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学案夫子自道
政者,正也-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教案
政者,正也-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孟子》的基本情况,掌握其主要思想。
2.通过选读经典,引领学生探究人之本,进而认识社会之义。
3.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典之一,它是儒家学派的论著,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
其内容主要以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为主要内容。
选读内容: - 学而第一 - 为政第二 - 八佾第十九2. 《孟子》《孟子》是孟子所著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其内容主要是孟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孟子》详细阐述了人性本善,要做到天下为公。
选读内容: - 离娄上 - 公孙丑下 - 尽心下三、教学过程1. 学前准备告知本节课将要学习《论语》、《孟子》的内容,领学生领会古人思想之精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深厚与博大。
2. 阅读与分析引领学生通过阅读选读内容,理解古人们思想的深刻与智慧。
学生首先自主阅读,然后分小组进行深入分析。
3. 学生展示学生组内展开讨论并撰写文稿,让他们就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做出展示。
4. 总结与反思老师对学生文章进行点评和总结,让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强化学生的归纳、理解和评价能力。
四、课后作业根据课堂讲解及小组讨论的内容,学生需完成一篇有关自己对这一主题的认识的简单文章。
文章无需过长,但一定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态度。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选读教案的教学,学生通过对经典选读的深入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懂得如何合理表达自己的看法,居然能够结合课文进行分析和探讨。
总体说来,本节选读教案的教学效果较好。
夫子自道-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教案
夫子自道-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教案写在前面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经典著作的研读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论语》和《孟子》作为儒家经典,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本教案从苏教版《论语》和《孟子》选读本出发,着重对其中的四篇文章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希望能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教学目标1.理解《论语》、《孟子》中的四篇文章的核心思想。
2.学会通过引用、对比等方式对经典中的思想进行阐释。
3.培养学生对儒家经典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1.对《论语》中的“学而篇”和“为政篇”,以及《孟子》中的“尽心上”和“天人感应”进行解读。
2.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经典中的思想。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对于精神层面的把握和理解。
2.帮助学生发现并运用文学语言中的美和诗意。
教学内容一、《论语》中的“学而篇”文章简介《学而篇》是《论语》中开篇的一篇文章,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一篇重要文章。
文章主要讲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
文章核心思想文章中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及其认为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孔子对于人际交往和内心情感的看法。
对文章的解读在教学中,可以引用孔子的这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来说服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和学生的亲身体验相结合,来帮助学生对文章中的思想深入理解。
二、《论语》中的“为政篇”文章简介《为政篇》是《论语》中道德政治思想的代表作。
文章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立身为政、执政为民。
文章核心思想孔子在《为政篇》中说过:“立人之道要先正其身,执政之道要先保民之需。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身为领袖需要如何行事的理想。
他认为一个好的领袖必须以身作则,保障百姓的需求和权益。
对文章的解读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用原文、对比现实情况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核心思想。
夫子自道3教案-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答:义!即合宜的道德、行为、道理。
4.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孔子鄙弃不义之利。他还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大意是说,有志者与行仁者,不会为了活命而背弃人生理想,却肯牺牲生命来成全人生理想。
【结论】孔子的“杀身成仁”与孟子的“舍生取义”,是同样的意思,都是肯定人生应以实践道义为首要关怀。
六、由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
(1)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2)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
(3)孔子坦言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而是非常好学。
(4)孔子安贫乐道,不求不义之富贵。
(5)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
(6)孔子以君子之道自省。
(7)孟子自道,君子应“舍生取义”。
课外作业
练习册
教 学 小 结
1、学生诵读课文,思考问题。
2、交流探讨,每一小节重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注释】孟子,名轲,字子舆,生于公元前372年,代表作《孟子》。极力主张王者以仁义治理天下,认为使百姓得以温饱与教育才是国家强盛之本。他被公认为孔子儒家学说最具影响力的继承人,被誉为“亚圣”。这一章是孟子的自我期待和评价,讲的是一个大丈夫的行事准则。
备课时间
2020年4月7日
编写人:
上课时间
第周周月日
班级节次
课题
夫子自道3总课时数 Nhomakorabea第节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孟子》选读学问之道学而时习之《论语》开篇微言大义教学设计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冯丹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基于《选读》教材的学习和理解,分析、概括、整理孔子的“学习观”;2分组讨论,全面、综合地解读孔子的“学习观”,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反思。
(二)过程与方法:1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相互启发,实现思想的交流与碰撞;2以问促思求知的方式,循序渐进,探求孔子对学习的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回归教材,整理孔子的学习观,反省自身,以此培养学生积极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等,从而使之形成高层次的学习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整理孔子的“学习观”;(二)教学难点:孔子的“学习观”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对象:高三年级学生五、教学过程:(一)学习任务群成果呈现:课前作业1:针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并以关注的不同点,分为三个学习任务群,每个学习任务群将讨论交流的结果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
(二)导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论语》开篇,那么此“微言”有何“大义”,谈谈孔子的学习观。
(三)什么是“学”“习”1.通过“学”“习”二字的演变和许慎《说文解字》对此二字的解释,理解“学”“习”二字的内涵。
2 那么为什么《论语》开篇要从“学习”说起呢?(四)学习任务群——分组探究孔子的“学习观”课前作业2:就本组关注的问题,从《选读》中寻找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以此谈谈你的理解。
三个学习任务群的三位代表将他们的思考、讨论结果呈现于黑板,并派发言人作详细陈述。
《君子之风》:“子曰:……游于艺。
”{礼、乐、射、御(驾车)、书(六书和文字)、数(算术)}《诲人不倦》:“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德行(道德修养)……言语(辞令)……政事……文学(文化典籍)……”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高山仰止》第十一章:“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小结】总之,孔子文教广博,涉及了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等各方面的知识,涵盖了德育、智育、美育,甚至是体育几个方面,全面体现了人才教育、人格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魅力,也为后世学子指明了学习范围。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论语》和《孟子》》
名句默写备考指导——以历年高考有关《论语》名句默写为例教学目标一、模拟高考,把握高考答题要求。
二、关注《论语》,熟记、会默有关名句。
三、掌握有效积累名句的一些做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二、微高考练习要求:1.按高考要求完成练习《历年高考名句默写题汇编》:填写个人信息——开始答题——检查——结束答题。
2.时间15分钟。
三、以《论语》名句为例进行备考指导1《考试说明》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名句不限于教材如何解读?2识记要求音形义结合举一反三由少到多,从多到少勇于取舍3默写要求速度要紧读清题目书写正确看准语境四、小试牛刀1.子曰:“_____________,必有邻。
”(《论语•子罕》)2.其身正,_____________;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3._____________,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4.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
(《论语•泰伯》)5.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6.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7.礼之用,______________。
(《论语•学而》)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刘立忠)。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孟子》选读1从孔子到孟子夫子自道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
夫子自道【画面描述】一个年轻人迈开大步,伸出双手,要去端“公务员”的“金饭碗”。
“心”形的“道德”先生一把抓住了他,说:“想当公务员,先过我这一关。
”【寓意点评】反映了我们的一些政府官员道德缺失的现象,表达了人们希望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愿望。
第1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有”同“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2)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尔”同“耳”,而已,罢了)(3)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4)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嘑”同“呼”)(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激)(6)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一直)第2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2)敝.之而无憾(使动用法,使……敝,弄坏)(3)老者安.之(使动用法,使……安逸)(4)朋友信.之(使动用法,使……信任)(5)少者怀.之(使动用法,使……怀念)第3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子路不对..古义:不回答。
今义:错误,不正确。
(2)其为人..也古义:做人。
今义:做人处世接物。
第4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判断句)译文: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
(2)夫子自道也(宾语前置)译文:他老人家(这正是)叙述自己啊。
(3)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状语后置)译文:即使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信实的人。
(4)叶公问孔子于子路(状语后置)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做人怎么样。
(5)所欲有甚于生者(状语后置)译文:但是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喜欢的。
(6)弗得则死(省略句)译文:得不到(它)便死亡。
一、关于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中国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编成《论语》。
高中语文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夫子自道全套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语文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夫子自道全套教案模板范文【比赛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1.简要了解孔子、孟子,学习孔、孟的言行以及他们的为人与境界;2.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盍、裘、肱、叶、箪、女、尔、知、嘑、乡等;3.背诵和默写名句。
2学情分析学生对孔孟比较陌生。
3重点难点1.理解孔、孟的言行以及他们的为人与境界。
4教学过程1.《论语》和《孟子》记载了孔孟的言行、思想和高尚的人格,充满了人生的智慧,是中国人的道德必修读本,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式经典。
这门学科并没有提供多少知识,而是提供了人生智慧。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2)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
孔子并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他明确表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他还认为“不能事人,焉能鬼神”、“未知生,焉知死”,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3)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比较进步。
他还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主张“因材施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夫子自道1教案-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2、学生交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贵有序。
(2)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并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他明确表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他还认为“不能事人,焉能鬼神”、“未知生,焉知死”,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1、孔子(前55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
孔子和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我们民族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我们民族思想的启蒙者和性格的塑造者。《论语》和《孟子》记载了孔孟的言行、思想和高尚的人格,充满了人生的智慧,是中国人的道德必修读本,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式经典。这门学科并没有提供多少知识,而是提供了人生智慧。
二、说说孔子与孟子
备课时间
2010年4月2日
编写人:
上课时间
第周周月日
班级节次
课题
夫子自道1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以及他们这种为人与境界,给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教学重难点
疏通字词、理解课文
教学参考
教参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士志于道》
《士志于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研读孔孟关于“道”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的论述,提升我们对人生使命的理解教学重点:疏通字词、理解课文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一、导引自学疏通句意1、积累:“道”的文言常用解释1名词。
①道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②途径,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③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已。
《师说》④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⑤思想,学说。
墨之道,兼爱为本。
《中山狼传》⑥道理,规律。
臣之所好也,道也。
《庖丁解牛》⑦意向。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⑧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名。
唐分全国为十五道,隶属于中央。
清末和民国初分一省为数道。
2动词。
①取道。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②走路,赶路。
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赤壁之战》③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④料想。
故园谁道有书来。
⑤通"导",引导。
道之以政。
《论语》⑥通"导",疏导。
不如小决决口,使道。
《左传》2、理解古代文化中的“道”指什么人类走向完善的道路以及达到目的的方法二、思考感悟解读文意1、教师解读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坚持哥白尼的的理论——布鲁诺,他坚持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反对当时教皇专政的教派所坚持的。
结果被烧死了。
名言积累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布鲁诺惟有真理,才是我该誓死捍卫的。
——卡特赖特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卢梭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2、小组讨论,解决疑惑3、从以下章节中选出喜欢的谈谈自己的理解或启发(2、5、7、8、9、10、12、15、17、19)学生发言,教师点拨板书:安贫乐道自身修养主观能动性坚持原则重在日常明道行道三、思维碰撞合作探究讨论问题:1、孔孟认为君子应如何履践“道”1、“道”是人生须臾不可离之物,日常生活中应随时履行“道”。
1章虽说的是闻道,实际强调了离开“道”的人生无意义。
15章说明在家中即可行道。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夫子自道》
夫子自道教学目标:1疏通字词、理解课文。
2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以及他们这种为人与境界给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教学过程导入:司马迁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至圣”等语言表达对孔子的极端企慕和敬仰之情。
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司马迁说:“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高度赞扬了孟子的“仁政”“仁义”思想。
孔孟是我们民族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我们民族思想的启蒙者和性格的塑造者。
《论语》《孟子》记载了孔孟的言行、思想和高尚的人格,充满了人生的智慧,是中国人的必修读本,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式经典。
这门学科不仅提供知识,更提供了人生智慧。
《论语孟子选读》一直是我们高中课本的保留篇目。
今天我们要学习《论语孟子选读》的第一课《夫子自道》。
这本书一共有《从孔子到孟子》《人的起点》《仁者爱人》《修养的境界》《学问之道》《人与文化》《天下国家》《立言》《儒家之道》《研究论孟》10个部分。
“夫子自道”自然是先哲们对自己学说中的核心问题进行阐释,微言大义。
一、你预习了吗?(1)通假字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尔同耳,罢了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嘑同呼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激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一直(2)词类活用饭.疏食,饮水名作动,吃饭敝.之而无憾使动用法,弄坏老者安.之使动用法,使……安逸(3)古今异义子路不对..古义:不回答今义:不正确,错误其为人..也古义:做人今义:做人处世接物二、你读懂了吗?读课文并概况各节主要内容。
(1)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2)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
(3)孔子坦言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而是非常好学。
(4)孔子安贫乐道,不求不义之富贵。
(5)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
(6)孔子以君子之道自省。
吾道一以贯之-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教案
吾道一以贯之-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教案背景介绍《论语》和《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两部经典著作,它们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和智慧的结晶。
苏教版的《论语》和《孟子》选读教案是一本为中小学生编写的经典著作选读教材,其中有题目、注释和课堂教案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教材简介苏教版的《论语》和《孟子》选读教案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论语》选读和《孟子》选读。
其中,《论语》选读包含了《论语》中的13章,分别是:学而篇、为政篇、八佾篇、里仁篇、公冶长篇、雍也篇、述而篇、泰伯篇、乡党篇、先进篇、颜渊篇、子夏篇和魏灵公篇。
《孟子》选读包含了《孟子》中的8篇,分别是:尽心上、尽性上、公孙丑下、离娄上、滕文公上、滕文公下、公孙丑上和梁惠王下。
每章节都包含了相关的探究主题,注释、名言警句等多个方面内容,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精髓。
教学目标苏教版的《论语》和《孟子》选读教案通过对各个章节的详细分析和注释,旨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掌握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观,培养优秀的思维素质和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深刻理解《论语》和《孟子》中各个章节中的内容,尤其是其中的主题和意义,掌握其中的哲学思想,学会运用其中的智慧去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接触相对较少,对其中的某些概念或说法可能不太了解,需要通过教学引导和帮助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以讲授、讨论、情境模拟和实际操作为主。
其中,讲授和讨论是主要的教学方法,通过注释、解读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经典著作的理解;情境模拟和实际操作则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提前阅读《论语》选读和《孟子》选读中的相关章节,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引起学生对经典著作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授1.分章节进行讲解,重点强调每个章节的主题和意义,并结合注释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概念和思想。
《夫子自道》-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课件(共33张PPT)
知人论世
他反对发动不义战争以及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 益的人与事。这种强烈的民本思想正是社会变革中时 代精神的体现。
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 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封 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孟子重视人民,却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 他说:“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还说: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 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发愤忘 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 安。”
本篇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 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文本研读
【第四段】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
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孔子重视培养 “仁”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从 本段里,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文本研读
【第三段】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
学也。”
1.翻译。
2.思考:本段表现了孔子的什么品质?
【引导】 本段表现了孔子的坦率、真诚和勤奋好学的品质。他
导入新课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四书”“五经”, 大家想必都知道吧,而“四书”中的《论语》 和《孟子》,又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论语》《孟子》中的精华,以 期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有益的启示。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第一专题。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夫子自道》戴维景PPT课件 名师优质课苏教
名师子PPT曰课件:“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 质彬彬,然后君子。”
【注解】质胜文则野:质,朴,质朴。文,文采, 文饰。野,粗野。 史: 本指宗庙之祝史,或在 官府之掌文书者,这些人往往显得虚伪正经,故 史意指虚浮,虚伪。彬彬:这里指文和质均匀配 合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 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 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 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 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 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 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名师子PPT课曰件 :“朝闻道,夕死可矣。”
【评析】“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中“道” 指的是儒家的“仁义之道”,“死”是动词的为 动用法,意思是“为……而死”。
“优质课PPT课件,适合公开课赛课!”
名师PPT课件
《论语》十二章
戴维景 2018 10 30
名教师P学PT目课件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 价值;
2.归纳学习文言文知识,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 含义,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
3.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 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点评】这句话说得悲壮,总让我想起屈原 的长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还让我想起诸葛亮、岳飞、文天祥、 史可法、 朱镕基……
名师子PP曰T课件:“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 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 来的;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 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点评】进退成败都在自己,不要把进退 成败的原因归于外因,而要把命运牢牢掌 握在自己手中。
苟有用我者-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教案
苟有用我者-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教案一、教材背景《论语》和《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部经典著作。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以其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人生智慧闻名于世。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轲的著作,主张“性即善”,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和全人教育。
近年来,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和《香港小学及中学语文课程指引》等文件,中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引领学生体验和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
同时,苏教版《论语》和《孟子》选读教材的出现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该教材以《论语》和《孟子》为依据,选取了其中的精华部分,结合了现代的语文教学手段和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贴近生活的教材体系,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中。
二、教材内容苏教版《论语》和《孟子》选读教材共有14册,分别分为初中、高中两个阶段。
在初中阶段,主要讲述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和思想;在高中阶段,主要讲述了孟子的思想和学说。
《论语》和《孟子》选读教材所选内容涵盖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如道德、修养、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关系等,这些内容与现代教育的理念相一致,具有很高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三、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和《孟子》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学生能理解和思考其中的精华。
3.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爱国情操。
4.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析、思考两部著作中的言论内容及其背后的思想。
教学难点:符合当今学生的学习习惯,将传统文化不易理解的部分译成当代汉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3.教学步骤步骤一:理解基本概念通过PPT课件等方式,讲解《论语》和《孟子》的基本概念。
要求学生能够从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去理解,掌握其中的精华部分。
步骤二:阅读选材让学生读取选中的篇目,着重指导学生如何以中学生的视角理解与思考。
对其中难以理解之处,进行适当的讲解和解释。
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读懂其中蕴藏的深意。
高中语文孟子蚜1从孔子到孟子夫子自道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论语蚜111912
高中语文孟子蚜1从孔子到孟子夫子自道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论语蚜111912【画面描述】一个年轻人迈开大步,伸出双手,要去端“公务员”的“金饭碗”。
“心”形的“道德”先生一把抓住了他,说:“想当公务员,先过我这一关。
”【寓意点评】反映了我们的一些政府官员道德缺失的现象,表达了人们希望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愿望。
第1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有”同“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2)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尔”同“耳”,而已,罢了)(3)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4)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嘑”同“呼”)(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激)(6)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一直)第2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2)敝.之而无憾(使动用法,使……敝,弄坏)(3)老者安.之(使动用法,使……安逸)(4)朋友信.之(使动用法,使……信任)(5)少者怀.之(使动用法,使……怀念)第3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子路不对..古义:不回答。
今义:错误,不正确。
(2)其为人..也古义:做人。
今义:做人处世接物。
第4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判断句)译文: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
(2)夫子自道也(宾语前置)译文:他老人家(这正是)叙述自己啊。
(3)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状语后置)译文:即使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信实的人。
(4)叶公问孔子于子路(状语后置)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做人怎么样。
(5)所欲有甚于生者(状语后置)译文:但是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喜欢的。
(6)弗得则死(省略句)译文:得不到(它)便死亡。
一、关于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中国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夫子自道4教案-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译文】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没有遗憾。”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逸,让朋友们信任我,使年轻的子弟们怀念我。”
⑴用斜线(/)给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多划1处扣1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⑵这里所说的“本心”指的是什么?(3分)
⑶本段材料选自《孟子·告子上》,请你再写出《孟子》的一个篇目名称。(1分)
答:①子路:轻财重义;②颜渊:谦逊无私;③夫子:爱人修己。
【评析】在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孔子重视培养“仁”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从本段里,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
答:指人天生具有的羞恶之心,在孟子看来,这是“义”的根本。
答:《孟子》共7篇,另6篇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尽心》。
课外作业
练习册。
教 学 小 结
备课时间
2020年4月7日
编写人:
上课时间
第周周月日
班级节次
课题
夫子自道4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文言句式。
夫子自道2教案-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1)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2)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3)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4)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5)伐:夸耀。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4、学生交流,通过文章再认知孔子。
课外作业
练习册。
教 学 小 结
备课时间
2020年4月2日
编写人:
上课时间
第周周月日
班级节次
课题
夫子自道2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以及他们这种为人与境界,给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教学重难点
.
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参考
鼎尖教案 网络教案
授课方法
讲授法 诵读法
激疑:孔子认为达到这些境界,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
【译文】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评析】好学!这里的“学”包括学习历史文献、历史知识以及各种技能,同时更是指积极实践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6)施劳:施,表白。劳,功劳。
(7)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
(8)夫子自道:指本意是说别人而事实上正说着自己。
五、文本研读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夫子自道【画面描述】一个年轻人迈开大步,伸出双手,要去端“公务员”的“金饭碗”。
“心”形的“道德”先生一把抓住了他,说:“想当公务员,先过我这一关。
”【寓意点评】反映了我们的一些政府官员道德缺失的现象,表达了人们希望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愿望。
第1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有”同“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2)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尔”同“耳”,而已,罢了)(3)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4)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嘑”同“呼”)(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激)(6)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一直)第2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2)敝.之而无憾(使动用法,使……敝,弄坏)(3)老者安.之(使动用法,使……安逸)(4)朋友信.之(使动用法,使……信任)(5)少者怀.之(使动用法,使……怀念)第3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子路不对..古义:不回答。
今义:错误,不正确。
(2)其为人..也古义:做人。
今义:做人处世接物。
第4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判断句)译文: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
(2)夫子自道也(宾语前置)译文:他老人家(这正是)叙述自己啊。
(3)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状语后置)译文:即使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信实的人。
(4)叶公问孔子于子路(状语后置)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做人怎么样。
(5)所欲有甚于生者(状语后置)译文:但是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喜欢的。
(6)弗得则死(省略句)译文:得不到(它)便死亡。
一、关于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中国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编成《论语》。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爱人之心调节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2.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比较进步。
他创办私学,广招学生,还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主张“因材施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二、关于孟子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城市东南)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孔孟”。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
他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君都可以成为圣主。
他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
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他反对发动不义战争以及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与事。
这种强烈的民本思想正是社会变革中时代精神的体现。
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
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孟子重视人民,却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他说:“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还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本板块选录的这七章分别写了以下内容:1.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2.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
3.孔子坦言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只是非常好学。
4.孔子安贫乐道,不求不义之富贵。
5.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
6.孔子以君子之道自省。
7.孟子认为,君子应“舍生取义”。
1.第一章中孔子用年龄来描述个体成熟的不同阶段,对此,你怎样认识?这一千古名言对后世有怎样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立命安心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孔子所界定的这些年龄成了中国人的人生路标,是中国人人生自我评价的普遍标准,成为千古名言,对后世影响很大。
2.第二章写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从他们各自不同的对话中,你能发现他们各自怎样不同的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二章写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
孔子重视培养“仁”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
子路的回答显示了他重承诺、讲义气的豪勇气概;颜回的回答则显得谦虚、谨慎,很有修养;孔子的回答充分表现了他的“仁德”,已成为千古名句。
3.第三至六章是孔子的自我评价,通过这种评价,你能看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三至六章都是孔子的自我评价:好学好问,乐以忘忧,智、仁、勇。
简单的几句话,生动平易,描绘出孔子超越世俗的伟大人格,这也是孔子最高的人生境界。
4.理解孟子所强调的“义”的内涵。
在今天,我们应当赋予它怎样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儒家的政治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作者所强调的“义”是儒家的道义,这是他的时代局限性。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苛责古人,要认识到,在两千多年前作者能有这样的抱负,也是难能可贵的。
在今天,我们所说的“义”应指祖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
为了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和谐,我们更要发扬“舍生取义”的精神。
阅读课文1,完成后面的问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父没.,或劝之仕B.卒.供役而还C.故患有所不辟.也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解析]A项,“没”通“殁”,去世。
B项,“卒”,完毕、终了。
C项,“辟”通“避”,躲、设法躲开。
D项,“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答案] B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
如“君子生非异也”中“生”通“性”。
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
如“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中“莫”通“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通假字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很高,一般单纯考查通假字的可能性不大,通假字往往结合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语句的翻译来考查。
通假字的出现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同音替代。
其一是以声旁字(独体)替代同音的形声字(合体),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2.音近替代。
一种是声母相同,即双声通假。
如“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内”和“纳”的声母都是n,故相通。
另一种是韵母相通,即叠韵通假。
如“举酒属客”(《前赤壁赋》),“属”通“嘱”,二者韵母都是u。
3.形近替代。
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被”与“披”因都含“皮”而通。
对通假字的理解和句意关系甚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在考试中,碰到实词字面意思理解不通的时候可以考虑是否出现通假现象。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乱替代,望文生义,因为通假字往往是约定俗成的,所以要注重平时的积累。
1.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能够做到自立;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道的自然规律及其对人的支配能力;六十岁,一切都能听之入耳,并能分辨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论语·为政第二》2.孔子坐着,颜渊、季路两人站在孔子身边。
孔子道:“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道:“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没有什么遗憾。
”颜渊道:“愿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向孔子道:“希望听到您的志向。
”孔子道:“(我的志向是)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轻人使他怀念我。
”——《论语·公冶长第五》3.孔子说:“即使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信实的人,只是赶不上我喜欢学问罢了。
”——《论语·公冶长第五》4.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很多乐趣。
不符合道义而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好像浮云。
”——《论语·述而第七》5.叶公向子路问孔子做人怎么样,子路不回答。
孔子(对子路)道:“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做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将要到来,如此罢了。
”——《论语·述而第七》6.孔子说:“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
”子贡说:“他老人家(这正是)叙述自己啊。
”——《论语·宪问第十四》7.孟子说:“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便舍弃鱼而选择熊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