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中外民俗概论(朱桂凤)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宁夏回族 中外民俗概论(朱桂凤)教学课件
宁 夏
宁 夏 回 族 女 子 的 服 饰
清真寺
西藏
布达拉宫坐落在西藏拉萨西北海拔3680多米的玛布日山 (红山)上,被誉为世界十大土木建筑之一。
糌粑配青稞酒,典型的藏餐。
糌 粑
酥 油 糌 粑
青 稞 酒
酥 油 茶
酸 奶
藏 刀
藏刀
藏刀
雪莲
冬 虫 夏 草
藏 族 服 饰
藏 族 服 饰
藏 族 服 饰
藏 族 服 饰
雪顿节晒唐卡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传统的年历。一般 汉族春节过后,藏历年也就来临了。
拉西 萨藏 把各 藏地 历过 一藏 月历 一年 日的 作时 为间 新不 年一 。致
,
日有 、的 十地 二方 月则 一以 日十
宁 夏 回 族 女 子 的 服 饰
清真寺
西藏
布达拉宫坐落在西藏拉萨西北海拔3680多米的玛布日山 (红山)上,被誉为世界十大土木建筑之一。
糌粑配青稞酒,典型的藏餐。
糌 粑
酥 油 糌 粑
青 稞 酒
酥 油 茶
酸 奶
藏 刀
藏刀
藏刀
雪莲
冬 虫 夏 草
藏 族 服 饰
藏 族 服 饰
藏 族 服 饰
藏 族 服 饰
雪顿节晒唐卡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传统的年历。一般 汉族春节过后,藏历年也就来临了。
拉西 萨藏 把各 藏地 历过 一藏 月历 一年 日的 作时 为间 新不 年一 。致
,
日有 、的 十地 二方 月则 一以 日十
民俗学概论(绪论) PPT课件
民俗学概论
民俗事象纷繁复杂,从社会基础的 经济活动,到相应的社会关系,再 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 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 心理活动。总体说来,大略可以分 为以下四部分。
民俗学概论
物质民俗 ,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 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 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 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它 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 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 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等。
民俗学概论
“风俗”(Lore)一词指人民群众在社会 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 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 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即令统治阶级 中的成员,也有公务活动与私人生活 之别。在公务活动中他们必须遵从官 方的定制,在个人生活中他们除了保 存着上层社会的某些生活习惯外,基 本上也与民族共有的习俗惯制取一致 的态度。
民俗学概论
社会民俗 ,亦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 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 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 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 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 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民俗学概论
“引起民俗学家注意的,不是耕
犁的形状,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 时所举行的仪式;不是渔网和渔 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入海时所遵 守的禁忌;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 筑术,而是施工时的祭祀以及建 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
民俗学概论
3 、民间文学说。这种观点认为民 俗即民间文学,主要流行于美国和 前苏联。例如美国学者厄特利 (F . L .Utley) ,将民俗定义为“口 头传承的文学艺术”,将习惯、宗 教、语言、工艺等排斥在外。在前 苏联,民俗 (Folklore) 仅指劳动人民 的口头创作。
民俗学概论
3.3五大自治区主体民族民俗 中外民俗概论(朱桂凤)教学课件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3五大自治区主体民族民俗 3.3.1藏族
“藏”是汉语的称谓,自称“蕃”。 约有人口541.60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 据),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甘肃、青 海、四川、云南等省也有分布。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3五大自治区主体民族民俗
3.3.1藏族
3.3.1.1藏族服饰民俗 藏族服装具有大襟、宽腰、长袖的特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的民族,由古代一支越人发展起来的,壮 族人口为1617.88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 据),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 主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其次是云南、广 东、贵州等省的壮族自治州(县)。
中外民俗概论
漓江帆影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3五大自治区主体民族民俗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3五大自治区主体民族民俗 3.3.2维吾尔族 3.3.2.3维吾尔族岁时节日民俗
受伊斯兰教影响,维吾尔族的许多民俗 节日都是与宗教节日合而为一的。传统节 日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3五大自治区主体民族民俗 3.3.3壮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 节、圣纪节。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 斯兰教历计算的。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3五大自治区主体民族民俗
3.3.5蒙古族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 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 “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 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 古”。蒙古族现有581.39万人口(2000年人口普 查数据),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 海、甘肃以及东北三省,其余则分散在河北、四 川、宁夏、云南等省区。
3.3五大自治区主体民族民俗 3.3.1藏族
“藏”是汉语的称谓,自称“蕃”。 约有人口541.60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 据),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甘肃、青 海、四川、云南等省也有分布。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3五大自治区主体民族民俗
3.3.1藏族
3.3.1.1藏族服饰民俗 藏族服装具有大襟、宽腰、长袖的特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的民族,由古代一支越人发展起来的,壮 族人口为1617.88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 据),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 主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其次是云南、广 东、贵州等省的壮族自治州(县)。
中外民俗概论
漓江帆影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3五大自治区主体民族民俗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3五大自治区主体民族民俗 3.3.2维吾尔族 3.3.2.3维吾尔族岁时节日民俗
受伊斯兰教影响,维吾尔族的许多民俗 节日都是与宗教节日合而为一的。传统节 日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3五大自治区主体民族民俗 3.3.3壮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 节、圣纪节。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 斯兰教历计算的。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3五大自治区主体民族民俗
3.3.5蒙古族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 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 “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 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 古”。蒙古族现有581.39万人口(2000年人口普 查数据),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 海、甘肃以及东北三省,其余则分散在河北、四 川、宁夏、云南等省区。
3.2汉族的民俗 中外民俗概论(朱桂凤)教学课件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2汉族的民俗 3.2.6西北地区汉族民俗 3.2.6.2西北地区汉族饮食民俗
陕西菜简称秦菜,由关中、陕北、汉 中三个地方莱组成,并以关中菜为代表。 甘肃省地处我国腹部地带,日照充足,适 合于各种粮食、瓜果、蔬菜生长。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2汉族的民俗 3.2.7西南地区汉族民俗
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 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 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本文重点介绍西南 地区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3省的汉族 服饰、饮食民俗事项。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2汉族的民俗
3.2.7西南地区汉族民俗
3.2.7.1西南地区汉族服饰民俗
位于西南云贵川3省,由于当地汉族大部分 是移民过去的,因此绝大多数服饰民俗和内地的 山西、陕西、河南、湖北等省份是一致的。近40 年来,受国内外服饰的交流影响,客家人的衣着 亦随“大流”,带有原来特色的东西虽多已不复 存在,但仍各有偏重。
华南地区指广东、广西、海南3个省市。 珠江三角洲有“鱼米之乡”之称。热带森 林茂密,热带、亚热带水果和鲜花是本区 的特产。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2汉族的民俗
3.2.5华南地区汉族民俗
3.2.5.1华南地区汉族服饰民俗
清末至民国以前,居民穿戴都是清装,富 裕人家男穿长衫马褂,戴尖顶瓜皮小帽,脚穿 自制布袜布鞋,前半头发剃光,留辫。女穿旗 袍,未婚少女梳长辫,戴较简单金银首饰;已 婚妇女梳髻,首饰也较讲究,因为这是身份象 征。
3.2汉族的民俗 3.2.4华东地区汉族民俗
华东地区指华东5省1市,即:江苏省、 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山东省和上海 市。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2汉族的民俗 3.2.6西北地区汉族民俗 3.2.6.2西北地区汉族饮食民俗
陕西菜简称秦菜,由关中、陕北、汉 中三个地方莱组成,并以关中菜为代表。 甘肃省地处我国腹部地带,日照充足,适 合于各种粮食、瓜果、蔬菜生长。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2汉族的民俗 3.2.7西南地区汉族民俗
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 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 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本文重点介绍西南 地区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3省的汉族 服饰、饮食民俗事项。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2汉族的民俗
3.2.7西南地区汉族民俗
3.2.7.1西南地区汉族服饰民俗
位于西南云贵川3省,由于当地汉族大部分 是移民过去的,因此绝大多数服饰民俗和内地的 山西、陕西、河南、湖北等省份是一致的。近40 年来,受国内外服饰的交流影响,客家人的衣着 亦随“大流”,带有原来特色的东西虽多已不复 存在,但仍各有偏重。
华南地区指广东、广西、海南3个省市。 珠江三角洲有“鱼米之乡”之称。热带森 林茂密,热带、亚热带水果和鲜花是本区 的特产。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2汉族的民俗
3.2.5华南地区汉族民俗
3.2.5.1华南地区汉族服饰民俗
清末至民国以前,居民穿戴都是清装,富 裕人家男穿长衫马褂,戴尖顶瓜皮小帽,脚穿 自制布袜布鞋,前半头发剃光,留辫。女穿旗 袍,未婚少女梳长辫,戴较简单金银首饰;已 婚妇女梳髻,首饰也较讲究,因为这是身份象 征。
3.2汉族的民俗 3.2.4华东地区汉族民俗
华东地区指华东5省1市,即:江苏省、 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山东省和上海 市。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中外民俗概论(朱桂凤)教学课件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2汉族的民俗 3.3五大自治区主体民族民俗 3.4东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民俗 3.5西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民俗 3.6主要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1.1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 经过异化而又同化这样一个漫长的、
中外民俗概论
传 统 婚 礼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1.3中华民族的民俗事项列举
3.1.3.4礼仪民俗 中国乃“礼仪之邦”,经过数千年的
历史积淀形成了一套系统而规范的人生礼 仪。
诞生礼仪、婚嫁礼仪 、寿辰礼仪 、 丧葬礼仪。
中外民俗概论
中外民俗概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前言民俗旅游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理念和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的一大热点其旅游功能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非常大国内外很多地方都有其成功的案例和尝试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主编 朱桂凤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1.3中华民族民俗的基本特征
3.1.3.1居住民俗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 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共同的特点 在于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 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墙,堂屋为中心, 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中外民俗概论
中外民俗概论
前言
民俗引入到旅游市场、旅游教学、旅 游研究各领域,已渐成为各国旅游业可持 续发展的新尝试和新内容之一。
民俗旅游发展的良好态势,引起了各 界的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将《中外民俗》 确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 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酒店管 理专业自学考试专科层次的必修和必考课 程。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2汉族的民俗 3.3五大自治区主体民族民俗 3.4东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民俗 3.5西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民俗 3.6主要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1.1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 经过异化而又同化这样一个漫长的、
中外民俗概论
传 统 婚 礼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1.3中华民族的民俗事项列举
3.1.3.4礼仪民俗 中国乃“礼仪之邦”,经过数千年的
历史积淀形成了一套系统而规范的人生礼 仪。
诞生礼仪、婚嫁礼仪 、寿辰礼仪 、 丧葬礼仪。
中外民俗概论
中外民俗概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前言民俗旅游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理念和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的一大热点其旅游功能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非常大国内外很多地方都有其成功的案例和尝试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主编 朱桂凤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1.3中华民族民俗的基本特征
3.1.3.1居住民俗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 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共同的特点 在于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 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墙,堂屋为中心, 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中外民俗概论
中外民俗概论
前言
民俗引入到旅游市场、旅游教学、旅 游研究各领域,已渐成为各国旅游业可持 续发展的新尝试和新内容之一。
民俗旅游发展的良好态势,引起了各 界的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将《中外民俗》 确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 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酒店管 理专业自学考试专科层次的必修和必考课 程。
中外民俗课件教材
(三)江南水乡民居——四水归堂 (四)南方客家民居——土楼
二、中国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一)北方地区少数民族 1、满族民居 2、蒙古族民居 3、回族民居 4.维吾尔族民居
(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1、苗族民居 2、藏族民居 3.彝族民居
(三)中国中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1、壮族民居 2、土家族民居 3.黎族民居
第二节 中国服饰民俗
一、汉族服饰民俗的发展 (一)商周时期 (二)春秋战国时期 (三)秦汉时期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五)隋唐时期 (六)宋朝时期 (七)元朝时期 (八)明朝时期 (九)清朝时期 (十)民国时期 (十一)现当代时期
图2-1 商代服装
二、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民俗
(一)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民俗 1.满族 满族服饰分为旗装、女式旗鞋、马褂、坎肩、大拉翅、靰鞡等。女子穿宽大直筒旗装,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旗头”是满族妇女头上的配饰,其特点是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
第二章 服饰民俗
第一节 服饰民俗概述
一、服饰及服饰民俗的概念 (一)服饰的概念 (二)服饰民俗的概念 服饰民俗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 有关穿着、佩戴和装饰等方面所形成的共同行为和文化习惯。
二、服饰民俗的形成及功能 (一)服饰民俗的形成 (二)服饰民俗的功能 1、实用功能 2、标志功能 3.审美功能 三、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一)自然环境的因素 (二)人文环境的因素 (三)生产、生活方式的因素
(一)埃及人的饮食民俗 (二)南非人的饮食民俗
第五节 酒俗 第六节 茶俗
第四章 居住民俗
中外民俗课件教材精讲
3、朝鲜族
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素白色服装,以示清洁、干 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 之称。妇女穿短衣长裙,这也是朝鲜族妇女服 装的一大特色。短衣朝鲜语叫:“则高利”, 是一种斜领、无扣用带子打结、只遮盖到胸部 的衣服;长裙,朝鲜语叫做“契玛”,腰间有 细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而 成,色彩鲜艳。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 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长裤,裤脚系上丝 带。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 改穿制服或西服。
2、维吾尔族服饰
维吾尔服饰形式清晰,纹饰多样,色彩 鲜明,图案古朴,工艺精堪,具有鲜明 的民族文化特色。花帽,是维吾尔族服 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 之一。维吾尔族花帽作为一种民族特有 的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图2-11维吾尔族服饰
3、土族
土族的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青壮年男子, 戴有翻边的毡帽,也有的戴鹰嘴啄食的毡帽, 身穿小领、斜襟、袖口镶有黑边、胸前镶一块 四寸方块的彩色图案的长袍。穿大裆裤,系两 头绣花的长裤带和花围肚,小腿扎黑虎下山 (上黑下白)的绑腿带,穿花云子鞋。老年人 一般头戴黑色的卷边毡帽,穿小领,斜襟长袍, 外套黑色坎肩,系黑色腰带,脚穿白袜黑鞋。
图2-8 朝鲜族服饰
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 民俗
1、回族
回族服饰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穆斯林服饰的特征最显 著。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 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 是六棱形的。回族妇女常戴盖头。服装方面,回族老 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称“马夹”)。回民 根据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坎肩,既可当外套,又可 穿在里面。回族妇女的传统衣服一般都是大襟为主, 装饰内容很丰富。少女和媳妇很喜欢在衣服上嵌线、 镶色、滚边等,有的还在衣服的前胸、前襟处绣花, 色彩鲜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民俗学概论第二讲ppt课件
2020/4/18
.
34
• 孟姜女传说体现了民俗的传承性、变异性以及扩布性
• 历史的系统
• 雏形: 春秋《左传》,赞赏杞梁妻是知礼持重的将军夫人。 战国:民间歌哭习俗结合,杞梁妻成为一个善哭哀调因 而改变了国俗的民间歌唱家;出现哭倒城墙的说法。
• 成型: 唐代:逃役;后花园相遇;成亲;服役;千里寻夫;哭 倒长城;滴血认夫;安葬。
2020/4/18
.
9
• 有些民族的婚俗受政治的强迫干预发生重大改变。
• 清代以前,湘西土家族的婚姻实行传统婚俗。每年正 月初九,青年男女在摆手堂前跳摆手舞,自由结合。 另外土家还流行姑舅婚,姑妈的女儿必须嫁给舅舅之 子。俗话说“姑妈女,顺手娶”,“舅舅要,隔河 叫”。这些婚俗在雍正时期,由于实行“改土归流”, 采取强制措施,改变土家旧有的习俗。据《宝靖县志》 记载,禁止自由婚姻,规定婚娶一律要媒证,还要坐 轿子。当时官府还特意拨出银两,配置花轿,求租借 之用。
2020/4/18
.
51
• 耕作类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 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 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二月二,龙抬头,农家忙着修犁头。
2020/4/18
.
52
• 早在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 每年的二月初二要“皇娘送饭,御驾亲耕”。 到周武王时,周武王更是在每年的二月初二举 行盛大仪式,亲率文武百官在这一天下地农耕。
• 到了父系社会以后,妇女的地位降低,部落出现了掠夺 婚形式。周代,随着社会制度逐渐完善,婚姻也有了具 体规定,出现了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 期、亲迎。婚礼的彩礼以牲畜为主,如古籍中有“婚以 牛聘”的说法,同时规定同姓不婚。
中外民俗概论
美国印第安人 牛牛文档分 享澳大利亚——毛利人
牛牛文档分 享澳 大 利 亚 土 著布,世界上最 大的黄色瀑布。
www.niuwk.c黄om 牛河牛文壶库文口档分瀑布——陕北秧歌
享
第1章 概述
1.1人种、民族与民俗
1.1.3民俗
民俗即指民间风俗,是直接创造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在社会
生活中传承、相沿成习的经济与社会文化
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
ห什么开设这门课程?
民俗旅游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 理念和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的一大热点, 其旅游功能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环境效益非常大,国内外很多地方 都有其成功的案例和尝试。从旅游学科的 新视角来诠释民俗问题、探讨旅游与民俗 之间的关系是民俗学研究的新领域,是民 俗传承发展的新事象。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第1章 概述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3.信仰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
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4.游艺民俗: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中外民俗概论 牛牛文档分 享第1章 概述1.1人种、民族与民俗
人种的分类
根据体质特征的差异,过去全世界人种大
致上分为三大人种,即:
1.亚美人种
2.欧罗巴人种
3.赤道人种
人种的定义,强调整体上具有共同起源和
共同遗传体质的人群。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中外民俗概论
民俗引入到旅游市场、旅游教学、旅 游研究各领域,已渐成为各国旅游业可持 续发展的新尝试和新内容之一。
民俗旅游发展的良好态势,引起了各 界的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将《中外民俗》 确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 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酒店管 理专业自学考试专科层次的必修和必考课 程。
牛牛文档分 享澳 大 利 亚 土 著布,世界上最 大的黄色瀑布。
www.niuwk.c黄om 牛河牛文壶库文口档分瀑布——陕北秧歌
享
第1章 概述
1.1人种、民族与民俗
1.1.3民俗
民俗即指民间风俗,是直接创造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在社会
生活中传承、相沿成习的经济与社会文化
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
ห什么开设这门课程?
民俗旅游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 理念和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的一大热点, 其旅游功能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环境效益非常大,国内外很多地方 都有其成功的案例和尝试。从旅游学科的 新视角来诠释民俗问题、探讨旅游与民俗 之间的关系是民俗学研究的新领域,是民 俗传承发展的新事象。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第1章 概述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3.信仰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
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4.游艺民俗: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中外民俗概论 牛牛文档分 享第1章 概述1.1人种、民族与民俗
人种的分类
根据体质特征的差异,过去全世界人种大
致上分为三大人种,即:
1.亚美人种
2.欧罗巴人种
3.赤道人种
人种的定义,强调整体上具有共同起源和
共同遗传体质的人群。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中外民俗概论
民俗引入到旅游市场、旅游教学、旅 游研究各领域,已渐成为各国旅游业可持 续发展的新尝试和新内容之一。
民俗旅游发展的良好态势,引起了各 界的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将《中外民俗》 确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 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酒店管 理专业自学考试专科层次的必修和必考课 程。
中华民俗的产生与民俗、汉族的民俗
江苏省技工院校
教案首页
课题:中华民俗的产生与民俗、汉族的民俗
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了解民风、民俗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家乡的民风、民俗在人们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授课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和现场演示相结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PPT 课本教学视频激光笔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1.3中华民族民俗的基本特征
3.1.3.3饮食民俗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 是人们从事和创造各种生产、生活方式的根 本保障。饮食除了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 求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精神方面 的需求,蕴含着一种文化特质,是不同地域、 不同国度和不同民族的一种文化载体。
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最终出现了趋向统 一的历史趋势。诸夏与夷、蛮、戎、狄经 过长期的相互影响和重新整合,终于形成 了强大的华夏民族,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1.2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
“中华民族”一词是由历史悠久的“中华” 一词和近代以来由西方传入之“民族”一词相 互结合而成的。“中华民族”这个词,或者说 这一概念的提出,只有一百余年的时间。梁启 超,杨度和章太炎等人,是较早使用“中华民 族”一词的先驱。
中外民俗概论
前言
民俗引入到旅游市场、旅游教学、旅 游研究各领域,已渐成为各国旅游业可持 续发展的新尝试和新内容之一。
民俗旅游发展的良好态势,引起了各 界的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将《中外民俗》 确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 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酒店管 理专业自学考试专科层次的必修和必考课 程。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民俗 3.2汉族的民俗 3.3五大自治区主体民族民俗 3.4东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民俗 3.5西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民俗 3.6主要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1.1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 经过异化而又同化这样一个漫长的、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1.3中华民族民俗的基本特征
3.1.3.1居住民俗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 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共同的特点 在于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 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墙,堂屋为中心, 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中外民俗概论
中外民俗概论
传 统 婚 礼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1.3中华民族的民俗事项列举
3.1.3.4礼仪民俗 中国乃“礼仪之邦”,经过数千年的
历史积淀形成了一套系统而规范的人生礼 仪。
诞生礼仪、婚嫁礼仪 、寿辰礼仪 、 丧葬礼仪。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1.3中华民族民俗的基本特征
3.1.3.2服饰民俗 中国汉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据有迹
可寻的考古发现,迄今至少已有上万年的 悠久历史。在这一过程中,纺织技术的发 展、审美观念的变更、外族服饰文化的冲 击,诱发或促进了服饰的演进与更新。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主编 朱桂凤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中外民俗概论
前言
民俗旅游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 理念和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的一大热点, 其旅游功能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环境效益非常大,国内外很多地方 都有其成功的案例和尝试。从旅游学科的 新视角来诠释民俗问题、探讨旅游与民俗 之间的关系是民俗学研究的新领域,是民 俗传承发展的新事象。
3.1.3中华民族民俗的基本特征
3.1.3.3饮食民俗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 是人们从事和创造各种生产、生活方式的根 本保障。饮食除了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 求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精神方面 的需求,蕴含着一种文化特质,是不同地域、 不同国度和不同民族的一种文化载体。
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最终出现了趋向统 一的历史趋势。诸夏与夷、蛮、戎、狄经 过长期的相互影响和重新整合,终于形成 了强大的华夏民族,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1.2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
“中华民族”一词是由历史悠久的“中华” 一词和近代以来由西方传入之“民族”一词相 互结合而成的。“中华民族”这个词,或者说 这一概念的提出,只有一百余年的时间。梁启 超,杨度和章太炎等人,是较早使用“中华民 族”一词的先驱。
中外民俗概论
前言
民俗引入到旅游市场、旅游教学、旅 游研究各领域,已渐成为各国旅游业可持 续发展的新尝试和新内容之一。
民俗旅游发展的良好态势,引起了各 界的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将《中外民俗》 确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 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酒店管 理专业自学考试专科层次的必修和必考课 程。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民俗 3.2汉族的民俗 3.3五大自治区主体民族民俗 3.4东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民俗 3.5西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民俗 3.6主要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1.1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 经过异化而又同化这样一个漫长的、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1.3中华民族民俗的基本特征
3.1.3.1居住民俗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 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共同的特点 在于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 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墙,堂屋为中心, 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中外民俗概论
中外民俗概论
传 统 婚 礼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1.3中华民族的民俗事项列举
3.1.3.4礼仪民俗 中国乃“礼仪之邦”,经过数千年的
历史积淀形成了一套系统而规范的人生礼 仪。
诞生礼仪、婚嫁礼仪 、寿辰礼仪 、 丧葬礼仪。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3.1中华民族的产生与民俗
3.1.3中华民族民俗的基本特征
3.1.3.2服饰民俗 中国汉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据有迹
可寻的考古发现,迄今至少已有上万年的 悠久历史。在这一过程中,纺织技术的发 展、审美观念的变更、外族服饰文化的冲 击,诱发或促进了服饰的演进与更新。
中外民俗概论
第3章 中华民族民俗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主编 朱桂凤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中外民俗概论
前言
民俗旅游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 理念和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的一大热点, 其旅游功能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环境效益非常大,国内外很多地方 都有其成功的案例和尝试。从旅游学科的 新视角来诠释民俗问题、探讨旅游与民俗 之间的关系是民俗学研究的新领域,是民 俗传承发展的新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