、开发建设单位等基础上,工作组编制形成了《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于2016年11月经市政府研究批准,12月初由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发布实施。

为了便于广大控规编制、管理单位正确理解和执行,现对其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在原准则基础上,重点完善了以下六方面内容:(一)促进土地混合弹性使用,提升城市活力现行《技术准则》统筹衔接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的城乡用地分类标准,优化地类划分,鼓励土地混合使用。

本次修订重点加强土地使用的混合引导,提高业态使用弹性。

1、新增“综合用地”地类借鉴新加坡的“白地”,在区位条件最为优越、发展潜力巨大的区域(如中央活动区),选取核心地块作为“综合用地”,用于商业、办公、住宅、文化等多个用途的混合。

在透彻研究和深入协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开发需求确定功能用途和具体比例,实现土地的最优配置。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34号——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34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34号——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34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34号——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办法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34号《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办法》已经2015年9月7日市政府第9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市长杨雄2015年9月11日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办法(2015年9月1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34号公布)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修改及其监督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原则要求)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综合考虑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资源条件、环境状况、人文因素和公共安全,体现保障社会公众利益、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保护城市基本生态和城市历史风貌的总体要求。

第四条(法定地位)经依法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实施相关规划管理的依据。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五条(管理职责)市人民政府领导全市城乡规划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

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工作。

区、县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的具体工作,业务上受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领导。

第六条(组织编制机关)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新城、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区、县人民政府会同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编制。

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特定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相关区、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标准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标准

2. 3.

语 ........................................... 4
土地使用 ........................................... 7
3.1. 3.2. 3.3. 规划导向 .................................................................................................................. 7 用地分类 .................................................................................................................. 7 混合用地 ................................................................................................................ 12
9.
综合交通 .......................................... 37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10. 9.11. 规划导向 ................................................................................................................ 37 基本要求 ................................................................................................................ 37 道路系统 ................................................................................................................ 38 轨道交通系统 ........................................................................................................ 41 交通枢纽 ................................................................................................................ 42 常规公交 ................................................................................................................ 43 出租车 .................................................................................................................... 44 加油(气)站 ........................................................................................................ 44 静态交通 ................................................................................................................ 45 慢行系统 ................................................................................................................ 46 地块机动车出入口控制......................................................................................... 47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

5. 空间管制 .......................................... 18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规划导向 ................................................................................................................18 空间景观构架 ........................................................................................................18 建筑高度 ................................................................................................................20 建筑界面 ................................................................................................................21 公共空间 ................................................................................................................23 风貌保护 ................................................................................................................24 地下空间 ................................................................................................................25 其它 ........................................................................................................................25

上海临港建筑规划方案

上海临港建筑规划方案

上海临港建筑规划方案上海临港是上海市的东部新城,位于浦东新区南端,是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和临港新片区发展,上海临港在未来的建筑规划方案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上海临港作为一片新兴的城市区域,应该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在建筑规划方案中,应该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共空间,提高城市绿化率。

同时,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建设水循环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

此外,还应该注重空气质量改善,在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上,要尽可能减少对空气污染的负面影响。

其次,要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

上海临港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区域,需要完善的公共设施来支持其发展。

在建筑规划方案中,应该合理布局学校、医院、商场等基础设施,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此外,还应该注重交通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桥梁、地铁等,以提高区域的交通便利性。

再次,要注重功能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上海临港的建筑规划应该注重将不同功能的建筑融合在一起,创造一个多样性和高效率的城市环境。

在建筑设计和用途选择上,要兼顾住宅、商业、办公等多个功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还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广节能建筑等措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最后,要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

上海临港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建筑规划方案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资源。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同时也要注重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的体现。

通过加强文化教育和旅游开发,提高人们对本地区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综上所述,上海临港的建筑规划方案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功能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保护和传承。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上海临港将成为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城市区域,为周边地区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正文:----------------------------------------------------------------------------------------------------------------------------------------------------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2003年12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发布)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临港新城的管理,促进临港新城的建设和发展,根据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区域)上海临港新城(以下简称临港新城)由主城区、产业区和洋山深水港后方配套区等组成,东起南汇滨海,西至郊区环线(远东大道)及至南汇区与奉贤区界,北以大治河为界。

第三条(发展方向)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临港新城应当建成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以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集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海滨城区。

鼓励临港新城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成为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综合性试验区。

第四条(管委会)本市设立上海临港新城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

管委会是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依据本办法的委托行使如下职责:(一)制订、修改、实施临港新城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行政管理的具体规定;(二)负责临港新城内投资项目、土地使用的审批;(三)负责临港新城内基础设施和建设工程的行政管理;(四)负责临港新城内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五)协调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等行政管理部门对临港新城内企业的日常行政管理;(六)负责为临港新城内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七)完成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五条(公共事务的管理)管委会负责临港新城有关行政事务的归口管理。

临海滨海新城分区规划

临海滨海新城分区规划

临海滨海新城分区规划1.规划范围与期限(1)规划范围临海滨海新城分区规划范围涉及临海东部地区的杜桥、桃渚、上盘三镇全镇域范围,其中陆域面积41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820平方千米。

(2)规划期限近期:2007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

2.发展目标与定位(1)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工业兴市”方略,以平台拓展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强势推进陆海联动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临海东部区块整体优势和竞争力。

至2010年规划近期,逐步建设成为承接国际制造业与资本转移的重要载体,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支撑,温台沿海产业带最具发展活力的产业区块,重要的临港型工业板块和物流中心;至2020年规划远期,经过滨海新城的发展,力争使临海市经济发展水平走在台州前列。

(2)城市功能定位临海东部区域产业引擎,新兴临港城区,滨海服务中心,生态宜居新城。

(3)城市性质温台沿海产业带的重要组成区域,临海新型工业和海洋经济协同发展的新经济区,未来台州的门户、腹地港和浙东沿海临港服务中心,古城旅游、海岛旅游和生态旅游为特色,临海市东部副城及和谐发展示范区。

3.发展容量与规模(1)人口规模至2010年规划近期,滨海新城总人口将达到38万人(常住人口),城市(镇)人口达到13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34%。

至2020年规划远期,滨海新城总人口将达到51万人(常住人口),城市(镇)人口达到4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78%。

(2)用地规模近期建设用地规模:至2010年规划近期,临海滨海新城城镇建设用地19.5平方千米,其中杜桥片区7.5平方千米,上盘片区2.5平方千米,桃渚片区2.5平方千米,白沙湾新区7平方千米;远期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规划远期滨海新城城镇建设用地为66平方千米,其中杜桥片区10.9平方千米,上盘片区3.5平方千米,桃渚片区7.0平方千米(含洞港、红脚岩产业区块),白沙湾新区36.6平方千米,头门台州中心港区8平方千米。

关于容积率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容积率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容积率的认识与思考
马明
【期刊名称】《住宅科技》
【年(卷),期】2011(031)006
【摘要】容积率是"宗地"面积允许的建筑容量,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指标,是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分析了影响容积率的诸多因素,指出了过高容积率的多种危害,论证了加强容积率科学管理的几个问题.
【总页数】4页(P21-24)
【作者】马明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补偿性容积率计算的工业用地容积率管理 [J], 何健元;邱浩锋;樊惠萍
2.新时期城市住宅容积率的分析与建议--以上海临港新城四个(镇)城市社区容积率的情况为例 [J], 杨晰峰
3.基于补偿性容积率计算的工业用地容积率管理 [J], 何健元;邱浩锋;樊惠萍;
4.广州首个容积率计算办法印发实施明确地下停车库不计入容积率 [J],
5.容积率1.0左右的传统院落空间与现代住区设计应用研究——以上海安亭新镇莱茵半岛项目为例 [J], 袁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规定》的通知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规定》的通知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公布日期】2010.02.21•【字号】沪规土资法[2010]166号•【施行日期】2010.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规定》的通知(沪规土资法〔2010〕166号)各区(县)规土局、临港新城管委会、上海化学工业区管委会、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长兴岛开发建设管委会:《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规定》已经2009年12月23日第7次局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印发,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二月二十一日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规定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公众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含义)本规定所称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规划公示,是指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在批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前,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相关内容向公众公开展示、听取公众意见的活动。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市范围内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涉及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但涉及国家安全、保密等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一)拟建工程与现有居住建筑相邻的,对相邻居住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二)规划土地管理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需要公示的。

第四条(责任主体)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负责指导和监督本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同时负责本机关审批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规划公示工作。

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负责本机关审批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规划公示工作。

市和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可以委托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公示活动,项目建设单位应当配合做好有关工作。

临港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临港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临港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 临港物流园区位于上海东南角临港新城西侧的重装备产业区及物流园区片区的东部,东临A2(沪芦高速)公路,距洋山深水港区32公里,距中心城54公里,距郊区环线10公里,距浦东国际机场32公里.根据已批准的<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物流园区作为临港新城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城发展的产业依托之一;作为洋山保税港区"区港联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体港区--洋山深水港的延续和发展,是洋山港的配套服务辅助区.
【总页数】2页(P23-2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临港新城书院社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J],
2.低碳城镇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探索——以江阴市申港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 张勤;陶特立;虞初;余德春
3.山地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研究与实践——以贵州蔗香临港开发实验区过袍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J], 万轶凌
4.协同规划视角下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法探究——以珠海洪湾港及周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为例 [J], 刘利霞
5.浅议对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探索与研究——以大庆物流园区(北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J], 王宏志;朱广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临港地区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6号

上海市临港地区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6号

上海市临港地区管理办法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6号)《上海市临港地区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12月10日市政府第15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2日起施行。

市长韩正2012年12月12日上海市临港地区管理办法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在临港地区加快集聚高端制造业、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强化产城融合,促进临港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区域范围)临港地区由中心区(南汇新城)、主产业区、综合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和临港奉贤分区等组成,北至大治河,西至G1501高速公路-奉贤浦东新区界-浦东铁路四团站(平安站)预控制用地-三团港接规划两港大道接中港,东、南至规划海岸线围合区域,不含洋山保税港区(陆域)。

第三条(功能定位)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突出高端制造、研发创新、综合服务、生活宜居等功能,将临港地区建设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引领区、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和现代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第四条(管理职责)本市成立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为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委托浦东新区管理,负责统筹推进临港地区开发建设。

管委会行使如下职责:(一)制订、修改、实施临港地区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行政管理的具体规定;(二)接受有关管理部门的委托,负责临港地区内投资和开发建设等项目的审批;(三)负责临港地区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等日常管理事务;(四)接受有关管理部门的委托,负责临港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初审以及软件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五)协调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等管理部门对临港地区内企业的日常行政管理;(六)协调有关管理部门在临港地区履行行政执法职责;(七)为临港地区内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指导和服务;(八)完成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控制性详细规划参考文本

控制性详细规划参考文本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
(7)《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9)《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第十一条 人口发展规模
综合西部城区与东部产业园区和港口区的人口容量预测,确定整个临港经济开发区的人口容量约为26~30万人。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按这个规模或以上标准进行相应配套。
第十二条 规划结构
规划县城将形成“一轴、一核、两带、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第十三条规划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分类代码采用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的规定,部分用地细分至小类。
高速公路:正在修建中的宜泸高速公路从规划区东北部穿过,在旧州组团实现与内宜高速公路的互通。在规划区内设置沙坪互通等高速公路出入口与规划区进行连接。
铁路:从规划区东北侧设置一条进港铁路连接宜宾志城港与内昆铁路。
水运:规划区东南侧靠近长江处设置宜宾志城港,通过港口水陆运输实现宜宾通江达海的目标。
第二十五条 道路系统规划
F-F
次干道(生活区)
30
4.5米(人+非)+10.5米(车)+10.5米(车)+4.5米(人+非)
G-G
次干道
24
4.5米(人+非)+15.0米(车)+4.5米(人+非)
H-H
支路
20
3.0米(人)+14.0米(车)+3.0米(人)
I-I

《上海临港新城》课件

《上海临港新城》课件

历史发展
2003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准设立 临港新城,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临港新城已经从 一片滩涂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滨海新城 ,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人才入驻。
城市规划
规划理念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规划结构
形成“一城、一轴、两带、两区”的空间布局,即以滴水湖为中心的城市核心区,以沪通 铁路和沪乍杭铁路为轴线的综合发展带,以滨海生态走廊和沪南生态走廊为依托的生态保 育带,以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功能区。
新城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了传统元 素,如采用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 ,展现出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
现代建筑风格
新城也注重现代建筑风格的体现, 如高层建筑、商业中心等,展现出 现代都市的风貌。
绿色建筑
新城提倡绿色建筑理念,推广节能 、环保的建筑设计和技术,促进城 市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事业
04
教育事业
总结词
教育资源丰富,注重人才培养
《上海临港新城》ppt 课件
目录
• 上海临港新城概述 • 经济发展 • 城市建设 • 社会事业 • 未来展望Βιβλιοθήκη 上海临港新城概述01
地理位置
01
位于上海市东南部,地处长江口 和杭州湾的交汇处,是上海沿海 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周边交通便捷,紧邻浦东国际机 场和洋山深水港,与上海市区有 高速公路和地铁连接。
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人工智能、生物 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 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 展的制高点。
重点企业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制造商,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沪府办〔2011〕51号令精编版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沪府办〔2011〕51号令精编版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沪府办〔2011〕51号发)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印二〇一一年六月目录1.总则 (1)1.1.目的和依据 (1)1.2.适用范围 (1)1.3.基本要求 (1)1.4.编制范围 (1)1.5.规划原则 (2)1.6.编制深度 (2)1.7.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 (2)2.术语 (4)3.土地使用 (7)3.1.规划导向 (7)3.2.用地分类 (7)3.3.混合用地 (12)4.开发强度 (15)4.1.规划导向 (15)4.2.控制方法 (15)4.3.中心城及宝山新城、闵行新城、虹桥商务区等的开发强度控制 (15)4.4.其它城镇的开发强度控制 (16)4.5.地块容积率的确定 (17)4.6.其它用地开发强度控制 (17)5.空间管制 (18)5.1.规划导向 (18)5.2.空间景观构架 (18)5.3.建筑高度 (21)5.4.建筑界面 (22)5.5.公共空间 (23)5.6.风貌保护 (23)5.7.地下空间 (24)5.8.其它 (25)6.住宅 (26)6.1.规划导向 (26)6.2.基本要求 (26)6.3.具体标准 (26)7.公共服务设施 (28)7.1.规划导向 (28)7.2.基本要求 (28)7.3.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28)7.4.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30)7.5.基础教育设施 (32)8.生态环境 (34)8.1.规划导向 (34)8.2.基本要求 (34)8.3.生态建设 (34)8.4.防护距离 (35)9.综合交通 (37)9.1.规划导向 (37)9.2.基本要求 (37)9.3.道路系统 (38)9.4.轨道交通系统 (41)9.5.交通枢纽 (42)9.6.常规公交 (43)9.7.出租车 (44)9.8.加油(气)站 (44)9.9.静态交通 (45)9.10.慢行系统 (46)9.11.地块机动车出入口控制 (47)10.市政设施 (48)10.1.规划导向 (48)10.2.基本要求 (48)10.3.给水 (48)10.4.雨水 (50)10.5.污水 (51)10.6.供电 (52)10.7.燃气 (54)10.8.通信 (55)10.9.邮政 (55)10.10.环卫 (56)10.11.水系 (57)10.12.市政设施的设置方式 (58)11.防灾避难 (60)11.1.规划导向 (60)11.2.基本要求 (60)11.3.防洪除涝 (60)11.4.消防 (60)11.5.应急避难场所 (61)12.地名 (63)12.1.规划导向 (63)12.2.基本要求 (63)12.3.道路命名 (63)12.4.河流和湖泊命名 (64)12.5.公共绿地命名 (64)12.6.公共广场命名 (65)13.规划执行 (66)13.1.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适用规定 (66)13.2.地块边界/用地面积的适用 (66)13.3.土地使用性质的适用 (66)13.4.容积率的适用 (67)13.5.建筑高度的适用 (67)13.6.贴线率的适用 (68)13.7.住宅套数的适用 (68)13.8.保留用地的适用 (68)13.9.现状用地的适用 (69)13.10.特定建(构)筑物的适用 (69)13.11.建筑面积、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退界线的适用 (69)14.附则 (70)14.1.动态更新 (70)14.2.用词说明 (70)14.3.生效日期 (70)附录 (71)附录一中心城及宝山新城、闵行新城、虹桥商务区等强度区划分方法 (71)附录二轨道交通站点300米服务范围示意 (72)附录三容积率修正规则 (73)附录四建筑控制线和贴线率的计算规则 (74)附录五准则用词说明 (78)1.总则1.1.目的和依据为适应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需要,规范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提高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操作性,保障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参考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准则。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北至大治河、东至 H4 路、西至胜利塘、南至 J2 路(三 三公路),面积 5.3 平方公里
《上海市临港新城总体规划(2003~2020 年)》2004 年市政府批复 1、待批上位规划(临港综合区分区规划) 2、上海临港产业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 年完善版) 3、上海市浦东新区总体规划 4、临港产业区土地利用规划
术审查,规委会评审,形成深化完善意见,修改方案。 2013 年 11 月 30 日之前完成临港综合区 LB02 单元(滨
海地区)控规编制,形成审稿上报。
联系人
市规土局联系人 区规土局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2

以高尔夫球场和森林公园支撑,发展商业和旅游业及 相配套的居住区。
容积率 0.6~2,旅游和商业用地 0.6~1.4 控制,居 住 1.0~2.0 控制,建设高度不高于 50 米。涉及建筑高 度突破控详技术准则 50 米的具体项目可在项目实施阶 段通过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确认。
绿地率:整个区域绿地率不少于 30%,具体项目在实 施阶段通过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确认。
临港综合区滨海区域,是历史遗留下来存量地块,各 项目单位是按 2003 年之前的规划要求取得土地使用权, 2003 年人民政府 16 号令和沪规划(2003)538 号文下达 后,该区域受控已经 10 年,凭着既尊重历史、又坚持 整体发展、错位发展、复合发展,盘活历史存量地块原 则,有必要重新编制规划。其二,依靠现有高尔夫球场 和滨海森林公园的良好环境和各项目单位建设项目的 积极性,促进综合区快速良性发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积; 5、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改建。
根据准备、编制、上报三个阶段确定时间节点 2012 年 10 月~2013 年 7 月,规划准备,前期梳理和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样稿(2010年最新版含图则).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样稿(2010年最新版含图则).
8.2附加图则。本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单元普适图则中划定的重点地区(历史风貌保护区/重点建设地区/大型居住社区),应通过城市设计或其他专项规划制定附加图则,纳入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文件。附加图则是重点建设区范围内项目许可的必要依据。
8.3局部地块调整图则。若因为必要的原因引起局部地块的规划调整,应按法定程序修订该地块所在的分幅图则,经批准后替换本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首份分幅图则。局部地块调整图则应作为调整后建设项目许可行为的必要依据。
9.1甲类适用:通过建设项目审批程序予以确认。
9.2乙类适用:在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通过专家或专业部门论证程序予以确认。
9.3划适用的具体规定详见《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
10、其他规定
……
第二章土地使用
1、用地性质
1.1本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混合用地及其适用比例如下:
2.6市政基础设施:水厂(地块编号)、发电厂(地块编号)、……。2.7 ……。
2.3本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可开发地块的界线,在规划深化方案设计、城市设计或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在不损害相关利益人权益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地块进行合并或细分。
地块边界合并或细分后,原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公共服务设施和适建建筑可重新布局,但各类性质的建筑总量、比例和建筑界面控制应与原控制性详细规划保持一致。
6、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明确本控制性详细规划所在地区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7、规划动态。
7.1“保留”指在下一次修编之前,该地块用地性质不变、其上的建筑物基本保留的地块;
“在待建”指该地块已经合法程序划拨或出让,地块规划指标已经合法的行政许可程序确定,但在本次规划编制启动时,其建设活动尚未完成的地块。
3、规划范围

基于精细化规划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以上海市临港为例

基于精细化规划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以上海市临港为例

基于精细化规划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以上海市临港为例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海绵城市建设背景,结合现实需要,进一步阐述创建海绵城市的重要性。

以上海市临港城市为例,分别从系统规划与精细化设计两方面,重点阐述如何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面向该城市采用精细化规划方式展开海绵城市建设。

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精细化规划;城市建设引言:海绵城市建设中处处体现着城市规划中因地制宜的原则,强调在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天人和谐、统一发展。

尤其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水灾害持续加剧,现有水资源供应与实际需求矛盾日益突出,海绵城市的构建更能发挥出重要作用。

1.海绵城市建设背景每逢暴雨季节,城市居民小区、街道等处均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积水,特别是对于旧城区而言,暴雨过后积水现象尤为严重,即使有关部门及时设置了临时泵站用以城市排水,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积水问题,为城市居民生活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各类绿色设施数量大幅减少,城市绿地面积急剧下降,水生态循环更是遭到不小的破坏。

再加上我国水资源逐渐呈现出急剧短缺的趋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阶段内我国已有水资源总量仅仅占据全球水资源的6%,已然列入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行列之中[1]。

雨水收集并二次利用就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另外,各城市中普遍存在着水体污染严重、污水处理率与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为水体生态系统带来恶劣影响。

海绵城市的建设与管理是解决的当前我国水生态系统问题的一大重要举措,力求在保证城市排水正常、安全的基础上,在最大限度上渗透城市区域雨水,实现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同时兼具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绿色建筑屋顶、透水路面一类设施,通过与城市原有管网建设的充分结合,可将二者的排水作用最大化,有效提升雨水利用率。

2.实际工程案例以南汇新城中涟河河道绿化工程为例,该工程由上海港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负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临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提要
前言:
根据上海市政府于 1月批准并实施的《上海市临港新城总体规划( -2020年) 》, 临港新城的发展定位明确为: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和国际航空枢纽港发展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高度协调、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综合型滨海新城和具有辅城地位的战略重点发展区域, 并成为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

为了满足临港新城工业园区重装备产业用地的需要, 上海临港经济发展( 集团) 有限公司根据临港新城总体规划要求, 实施了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围滩造地工程。

工程圈围顺堤沿-2m( 吴淞高程) 线布设, 顺堤长6896.9m, 西侧堤长512.4m, 东侧堤长312.0m, 圈围成陆约3.01k㎡( 合4518亩) , 将为上海沪东重机、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大众汽车等一大批大型企业落户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提供必须的土地资源。

与此同时, 企业相应所需的码头岸线的规划建设也迫在眉睫。

根据《上海港总体规划( ~2020年) 》( 送审稿) 芦潮港以西8.0 km作为港口岸线, 重点拓展临港产业功能, 配合临港新城和洋山港的建设, 规划布置货运码头、公务码头、陆岛交通客运码头岸线。

为适应临港新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对水上运输的要求, 明确临港新城港区的发展方向, 确定临港新城港区的规划目标和功能定位, 指导和规范临港新城港区岸线的利用和开发, 充分发挥港区综合物流功能和临港新城产业功能, 促进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 上海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受上海临港经济发展( 集团) 有限公司的委托, 在有关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下编制了《临港新城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港区建港条件的分析研究
该港区属强潮海域, 水流急, 含沙量高, 浪大是港口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为此, 对其自然条件、现状进行了详实调研分析, 进行了潮位、潮流、泥沙、波浪现场观测, 着重对海岸演变和潮流、泥沙及波浪对规划港区可能出现的影响进行了科学、合理地分析研究和评价, 对规划港区建设5000吨级码头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 一) 、岸滩演变和海床稳定性分析
历史上南汇咀在长江丰富的泥沙供应下不断向海淤涨。

历史时期兴建的海塘忠实地记录了南汇海岸变迁的历史过程。

可见不同时期的淤涨速率是不同的, 而且期间也曾有过停顿或冲刷时期, 但向海推展是南汇咀海岸发展的总趋势。

南汇咀处在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处, 水流和泥沙条件比较复杂。

因受长江口下泄沙量和长江入海汊道分流分沙变化的影响, 南汇咀岸滩地形曾出现过多次冲淤转换, 表现为南汇东滩和南汇南滩常呈现此冲彼淤的交替变化, 即东滩冲南滩淤, 南滩冲则东滩淤。

南汇咀岸滩的前端因此而发生往复性摆动, 故此俗称”摇头沙”。

追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 南汇咀经历着一个由冲转淤的过程。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 南汇咀芦潮港一侧滩地处在强烈冲刷状态, 当时0米等深线贴岸而过。

岸线靠修建的丁坝和顺坝等海工建筑物来抵御强潮和风浪对海岸的强烈侵蚀, -5m等深线亦在当时修建的丁坝坝头前沿经过, 当时芦潮港验潮亭建在海堤外-6m 水深的海中, 如今早已成为陆地。

至1983年后, 南汇咀南滩开始由冲转淤, 淤涨速度逐年加快, 表现为0m以上的滩地不断展宽, 以-5m水深线为代表的水下斜坡随之向海推进。

1985~1990年, 芦潮港断面0m和-5m等深线分别外推了70m和270m; 在新开港断面0m、 -5m等深线分别外涨了20m和480m。

1990~1996年间, 水下滩坡继续外涨, 而-7m~-8m等深线以外的平坦海床则开始由淤转冲。

1994年开始, 南汇咀两侧滩地开始大规模的人工促淤造地工程, 0m 以上滩地大部分被圈围, 相继上马的工程有南汇东滩的一、二期, 人工半岛一、二期以及南汇南滩的东临港围垦和西临港促淤工程, 被围滩地面积达22万亩, 近150km2。

如此大规模的促淤造地工程其所产生的影响, 一是固定了南汇咀东0m线以
上滩地的边界, 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稳定了”摇头沙”的摆荡范围; 二是阻隔了南汇咀附近水域滩槽水流和泥沙的交换, 削减了沿岸水体的泥沙来源, 降低了含沙浓度; 三是筑堤后原先大量进滩水流被阻, 加强了堤前水流强度, 有利于堤前海床的冲刷。

在这种水沙环境下, 地形变化的反映是: 堤前滩地变窄, 滩坡变陡, 表明当前已处在大规模围地工程后期水下地形的稳定调整阶段。

这就给码头的建造提供了一个较稳定水深的水域条件。

( 二) 、自然条件对临港新城港区的影响
影响港口建设和营运的气象因素有风、雨、雾和冰, 海象因素主要有潮流、近岸海流和波浪。

临港新城规划港区不宜作业因素标准见表1。

表1 港区不宜作业因素
经过上述岸滩演变和海床稳定性分析和自然条件对临港新城港区影响的分析为规划港区5000吨级码头的建设条件提供了依据。

二. 规划港区码头总平面布置的试验研究
规划港区码头工程的建设势必造成规划区域潮流、泥沙、波浪运动和泊稳条件的变化。

因此, 对规划港区码头总平面布置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

主要试验研究有: 《上海临港产业区5000吨级码头潮流、泥沙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1) 和《上海临港新城工业区5000t级码头详细规划阶段水流、泥沙问题定床潮流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8) 结论如下:
( 1) 拟建中的5000吨级码头所在的芦潮港海域, 为杭州湾北岸强潮流、高含沙区域, 水流泥沙条件是直接影响到码头今后能否正常运营的关键因素。

( 2) 近来, 随着长江下游输沙量的下降、南汇东滩大型围垦工程的建设, 使南汇芦潮港附近海域的流速增强, 造成南滩芦潮港东侧深水区出现冲刷, 并有逐渐向西和向近岸区发展趋势。

位于芦潮港以西的临港工业区附近水域地形处于过渡调整时期。

( 3) 两个重件码头和5000吨级码头的建设, 使近岸1200m范围水流减缓, 形成淤积环境。

( 4) 定床水流泥沙试验结果表明, 5000吨级码头的接岸引桥座数越少, 近岸区水流强度减弱幅度也越少, 进而可减少近岸区泥沙回淤; 在近岸区范围内, 五引桥方案泥沙淤积厚度比三引桥方案要大10cm/a左右。

( 5) 随着5000吨级码头口门宽度的增加, 口门中部水流( 主要为落潮流) 强度随之增强, 平均回淤率减少, 但口门宽度大于600m后, 水流和泥沙增加幅度逐渐变缓。

( 6) 5000吨级码头口门宽度的变化对对码头后侧近岸区及两个重件码头前沿水域水流、泥沙条件的影响较小, 一般讲, 随着口门宽度的减小, 近岸区和重件码头前沿水域水流均稍有增加, 码头前沿水域回淤率变化不大。

综合考虑水流、泥沙等条件后, 推荐三引桥口门宽度600m方案。

( 7) 三引桥方案中西侧公共重件码头的布置方案基本合理, 2#和3#码头单元之间的口门设置, 为西侧近岸区清淤提供了方便。

( 8) 本报告中提供的工程区泥沙回淤率为一般条件下的年回淤率, 根据经验, 码头施工期和建成初期回淤率可达试验值的1.5~2.0倍。

( 9) 根据工程经验, 因码头后方引桥桩基范围内泥沙清淤困难, 将会逐渐减弱近岸区水域水流强度、增加泥沙回淤。

由于引桥桩基范围泥沙回淤的累积作用, 常常使码头后方近岸区为泥沙强淤积区域。

为此, 应特别重视对近岸区泥沙淤积的情
况的监测、并及时采取有效清淤措施。

( 10) 今后尚需结合波浪泊稳问题尽快开展波浪( 包括风暴潮、台风等极端恶劣天气条件) 泥沙问题专题研究。

三. 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
( 一) 吞吐量预测结论
根据临港新城的区位优势, 产业发展定位规划, 新城建设营运与发展需要, 港区的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以及上海港总体规划, 该港区的性质为: 临港新城港口将成为集公务、货运和客运为一体的, 主要面向临港新城地区的, 具备公共型和货主型码头特征的, 集重大件、滚装件、集装件杂和大件等为一体的多用途、综合性港口。

经过对临港新城港区经济腹地的调查, 对港口货运生成量的分析研究, 在对大量实际数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预测得出了规划年所规划港区的货物吞吐量: 近期 : 565万t其中砂石料运量340万t
远期2020年: 900万t其中砂石料运量270万t
客运码头客运量:
随着舟山诸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临港新城规划实施人口的聚增, 以及东海二桥等大型工程的拉动, 海岛旅游、大桥观光等一系列客运、旅游航线的开辟和航班增加。

预测: 客运量130~180万人次/年
2020年客运量250~280万人次/年。

( 二) 港区规划范围
本规划区域范围为芦潮港以西到南汇与奉贤区交界处, 岸线全长约8.0 km, 以及与岸线相对应的D1路以南的港口和工业用地。

( 三) 岸线利用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