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通信技术--习题集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 习题集一 填空题1.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其重要的质量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分别对应(传输速率 )和(差错率)。
2.一个均值为零的平稳高斯窄带噪声,它的包络一维分布服从( 瑞利分布),而其相位的一维分布是(均匀分布),如果再加上正弦波后包络一维分布服从( 莱斯分布(广义瑞利分布))。
3.若线性系统的输入过程()t i ξ是高斯型的,则输出()t o ξ是( 高斯 )型的。
4.通过眼图,可以观察到( 码间串扰 )和( 高斯白噪声 )的大小。
5.对2ASK 、2FSK 和2PSK 三种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其中有效性最差的是( 2FSK )系统,可靠性最好的是(2PSK )系统。
6.2PSK 信号在接收端因为载波同步系统中的分频,可能产生载波相位状态转移,发生对信号的错误解调,这种现象称为(倒π现象)。
7. 根据乘性干扰对信道的影响,可把调制信道分为(随参信道)和(恒参信道)两大类。
8.基带传输系统的总误码率依赖于(信号峰值)和(噪声均方根值)之比。
9.调制信道对信号的干扰分为(加性干扰)和(乘性干扰)两种。
10.若线形系统的输入过程是高斯型的,则输出是(高斯)型的。
11.通断键控信号(OOK )的基本的解调方法有(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法)及(相干解调/同步检测法)。
12.随参信道的传输媒质的三个特点分别为(对信号的耗衰随时间而变)、(传输的时延随时间而变)、(多径传播)。
13.包络检波法的系统误码率取决于(系统输入信噪比)和(归一化门限值)。
14.起伏噪声又可分为(热噪声)、(散弹噪声)及(宇宙噪声)。
15.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可能包括两部分即(连续谱)和(离散谱)。
16.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的产生方法有两种,分别为(模拟幅度调制)和(键控法)。
17.模拟信号是利用(抽样)、(量化)和(编码)来实现其数字传输的。
18.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是(A/D )、(数字传输系统)和(D/A )。
现代通信技术习题集
光纤通信试题库填空:1,光纤通信是以光载波,利用纯度极高的玻璃纤维拉制成极细的光导纤维作为传输媒介,通过光电变换,用光来传输信息的通信技术。
在光域上光信号的复用能够进行波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三种。
在想干光通信中主要利用了相干调制和外差检测技术。
FFTH是指将光网络单元安装在住家用户或企业用户处。
判断:时分复用指的是把光载波中所能统一的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接着将帧分划为若干个时隙,按照相对应的分配标准。
(对)电缆的造价成本远高于光缆,并且传输容量比光缆又低得多。
(错)光纤传感器可用于高压,电气,噪声,高温,腐蚀或其他的恶劣环境。
(对)光纤光缆的弯曲半径不能过大,即必须小于20cm。
(错)选择:FTTB指的是:A光纤到大楼 B光纤到户 C光纤到小区 D光纤到桌面近代的光纤通讯始于C年代:A.1940B.1950C.1960D.1970D由光检测器,光源和判决再生电路组成。
转接器 B.路由器 C.放大器 D.中继器光纤通信的缺点包括:A分路,耦合不灵活 B.通信距离受限 C.天气影响链路可靠D.只能在视线范围内建立连接简答:画出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超100G光纤网络面临的四大挑战:技术标准不统一;超100G传输技术实现难度大;固定栅格频谱利用率低;光信道无法动态调整3.列出光纤通信的三个优点:ZigBee技术试题库填空题一个ZigBee网络由一个协调器节点、多个路由器和多个终端设备节点组成。
ZigBee的安全性比较高,其加密技术采用128位AES加密算法。
ZigBee技术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网络、网状型网络、簇状型网络三种。
ZigBee中每个协调点最多可连接255个节点,一个ZigBee网络最多可容纳65535个节点。
选择题下面哪个不是ZigBee技术的优点(B)。
A.低复杂度B.高功率C.近距离D.低数据速率在ZigBee技术中,PHY层和 MAC层采用(A)协议标准。
A.IEEE 802.15.4B.IEEE 802.11b C.IEEE 802.11aD.IEEE 802.12在IEEE 802.15.4标准协议中,规定了2.4GHz物理层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C)。
通信工程师习题集
通信工程师习题集1、问答题某边际网搬迁工程,原基站配置为O2站,载频输出功率为40W,合路器损耗为1dB,馈线损耗为3dB,天线增益为11dBi。
此基站位于两省交界处一个小山上,天线挂高近百米,(江南博哥)山上树木较多,且覆盖区内有铁路直线穿过。
其中火车厢体损耗为15dB,覆盖区内铁路线最远处距基站的空间损耗为142dB。
手机最大发射功率2W,手机接收灵敏度为-102dBm。
请根据该站实际环境特点给出如何进行天线选型、工程设计和网规参数设置?正确答案:天线选型:A、由于该基站位于山顶,需要考虑山脚小镇的覆盖,并且山体较高,因此在天线选型时需要使用内置下倾角天线;B、选择高增益天线,增强小区覆盖。
工程设计:C、因为基站在山顶,工程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防雷设计;D、在天线安装设计时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连线应垂直于铁路线;E、考虑到山上树木较多,在进行天线安装时必须高出树木,避免树木吸收遮挡信号,影响覆盖。
参数规划:F、由于铁路位于交界处,火车驶入本小区内,会产生较多的突发位置更新,需要打开SDCCH动态分配;G、避免同其他区域出现同频、同BSIC情况;H、协调另外一个地区进行邻区配置。
2、单选电缆孔洞和管井应采用()封堵,通信电缆不应与动力馈电线缆敷设在同一走线孔洞(管井)内。
A、难燃性材料B、可燃性材料C、不燃性材料D、易燃性材料正确答案:C3、单选无线局域网的标准是()A.802.2B.802.3C.802.3uD.802.11正确答案:D4、判断题在传统的网络模型中,传输层、链路层、网络层相互连接,用统一的语言在层内进行设备间沟通,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正确答案:错5、单选蒸发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0-100mm,分辨率0.1mm,测量准确度为()A、±0.5%B、±1.5%C、±15%D、±5%正确答案:B6、单选以下不属于线性调制的调制方式是()。
A.AMB.DSBC.SSBD.FM正确答案:D7、单选按信号特征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以下为数字通信系统的是()。
华师计算机网络习题集
1.第8题具有冲突检测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技术,只用于( )。
A.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B.星型网络拓扑结构C.环型拓扑结构D.树型网络拓扑结构 答案:A 2.第9题IEEE 802.3物理层标准中的10Base-T采用的传输媒体为( )。
A.光纤B.基带粗同轴电缆C.基带细同轴电缆D.双绞线 答案:D 3.第10题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
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上述3种均不是 答案:C 4.第11题ADSL技术能够支持的最大数据上传速率是多少( )。
A.56Kb/sB.128Kb/sC.1Mb/sD.8Mb/s 答案:D 5.第12题语法转换和语法选择是( )应完成的功能。
A.网络层B.传输层C.表示层D.会话层 答案:C 6.第13题在OSI模型中,一个层N与它的上层(第N+1层)的关系是什么( )。
A.第N层与第N+1层相互没有影响。
B.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C.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D.第N+1层把从第N层接收到的信息添一个报头答案:B 7.第14题以下哪一个网络设备不是组成局域网必须的( )A.路由器B.工作站C.适配器D.传输介质 答案:A 8.第15题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称为( )。
A.VLANB.VWANC.VPND.VNET 答案:A 9.第16题下面哪种网络技术最适合多媒体通信的需求( )。
A.X.25B.ISDNC.ATMD.帧中继 答案:B 10.第17题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
A.精度高B.内存容量大C.运算速度快D.共享资源 答案:D 11.第18题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 )。
A.比特流B.数据帧C.分组D.数据报 答案:A 12.第19题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语法、语义、同步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答案:C 13.第20题当数据分组从网络底层移动到高层时,其首部会被逐层( )。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习题集(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程习题集【说明】:本课程《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编号为03009)共有单选题,判断改错题,简答题,计算题1,计算题2, 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简答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1.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B.主机、外设、软件C.硬件、程序、数据D.主机、程序、数据2.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A.网络接口层B.互联层C.传输层D.应用层3.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4.在以太网中,冲突( )A.是由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错误使用造成的B.是由于网络管理员的失误造成的C.是一种正常现象D.是一种不正常现象5.下面关于以太网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数据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
B.所有节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受数据。
C.两个节点相互通信时,第3个节点不检测总线上的信号。
D.网络中有一个控制中心,用于控制所有节点的发送和接受。
6.为局域网上各工作站提供完整数据、目录等信息共享的服务器是()服务器。
A.磁盘 B.终端C.打印 D.文件7.接收端发现有差错时,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码字收到为止,这种差错控制方法称为()。
A.前向纠错 B.自动请求重发C.冗余检验 D.混合差错控制8. HDLC是()。
A.面向字符型的同步协议 B.面向比特型的同步协议C.异步协议 D.面向字计数的同步协议9.一般认为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三个,它们是()。
A.传输媒体、差错检测方法和网络操作系统B.通信方式、同步方式和拓朴结构C.传输媒体、拓扑结构和媒体访问控制方法D.数据编码技术、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和数据交换技术10.字符问的同步定时是指()。
A.字符问问隔任意 B.字符问比特凤间隔任意C.字符间间隔固定 D.字符内比特间间隔固定11. FDDI标准规定网络的传输介质采用( )A.非屏蔽双绞线B.屏蔽双绞线C.光纤D.同轴电缆12.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均连接到一条公共的通信传输线路上,这种连接结构被称为( )A.总线结构B.环型结构C.星型结构D.网状结构13.下面不属于网卡功能的是( )A.实现介质访问控制B.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C.实现物理层的功能D.实现调制和解调功能14.对于用集线器连接的共享式太网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A.集线器可以放大所接收的信号。
2014-2015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习题集 黄秀珍
简单题:1、画出OSI-RM模型的结构图,并说明各层次的功能。
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网络结点之间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进而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包,并采取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控制着通信子网的运行,为以分组(packet)为单位的数据包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当的路由,并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
传输层:向用户通过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的数据传输服务,实现为上层屏蔽低层的数据传输问题。
会话层:负责维护通信中两个结点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建立、维护和断开,以及数据的交换。
表示层: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的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通过网络服务,它包含了各种用户普通使用的协议。
2、简述TCP/IP参考模型结构,并对每个层次的功能进行描述。
TCP/IP参考模型包括4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络层、主机-网络层TCP/IP是Internet中重要的通信规则。
它规定了计算机通信所使用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报头与相应的动作。
TCP/IP协议体系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开放式的协议标准2)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3)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合于互联网络4)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所有网络设备在Internet中都有唯一的IP地址5)标准化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拥有大量用户的网络服务 TCP/IP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1主机-网络层主机-网络层是TCP/IP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它负责发送和接收IP分组。
TCP/IP协议对主机-网络层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协议,它采取开放的策略,允许使用广域网、局域网与城域网的各种协议。
计算机网络习题集(第二章 物理层)
第二章物理层练习题一、填空题1从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来看,通信有以下三个基本方式:()通信、()通信和()通信。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 通信的方式答案: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2 每赫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为每秒()个码元。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 信道的容量答案:2)3 为了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就必须设法使每一个码元能携带更多个比特的信息量,即采用()的调制方法。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答案:多进制)4 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和()。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传输媒体答案: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5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介质有关的特性,即()特性、()特性、()特性和()特性。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答案: 机械、电气、功能、规程)6常用的物理层标准有()、()。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答案: RS-232、X.21)7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 )。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答案: 比特流)8 物理层上所传数据的单位是( )。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答案: 比特)9 ()特性用来说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答案:机械特性)10 ( ) 特性用来说明在接口电缆的哪条线上出现的电压应为什么范围,即什么样的电压表示1或0。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答案:电气特性)11 ( ) 特性说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答案:功能特性)12 ( ) 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答案:规程特性)13 ( ) 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 通信的方式答案: 单工)14 ( ) 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
internet习题集
1.internet上,访问web网站时用的工具是浏览器。
下列( )就是目前常用的web浏览器之一。
a、internet explorerb、outlook expressc、yahood、frontpage2.与web网站和web页面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称“统一资源定位器”,它的英文缩写是( )。
a、upsb、usbc、ulrd、url3.当个人计算机以拨号方式接入internet网时,必须使用的设备是( )。
a、网卡b、调制解调器(modem)c、电话机d、浏览器软件4.如果要以电话拨号方式接入internet网,则需要安装调制解调器和( )。
a、浏览器软件b、网卡c、windows ntd、解压卡5.以( )将网络划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
a、接入的计算机多少b、接入的计算机类型c、拓扑类型d、地理范围6.目前网络传输介质中传输速率最高的是( )。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缆d、电话线7.域名是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的计算机名,域名中的后缀.gov表示机构所属类型为( )。
a、军事机构b、政府机构c、教育机构d、商业公司8.根据域名代码规定,域名为表示的网站类别应是( )。
a、教育机构b、军事部门c、商业组织d、国际组织9.在计算机网络中,通常把提供并管理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称为。
a、服务器 b、工作站c、网关 d、网桥10.下列各指标中,( )是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a、重码率b、传输速率c、分辨率d、时钟主频11. 调制解调器(modem)的作用是( )。
a、将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以便发送b、将模拟信号转换成计算机的数字信号,以便接收c、将计算机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互相转换,以便传输d、为了上网与接电话两不误12、______是指连入网络的不同档次、不同型号的微机,它是网络中实际为用户操作的工作平台,它通过插在微机上的网卡和连接电缆与网络服务器相连。
无线通信技术习题集
填空题1.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一样,都是大约3*108 m/s 。
2.无线电波以横向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中传播。
3.全球第三代数字通信(3G)包括的主流技术有WCDMA 、cdma2000 和TD-SCDMA 。
4.在QPSK方式下,每个符号用 2 个比特表示,并且比特率是波特率的2倍,这叫做四进制系统。
5.信源编码是为提高数字信号有效性而采取的编码技术,其宗旨是尽可能压缩冗余度。
6.信道编码是通过增加码字,利用冗余来提高抗干扰能力的。
亦即是以降低信息传输速率为代价减少错误。
7.PCM是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一种具体方法,它包括取样、和量化、编码三个步骤。
8.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主要有3种:前向纠错(FEC)、检错重发(ARQ)和混合纠错(HEC)。
9.模拟调制主要的基本形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
10.通信系统根据通信双方信息传输的方向可以分为单工通信和双工通信。
11.GSM系统基站子系统由基站收发信机(BTS)和基站控制器(BSC)两大部分组成。
12.微波中继通信是利用微波作为载波并采用中继方式在地面上进行的无线电通信。
13.微波中继通信系统内部干扰主要包括和旁瓣干扰。
14.卫星上的通信分系统又称为转发器,通常分为透明转发器和处理转发器两类。
15.IEEE 802.11定义了3种接入控制机制,分别是分布式协调功能(DCF)中的CSMA/CA协议、RTS/CTS机制和点协调功能(PCF)机制。
16.IEEE 802.11的侦听机制既有实际的物理操作,也有虚拟的逻辑操作,对应于两种载波侦听方式:物理载波侦听方式和虚拟载波侦听方式。
17.IEEE 802.16工作组的主要工作都围绕空中接口展开,空中接口主要由物理层和MAC层组成。
18.IEEE 802.16的MAC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公共部分子层(CPS)来实现的。
单项选择题1.超短波VHF频段的频率范围为(B )。
通信工程师习题集考试试题(题库版)
通信工程师习题集考试试题(题库版)1、单选天线方位角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方位角容许偏差为±()°。
A、2B、3C、5D、8正确答案:C2、单选TD-LTE E频段8通道的带宽基本要求是()。
A(江南博哥)、10MB、20MC、40MD、35M正确答案:C3、单选根据《QC-G-001-2012中国移动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范》挂墙设备安装可以采用水平安装方式或竖直安装方式.无论采用哪种安装方式都应保证水平和竖直方向偏差均小于(),设备正面面板朝向宜便于接线及维护。
A、±1°B、±2°C、±3°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4、多选光交换技术可以分为()的类型.A.光路光交换B.光路非光交换C.非分组光交换D.分组光交换正确答案:A, D5、填空题在独立等概的条件下,M进制码元的信息量是二进制码元的()倍;在码元速率相同情况下,M进制码元的息速率是二进制的()倍。
正确答案:log2M;log2M6、问答题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正确答案:(1)消息出现的概率;(2)消息的种类;(3)消息的重要程度;消息中所含的信息量是该消息出现的概率的函数。
7、问答题讲述实际网优中用户可能投诉的认为是信号波动的问题。
正确答案:目前现场反映的信号波动的问题有以下各种,其中包括:8.多径原因造成的信号电平波动。
9.由于小区重选出现信号电平指示的变化(特别是话务调整使cro设置过大时)。
10.干扰造成的当前服务区手机的DCS计数器跌为零,而发生小区重选。
11.传输闪断严重造成的基站开、关功放的现象。
12.直接重试功能打开后,由于当前小区忙等原因造成的直接重试到其他非最好小区时,在手机上反映的电平变化。
13.下行功控打开后也会出现通话过程中的信号指示变化。
14.有少量手机在做位置更新时也会出现电平指示的变动。
15.手机处于小区天线的0点区,16.TRX载频板故障或各载频合路方式不同等情况导致载频功率在天线口输入功率不一致。
通信工程师习题集考点(题库版)
通信工程师习题集考点(题库版)1、多选一个典型的EPON系统由()组成.A.光线路终端B.网元管理系统C.光配线系统D.光网络单元E.光分配网络正确答案:A, B, D, E2、单选在数字基带传输(江南博哥)系统中,以下不能消除码间干扰系统传输特性为()。
A.理想低通特性B.升余弦特性C.匹配滤波特性D.线性滚降特性正确答案:C3、名词解释同步数字体系管理网正确答案:即管理SDH网元的TMN的子集。
4、单选以下为二进制码,其中功率谱中无线谱分量的码是()。
A.等概单极性码B.不等概单极码C.等概双极性码D.不等概双极性码正确答案:C5、单选改善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影响的措施是()。
A.提高信噪比B.采用分集技术C.采用均衡技术D.降低信息速率正确答案:B6、名词解释真假MP3正确答案:真MP3是指通过硬件音乐解码芯片功能来完成的MP3歌曲播放的功能,假MP3又称为软件实现的MP3功能,是通过软件播放器实现的。
7、单选接地体埋深宜不小于()米(接地体上端距地面的距离)。
在严寒地区,接地体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
在土壤较薄的石山或碎石多岩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接地体埋深,在雨水冲刷下接地体不应暴露于地表。
A、0.5B、0.6C、0.7D、0.8正确答案:C8、问答题什么是窄带随机过程?它的频谱和时间波形有什么特点?正确答案:若随机过程ξ(t)的频谱密度集中在中心频率f_c附近相对窄的频带范围Δf内,即满足Δf≪fc条件,且fc远离零频率,责称该ξ(t)为窄带随机过程。
其频谱集中在fc附近,波形如同一个包络和相位随机缓变的正弦波。
9、单选一个数字通信系统至少应包括的两种同步是()。
A.载波同步、位同步B.载波同步、网同步C.帧同步、载波同步D.帧同步、位同步正确答案:D10、名词解释Flash功能正确答案:指的是可以在手机上观看Flash动画,进行Flash游戏等功能。
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和娱乐性的增加,Flash功能已经成为手机发展的新方向之一。
劳顿《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_第1章_中文
《管理信息系统》第13版 (Laudon/Laudon)第1章当今全球商业中的信息系统对错题1)互联网广告每年以大约10%的增速在发展。
参考答案: TRUE难度系数: 32)开发一个新产品、完成一份订单、聘用一位新员工等均是企业业务流程的例子。
参考答案: TRUE难度系数: 13)完全数字化的公司只提供数字化产品或服务。
参考答案: FALSE难度系数: 24)商业模式描述了一个公司如何生产、交付和销售产品或服务以创造财富。
参考答案: TRUE难度系数: 15)信息技术是指企业用于支持业务目标的所有硬件,而信息系统包括所有软件和必要的业务流程。
参考答案: FALSE难度系数: 26)计算机只是信息系统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 TRUE难度系数: 17)信息系统文化描述了信息系统的行为方法,而计算机文化描述了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法。
参考答案: FALSE难度系数: 18)信息系统的维度包括管理、组织和信息技术。
参考答案: TRUE难度系数: 29)知识工作者是指承担企业所有层面的书面工作的工作者。
参考答案: FALSE难度系数: 110)有四个主要的业务职能: 销售和营销、生产和制造、财务和会计,以及信息技术。
参考答案: FALSE难度系数: 111)为了理解一个特定的企业是如何使用信息系统的,你需要了解该公司组织层次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
参考答案: TRUE难度系数: 212)业务流程是一组逻辑上相互关联的任务,其目的是为了完成组织正式编码的任务。
参考答案: FALSE难度系数: 213)绝大部分管理职责是由新的知识和信息驱动的创造性工作。
参考答案: TRUE难度系数: 114)内联网(Intranets)允许企业与第三方供应商方便地协作。
参考答案: FALSE难度系数: 215)IT投资占了全部投资资本的50%以上。
参考答案: TRUE难度系数: 216)UPS通过基于web的系统让用户将UPS某些功能,如快递单追踪、成本计算等,嵌入到他们自己的系统中,这是一种实现客户密切关系的信息系统。
《计算机网络习题集》
实用文档目录第1章绪论第2章基本概念第3章OSI模型第4章信号第5章编码第6章数字数据传输:接口和调制解调器第7章传输媒介第8章复用第9章错误检测与纠正第10章数据链路控制第11章数据链路协议第12章局域网第13章城域网第14章交换:一个网络层功能第15章综合业务数字网第16章X.25第17章帧中继第18章A TM第19章SONET/SDH第20章网际互连和网络设备第21章传输层第22章OSI高层第23章TCP/IP第1章绪论1.3 习题一、填空题1.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信息传递和___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三网合一”的“三网”是指电信网、___________和计算机网。
二、选择题1.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组成系统。
A.计算机—通信线路—计算机B.PC机—通信线路—PC机C.终端—通信线路—终端D.计算机—通信线路—终端2.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资源共享,这里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是指硬件、软件和()。
A.大型机B.通信系统C.服务器D.数据3.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在()。
A.系统物理结构B.系统高层软件C.传输介质D.服务器类型4.网络协议中规定通信双方要发出什么控制信息,执行的动作和返回的应答的部分称为()。
A.语法部分B.语义部分C.定时关系D.以上都不是5.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语法、语义与()A.工作原理B.时序C.进程D.传输服务三、简答题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哪些?2.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有什么异同点?3.什么是网络协议?它由哪几个要素组成?1.4 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资源共享2. 有线电视网二、选择题1. C2. D3. B4. B5. B三、简答题1. (1)数据通信(2)资源共享(3)提高系统处理能力(4)分担负荷,提高效率(5)提高可靠性2. 共同点:一般的分布式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之上的,所以分布式系统与计算机网络在物理结构上基本相同。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知识能力练习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知识能力练习填空题1.OSI参考模型划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 、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七层。
2.每层封装后的数据单元的叫法不同,在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的协议数据单元统称为________,在传输层协议数据单元称为________,在网络层称为________,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称为frame数据帧________,在物理层叫做________。
3.OSI参考模型中每个层次接收到上层传递过来的数据后都要将本层次的控制信息加入数据单元的头部,一些层次还要将效验和等信息附加到数据单元的尾部,这个过程叫做______;当数据到达接收端时,每一层读取相应的控制信息根据控制信息中的内容向上层传递数据单元,在向上层传递之前去掉本层的控制头部信息和尾部信息(如果有的话)。
此过程叫_____。
4.TCP/IP协议模型是OSI模型的浓缩,将原来的七层模型合并为四层协议的体系结构,自顶向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在TCP/IP协议簇中,有两个不同的传输协议:______和_____,它们分别承载不同的应用。
6.我们常用的telnet的端口号是:______;http端口号是:______;ftp使用的端口号是:______;7.TCP/IP协议中,国际知名端口号是从________至________;8.每个TCP段都包含________和________的端口号。
这两个值加上IP首部中的源端IP地址和目的端IP地址唯一确定一个TCP连接。
9.我们常用的诊断工具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就是使用的ICMP协议。
10.目前业界普遍使用的IP协议的版本号是_______,该版本下的IP地址长度是______字节。
11.IP包中的________________设置了数据包可以经过的最多路由器数。
通信专业综合能力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
6、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多媒体技术与( )相结合的产物。 A、计算机技术 B、通信网技术 C、广播电视技术 D、通信 技术 7、TCP/IP的核心思想是:对于OSI,在传输层和网络层建 立一个统一的( )网络,以屏蔽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 有关部分的硬件差异,从而实现普遍的连通性。 A、物理 B、逻辑 C、虚拟物理 D、虚拟逻辑 8、在电子商务中,( )是必须考虑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A、高效性 B、集成性 C、安全性 D、可扩展性 9、个人通信是现代无绳通信、蜂窝移动通信和( )的综 合产物。 A、智能网技术 B、Internet C、多媒体技术 D、光纤通信 技术 10、通信局(站)直流基础电源的额定电压为( )。 A、-24V B、+24V C、-48V D、+48V
二、多项选择题
6、智能网一般由( )、智能外设、业务生成环境等几个 部分组成。 A、业务交换点 B、业务控制点 C、业务数据点 D、业务 管理系统 7、No.7信令方式规定的基本信号单元格式有( )。 A、消息信号单元 B、链路状态信号单元 C、填充信号单 元 D、空闲信号单元 8、GPS卫星系统可以由( )组成。 A、GPS卫星系统 B、地球站 C、性能分析 D、性能管理 控制 9、性能管理包括( )功能。 A、性能采集 B、性能监测 C、性能分析 D、性能管理控 制 10、故障管理有关的管理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A、故障类型 B、故障原因 C、故障级别 D、故障时间
15、信令网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信令网管理是在信令网出现故障或拥塞时, 完成信令网的重组,保证信令网路正常工 作。它由MTP第三功能级完成,包括信令 路由管理、信令业务管理、信令链路管理。
16、同步网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我国同步网分为哪几级?
通信原理期末复习习题集(附完整答案解析)
通信原理期末复习习题集(附完整答案解析)一、绪论1、描述通信系统的两大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为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通常用传输速率(频带利用率)和差错率来衡量这两个指标。
2、多路复用方式有FDMA 、TDMA 、CDMA (列出三种方式)。
3、八进制传码率3000Baud,传信率为9000b/s ,传信率不变的情况下变为二进制,4和无线通信。
5来表示;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用差错率(误码率、误信率)来表示。
6、按照通信双方之间的工作方式可将通信方式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双工通信。
7、按数字信号序列排列传输方式可将通信方式分为串行通信和_ 并行通信。
8、关于数字通信的优点描述错误的是(D )。
(A)抗噪声性能好(B)噪声不积累(C)可实现综合业务(D)占用带宽宽9、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常用来衡量其可靠性指标的是( B )。
(A)信息量(B)差错率(C)信噪比(D)数码率10、简述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
(一)优点: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累积传输差错可控便于应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减轻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二)缺点:需要占用较大带宽对同步要求高11、简要叙述由香农公式可得出的主要结论。
对于有噪声的连续信道,可由香农公式来计算信道容量。
香农公式给出了高斯白噪声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香农公式可得出的主要结论:(1)信息速率低于信道容量时,一定有办法实现无误传输。
(2)信息速率高于信道容量时,则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可靠地传输这些信息. (3)信道容量C 、传输信息所用的信道带宽B 与信噪比S/N 之间存在着互换的关系:①在保持C 不变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增加信号的传输带宽B 来降低对信噪比的要求。
②在保持B 不变的前提下,可以用提高信噪比的方法增加信道容量。
12、与模拟通信相比,数字通信具有哪些优点。
(1)抗噪声性能好。
(2)易于进行差错控制。
(3)采用中继传输噪声不积累。
移动通信习题集
移动通信原理一.填空题1.移动通信系统按使用地理环境不同可分为陆地、天空、海洋三种类型。
2.移动通信系统按传递信号的不同,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3.为了解决蜂窝移动通信网中有限频率资源与不断增长的用户要求矛盾,采取了小区分裂和频率复用两种技术。
4.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属于调度系统,一般用于专用移动通信网。
5.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不同可分为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6.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有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和半双工通信。
7.移动通信的噪声主要有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外部噪声主要有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
8.无线电波由于传输路径不同,可分为直射波、反射波、折射波、散射波和绕射波。
9.无线电波从发射到接收之间,收、发信号会受到衰落和延时的干扰,一般将这种干扰称为多径效应。
10.移动通信中的分集接收方式有宏分集和微分集。
微分集又分为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
11、利用多个天线接收的分集称为空间分集 ; 在GSM中,实现交织技术属于时间分集,实现跳频技术属于频率分集。
12.移动通信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容量范围基本上形成了以欧洲、北美和日本三大实业集团。
13.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主要指车载台、手机和对讲机,这三种终端的主要区别是功率大小不一样、无线结构不一样。
14.小区的激励方式有中心激励和顶点激励。
15.无线电通信信息传输方式可分为单向传输(广播式)和双向传输(应答式)。
*16.无线寻呼系统是一种单向通信方式,人们称之为 BB机(传呼机)。
*17.无绳电话机一般可分为座机和手机两部分,这两部分之间用无线电通信连接,故可称之为无绳电话。
*18.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控制方式有集中控制和分布控制两种。
19.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特性参数随外界因素的影响的变化快慢可划分为恒参信道和变参信道。
20.无线电通信电波在系统传输中,接收端的信号会受到衰落和时延的干扰。
21.信道编码技术的抗干扰主要是对单个差错信号,对于连续差错使用交织技术抗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
1.为什么数据通信的体系结构采用分层的模式,分层的要求是什么?
2.简述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与因特网模型各层的功能,比较两者功能相对应的层。
3.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简述在因特网模型中各层寻址的名称及各自的作用。
5.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的差错控制技术的主要差别什么?分析原因。
6.说明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及传输层的数据传输格式的名称,并解释每层数据传输格
式长短不同的原因。
7.物理地址、逻辑地址(IP地址)的表示方法?举例说明。
8.在下图中,计算机A经过LAN1、路由器R1和LAN2,发送一个报文到计算机D,分别
标明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每一跳接口的帧和分组的内容。
9.对上图,假定通信是在具有端口地址i的计算机A上的进程与具有端口地址j的计算机
D上的进程之间进行的,分别标明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每一跳的帧和分组的内容。
第二章数字通信基本原理
1.描述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带宽的特点。
2.解释信号带宽和信道带宽。
3.什么是基带信号和频带信号?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对于比特流01001110,画出其单极性归零码、曼彻斯特码和相对曼彻斯特码的波形。
5.对于题4的比特流,画出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绝对调相和相对调相的调制波形图。
6.解释块编码的特点及其意义。
7.简述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的基本过程。
8.在PCM中,如果要求最大相对量化误差小于0.05%,问应该选择几位输出的模/数转换
器?
9.给出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容量的公式,分析各参数的之间的转换关系。
10.简述通信中常用的复用方式,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1.简述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统计)时分复用的各自特点。
12.对一带宽为100kHz的低通信号采样,每一样本的量化电平为1024。
(1)计算数字化信
号的比特率。
(2)计算这个信号的SNR dB。
13.利用光纤传输视频图像。
屏幕的分辨率为640×480像素,每个像素为24比特。
每秒发
送30帧画面,问需要多少的带宽?
14.用同步TDM来复用20路数字源,每个输入的速率为100kbps。
每个输出时隙输出每个
源的1比特数据,每帧数据增加1比特同步数据。
问:(1)输出帧的大小是多少比特?
(2)输出帧的速率是多少?(3)输出帧的持续时间是多少?(4)输出的数据率是多少?
15.解释数据报网络与虚电路网络中的路由表的记录为什么采用不同的格式?
16.详细说明数据报网络与虚电路网络的分组中地址的含义及其在数据传送过程中的作用。
17.分析虚电路网络的交换数据过程中,三个阶段使用的地址的含义,并解释其意义。
18.计算PCM30/32基群信号的数据传输速率。
第三章局域网与广域网
1.简述进行检错和纠错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利用传送一位开关量信息来说明检错的原理。
在局域网中是如何实现纠错功能的?
2.分析最小码距为5的线性码的抗干扰能力。
3.对于(7,3)循环码,求信息101的检验码,写出具体步骤。
生成多项式为
432
=+++。
()1
g x x x x
4.比较分析噪声信道的三个自动重传协议(ARQ)的各自特点。
5.使用一个5位序号,在下列协议中,发送和接收窗口的最大尺寸分别是多少?1)停止
等待ARQ协议,2)回退N帧ARQ协议,3)选择性重复ARQ协议。
6.解释纯ALOHA和时隙ALOHA的冲突时间。
7.解释为什么ALOHA中冲突时间依靠每个帧的发送时间(T fr),而CSMA中依靠帧的传
播延迟时间(T p)?
8.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和带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CSMA/CA)的工作原理。
9.为什么要将以太网的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简述每个子层名称和功能。
10.解释以太网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和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帧格式中每一部
分的含义。
11.为什么以太网的最小帧长不能小于64字节?(假设以太网的带宽为10Mbps,媒体最大
信号传输延迟时间为25.6sμ)。
12.一个以太网MAC子层从上层接收到1510个字节数据。
这些数据能压缩在一个帧内吗?
如果不可以,那么要发送多少帧?每个帧中的数据大小是多少?
13.网络互联设备有哪些,各在通信模型的哪一层?并简述各自的功能。
14.网桥或路由器哪一个开销更大?解释你的结论。
15.与PDH比较,SDH传输网的特点是什么?解释SDH的帧格式。
16.解释SDH的复用工作原理。
17.举例说明SDH中STM-N帧的“字节间插”概念,再解释容器(C)、虚容器(VC)、支
路单元(TU)和管理单元(AU)的作用。
18.SDH网络的基本网元有哪些,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19.简述ATM网络的特点;与SDH传输网比较,两者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0.简述ATM信元结构,及其在交换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21.ATM在头部的前四个字节中使用8位HEC(头部纠错码)字段来控制差错。
生成多项
式82
=+++。
说明这是如何实现的。
()1
g x x x x
22.简述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举例分析成帧、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是怎样结合
起来协调工作的。
第四章 IP网络
1.IPv4地址中,掩码是什么?
2.在地址块中,网络地址是什么?如果有一个给定块中的地址,如何求网络地址?
3.在一个地址块中,已知一主机的IP地址是25.3
4.12.56/16,试问该块的起始地址和最后
地址是什么?
4.在一个地址块中,已知一主机的IP地址是182.44.82.16/26,试问该块的网络地址和有限
广播地址是什么?
5.用斜杠标记法(/n)写出下列掩码:
a)255.255.255.0;b)255.0.0.0;c)255.255.224.0;d)255.255.240.0
6.某一ISP被指派以120.60.4.0/22为起始地址的一个块,该ISP想要给100个组织机构分
配块,每个组织机构仅仅接收8个地址。
设计这些子块,并对每一个子块用斜杠标记法表示;求这些块分配后还有多少可用地址?
7.数据链路层帧传递与网络层分组传递有何不同?
8.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服务有什么不同?
9.IPv4头部中的哪一个字段在经过每一个路由器时都不一样?
10.对IPv4数据报,如果总长为1200字节而其中的1176字节是来自高层的数据,试计算
HLEN的值。
11.简述从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
12.如果路由器R1的路由表是如下表所示,试求出网络的拓扑结构。
掩码网络地址下一跳地址接口
/27 202.14.17.224 ——m1
/18 145.23.192.0 ——m0
默认默认130.56.12.4 m2
13.分析下图路由器R1能否接收到目的地址为140.24.7.42的分组?说明理由。
14.路由器的转发技术有几种?简述各自的实现原理。
第五章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1.区别传输层的两种服务类型: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2.说明UDP协议首部各字段的功能,深入分析为什么需要UDP协议来传输数据,而仅仅
使用IP协议是不行的?
3.比较UDP协议和TCP协议报文首部的异同之处。
4.为什么UDP和TCP在计算校验和时引入了伪首部?
5.下面是打印出来的十六进制格式的TCP头部:
05320017 00000001 00000000 500207FF 00000000
问题是:(1)源端口号;(2)目的端口号;(3)序列号;(4)确认号;(5)头部长度;
(6)段的类型;(7)窗口的大小。
6.简述拥塞控制和服务质量的关系。
7.开环拥塞控制的策略是什么?
第六章电力系统通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