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与能力的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doc 10)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600字》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1958年,Whiteback(1958)在《人力资源功能》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理解、维护、开发、雇用或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并使之成为工作的一个整体”。
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是公司和员工的利益能否共同实现。
Garrides (1969)在《人力资源管理》第12版中增加了关于探究和实证方法的一章,以数据的形式详细阐述了如何使事实管理和决策[1];赫尔曼(2000)在《绩效管理》中提出:绩效管理是对个人或团队的绩效进行判断和评估,并使这部分绩效与团队的战略目标相一致的过程。
如果绩效管理不到位或方案不好,会给企业或个人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2]。
Wayne Casio(2020)运用心理学理论和工具处理人力资源管理,主张人才的选拔和使用要尊重差异化,并有效利用差异化来提高企业对人才的满意度[3]。
在薪酬和激励方面,威廉詹姆斯(1990)通过一系列研究提出,个人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只能表现出自己真实能力的20-30%;但是,如果获得适当的激励,它可以显示80-90%。
两者相差50% ~ 70% [4]。
Bonnie(1992)发现,影响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公平的评价体系。
如果制度不够公平,副作用显然会占主导地位。
Milne(1992)对薪酬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认知计划和奖励可以促进员工和企业的绩效。
与加薪相比,平等、透明的岗位竞争具有更显著的激励作用。
此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对员工的激励同样重要[5]。
Beary(2006)指出,当给予心理激励时,人们对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可以得到提高。
如何为员工和组织创造双赢的组织环境和工作氛围,应该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Mahanthump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最终发现关键的影响因素是职业发展(33.7%)、工作热情(30.5%)、工作成就(28.7%)和工资收入(7.1%)。
企业竞合理论研究综述
企业竞合理论研究综述罗剑锋2012-8-23 10:28:36 来源:《财务与金融》2012年第2期摘要:近年来,竞合理念逐渐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
本文回顾了以竞争为导向和以合作为导向的战略管理理论,追溯了竞合思想的来源与内涵,然后从人性的利他性和竞合过程中的囚徒博弈两个方面评述了个体竞合的研究现状,从企业竞合的表现模式、参与主体、互动演化和绩效四个方面归纳评析了有关企业竞合理论的研究现状,文章最后指出了已有研究的缺陷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字:竞合理论,战略管理,个体竞合,企业竞合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化过程中,其先后经历了以竞争为导向和以合作为导向的演化变迁。
然而,近年来博弈论、生物演化理论、社会网络研究、社会心理学等理论对这种传统的企业战略理论二分法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这些理论和研究是从系统论的角度,置企业的经营行为于网络化的框架之中,认为竞争和合作对企业而言是复杂而互动的,两者互相影响而并非完全矛盾,而目的都是为了使企业具备核心竞争优势。
基于此,Brandenburger和Nalebuff在1996年首次提出了“竞合”(Co-opetition)的概念,并逐渐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热点之一。
一、竞合概念的起源及内涵1.战略管理理论的竞争导向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获得以及保持企业的经营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周文燕,2004)。
早期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是以企业间竞争为导向的,Chamberlin(1929)认为企业间只有开展充分的竞争,才能够保证企业获得高效率的竞争力。
企业间竞争战略行为的研究也被西方学者分为了几个流派,这主要包括Porter的产业组织理论、Barney的资源基础观点、Prahalad and Hamel 的核心能力观点和Elsenhardt与Martin的动态能力观点。
“竞争导向”的经营理念曾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统治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在这样的观念下,企业认为要想从稀缺的资源中获取更大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必须与其他企业在资源、能力等方面展开竞争。
行业竞争分析五力模型综述
行业竞争分析五力模型综述行业分析是指根据经济学原理,综合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工具对行业经济的运行状况、产品生产、销售、消费、技术、行业竞争力、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等行业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发现行业运行的内在经济规律,进而进一步预测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
行业分析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分析之间的中观层次的分析,是发现和掌握行业运行规律的必经之路,是行业内企业发展的大脑,对指导行业内企业的经营规划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行业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界定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而且,行业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位置,并据此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行业分析的内容虽然因为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主要分析内容并没有因为行业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其主要包括:行业现状、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外部环境分析、行业竞争分析。
其中,行业竞争分析是行业分析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简单的来讲,行业是企业的结合,对行业竞争的分析也就是对行业竞争关系的分析。
各部门和研究机构研究行业竞争力的目的不尽相同。
但不管各部门和研究机构出于何种目的研究行业竞争力问题,最终都能通过这种产业竞争力研究客观评价行业竞争力现状和趋势,在深刻把握行业优势和劣势的条件下,为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的提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也正是大家关注行业竞争力的原因。
一、研究现状及成果在行业竞争分析中,企业是行业竞争中的基本实体,而产品是产业竞争的最终比较物。
行业竞争力从另一方面也可以与企业竞争力等价。
关于企业竞争力,不少专家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菲力浦·科特勒认为企业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就是企业竞争力;张志强, 吴建中( 1999 ) 得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比较生产力这一结论;C. K . Prahalad和G .Hamel ( 1990) 将企业竞争力界定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曹建海(2000) 认为, 企业竞争力是由企业一系列特殊资源组合而形成的占领市场, 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韩中和( 2000 ) 认为,企业竞争力是面向市场和顾客, 合理地运用企业内部的经营资源, 提供市场和顾客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建立竞争优势的能力;胡大立(2001) 将企业竞争力界定为, 企业通过自身要素的优化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 在有限的市场资源配置中占有相对优势, 进而处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能力。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摘要:0世纪90年代以来, 企业的核心能力战略成为学术界和工商界关注的焦点;核心能力战略兴起的背后, 实际上是竞争力理论的复兴与发展;沿着竞争力理论的历史发展轨迹, 对基于资源与能力竞争力理论进行了理论综述, 归纳为企业内在成长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以及企业能力理论3个流派, 为竞争力理论研究和企业发展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关键词:竞争力; 资源; 能力竞争力理论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应用最新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理论的综合的应用科学体系, 主要涉及3 个方面的问题: ①竞争优势之源是什么, 即什么带来了竞争优势; ②竞争优势之“源”是通过什么样方式表现出来的, 即“源”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 ③如何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即要回答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问题”;竞争力理论存在于经济学与企业战略管理两大研究领域;经济学侧重于对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 从理论上探究什么是竞争优势之源; 而战略管理理论,则主要从企业经营实践角度出发, 为经营战略决策提供依据;从历史发展看, 竞争力理论可以归纳成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理论、基于资源与能力的竞争理论、企业创新理论和基于评价方法的竞争力理论5个方面;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从市场定位, 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上来, 并由此产生了企业的内在成长理论, 进而逐渐演化为两个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的学派, 即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本文对此进行理论综述, 以期为竞争力理论研究和企业发展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一、企业内在成长理论资源与能力学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马歇尔Marshall A , 1925 所提倡的企业内部成长观点和他所提出的企业知识基础理论;他认为由于专业化分工导致企业内部出现新的协调问题, 因而技能、知识和协调不断增加产生新的内部专门职能, 企业内部会发生伴随生产进程的公开知识积累, 从而推动企业不断进化;同时每个行业是由一系列异质企业所组成的, 单个企业的成长、衰退是经常性的, 但一个行业则可以经受长期的波动平稳地向前发展;张伯伦Chamberlin E, 1933 和罗宾逊Robinson, 1934 重点研究了企业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 认为, 特有的资产或能力是使企业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 并获取经济租金的重要因素;钱柏林列举了企业的几种关键资源, 如技术能力、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管理者独立工作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商标和专利等, 被广为引用;后马歇尔主义者佩罗丝Penrose E, 1959 提出企业内在成长理论, 极大地发展了马歇尔“内部经济”的思想;她认为被新古典企业理论视作“黑箱”的企业资源和能力是构成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固基础;企业是一个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 企业内部存在着通过知识积累以拓展生产领域的机制, 而且这种知识积累是一种内部化的结果, 节约了企业稀缺的决策能力资源, 新的管理者才能释放出解决新问题、促进企业成长的能量;理查德森Richardson GB, 1972 把注意力集中于马歇尔的“外部”问题, 提出企业间协调的知识基础理论, 补充了科斯和威廉姆森关于市场与企业相互替代的交易费用理论, 同时又发展了企业内在成长理论;他认为企业的合作和关系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产业组织方式, 是因为企业的内部组织从根本上说是协调“互补性活动”的结果;合作性协调的基本内涵是协调企业各方的能力;组织间协调是界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第三种协调机制, 协调需要的专门能力是通过逐渐学习积累的;“企业内在成长理论”在20 世纪80 年代获得了长足发展, 在战略管理领域及企业理论界、产业经济学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成为企业竞争力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础;1984 年, 随着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 B 在美国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企业资源学说Aresou rce2based view of the f irm ”一文, 企业能力理论分化为两个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的流派, 这两个流派都是建立在企业内在成长理论的基础上, 并为企业内在成长论的深入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一派是资源基础理论, 它以沃纳菲尔特及其发表的企业资源学说为起始标志; 另一派则延续能力理论对于企业能力的关注, 提出了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学说, 我们称之为能力学派;二、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资源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要素, 包括有形资源如设备、厂房、人员、土地和资金等及无形资源如商标、公司形象和文化等;在资源的差异能够产生收益差异的假定下, 企业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之所以赢利, 是因为企业内部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以及积累的知识在企业间存在差异, 资源优势会产生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具有的有价值性、稀缺性、知识性和不可复制性以及以低于价值的价格获取的资源, 可以产生成本低或差异化高的产品, 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 企业竞争力就是这些特殊的资源;因此, 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内部, 依赖于企业的异质性的、稀缺的、非常难于模仿的和高效的专有资源; 企业有不断产生这种资源的内在动力, 可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的不断形成和这些专有优势资源的不断使用;科利斯Co llis D J , 1995 和蒙哥马利Mon tgom ery, 1995 在“资源竞争: 90 年代的战略”一文中提出, 企业资源观是建立在波特的竞争策略与核心能力竞争两种策略方法基础上的;企业是实体资产、无形资产及能力三大素质的组合, 企业的资产与能力决定企业的效率与成效, 拥有最佳且最适当资源的企业比竞争对手表现得更佳或成本更低,从而成功;企业中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自身构建、培育和拥有的特殊资源和能力, 企业竞争策略的研究重点就是一家企业的资源如何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左右企业的表现;有竞争价值的企业资源有形、无形、能力与基本市场力量的动态相互作用表现为稀有性、专用性、需求性 , 决定某一资源或能力的价值;尽管同属于资源学派, 但他们对于资源所包含内容的不同理解, 又形成了不同的资源观;普拉哈拉德P rahalad C K, 1990 等人认为竞争资源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因而他们认为协调与有机结合的学识是主要资源, 能力与知识似乎没有太大区别, 都被视为一般资源; 巴尼Barney J B, 1991 也认为能力与资源是同一回事,企业的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本以及组织资本的正式与非正式资源;另外, 还有一种资源观是将社会资本纳入其中;他们认为, 社会资本能够为企业提供收益;三、企业能力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的出现源于现代企业理论的局限性, 以科斯Coase R H, 1937 理论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理论将最小分析单元扩展到所有企业, 打开企业这个黑匣子, 提出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然而, 现代企业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中的诸多现象,忽略了作为社会经济组织的企业具有独特的“生产特征”; 无法有效解释企业实践活动中一些重要现象, 如企业运用外部资源从事过度负债经营活动;企业能力理论的兴起同时源于主流管理理论的缺憾;管理学发展历程中, 18 世纪中后期到19 世纪末期强调经验管理, 20 世纪初至20 世纪40 年代信奉科学管理, 20 世纪60 年代末至20 世纪70 年代崇尚战略管理;到20 世纪80 年代初,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和企业竞争力理论成为管理学的主流理论;然而, 波特5 种竞争力模型不能突破把企业视为“黑箱”的局限, 他以产业作为研究对象, 没有很好地站在企业成长的角度, 分析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在指导企业竞争力的实践中仍显得乏力;为此, 一批企业理论和战略管理研究学者提出,必须重新认识和分析企业, 寻求一种全新的理论, 以更好地说明: 企业是什么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什么企业如何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研究者把归宿点归于企业所拥有的特殊能力distinctive competence , 从企业内在成长的角度分析企业;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后, 一种全新的企业理论——企业能力理论competence theory of the firm 应运而生;能力学派认为能力是企业有效使用资源, 并使其相互作用, 从而产生新的能力与资源的能力, 其本质是组织在某一方面的知识, 是确定资源组合的生产力; 企业能力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的能力分工,认为企业中蕴涵着一种特殊的智力资本, 确保企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更有效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能力观有3 层含义: ①企业的核心是企业所拥有的竞争力, 其本质是一个能力体系; ②积累、保持和运用能力开拓产品市场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③企业的能力储备决定着企业的经营范围, 能力的差异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能力理论包括核心能力理论、基础能力理论、动力能力理论以及基于流程的能力理论等;1. 核心能力理论普拉哈拉德P rahalad C K 和哈默Ham el G于1990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就短期而言,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 但长期而言, 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他们认为核心能力co re competence“是组织中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流派的学识”;核心能力分为3 种主要类型: ①市场通路能力, 包括品牌发展管理、市场营销、分销与后勤、技术支持等, 帮助企业尽可能贴近顾客; ②与诚信有关的能力, 如质量管理、产品时间周期、供货的及时性和存货管理等能力, 使企业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快、更具柔性和可靠性; ③与功能有关的能力, 包括能够使企业提供独特性的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及能够提供使顾客获得与众不同利益的产品的各项技术;核心能力理论认为并不是企业所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只有当资源、知识和能力同时符合珍贵能增加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或减少威胁、异质企业独一无二的,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不可模仿其他企业无法获得的、难以替代没有战略性等价物的标准时, 它们才成为核心竞争力, 并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在核心能力的管理方面有4 个关键任务, 即选择核心能力、构造核心能力、配置核心能力和保护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理论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 ①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 ②能力是对企业进行分析的基本单元; ③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④积累、保持和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的长期根本性战略;关于核心能力与其他战略观点的联系,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核心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 但不是所有竞争优势都是核心能力;产业竞争的观点着重于终端的产品或服务, 而能力的观点着重于潜在后面的能力; 市场位势竞争策略分析的是终端产品与服务之间的竞争问题, 核心能力分析的是企业之间的竞争问题; 以产品特性为定义单位的战略业务单元, 限制了发掘潜在机会的视野, 而核心能力有助于发现进入新领域的机会和有效资源配置; 传统市场份额主要是指品牌份额与终端产品份额, 核心能力份额虽不好测量, 但可以通过核心产品份额来研究;核心产品介于能力与终端产品之间, 建立核心产品份额是建立核心能力份额的途径之一;2. 基础能力理论桑切斯Sanchez R 和黑恩Heene A 等人在核心能力基础上, 提出综合动力性的、系统性的、认知性的和整体性的能力概念, 把基础能力作为研究竞争战略的基本理论框架;能力是为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协同各种资源配置的组织能力, 即能力的“知识观”knowledge-based view 或知识资本 intellectual capital;能力理论认为作为战略变化动力的管理者认知和组织学习的能力, 决定了个体企业的资源禀赋与决定工业结构的资源积累禀赋;一个产业的企业在关键资源市场与产品市场的竞争与合作的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强化企业的能力有两种途径: 能力的构建使现存资产与能力获得数量变化的过程与能力的杠杆作用运用现有能力满足现有或新的市场机会;基础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应该把能力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来管理, 重视企业网络和联盟的作用, 快速配置临时资源链以获得短期市场机会的竞争优势;基础能力理论认为产业组织理论、基础资源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均提出了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而不是充分条件, 企业不应仅仅被描写为原有经济实体或资源的积累体, 而应被看做是一个有适应能力和变异的有机体, 一个有自我组织能力的系统;组织的一致性就是对作为系统的企业所有要素进行排队组合, 创造出在全企业得到支持的战略目标与战略手段;基础能力理论提出能力的动力性;能力的动力性是环境与组织的变化与共同进化的动态性, 是形成能力和基础能力理论的主题, 其分析包括企业内人员与团队的相互作用、企业与企业外资源提供者的相互作用、企业与顾客的相互作用、竞争对手与竞争伙伴的相互关系;复杂动态的环境造成了不确定性, 使管理者的认知产生了局限性;管理者的认知差异反应在制定目标与整合、配置资源的差异, 进而使拥有和使用相同资源的企业出现能力的差异;要对复杂且具有差异的实现战略目标的资源从整体上进行管理, 实现对能力构建和发挥能力的杠杆作用;知识与技能资源是关键的变量资源, 企业学习及获得新能力的能力对在动态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 动力能力理论提斯Teece D T , 1997 提出了动力能力理论;该理论实际上是基础能力理论关于能力动力性思想的进一步的延伸;提斯认为资源和能力并非是一个分析性的问题, 资源是“粘性的” sticky , 企业所拥有的特异资源并非能随意改变或更新, 而是依赖路径演化;企业的资源可以分为4 个层次: 企业购买的生产要素和获得的公共知识, 这是企业的基础, 但由于非企业专有, 因而不能作为企业的战略要素; 企业的专有资产, 如商业秘密、生产秘诀和特殊的生产工艺等, 由于融入了企业的无形知识, 因而非常难以复制和模仿; 将企业的生产要素和专有资产有机地整合起来的组织与管理活动, 这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并固定下来的专有活动, 使企业比市场更有效率, 具有很强的经济性;与竞争对手比有显着优势的能力, 就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对于目前激烈变化的环境来讲, 能力也必须不断地创新, 企业动力能力就成为最关键的能力;动力能力理论强调为适应目前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 企业必须不断获取、整合, 具有能确认内外部的行政组织技术、资源和功能性的能力;动力能力可以在给定的路径依赖和市场位势条件下, 不断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动力功能理论分析的单元不仅是笼统的资源, 而且是有利于维持动力功能的组织过程专有资产状况和获得资源与能力的路径;4. 基于流程的能力理论波士顿顾问咨询公司的斯托克Stalk G, 1992和舒尔曼Schulman L E, 1992 等人认为成功的企业极为注意行为方式, 即生产能力的组织活动和业务流程, 并把改善这些活动和流程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 企业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核心竞争力;每个企业都必须管理一些基本业务流程, 如新产品的实现, 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 从营销、订货, 到实现产品价值;每个流程都在创造价值, 每个流程也都要求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因此, 尽管各个部门可能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 但是关键在于管理这些流程, 使之成为竞争能力;管理者应把自己的管理重点放在支持这些能力的基本设施以及员工的培训上;企业为培养这种能力, 必须考虑以下4 个原则: ①公司战略的基础不是产品和服务,而是业务流程; ②竞争的成功取决于将公司的关键流程转换为能为顾客提供较高价值的战略能力; ③公司通过对支持基本设施做战略投资来获得这些能力, 这些设施连接传统的战略经营单位和部门, 并超越了这些单位和部门; ④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来协调部门;四、企业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的异同企业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相同, 都假设企业是异质的, 企业是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 都从企业内部和内在发展出发来分析企业和市场;持续竞争优势是两派的共同研究主题;企业间效率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组织能力在本质上有差异, 有些企业可以依靠特殊资源和能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获得稳定的超额收益, 从而建立和维持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 积累和利用这种具有差异性的资源和组织能力来开拓市场,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两派都认为企业资源和组织能力的建立是一种动态性机制;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巩固、创新和变革, 同企业资源和组织能力的形成、积累、维持和淘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企业资源和组织能力最终决定企业的边界, 即企业经营的纵深程度和横向多角化程度, 是由企业的能力和资源决定的;基于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研究的重点略有不同;两派都试图打开企业这个“黑箱”, 但在资源和能力对于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上, 二者却有着不同的解释: 资源学派强调有价值、稀缺、不可完全模仿、不可完全替代的战略资源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 而能力学派则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资源学派将核心能力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 而能力学派则强调对资源的配置和整合能力是核心能力的一部分;总之, 企业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尚需进一步接受和综合其他的理论, 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从企业外部实证和经验模型, 与更多的企业内部研究结果进行综合, 要联系实际对决策、能力的建设、资源的配置、知识的创造及其他企业的关键的过程进行研究;特别要重点研究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对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及能力理论的影响;。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的文献综述。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学的基石,自其诞生以来,就一直是经济学家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再到后来的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等,比较优势理论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回顾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历程,分析各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和发展脉络,同时评估这些理论对国际贸易实践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试图揭示比较优势理论在学术界的争议和分歧,探讨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本文还将关注比较优势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实际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比较优势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比较优势理论如何适应新的国际贸易环境,为国际贸易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本文将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的文献综述,旨在揭示其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于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在书中详细阐述了比较优势原理,即在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境中,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劣势,另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优势,通过国际贸易,双方仍然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在于,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比较优势理论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eckscher-Ohlin Model)进一步扩展了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
该理论认为,各国在要素禀赋(如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上的差异是导致比较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各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管理学理论综述
管理学理论综述1. 介绍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规划和控制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学科。
它涉及许多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旨在帮助管理者了解和应对组织中的各种挑战。
本文将综述管理学领域中一些重要的理论,并讨论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
2.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是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的,强调通过系统地分析和改善工作过程来提高效率。
该理论主张通过精确测量工作任务和时间来优化生产力,并强调管理与员工之间的密切合作。
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生产线上应用广泛。
3. 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关注个体和团队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马克斯·韦伯提出了传统观念下以权威为基础的组织结构。
然而,人们意识到个体行为、动机和人际关系对于组织成功至关重要,因此行为科学理论强调了员工参与、动机激励和沟通等因素的重要性。
4. 环境适应理论环境适应理论认为组织需要不断适应外部环境中的变化,以确保其生存和成功。
这一理论由理查德·赫茨伯格和尼克拉斯·特量提出,他们认为组织需要灵活地应对变化,并及时采取改变策略,以便保持竞争力。
5. 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基于知识管理的理论强调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该理论侧重于通过捕获、共享和利用知识来增加组织创新能力。
它强调组织内部学习、知识流动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6. 变革管理理论变革管理是研究如何处理组织变革过程的一门学科。
该领域涉及到系统性地规划、实施和监管变革项目。
变革管理理论关注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抵制和提高变革的成功率。
它强调有效的沟通、参与和培训的重要性。
7. 其他管理学理论除了上述提及的理论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管理学理论值得关注,如领导力理论、团队建设理论、组织文化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管理学领域,并为组织提供了不同的工具和策略来应对各种挑战。
8. 结论以上是一些重要的管理学理论综述。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的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研究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的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研究1. 本文概述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构建了一个跨层次模型,旨在探讨员工心理资本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
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员工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变革开放性和交互记忆系统在其中的中介及调节作用。
通过数据分析,本文揭示了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积极预测作用,并发现变革开放性部分中介了心理资本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
交互记忆系统在心理资本、变革开放性和创新行为的中介机制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即交互记忆系统水平越高,变革开放性对心理资本和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越强。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心理资本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为企业有效管理员工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2. 文献综述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积极心理状态,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等维度。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的信心希望是指个体对未来的积极预期和追求目标的动机乐观是指个体对未来持积极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发生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迅速恢复和适应的能力。
研究表明,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创新行为越积极。
具体而言,自我效能感高的员工更愿意尝试新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和乐观的员工更有可能坚持创新活动,而韧性强的员工则能够在创新过程中更好地应对失败和挫折。
资源保存理论认为,个体在工作场所中会努力保存和增强自己的资源,包括心理资源和社会资源。
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的心理资源,是员工在工作中可以利用的积极心理状态。
当员工拥有较高的心理资本时,他们更有可能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努力和资源,从而提高创新行为的可能性。
变革开放性是指员工对组织变革的接受程度和适应能力。
研究表明,变革开放性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当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较高时,他们更有可能表现出变革开放性,从而更愿意接受新的想法和方法,提高创新行为的可能性。
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理论视角、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
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理论视角、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产学研合作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深入探讨其理论视角、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
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模式,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然后探讨各种合作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最后研究合作机制的构建和优化。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希望能够为产学研合作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将对产学研合作的理论视角进行梳理和评述。
理论视角是理解产学研合作本质和规律的重要基础,也是指导合作实践的重要依据。
我们将从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论述,为后续的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们将对各种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合作模式是实现产学研合作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合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从合作模式的特点、适用条件和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期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将对产学研合作的机制进行研究。
合作机制是保障产学研合作顺利进行和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也是合作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们将从合作机制的构建原则、运行机制和优化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完善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文将从理论视角、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三个方面对产学研合作进行全面的综述和研究,以期为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理论视角在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中,理论视角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框架作用。
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产学研合作的深层次动力和影响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理论视角包括创新系统理论、三螺旋理论、知识转移理论以及资源依赖理论。
创新系统理论强调产学研合作是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的过程是创新资源在产业、学术和研究机构之间的高效流动和整合。
这种理论视角认为,产学研合作能够促进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企业市场竟争战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900字
企业市场竟争战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战略管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随着“战略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不断发展,至今,“战略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国外企业战略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企业在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这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战略选择时常常要探讨的,也是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
目前学者们在研究中往往会选择一个具体的企业实例,然后分析这个企业在特定时间特定情境下的战略选择情况。
Ponomarev曾经以乌克兰电力公司为具体企业,采用案例分析法,利用SWOT矩阵、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从企业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企业本身的优势与劣势来进行分析,并依据这些分析结果制定了乌克兰电力公司的企业战略。
Bandic等人则是从外部环境中的两个因素——政治环境与经济发展情况,探讨了克罗地亚的建筑公司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该如何改变现状,重新制定新的公司运营方向。
其二是企业战略中的转型问题。
企业的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动态变化,不断改进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是变化的越来越快,而企业要想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就不得不做出战略转型来适应环境,适应世界的变化。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柯达公司就因为没有顺应时代潮流,从而从世界上最大的胶卷生产商沦落到破产。
因此,企业顺应时代进行战略转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企业进行战略转型的路径与方法,以及在转型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影响、起到重要作用,这些也是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
Heiser学者探索了领导者以及领导力在企业进行战略转型中的影响以及发挥的作用,认为在企业进行战略转型决策时,变革型的领导时最优的,能够带领企业积极探索,成功进行战略转型。
Oliver等学者则是选择了一家自媒体公司,探索了企业如何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成功抓住技术变革带来的新的机会,从而实现企业战略转型以应对市场变化。
(完整版)文献综述的范文
文献综述的范文导读:本文是关于文献综述的范文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篇一:关于企业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综述】一、序言伴随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日益激烈。
相关领域(产业)不同程度、有条件、分步骤地放宽市场准入,大批外资企业涌入我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
竞争力是市场竞争的产物。
我国走市场竞争的道路不过20 来年,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伴随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深入,有关企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愈发重要。
企业竞争力研究对企业良性成长壮大至关重要,也是培育与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迄今为止,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相关组织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颇多,从不同的角度和假设前提出发,在研究对象、评价方法等方面重塑竞争力内涵,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及体系,分析企业的优劣势,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本文浏览、搜集有限的文献资料,通过综合、归纳、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求达到引导论文写作的目的。
二、关于竞争力的不同定义从目前看,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定义)各式各样,众说纷纭。
研究方法、内容及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刘晓斌在《零售企业竞争力定量评价分析》一文里通过综合能力论、生命论、功能论、状态论、机制论、素质论这不同研究角度和假设前提下的六方面得出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初步概念可以简单明了地归纳为:零售企业竞争力是零售企业在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包括在服务、品牌和市场营销体现出来的外显竞争力,在经营能力、信息技术体现出来的内在竞争力,以及在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核心竞争力。
贾玉花在《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一文中通过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世界经济论坛(WEF)1985 、1994 年《关于竞争力的报告》和日欧学者的比较研究等对企业竞争力归纳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在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方面所形成的比较能力。
这一概念体现了以下特征:①企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持续生存和发展能力上,即体现在企业的目标上。
基于企业资源能力的商业生态模式研究--以小米公司为例
收稿日期:2021-03-10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产业互联网下企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17FGL013)作者简介:陶蕊(1984-),女,河南郸城人,讲师,硕士,从事创新管理与营销管理研究;曾平(1999-),女,广西玉林人,学生。
引言商业生态系统是指组织与组织或组织与个体间互动所形成的经济联合体,它通过成员企业共享部分资源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价值创造[1,2]。
商业生态系统通过扩大企业的关系网络提高合作伙伴的多样性,以长期稳定的交易结构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实现持续创新[3]。
而企业作为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这些资源和能力最终决定了其经营的边界[4]。
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正是基于其所具有的资源能力而构建的相互依赖、协同分工、追求整体价值最大化的利益共同体。
成立于2010年的小米公司(以下简称小米),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成为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小米公司从2013年开始的生态链计划以“非控股投资+孵化”方式打造了小米智能硬件生态链。
截至2020年9月30日,小米共投资超300家公司,总账面价值395亿元人民币。
小米的优质资源和核心能力为其智能硬件商业生态链的快速扩展和价值裂变奠定了基础,构建了以小米为核心企业的赋能平台商业生态模式。
一、小米核心资源能力分析(一)核心资源1.庞大的用户群体截至2020年8月,小米MIUI 系统拥有3.3亿月活跃量用户,他们热衷于小米文化,并活跃于小米论坛。
小米让用户参与到互联网开发模式,不断推进产品更新换代。
小米与米粉们建立互动、深化关系,维持关注度和热度,形成依托米粉社群的庞大用户基础。
小米在线上与米粉们持续高频互动,利用粉丝经济满足和创造更多消费需求,获得更多的粉丝量;同时,也利用粉丝经济造势,实现零库存。
小米还在其他环节进行流量转化变现,提高企业自身流量转化率,通过终端数据获取用户偏好信息,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精准产品。
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以华为公司为例
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以华为公司为例韩思为作者简介:韩思为(1997-),女,湖北省咸宁人,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海南大学管理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证券化。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摘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生存以及发展。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会开始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此抵御外界的风险以及进行发展。
选取华为企业为例,纵向分析其近5年的发展状况,结合华为自身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核心竞争力。
我们发现华为的主要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企业文化三个方面。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创新;商业模式;企业文化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这种体制的转变中,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其中核心竞争力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但是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尚未达成共识。
本文主要是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梳理。
并且以华为公司为例,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具体的分析。
本文选择华为为案例进行分析对象的原因有以下两个:第一,华为是我国的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的数量占我国企业的大部分。
因此选择华为具有代表性。
第二,华为在我国民营企业中的发展是非常好的,值得我国其他民营企业借鉴学习。
二、文献综述核心竞争力最初是由哈佛大学的C ·K 普拉海拉德和G ·海默(1990)所提出的。
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的内部的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和整合形成的,是一种技能和技术的组合,但是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因此后来众多的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国外学者的观点主要分为三类,整合能力观、核心技术观以及核心产品观。
整合能力观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的是将企业自身的各类资源进行配置与整合的能力。
核心技术观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企业的具体的技术中,企业技术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1.1理论基础1.1.1增长极理论最早提出增长极概念的是20世纪50 年代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 Perroux),增长极理论被后来的学者缪尔达尔(G. Myradal)和赫希曼(A . Hirschman)等人借助地理空间概念,将其发展为经济地理层面的区域不均衡发展理论。
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是不平衡发展的,提出经济增长会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地区凭借着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条件、特殊政策获得优先发展机会,有创新能力的推进型产业在一些地区集聚,形成类似磁场极的增长中心。
它不仅会促进自身发展,还能形成经济网络,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将优势资源向外进行扩散,并对整个地区的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增长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它们好比磁极之间的向心力与离心力。
极化效应,又称回波效应,是增长极不断聚集周边腹地的人才、技术和资本等资源要素,吸引和拉动相关经济活动的过程。
扩散效应则是极化效应的反向过程,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外转移和扩散,对周边腹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佩鲁(Perrour)将这种极化和扩散归结为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益,资本的集中和输出,技术的创新和扩散。
缪尔达尔(Myrdal)用极化和扩散效应来说明这种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作用强度和方式都不相同,当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就会造成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反之,区域差距就会缩小,进入均衡发展过程。
湖北省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文化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以增长极理论为指导,在文化旅游资源利用中,进行据点开发,通过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增长极的发展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1.1.2点轴理论1984年10月,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教授在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的报告中首次提出点-轴理论。
他指出我国建国以来为了追求平衡的区域工业发展,没有针对性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是各地区平分,资源回报率低,在我国生产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不利于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
【《光明乳业公司核心竞争力现状、问题及完善建议》开题报告文献综述3100字】
邓雅好.钟霖轩(2017)认为.在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无形资产,其实债是企业通过各种技术、技能和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
技能和知识构成了核心竞争力的能量三角,其特点是独特性,可扩展性和用户价值。
宋雨莹,方天宇,姚伟楠(2017)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偷不去、买不来、会加性、带不走、持续性五大特征,它应该是企业难以模仿和豆制的能力。
蒋若兰,崔桂花,叶旗(2019)还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断创新的器力。
这包括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
公司必须具有不断开发独特产品的能力,继续发明专利技术或专利产品的能力,以及不断创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芭销工具的能力。
他认为,“创新”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位。
户梦埠.何明媛.麦洛(2019)还认为,企业的竞争力在于独特产品的开发,独特技术的开发和独特的营销爱力。
燕秋遥,崔泽民,易璇(2019)在特色城镇核心竞争力发展研究中认为,有必要重视企业内部贡源的发现和挖掘,培养长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康华山,金恩雅(2019)认为特色城镇具有工业特征,主体也是工业。
因此,有必要孵化,培育和发展特色.行业的关键是特色城镇建设。
温馨涵,袁家乐,卓丽(2017)也认为特色城镇必须得到产业的支持。
因此,要培育特色城镇,就必须发展产业作为支撑城镇生活的骨干,并若力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开发建设一批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又化内涵和旅游功作的产业发展空间载体。
万心怡,章小飞鲍宇(2017)分析了特色城镇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基于GEM模型,抱建了特色低镇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和GSC模型,通过调码形成了以环境资源力、基础设施力、资本资源力、产业发展力、政府支持力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要素构成的指标体系。
在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企业的实际发展,国内核心竞争力研究已初步形成了根据中国国情在竞争资源上形成多元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体系,技术和技能(余舒惇,洪宜萍,2021)。
资源理论期末总结范文
资源理论期末总结范文一、引言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规划与利用是现代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资源理论是对资源配置与利用规律的分析和探索,通过科学的研究,使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成为可能。
本文旨在对资源理论的学习进行总结与分析,探讨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未来资源理论的发展方向。
二、资源理论的发展历程资源理论的发展有其特定的历程与背景。
从最初的“不自耕地”观念到现代资源管理的理论建立,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学派和理论家的贡献。
要全面理解资源理论,必须了解其发展过程。
1. 初期的资源观念早期的资源观念比较简单,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上。
例如,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仅仅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有限资源,缺乏对资源价值的认知。
土地是人类最早接触到的资源之一,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初期的资源观念在后来的资源理论研究中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古代资源管理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管理和配置也开始产生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论。
例如,古代的土地政策就是一种资源管理方式,希望通过对土地的管理,实现国家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稳定。
古代的资源管理理论虽然相对粗糙,但其关注资源管理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3. 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的兴起为资源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亚当·斯密等人提出的经济学理论,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研究了资源配置和利用的问题。
斯密认为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并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理论,对后来资源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近代的资源管理理论主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例如,瑞奇亚克等人提出的环境经济学理论,试图通过分析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推动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此外,各国政府也纷纷制定了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以保护环境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资源管理与经济发展资源管理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理论中的资源能力学派——从“资源基础”到“动态能力”
☆管理企业理论中的资源能力学派——从“资源基础”到“动态能力”刘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70)摘要:2()世纪9()年代以来,“资源”和“能力”成为企业理论研究的主流视角,二者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推动着企业理论中资源能力学派的发展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同时,梳理该理论学派的演进逻辑,为综述企业理论的研究者们提供一个梳理思路。
关键词:资源基础;核心能力;动态能力一、弓[言20世纪80年代初,管理学领域以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为基础,将产业结构和市场机会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但随机的实证结果却未能证实波特的这一观点,Rumelt(1982)认为,企业超额利润源于企业自身的独特性而非产业内的相互关系。
而这种关注企业内在特点的观念早在彭罗斯的企业内在成长理论中便有体现。
此后,理论界关于竞争优势的研究从企业外部环境转移到企业内在因素上来。
本文认为,基于内在因素的企业理论研究可以划分为“资源”和“能力”两个视角。
二者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推动着企业理论中资源能力学派的发展。
二、资源学派:资源基础观1984年,Wernerfelt在拓展企业内在成长理论的同时提出了资源基础观。
资源基础观将企业视为资源的集合体,管理的首要任务则是通过优化现有资源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Grant,1996)O随后,研究者们分别对组织文化、战略要素、首动优势和资产存量积累等变量能否成为或如何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进行了讨论和补充。
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资源都能够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1991年,Barney首次提出了能够形成竞争优势的企业资源特征: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正式为资源基础观的理论模型构建拉开序幕。
资源基础观开辟了企业理论研究的新思路,对于人们探究企业“黑箱”问题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企业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只有该资源创造出的价值才能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
2001年,学者们正式向资源基础观发出挑战。
《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专业
工商管理
学号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在公司的工作发展中,优秀的员工是公司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不但展现于人力资源的自我价值,而且可以从长远的角度指导公司的发展。人力资源的创造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特别对于一些不大的公司而言,这也是为什么人力资源在公司中越来越重要的原因。与大公司相比,它们的财务能力和规模都相对较低。优秀人才的新吸引力高于大型企业。如果弱者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做得不好,就容易出现人才流失和人才招聘困难,这直接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样,若中小型公司不能够重视公司文化的重要性,如果不能把公司文化当成一块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也不能把公司文化渗透进入到员工的内心中,这就会变成中小型公司不能在市场中一支规模壮大的拦路虎。
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法:查找东西方同行业头部人资的资料,分析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总结研究成果,为给自身的写作作铺垫,来丰满这篇文章的结果。
(2)案例研究法:这篇文章以WJ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司人事管理的分析,找到存在的漏洞并处理。结合实证分析,创建相应的样本材料,以提升公司的人力资源业务能力。
三、研究内容、预计创新点和难点
本文主要内容是:第一部分阐述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阐述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分析 WJ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第四部分探究 WJ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第五部分尝试性给出WJ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最后第六部分为结束语。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Beer(1984)在《人力资本管理》中提出来,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处理常见的管理问题,使人力资源管理转变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小公司的壮大过程里,战略人事管理主要的任务是分析员工的任务做规划。非常多的专业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所具有的弊端预处理方法提出了相对应的方案。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HRM)在国内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对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期深入理解其发展历程、主要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将重点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关键领域,如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以及员工关系等。
通过深入分析国内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本文期望能够为理论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为实践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我们将首先回顾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起源和发展,分析其在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和研究成果。
接着,我们将重点介绍各个关键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和实证结果等。
我们还将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组织文化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关系,以揭示其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
我们将展望未来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我们期望通过本文的综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推动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仿到创新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详细探讨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引进和介绍,以及对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初步探索。
这一时期的研究内容相对单一,研究方法也主要以描述性研究和案例研究为主。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逐渐进入到了全面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研究者开始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企业实践,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创新。
同时,研究方法也开始多样化,包括实证研究、量化研究和定性研究等。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工具,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均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系统综述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将回顾胜任力模型的起源和发展,阐述其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胜任力模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描述某一职位或角色所需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和特质的综合框架。
它能够帮助组织和个人明确目标,提高绩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分别梳理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进展。
国内研究方面,将重点关注胜任力模型在不同行业、不同职位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估;国外研究方面,将关注胜任力模型的最新理论发展和实践案例,以及跨文化背景下的应用。
本文将对国内外胜任力模型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和评价,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结合国内外研究的异同点,提出对胜任力模型研究的展望和建议,以期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基础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其核心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David McClelland于1973年提出,他强调胜任力是指能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
这一观点为后来的胜任力模型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特征论:特征论认为,胜任力是个体潜在的、深层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等,它们能预测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这一理论为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基本的框架。
冰山模型:McClelland的冰山模型是胜任力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它将胜任力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层的“冰山以下部分”。
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等容易观察和评价的部分,后者则包括动机、特质、态度等难以观察和评价的部分,但后者对个体的工作绩效具有决定性影响。
洋葱模型:洋葱模型是另一个经典的胜任力模型理论,由Boyatzis提出。
企业盈利能力论文盈利能力分析论文
企业盈利能力论文盈利能力分析论文浅谈提高火电企业盈利能力的意义及策略摘要: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火电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市场营销、计划管理、成本控制、财务管理、节能降耗、可靠性六个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火电企业盈利能力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火电企业;盈利能力;市场营销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市场竞争将愈演愈烈,每个国家和企业都不得不面对这一严峻的挑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开始重建其电力工业,掀起了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标志的电力市场改革的浪潮。
电力市场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变革,是电力工业在经历了百余年平稳发展之后面临的一次历史性的大冲击。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火电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如果不能充分、深刻地思考和认识未来的竞争,不能做到未雨绸缪,不能尽快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那么在将来愈演愈烈的发电市场竞争中将会陷入被动境地。
尤其是近年来,电煤价格持续攀升,火电企业总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因此,如何提高火电企业的盈利能力,打造火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市场营销强化市场营销,加强经营工作,是提升发电企业盈利能力的有效手段。
1.电量营销电量是火电企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只有争取到更多的具有边际利润的电量,才能真正增加企业的利润。
(1)牢固树立“电量就是效益”的理念,没有电量,就没有经济效益。
进一步提高市场意识,全方位抓好市场营销工作,积极开展电力营销的研究和实施工作,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手段,多沟通、勤联系,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电网公司的沟通与协调,尽最大努力争取电量计划,确保计划内电量不低于区域电网平均水平。
(2)在确保有边际利润的情况下,深入开展代发电量工作,积极寻找外部电量替代机会,合理统筹和优化电量结构,提高机组经济性。
(3)认真研究大用户直购电政策,积极推进直购电工作,提高机组发电负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的核心能力战略成为学术界和工商界关注的焦点。
核心能力战略兴起的背后, 实际上是竞争力理论的复兴与发展。
沿着竞争力理论的历史发展轨迹,对基于资源与能力竞争力理论进行了理论综述, 归纳为企业内在成长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以及企业能力理论3个流派, 为竞争力理论研究和企业发展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竞争力; 资源;能力
竞争力理论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应用最新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理论的综合的应用科学体系, 主要涉及3 个方面的问题:①竞争优势之源是什么, 即什么带来了竞争优势; ②竞争优势之“源”是通过什么样方式表现出来的,即“源”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 ③如何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即要回答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问题”。
竞争力理论存在于经济学与企业战略管理两大研究领域。
经济学侧重于对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从理论上探究什么是竞争优势之源;而战略管理理论,则主要从企业经营实践角度出发, 为经营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从历史发展看,竞争力理论可以归纳成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以产业(市场) 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理论、基于资源与能力的竞争理论、企业创新理论和基于评价方法的竞争力理论5 个方面。
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从市场定位,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上来, 并由此产生了企业的内在成长理论,进而逐渐演化为两个相互独立
又互为补充的学派, 即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
本文对此进行理论综述, 以期为竞争力理论研究和企业发展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企业内在成长理论
资源与能力学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马歇尔(Marshall A ,1925) 所提倡的企业内部成长观点和他所提出的企业知识基础理论。
他认为由于专业化分工导致企业内部出现新的协调问题,因而技能、知识和协调不断增加产生新的内部专门职能,企业内部会发生伴随生产进程的公开知识积累, 从而推动企业不断进化。
同时每个行业是由一系列异质企业所组成的,单个企业的成长、衰退是经常性的,但一个行业则可以经受长期的波动平稳地向前发展。
张伯伦(ChamberlinE, 1933 ) 和罗宾逊(Robinson, 1934) 重点研究了
企业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认为,特有的资产或能力是使企业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并获取经济租金的重要因素。
钱柏林列举了企业的几种关键资源, 如技术能力、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管理者独立工作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商标和专利等,被广为引用。
后马歇尔主义者佩罗丝(Penrose E,1959) 提出企业内在成长理论,极大地发展了马歇尔“内部经济”的思想。
她认为被新古典企业理论视作“黑箱”的企业资源和能力是构成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固基础。
企业是一个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企业内部存在着通过知识积累以拓展生产领域的机制,而且这种知识积累是一种内部化的结果, 节约了企业稀缺的决策能力资源,新的管理者才能释放出解决新问题、促进企业成长的能量。
理查德森(RichardsonGB,1972) 把注意力集中于马歇尔的“外部”问题,提出企业间协调的知识基础理论,补充了科斯和威廉姆森关于市场与企业相互替代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