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鲁教版地理必修二高一期末复习知识点终极整理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1.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它具备两个属性,即自然性(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和经济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用)。
常见种类有: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
2.自然资源的性质分类: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性是指其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相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是不可更新的,也即人类对它的消耗速度远远大于其更新速度。
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均是可再生资源,它们或可再生、或可更新、或可循环。
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①分布的不平衡性:自然资源的分布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也存在着数量和质量的不平衡性。
通常可再生资源受水热影响明显;而不可再生资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例如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分布于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分布于沉积岩地区。
②资源间的联系性: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因此我们在资源开发利用中要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
③数量的有限性: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因为它们的再生、更新或循环是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数量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也是有限的。
不能认为可再生资源就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在开发利用中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和循环利用。
④利用的发展性: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范围和途径将进一步拓展、对资源的利用率也不断提高。
因此,在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对那些还没有完全清楚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开发,以免造成浪费或为今后开发利用带来困难。
4.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利益兼顾—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保护环境—实现科学利用和保护的统一;公众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自然灾害的概念: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的事件。
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背诵提纲
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背诵提纲2.1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相对简单,一般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较大,居住区和公共用地区规模较小;生产区几乎遍布整个乡村,居住区点缀其间;商业用地等级较低、规模较小。
一定规模的乡村会出现一些公共设施,如村民文化广场、祠堂等,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功能区,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生态区等。
城市中最基本的功能区是居住区,质量上分为高级居住区和低级居住区。
前者多位于城市外围,与高坡、文化区相连;后者多位于城市远离铁路和机场、环境好(位于上风向,河流上游)。
城市中工业区分布在城镇外围、沿河流、铁路、公路等主要交通线分布。
这是因为地价低、避免污染城区、便于原料燃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
工厂布局原则是单一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气候区布局在与盛行风相垂直的郊外;有风频的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城区河流下游,固体废弃物污染应远离城区、远离农田。
商业区大多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因为人流量大(市场最优)、交通便捷(交通最优)。
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表现为地租),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是距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
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包括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深圳蛇口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是一个典型案例。
20世纪90年代,蛇口工业用地迅速扩张;21世纪后,工业区向外迁移。
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地地租水平上升,工业区付租能力不及商业区付租能力;二是位于市区中心部位的工业区会造成环境污染。
市内部,与低地、工业区相连,该功能区选址的条件是市内交通便利区。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地域文化具有区域性、多样性、独特性和相对稳定性。
建筑属于有形地域文化,节日庆典属于无形地域文化,遗迹遗址属于有形地域文化,风俗惯属于无形地域文化。
2、东北黑土区的水稻田景观平整,一望无际,而云贵高原的水稻田景观则层层叠叠,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重点知识考点整理
鲁教版⾼中地理必修⼆重点知识考点整理⾼⼀地理必修2 重点知识考点整理第⼀单元⼈⼝与地理环境1.能根据⼈⼝增长轨迹图分析说明世界⼈⼝增长经历的阶段划分、⼈⼝增长特点、原因。
(1)三个阶段:古代、近代、现代;(2) 对应的时间是公元1770年以前,1770年⾄1950年,1950年⾄今。
(3)⼈⼝增长缓慢;⼈⼝加速增长;⼈⼝爆炸式增长。
(4)原因:古代(1770年前)⽣产⼒⽔平低下,⼈们抵御⾃然灾害能⼒较低,⾼出⽣率,⾼死亡率,⼈⼝增长缓慢。
近代:(公元1770-1950)⽣产⼒发展,医疗卫⽣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出⽣率保持较⾼,⼈⼝呈加速增长。
现代:(1950 年以后)主要原因是:科技进步,⼈们⽣活⽔平进⼀步提⾼,医疗卫⽣进⼀步改善,国际环境稳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民族解放,政治独⽴,经济发展,医疗事业改善,出⽣率⾼,死亡率下降,⼈⼝呈爆炸式增长。
2. 能根据“三率”判断⼈⼝增长模式(即⼈⼝再⽣产类型),四个阶段的名称及对应的三种模式。
并会说明每个阶段⼈⼝增长的特征及原因。
(1)四个阶段:第⼀阶段:对应模式:(原始型)第⼆阶段:对应模式:(传统型)第三阶段:对应模式:(传统型)第三阶段:对应模式:(现代型)(2)特征:第⼀阶段:⾼出⽣率、⾼死亡率、⾃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
第⼆阶段:出⽣率⾼、死亡率下降、⾃然增长率提⾼,⼈⼝急剧增长。
第三阶段:出⽣率开始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平,⾃然增长率逐渐下降,⼈⼝增长速度开始减缓。
第四阶段:低出⽣率、低死亡率,低⾃然增长率,有些国家⼈⼝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3)原因:第⼀阶段:⽣产⼒⽔平低下,⼈们抵御⾃然灾害能⼒较低下。
(⽬前只有极少数分布在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著居民)第⼆阶段:⽣产⼒发展,医疗卫⽣条件改善,死亡率明显下降,平均寿命上升。
(⽬前主要是东⾮⼀些国家:如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发达国家则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属于这⼀阶段)第三阶段:⽣活⽔平提⾼,社会家庭观念发⽣变化,国家实⾏计划⽣育政策等导致出⽣率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平。
新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新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略呈椭球形的近似球体,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2.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交替,公转使得地球存在四季变化。
3.地理经纬度与时区:经度指地球表面上一个点与本初子午线的夹角大小,纬度指地球表面上一个点与赤道面的夹角大小。
4.地图的制图与使用:地图制图包括测绘、标志要素和绘制图件等步骤,使用地图要注重标注、测量和阅读等技巧。
二、地球上的生命与生态环境
1.生物与生态环境: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适应性是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圈、生态位、群落、生态系统营养等概念。
3.能源与环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开采与利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4.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过度的土地资源开发与不合理的土地使用导致了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环境问题。
三、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球科学
1.地球信息系统:地球信息系统是指将地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分析、查询等处理的系统。
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在地球空间利用航天器、飞机和卫星等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遥感数据的技术。
3.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科学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等学科,研究地球的形成、发展和变化。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特点★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①自然生态因素: 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 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 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④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我国的民工流★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 是最基本因素, 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
其中,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有时甚至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此外, 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 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①东部地区人口多, 西部地区人口少;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 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 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 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 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是个警戒值。
16亿②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 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 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8-9亿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①资源丰富程度②科技发展水平③经济发达程度④对外开放程度⑤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⑥消费水平(负相关)。
3、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 坚定不移的实施“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 努力提高科技水平,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源管理水平, 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分布一、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1.自然因素(1)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资源和土壤、森林和矿产资源等1)气候(气温和降水):气候温暖、降水适中的地区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人口分布较为集中2)地形:①人类活动大多集中在平原及低山、丘陵地区(原因: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交通便利,适合人类生产和生活)②高原地区、高山地区气候寒冷,交通不便,人口稀少或无人定居3)水资源和土壤:①江河湖泊等天然水体能够为人类提供生活水源,便利水运,沿岸地区往往人口稠密;②干旱地区,人们逐水而居,人口聚居区依水源呈点状、线状、片状分布;③土壤肥沃区,农业发达,人口稠密4)其他因素:森林、矿产资源等(2)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意义:①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存空间;②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③对人口的宏观格局产生重要影响;2.社会经济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条件①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多而稠密;②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少而分散;③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乡村,人口分散;④城镇地区,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人口稠密(2)交通和通信:①交通与通信发达地区,人口多;②交通与通信落后地区,人口少(3)文化教育;(4)政府政策;(5)地方习俗;(6)战争;(7)历史因素第二节人口迁移1.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1)推力原居住地:气候恶劣;人口过多;食品供应短缺;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生态环境恶化;收入低(2)拉力新居住地:适宜的气候;廉价的土地;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多样的文化等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资源、矿产资源、自然灾害(2)社会经济因素:①经济: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水平②交通与通信、文化与教育、婚姻与家庭、社会环境、距离因素等(3)政策因素:政策、战争、宗教迫害、政治中心改变等(4)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环境的差异、生态环境恶化等3.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影响(1)迁出区1)利: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2)弊:造成人才流失;产生空巢现象、土地荒废现象(2)迁入区1)利:缓解劳动力不足的压力,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发展2)弊:带来环境问题;带来就业压力、住房压力、市政建设压力;带来社会保障压力、社会治安管理压力第三节人口合理容量1.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基础。
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背诵提纲
第二单元知识点2.1城乡内部空间结构1、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特点:空间结构比较简单,一般来说,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相对较大,居住区和公共用地区区等规模相对较小;生产区几乎遍布整个乡村,居住区等点缀其间;商业用地等级较低,规模较小。
2、一定规模的乡村会出现一些满足居民社会需求的公共设施,如村民文化广场、祠堂等,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功能区:居住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生态区等。
4、城市中土地利用最广泛最基本的功能区是居住区,质量上分为高级居住区和低级居住区前者多位于城市外围,与高坡、文化区相连;后者多位于城市内部,与低地、工业区相连该功能区选址的条件市内交通便利区、远离铁路和机场、环境好(位于上风向,河流上游)5、城市中工业区的分布规律分布在城镇外围、沿河流、铁路、公路等主要交通线分布原因:地价低、避免污染城区、便于原料燃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大气污染的工厂布局原则:单一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气候区布局在与盛行风相垂直的郊外;有风频的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水污染的工厂布局原则布局在城区河流下游,;固体废弃物污染布局原则远离城区、远离农田6、商业区大多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原因人流量大(市场最优)、交通便捷(交通最优)7、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导因素经济因素(表现为——地租)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距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右图中a、b、c分别代表商业活动、居住活动、工业活动功能区:A 商业区、B居住区、C 工业区城市中地租最高的点与市中心距离近非城市中心,但地租也较高的原因交通通达度高北京的市中心为故宫和天安门,并非是商业中心,其影响因素是历史因素8、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包括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9、教材案例深圳蛇口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蛇口工业用地迅速扩张;21世纪后,工业区向外迁移。
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地地租水平上升,工业区付租能力不及商业区付租能力;二是位于市区中心部位的工业区会造成环境污染。
鲁教版必修2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2复习知识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机械增长数=迁入人口数—迁出人口数3人口增长=自然增长+机械增长4三类人口增长模式特点5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2.青少年和儿童比重过大注意:三角形图的判读6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产生的影响:技巧1. 增加对经济、就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2. 减缓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生活水平、增加贫困,人口素质低,3. 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7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对应措施:1.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2.提高人口素质8发达国家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缓慢,2.人口老龄化9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产生的影响:1.劳动力不足2.兵员不足3.青壮年负担过重10发达国家人口问题对应措施:1.实行鼓励生育政策2.接纳海外移民11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利:提供大量廉价劳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增进城乡交流12民工流对迁入地的影响不利:增加了城市公交、卫生、教育、环保、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压力13民工流对迁出地有利:解决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地矛盾;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影响更新观念不利:当地劳动力缺乏,留守儿童问题,人才流失14民工荒产生的原因:1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2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3东中西部经济差异逐渐减小15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重要的几个)自然因素气候——美国老人迁往阳光地带(原因)矿产资源——大庆,攀枝花社会经济交通——株洲,柳州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深圳16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7人口分布衡量指标——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18世界人口分布格局: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的大陆沿海的平原地区19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平原多,山地、高原少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汉族集中区多,少数民族区少20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东侧多,西侧少)21人口分布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气候、地形、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22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当地最大人口数 中国——16亿人口合理容量:当地最适宜人口数 中国——8~9亿环境人口容量制约因素: 资源——最主要因素,正相关(正比) 科技发展水平——重要因素,正相关(正比)消费水平——重要因素,负相关(反比)23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4城市化的表现:(重点)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25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①起步早②城市化水平高(一般超过70%)③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原因: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实用,必备!)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第一章人口与环境人口的分布一、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1.世界人口分布基本特点: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疏。
2.主要规律(注:①一般而言,气候适宜、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地区,人口较为稠密。
②自然环境条件适宜的地区,可能因为人文条件的不同,人口数量也会存在显著差异。
)二、世界人口稠密区1.东亚: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等地。
2.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
3.欧洲西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
4.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三、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 因素 影响例证气候 气温 一般来说,过于寒冷、干旱的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也不适宜人类居住;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带,由于严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人口稀少降 水 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量极少,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人口稀少区地形 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我国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恒河平原,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水源 一般来说,河湖沿岸供水方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密集;干旱地区,有水灌溉的地方成为人口聚居地北美五大湖地区、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人口稠密土壤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从而影响人口分布我国东北有肥沃黑土分布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矿产 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集聚煤矿、油田等工矿点成为人口聚居地,如攀枝花、克拉玛依等2.人文因素因素影响社会生产方式农业社会以个体农业生产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工业占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历史因素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比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政治、文化、军事战争、宗教、文化习俗、政策等通过人口大规模移动影响人口的分布交通运输条件交通便捷,利于人员、货物的集散。
鲁教版地理 必修二 重点知识
鲁教版地理必修二重点知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和土壤、森林和矿产资源等。
气候温暖、降水适中的地区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因此人口分布较为集中。
人类活动大多集中在平原及低山、丘陵地区,因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交通便利,适合人类生产和生活。
高原地区和高山地区气候寒冷,交通不便,人口稀少或无人定居。
江河湖泊等天然水体能够为人类提供生活水源,便利水运,沿岸地区往往人口稠密。
在干旱地区,人们逐水而居,人口聚居区依水源呈点状、线状、片状分布。
土壤肥沃区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森林、矿产资源等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意义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意义包括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存空间、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对人口的宏观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多而稠密,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少而分散,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乡村人口分散,城镇地区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人口稠密。
交通和通信发达地区人口多,交通和通信落后地区人口少。
文化教育、政府政策、地方俗、战争、历史因素也会影响人口分布。
第二节: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包括原居住地气候恶劣、人口过多、食品供应短缺、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生态环境恶化和收入低等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包括新居住地适宜的气候、廉价的土地、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多样的文化等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生态环境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矿产资源和自然灾害。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交通与通信、文化与教育、婚姻与家庭、社会环境和距离因素等。
政策因素包括政策、战争、宗教迫害、政治中心改变等。
生态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的差异和生态环境恶化等。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鲁版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鲁版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及其人文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通过学习地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们所处的地球。
高中地理必修二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一环,鲁版教材《地理》是我国教育部批准的一本教材,它以系统、全面的方式讲述了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而地图则是地球的模型。
地球虽然是一个球体,但为了更好地表示其特征,我们将其展开成一个平面图,这就是地图。
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它的赤道是最长的纬度线,而经线则是纵横交错的。
第二章:地球的内部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部的部分,它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温度较高。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部,由外核和内核组成,外核是液态的,内核则是固态的。
第三章:陆地的变动与地貌地球上的陆地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发生变动。
地壳运动主要有构造运动和地质作用。
构造运动包括地震、火山活动和地形变动等,而地质作用则是指地壳上的山脉、高原、平原等地形特征的形成。
第四章:水资源与利用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但同时也是有限的资源。
我们要学会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其过度消耗和污染。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涉及到水的供应、调度和利用,要考虑到水的各种用途和地理条件。
第五章:气候与天气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长期平均的天气状况,而天气则是指某一具体时刻某一地区的气候状况。
气候和天气的变化受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有着显著的区别。
第六章:生态环境与保护生态环境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从个体、家庭和社会等方面入手,采取合理的措施,共同维护好地球的生态环境。
通过对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形成与变化,认识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环境,并且学会保护地球资源和环境。
地理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培养我们的环境意识和地球公民意识,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利用地球资源,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鲁科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鲁科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
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1. 陆地与海洋
- 世界陆地分布
- 世界海洋分布
- 陆地的特征和变化
- 海洋的特征和变化
2. 必修地域
- 亚洲地域
- 欧洲地域
- 非洲地域
- 美洲地域
- 大洋洲地域
- 南极地域
3. 地球的内部构造
- 地球的形状与尺寸
- 地球的内部结构
- 地壳运动与地震形成- 地球的磁性与磁极变化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 世界人口分布
-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 城市的特征与分类
- 城市的功能区分
2. 城市化与乡村
- 城市化与乡村的关系- 城市化的影响与问题- 乡村的特征与问题
- 乡村发展的对策与路径
3. 世界资源与经济地理- 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 农业、工业与交通
-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第三部分:地球与环境1. 环境问题与资源保护
- 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与措施
2. 地球与人类生存
- 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条件- 地球气候变化与影响
- 灾害与环境灾变
- 人类的环境保护责任
3. 环境污染与治理
- 环境污染的类型与来源
- 环境污染的影响与治理
- 环境保护法律与政策
以上是鲁科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新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1.人口与地理环境一、人口增长模式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和自然增长率共同决定,其中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它影响着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快慢(或速度)。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差异农业革命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工业革命开始后,人口增长又明显加快。
3.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差异(1)发达国家:现代型。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3)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4)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二、人口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1)19世纪以前:由旧大陆到新大陆。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3.国内人口迁移(1)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2)新中国成立以来: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5.人口迁移的影响四、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1)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观反映。
(2)制约因素: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1)条件: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的生活质量。
(2)实质: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世界各国实现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1)世界: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秩序。
(2)地区: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2.城市化和城市化问题一、城市化1.城市化(1)主要表现: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推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1.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特点★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
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有时甚至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个警戒值。
16亿②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8-9亿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①资源丰富程度②科技发展水平③经济发达程度④对外开放程度⑤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⑥消费水平(负相关)。
3、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坚定不移的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鲁教版必修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一、人口增长模式转变1.概念(P4)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
3.转变(1)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高、高、低)向传统型(高、低、高),继而向现代型(低、低、低)逐渐过渡的。
(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首先转变开始于死亡率的下降。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已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现代型)。
二、两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增长特点(P4—5)(1)传统型(高低高)——发展中国家(P4)①表现:人口出生率高。
自然增长快。
儿童比重过大;②影响:对经济、就业、资源、环境、教育、卫生等方面有重大影响。
③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2)现代型(低低低)——发达国家(P5)①表现: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等; ②影响: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 ③措施: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延迟退休年龄。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一、人口的迁移(P8—9)1.概念: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P8)2.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欧洲:战前迁出变为战后迁入; 拉丁美洲(南美洲):战前迁入变为战后迁出北美洲、大洋洲:战前、战后都是迁入; 亚洲、非洲:战前、战后都是迁出(2)国内人口迁移(P14)新中国成立以来,分二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变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经济因素(即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而且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特
点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人口迁移的影响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
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有时甚至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个警戒值。
16亿
②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8-9亿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①资源丰富程度②科技发展水平③经济发达程度④对外开放程度⑤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⑥消费水平(负相关)。
3、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坚定不移的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化及其特点
1、概念: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通常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城市化的新特点: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②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发达国家起步早,目前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原因:大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向乡村迁移;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通信日益方便快捷。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目前速度快,城市化水平低,出现郊区化。
郊区化原因:城市中心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人口由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
★城市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
★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态、特征、区位及成因
★城市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地下水位降低、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措施:(1)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山区、黄土区毁林开荒会产生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暖等。
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
★对策根据不同的农业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平原区:土地培肥,增施有机肥;防止土壤肥力下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生态农业,延长生产链。
(2)林区: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丘陵山区: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发展立体农业。
(4)牧区:退耕还草,规定合理载畜量,培育人工草场,轮牧。
(5)灌溉农业区: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兴修水利,保证灌溉水源。
(6)环境问题: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
★区分几个因素:
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有因素(条件)。
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没有这种因素就没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
如珠三角基塘农业的地形因素。
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要许多条件,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均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则既是。
如西北地区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再是决定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因素结构
(2)工业指向类型工业区位选择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时,不能生搬硬套,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环境因素污染空气的工厂布局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者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污染水源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并布局在河流下游。
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厂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影响(1)对资源:导致资源减少甚至枯竭;资源无节制开发导致生态破坏。
(2)对环境:工业“三废”造成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物的生存。
对策分析(1)资源问题: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积极开发新资源、新能源。
(2)环境问题:立法,“三废”达标排放,防治污染,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等等。
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1)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区位因素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
工程造价低
山丘地区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工程量大,造价高;山
区“之”字形线路营运里程长、成本高
地质稳定地质可降低施工难度,保障运营安全断层及地质灾害多发区,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水文河网稀疏的地区,桥涵长度小,利于施工,造
价低
在沼泽地、冻土层及河网稠密区建设交通线(经济发展需
要),技术要求高,桥涵长度大;造价高
气候青藏高原高寒缺氧;酷热的干旱区,多雨的湿润区,跨海大桥建设中的复杂的海洋气象条件及气象灾害等均不利于线路建设
(2)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线的影响区位因素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①经济发达地区:一方面为基础线路,以及各种高速路、城市高标地铁等线路建设提供充足资金;另一方面稠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可加强区间联系,加快客货流通,促进经济发展;②经济落后地区:建设交通线可促进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③直达国道、铁路,距离短,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营效率;地方性线路通过居民点多,运量大,运营效益高
社会因素一方面,先进科技为线路建设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交通运输线建设可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环境因素为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交通线应尽量避开;过境线路不要穿过城区,以减少对市区造成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
站点类型港口汽车站航空港
区位因素自然
因素
水域条件要利于航行、停泊;筑港条件影
响港口的规划建设:平原地形利于港口平
面布置,但航道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
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
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
较大
社会
经济
技术
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兴
衰;城市为港口建设提供人财物的支持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
发展水平的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
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要求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
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
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
方便联系的地方
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
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
系的地点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
雾和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
高,地质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较远
的地方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即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