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
高中历史《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知识竞赛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C.日常的西式食品对普通百姓产生一定
的影响
B
D.西餐首先在通商口岸出现
6.“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 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 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 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B
C.民国
D.新中国
7.近代被中国大城市广泛接受的西方礼仪 有
① 不缠足 ② 握手 ③ 鞠躬 ④ 郊游
低风险:20分
• 标志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是下面
的哪家电视台的试验播出
A.北京电视台
B.上海电视台
A
C.广州电视台
D.哈尔滨电视台
低风险:20分
• 目前在传统的三大媒介外,20世纪 90年代,出现第四媒介,那么第四 媒介是指
A.多媒体 B.三维动画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互联网
D.FLASH
中低风险:30分
• 1920年,有位晋商到广州考察经 商事宜,他不可能
首条航线从 北京 到 天津 ;
9.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
大的中文报刊 《申报》
是
。
1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
电影是《渔光曲》。
11、标志着中国铁路诞生的是
唐胥 铁路
12、1905年,标志着中国电影 事业起步的电影是《定军山》。
13.“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 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 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
要原因有
A.封建因素浓厚
B.小农经济的落后和封闭
B
C.远离大城市
D.西方列强侵略程度较深
4.下列服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①③④
D
B.①④③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探究活动课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优质课教案_1
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教学目标1.通过相关探究活动,注重学生成长与个性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感知,学会探究,关注自身发展,关注人生,关注社会。
2.通过相关探究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通过相关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关注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培养“论从史出”的探究意识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在感悟中亲近历史,激发社会责任感,提升历史学科素养。
2.学情分析本课是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的一个探究活动课。
本单元先后介绍了《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以及《大众传媒的变迁》,同学们通过这三课的学习可以对中国近现代的民生变化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在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之后,安排一个探究活动课,使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直观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以上三节课学习的知识。
历史教育学家聂幼犁先生说过:“历史图片包含着、传递着历史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它来研究历史、传授历史知识。
其具有文字无法替代的功能”。
相比于文字,图片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因而在探究过程中特别强调图片的选择和使用。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百年民生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史实及背景,分析影响民生变迁的因素。
教学难点:搜集整合史料,提取历史信息能力的培养。
4.课时共1课时探究活动过程一、选题1.主题说明:(1)时间跨度:晚清时期至今(2)社会生活——如交通、器物、社会习俗、生活环境、服饰、住房、饮食、通讯、娱乐等方面选择一个题目。
2.关于分组:自由分组,每组10人,设小组长,班长将分组名单和各组的选题以纸质形式上报报老师。
3.选题参考社会风俗方面:婚礼嫁妆头饰发型……服饰方面:男装女装校服……出行方面:交通工具的变化……住宅方面:建筑业、民居……娱乐方面:人民日常娱乐的变化、电影的百年变迁……百年社会环境变化……二、资料收集1.采访老师、家庭成员以及与所选题目相关的专业人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探究活动课: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
3、新中国成立后:新村成为风景线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
4、“文革”时期:神州处处大杂院
70年代末,全国城镇住宅面积约 40亿平方米,其中解放后新建的仅占 百分之十几,就是说,当时全国城市 绝大部分人住的是解放前的房子,陈 旧不堪,杂乱无章。再加上50年代盲 目生育,70年代进入生育高峰,子女 多了住不下,院子里搭出个坯间,或 者盖间小厨房,腾出来的厨房住人, 能想的法子都想到了。于是,迫于人 口与住房的矛盾,大杂院出现了。大 杂院里通常住着10多户甚至更多的人 家,共用一个厕所,有些还是不分男 女的,很不方便。华北的四合院、江 南水乡的秀丽庭院,能保持原貌的不 多了,大部分成了大杂院。
六
90 年 代 至 今 五 彩 缤 纷 追 求 个 性 的 现 代 服 饰
所谓交通工具的变迁,指的是人们代步工具的 演变。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应该说代步工具也 不少,但与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相比十分落后,而 且速度也非常慢。例如陆路上的马车、牛车、独轮 车、轿子等,以及水路中的船,都不是以机器作为 动力,所以无法提高速度,耗费的时间也较多。交 通的落后不仅給人们的行动造成种种不便,而且也 制约了资讯的交流与经济的发展。及至近代,不少 有识之士都阐明中国要致富图强,就必須改善落后 的交通狀況,大力发展现代化的交通事业。
旧时的婚书有称“八字帖”,依男左女右次序, 分书男女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名号, 封面有古语,一式两份,择吉日请媒人传送,以为婚据。
直到改革开放后,结婚证才回归其法律文书的本质。 上世纪80年代,夫妻双人照片贴上了结婚证,结婚证上的 文本,更突出了法律观念:“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 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成为了批准结婚登记的依据。
40年代前后白色婚纱礼服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50年代和60、70年代的结婚照是差不多的。
高一历史教案:第五单元 探究活动课 中国民生百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历史展览(人教版必修2)
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历史展览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活动形式教材提供的活动形式是举办历史展览。
在中国百年历史的发展中(20世纪初~21世纪初),民生的变迁涉及诸多领域。
教材中还提供了多领域及多个生活侧面的思考,如交通、器物、习俗、环境、服饰、住房、饮食、通讯、娱乐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本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选题进行筛选和改造,或者对活动形式进行拓展。
例如:举行“主题论坛”,题目可定为:百年民生与现代文明。
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模拟展览公司的承展规划人,写出本次历史展览会的具体方案。
然后搜集有关材料或进行访谈调查,将整理好的有关资料、图片参加“中国民生百年变迁”历史展览会。
本课内容还可以请学生调查、采访身边的行业单位或个人,或者自己家里生活的变迁,撰写调查报告,或者采访记,切身感受民生变迁就在自己身边。
例如:可以调查交通局、通讯等行业的发展及变化。
还可以设计一个调查表,了解所确定内容的变化历程。
题目可以是通讯的变迁、我的家与交通工具等。
还可以请年长家长到班里,或者请学生采访家长,请他们结合自己在这些企业工作的亲身感受,畅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感受中国民生百年的巨大变迁。
这样的活动可以将一个表面很概念化的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在开展本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感性的了解升华为理性的认识,使学生对中国民生的百年变迁理解得更加深刻。
2.教材分析这节探究活动课内容是中国民生百年变迁。
教材的开篇就指出:一个世纪以来(20世纪初~21世纪初),中国走过了一百多年不平凡的历程。
这一百多年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断被我们和我们的父辈、祖辈感受着。
即指出了本课要探究的是什么问题。
教材提出了本活动课可涉及的众多领域,以“活动任务”的栏目,布置了探究活动课的具体任务。
中国近百年社会生活变迁,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课题。
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人教版必修2历史教案
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人教版必修2历史教案一、活动目标1.了解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中国民生变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探究中国民生变迁对当代中国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意义。
3.通过筹备、设计和策划历史展览,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展示能力。
二、活动准备1.学生预习历史教科书有关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中国民生变迁的相关内容。
2.教师编写学生可以参与的历史展览活动教案并备好活动所需材料和器材。
3.安排活动时间和地点。
三、活动步骤第一步:引发学生兴趣,介绍历史展览的目的教师通过简短的介绍活动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并告诉学生这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展览活动。
第二步:分组并分配任务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为数个团队,每个团队包含展览设计、资料收集、宣传等不同角色。
教师可以为每个角色明确任务和责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个角色的任务和活动的整体进程。
第三步:策划展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展开团队讨论,确定展览内容、形式和布局等细节,确定展览的主题和焦点,策划展览方案。
第四步:收集展品和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资料搜集和展品准备工作。
学生可以通过调研、访谈和网络等方式搜集展品和资料。
第五步:展览制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进行展览制作,包括资料整理、排版设计、展示板制作等工作。
第六步:展览宣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展览宣传工作,包括海报、宣传单、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方式,吸引更多人参观展览。
第七步:展览现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展览搭建和现场管理工作,包括展品布局、现场监管和参观服务等工作。
第八步:总结和反思在展览结束后,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工作,通过团队讨论、个人反思和展览评价等方式,评价展览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之处。
四、活动评价1.展览策划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展览展示效果的质量和效果。
3.团队合作能力和个人管理能力。
4.对历史知识和历史意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活动拓展1.学生可以继续深入探究中国民生变迁的影响和意义,撰写个人历史论文或设计历史研究项目。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2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 课件PPT
正宗西菜的生、臊、 腥颇不合中国人的口味, 广东人遂参以中国传统烹 饪技法加以改造,名之曰 “番菜”。所以,番菜其 实是中西合璧的仿西菜。
虽说已经过改良,但 番菜的生酸腥膻还是让中 国人吃不消,番菜馆开始 时的生意就并不怎么好。 但到了19世纪 90年代,番 菜却一下红火了起来, “裙屐少年,巨富大贾, 往往携姬挈眷,异味争 尝”,四马路上番菜馆林 立,总共不下十四五家。
建于1897年的道生碱店
新盛街,始建于公 元1577年,公元 1767年铺设青石路 面,公元1769年在 其西侧,有邱氏联闽 兴建福建会馆,闽商 并栽植椿树,有百 (柏)世(柿)同 (桐)春(椿)之意。
导学案“思考探究”之三:
“日本古都恩人”梁思成 与古建筑的未来
清朝发型 的政治意义: 削平四围,留 守中原。
当时, 清廷把发作为 归顺的标志之 一。
在城市的边缘充 斥的破烂阴暗的棚户 区
尚算整齐的贫民窟
历史必修2 第五单元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 ——历史展览
——他们的岁月,我们的追寻
【课标】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 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我们不大能够想象过去的世 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 在满清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 没有什么时装可言!一代又一代 的人穿着同样的衣服而不觉得厌 烦。
必修2《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优质课
归纳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唯物辩证 史观
对欧洲: 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 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非美洲 对亚洲 对世界
带来深重灾难;客观上冲击当地落后的 文化和生活方式。
暂时刺激其经济发展。
打破孤立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速传播。而且它们单位面积产量,比欧亚传统的水稻、 燕麦、小麦要高出许多倍,并且“不与五谷争地”。还 可与其他作物构成一年两熟而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它 们耐旱耐脊,对气候、土地和水源无太高要求。
材料2:美洲在16-18世纪出产了大约13.3万吨白银, 占世界白银产量的85%。美洲的白银有一半直接流入欧 洲,还有一半被欧洲人用于亚洲的商品交换。
欧
命 贸易范围扩大 ——出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走 材料二: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商人的贸易范围空前扩大...意 向 大利各城市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葡萄牙的里斯本、贸西班易牙中的心塞转维移利
近 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所排挤。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集》
代 材料三: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这 价 样一来,引起了金银贬值,物价上涨。金…银…贸贬易值物中价,上心物涨转价使移上靠涨工,资 化 格 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社按会传阶统级方式分征化收,定加额速货封币 革 命 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建产体阶制级解靠使体用廉价的劳动
客观上冲击亚非拉地区 材料五:与欧洲人的扩落张后相的伴生随产的,方却式是,美推洲动两大文明 中心的悲歌。到1570年其,近战代争化屠进杀程和。欧洲传来的流行病,
使墨西哥地区的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秘鲁的人 口由900万下降到了13万,美洲大陆的原住民从那以后 急剧减少了9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
内因 经济发展:
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 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
思想解放:
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改革开放促进人
们的思想解放。
第一次
鸦片战争后
谢谢
——新华文摘 《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
辛亥革命后“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 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 。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
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服制》,规定:男子礼服 分大礼服、常礼服二种,昼用大礼服为西式大氅式, 晚用大礼服似燕尾服而后摆呈圆形,裤用西式长裤。 常礼服二种,一为西式,一为袍褂式。
近代以来中 国社会生活 四次大变化
第二次
辛亥革命后
第三次
新中国成立后
第四次 改革开放后
通商口岸地区人民 生活水平变化显著
旧风俗习惯受冲击 精神生活变化大
人民生活逐步提高 但总体水平不高
人民生活明显提高 生活方式多样化
变化趋势:落后——文明进步
3.服饰之示:启示
服饰之爱国精神
继承传统,发展创新; 民族特色,服务世界; 多元发展,融合进步。
中国服装百年变迁回顾
(20世纪初~21世纪初)
1.服饰之式:表现 2.服饰之势:原因 3.服饰之示:启示
1.服饰之式:表现
女性服饰在服饰的发展演变中扮演 了重要角色。爱美的天性使妇女对 美好事物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创造 出绝美的服饰艺术。但同时,女性 的服饰也受到封建礼教、伦理道德 观念以及民族风俗等诸多因素的影 响与制约。因此,通过对女性服饰 文化的解读有利于我们了解历史, 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探究活动课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培优课件_5
问题二:有人说社会变迁带给我们的是灾 难?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作业:展望未来对发展改善民生有什么建 议?(结合本地情况)写一篇小短文,字 数三百字,必须是自己所写,不得抄袭。
谢谢大家
住
生活 用品
生产 娱乐 工具 生活
手抄报展示
问题一: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影响百年民生变迁的因素
材料一 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 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早在百日 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
《请断发易政服府改改元革折和》西,认方为文女明子的裹影足响,不能
——《中国历史民主、自由、平等原则代替封建主 义的婚姻家庭伦理。另外,谭嗣同盛 赞西方社会的西文方明文婚明俗的.影响“夫妇择偶 判妻,皆内两情相愿,而成婚于教堂”
——《谭嗣同全集》下卷,中华书 局1981年版,第351页。
政治(环境、形势) 经济(生产力的提高) 内因:国内的历史剧变 文化(思想观念的变化)
之以握手与鞠躬政;府大政人策老爷之称,改呼先
生或衔职;男子劝其剪发,女子禁其缠足; 吸食鸦片者,严令戒绝。凡属国民,一律 平等……”
——王家槐《海南近志》
材料三 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 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 战争后三年间,民族资本总额就增加 了一倍多民…族…资本19主12义至经19济1的9年发,展新建厂 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其中面 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 卷烟等行业也相当发展。
课程名称:探究活动 中国百年民生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
人教版必修二高二年级
1.时间界限:20世纪初----21世纪初
第一阶段——晚清到新中国成立
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探究活动课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
一 自主学习,感知目标
2.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①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
3.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的标志: 1905年《定军 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4.中国电视业诞生的标志: 1958年,北京电视
二、合作探究,理解目标
(1)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
②
③
④
.
(2)清末民初,人们的服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材料二《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词中,人们的希望 源于农村的哪项改革?《春天的故事》中1992年“在中国 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
(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巨大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请 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国近代以来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二三十多年前,不少桂阳人每逢春节提糖 果作为拜年礼物,这种情况在当今已不常见; 过年时在县城及周边地区燃放烟花爆竹的人明 显减少。你认为导致这些变化原因哪些?
三、限时训练,检测目标
9.现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习俗都带有时代的烙印, 思考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二三十年前,不少桂阳人每逢春节提糖果作为拜 年礼物,这种情况在当今已不常见; 过年时在县城及 周边地区燃放烟花爆竹的人明显减少。你认为导致这 些变化原因哪些? 答:原因:
(4)答: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 开放。
三、限时训练,检测目标
四分钟内完成1——8题;
选择题最多30秒完成一个;
三、限时训练,检测目标
1、B 2、D 3、C 4、D 5、D 6、C 7、A 8、答:含义: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
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三、限时训练,检测目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第活动探究课课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课件(共30张PPT)
史博物馆,这一切为新式旗袍的延生创造了条
特征件:。中19式24年与,西末代式皇帝、溥传仪被统逐出和紫现禁城代,服清朝饰冠服并就存此成为绝 唱。1920年前后,新文化运动的春潮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年轻 一代显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这一时期,上海成为以女性妆饰 的新展示台,追求服饰的新颖时髦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时髦女子对 政治与服饰流行有着双重的敏感。
代 末 的 时 尚7年代军装最0
具
碎特色 花 衣 裳
——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至今
特征:
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服饰、五彩缤纷 城市的服装与世界接轨 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转向美观大方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至今
80年代 碎花衣裳和的确良面料 成为时尚
90
年 代 至 今 五 彩 缤 纷 追 求 个 性 的 现 代 服 饰
三十年代旗袍成套火柴
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
特征:由于政治上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50年代: 工农装流行---体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苏式服装流行---列宁装 布拉吉
● 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服装—
●
中山装五个扣代表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袖口三个扣代表孙中山先生所
鸦
片
战
争
鸦男片装战是争长前袍,马清褂代,前 满族妇女穿旗袍,早期是
早先是富贵人家
宽宽大大的,一般都穿长
才穿的服饰,到 后来普遍了,变 成全国的一般服
度到脚的宽长袍,有点笨 拙,外面再罩一件像背心 的坎肩(也称小马夹);
电子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探究活动课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课件
2.采取的应对态度 (1)由于互联网具有极大的优势,我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大力发展 信息产业,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各个产业中的运用,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 从而带动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 (2)针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政府必须加强管理,使互联网发挥它的积极作 用。社会、学校等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科学、合理地利用互联网。
三、互联网的兴起
1.诞生:20 世纪 60 年代末互联网诞生。 2.发展:90 年代风靡全球。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 互联网 。 3.特点 (1)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称为“ 第四媒介 ”。 (2)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 图像 、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 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准确理解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1.互联网的影响 (1)积极:互联网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获取更多的知识,改变了人们的生 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2)消极:不良的网站也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使青少年迷恋网 吧、荒废学业、误入歧途;不少网民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不利于正常的 社会交往。
[解题流程]
审题 题干
图片当中的信息;“不能作为直接史料”
由图片中的“中国江湖险要图志出版”可知出版业的 A项
发展,故A项正确
分析 B、 由图片中的“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可知广告业的 选项 C项 进步和婚姻礼俗发生的变迁,故B、C项正确
由图片中的“钦定历代记事年表出书启”可知此时仍 D项
处于封建专制时代,故D项错误
近代社会报刊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1)受到西方报刊产业发展和文化扩张的影响。 (2)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大众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 (3)近代资产阶级宣传维新、革命思想以挽救民族危机,无产阶级宣传马克思主 义等都需要通过报刊宣传、发动。 (4)鸦片战争以后,社会形势急剧变化,人们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进了各 种报刊的不断涌现。
探究活动课一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
探究活动课一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教学目标1.通过相关探究活动,使学生多渠道、多层次地去进一步感受中国民生百年变迁情况,培养历史意识。
2.通过相关探究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通过相关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关注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培养和增强人文素养与民族精神。
●教学建议1.活动形式本节活动课教材提供的形式是举办“历史展览”。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还另外尝试其他形式的活动。
例如可以围绕中国民生百年变迁情况,要求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撰写演讲词,开展“演讲比赛”;也可以注意整理发掘民生变迁的趣味话题或内容,撰写相声与小品作品,并进行相关文艺表演;还可以进行“模拟电视访谈”等。
2.教材对本节课活动的内容、任务、目的、成果、过程、方法都作了详细的说明或指导,建议教师在以下方面加强对学生活动的指导。
(1)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这一百多年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内容十分丰富、广泛,涉及到百年的器物、习俗、环境、服饰、住房、交通、饮食、通讯、娱乐等诸多方面。
因此教师要求学生要选择好更具体的活动主题。
然后对本班或本年级同学中选题情况进行统计归类,按相同题类进行分组,要求同组同学加强协同合作与研究。
(2)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的任务是什么,或相关展览会、或文艺演出、或演讲比赛等。
(3)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明白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简言之,就是通过活动,使学生更全面更直观地了解百年民生的变迁情况,并进一步探索其历史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与科研的能力。
(4)制定一个较详细和完备的活动过程、步骤的流程表。
如:(5)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教师要对资料搜集与整理的一些常见方法、历史分析与探索的规律性因素进行说明和指导。
●教学案例【例1】“中国女性服装百年时尚回顾”——小型历史学习展览会。
最新-2018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
第5单元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探究活动课教案1(人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一、通过相关探究活动,使学生多渠道、多层次地去进一步感受中国民生百年变迁情况,培养历史意识。
二、通过相关探究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通过相关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关注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培养和增强人文素养与民族精神。
教学建议一、活动形式本节探究活动课教材要求的形式是举办“历史展览”,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尝试其他形式的活动。
例如可以围绕中国民生百年变迁情况,要求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撰写演讲词,开展“演讲比赛”;撰写相声与小品作品,并进行相关文艺表演;还可以进行“模拟电视访谈”等。
二、教材对本节课活动的内容、任务、目的、成果、过程、方法都作了详细的说明或指导,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1.选题——学生选题、教师把关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至关重要。
这个环节也是教师参与最重要的一步,题目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课题的成功与否,由于学生往往选偏题、怪题或实际意义不大的题,教师的把关作用显得至关重要。
教师在准备的过程中要研究选定课题所涉及的内容、解题的思路和可能的结论,在备课时要对研究性课题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研习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在选题时还要注意课题的可操作性,要有足够的资料让学生能够对课题进行深入研讨,从而使研习活动扎实有效,避免空谈。
2.研题——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这个过程是研究性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学生的素质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的提高是最大的,学生的研究活动成为这个过程的主体。
课题确定后,要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研究的方式视内容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搜集文献式。
这是历史研究的主要方式,它主要是查阅资料、筛选信息,最大限度地选取有典型性的有效信息,来提炼或论证某个观点,分析说明有关问题。
(2)开展调查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味柚子皮
南昌拌粉 瓦罐汤
西餐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
改革开放前
(计划经济时代): 人们凭票购买
改革开放后至今
菜篮子工程:丰富的蔬菜、肉蛋、 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
日 本 料 理
韩 国 料 理
(泰国菜)蕉叶咖喱炒蟹 泰菜以
辛辣、甜、酸味特色而闻名
越南河粉 越南菜酸辣甘甜,不油不
腻,青菜水果种类繁多,清新爽口
近
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第五单元 活动课
中国百年
中国20世纪初--21世纪初时代背景:
20世纪初以来的中国: 清朝统治末期,1912年2月,清朝统治结束。 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 1912~1928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19~194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49~至今,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六. 80年代
碎花衣裳和 的确良面料 成为时尚
七. 90年代至今 五彩缤纷 追求个性的现代服饰
数 量 增 加 、 色 彩 丰 富 、 款 式 多 样 、 融 入 国 际 潮 流
北 方 面 食
南 方 大 米 海 鲜
中国传统八大菜系
川菜
徽菜
鲁菜
苏菜
闽菜
湘菜
粤菜
浙菜
赣菜选料广泛、主料突
出、注重刀工、制作精细,在 烹饪中突出“原汁原味”。
次听到了火
车的汽笛声。
蒸汽机车
电力机车
青藏铁路念青唐古拉山
内燃机车
上海磁悬浮列车 高速列车
景婺黄高速公路
中国民航航徽图片
中国日益增多的私家车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 “解放牌”
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1998-12《第22届万国邮政联 盟大会会徽》纪念邮票首日封
旗 袍 的 风 采
上衣下裙
发式的演变
胡 蝶
洋 服
四. 50年代 列宁装(革命“时装”)是备受青睐的时尚
“做套列宁装, 留着结婚穿” 是20世纪50年 代初年轻人中 流行的一句顺 口溜 。
干 部 装
五. 60.70年代 军装最具特色:流行——绿军装
那个时代的 很多中国人 心中都有一 个军人梦。
蓝灰 色的 海洋
苏州园林写意的山水园景,它与中国古典诗词、绘画、音
乐一样,重在写意。造景家用山水、岩壑、花木、建筑表现 某一艺术境界,故中国古典园林有写意山水园之称。
故宫中国传统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 中国建筑文化
最高,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整体体现出很
建筑艺术价值高,同时也发挥着维系、加强 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
中山装五个扣代表立法、司法、行政、考 试、监察五权分立,袖口三个扣代表孙中山先 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上衣四个兜代表立国四 维:礼、义、廉、耻。
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 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
西装革履
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 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 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
三. 民国时期 开放的妇女服饰
20世纪初 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新中国成立后 电讯事业快速发展,手机、电话、传真机、 互联网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利用。
至今仍在使用的清朝古邮局--上海朱家角邮局
1878年7月24日至 8月1日间,清朝政府 海关试办邮政,首次发 行中国第一套邮票—
—大龙邮票,这套邮
票共3枚.它标志着中 国近代邮政史的开端!
南
昌
新
巴
四
黎
军
圣
指
母
挥
院
部
旧
址
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小区 居住条件大大改善
莱茵半岛花园 南昌市恒茂国际华城
火爆的看房场面
安居工程:
政府 关注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民生
动“安居工程”,让中
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
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政府 关注 民生
马车
独轮车
一.交通工具的改进
坐轿
马车
骑马
渡船
黄包车
轮船招商局
辛亥《时革务命报》时由期黄遵《宪民、报汪康》年;、五梁四启超新在文189化6年运创动办 。时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
③、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文革”时期不少报纸停办。
(2 )作用: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意舆论工具。
3、报刊业的繁荣阶段 (1)表现:
现代通讯工具
1、报刊业的形成阶段
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 《万国公报》
三.传媒的发展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申报》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
2、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1)表现:
① 、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 期《新青年》。
(1)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 二.
建立一个电报机房
通
(2)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 讯
台湾架设。
工
(3)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 电报局。
具
的
变
迁
(1995年 ) 河北省怀来
县鸡鸣驿站
电话在中国
电话在中国
时间
1875
19世纪80年 代
成就 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强的内向性和 封闭性,且方
正严整。
福建土楼是家族
的凝聚中心,主要 是源于对中原传统 文化的认同反映了 客家人的强烈的家 族伦理制度。土楼 表现出来的向心性、 匀称性和前低后高 的特点。
四合院
西方传统建筑注重反映宗教文化
新与旧、中与西 这两对矛盾的复杂交织 出现中西合璧的洋房
上 海 外 滩 建 筑
欧洲古建筑—罗马大教堂广场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报纸的总数从1978 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 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 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 725种。
(2)作用: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中国民生 百年变迁
一、晚清 服饰
皇 家 贵 族 服 饰
官员服饰
满汉
族族
妇妇
女 服 饰
女 服
饰
清代男子服装主 要有袍服、褂、袄、 衫、裤等。袍褂是 最主要的礼服。图 为清末的一张人物 合影,照片中的服 饰几乎包揽了当时 男服的所有款式。
二.民国 :中山装---中国特色中西合壁
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一种具有特殊 意义的服装。
婉
容
旧
皇
上
后 骑 自
海 电 车
行
车 20世纪初,汽车在上海出现
1905年中 国唐人胥詹铁天路 佑1自88主1年设
清计政建府造自的建
的第中一国条第铁一 路条—铁京路张。Fra bibliotek铁路。
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
1876年我国
设计的黄鹄号轮船
最早的铁路-
1909年9月21日冯如的飞机试飞
-淞沪铁路。 中国人就是
在这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