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建筑风环境的大涡模拟方法及其应用(顾兆林,张云伟著)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课件风微专题

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课件风微专题

10.若该图表示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状况
,则D( )
A.甲地吹西北风、乙地吹东南风
B.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昼夜温差大
C.甲地较乙地气压高、风力更强劲
D.乙地锋面符号方向可能朝向南
11.若该图表示南半球某地高空气压状况,
则乙地受力平衡状态下的风向为( C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北风
D.南风
一、风向判断:
(2)指出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6分) 使湖风增强,陆风减弱。 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增强; 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二、风力判断
(2017年江苏卷)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下图为 “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题。
三、影响风力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因素
满分术语
温差 水平气压梯度力 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大气 环流
风带 气压带 季风,距风源地 远近
受盛行西风控制,风力大。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风力小 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
下垫面 水域/植被/建筑 地形平坦开阔,风力大
地形 迎风坡/背风坡 位于迎风坡,风力大
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C
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
探究一:利用已学知识,推测下图各地区风力发电时叶片可能 的朝向,并说出依据
甲 乙


大尺度
(2021·石家庄高三模拟)大气河是指大气低层里的一种长带状强水汽通道,其水汽含量与气温呈正 相关。由于受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由热带地区向极地地区输送的大气河的运动方向与盛行风风向一 致。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垂直于大气河水汽运动方向的垂直剖面。据此完成1~3题。(特色专项P5)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18讲 城市内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18讲 城市内

第18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考点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2.城市功能分区(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

(2)主要类型及其分布①住宅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②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③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拓展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住宅区 中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 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工业区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商业区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含义: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也叫城市地域结构。

2.主要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

3.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地租的高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便捷程度不同功能区的付租能力: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2)社会因素:收入、政治、知名度、种族和宗教等。

(3)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4.发展变化: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1)交通通达度:市中心和干道交会处交通通达度高,地租高,多分布商业区,如下图所示:(2)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地租高低的影响2.工业区的布局原则(1)与城市整体(2)与住宅区:①要有便利的交通;②要设置卫生防护带。

(3)与风向(4)与河流:布局于城市河流下游。

3.城市形态(城市地域形态)易混辨析城市地域结构与城市地域形态的区别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内部的功能区分布和组合状况,城市地域形态指城市的外部轮廓和伸展状况。

思维建模城市功能区区位选择及成因分析考向一城市功能区判断和地域结构特点分析(2015·四川文综)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思维导图和知识梳理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思维导图和知识梳理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成分: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干洁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占总面积的99%。

二、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原因:人为原因:(主要)①化石燃料燃烧②土地利用变化(毁林)自然原因:①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②地球正处于温暖期影响:①冰川融化增多,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的国家和地区;②生态环境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③自然灾害加剧,导致粮食危机等问题;三、大气的垂直分层分层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同一地区的对流层高度夏季高于冬季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利于高空飞行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天气晴朗水汽、杂质少,气流平稳高层大气温度先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后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大气密度极小大气密度极小【拓展】逆温1.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即下冷上热象),这就是逆温现象。

2.影响(1)积极影响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

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

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③逆温是一种气候资源,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

逆温层的出现有利于保持温暖湿润的局地气候,而冬季逆温层有利于生物越冬。

(2)消极影响①出现多雾天气。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造成交通事故;②加剧大气污染。

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果位于盆地,将会更加严重;③对航空造成影响。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单元总结 能力提升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单元总结 能力提升
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局部气候
形成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 物带到郊区,也可把郊区工厂 的废气带到城区
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 系统,有的河流被填埋后作为道 水文 路或其他建设用地,以致城区水 系十分紊乱
容易使城市在下暴雨时排水不 畅,造成地面积水
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 生态 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
网络
专题
高考
教材
单元
体系构建 归纳整合 真题链接 练习解答 达标检测
单元总结·能力提升
网络
专题
高考
教材
单元
体系构建 归纳整合 真题链接 练习解答 达标检测
[答案速填] ① 城市化 ② 功能分区及成因 ③ 社会经济因素 ④ 城市体系 ⑤ 城市管理
网络
专题
高考
教材
单元
体系构建 归纳整合 真题链接 练习解答 达标检测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 4.“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
• C.人居环境恶化 大
D.城区不再扩
网络
专题
高考
教材
单元
体系构建 归纳整合 真题链接 练习解答 达标检测
• 解析:第3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及其相关内容。解答本 题首先阅读图文材料,明确“握手楼”的位置、含义等 知识,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握手楼”建在中心 城市周边,建筑密度很大,其直接目的是出租给在中心 城市上班而又无力在中心城区购房的人群,以增加收入。 由于“握手楼”建筑密度大,居住环境差,可以排除A、 B两项;由于“握手楼”建筑面积大,可以排除C项。故 D项正确。第4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引起的高房价问题。 由于中心城市的城区房价较高,许多务工人员和低收入 群体无力在城区购房或租房,只能在中心城市周边租住 建筑密度大、居住环境差的房屋。故B项正确。

2021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人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必修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8讲含解析

2021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人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必修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8讲含解析

2021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人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必修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8讲含解析第8讲气候的分布与判断[思维导图] [课程内容]结合实例,分析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考点一气候的分布和影响因素(1)图中体现出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大气环流、海陆因素和洋流。

(2)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极地气候。

(3)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有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4)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其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大洋西岸。

(5)由图可以看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南缘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比大陆东岸高,主要是因为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气候的影响因素(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热量差异,形成了热带、温带、寒带三个热量带。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和季风性质不同,对降水和气温的影响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3)海陆位置通常距海近,降水多,气温年较差小。

①大陆东岸:主要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②大陆西岸: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③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和温差大小。

(4)地形地势①山地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所以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水热的垂直分异明显,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③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区的形态。

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南北更替的变化特点。

(5)洋流①暖流:增温增湿,影响较大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②寒流:降温减湿,影响较大的是大陆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

06-湍流模式和大涡模拟理论

06-湍流模式和大涡模拟理论

控制方程
亚格子应力
•为什么不写成雷诺应力的形式《
改写
•控制方程与雷诺平均方程相似《
IFE , Zhejiang University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
17
控制方程和亚格子应力(2)

亚格子模型-Smagorinsky涡粘模型
系数Cs的确定
IFE , Zhejiang University
•历史效应《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
12
湍流的涡粘模式(5)

后台阶流动的比较
标准双方程模式
IFE , Zhejiang University
非线性双方程模式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
13
湍流的涡粘模式(6)

壁函数
等应力层
对数律层 粘性底层
IFE , Zhejiang University
或 •与RANS模型相似,可以很好与雷诺统计模式兼容 •并未用到脉动的过滤 •与RANS模型相似,也存在涡粘模式的固有缺点《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
18
控制方程和亚格子应力(3)

亚格子模型-尺度相似模型
亚格子应力 二次过滤的亚格子应力 •尺度相似模型 •耗散太小《 •混合模型《

亚格子模型-动力模型

先验比较
•DNS的结果进行过滤,计算的亚格子应力与LES的模型进行比较《 •先验比较并不需要LES的计算结果《
IFE , Zhejiang University
•逐点比较没有意义,进行相关性的比较 •Smagorinsky模型的亚格子应力相关系数0.25, 尺度相似模型和混合模型相关系数0.6 •但与此同时Smagorinsky模型的亚格子耗散的相关系数0.5-0.7,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 而尺度相似模型的相关性很差

高密度城市建筑气候参数模型建构与应用

高密度城市建筑气候参数模型建构与应用

高密度城市建筑气候参数模型建构与应用示例第一篇:《高密度城市建筑气候参数模型建构与应用》我住在一个超级繁华的大城市里,这里高楼大厦就像一群巨人似的,密密麻麻地站在一起。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是个建筑设计师,整天在那些大楼的设计图里忙得晕头转向。

有一天,我去找小李玩。

一进他的办公室,就看到他皱着眉头,对着一堆图纸唉声叹气。

“咋啦,兄弟?”我拍拍他的肩膀问。

“你看,”他指着那些图纸说,“在这高密度的城市里建房子,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

就像走钢丝,得小心翼翼的。

气候因素就是个大麻烦,现在的设计老是不能很好地适应这里多变的气候。

”我往那些图纸上瞧了瞧,满眼都是复杂的线条和看不懂的符号,就像看天书一样。

我打趣道:“你这设计师的世界我是真不懂啊,不就是盖房子嘛,怎么这么复杂?”小李白了我一眼说:“你可别小看了这事儿。

你想啊,这城市建筑密度高得像蜂窝一样,风在这些高楼之间穿来穿去就变得很奇怪,有的地方风特别大,有的地方又没风;太阳照射也不均匀,有的房子整天晒得像火炉,有的又冷飕飕的。

这要是不把气候参数考虑好,住在里面的人可就遭罪了。

”这时候我才有点明白他的苦恼。

小李接着说:“要是能有个模型,就像一个超级智能的气候管家,把所有关于高密度城市建筑的气候参数都搞清楚,那该多好啊!比如说,这个模型能准确地算出风什么时候从哪个方向来,力度多大;太阳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照射角度和强度等等。

”其实啊,这个高密度城市建筑气候参数模型的建构就像是给城市这个大机器装上一个精确的气象仪。

我们知道,每一栋高楼就像一个独特的小气候岛。

风在楼群间流动,就好比水在复杂的河道里流淌。

如果河道的形状、宽窄、高低变化很大,那水流肯定会变得很复杂,风也是如此。

而太阳的照射呢,就像舞台上的聚光灯,高楼大厦的布局不同,就像是舞台上不同的道具摆放,它们会影响聚光灯照到每个角落的情况。

那这个模型要怎么建构呢?首先得收集大量的数据。

这就需要在城市里到处安装各种各样的监测设备,就像给城市布满了小眼睛和小耳朵。

2020届地理新导学大一轮讲义:必修②第二章第17讲城市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doc

2020届地理新导学大一轮讲义:必修②第二章第17讲城市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doc
(3) 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①交通通达度:城市不同区域,交通的通达度不同,土地租金存在相应的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②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地租高低的影响
综合思维 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1)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便利的交通。 (2) 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3) 无污染的工业如面包厂,可有组织地布置在城区。 (4) 轻污染的工业如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可布置在近郊、交通方便的地区。 (5) 严重污染的企业如水泥厂、发电厂、印染厂、造纸厂等,可布置在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或下风带,及河 流下游,并尽量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6) 自来水厂在河流上游,高技术企业布局在近高校环境优美的地区。 (7) 仓库布局在码头、车站附近。
A. 建设民俗博物馆
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增加种植业投入 答案 1.A 2.D
D.扩大卫星城规模
解析 第 1 题,图中显示,Ⅰ区的土地利用强度最大,根据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含义可知,Ⅰ区的建设用
地面积最大, 由于Ⅰ区位于城市中心, 可推知建筑物密度大。 Ⅱ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较大, 且位于Ⅰ区附近,
可推知为住宅区,不适宜建垃圾填埋场。Ⅲ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较小,建筑物较稀疏,且在住宅区外围,应
A. 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8.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
A. 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
答案 7.B 8.A
解析 组团式城市是在城市市区及近郊范围,组成城市功能整体的各部分,由三个及三个以上具有一定规
考向一 城市功能区及变化 (2018 ·北京文综 )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

风沙运动力学建模的若干基础问题环境力学夏季讲习班-顾兆林-part1

风沙运动力学建模的若干基础问题环境力学夏季讲习班-顾兆林-part1

表面十点不平度
5
5
ypi yvi
Rz i1
i 1
5
ypi → 最大波峰 yvi → 最大波谷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冲击摩擦矩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通常滚压阻力可表示为与能量耗散率 W 相关的无量纲系数
R
My W R P r PV
W /V 是滚压每单位距离所耗散的能量,P为接触压力,My为滚动摩擦矩,r为滚子半径
(%)
沙粒直径 (mm)
体积 浓度
悬 移/ 层
跃 移 <30 层
蠕 移/ 层
3-28
<0.1
10-6 ~ 10-7
55-72 0.25~0.5 10-4
7-25 0.5 ~2
/
风沙运动电场—以尘卷风为例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风扬粉尘过程的物理-力学特点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ure depression (Δp) 2.5–4.5 hPa
ΔT and Δp ar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departure from ambient values.
风沙运动的气固两相流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高度 (cm)
含沙 量
2 风沙运动的两相流模拟-尘卷风为例 3 风沙运动的风-沙-电耦合模拟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art1 引言:风扬粉尘现象及力学特点
西北干旱区粉尘输送的两种形式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赢在高考2020高中地理湘教版一轮课件:章末整合7 城市

赢在高考2020高中地理湘教版一轮课件:章末整合7 城市
3.抓住典型特征 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所占面积最大;工业区集聚成片,多位于 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商业区是城市的核心区,土地利用集约,占 地面积最小。如新加坡的公共住房主要沿巴士线、快捷交通线分布,其布局 是建立在城市功能区合理规划的基础上的,临近公共交通线,便于居民出行 (基础设施)也是公共住房布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在合理布置功能区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在合理协调工业用地和居住用 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便利的交通。 (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居住 区的污染: ①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 型行业可以布局在城内居民区。 ②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 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③严重污染或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工业远离城市,并考虑盛行风向和水源地。 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者垂直方向上,远离水源地并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3)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4.分析布局合理性 ①因工业区的污染和住宅区的分化,对城市功能区要合理布局,主要从 距城市的远近、风向、河流等信息来判断:为减少污染,工业区一般选择城 市外围,布局在盛行风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 外,城区河流的下游。如新加坡的工业区位于西南部与北部,主要是利用便 利水运的优势。②高新技术产业区多和科教文化区、环境优美的地区邻近。 ③高级住宅区多与文化区、风景区等联系在一起;低级住宅区多与工业区等 相联系。
2.辨析位置关系 受地租水平和付租能力的影响,一般商业区分布在中心位置,从里向外 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有些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不一定位于城市
的几何中心上,如北京市中心为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商业区位于其外围;也 有一些港口城市,市中心往往邻近港口区,中心商务区位于其外围。如新加 坡的中心城区(商业区)位于东南部,主要原因是临港,水陆交通便利。

高中阶段要掌握的自然地理过程之欧阳索引创编

高中阶段要掌握的自然地理过程之欧阳索引创编

高中要理解的自然地理过程,用图形表达欧阳家百(2021.03.07)一、大气的运动1、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图(注明冷热、高低压、气流方向)2、常见的热力环流图(海陆风,湖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3、在热力环流图上标出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4、分别模拟南北半球,高空和近地面上的等压线图,选择一个点,标出他的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地转偏向力方向和近地面摩擦力方向。

并指出三个力分别对风的影响。

5、画出单圈环流图,标出假设条件6、画出三圈环流图,能解释每支气流的成因7、画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解释气压带的成因和风带的风向。

8、结合以上俩个模式图,能找出气压带和风带在三圈环流图上具欧阳索引创编体对应的哪支气流。

9、利用赤道低气压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解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10、用表格整理北半球亚欧大陆、太平洋、北美洲、大西洋在冬夏俩季分别形成的高低气压场中心。

11、读图(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仔细研究南北半球冬夏俩季气压场和风力场的分布(位置和时间),认真探讨这个实际分布图和理想化的气压带风带模式存在什么关联,并尝试推测,冬夏俩季之间,该气压场会发生什么循环变化。

12、用图说明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成因。

13、能用气压带和风带解释气候的成因,能画出理想大陆上气候的分布模式图14、对比大陆性气团和海洋性气团,对比冷气团和暖气团的物理性质。

15、用剖面图表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对比他们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找出异同点。

16、用图分别表示南北半球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水平剖面图、和垂直剖面图,能解释每一支气流的方向,和气流的性欧阳索引创编质。

17、用图解释分析温带气旋(锋面气旋)上锋面、雨区、风向的分布,南北半球都分析。

18、用垂直剖面图表示热带气旋(台风)剖面结构,并分析它的原因和移动路径19、对比分析台风寒潮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措施,找到规律20、用图表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具体表现,用图表示沃克环流。

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二册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24讲城市空间结构讲义含解析鲁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二册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24讲城市空间结构讲义含解析鲁教版

第讲城市空间结构[考纲呈现]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考纲解读].掌握城市主要功能区及其特点。

(重点).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

(重难点).在区域示意图上,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

(重难点) [思维导图]考点一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及特征功能区形态区位特征位置①住宅区集聚成团状,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占地面积最大;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在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②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人员流动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是城市的核心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③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中心商务区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内部分区明显。

易混辨析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用地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等。

补充点拨掌握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要求()住宅区的布局要求:高级住宅区的布局一般考虑“上风(上风向)、上水(城市河流上游)、高坡(地势较高处)、近文教区、环境优美”,低级住宅区一般靠近工业区,便于工人上下班等。

()工业区的布局要求:便利的交通;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市区内,有污染的工业应远离城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带,有水体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间设置防护带;留有发展余地等。

()商业区的布局要求:商业区的布局一般有市场最优原则(靠近城市几何中心)和交通最优原则(市区边缘环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