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屏基础介绍
电容屏原理最详细的解说
![电容屏原理最详细的解说](https://img.taocdn.com/s3/m/0ec6848a02d276a201292e04.png)
和on-cell具有明显的优势,仅在轻薄化上略逊于in-cell, 但随着切割及强化工艺提升,差距将会不断缩小;在厂商 布局层面,OGS工艺门槛较低,更有利于传统触控模组 厂商和盖板厂商进行整合, 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OGS全贴合技术:使得其拥有了非常好的透光性,使屏幕亮度 提升,屏幕显示更加通透
缺点
透过率没有G+G的高。
CTP结构(G+G)
结构 特点
Cover Glass +Glass Sensor
OCA
此结构使用一层Glass Sensor,ITO图案一般 为菱形和矩形 ,支持真实多点。
优点
准确度度较高,透光性高,手写效果好,支持真实多点;
缺点
开模成本高,打样周期长,可替代性差;受撞击Glass sensor 易损坏, 并且Glass sensor不能做异形;厚度较厚,一般厚度为1.37mm
• 电容触摸屏检测原理
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以一 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 ,会影响电路整体电 容特性。简单的说就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
电容屏分类
表面电容式 感应电容式 自电容式(可实现单点+手势)
投射电容式 互电容式(可实现多点)
互电容式-原理
用ITO制作横向电极与纵向电极,它与自容的区别是两组电
极交叉的地方将会形成电容,也即这两组电极分别构成了 电容的两极。 当手指触摸到电容屏时,影响了触摸点附近两个电极之间 的耦合,从而改变了这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量。检测互电 容大小时,横向的电极依次发出激励信号,纵向的所有电 极同时接收信号,这样可以得到所有横向和纵向电极交汇 点的电容值大小,即整个触摸屏的二维平面的电容大小。 当人体手指接近时,会导致局部电容量减少,根据触摸屏 二维电容变化量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一个触摸点的坐标。 就因此,屏上即使有多个触摸点,也能计算出每个触摸点 的真实坐标。
电容触摸屏简介介绍
![电容触摸屏简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91e065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4.png)
工业检测仪器
电容触摸屏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检 测仪器中,如光谱仪、质谱仪等, 使用电容触摸屏来输入和分析数据 。
工业控制柜
在工业控制柜中,电容触摸屏可以 作为控制面板使用,实现各种工业 控制功能。
汽车电子
01
02
03
车载导航系统
汽车导航系统通常使用电 容触摸屏来实现地图的显 示和操作。
04摸屏市场发展迅速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 子产品对电容触摸屏需求量巨 大,占据了市场主要份额。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 生产基地,对电容触摸屏的需 求持续增长。
市场趋势
1. 多元化应用
随着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电 容触摸屏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市场将呈现多元化 应用趋势。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容触摸屏技术将迎来更多的创新机遇。例如,全息技术、增强现 实技术(AR)和虚拟现实技术(VR)等新型技术的融合将为电容触摸屏带来新的应用场 景和用户体验。
产业升级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不断升级,电容触摸屏产业也将不断优化升级,向更加智能化、轻薄 化、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
市场需求增长
耐用性好
电容触摸屏具有较好的耐用性 ,可以经受日常使用中的磨损 和划痕。
成本较低
电容触摸屏的成本相对较低, 使得它们在各种设备中得到广
泛应用。
03
电容触摸屏的应用领域
消费电子
手机和平板电脑
电容触摸屏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得 到了广泛应用,如智能手机、平 板电脑等。它们使用电容触摸屏 技术来实现用户界面的交互和操
02
电容触摸屏技术原理
电容技术原理
电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屏幕看作 是由两个相互交错的平行极板组成, 当手指或其他导体靠近屏幕时,会改 变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容。
电容屏
![电容屏](https://img.taocdn.com/s3/m/39ef7a4269eae009581becec.png)
电容屏电容屏是一种利用电容触控技术来工作的四层复合玻璃屏。
电容触控技术是利用手指近接电容触控面板时所产生电容变化的触控技术。
电容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导电层,最外层是只有0.0015毫米厚的矽土玻璃保护层。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手指头吸收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从触摸屏四个角或四条边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理论上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比例,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密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目录∙电容屏的工作原理∙电容触控技术介绍∙电容屏的分类∙电容屏的应用∙电容屏的工作原理o电容屏原理1.通过检测电容传输的能量来检测电容振荡器输出正弦波加到电容一端信号检测处理电路接电容另一端根据接收点信号电平高低判断电容的大小通过检测张弛振荡器频率来检测电容2.一个恒流源给电容充电一个受反馈控制的开关给电容放电迟滞比较器把电容电压变化整形方波3.首先,感应电容充电其次,把感应电容的电荷转移到另一个电容通过检测电荷转移量来检测电容的大小电容触控技术介绍o电容触控技术是利用手指近接电容触控面板时所产生电容变化的触控技术。
荧茂光学触控面板事业处营销部区域经理罗毅真表示,电容触控有两个重要电容参数,其一是手指和上层感测材质(例如ITO)之间的感应电容,其二是感测材质之间(例如ITO上下层)或感测材质与光学面板之间(例如ITO和LCD)的寄生电容。
Cypress产品经理王一杭表示,导体与导体之间会产生寄生电容,而当手指导体接近不同电压的感测导体时,也会产生感应电容变化。
电容感测效应便是如何在较大的寄生电容值(30 pico Farad;pF)下,侦测到0.1~2个pF单位微小的感应电容变化。
盛群半导体设计中心产品二处处长王明坤认为,电容触控技术较为稳定、可靠度高,藉由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电容体的特性,在接触触控面板时所产生的电容变化达到感测触控效果。
Atmel市场总监Christopher Ard表示,传感器设计可以是单面ITO图形,用于最低功能性接口,例如单触摸点用于大型虚拟按钮、滑块等应用,不过更常见的实施方案是两层设计(单独的X和Y层),这便需要复杂度更高的性能和精准度。
电容式触摸屏原理
![电容式触摸屏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10a94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9.png)
电容式触摸屏原理
电容式触摸屏(Capacitive Touch Screen)是一种新型的触摸屏,
它通过利用人的手指来进行交互的方式,将触摸转化为电能,并进行按键
操作。
电容式触摸屏由线性电容电路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当用户用手
指接触触摸屏表面时,就会在触摸屏表面形成一个空心电容,这个空心电
容两端分别与X轴和Y轴电感共振电路相连,当触摸屏表面被触动时,就
可以改变X轴和Y轴电感共振电路的频率,从而改变X轴和Y轴电感共振
电路的电阻大小,这样就可以计算出用户触点的坐标,从而实现触摸操作。
电容式触摸屏还具有低功耗、低延迟等优点,可以将触摸屏速度提高
到微秒级响应,且可以在屏幕上触摸到的每一点都能及时反应,使触摸操
作更加灵敏流畅。
此外,电容式触摸屏还具有结构牢固,抗静电和抗湿度
的功能,同时还可以有效抑制外界的电磁干扰,从而提高了触控的精准度
和可靠性。
电容屏基础介绍
![电容屏基础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d7ced960242a8956bece4c4.png)
7.新项目如果方案有特殊指定要求,需在前期将信息共享给TWS(案例:按 键坐标及报点频率如方案有指定范围,请将该信息共享给TWS)
8.复合PMMA结构产品或支撑泡棉太软,容易造成TP变形,对精准度会有一 定的影响。
9.调试请尽量提前向TWS预约或提供尽量准确的调试日程安排,这样可方便 TWS预约原厂资源,避免影响项目进度
义隆2232
DSP CORE 32Channel 自互容双模硬体 适用于4 - 5.3吋屏 抗雜訊强(70%Charger能過 ) 防水(200ul) 支持横三角;(SITO)竖三角,毛毛虫,菱形;条形DITO
同类产品:敦泰6306(36)/5316汇顶813
6.艾为 方案
因IC架构简单,IC成本超低,但必须需要方案商驱动的 高度配合才能共同完成导入量产。
Silver Nanowires
Mask Topcoat Silver Nanowires PET Hardcoat
p.100
FLEXX Overview – Product Benefit
Low Resistance Benefit
Haze (%)
2%
LR-FLEXX 20 ohms/sq
LR-FLEXX 50 ohms/sq
电容屏分类:
(1)表面电容屏:表面电容触摸屏只采用单层的ITO,当手指触摸屏表面时, 就会有一定量的电荷转移到人体。为了恢复这些电荷损失,电荷从屏幕的四角 补充进来,各方向补充的电荷量和触摸点的距离成比例,可以由此推算出触摸 点的位置。
(2)投射式电容屏:触摸屏采用多层ITO层,形成矩阵式分布,以X轴、Y轴交 叉分布做为电容矩阵,当手指触碰屏幕时,可通过X、Y轴的扫描,检测到触碰 位置电容的变化,进而计算出手指之所在。基于此种架构,投射电容可以做到 多点触控操作。
电容屏Sensor基础知识简介
![电容屏Sensor基础知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c5632f26f1aff00bed51e68.png)
黄光工艺: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走线间距、线宽很小,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实
现更复杂的排线克服大尺寸中排线复杂问题,也能满足目前市场上追求的超窄边 框的需求;它的电极间距也极小,这显著提高了触摸屏触控时的识别率和感应性 能,精细化的蚀刻技术也能显著减少触摸屏的耗电量。
该工艺一致性好,良率高,对于比较窄边框的方案以及一些相对高端的案子一 般都是使用该制程,该走线一般走0.03-0.05mm甚至更细。但是价格会高些,以 及对设备要求也高。
ITO:
ITO 是一种N型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铟锡,ITO薄膜即铟锡氧化物半 导体透明导电膜,通常有两个性能指标:电阻率和透光率。在氧化物 导电膜中,以掺Sn的In2O3(ITO)膜的透过率最高和导电性能最好, 而且容易在酸液中蚀刻出细微的图形.其中透光率达90%以上,ITO 中其透光率和阻值分别由In2O3与Sn2O3之比例来控制,通常 Sn2O3:In2O3=1:9,多用于触控面板、触摸屏、冷光片等。
三层: 两层ITO层,一层屏蔽层,工艺步骤多且良率不好控制,Film只能承载单
层ITO。
Glass做ITO载体的工艺:
单层搭桥: 只需要一片玻璃,一面搭桥做ITO层一面做屏蔽层,主要用于小尺寸的屏,
工艺少、成本低、良率好控制; 双层:
一块玻璃的两面都铺有ITO,由于自电容抗干扰能力弱必须再加一层屏 蔽层,导致成本增加但实现工艺比单层容易,通常把一层ITO做到LENS上 面,另一块玻璃做ITO层和屏蔽层。
电容屏研讨资料_130522
![电容屏研讨资料_130522](https://img.taocdn.com/s3/m/cc8bb7e4172ded630b1cb65e.png)
2、MID方案公司、主板厂商 为MID提供完整的软硬件解决方案,一般MID方案 公司为客户提供:MID完整的打包固件(包括 Android操作系统软件、各种外部设备的驱动程序、 随机附带的APK等软件);重要组件的BOM单(支持 的LCD屏列表、外壳厂商及型号、CTP厂商及型号、 摄像头模组厂商及型号、电池厂商等);主板设计图 纸
七、CTP性能测试(三)
2、性能测试: H、抗重压处理:多指同轴正常重压触摸时,要求 正常报点(不乱报点)。 I、休眠唤醒处理:休眠后触控芯片应进入省电状 态,唤醒后能正常触摸。手指触摸时进入休眠状 态,手指离开后再唤醒,应能正常操作。 J、大面积触摸:大面积触摸时要求不乱报点 K、触摸CTP时唤醒:大面积触摸或多手指触摸时 唤醒,手指离开后要求报点能消失,不出现浮点 L、快速划线:要求快速划线时不断线,多指快速 划线时线不交叉,快速划圆时不应出现多边形 M、游戏软件测试 一般用切水果游戏测试划线效果
九、Sensor的种类及性能特点:DITO
1、传统钼锂钼走线双面ITO Sensor 2、传统带银浆双面ITO Sensor(附着力问题) 3、传统长FPC走线双面ITO Sensor 以上三种Sensor因各种参数没有大的差别,因此 性能也基本一致,是性能比较好的一种Sensor 4、免银浆(用ITO代替银浆)双面ITO Sensor 与以上三种Sensor相比,主要差别为ITO走线阻 抗加大,性能上的差异表现在:对充电器的适应范 围变小(更挑充电器);报点率一般会降低;触摸边 缘准确性变差
五、产业链分工(三)
6、摄像头模组厂 将镱头、摄像头芯片、外壳、FPC等组装成摄像头 模组,提供给整机厂 7、外壳厂 与MID方案公司或整机厂配合,为MID提供公模 或私模的外壳 8、电池 9、充电器厂商 充电器厂商为整机厂提供充电器,因部分触控芯片 会受到充电器的共模干扰,因此,CTP模组厂有时 需要与充电器厂商相互配合 10、整机厂
电容式触摸屏基础知识的介绍与学习
![电容式触摸屏基础知识的介绍与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847c5461cc22bcd127ff0c81.png)
15
;小弧度盖板我司定义在1.2mm以下;2.5mm以上定义大弧度。3D盖板暂无资源配合
5.1.4、玻璃常用厚度:0.55、0.7、0.95、1.1、1.5、1.8、2.0、3.0、4.0、 5.0、6.0mm 5.2、P盖板的介绍 5.2.1 盖板用到材料:PC、PET、PMMA、复合板;主要使用PC、PET。复合板主要用于做后盖。做 面板成本太高。 5.2.2 常用厚度: PC、PMMA:0.25-0.38-0.5-0.65-0.8-1.0-1.2-1.5-2.0mm PET:0.188、0.25、0.3mm
2.PI:常见的厚度有1mil与 1/2mil两种.
3.胶:常见厚度为13UM
单面基材 双面基材
26
一、电容式触摸屏的介绍
八、FPC的介绍
8.2 FPC的基本结构与材料(覆盖膜)
1.PI:表面绝缘用.常见的厚度
有1mil与1/2mil. 2.胶:依基材规格和客戶要求
覆盖膜
而決定.常见厚度有15
UM/20UM/25UM
28
一、电容式触摸屏的介绍
工艺流程(普通双面板)
开料
钻孔
沉铜
镀铜
前处理
蚀刻
退膜
固化绿 油
表面处理 (沉镀金)
29 包装
线检 (PQC)
微蚀钝 化
显影
丝印字 符
外观全检 (FQC)
显影
叠覆盖 膜
曝光
固化
冲边框
曝光
层压覆 盖膜
预烤
测试
冲外型
贴干膜
靶冲
丝印绿 油
贴补强
层压补 强
二、不同结构触摸屏的优缺点对比
一、 电容式触摸屏的介绍
《电容屏介绍》课件
![《电容屏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74a0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e.png)
成本
红外线触摸屏能够穿透一定厚度的玻 璃,而电容屏则不能。
红外线触摸屏的成本相对较低,而电 容屏的成本较高。
抗干扰能力
红外线触摸屏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适用于有大量灰尘、油污等环境。
电容屏与表面声波触摸屏的比较
清晰度
表面声波触摸屏的清晰度较高, 能够更清晰地显示文字和图像。
耐用性
表面声波触摸屏相对较耐用,适用 于大量使用的情况。
《电容屏介绍》ppt课件
目录
• 电容屏概述 • 电容屏的应用 • 电容屏的发展历程 • 电容屏与其他触摸屏的比较 • 电容屏的优缺点分析
01
电容屏概述
Chapter
电容屏的定义
总结词
电容屏是一种利用电容性感应原理的触摸屏技术, 能够感应并响应手指或其他导电物体的接触。
详细描述
电容屏是一种电子触摸屏技术,它利用了电容性感 应原理。当手指或其他导电物体接触电容屏时,会 改变屏幕表面的电场分布,从而引发电容变化。这 个电容变化被检测并转化为触摸信号,进一步被处 理并用于控制屏幕上的操作。
识别能力
电容屏的识别能力更强,能够识别 多点触控和手势操作。
05
电容屏的优缺点分析
Chapter
电容屏的优点
01
触控体验好
电容屏能够快速响应 手指触摸,提供流畅 的触控体验。
02
支持多点触控
电容屏支持多点触控 技术,可以实现多指 手势操作。
03
稳定性高
电容屏的触控精度和 稳定性较高,不易出 现误触或漂移现象。
03
电容屏的发展历程
Chapter
电容屏的起源
1970年代
电容屏技术的初步探索阶段,主 要应用于军事和航空领域。
触摸屏基础剖析
![触摸屏基础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256f8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8.png)
LOGO
FT5306i/FT5406i/ GT968/GT915
OCA
S2302/S2306 CY8CTMA340
FILM Bonding
FPC
Keys
ITO pattern Silver
Type
G/F Single Layer Multi Touch
Lens
单位(mm)
0.7
TOP OCA
单位(mm)
分为缩放手势(Gesture for zoom),旋转手势(Gesture for rotate),双击手势(Gesture for double click),右键单击手势(Gesture for right click)。 互电容式投射电容屏在多点点触模式(Multi-touch mode)下一般支持真点坐标(True point position),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手指点击的真实坐标位置。互电容式投射电容屏也可支持 手势动作(Gestures)。
垂直平行ITO条组成,又名矩阵电容屏(Matrix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投射电容屏又有两类:自电容式(Self-capacitive type)、互电容式(Mutual capacitive type)。 自电容式(Self-capacitive type)的别名是被动式电容屏(Passive capacitive type)。 互电容式(Mutual capacitive type)的别名是主动式电容屏(Active capacitive type)。 自电容式投射电容屏在多点点触模式(Multi-touch mode)下一般只支持手势动作(Gestures),
0.05
0.05
0.125 0.125 0.05 0.045 0.125
电容式触摸屏基础知识讲解电容屏知识讲解大全
![电容式触摸屏基础知识讲解电容屏知识讲解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71a94f9f61fb7360b4c65ef.png)
4、电容式触摸屏工艺难点及处理措施(F/F)
1:银浆断线搭线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众多TP企业,如何解决此问题已 成为F/F结构电容屏的重点,但是,实际真正做得好的没有几家,因为就 断线而言,需要控制的因素太多,如车间洁净度,银浆粘度,设备对于参 数的可控性,工艺参数的制定及网版的目数,丝径,张力等等,只要其中 一项没做到位就会影响银浆印刷的效果。 2:功能问题,功能问题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由于ITO刻断引起的局部或整 条通道的点触失效;第二,由于银浆断线搭线造成的功能不良;第三由于 蚀刻膏或耐酸渗透和图案变形或是制程中造成ITO方阻变化过大引起的容 值偏差,即容值的均匀性偏差,从而造成功能不良。要解决这三个问题, 说起来很简单,实际运作中任重而道远,一则需要对蚀刻膏或是耐酸有一 个有效的监控方式,二则需要银浆印刷时控制断线和毛刺,三则需要在制 程中监控ITO方阻的变化,监测ITO的端电阻。 3:外观问题,这个问题和电阻屏一样,都要在车间环境和制程中控制,需要 监控好每个细节。 以上就是我们在电容屏实际量产中即将遇到的最多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 的问题,相信在我们努力之下,这些问题将一一被我们攻克!
电容式触摸屏基础 知识讲解
目录
1。电容式触摸屏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2。电容式触摸屏的种类和结构 3。电容式触摸屏工艺流程 4。电容式触摸屏的工艺难点及相应解决措 施
1、电容式触摸屏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工作原理:
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电容式触控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 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镀膜导电玻璃),最外层是一薄层SI02 保护层,ITO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蔽层 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人体电场、用户和触 控屏表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 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触控屏四角上的电极 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 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信息
电容屏原理、结构及分类 OGS_INCELL_ONCELL
![电容屏原理、结构及分类 OGS_INCELL_ONCELL](https://img.taocdn.com/s3/m/a04d0623bd64783e09122bfc.png)
内嵌式触控技术
内嵌式触控则是将感应线路基板与显示面板整合,根
据感应线路的不同位置,又分为in-cell与on-cell两种。 in-cell的感应线路位于显示面板内部液晶像素中。 on-cell的感应线路则位于显示面板的彩色滤光片基板 和偏光板之间形成简单的透明电极图案或AMOLED的 封装玻璃表面
In-cell
在显示屏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功能,这样能使屏幕变
得更加轻薄。同时In-Cell屏幕还要嵌入配套的触控IC, 否则很容易导致错误的触控感测讯号或者过大的噪音。 因此,对任一显示面板厂商而言,切入In-Cell/OnCell式触控屏技术的门槛的确相当地高,仍需要过良 品率偏低这一难关,因为In-Cell一旦损坏,损失的不 仅仅是触摸屏,显示屏也将连同一起报废,因此厂商 对In-Cell良率要求更高。 采用In-Cell 技术的高端手机有苹果的iPhone 5,还 有诺基亚的Lumia920
缺点
透过率没有G+G的高。
CTP结构(G+G)
结构
Cover Glass +Glass Sensor
特点
此结构使用一层Glass Sensor,ITO图案一般 为菱形和矩形 ,支持真实多点。
OCA
优点
准确度度较高,透光性高,手写效果好,支持真实多点;
缺点
开模成本高,打样周期长,可替代性差;受撞击Glass sensor 易损坏, 并且Glass sensor不能做异形;厚度较厚,一般厚度为1.37mm
On-cell
On Cell是指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
和偏光片之间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触摸传感器。 相比In Cell技术难度降低不少。三星、日立、LG等厂 商在On-Cell结构触摸屏上进展较快,目前,On Cell 多应用于三星Amoled面板产品上,技术上尚未能克服 薄型化、触控时产生的颜色不均等问题
电容屏Sensor基础知识简介
![电容屏Sensor基础知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7d9354c1eb91a37f1115cbe.png)
一.Sensor基本常识简介 二.Glass Sensor与Film Sensor的比较 三.电容屏ITO制程工艺简介 四.电容屏Sensor常见不良简介
一、Sensor基本常识简介
Glass ITO Film ITO
Sensor:是电容屏的电信号功能 层,其可以是单层材料构成,也可以 是多层材料形成复合结构,俗称"功能 片" 种类及其特点: Film做ITO载体的Sensor :
丝印 工艺流程
激光工艺:
ITO 具有反射红外线,吸收紫外线能量的特性。人们利用这两个特性制作了 1055nm 和355nm 的激光器,进行ITO 膜图形制备加工。红外线激光加工是使 ITO 层在高温下汽化挥发,把ITO 去除掉。紫外线激光加工让ITO 层里的原子吸 收紫外线能量后自己激化成离子,从ITO 层表面不断逃逸,把ITO 去除掉。 激光蚀刻法制作 ITO 层有比较严格的线距限制,在图形制备工艺中有相当大 的局限性,对那些图形简单的产品如触摸屏、硅片光伏电池、薄膜开关等比较实 用。当然,在其它使用ITO 膜的产品中,也经常用来做为ITO 线路短、断路修补 使用。 在激光加工方式中,大尺寸的ITO 膜一般采用矢量图形激光切割ITO 层的方式 加工,小尺寸的除了采用矢量切割方式外,也有人使用振镜式图形点阵激光扫描 雕刻方式进行快速加工。 激光加工是一种非接触性加工,对产品表面处理要求不高,产品表面更容易 得到保护,产品品质更能得到保证。由于不用使用化学原料和消耗水资源,更符 合环境保护要求,在包含电子信息业的各个产业中,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应用,慢 慢在往主流加工方式靠拢。 目前我司Film Sensor供应商主要采用激光镭雕配合丝印的工艺——外围线路采 用镭雕工艺、ITO用丝印工艺
电容屏Sensor基础知识-新创力触控
![电容屏Sensor基础知识-新创力触控](https://img.taocdn.com/s3/m/9ffb5301227916888486d73e.png)
Glass做ITO载体的工艺:
单层搭桥: 只需要一片玻璃,一面搭桥做ITO层一面做屏蔽层,主要用于小尺寸的屏, 工艺少、成本低、良率好控制; 双层: 一块玻璃的两面都铺有ITO,由于自电容抗干扰能力弱必须再加一层屏 蔽层,导致成本增加但实现工艺比单层容易,通常把一层ITO做到LENS上 面,另一块玻璃做ITO层和屏蔽层。
蚀刻膏制程(简称干蚀刻):是直接在产品电极图形区域外印制蚀刻膏,等反应完全后,用蚀刻膏溶 剂,一般是水清洗干净,留下所需的电极图形。因为不用耗费大量的化学物品,对环境污染影响更小, 节省大量水、电费、场地费用,前期投资费用低廉,一般的中小型企业都可以掌握大部分技术。该工艺 的线宽线距一般要求在0.2mm以上,对丝印网版感光胶要求高。 控制要点:温度、蚀刻速度、边缘效应 耐酸油墨制程(简称湿蚀刻):分为UV 型和热固型。它是在产品电极图形区域内印制阻蚀油墨保护 起来,然后把产品浸入化学蚀刻液中,让产品电极图形区域外部分与化学蚀刻液完全反应后,再把阻蚀 油墨从产品电极图形表面剥离下来,形成产品电极图形。它的线宽和线距做到0.08mm,仍可以达到 95%以上的蚀刻良率 阻蚀油墨的控制要点:针孔度、粘度 保护胶制程:热固型,过酸不过减蚀刻良率较高,成本较高
激光蚀刻工艺流程
黄光工艺:
单面ITO:在玻璃基板的同一面上完成X轴和Y轴导线的光刻, X和Y中间镀SiO2等做绝缘。具体流程如下图:
双面ITO:在玻璃基板的金属面和非金属面上分别完成X轴和Y 轴导线的光刻。具体流程如下图:
黄光工艺: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走线间距、线宽很小,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实
光罩(Mask)又称铬版、掩膜版、掩光版、光刻版等,一般为玻璃基材以铬、氧 化铬为掩膜的硬掩膜版,为了防止其变形,需要竖直存放,为了保证掩膜版表 面的洁净度,一般要保存在1,000级以上的无尘室内,湿度要维持在4060%RH左右的干燥环境里,以防止玻璃出现发霉现象影响光学性能。湿度太 高湿会发霉,湿度太干燥会有静电,容易使光罩吸附异物,异物容易造成刮伤 影响图案的完整性。
电容屏原理
![电容屏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5324ba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b.png)
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电容屏原理
电容屏是通过感应电流的变化来检测触摸位置的一种触摸
技术。
它由导电玻璃表面和背面的电极构成,中间夹层的
导电玻璃为绝缘层,形成了一个电容。
当手指触摸电容屏
的表面时,由于人体也具有电导性,会产生一个微小的电荷,这个电荷会改变电容屏的电场分布。
接着,电容屏的
控制器会通过测量导电玻璃表面和背面的电压差,来确定
触摸位置。
电容屏原理的工作可以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电容位置法,通过测量电容屏各个位置的电容值的变化来判断触摸位置。
第二种是交叉导电法,通过电容屏的电极网格来测量电容
值的变化,根据不同电极网格的变化确定触摸位置。
电容屏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反应、支持多点触控等优点,
常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的触摸屏。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PC
Film
ito film常规厚度50um,100un,125um
可实现效果: 单点+手势 (MSG2133A,FT6206,Elan2227...) 分区两点 (MSG2138A,FT6306...) 单层多点 (FT5336i,FT5436i,GT960,GT915....)
G+F+F
常用日本旭硝子青玻(6H)、康宁玻璃(7~8H)、龙迹玻璃(7H) 常用厚度0.7mm,0.9mm,0.55mm
适合3.5寸及以下低端市场,因P材质盖板易变形,长时间使用会影响效果 可实现效果: 单点+手势 (MSG2133A,FT6206,Elan2227...)
G0 丝印油墨防爆PET ITO
防爆PET表面硬度2~3H,厚度 0.188mm+0.05mm 常规厚度0.7mm,1.1mm 大张强化OGS 依据外形CNC 1:1 sensor
FPC
防爆膜
防爆膜常规厚度0.1mm,起到保护裸露ITO的作 用(可根据需要选择)
适合4.5寸以下高性价比方案,面板可实现多样化(可电镀拉丝效果)
G1
ITO FPC
大张强化OGS s 通过跳线工艺 将引脚导出
防爆膜常规厚度0.1mm,起到保护裸露ITO的作 用(可根据需要选择)
OCA Film
常规厚度0.7mm,1.1mm 小片电镀,小 片强化
OCA常规厚度50um,100un,125um,依据印刷油墨 厚度选择。一般可吸收20%油墨台阶
film常规厚度50um,100un,125um
适合MID尺寸,较GF更有价格优势,同时线性度较单层多点更优。
ITO/MoAlMo 搭桥
Silver Nanowires
Mask Topcoat Silver Nanowires PET Hardcoat
p.100
FLEXX Overview – Product Benefit
Low Resistance Benefit
Haze (%) 2% 1.5%
LR-FLEXX 20 ohms/sq LR-FLEXX 50 ohms/sq
义隆2232
DSP CORE 32Channel 自互容双模硬体 适用于4 - 5.3吋屏 抗雜訊强(70%Charger能過 ) 防水(200ul) 支持横三角;(SITO)竖三角,毛毛虫,菱形;条形DITO 同类产品:敦泰6306(36)/5316汇顶813
6.艾为 方案
因IC架构简单,IC成本超低,但必须需要方案商驱动的 高度配合才能共同完成导入量产。
2.敦泰互容方案 FT5316、 FT5306、 FT5336、 FT5336i
TWS已经小批量导入
敦泰FT5336产品介 绍_20130625.pdf
3.GOODIX汇顶单层互容方案 GT960、GT968、 GT915
GOODIX IC信息(参考1).xls
2
目前业内 CTP技术阵 营分布
3
TWS目前 主要结构及 IC方案介 绍
G+F
常用日本旭硝子青玻(6H)、康宁玻璃(7~8H)、龙迹玻璃(7H) 常用厚度0.7mm,0.9mm,0.55mm
Cover-Glass OCA
OCA常规厚度50um,100un,125um,依据印刷油墨 厚度选择。一般可吸收20%油墨台阶
L≤25
快走丝 25<L≤50 25<L≤100 L≤25 外形尺寸(L) 中走丝
±0.1
±0.15 ±0.20 ±0.075 成本低
25<L≤50 25<L≤100
L≤25
±0.125 ±0.175
±0.05 ±0.10
成本中等
慢走丝
25<L≤50
成本高
25<L≤100
±0.15
一些常见FPC设计问题: 1.弯折区考虑长度不足,导致装机过程中容易造成折伤 2.无接地要求产品选用钢片(成本浪费) 3.补强选择不当或布件未在补强中央导致焊盘受力锡裂 4.对应接口规格错误(ZIF连接器宽度错误,连接器型号错误) 5.客户提供的PIN定义错误 6.客户未明确布局元件空间导致结构干涉
2.自容IC的防水效果、抗电源干扰能力更佳,但精准度相对互容差一些。互容 抗电源干扰调试难度更大,互容方案不能完全杜绝充电器干扰,建议客户指 定充电器。 3.防水效果,抗电源干扰等级提升会导致灵敏度下降,这个平衡点的掌握需客 户了解 4.分区两点的边缘效果会稍差一些
调试沟通
5.为方便客户售后及量产升级,建议客户立项时请方案驱动中增加整机升级功 能(方便前期调试及可减少拆机的损失) 6.近距离感应如有需求,需要在立项表中体现,需方案配合调试驱动。
研发体系成套资料 .rar
感谢您的配合,完整填写《立项申请表》关键 内容可加快样品的进度与提高样品成 功率
4
TWS主要技术, 工艺特点,新产 品结构介绍
除公司自主专利方案的G0,G1,G1F,G2方案外,致力于更轻,更薄, 单层多点,更耐用,更窄边框,更高性能附加值的产品: 1.GFF超薄方案(0.7MM) 2.大片OGS二次强化技术、小片OGS电镀技术 3.悬浮触控 4.被动笔 5.手套 6.防水性能,抗电源干扰性能 7.ITO替代材料(纳米银,纳米碳管,Metalmesh金属网 格) 8.全ITO走线(降低成本) 9.5寸以上2点方案(MSG2142A) 10.“黑水晶”全贴合技术 11.2.5D、3D触摸屏 12.fine-pitch压合技术(0.12MM,0.15MM)
TWS常规按键透过率标准建议值 (具体根据客户LED灯光效果调整): 白色隐藏效果:≤5% 黑色:5%~15% 冷灰:5%~60%不等 彩色效果需客户提供色样样板参考,或由TWS提供色板供客户 选择,为提高量产性及良率建议统一白色色板。
调试沟通
1.TP的驱动程序,由IC原厂或代理提供给平台方案参考。调试过程中有难点 可反馈TWS进行技术支持解决。(因不同平台间存在差异,驱动的细节优化 需要平台方案根据平台来微调)
两边
2.3 2.5 2.6 2.7 3 3.4
FPC端
4 4.2 4.5 4.8
两边
3 3.2 3.5 3.6
FPC端 4.4 4.7 4.8 5.1
两边 3 3.2 3.4 3.6
FPC端 3.5 3.5 4 4
两边 0 0 2.4 2.6
3
TWS主要IC 方案介绍
1.敦泰单层自容方案 FT6206、 FT6306
Cover-Glass OCA Film FPC
OCA常规厚度50um,100un,125um,依据印刷油墨 厚度选择。一般可吸收20%油墨台阶
ito film常规厚度50um,100un,125um,
真实多点,抗干扰能力强,线性度表现优,但成本偏高 目前我司正在开发测试超薄GFF产品(总厚度0.7mm),预计9月份可实 现量产
FPC
ITO
小片强化OGS sensor
常规厚度0.7mm,1.1mm 小片电镀,小 片强化
高强度OGS,可实现互容真实多点,线性度优,防干扰强,需定制光罩
类型 尺寸
3.5 4 4.5 5 5.5 6
GFF
不同尺寸及结构的边框需求尺寸 GF 单点+手势 分区2点
单层多点
FPC端
4.3 4.5 4.7 4.8 5.2 5.5
汇顶主要在G结构产品上面应用面比较广泛,因其兼容通道 阻抗偏小,且其图形复杂,在FILM结构上面的良率 偏低,且在支持4.5寸以上产品时需要双边走线,会 增加产品成本。 TWS已经在GT960/GT915方案上面测试导入, 总体线性度效果不错
4.M-STAR 单层自容方案 MSG2133A,MSG2138 A, MSG2142A(新)
电容屏分类:
(1)表面电容屏:表面电容触摸屏只采用单层的ITO,当手指触摸屏表面时, 就会有一定量的电荷转移到人体。为了恢复这些电荷损失,电荷从屏幕的四角 补充进来,各方向补充的电荷量和触摸点的距离成比例,可以由此推算出触摸 点的位置。
(2)投射式电容屏:触摸屏采用多层ITO层,形成矩阵式分布,以X轴、Y轴交 叉分布做为电容矩阵,当手指触碰屏幕时,可通过X、Y轴的扫描,检测到触碰 位置电容的变化,进而计算出手指之所在。基于此种架构,投射电容可以做到 多点触控操作。 投射式电容屏又可以分类为两种:a.自电容触摸屏;b互电容触摸屏 自电容与互电容区别在于前者是利用单个电极自身的电容,一端接地,另一端 激励或采样电路,后者是利用两个电极传输电荷,通常是一端接激励,另一端 接采样电路。
适合4.0寸以下低成本方案,面板颜色受限:单一黑色
G2
ITO
小片强化OGS sensor 防爆膜
常规厚度0.7mm,1.1mm 小片电镀,小 片强化
FPC
防爆膜常规厚度0.1mm,起到保护裸露ITO的作 用(可根据需要选择)
高强度OGS,可实现单层多点
G1F
ITO FPC
小片强化OGS sensor
客户端技术交流资料—— CTP结构类型及达沃斯产品结构
达沃斯光电研发部:梁剑 2013.08.08
目录
1
2 3 4
电容屏基础知识
目前业内CTP技术阵营分布
TWS目前主要结构及IC介绍 TWS主要技术,工艺特点,新产品结构介绍
电容屏的工作原理
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摸屏表面 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 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 。通过检测电路来检测 这个很小的电流变化来感触手指的位置。
7.新项目如果方案有特殊指定要求,需在前期将信息共享给TWS(案例:按 键坐标及报点频率如方案有指定范围,请将该信息共享给TWS) 8.复合PMMA结构产品或支撑泡棉太软,容易造成TP变形,对精准度会有一 定的影响。 9.调试请尽量提前向TWS预约或提供尽量准确的调试日程安排,这样可方便 TWS预约原厂资源,避免影响项目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