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改革
绍兴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实施方案
![绍兴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6d47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7.png)
绍兴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绍兴市事业单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化绩效管理改革。
本实施方案的目的是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绍兴市事业单位绩效改革方案,推进绍兴市各级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以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二、工作目标1. 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2.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确保评价结果公正、客观、有效。
3. 激发和调动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素质。
4. 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模式。
5. 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社会满意度,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三、改革措施1.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参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制定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绩效评价指标,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确保指标体系与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相一致,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绩效水平。
2. 完善绩效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的组织机构和流程,明确评价的时限和评价的人员,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工作目标追踪和效果评估机制,及时跟踪和评估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情况。
3. 加强绩效考核和管理。
通过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和管理规定,明确事业单位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力,加强对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绩效考核与岗位晋升、薪酬激励等机制的衔接,形成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统一的管理模式。
4. 加强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优化事业单位的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加强人才激励和培养机制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培训机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 加大对事业单位的政策支持。
配合事业单位绩效改革的推进,加大对事业单位的政策支持力度。
推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为事业单位改革提供政策环境和经济支持。
事业单位改制的绩效管理方法
![事业单位改制的绩效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d25324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8.png)
事业单位改制的绩效管理方法随着国家发展和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选择改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然而,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的绩效管理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事业单位改制后的绩效管理方法,以提高组织效益和员工绩效。
一、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事业单位改制后,需要建立一套适用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来准确衡量员工和组织的绩效情况。
这个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两个维度:员工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
对于员工个人绩效,可以考虑以下指标: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岗位能力提升等。
这些指标可以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而对于组织绩效,指标可以包括:整体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组织运营效率、员工满意度、财务状况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事业单位的运营状态,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二、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一个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是事业单位改制后绩效管理的关键。
这个机制应该确保考核公平、客观、透明,并与员工个人发展和组织目标紧密结合。
要实现这一点,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目标和期望:在开始工作之前,明确工作目标和期望,并与员工沟通,确保共识达成。
同时,要和员工一起确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以保证工作的高效推进。
2.定期评估和反馈:定期进行绩效评估,以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和表现。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员工,包括对其优点的肯定和对其不足之处的改进建议。
这能够帮助员工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并关注自身的发展需求。
3.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是推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给予优秀员工奖励和晋升机会,激励他们保持高绩效;而对于绩效不达标的员工,可以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绩效。
三、加强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事业单位改制后的绩效管理中,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效率和准确性的关键。
通过使用绩效管理软件或平台,可以实现员工绩效数据的自动化收集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改革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b1d5ca0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f.png)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改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方面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绩效和效益,各级政府纷纷开始进行绩效考核改革。
本文将就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和具体措施进行阐述。
一、背景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改革是对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和改进。
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注重过程,无法有效评估单位的绩效和效益情况,导致了无法提高单位的竞争力和实力。
因此,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改革势在必行。
二、必要性1. 促进工作效率提升:通过绩效考核改革,可以明确事业单位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从而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促进任务的顺利完成。
2. 增强履职能力:通过绩效考核改革,可以评估事业单位的工作表现,借此了解每个人的实际履职能力,为进一步培训和提升工作能力提供依据。
3. 强化责任担当:通过绩效考核改革,可以明确事业单位的责任和权利,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提高单位整体的竞争力。
4. 推动创新发展:通过绩效考核改革,可以激发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创新潜力,鼓励他们积极创新,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目标1.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特点和工作内容,设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确保考核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 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核改革,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为单位内部人员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机会,从而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加强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绩效考核改革,提高事业单位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和发展需求。
4. 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通过绩效考核改革,倒逼事业单位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注重用户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
四、具体措施1.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其工作内容和定位,设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指标。
2. 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定期评估和调整指标。
郑州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实施方案
![郑州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213e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0.png)
郑州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实施方案
1. 制定改革目标:明确郑州事业单位绩效改革的目标是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工作效能,推动事业单位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2. 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创新等多个维度,针对不同岗位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
3. 设立激励机制:根据绩效评估结果,给予优秀员工薪资调整、晋升、荣誉称号等激励措施,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4. 建立绩效改革培训机制:组织岗位培训、业务培训、管理培训等形式的培训活动,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绩效水平。
5. 强化绩效考核与管理:健全绩效考核和管理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对下属绩效的监督与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
6. 加强沟通与反馈机制:建立定期沟通、交流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员工对绩效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回应解决问题。
7. 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绩效管理系统,提高绩效评估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8. 加强绩效改革宣传:通过内部刊物、会议、培训等途径,向全体员工宣传绩效改革的意义和目标,增强员工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
9. 验收与总结:对绩效改革实施进行定期验收与评估,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改进措施,确保绩效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10. 加强指导与支持:建立专门的改革工作小组,由专业人员
对绩效改革进行指导和支持,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苏州事业编绩效改革实施方案
![苏州事业编绩效改革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69a5c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6.png)
苏州事业编绩效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苏州市事业编绩效评价机制存在一些不足,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表现。
为进一步优化绩效评价机制,准确评估人员表现,激励事业单位人员积极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本实施方案旨在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结果公正公平,并且能够有效激励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动力,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评价指标的制定1. 工作绩效指标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工作绩效指标。
评价指标应具体明确,能够全面反映人员的工作情况。
指标设置应兼顾量化和非量化因素,避免只重视工作成果而忽略了工作过程和工作态度。
2. 个人发展指标除了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外,还应考虑个人发展的因素。
个人发展指标可以包括学习培训情况、岗位能力提升等内容。
通过评价个人发展指标,可以鼓励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
三、评价方式和流程1. 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考虑直观性评价和定量化评价。
既要有上级的直接评价,也要有同事间的互评。
可以采用360度评价的方式,收集多方反馈意见。
2. 评价流程评价流程分为自评、互评、上下级评和综合评定四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时间限制,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评价结果将作为人员晋升、奖惩、岗位调整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四、绩效奖励和考核沟通1. 绩效奖励根据评价结果,对绩效优秀的人员给予奖励,包括表彰、奖金、晋升等。
通过绩效奖励,激励人员积极向上,提高工作质量。
2. 考核沟通绩效评价结果将与被评价人进行沟通,详细解释评价结果。
同时,为被评价人提供发展建议和改进方向。
被评价人有权提出异议,并有权要求相关部门进行复核。
五、评价结果的应用和监督1. 应用评价结果将纳入工资和晋升等激励机制,作为人员奖惩和岗位调整的重要依据。
同时,评价结果也将作为事业单位的考核指标,用于相关管理和决策。
2. 监督建立健全的评价结果监督机制,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和准确。
长沙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实施方案
![长沙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bf25f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e.png)
长沙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长沙市事业单位的绩效改革刻不容缓。
本方案的目标是推进长沙市事业单位绩效改革,优化机构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原则1. 以市场化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事业单位在竞争中不断提升绩效。
2. 以激励为核心: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奖惩措施激发事业单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以规范管理为基础: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确保绩效改革的顺利进行。
4. 以互动交流为纽带:鼓励事业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借鉴他单位的成功经验,共同促进绩效提升。
三、推进措施1. 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制定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效益绩效、质量绩效、成本绩效等,为绩效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
2. 制定激励机制:根据绩效评估结果,设立奖励制度,将绩效优秀的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对绩效不佳的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警示和考核,促使其及时调整和改进。
3. 加强内部管理:推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加强绩效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 促进交流合作:举办绩效改革交流会议,邀请优秀事业单位分享经验,推动各单位之间的协作和互助。
四、实施步骤1. 制定改革方案: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制定详细的绩效改革方案,明确各项改革任务和时间进度。
2. 完善配套政策:制定激励政策、内部管理规定等,确保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
3. 绩效评估试点:选择几个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评估试点,总结经验,完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4. 推广实施:根据试点结果和改进意见,逐步推广实施绩效改革方案,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的绩效水平。
五、预期效果通过该绩效改革方案的实施,预计将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
2. 激发事业单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我国事业单位绩效改革的内容及评价
![我国事业单位绩效改革的内容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7fadef2fab069dc50220199.png)
我国事业单位绩效改革的内容及评价事业单位作为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承担者之一,在整个社会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效率的提升直接关系到事业组织的运转质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绩效管理已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而相对于企业绩效,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利益链条长,关系复杂,利益调整十分艰难。
这一切使得我国事业单位绩效改革成为常谈常新,迫在眉睫又难以奏效的管理难题。
我国事业单位绩效改革主要分绩效考核改革和绩效工资改革,贯穿于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评和绩效结果应用的绩效管理过程。
其中绩效考核是绩效工资的前提,绩效工资是绩效考核的体现,绩效工资的关键是做好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多指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大体也是如此,只是考核目标更加突出社会公益,考核方法有时难以量化,考核面临的阻力更大。
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改革具有必然性。
首先始终没有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着指标固定缺乏创新、指标设计不科学、业绩考核与奖惩联系不够密切等问题。
在以前的考核办法中,考核工作往往侧重于“评”。
定性评价凭感觉印象的多,定量评价的少,考核的准确性不高;在考核中,以被考核单位提供的数据作为考核基础资料,导致考核的被动性较大;在考核的结果上,反映表象的成分较多,人际关系畏难情绪占有一定的比重,考核的真实性受到影响。
此外还存在未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工作和事项容易出现粗放式管理的现象,考核内容变动性较大、连续性较差,考核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有差距,存在考核怕得罪人的“老好人”现象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应(1)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改善考核办法,明确考核标准,增加定量考核的权重,降低考核主观性同时不缺乏灵活性。
事业单位改制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改制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cc754c7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9.png)
事业单位改制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在改制后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以促进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行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事业单位改制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绩效考核的重要性事业单位改制后,原有的行政机构逐渐向市场化经营转变。
这就要求对事业单位的绩效进行科学而全面的评估。
绩效考核可以评估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效率和成果,为单位和员工提供一个公正的衡量标准,促使其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同时,绩效考核还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整体绩效的最大化。
二、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在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制定明确的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的事业单位,根据其特点和定位,制定合理的指标体系。
指标要具体、可量化,并与单位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相契合。
同时,要注意区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以确保绩效考核机制的长期稳定性。
2.合理分配权责:绩效考核的核心是对员工的工作贡献进行评估,因此需要合理分配权责。
要明确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权责对应的绩效考核机制。
只有明确权责,才能使员工在工作中有明确的目标和职责,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3.建立公正透明的评价机制:绩效考核应该是一个公正、透明的过程。
评价人员应该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一定的评价能力。
评价过程要客观公正,评价标准要明确透明。
4.及时反馈与奖惩机制: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员工,因此要及时给予员工反馈。
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并为其提供晋升和提高待遇的机会。
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也应该及时予以警示和纠正。
三、激励机制的建立除了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激励机制。
1.薪酬福利激励:建立灵活多样的薪酬体系,根据员工的工作贡献和绩效表现给予相应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并与市场薪酬进行合理对标。
此外,可以考虑引入绩效工资制度,根据绩效表现给予一定比例的绩效工资。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e57424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3.png)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促进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组织运行。
目前在一些事业单位中,绩效考核存在着评价不公、指标不合理、操作不科学等问题,需要加强和改进。
本文将从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完善考核指标、强化考核执行和提高考核公正性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
一、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1.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考核标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考核标准。
在制定考核标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该单位的性质、职能、目标和任务,不能一刀切、盲目追求指标数量,而忽略了实际情况。
只有建立与实际相符的考核标准,才能使绩效考核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2. 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在建立考核体系时,需要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包括量化指标和定性指标。
量化指标可以具体反映出单位工作的进展情况,而定性指标可以体现出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岗位素质。
设置合理的考核指标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提高考核公正性和科学性。
3. 参与广泛,形成共识在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时,需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形成共识。
这样做有利于提高考核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也可以增加员工对考核体系的接受度。
考核体系的合理性和公正性是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公正合理的考核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组织和员工的发展。
二、完善考核指标1. 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真实情况在完善考核指标时,需要深入基层进行调研,了解真实情况。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实际情况和需求,有利于制定更符合实际的考核指标。
过去一些指标相对狭隘,往往只注重单位整体的工作成绩,而忽略了员工个体的实际付出。
应该更加关注基层情况,充分了解员工的实际操作情况,为完善考核指标提供有力的支持。
2. 结合岗位特点,设置差异化指标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和要求不同,因此应该结合岗位特点,设置差异化的考核指标。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发展潜力。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1ae794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3.png)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部门,其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关系到单位的运营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然而,目前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管理存在不足,如考核标准不科学、内容单一等问题,导致绩效考核工作不能真正反映出事业单位的实际业绩和水平。
因此,为了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提高其公共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需要采取以下思路和对策:一、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绩效考核指标应该覆盖业务水平、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包括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以便全面检验事业单位的绩效表现。
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等级的事业单位,制定适用于其工作特点的绩效考核指标。
二、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主要是定量指标化考核,但是这种方法过于强调数据的数量和比例,不能客观地反映出事业单位的实际绩效表现。
因此,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如定性评价、综合评估、360度评价等,以保证考核结果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确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考核机制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是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的核心机制。
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职称晋升、荣誉表彰等,可激发事业单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而约束机制则包括绩效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可对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惩罚和纠正,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绩效的持续优化。
四、注重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开透明事业单位是公共服务机构,其绩效考核结果应该对社会公众进行公开透明。
通过发布绩效考核结果,可以让社会公众了解事业单位的工作成绩和运营情况,同时也将有助于促进事业单位的业务公开、透明和民主。
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布绩效考核结果。
总之,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确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考核机制,以及注重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开透明。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人事绩效考核改革措施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人事绩效考核改革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046ac9adaef5ef7ba0d3cba.png)
浅议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人事绩效考核改革措施摘要:事业单位人事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进行有效考核与控制,获得反馈信息,为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提供依据,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目前,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存在诸多问题,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考核的积极意义。
因此,事业单位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本文提出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的改革措施,以期为推动事业单位实现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人事绩效改革措施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bstract: the business unit personnel performance appraisal is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through the staff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effective control, get feedback information for manager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management activities, so as to promote the organization of objectiv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business unit human resources on soci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positive role. at present, the institutions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re exist many problems, in fact have lost the assessment positive meaning. therefore, the institution to be further perfect and improve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nstitution of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reform measures to promote institutions realize from the traditional personnel management to moder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ransformation, play a positive role.keywords: human resources institutions personnel performance measures of reformation一、目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人力资源考核机制不完善。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063e40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a.png)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加强和改进对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绩效和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下面本文将就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思路和对策。
一、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一种手段,所以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是其重要的保障。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括绩效目标、绩效指标、绩效评价标准等。
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发展战略和管理目标,确定科学的绩效指标,量化管理目标,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可操作的指导。
其次要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机制,避免主观情感的干扰。
可以采用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方法,多方位收集评价信息,降低主观因素对绩效考核的影响。
还可以通过外部评价、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加强绩效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加强绩效考核的激励功能,可以通过设立奖金、晋升、荣誉称号、学习培训等方式进行激励。
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成就突出、表现优秀的员工,让员工感受到付出与回报的相关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量化考核指标、考核结果公开等方式加强激励效果,让员工感到公平公正,并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推进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和反馈绩效考核的结果要能够被有效应用,才能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管理作用。
要加强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和反馈,将绩效考核结果用于薪酬分配、晋升评定、人才选拔等方面。
要建立健全的激励和惩罚机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惩,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加强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及时完善管理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事业单位综合绩效改革实施方案
![事业单位综合绩效改革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92f33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8.png)
事业单位综合绩效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绩效和服务水平,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我单位决定开展综合绩效改革工作。
本实施方案旨在明确改革目标和实施步骤,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提高事业单位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二、改革目标1. 提高绩效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现对绩效的量化评估。
2. 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绩效提升。
3. 推进绩效与薪酬挂钩,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
4. 加强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
三、实施步骤1. 确定改革方向根据我单位的实际情况,明确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重点关注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和薪酬体系等方面,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进行调研。
2. 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制定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指标,充分考虑我单位的特点和工作重点。
确保指标科学、全面、可量化,并与工作目标紧密衔接。
3. 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激励机制,注重绩效和贡献的体现。
明确激励方式,包括薪酬激励、晋升空间、培训机会等。
确保激励机制公平、公正、透明。
4. 调整薪酬分配方式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薪酬进行调整。
实行绩效与薪酬挂钩,激励人员提高工作绩效和工作质量。
确保薪酬分配合理、公正。
5. 加强绩效管理能力建设培训绩效管理人员,提升管理能力。
建立相关绩效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绩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加强绩效数据的搜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 推进改革措施落地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改革任务的有序推进。
定期评估改革成效,及时调整和优化改革举措。
四、改革保障1. 提供改革所需资源和经费支持。
2. 建立监督机制,对改革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3.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
4. 组织经验交流,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
五、预期效果1. 绩效考核更加科学化、客观化,准确反映人员工作表现。
2. 激励机制正向激励效应明显,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2024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2024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05989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f.png)
2024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2024年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单位在国家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和提高绩效,我部门制定了2024年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建立科学、公正、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事业单位全体员工积极工作,增强工作动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考核指标和权重分配1. 绩效目标:(1) 实现事业单位年度工作计划的主要目标;(2) 完成重点工作任务;(3) 提升服务质量和满意度;(4) 推动创新和改革;(5) 加强团队合作和员工发展。
2. 计分方式:(1) 参照绩效目标进行加分,实现目标则加分,未实现目标则不加分;(2) 对于特别突出和超额完成的任务,可以给予额外加分;(3) 对于未完成或效果不佳的任务,可以减分。
3. 考核指标和权重分配:(1) 年度工作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15%;(2) 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25%;(3) 服务质量和满意度:20%;(4) 创新和改革成果:20%;(5) 团队合作和员工发展:20%。
三、考核方法和流程1. 考核方法:(1) 绩效考核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既考核工作结果,也考核工作过程。
(2) 考核结果定量化,通过得分来评价绩效表现。
2. 考核流程:(1) 制定考核计划:年初,制定绩效考核计划,明确考核指标和绩效目标。
(2) 制定绩效评价标准和加减分规则:确定权重分配和加减分范围,确保评价公正和科学。
(3) 绩效自评和上报:事业单位员工根据绩效目标,自行评估绩效,并上报相关部门。
(4) 绩效评估和打分:绩效评估小组根据绩效自评和绩效目标,进行评估和打分。
(5) 绩效结果通报和反馈:向事业单位公布绩效评估结果,并提供绩效反馈意见。
(6) 绩效结果考核和考核结果:经过绩效考核委员会审核,确定绩效考核结果。
(7) 绩效结果奖惩和激励:根据绩效结果,对绩效突出者进行奖励和激励,对不合格者进行纠正和改进。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76c3f39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0.png)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一种以绩效为导向的工资制度,绩效工资改革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旨在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和绩效。
本文将从背景、目标、政策措施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进行探讨。
一、背景绩效工资改革旨在解决传统工资制度缺乏激励机制的问题,使事业单位工资能更好地与绩效挂钩,为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提供更大的报酬空间,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一步提升整体绩效。
二、目标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核心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激励优秀员工:通过将工资与绩效挂钩,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动力。
2.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更加明确、高效。
3. 突出个人贡献:通过将事业单位工作成果与个人绩效紧密联系,更好地突出个人的贡献和能力,提升整体工作效果。
三、政策措施为了确保绩效工资改革的顺利实施,相关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比如:1.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估指标,确保能够客观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
2. 实行绩效工资发放机制:按照工作绩效对员工进行分类,实行相应的工资差异化政策,提高优秀员工的收入。
3. 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设立激励机制,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员工给予奖励,设立约束机制,对工作不达标的员工进行适当的惩罚。
4. 加强培训和提升:加大培训投入,提升员工的能力和业务水平,为其在绩效工资改革中的表现提供更好的支持。
四、实施效果绩效工资改革的实施效果有目共睹:1. 提高工作积极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明显提升,由于工资与绩效挂钩,员工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2. 激发创造力:通过激励机制,员工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出现了大量创新性工作成果。
3. 强化管理效果:绩效工资改革促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并督促工作人员持续改进,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4.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绩效工资改革对员工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培养、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工作人员。
2024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分配方案
![2024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分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1f6e7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0.png)
2024年,在中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中,实施了一系列的分配方案。
绩效工资旨在优化事业单位的工资体系,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单位的整体绩效。
以下是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
首先,该方案明确了绩效工资的核定方法和标准。
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来确定的,包括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态度等多个方面。
核定方法主要采用绩效评价和考核制度,具体包括定期考核、个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评估、考核结果等。
其次,该方案规定了不同层级人员的绩效工资分配比例。
根据员工的岗位级别和职务、工龄、工作年限等因素,将员工划分为不同的绩效工资分配等级。
高级职务和资历较长的员工分配的绩效工资比例较高,相对较低级的员工分配的绩效工资比例较低。
再次,该方案重视绩效工资和基本工资的结合。
绩效工资是基于员工的绩效而来的,而基本工资则是员工的基本工作报酬,两者需要适当结合。
2024年的分配方案中,绩效工资占比逐步增加,同时也要确保基本工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此外,该方案还对绩效工资的增长方式和机制进行了明确。
绩效工资不再采取一次性发放的方式,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分配。
具体分配方式包括月度分配、季度分配和年度分配,以激励员工的长期绩效和持续改进。
在实施方面,2024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方面,该方案增强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绩效工资的激励机制,员工在工作上更加努力,积极争取优秀绩效,提升了整体工作绩效。
另一方面,该方案促进了事业单位的管理和运营效率提升。
绩效工资的引入使得单位对员工的绩效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评估,发挥了人力资源的最大潜力。
同时,通过绩效工资的分配,能够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然而,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首先,绩效工资的评估和核定可能存在主观性和不公正性问题,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
其次,绩效工资分配的公开和透明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以增强员工的信任和认可。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ba2136e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4.png)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改革近年来,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改革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
为了推动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公共服务的提高,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绩效考核制度改革方案。
本文将就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改革的背景、目标、主要内容和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
一、背景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改革的背景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公共资源管理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完善,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承担者之一,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传统的绩效考核制度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公共管理的需求,亟待改革。
二、目标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科学、公正、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优化事业单位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还要推动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公共服务的针对性和社会满意度。
三、主要内容1. 设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全面、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涵盖事业单位的管理、服务、创新等方面。
指标体系应该具备可量化、可操作性和公正性,能够客观评估事业单位的绩效水平。
2. 引入市场机制:借鉴市场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事业单位的活力和创新力。
对表现优秀的事业单位给予相应的奖励,对表现不佳的事业单位进行处罚或者淘汰。
3. 完善绩效考核流程:建立规范的绩效考核流程,确保公平、公正、透明。
绩效考核应该包括目标设定、数据收集、评估分析、结果反馈等步骤,各个环节均需严格把控。
4. 加强员工培训和能力提升: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改革应该与员工培训和能力提升结合起来。
通过培训,提升事业单位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为绩效考核提供有力支撑。
四、面临的挑战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改革面临以下挑战:1.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如何科学地构建指标体系,使其既能客观反映事业单位的绩效水平,又具备操作性,是一个难题。
2. 完善考核流程:如何确保绩效考核的公正、公平、公开,避免人为干预和主观评价的问题,需要更完善的制度和监督机制。
芜湖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实施方案
![芜湖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3f4d9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0.png)
芜湖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作为事业单位,芜湖市认识到绩效改革是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整体绩效的重要举措。
为了推动绩效改革落地,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二、方案内容1. 绩效考核指标制定:- 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职能,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包括行政、财务、人事、工作业绩等方面。
- 与相关部门和岗位员工充分沟通,征求意见,确保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 绩效目标设定:- 在制定绩效目标时,要考虑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合理设定可达到的目标。
- 结合绩效考核指标,设定绩效目标的时限和量化指标,便于评估绩效的达成情况。
3. 绩效考核评估:- 设立专门的绩效考核评估机构,由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 定期对事业单位的绩效进行评估,包括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员工的监督,加强透明度和公信力。
4. 绩效改善措施:- 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善措施和行动计划。
- 建立改善措施的跟踪和监督机制,确保改善措施的实施和效果。
-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和创新意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 奖惩机制建立:- 建立健全的绩效奖惩机制,对绩效优秀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公开表彰和奖励。
- 对绩效不达标的个人和单位,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确保绩效改革的持续推进。
6. 培训和支持:- 加强绩效管理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绩效管理意识和能力。
-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确保绩效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预期效果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芜湖市事业单位将实现以下预期效果:1. 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推动事业单位的协调发展。
2. 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整体工作质量和水平。
3.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为单位发展提供良好的参照依据。
4. 不断优化绩效管理机制,推动事业单位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5. 加强事业单位与社会的交流和互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事业编超额绩效改革实施方案
![事业编超额绩效改革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47509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d.png)
事业编超额绩效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市场经济和企业竞争的发展,传统的事业编制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
编制超额绩效改革的实施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事业单位绩效的重要举措。
二、目标1.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事业编制制度,使之与企业目标相匹配。
2. 激励和激励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发挥事业单位人员的潜力,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三、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确保评估过程公正透明,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
2. 激励激励原则:根据绩效结果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励员工积极性。
3. 能者上、庸者下原则:鼓励能干者成为骨干,提高整个组织的业务水平。
4. 简化程序原则:优化绩效评估程序,减少繁琐的工作,提高效率。
四、实施步骤1. 设立事业编制超额绩效改革工作小组,制定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2. 组织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绩效评估的理解和认识。
3. 逐步建立起事业编制超额绩效改革的实施框架,明确评估周期和评估的权责。
4. 开展绩效评估工作,按照评估指标和标准,全面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
5. 制定奖励机制,根据绩效评估结果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6. 定期对事业编制超额绩效改革进行评估和调整,不断优化改革措施。
五、预期效果1. 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2. 优化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人尽其才的目标。
3. 建立透明公正的评估机制,减少人为干预和不公平因素的产生。
4. 提升事业单位整体绩效水平,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
六、绩效改革的保障措施1. 加强对绩效改革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理解和支持绩效改革。
2. 建立健全绩效评估的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3. 定期组织绩效改革的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4. 领导重视和支持绩效改革,明确责任和权力,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七、绩效改革的挑战与应对1. 可能遇到员工对改革的抵触情绪,需加强沟通和解释工作,鼓励员工参与改革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事业单位定义及其绩效管理的发展
事业单位一般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但不具有社会生 产职能和国家管理职能的直接或间接地为上层建筑、生产建 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社会组织或机构。从最广义的角度,我 国的事业单位包括经济建设事业、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社会福 利事业及其他事业等部门和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 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而市场机制本身的自利和自发 特性将产生溢出效应和公共物品选择的无效率,因此,政府管 理国家和社会的一个重要职能是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 解决溢出效应,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效率、平等和稳定。自从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加速了我国各大小企业和事业单位 的管理体制与世界的接轨,并提升了我国各级单位的管理能 力和治理水平。因此,通过历次机构改革,在基本建立起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吸收、引进和借 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理念、机制和方法将成为深化我国事 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事业单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社
所谓绩效管理,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组织为了实现战 略目标,将员工绩效和组织绩效相融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 段,将员工个人或者组织的绩效目标进行计划,实施,并考核、 评价其在实施过程中的综合素质的活动过程。绩效管理的目 的在于充分激励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评价者 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不断反馈从而改善个人绩效和组织 绩效,最终达到组织目标。绩效管理对员工和公司双方来说 都起到了很多作用。对公司来说.绩效管理可以正确处理管 理者、员工、公司及商业计划之间的主次关系,把公司的目标 与员工的工作融为一体,从而建立以高绩效为重点的管理体 系和员工与行政人员之间相互沟通的框架体系,同时可以通 过识别表率性的工作表现来进一步提高绩效。从员工个体来 说,绩效管理可以帮助员工明确目的并清楚他人对自己的期 待,从而通过与公司目标的对比、常规性的评估及他人的认同 来评价自己的工作绩效,并使自己的工作表现获得承认。
豪的水准和质量水平,这是跟组织的需要相关联的因素。 4.金钱财富——获得一份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并使员
工能够分享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这种奖励制成既要适合公 司的发展又要与个体的业绩挂钩。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在管理过程中,始终将人放在核心的位置,追求 人的全面发展,以便充分调动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 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在新经济时代的人才。人才是企业的 最重要的资源,是主宰企业命运的主人,企业将员工作为企业 最重要的资源,信任员工、尊重员工、依靠员工,把企业员工放 在管理的主体位置,围绕着充分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而开展管 理活动,激发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和自在 的发展,使企业的目标和员工的发展目标达到一致。人的全面 和自在的发展是人本管理的精髓,更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 心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培养一种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需 要一种敬业、进取和宽容的合作氛围。企业文化是“以人为 本”的企业管理思想基础,要努力培育共同的企业文化意意识, 共同的企业文化意识使得企业成员对企业目标和价值有着共 同的理解,从而在行动上达成共识;共同的文化意识还使得企 业的发展同经济和社会环境的现实相吻合。企业的用人制度 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个性习惯和企业的包容性、创造性,并使 其贯穿于每位员工的言行中,在努力营造企业共同的文化、价 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同时,提倡各部门形成各自的特色。
标。企业应设立可以激起人们奋斗精神、愿为事业共同努力 的目标,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这样的创新环境下,企 业的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二)实行柔性管理 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真正才华横 溢的人才,往往是充满个性而难以驾驭的,这就要求人力资源 管理必须主动抛弃传统的管理方式,运用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 经营理念,依靠共同的信念、互动的心灵进行柔性管理,给员工 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气氛,给他们更多的授权,让他们成为 工作的主人,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欲,使潜 能和天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企业与人才同成长 新经济时代改变了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变化的环境使得 企业的发展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新经济时代的人才时刻 在思考着个人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因此,企业要转变传统 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将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的结 合企业起来,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的同时,也让人才能 够分享企业的成果,让人才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具体强化的因 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成长——员工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有着不断 的追求,存在使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潜能的机会。 2.工作自主——建立一种工作环境,员工能够在既定的战 略方向和自我考评指标框架下完成交给他们的任务。 3.业务成就——完成的工作业绩达到一种令个人足以自
人力资源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改革初探
张婷 (上海帕莱宁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原有的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发 展的需要,将绩效管理的理念引入事业单位的管理成为了决定事业单位改革成效的关键。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管理 ;改革
一、绩效管理的功能
三、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特点
国家在 1994 年 3 月和 1996 年初分别颁发了《国家公务员 考核暂行条例》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这标 志着我国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正式开展,它们要求测评人分 别针对一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工作的能力和对工作的勤奋度 和忠诚度进行考核,综合各个评估结果,最终得出一个客观全 面的结果。我国事业单位是有别于纯公共部门、私营部门的, 我们可以通过下表对 3 者的异同进行分析。
现代营销 067
人力资源
会组织形式,其绩效管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充分结 合了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广泛借鉴和吸纳国外研究的基础 上,国内关于绩效管理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较为成熟的 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和政府的绩效管理方面,近年来,随着事 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关于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研究也有 所发展。在企业的绩效管理方面,主要是沿袭了西方绩效评 估的主要框架,重点在于将国外的成熟理论本土化。但是事 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中仍存在不少漏洞和不足,需要我们不断 创新,在实践和探索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