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硫实验室制备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了解可逆反应的特征;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亲身体验,努力达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提高探究欲望。

(三)情感态度目标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可逆反应,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教师]以前我校学生宿舍条件差,学生很容易得一种皮肤传染病——疥疮,同学们知道用什么药物可以医治吗?[学生]硫黄软膏、灵丹霜(含硫黄)[教师]生活中我们还接触到哪些含硫的物质?[学生]石膏、氮肥硫铵、煤等[教师] 展示硫黄晶体、石膏、一份空气质量日报,引出课题。

硫和硫的氧化物一、硫[学生] 观察硫黄晶体[教师] 硫是否能溶于水、酒精等溶剂呢?[学生实验] 将硫黄晶体研细,完成硫在水、酒精、二硫化碳中的溶解性实验[学生] 归纳硫的物理性质黄色晶体,质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教师] 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是怎么来的呢?[学生] 燃烧含硫的燃料,如煤,就会产生二氧化硫。

[教师] 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工业尾气的排放。

[教师]硫在空气中燃烧,就会生成二氧化硫。

[学生实验]点燃一小块硫黄晶体,观察现象。

[教师]硫燃烧有什么现象?写出方程式。

[学生]硫局部溶解再慢慢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S + O2点燃SO2二、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师] SO2有哪些物理性质呢?怎样用实验证明SO2是否溶于水?[学生实验]把盖有胶塞、盛有S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在水下打开胶塞,观察试管内水面的上升。

[教师]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

硫及其化合物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硫及其化合物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硫及其化合物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硫的性质与制取1.1 教学目标了解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原子结构。

掌握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习硫的制备方法。

1.2 教学内容硫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周期表位置。

硫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

硫的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反应速率等。

硫的制备方法:火山喷发和矿石提取。

1.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硫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周期表位置。

实验室观察硫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物理性质。

通过实验演示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讲解硫的制备方法,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第二章:硫的氧化物2.1 教学目标了解硫的氧化物的定义及其分类。

掌握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学习硫的氧化物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硫的氧化物的定义及其分类: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

二氧化硫的性质:颜色、气味、溶解性等。

三氧化硫的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等。

硫的氧化物的制取方法:燃烧硫、与氧气反应等。

2.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硫的氧化物的定义及其分类。

实验室观察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颜色、气味等性质。

讲解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制取方法。

展示硫的氧化物的应用实例。

第三章:硫酸3.1 教学目标了解硫酸的定义及其性质。

掌握硫酸的制取方法和应用。

学习硫酸的稀释方法。

3.2 教学内容硫酸的定义及其性质:强酸、腐蚀性、氧化性等。

硫酸的制取方法:硫磺燃烧法、硫铁矿烧结法等。

硫酸的应用:肥料、化学品、清洁剂等。

硫酸的稀释方法: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3.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硫酸的定义及其性质。

实验室演示硫酸的腐蚀性和氧化性。

讲解硫酸的制取方法和应用。

演示硫酸的稀释方法,并讲解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第四章:硫酸盐4.1 教学目标了解硫酸盐的定义及其分类。

掌握硫酸盐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学习硫酸盐的应用。

4.2 教学内容硫酸盐的定义及其分类:硫酸钙、硫酸钠、硫酸铜等。

硫酸盐的性质:溶解性、稳定性、反应性等。

硫酸盐的制取方法:复分解反应、直接反应等。

三氧化硫实验室制备

三氧化硫实验室制备

三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三氧化硫的制取与保存五氧化二磷具有比浓硫酸更强的脱水能力,它可以跟浓硫酸作用,生成三氧化硫和磷酸。

本实验即利用这一性质制取三氧化硫。

化学方程式为:P2O5+3H2SO4=3SO3+2H3PO4大烧杯、铁架台、酒精灯、玻璃管、试管、铝箔、五氧化二磷(粉末状)、氧化镁、浓硫酸、硼酸、氢氧化钠、氯化钡溶液。

如图所示,在一支干燥的大试管1中加入2~3g 干燥的五氧化二磷粉末,然后加入浓硫酸,将五氧化二磷浸没,用玻璃棒搅匀,此时混合物的温度升高,用手能感觉到试管底部变热。

用带有玻璃导管的橡皮塞把试管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导气管应选用直径尽可能大些的玻璃管,它的另一端插入被冷水冷却的试管2中.将试管1加热至混合物沸腾。

在全部反应时间内令其始终保持平稳的沸腾状态.放出的三氧化硫经导管而凝集在试管2内。

当在试管底部收集到0。

5mL液体时,把导气管取出来,并迅速用事前已准备好的双层铝箔包裹着的橡皮塞或软木塞把试管盖严.在此情况下,三氧化硫能长时间地保存在试管内。

导气管则应及时通入第二支试管里,继续收集三氧化硫。

每个试管里收集0。

5mL三氧化硫即可,量不要太多,以便安全地进行下边的实验.三氧化硫不能以液体状态长期保存。

因为在空气中存在的微量水蒸汽的作用下,三氧化硫会转化为美丽的纤维状晶体.为了使三氧化硫能以液体状态保存,必须把导气管、试管等仪器事先经过干燥处理(用烘干箱或灯焰)。

在收集三氧化硫的试管里要放入几粒(为小米粒大小)硼酸晶体。

它是三氧化硫的液态稳定剂。

制备三氧化硫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这个实验里要选用较粗的导气管,目的是为了防止三氧化硫在管内形成晶体,堵塞管路,即使采用粗的导气管,也要注意观察导气管中的情况,倘若生成少量晶体,这尚无多大妨碍,但如果生成的晶体较多,则应及时用灯焰加热导管.(2)三氧化硫有很强的氧化性,能破坏橡胶,所以保存三氧化硫用的橡胶塞或软木塞要用铝箔包裹住,铝的表面被氧化后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防止铝进一步受到氧化。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说课稿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说课稿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说课稿【设计理念】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力求实现:“课程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部分内容是本节的一个重点,也是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

有关二氧化硫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环境问题有密切的关系,能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了解三氧化硫有关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

2)过程与方法:采用“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的方法,使学生亲历科学的历程.初步学会从实验推导化学性质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领略实验学习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个人及学科价值。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漂白性难点:;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学情分析】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有关化学性质可能不了解,但对有二氧化硫引起的一些现象却很熟悉,如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银耳的漂白等。

可以由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疑问,激发兴趣,导入学习。

而且高中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并且学生在初中已经知道硫与氧气反应可生成SO2以及SO2 的物理性质。

【教法和学法分析】本节我采用“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过程,采用分组实验探究法,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

并与阅读、多媒体等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学生:猜想与假设制定验证计划进行验证解释与结论,在活动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情景创设,提出问题(点情景创设的按钮)教师:1、酸雨为什么会对建筑物有腐蚀,它是怎样形成的?2、日常生活中不法商贩为什么用硫蟥熏制就能将银耳变的更白、更好看呢?学生:观看、回忆、思考,进行猜想与假设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2、猜测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能与水反应,并使溶液呈酸性(由二氧化碳性质类比生成的二氧化硫可能具有漂白性[说明]从实际生活中去选定某些事实,设计出能对学生的智慧构成挑战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1.初步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重要性质,实验探究由二氧化氮制硝酸的可能方法,学会有关氮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方法。

2.熟悉氮在五种不同氧化物中的化合价。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资料、信息处理能力及科学抽象能力,对学生进行内因与外因辩证统一的教育。

4.通过介绍“模拟生物固氮”“硝酸的工业制法”等研究工作,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设计实验来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分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分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教学重点1.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2.认识研究某物质的程序和方法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1.多媒体、N2的球棍模型、试管、玻璃管、水槽、胶塞、N2的氧化实验装置。

2.药品:NO2气体。

资料导课投影:信使分子——NO三位美国药理学家Robert F.Furch gott,Louis J.I gnarro和Ferid Murad获取了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们发现“NO是心血管系统的信号分子”,NO却在哺乳类动物及人类机体起着广泛的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三位科学家发现NO在人体血管内具有传递信号的功能,使血管处于持续的舒张状态,血压降低。

NO可抑制VSMC和心肌细胞增殖,维持其正常的有丝分裂;少量NO有正性心肌收缩力及心输出量的作用,并抑制白细胞黏附、浸润而减轻炎症介导的心肌细胞坏死,进而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思考]NO被视为大气污染物,没想到它会在生命过程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这会给我们什么启示?[板书]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师:欲认识两种氮氧化物,我们还要从大家最熟悉的氮气入手。

师: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多少?生: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的内容,它主要包括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别是它的漂白性)和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等内容。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与还原性与前面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相联系,起到复习巩固前面知识的作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氯水的漂白性相对比,又有所不同,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同时此节内容又为后面硫酸的内容作铺垫。

总的来说,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

二、学情分析虽然他们是处在高一阶段的学生,但大半个学期过去了,在学习上掌握了一定对比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学习本节内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时,很容易和前面学习的氯水的漂白性相对比,但往往二氧化硫和氯水的漂白原理分不清,容易造成错误;同时该阶段该时期的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所以在通过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来推测其的化学性质(即氧化还原性)时,比较轻松,也比较容易理解。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工业生产硫酸的的基本原理。

2.了解亚硫酸的酸性和不稳定性。

3.了解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并与氯水的漂白性进行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实验以及与氯水漂白性的比较,使学生加深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通过对比学习,发掘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一〉重点: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二〉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五、教学方法生活实例引入、问题引导、实验探究与对比学习相结合六、教学用具多媒体、实验仪器及药品七、课时数1八、教学过程九、板书设计第四章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一、硫1、存在2、物理性质黄色,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CS2)。

三氧化硫实验室制备

三氧化硫实验室制备

三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三氧化硫的制取与保存五氧化二磷具有比浓硫酸更强的脱水能力,它可以跟浓硫酸作用,生成三氧化硫和磷酸。

本实验即利用这一性质制取三氧化硫。

化学方程式为:P2O5+3H2SO4=3SO3+2H3PO4大烧杯、铁架台、酒精灯、玻璃管、试管、铝箔、五氧化二磷(粉末状)、氧化镁、浓硫酸、硼酸、氢氧化钠、氯化钡溶液。

AHA12GAGGAGAGGAFFFFAFAF如图所示,在一支干燥的大试管1中加入2~3g 干燥的五氧化二磷粉末,然后加入浓硫酸,将五氧化二磷浸没,用玻璃棒搅匀,此时混合物的温度升高,用手能感觉到试管底部变热。

用带有玻璃导管的橡皮塞把试管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

导气管应选用直径尽可能大些的玻璃管,它的另一端插入被冷水冷却的试管2中。

将试管1加热至混合物沸腾。

在全部反应时间内令其始终保持平稳的沸腾状态。

放出的三氧化硫经导管而凝集在试管2内。

当在试管底部收集到0.5mL液体时,把导气管取出来,并迅速用事前已准备好的双层铝箔包裹着的橡皮塞或软木塞把试管盖严。

在此情况下,三氧化硫能长时间地保存在试管内。

导气管则应及时通入第二支试管里,继续收集三氧化硫。

每个试管里收集0.5mL三氧化硫即可,量不要太多,以AHA12GAGGAGAGGAFFFFAFAF便安全地进行下边的实验。

三氧化硫不能以液体状态长期保存。

因为在空气中存在的微量水蒸汽的作用下,三氧化硫会转化为美丽的纤维状晶体。

为了使三氧化硫能以液体状态保存,必须把导气管、试管等仪器事先经过干燥处理(用烘干箱或灯焰)。

在收集三氧化硫的试管里要放入几粒(为小米粒大小)硼酸晶体。

它是三氧化硫的液态稳定剂。

制备三氧化硫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这个实验里要选用较粗的导气管,目的是为了防止三氧化硫在管内形成晶体,堵塞管路,即使采用粗的导气管,也要注意观察导气管中的情况,倘若生成少量晶体,这尚无多大妨碍,但如果生成的晶体较多,则应及时用灯焰加热导管。

AHA12GAGGAGAGGAFFFFAFAFAHA12GAGGAGAGGAFFFFAFAF(2)三氧化硫有很强的氧化性,能破坏橡胶,所以保存三氧化硫用的橡胶塞或软木塞要用铝箔包裹住,铝的表面被氧化后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防止铝进一步受到氧化。

2022年 教学教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参考优秀教案2

2022年 教学教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参考优秀教案2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整体设计沉着说课本节从人们熟悉的空气质量日报提出相关的4个问题,然后教科书安排了三局部内容,第一局部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第二局部是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性质,第三局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局部,根据课程标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大气质量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含量有关。

因此,在本章中,把这二者单独作为一节来学习。

本节内容编排有以下特点:1主题明确本节的主题是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科书从空气质量日报引出环境问题,最后教学内容落实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给自然环境、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方法等。

总体的思路是先弄清楚有关污染物的性质,然后让学生了解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2内容新颖本节中空气质量日报、信使分子——NO、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防治酸雨的措施、雨水nO4溶液、溴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点击网页:〔用多媒体播放当天的空气质量日报〕师:请看当天空气质量日报的污染指数及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

生:首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

师:今天我们共同讨论关于二氧化硫的问题。

[板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实物展示]粉末状硫及块状硫。

师:我们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的硫有何物理、化学性质呢?生:〔学生讨论,用多媒体小结〕物理性质: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易升华等。

与铁生成硫化亚铁、与铜生成硫化亚铜,也可以和活泼的金属反响;硫在空气中或氧气中可以燃烧生成SO2,可以与非金属反响。

制备三氧化硫的演示实验

制备三氧化硫的演示实验

制备三氧化硫的演示实验作者/收集者:贵州都匀都匀一中金学斌贵州黔南黔南州教育局教研室张以航我们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做了一些制备三氧化硫的演示实验,通过比较,下面的实验具有现象明显、效果好、演示时间短等优点,而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实验原理SO2 + NO2 === SO3 + NO2.药品、仪器98%硫酸、亚硫酸钠、铜片、浓硝酸、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仪器装置见下图。

3.实验步骤(1)125mL烧瓶(反应器)装入20克无水亚硫酸钠,注射器2中装入98%H2SO410mL;具支试管中装入1克铜片,注射器1中装入浓硝酸5mL;广口瓶中装入浓氢氧化钠溶液;(2)按装置图连接好仪器;(3)从注射器1中注入1mL浓硝酸;反应开始生成NO2;(4)当反应容器中充满NO2(呈棕色)时,从注射器2中注入98%浓硫酸3mL,可以观察到有气体(SO2)生成,不断加入浓硫酸以保持SO2的稳定生成;随SO2生成量的增加,反应容器中,有雾状物形成并不断地向上扩散,约2分钟后,反应容器底部有冰状物生成,并随SO2量的增加而增多;(5)待反应约8分钟后,取下反应器,在后面分别用红色、兰色、绿色和白色的纸作背景,让学生观察生成物的颜色,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室温下,三氧化硫是一种无色的晶体;(6)把反应器(装有生成物SO3)密封后,分别放在温水浴中加热和酒精灯上慢慢加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室温下,三氧化硫是一种无色的低熔点、低沸点、易挥发的晶体;(7)待冷却后,往反应器(装有生成物SO3)中滴加水,让学生用手摸反应器,感知温度的变化。

4.说明(1)反应容器必须干燥;(2)反应过程中,始终有NO2存在,SO2应过量;(3)要注意对实验废气的处理,防止污染环境;(4)在制备NO2时,硝酸要过量,防止NO生成而影响实验效果。

高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高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高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一.课型:探究课二.课时:1小时三.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制备方法;2、能够通过实验或化学方程式描述其产生和反应过程;3、理解其应用领域和环境污染问题。

四.教学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化学反应;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3、环境污染问题的讨论及解决措施。

五.教学难点:1、如何进一步了解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2、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六.教学步骤:1、导入和引导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于大气污染、酸雨等现象的了解。

2、呈现实验(1)让学生观察二氧化硫熏制时的颜色变化和脱酸剂的变化,并描述这两种化学物质的外观和硬度。

(2)在实验室设置实验装置,观察二氧化硫气体在空气中的变化以及三氧化硫的制备。

(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3、引导思考让学生根据实验过程或化学方程式回答以下问题:(1)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它们可以有哪些应用领域和环境污染问题?(3)为什么二氧化硫可以作为脱硫剂使用?4、探究(1)让学生通过网络或课堂讲解了解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结合课堂讲解和学生的自学资料,让学生在小组内检测家庭中的大气环境污染状况,收集数据并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5、归纳总结(1)让学生各自总结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重要性以及产生它们的原因,并探讨如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2)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大气污染预防的重要性,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意义。

七.课后作业:1、查阅有关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性质、制备和应用领域的文献;2、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并思考如何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

高三化学三氧化硫和硫酸教案

高三化学三氧化硫和硫酸教案
②吸水性:常做干燥剂,下列气体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有. H2S、HBr、HI、NH3、CO、SO2
③参看课本101页“黑面包”实验图4-31,完成(1)(2):
(1)生成的黑色物质(单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体现了浓硫酸___________性质。
(2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为__________,发生的方程式体现了
硫酸、三氧化硫
学习目标
1.书写工业制硫酸相关方程式。
2.浓硫酸反应的现象、操作,并正确书写反应原理。
3.运用守恒法进行相关计算。
4.酸雨的定义,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
重点难点
重点酸雨的形成、浓硫酸稀硫酸的区分、实验现象描述、浓硫酸性质的区分、离子检验
难点浓硫酸性质的区分、实验守恒思想在计算中的应用
1.SO3:常温下为无色,易挥发的液体,熔点为16.)。
⑤该实验中为了测定剩余硫酸的浓度,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加入BaCl2溶液,测沉淀的质量B.加入锌片,测锌减少的质量
C.加入碳酸钙固体,测CO2的体积D.用中和滴定实验,测耗NaOH的量
3.浓硫酸具有:高沸点、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的特性
①高沸点: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制备_____、_____、_HNO3____。
求算:反应中共转移mol电子,反应中共消耗Znmol,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
5.工业制硫酸第一步煅烧黄铁矿:4FeS2+11O2 2FeO3+8SO2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_____。
浓硫酸___________性质。
(3)胆矾遇浓硫酸变白色,体现了性质,发生变化(物理,化学)
(4)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浓硫酸稀释时,规范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3.1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3.1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包括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2.掌握研究非金属氧化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能否与水反应、漂白性等性质,提高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现象和分析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以小组学习、组内合作、组间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2.认识二氧化硫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的影响, 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事物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3.通过实验设计的微型化和环保化操作,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二氧化硫的漂白性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教学过程【引入】中央电视台报道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酸雨的情况。

造成酸雨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二氧化硫排入大气中形成酸雨的,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硫的氧化物的有关性质。

板书: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一)硫[讲述]介绍硫的存在形式:[设问]:这种块状的硫,易研成粉末,在初中我们就见过,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出有关它的点燃一些性质的描述。

[投影]:S + O2= SO2[设问]:那么SO2有怎样的性质,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你对SO2又了解多少?[设问]:研究一种物质性质主要从哪几方面?探究一:讲述改进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实验步骤。

注意:1、注射器下端不要离开水面;2、缓慢拉动活塞,要一次性到位才能使抽取的水大约有10mL。

3、小组同学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团结合作[设问]:能否总结一下SO2的物理性质?[板书]:(二)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设问]: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设问]:对比CO2的性质,得到SO2的水溶液的酸碱性如何?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桌上现有的药品和仪器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它的酸碱性。

这种酸性物质就是亚硫酸,这也是SO2能形成酸雨主要原因。

《三氧化硫》 讲义

《三氧化硫》 讲义

《三氧化硫》讲义一、三氧化硫的基本概述三氧化硫(SO₃)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固态。

它是硫的氧化物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其化学性质活泼,在许多化学反应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006,密度较大。

它由一个硫原子和三个氧原子组成,硫原子与氧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相连,形成一个平面三角形的分子结构。

二、三氧化硫的制备方法1、接触法这是工业上制备三氧化硫的主要方法。

首先,通过燃烧硫或黄铁矿等含硫物质,生成二氧化硫(SO₂)。

然后,将二氧化硫和氧气在催化剂(如五氧化二钒)的作用下,加热至 400 500℃进行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化学方程式为:2SO₂+ O₂⇌ 2SO₃2、实验室制法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加热发烟硫酸(H₂SO₄·SO₃)来制备三氧化硫。

但这种方法相对危险,需要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操作。

三、三氧化硫的物理性质1、状态在常温常压下,三氧化硫为无色液体或者固体。

2、熔点和沸点三氧化硫的熔点约为 168℃,沸点约为 448℃。

3、溶解性三氧化硫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硫酸。

四、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1、与水的反应三氧化硫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硫酸。

SO₃+ H₂O = H₂SO₄这是一个剧烈的放热反应,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以避免危险。

2、与碱的反应三氧化硫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

例如,与氢氧化钠反应:SO₃+ 2NaOH = Na₂SO₄+ H₂O3、氧化性三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氧化性,可以与一些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

五、三氧化硫的用途1、工业生产三氧化硫是制造硫酸的重要原料。

硫酸在化工、冶金、制药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有机合成在某些有机合成反应中,三氧化硫可以作为磺化剂,引入磺酸基。

六、三氧化硫的危害与安全注意事项1、腐蚀性三氧化硫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会对人体皮肤、眼睛和呼吸道造成严重的伤害。

2、毒性吸入高浓度的三氧化硫气体可能导致中毒,引起呼吸道炎症、肺水肿等疾病。

高一化学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

高一化学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

高一化学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高一化学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1.了解硫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

2.掌握So2的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学会设计实验验证So2的还原性及漂白性。

.了解So3的主要性质。

硫的存在和性质[基础·初探].硫的存在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化合态①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②重要的化合物。

名称硫铁矿黄铜矿石膏芒硝化学式FeS2cuFeS2caSo4·2H2oNa2So4·10H2o2.硫的性质物理性质俗名色态溶解性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化学性质①还原性:与o2反应:S+o2点燃So2。

②氧化性:与Fe反应:Fe+S△FeS;与cu反应:2cu+S△cu2S;与Hg反应:S+Hg===HgS。

③与NaoH溶液的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

[题组·冲关].下列有关硫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B.质脆易粉碎,不溶于二硫化碳,加热易熔化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硫与铁粉和铜粉分别反应,都可生成二价金属硫化物D.粘有硫的试管可用cS2或热的NaoH溶液清洗【解析】A项,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c项,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Fe、cu粉反应时均生成低价硫化物,Fe+S△FeS,2cu+S△cu2S。

【答案】D2.下列化合物不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①cuS②FeS③Al2S3④Fe2S3⑤cu2S⑥Fecl2⑦cS2⑧H2SA.②⑤⑧B.①④⑥c.③④⑦D.④⑥⑦【答案】B【题后反思】硫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而不是高价态。

如Fe与S 反应生成FeS而不是Fe2S3。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So2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毒性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有毒2.So2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反应现象:漂白性: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或久置可恢复原来的颜色。

高三化学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和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和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总第课时3.SO2与HClO、H2O2、Na2O2、O3、活性炭漂白原理的比较物质SO2HClO、H2O2、Na2O2、O3活性炭漂白原理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吸附有色物质变化类型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否可逆可逆,加热或久置后恢复原来颜色不可逆,加热或久置后不恢复原来颜色—漂白对象有色的有机物,不能漂白指示剂有色的有机物和指示剂有机色质4.三氧化硫(SO3)SO3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针状晶体,能与水反应:SO3+H2O===H2SO4,放出大量的热,SO3是酸性氧化物,它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

5.硫的氧化物的污染与治理(1)来源: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及金属矿物的冶炼等。

(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pH小于5.6)。

(3)治理:燃煤脱硫,改进燃烧技术。

(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途径途径1:空气中飘尘的催化作用,使2SO2+O2催化剂△2SO3、SO3+H2O===H2SO4。

途径2:SO2+H2O H2SO3、2H2SO3+O2===2H2SO4。

6.硫化氢(H2S)、亚硫酸(H2SO3)(1)H2S、H2SO3的弱酸性①都是二元弱酸,在水中分步电离,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与NaOH反应都可生成两种盐:正盐(Na2S、Na2SO3)和酸式盐(NaHS、NaHSO3)。

③酸性:H2S<H2SO3。

S2-、SO2-3、HS-、HSO-3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其中S2-、HS-可与Al 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如3S 2-+2Al 3++6H 2O===2Al(OH)3↓+3H 2S ↑。

(2)H 2S 、H 2SO 3的还原性①都可被Fe 3+、O 2、X 2(X =Cl 、Br 、I)、HNO 3、酸性KMnO 4溶液等氧化。

②H 2S 在O 2中燃烧时,H 2S ――→O 2(少量)点燃S ,H 2S ――→O 2(过量)点燃SO 2;H 2S 可被SO 2、H 2SO 3氧化,如2H 2S +SO 2===3S ↓+2H 2O 。

最新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

最新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

精品文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知道可逆反应的概念及其特征;
(3)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危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关注人类面临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意识、严谨求实和敢于质疑的优良品质:
(3)培养学生辩证、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
难点:1探究二氧化硫的过程和方法,2可逆反应。

高中化学4.3.1《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4.3.1《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存在形式:游离态: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石
化合态:硫化物和硫酸盐,如硫铁矿FeS2、黄铜CuFeS2、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
[板书](一)、硫(sulphur)俗称硫磺。
1、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熔沸点都很低。
[思考]用何种方法除去沾在试管上的硫单质?
[板书]2、化学性质
[引导]请大家从理论上及已有的知识推测。如前面第一章学习过物质的分类,SO2属于什么氧化物?分析SO2的化合价,结合第二章的氧化还原知识进行思考。
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可以跟碱或碱性氧化物直接反应;
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因S的化合价为+4价。
[引导]非常好,那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结合二氧化硫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教学过程,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使他们获得新知,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态度
2、激发学生透过观察探究本质的兴趣,尊重科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
重点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难点
可逆反应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和三氧化硫
(用CS2洗涤,加热升华法)
[问]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常见化合价为-2,0,+4,+6,你能说出其代表物吗?写出你所知道的硫化物
[投影]
化合价
-2
0
+4
+6
物质
类别
FeS、Na2S、HgS、H2S
S
SO2、H2SO3、Na2SO3、NaHSO3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案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案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新课导入】火山喷发的景象火山喷发时熔岩喷涌、浓烟滚滚,不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产生许多含有硫元素的气体,在火山口还有硫单质生成。

这是硫单质及含硫化合物的来源之一。

除此之外,自然界里还有哪些含硫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是怎样产生和存在的?人们是怎样把它们转化成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物质的?在使用硫及其化合物的过程中,人们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教材讲解】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1.硫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S+O2SO2过渡:我们已经学习过两种非金属氧化物CO2和SiO2的性质,并且知道它们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相似。

知识回顾:酸性氧化物的性质:(1)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学与练:分别写出CO2与NaOH、Ca(OH)2、Na2O、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整理并板书:CO2(少量)+ 2NaOH = Na2CO3 + H2OCO2(足量)+ NaOH = NaHCO3CO2 + Ca(OH)2 = CaCO3↓+ H2OCO2 + Na2O = Na2CO3CO2 + CaO = CaCO3过渡:SO2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它与CO2的性质上有何异同呢?学生分组实验:(1)课本第90页实验4-7。

(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SO2。

归纳整理现象:(1)试管中液面上升,用pH试纸测定溶液显酸性,滴入品红溶液后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红色,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

(2)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归纳整理并板书:2.二氧化硫SO2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指导学生根据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写出SO2与Ca(OH)2、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SO2 + Ca(OH)2 = CaSO3↓+H2OCaSO3 + SO2 + H2O = Ca(HSO3)2SO2 + CaO = CaSO3注:当SO2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时,性质与CO2相似。

三氧化硫实验室制法探究

三氧化硫实验室制法探究

三氧化硫实验室制法探究
闵凡新;付立海;刘海燕
【期刊名称】《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25)002
【摘要】探究了实验室制取三氧化硫的最佳实验条件,并对以往的装置有所改进,使实验操作方便,现象明显,产率提高,污染减小.实验结果表明,以5g无水亚硫酸纳与
10ml浓硫酸反应,再经催化氧化制取三氧化硫,效果好,操作方便.
【总页数】2页(P67-68)
【作者】闵凡新;付立海;刘海燕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化学系,吉林,通化,134002;通化师范学院化学系,吉林,通化,134002;通化师范学院化学系,吉林,通化,134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11
【相关文献】
1.学生自主探究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学生探究学习中的老师指导初探 [J], 任
葵花;马胜利
2.例谈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课前准备r——以"氨气实验室制法"教学为例[J], 徐斌祖
3.基于POE教学策略的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以"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为例 [J], 任紫晴;张莹
4.中考改革背景下化学实验课教学方式的改变——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探究”
为例 [J], 吴雪梅
5.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以“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探究”为例 [J], 范孝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
三氧化硫的制取与保存五氧化二磷具有比浓硫酸更强的脱水能力,它可以跟浓硫酸作用,生成三氧化硫和磷酸。

本实验即利用这一性质制取三氧化硫。

化学方程式为:
P2O5+3H2SO4=3SO3+2H3PO4
大烧杯、铁架台、酒精灯、玻璃管、试管、铝箔、五氧化二磷(粉末状)、氧化镁、浓硫酸、硼酸、氢氧化钠、氯化钡溶液。

如图所示,在一支干燥的大试管1中加入2~3g 干燥的五氧化二磷粉末,然后加入浓硫酸,将五氧化二磷浸没,用玻璃棒搅匀,此时混合物的温度升高,用手能感觉到试管底部变热。

用带有玻璃导管的橡皮塞把试管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

导气管应选用直径尽可能大些的玻璃管,它的另一端插入被冷水冷却的试管2中。

将试管1加热至混合物沸腾。

在全部反应时间内令其始终保持平稳的沸腾状态。

放出的三氧化硫经导管而凝集在试管2内。

当在试管底部收集到0.5mL液体时,把导气管取出来,并迅速用事前已准备好的双层铝箔包裹着的橡皮塞或软木塞把试管盖严。

在此情况下,三氧化硫能长时间地保存在试管内。

导气管则应及时通入第二支试管里,继续收集三氧化硫。

每个试管里收集0.5mL三氧化硫即可,量不要太多,以便安全地进行下边的实验。

三氧化硫不能以液体状态长期保存。

因为在空气中存在的微量水蒸汽的作用下,三氧化硫会转化为美丽的纤维状晶体。

为了使三氧化硫能以液体状态保存,必须把导气管、试管等仪器事先经过干燥处理(用烘干箱或灯焰)。

在收集三氧化硫的试管里要放入几粒(为小米粒大小)硼酸晶体。

它是三氧化硫的液态稳定剂。

制备三氧化硫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这个实验里要选用较粗的导气管,目的是为了防止三氧化硫在管内形成晶体,堵塞管路,即使采用粗的导气管,也要注意观察导气管中的情况,倘若生成少量晶体,这尚无多大妨碍,但如果生成的晶体较多,则应及时用灯焰加热导管。

(2)三氧化硫有很强的氧化性,能破坏橡胶,所以保存三氧化硫用的橡胶塞或软木塞要用铝箔包裹住,铝的表面被氧化后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防止铝进一步受到氧化。

实验装置中的导管最好不用橡胶管连接,用一整根玻璃管,操作上虽有不便之处,但可设法克服。

(3)三氧化硫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因此,制备SO3应该切实遵守安全操作规则。

实验宜在通风厨里进行。

(4)三氧化硫的水化三氧化硫与水的反应是强放热反应,18℃时的热效应是29.8kcal/mol。

反应进行得相当猛烈。

因此,实验时三氧化硫的用量不要多于0.5mL。

为了安全起见,盛三氧化硫的试管要用透明聚乙烯薄膜包好,使塑料薄膜上缘高出试管口3~4cm,把它垂直固定在铁架台的夹子上。

取下试管上的塞子,往试管里倒入2~3mL水。

由于反应放热,使得溶液沸腾起来。

如果把试管放在冷水杯里进行冷却,反应过程可以较为平静一些。

反应完毕之后,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来的生成物是H2SO4。

(5)三氧化硫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取适量氧化镁,放在瓷皿中进行煅烧,以便除去其中的少量水分。

等到冷却以后,把它放在小药瓶中,用塞子盖严备用。

实验时取一盛有液体SO3的试管,并向其中投入少量干燥的氧化镁,这时可以看到氧化镁发出明亮的闪光。

反应过后还可以继续投入氧化镁,当再投入少量氧化镁而无闪光时,即证明SO3已经耗尽。

(6)三氧化硫与碱的作用在盛有SO3的试管内放入一些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晶体,反应强烈放热,结果使生成物成为熔融状态的硫酸钠(Na2SO4·10H2O,熔点为32.38℃)。

三氧化硫的制取
目的:认识三氧化硫的制法。

用品:曲颈甑、试管、烧杯、安瓿、石棉铁丝网、酒精喷灯、量筒。

发烟硫酸、五氧化二磷、食盐、冰。

原理:发烟硫酸和五氧化二磷反应能生成磷酸和三氧化硫。

磷酸是非挥发性酸,三氧化硫的沸点较低,它们很容易分离开来。

3H2SO4+P2O5=2H3PO4+3SO3↑
为了制取液态和固态三氧化硫,需用冰和食盐混和物使三氧化硫冷却。

三氧化硫的沸点为45℃,熔点为16.8℃。

准备:
1.控制安瓿和细颈漏斗将一支15×150毫米的普通试管离管口约1/3处在酒精喷灯上拉成细颈,直径约8毫米,以能插入拉细的漏斗颈为度,作为安瓿用。

细颈要长一些,便于熔封。

另取一支破底试管在酒精喷灯上拉成长而颈细的漏斗,漏斗颈的外径约6毫米,使插入安瓿后在细颈处能露出一条隙缝。

2.装配三氧化硫发生器三氧化硫的腐蚀性很强,制取和贮存三氧化硫的仪器不能用橡皮塞和橡皮管装配。

最好用带有导管和磨口塞的梨形瓶,也可用小号曲颈甑。

整个装置如图7-72所示。

操作:
1.制取三氧化硫在100毫升曲颈甑内盛五氧化二磷10克,加发烟硫酸8毫升润湿后,用小火微微加热,即有白色的三氧化硫浓烟生成。

三氧化硫从曲颈甑的颈部逸出,经细颈漏斗进入浸在食盐冰水里安瓿瓶的底部,被冷凝成液体。

反应剧热时即移开灯火,以防三氧化硫不能及时凝聚而扩散入空气里。

2.熔封安瓿当安瓶中积有液态三氧化硫2~3毫升时,实验可停止。

把曲颈甑移入通风橱内,从冰水中取出安瓿,擦干水渍,迅即将安瓿的细颈处在酒精喷灯上熔封。

3.制取固体三氧化硫这时安瓿中已有一部分液态三氧化硫凝成固态。

把熔封好的安瓿浸在温水里,使其中的三氧化硫完全熔化,然后取出,浸入冷水里静置冷却。

第二天可以看到安瓿里已结成白色纤维状的固态三氧化硫。

注意事项:
1.五氧化二磷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取用时操作要迅速。

2.发烟硫酸中含过量三氧化硫约20%,在常温下呈固态,使用时可把发烟硫酸的瓶浸在30~40℃温水内使它熔化后再量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