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的结构形式与区分方法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9课 现代建筑》说课稿4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9课 现代建筑》说课稿4](https://img.taocdn.com/s3/m/0faf6b8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4.png)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9课现代建筑》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第19课现代建筑》是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现代建筑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现代建筑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对现代建筑的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现代建筑的背景介绍、现代建筑的特点、现代建筑的实例分析以及现代建筑的创作指导。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认识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学会欣赏现代建筑的美,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现代建筑的创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建筑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他们对于现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可能还不够熟悉,对于如何欣赏和评价现代建筑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建筑的背景知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感受现代建筑的特点,并通过创作实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现代建筑的创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现代建筑的背景知识,认识现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学会欣赏现代建筑的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现代建筑的实例,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现代建筑的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现代建筑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了解现代建筑的背景知识,认识现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学会欣赏现代建筑的美。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现代建筑的创作,以及如何评价和欣赏现代建筑。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欣赏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现代建筑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现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建筑的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现代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现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木结构介绍
![木结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8eb60c958f5f61fb7366615.png)
轻型木结构现代木结构是区分于中国古代木结构,运用现代的木材工业产品和结构计算理论支持的(美式)木结构建筑。
现代木结构主要有轻型木结构、重型木结构以及原木屋(Log House)等。
轻型木结构是指间距较密的规格材(间距为12",16",24"等)形成轻型框架,外覆盖结构墙面板(OSB板,胶合板),共同形成盒子式受力体系,以承担各种荷载。
轻型木结构具有施工方便,材料成本低,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但由于考虑防火等原因,需在框架内侧或者外侧铺设防火石膏板,无法显露木材的天然纹理材质。
轻型木结构的抗震特点由于轻型木结构是一种采用小断面规格木材通过钉和金属连接件连接固定建造而成的建筑物。
木材本身就具有弹性,在外力作用下有一定的变形和恢复能力;而钉节点和金属连接件节点和我们传统木结构中的隼卯节点可谓异曲同工,都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这样轻型木结构就形成了一个柔性结构。
轻型木结构有三大特点,首先,结构自重轻,木材的重量仅为混凝土重量的1/4到1/5,相同体量的建筑物,结构自重越小受到的地震作用也越小,所以轻质的木结构受到的地震作用比较小;其次,轻型木结构采用规格材做墙体骨柱,定向刨花板或胶合板等结构性能稳定的板材做覆面板,形成具有良好抗侧能力的木剪力墙,这也是结构主要的抗侧力构件;最后,小断面密布的轻型木结构是柔性结构,有很大的结构冗余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变形能力,结构可以通过自身的变形来消耗能量,提高整体安全性。
当发生地震时,在三大特点的共同作用下,轻型木结构体现出良好的“以柔克刚”的抗震性能。
典型的轻型木结构建筑构造另外两种现代木结构:重型木结构,原木屋(Log House)重型木结构是指采用工程木产品以及方木或者原木作为承重构件的大跨度梁柱结构。
重型木结构因为其外露的木材特性,能充分体现木材的天然的色泽和美丽的花纹,被广泛用于一些有高尚、环保追求的建筑中.。
裸露木质纹理的重型木结构!自然与低碳的环保元素,舒适的质感,不自主的想去抚摸。
建筑类型分类
![建筑类型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e0b0fc175ef7ba0d4b733b1e.png)
建筑类型分类低层住宅低层住宅(1-3层)主要是指(一户)独立式住宅、(二户)联立式住宅和(多户)联排式住宅。
与多层和高层住宅相比,低层住宅最具有自然的亲合性(其往往设有住户专用庭院),适合儿童或老人的生活;住户间干扰少,有宜人的居住氛围。
这种住宅虽然为居民所喜爱,但受到土地价格与利用效率、高政及配套设施、规模、位置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在供应总量上有限。
多层住宅多层住宅(4—7层)主要是借助公共楼梯垂直交通,是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它与中高层(小高层)和高层住宅相比,有一定的优势:(1)在建设投资上,多层住宅不需要像中高层和高层住宅那样增加电梯、高压水泵、公共走道等方面的投资.(2)在户型设计上,多层住宅户型设计空间比较大,居住舒适度较高。
(3)在结构施工上,多层住宅通常采用砖混结构,因而多层住宅的建筑造价一般较低。
但多层住宅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底层和顶层的居住条件不算理想,底层住户的安全性、采光性差,厕所易溢粪返味;顶层住户因不设电梯而上下不便.此外屋顶隔热性、防水性差。
(2)难以创新。
由于设计和建筑工艺定型,使得多层住宅在结构上、建材选择上、空间布局上难以创新,形成“千楼一面、千家一样”的弊端.如果要有所创新,需要加大投资又会失去价格成本方面的优势.多层住宅的平面类型较多,基本类型有梯间式、走廊式和独立单元式。
小高层住宅小高层住宅一般而言,小高层住宅主要指8层~12层高的集合住宅。
从高度上说具有多层住宅的氛围,但又是较低的高层住宅,故称为小高层。
对于市场推出的这种小高层,似乎是走一条多层与高层的中间之道。
这种小高层较之多层住宅有它自己的特点:(1)建筑容积率高于多层住宅,节约土地,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成本较多层住宅有所降低。
(2)这种小高层住宅的建筑结构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角度来看,则大多采用板式结构,在户型方面有较大的设计空间。
(3)由于设计了电梯,楼层又不是很高,增加了居住的舒适感。
现代建筑中的建筑形式与建筑类型
![现代建筑中的建筑形式与建筑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744de00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d.png)
现代建筑中的建筑形式与建筑类型现代建筑作为建筑学领域的一支重要分支,不断面临着形式与类型的挑战与探索。
本文将探讨现代建筑的建筑形式与建筑类型,并分析其特点与影响。
一、建筑形式1. 抽象化形式现代建筑在形式上追求简洁、纯粹、抽象的表达方式。
抽象化形式强调建筑材料的本质,通过去除多余的装饰,使建筑呈现出简单、几何的线条与体块。
例如,勒·柯布西耶的巴西罗卡特博物馆以其纯净简洁的几何形式迅速成为建筑界的经典之作。
2. 动态化形式现代建筑尝试通过表达运动与动感的形式,创造出具有活力和节奏感的建筑作品。
动态化形式借鉴了现代艺术的动态元素,例如立体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使建筑仿佛在空间中流动。
弗兰克·盖里的悉尼歌剧院便是以其独特的曲线形态和动态感而著名。
3. 景观化形式现代建筑倾向于将建筑融入到周围环境中,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景观化形式着重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以便提供人们舒适的居住环境和视觉享受。
例如,丹麦隐形大楼利用绿色植物覆盖外墙,使建筑与周围自然景观相交融。
二、建筑类型1. 摩天大楼现代城市的空间有限,摩天大楼成为满足多功能需求的重要建筑类型之一。
摩天大楼通过垂直发展的结构形式,实现了高密度的人口聚集和经济活动。
例如,迪拜的哈利法塔以其高度和创新的建筑技术成为了国际上著名的摩天大楼。
2. 现代住宅现代建筑对住宅类型的设计注重个性化、舒适性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住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方正形态,而是更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功能性。
例如,瑞士的格拉斯豪斯别墅以其自然的建筑材料和流线型的设计成为现代住宅的典范之一。
3. 历史遗产保护与改造现代建筑在历史遗产保护与改造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古老的建筑经过现代技术与设计的改造,得到了新的生命与活力。
例如,巴黎的卢浮宫通过建筑扩建与内部空间改造,成功将古老的建筑与现代功能结合起来。
结语现代建筑在形式和类型上追求着创新、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
抽象化、动态化和景观化的形式表达使得建筑更加富有创意和艺术性。
建筑基础知识
![建筑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5bda1dce45c3b3566ec8b6d.png)
建筑结构分类
• 钢结构 钢结构即指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制作,它自重轻,能建超高摩天大楼;
又能制成大跨度、高净高的空间,特别适合大型公共建筑。但钢结构建筑价格昂贵, 装配施工组织要求高,一般只在高档写字楼宾馆采用,或在工业建筑上采用。 剪力墙结构和框剪结构(也称框支剪力墙)
剪力墙结构指的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它是由配筋混凝土墙体作为承受竖 向力和风与地震等水平力构件的结构体系,因此也称为抗震墙结构。 它的优点是侧向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平面布置灵活,套型设计丰富,尤其结合预 应力大开间楼板体系,平面布置更为灵活,扩展了设计师和住户的想象空间。此外, 由于混凝土墙体抗裂、抗渗性能好,且节点都为现浇,容易达到“无渗漏”工程的 标准。它的缺点是自重大,基坑围护和基础成本高,因此宜采用轻质隔墙体系;同 时,它的保温性能较差,比如250毫米厚的混凝土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约2.9 6,远大于上海《住宅设计标准》对外墙传热系数2.0的强制性要求,因此,须 采用保温砂浆等保温材料和施工工艺。
七通一平(熟地)
是指土地(生地)在通过一级开发后, 使其达到具备上水、雨污水、电力、暖 气、电信和道路通以及场地平整的条件, 使二级开发商可以进场后迅速开发建设。
跃层、复式、错层
跃层—— 一套居住单位占有二层的为跃层式,也有人称为“楼中楼”。它较平层住宅动静 分区更为明确,但上下楼对于老人、孩子不方便。由于跃层式住宅只有进户层有 公共走道,所以可以减少电梯的停站层。 复式—— 一层比较高的房子中局部加一层,变为两层较低的房子。由于低的部分为两层, 所以兼有跃层式住宅的优缺点。高的部分是占两层的大空间,视觉感受较为宽阔 丰富。 错层—— 一户内楼面高度不一致,错开之处有楼梯联系。优点是和跃层一样能够动静分区, 但因为没有完全分为两层,所以又有复式住宅丰富的空间感,可以利用错层住宅 中不同的层高区分不同功能的房间,错层带来空间丰富的感受,如不是身临其境 很难想象得到,因此对于初次进入这种住宅的人有较大吸引力。 但错层式住宅不利于结构抗震,而且显得空间零散,容易使小户型显得局促,适 合于层数少面积大的高档住宅。
现代建筑的特征
![现代建筑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716a248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9.png)
现代建筑的特征一、简洁的线条与几何形状现代建筑以简洁的线条与几何形状为特征。
传统建筑常常强调装饰与装饰,而现代建筑则更注重形式的纯粹与简洁。
建筑师们运用直线、曲线、平面等几何元素,将建筑设计为简洁、流畅的造型。
这种简约的设计风格不仅使建筑具有现代感,还能够突出建筑的功能与结构。
二、大量使用玻璃与金属材料现代建筑常常大量使用玻璃与金属材料。
玻璃的应用使建筑具有透明感,可以将室内与室外环境无缝连接,营造开放明亮的空间。
金属材料则赋予建筑坚固的结构和现代感的外观。
这些材料的运用使得现代建筑更加轻盈、透明、富有科技感。
三、注重功能与可持续性现代建筑注重功能与可持续性的设计。
建筑师们在设计中考虑建筑的使用需求,将建筑分区明确,布局合理。
同时,他们还注重环境保护,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优化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这样的设计使得现代建筑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开放的空间与灵活的布局现代建筑常常采用开放的空间与灵活的布局。
传统建筑常常有着封闭的空间,而现代建筑则更注重开放性与流动性。
建筑师们通过采用开放式的设计,创造出宽敞、通透的室内空间。
同时,他们还注重灵活性,通过可拆卸的隔断与可调节的家具,使得空间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整与变化。
五、与环境融合的设计理念现代建筑注重与环境的融合。
建筑师们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所处的环境条件,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他们通过运用可持续的设计策略,如绿化屋顶、雨水收集系统等,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效果。
六、多功能的建筑空间现代建筑常常具有多功能的设计。
传统建筑常常有着固定的功能与用途,而现代建筑则更加注重灵活性与多样性。
建筑师们通过合理的布局与设计,使得建筑空间可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例如,一个建筑可以既作为办公楼,又可以用作展览馆或会议中心,充分发挥建筑的多功能性。
七、注重人性化设计现代建筑注重人性化的设计。
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和原则
![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和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8392572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9.png)
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和原则
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和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极简主义:现代主义建筑追求简洁明了的设计风格,摒弃过多的装饰和繁琐的细节,强调形式的纯粹性和功能性。
2. 建筑材料的真实性:现代主义建筑注重建筑材料的真实性和自然性,强调建筑的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
3. 结构的显露:现代主义建筑常常将建筑的结构和构造暴露出来,强调结构的美感和功能性。
例如,采用裸露的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材料,使建筑的结构和构造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4. 功能性:现代主义建筑追求功能性和实用性,建筑的设计应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功能要求,注重室内空间的布局和功能划分。
5. 与环境的融合:现代主义建筑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尊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建筑的设计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总的来说,现代主义建筑追求简约、功能性和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强调建筑材料的真实性和结构的显露,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建筑中的建筑形式与建筑类型
![现代建筑中的建筑形式与建筑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73af4d4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5.png)
现代建筑中的建筑形式与建筑类型现代建筑是指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兴起的一种建筑形式,它主要以科技创新为特点,注重功能性与实用性,并且常常采用新材料与新技术。
现代建筑形式与建筑类型是该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本文将对它们进行探讨。
一、现代建筑形式现代建筑形式是指建筑在空间上的布局和结构组合方式,包括建筑的整体造型、立面设计以及内部空间布局等方面。
1.1 集约式建筑形式集约式建筑形式是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
它指的是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高楼大厦的建造,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满足人们对于住宅和办公空间的需求。
这种形式节省了土地面积,提升了城市的居住密度,并且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和生活环境。
1.2 塔式建筑形式塔式建筑形式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形式,特点是采用高耸的塔楼结构,给人一种纵向发展的感觉。
这种形式常常被应用在商业中心、酒店和观光景区等场所,以突出其独特性和标志性,吸引人们的注意,成为城市的地标建筑。
1.3 弧形建筑形式弧形建筑形式在现代建筑中较为常见,它以圆弧形或曲线形的造型为主,强调流畅的线条和动感的效果。
这种形式常常被用在体育场馆、剧院和展览馆等场所,通过其独特的外观吸引游客,同时也提供了舒适的空间体验。
二、现代建筑类型现代建筑类型是指建筑物在功能与用途上的分类,不同的类型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社会的多样性与个性化。
2.1 住宅建筑类型住宅建筑是现代建筑的基本类型之一,它以人们的居住需求为出发点,在设计上注重居住空间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现代住宅建筑常常采用高层建筑形式,通过合理的平面布局和内部设计创造宽敞明亮的居住环境,同时也注重绿化和景观的营造,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
2.2 商业建筑类型商业建筑是现代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了各种商业经营活动,包括购物中心、办公楼、酒店等。
商业建筑的设计注重品牌形象的展示和商业功能的实现,通过创新的设计和现代化的设施,吸引人们前来消费和参与商业活动。
现在建筑的形式与风格特点
![现在建筑的形式与风格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8365da5524de518974b7d36.png)
现在建筑的形式与风格序:现代建筑中的风格流派,好像在我们的理解之中,它们之间似清晰,但好似更加模糊,我所理解它们的关系又好像不只是简单的概念与风格上的迥异,而它们在形成、发展以及在整个世界建筑历史上所起到的、发挥到的作用与影响。
先了解一下“现代建筑”中的“种种”风格的名称:“现代主义”(Modernisrn),“后现代主义”(Post-moderw)更有诸如:“新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上下主义”、“文脉主义”、“装饰主义”、“新乡土风格”、“极简主义”、“绝对主义”、“至上主义”、“新造型主义”、“语镜主义”、“简约主义”、“新古典主义”、“后工业主义”……(一)建筑的萌芽,在新时器时代末期公元前3000年时,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了在欧洲:建筑。
多尔曼--首座筑起的整体是在水平方向上摆放两块巨石,在它们上面横放着第三块扁平的石板。
这些粗糙的石块被称之为“巨石建筑”,它已经通过自己的组合方式预示了过梁的体系。
在并排堆起多尔曼时,人便创造了被遮盖的小径,它们形成了厅室。
人们有时也在地上立起狭长的巨石,它们被称为曼赫尔。
应当指出,在公元前2000年时,西欧尚处于巨石建筑时代,而在中东的其它一些文明却已经达到了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
(二)最早的现代建筑要说到最早的现代建筑产生于德国,但是最早形成建筑风格与流派的“建筑”却不在德国,但说到现代建筑的风格与“什么什么”主义首先要了解该风格流派形成的原因,当然诸多要素组合在一起才是“构成”建筑形式的条件。
(三)形成建筑风格的条件伴随着当时世界的经济水平、社会环境、宗教信仰与政治体制一同产生于世1、好像基督教堂就要色彩绚丽而佛教中菩萨的庙宇就要空灵、静谥这也许就是宗教信仰在建筑艺术或建筑风格的产生上所起到的影响与作用。
2、从哥特、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洛可可,再从美国殖民地时期风格到欧洲的新古典或从中国建筑中的苏州园林到波西米亚式的二层小阁楼,每栋建筑或者说每种建筑的风格与主义的产生,无不在上述的原因之外,更加融入与渗透出民族特性。
建筑结构类型 建筑结构类型 常见的
![建筑结构类型 建筑结构类型 常见的](https://img.taocdn.com/s3/m/36c39cb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c.png)
建筑结构类型建筑结构类型常见的建造结构类型建造结构类型常见的房屋结构有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各种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
砖混结构顾名思义,就是以砖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因为砖的生产能够就地取材,因而房屋的造价相对较低。
但砖的力学性能较差,承载力小,房屋的抗震性能不好。
设计中通过圈梁、构造柱等措施可以是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但普通只能建筑7层以下的房屋。
砖混结构的房屋的承重墙厚普通为370毫米或240毫米,占用房屋的使用面积,使房屋的有效使用率变小。
另外砖混结构的房屋的楼板较多采纳预应力空心楼板,房间开间不能太大,否则,楼板会发生饶度,影响使用和美观,并会给使用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虽然,现在许多砖混结构的楼板结构采纳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但因砖混结构整体抗震性能限制,开间仍不能设计的太大。
砖混房屋受到结构的限制,空间布置不灵便,不能象框架结构那样,用户可以比较任意的按照自己的需要灵便分割布置空间。
分类习惯上人们把370毫米厚的墙称为“三七墙”、240毫米厚的墙称为“二四墙”……在工程中厚度大于等于240毫米厚的墙常用做承重墙,小于240毫米厚的墙用做非承重墙。
承重墙分为纵向承重墙和横向承重墙,分离承受建造物上部荷重和承受纵横方一直的地震力。
外墙作承重作用,理应受到充分的注重,非承重墙仅担当自重不担当上部荷重,可作为间隔墙使用。
在室内装修中要保证其建造结构的平安,应高度重视与杜绝装修中“拆墙凿洞”造成危及住所结构的平安隐患。
房屋使用人要树立平安第一的意识,在装点中严禁拆改和损坏主体和承重结构。
不得在承重墙上开洞;不得随意扩大门窗洞口;外墙的窗间墙和窗下墙,均是重要的承受荷重的部分,装修工程时不得拆除挑阳台上的窗下墙,这种状况往往造成挑阳台倾覆失稳,造成人身平安事故。
在承重墙上随意开凿门窗洞口,不但削减了墙体截面积,也在凿墙过程中造成洞口附近的墙体酥裂,实际受损部位已超出了洞口宽度范围,有可能造成承重墙截面减弱过大,砖砌体已不能满足承载能力及稳定性要求,随时有可能崩塌的危急。
现代建筑平面构成形式解读pdf
![现代建筑平面构成形式解读pdf](https://img.taocdn.com/s3/m/9f1cf1a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7.png)
现代建筑平面构成形式解读pdf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也在不断演变。
建筑平面构成形式作为建筑外部形态和内部空间组织的基础,不仅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功能,还体现了建筑的美学价值。
本文将对现代建筑平面构成形式进行解读,分析其空间组织、功能布局和美学表现,以期为建筑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现代建筑平面构成形式的空间组织1.空间层次:现代建筑平面构成形式注重空间层次的划分,通过不同功能区域的高低、大小、开阖等手法,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层次。
2.空间流动:现代建筑平面构成形式强调空间的流动性,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形成一个连续、动态的空间体验。
3.空间转换:现代建筑平面构成形式善于利用空间转换,如设置跃层、架空、错层等手法,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和层次感。
三、现代建筑平面构成形式的功能布局1.功能分区:现代建筑平面构成形式根据使用需求,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实现各区域之间的独立性和联系性。
2.动线组织:现代建筑平面构成形式注重人流动线的合理组织,使居住者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各种活动。
3.功能可变性:现代建筑平面构成形式具备一定的功能可变性,以适应不同使用场景和需求的变化。
四、现代建筑平面构成形式的美学表现1.形式美:现代建筑平面构成形式追求简约、大气的设计风格,通过线条、色彩、材质等元素,展现出独特的形式美。
2.结构美:现代建筑平面构成形式强调结构的美学价值,展现出建筑结构的力学之美。
3.细节美:现代建筑平面构成形式注重细节处理,如装饰、绿化等手法,提升建筑的整体美感。
五、结论现代建筑平面构成形式作为建筑设计的基石,其空间组织、功能布局和美学表现相互交织,共同塑造出富有创意和魅力的现代建筑。
通过对现代建筑平面构成形式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的内在逻辑和美学价值,为今后的建筑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结构形式区分
![结构形式区分](https://img.taocdn.com/s3/m/8b25fc1314791711cc791739.png)
结构形式跟建筑的用途、经济、抗震、高度等关系很大(河南多是6、7度抗震设防):1多层:一般在7层(24m)以下,砖混、框架、底框为主。
砖混:整楼为纯住宅功能的一般为砖混;砖混结构国家是不允许超过8层;框架:做成商场、办公楼、学校、医院的居多,因为有大开间房间,承重墙不能上下贯通,这个缺墙太多在砖混结构中是不允许的。
底框:是底部1~2层是框架,形成大开间做商业用,柱子很明显;上部4至5层是纯住宅用,跟砖混一样,这个抗震性能不是很好,但是地级市以下用的很多,比框架省钱。
大城市基本不用了。
底框和框架的区别就在于上部几层。
区别:外观上比较容易混的可能就是办公楼、学校、医院、旅馆类建筑了,此类多层框架和砖混都可以做,就得看具体的楼了,它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柱子,多层框架中柱截面一般在400~600之间,填充墙一般在200~250厚左右,室内一般会有凸出的柱子和梁,层数和高度都可以比砖混高。
学校和医院在汶川地震后,抗震措施要求都提高了,以后基本都会作成框架结构。
2 高层:一般在10层(28m)以上,以框架、剪力墙、框剪、筒体结构为主。
框架:作商场,办公等居多,一般在10层以下。
超过之后就不经济了,因为抗震对建筑的刚度位移等要求,框架已很难满足。
剪力墙:整楼为纯住宅的一般为剪力墙。
框剪:就是框架中附加一些剪力墙,一般是底部几层作商业用,框剪的墙少,可以形成大开间。
上边的可以做办公也可以住宅。
筒体:一般在30层、100m高以上。
区别:框剪和剪力墙外观上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柱子,纯剪力墙结构中是没有柱子的;框剪和框架结构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剪力墙(外观就是砼墙),这个不好看出来,一般要看功能了,但如果超过10层,上部为住宅,基本可以判定框剪了。
1.室内的墙角或墙体半中有柱子凸出的十有八九是框架.2.室内的墙使用轻质墙体的是框架,把室内隔墙的抹灰层刮去一小块,看看是否为砖墙,如果不是,而是不承重的轻质墙体,那肯定就是框架结构了.3.看顶上墙体的梁凸出没,凸出就是框。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23d65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d.png)
精细化结构设计
总结词
注重细节和精细化设计,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和耐久性。
详细描述
随着对建筑结构安全性、耐久性要求的提高 ,精细化结构设计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精 细化设计涉及到对结构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精 确分析和优化,包括材料的选用、连接方式 、构造措施等。通过精细化设计,可以提高 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减少后期的维护和
初步设计阶段
在方案设计基础上,进行结构布置、荷载分析、内力计算等,确定主 要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
施工图设计阶段
根据初步设计结果,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各层平面图、立面图 、剖面图、节点详图等,并编制相应的工程量清单和材料表。
施工配合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结构设计人员应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密切配合, 解决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总结词
利用混凝土墙板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具有较高的侧向刚度 。
详细描述
剪力墙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其优点在于侧向刚度大 ,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同时,剪力墙结构还具有良好 的隔音和保温性能。然而,剪力墙结构的空间相对较小,对 于需要大空间的建筑可能不太适用。
筒体结构设计
总结词
通过将多个剪力墙连接成筒体,形成整 体的承重体系,具有极高的抗侧刚度和 承载能力。
有限差分法
总结词
将连续的结构离散为有限个差分网格,通过差分方程来描述结构的力学行为。
详细描述
有限差分法是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结构分析的数值方法。它将连续的结构离散为 有限个差分网格,并利用差分方程来描述结构的力学行为。该方法具有简单直 观的数学表达形式,适用于处理一维和二维的结构问题。
03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方法
有限元分析法
总结词
现代建筑中的建筑形式与建筑风格
![现代建筑中的建筑形式与建筑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d0668d4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2.png)
现代建筑中的建筑形式与建筑风格现代建筑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具有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
本文将探讨现代建筑中的建筑形式与建筑风格,并分析其特征和影响。
一、建筑形式现代建筑的建筑形式多样,从简约的几何形状到复杂的有机曲线都有涉及。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现代建筑形式。
1. 简约主义简约主义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形式之一。
它强调简洁、明确的线条和几何形状,追求建筑的简洁美和功能性。
代表性的建筑包括德国柏林国家艺术图书馆和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2. 流线型流线型建筑形式强调流畅的曲线和动感,常被应用于体育场馆和展览中心等场所。
例如,中国广州塔是一座标志性的流线型建筑,其外形像一根优美的螺旋线。
3. 多层次结构现代建筑中的多层次结构体现了建筑的层次感和空间变化。
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不同的高度和体量组合,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世界上著名的多层次结构建筑包括中国的鸟巢体育馆和美国的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
二、建筑风格现代建筑的建筑风格丰富多样,反映了不同时间和地域的文化和审美取向。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现代建筑风格。
1. 国际风格国际风格是现代建筑最具代表性的风格之一,它强调简洁、功能性和普遍性。
将白色墙体与玻璃幕墙相结合,形成简洁、明亮的外观,典型代表为德国建筑大师Mies van der Rohe的作品,如美国芝加哥联邦广场大厦。
2. 后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强调个性化和建筑元素的多样性。
它拒绝传统的建筑规范,追求视觉冲击和创新性的设计。
法国著名建筑师让·努维尔以其多样化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如法国里昂的奥林匹克公园。
3. 生态建筑风格生态建筑风格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它利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瑞士的弗吉拉皮拉岛上的“树木之家”就是一个生态建筑的杰作,它融入了大量的绿植和自然元素。
三、特征与影响现代建筑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体现了科技进步和社会文化的变迁。
它们的特征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住宅的种类划分(按级别.按建筑物层数分.按楼型分等)
![住宅的种类划分(按级别.按建筑物层数分.按楼型分等)](https://img.taocdn.com/s3/m/c5a4cc79f5335a8102d220af.png)
住宅的种类划分(按级别.按建筑物层数分.按楼型分等)一、住宅的种类(种类很多.你一定要耐心看啊!包括如何区分塔楼.板楼.应该是很全面了.)住宅的种繁多.主要分为高档住宅.普通住宅.公寓式住宅.TOWNHOUSE.别墅等.1、按楼体高度分类.主要分为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等.2、按楼体结构形式分类.主要分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混框架结构.钢混剪刀墙结构.钢混框架一剪刀墙结构.钢结构等.3、按楼体建筑形式分类.主要分类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其他形式住宅等.4、按房屋型分类.主要分为普通单元式住宅.公寓式住宅.花园洋房式住宅.跃层式住宅.复式住宅.小户型住宅(超小户型)等.5、按房屋政策属性分类.主要分为廉租房.已购公房(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住宅合作社集资建房等.1.01、低层住宅低层住宅主要是指(一户)独立式住宅.(二户)联立式住宅和(多户)联排式住宅.与多层和高层住宅相比.低层住宅最具有自然的亲合性(其往往设有住户专用庭院).适合儿童或老人的生活,住户间干扰少.有宜人的居住氛围.这种住宅虽然为居民所喜爱.但受到土地价格与利用效率.高政及配套设施.规模.位置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在供应总量上有限.1.02、多层住宅多层住宅主要是借助公共楼梯垂直交通.是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它与中高层(小高层)和高层住宅相比.有一定的优势:(1)、在建设投资上.多层住宅不需要像中高层和高层住宅那样增加电梯.高压水泵.公共走道等方面的投资.(2)、在户型设计上.多层住宅户型设计空间比较大.居住舒适度较高.(3)、在结构施工上.多层住宅通常采用砖混结构.因而多层住宅的建筑造价一般较低.但多层住宅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底层和顶层的居住条件不算理想.底层住户的安全性.采光性差.厕所易溢粪返味,顶层住户因不设电梯而上下不便.此外屋顶隔热性.防水性差.(2)、难以创新.由于设计和建筑工艺定型.使得多层住宅在结构上.建材选择上.空间布局上难以创新.形成[千楼一面.千家一样"的弊端.如果要有所创新.需要加大投资又会失去价格成本方面的优势.多层住宅的平面类型较多.基本类型有梯间式.走廊式和独立单元式.1.03、小高层住宅一般而言.小高层住宅主要指7层-10层高的集合住宅.从高度上说具有多层住宅的氛围.但又是较低的高层住宅.故称为小高层.对于市场推出的这种小高层.似乎是走一条多层与高层的中间之道.这种小高层较之多层住宅有它自己的特点:(1)、建筑容积率高于多层住宅.节约土地.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成本较多层住宅有所降低.(2)、这种小高层住宅的建筑结构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角度来看.则大多采用板式结构.在户型方面有较大的设计空间.(3)、由于设计了电梯.楼层又不是很高.增加了居住的舒适感.但由于容积率的限制.与高层相比.小高层的价格一般比同区位的高层住宅高.这就要求开发商在提高品质方面花更大的心思.1.04、高层住宅高层住宅是城市化.工业现代化的产物.依据外部形体可将其分为塔楼和板楼.(1)、高层住宅的优点:高层住宅土地使用率高.有较大的室外公共空间和设施.眺望性好.建在城区具有良好的生活便利性.对买房人有很大吸引力.(2)、高层住宅的缺点:高层住宅.尤其是塔楼.在户型设计方面增大了难度.在每层内很难做到每个户型设计的朝向.采光.通风都合理.而且高层住宅投资大.建筑的钢材和混凝土消耗量都高于多层住宅.要配置电梯.高压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门窗.另外还要从物业管理收费中为修缮维护这些设备付出经常性费用.高层住宅内部空间的组合方式主要受住宅内公共交通系统的影响.按住宅内公共交通系统分类.高层住宅分单元式和走廊式两大类.其中单元式又可分为独立单元式和组合单元式.走廊式又分为内廊式.外廊式和跃廊式.1.05、超高层住宅超高层住宅多为30层以上.超高层住宅的楼地面价最低.但其房价却不低.这是因为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其设计的方法理念和施工工艺较普通高层住宅和中.低层住宅会有很大的变化.需要考虑的因素会大大增加.例如.电梯的数量.消防设施.通风排烟设备和人员安全疏散设施会更加复杂.同时其结构本身的抗震和荷载也会大大加强.别外.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度突出.多受人瞩目.因此在外墙面的装修上档次也较高.造成其成本很高.若建在市中心或景观较好地区.虽然住户可欣赏到美景.但对整个地区来讲却不协调.因此.许多国家并不提倡多建超高层住宅.4.01、单元式住宅单元式住宅.又叫梯间式住宅.是以一个楼梯为几户服务的单元组合体.一般为多.高层住宅所采用.单元式住宅的基本特点有:(1)、每层以楼梯为中心.安排户数较少.一般为2-4户.大进深的每层可服务于己5-8户.住户由楼梯平台进入分户门.各户自成一体.(2)、户内生活设施完善.既减少了住户之间的相互干扰.又能适应多种气候条件.(3)、建筑面积较小.户型相对简单.可标准化生产.造价经济合理.(4)、仍保留一定的公共使用面积.如楼梯.走道.垃圾道,保持一定的邻里交往.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4.02、公寓式住宅公寓式住宅是区别于独院独户的西式别墅住宅而言的.公寓式住宅一般建筑在大城市里.多数为高层楼房.标准较高,每一层内有若干单户独用的套房.包括卧房.起居室.客厅.浴室.厕所.厨房.阳台等等,有的附设于旅馆酒店之内.供一些常常往来的中外客商及其家属中短期租用.4.03、花园式住宅花园式住宅一般称西式洋房或小洋楼.也称花园别墅.一般都是带有花园草坪和车库的独院式平房或二.三层小楼.建筑密度很低.内部居住功能完备.装修豪华并富有变化.住宅内水.电.暖供给一应俱全.户外道路.通迅.购物.绿化也都有较高的标准.一般是高收入者购买.4.04、跃层式住宅跃层式住宅是指住宅占有上下两个楼面.卧室.起居室.客厅.卫生间.厨房及其他辅助空间用户可以分层布置.上下层之间不通过公共楼梯而采用户都内独用小楼梯连接.优点是:(1)、每户都有较大的采光面.通风较好.(2)、户内居住面积和辅助面积较大.(3)、布局紧凑.功能明确.相互干扰较小.4.05、复式住宅复式住宅一般是指每户住宅在较高的楼层中增建一个夹层.两层合计的层高要大大低于跃层式住宅(复式为3.3米.而一般跃层式为5.6米).其下层供起居用.如炊事.进餐.洗浴等,上层供休息睡眠和贮藏用.优点是:(1)、平面利用系数高.通过夹件层复合.可使住宅的使用面积提高50%-70%,(2)、户内隔层为木结构.将隔断.家具.装饰融为一体.既是墙.又是楼板.床.柜.降低了综合造价,(3)、上部层采用推拉窗户.通风采光好.与一般层高和面积相同住宅相比.土地利用率可提高40%.不足在于:(1)、复式住宅面宽大.进深小.如采用内廊式平面组合必然导致一部分户型朝向不佳.自然通风.采光较差,(2)、层高过低.如厨房只有2米高度.长期使用易产生局促憋气的不适感,贮藏间较大.但层高只有1.2米.很难充分利用, (3)、由于室内的隔断.楼板均采用轻薄的木隔断.木材的成本较高且隔音.防火功能差.房间的私密性.安全性较差.4.06、智能化住宅智能化住宅是指将各种家用自动化设备.电器设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与建筑技术和艺术有机结合.以获得一种居住安全.环境健康.经济合理.生活便利.服务周到的感觉.使人感到温馨舒适.并能激发人的创造性的住宅型建筑物.一般认为具备下列四种功能的住宅为智能化住宅:(1)、安全防卫自动化,(2)、身体保健自动化,(3)、家务劳动自动化,(4)、文化.娱乐.信息自动化.具备以下四种基本功能.即可实现家庭活动自动化.家庭活动自动化是指家务.管理.文化娱乐和通信的自动化.所谓家务.是指家电设施.保安设施.能源管理等,所谓管理.是指家庭购买.经济管理.家务工作及医疗健康管理等,所谓文化娱乐.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娱乐.文艺创作等,所谓通信.是指利用通信网络与外界联络及咨询服务.要注意电脑化和智能化的是不同的.大量内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仪表仪器.装备和系统.均可称为[电脑化".但不一定是智能化.必须采用某种或某些人工智能技术.使该仪表.仪器.装备和系统具有一定的智能功能.方可称为智能化.电脑化是智能化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智能化住宅小区是指以一套先进.可靠的网络系统为基础.将住户和公共设施建成网络并实现住户.社区的生活设施.服务设施的计算机化管理的居住场所.其重点在于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和住宅的安全性.为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和勘察设计制定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1)、<导则>要求一星级示范小区应具有:安全防范子系统.包括出入口管理及周界防卫报警.闭路电视监控.对讲与防盗门控.住户报警.巡更管理,信息管理子系统.包括对安全防范系统实行监控.远程抄收与管理.IC卡.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供电设备.公共照明.电梯.供水等重要设备监控管理.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包括为实现上述功能科学合理的布线.每户不少于两条电话线和两个有线电视插座.建立有线电视网.(2)、二星级示范小区除应具有一星的全部功能外.在安全防范子系统和信息管理子系统方面.其功能及技术水平应有较大提高,信息传输通道应采用高速宽带数据网作为主干网,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应配置局部网络.并供住户使用.(3)、三星级示范小区应具有二星级的全部功能.其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应实现现代集成建造系统(HI-CIMS)技术.并把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建设纳入整个住宅小区中.作为HI-CIMS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同时.HI-CIMS要考虑物业公司对其智能化系统管理的运行模式.使其实现先进性.可扩展性和方便管理.4.07、退台式住宅退台式住宅又称为[台阶式"住宅.因其外形类似于台阶而得名.这类住宅的建筑特点是住宅的建筑面积由底层向上逐层减小.下层多出的建筑面积成为上层的一个大平台.面积要大大超过一般住宅凸出或凹进的阳台面积.退台式住宅的优点是:住户都有较大的屋外活动空间.同时也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缺点是:一部分建筑空间转作平台.建筑容积率减少.占地较多.因此.地价在总造价中的比重提高.目前.国内建造的退台式住宅.都属于价格较高的中高档住宅.一般建在地价较低的郊外住宅区或旅游度假区.一些低层的独立式别墅式住宅.也常采用退台式设计.4.08、组团住宅[组团"是目前较多为大型社区所引用概念.它是一种融合了中式四合院建筑模式的居住结构.院落式的布局.用四面楼房围合成封闭的空间.由单一的出入口出入.它能给住户带来领域感和安全感.邻里有交往的氛围和空间.空间尺度宜人.让人轻松愉快.非常符合现代人交流的心理需要.4.09、走廊式住宅走廊式住宅分为外廊式住宅和内廊式住宅. (1)、外廊式住宅.外廊式住宅在联排式低层住宅.多层.高层的板式住宅和[Y"型.[工"字型的点式住宅中普遍采用.这类住宅的特点是在房间的一侧设有公共走廊.走廊端通向楼梯和电梯.外廊式住宅双可分为长外廊和短外廊两种.长外廊第一楼层可闭式和敞开式两种.前者多在多层.高层住宅中使用.采用柱子和栅栏.玻璃等围护.外廊式住宅的优点是:分户明确.每幢或每套住房的公共走廊有一个出入口.每户均可获得较好的朝向.采光和通风较好.这类住宅的缺点是:外廊作为公共交通走道.所占的面积较大.建筑造价较高,每户的门对着公共走廊.相互干扰较大.(2)、内廊式住宅.内廊式建筑设计多在早期的多层.高层住宅.大专院校的学生宿舍.工厂的集体宿舍和旅馆.酒店.医院病两侧.各户毗邻排列.内廊式住宅也长内廊与短内廊之分.长内廊视住户多少.可设一部或二部楼(电)梯于内廊中部或两端,短内廊仅在一端设楼(电)梯.内廊式住宅的缺点是:楼(电)梯服务的户数较多.各户只有一个朝向.而且由于两排房屋并列相对.无法打开门窗产生穿堂风.采光和通风都大大低于外廊式住宅,由于走廊内设.没有天然光照明.因此过于黑暗,同时各户之间共用坡度廊.户间干扰比外廊式住宅要大.此类住宅.建设成本较低.销售价格也较便宜.4.10、独院式住宅这是一种独户居住的单幢住宅.有独用的院.居住环境安静.室外生活方便.由于建筑四面临空.平面组合灵活.内部各房间容易得到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居住舒适.像各种别墅和花园洋房都属于独院式住宅.4.11、并联式住宅一般由两户住宅并靠拼联组成.每户形成三面临空的独用庭院.既有独院式住宅的优点.双比独院式住宅节省用地.二.三层并联式住宅一般每个单元楼上楼下归一户使用.但也有楼上楼下分户居住的.前后小院可分户专用.4.12、联排式住宅一般由多个独户居住的单元拼联组成.各户在房前房后有专用的院子.供户外活动及家务操作之用.这类住宅的日照及通风条件都比较好.二.三层联排式住宅一般每个单元楼上楼下归一户使用.但也有楼上楼下分户居住的.前后小院则分户专用.联排式住宅的组合方式变化很多.有拼联成排的.也有拼联成团的.例如.现在比较受欢迎的TOWNHOUSE住宅.4.13、梯间式住宅这类住宅每个单元以楼梯间为中心布置住户.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入分户门.住宅平面布置紧凑.住宅内公共交通面积少.户间干扰不大.相对比较安静.也能适用于多种气候条件.因此.它是种比较常见的类型.这类住宅目前多采用大厅小室的设计方案.明厨.暗厕.南凹口.多层砖混结构.现已非常普遍.它的优点是平面布置紧凑.功能合理.交通路线简捷.当南北向布置时.二室套型.三室套型.一室套型各有二个.三个.一个房间向阳.使得家家有向阳房间.采光.通风良好.起居室一般达到14.9平方米.有南向大窗并和阳台联通.室内环境舒适.4.14、独立单元式住宅独立单元式(或称点式)住宅.是由数户围绕一个楼梯枢纽布置的单元独立建造的住宅类型.它四面临空.可开窗的外墙较多.有利于采光.通风.其平面布置灵活.外形处理的自由度也较大.易于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每幢建筑的占地面积少.便于利用零星土地.4.15、塔式住宅高层独立单元式住宅又称塔式住宅.是由一个单元独立修建的.具有与多层独立单元式住宅相似的优点.但由于设置了电梯.服务户数比较多.提高了经济性.其平面布局因地区差异而形成不同的轮廓.如南方地区夏季炎热.往往采用十字.井字形平面.以其凹口解决通风问题,北方则更强调日照.要求每户都有较好的朝向.此外.十层以上的塔式住宅还要求设消防电梯.十二层以上则需设两部电梯.4.16、高层走廊式住宅走廊式住宅采用走廊作为电梯.楼梯与各住户之间的联系通道.其优点是可以提高电梯的服务户数.一般分为内廊式和外廊式两大类.内廊式住宅由于各户布置在走廊两侧.建筑进深较大.有利于节约用地.但户间干扰大.通风条件差.若采用暗厨房.还需要有完善的厨房设备.外廊式住宅则具有便于通风的有利条件.但又难以避免进深小的缺点.也不利于节约用地.由于高层风力很大.一般多采用封闭式外廊.如板式高层住宅就属于外廊式住宅.4.17、跃廊式住宅跃层式及跃廊式住宅采用小楼梯作为层间联系.从而克服了走廊式住宅层层设公共走道的缺点和局限性.设户内楼梯而每户占两层的称为跃层式住宅,在户门外设两户或更多户合用小楼梯.每户只占一层的称为跃廊式住宅.由于公共走廊的减少.这类住宅常常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立面形式.跃层式住宅有结构.设备管道较复杂.不适应中小户型布局等缺点.因此跃廊而不跃层的住宅即应运而生.例如.某些高层板式结构的住宅.每三层平面中只设一个外廊.从外廊层再设小楼梯服务上层和下层的住户,一个小楼梯服务两户.每户只占一层,套型不大.上下厨卫管道对齐.面积比跃层式经济.目前.国内的高层板式住宅楼多采用一种住宅单元才一种楼(电)梯单元组合多种建筑平面.形成住宅街坊.住宅内的小楼梯服务于两户.楼(电)梯单元为两层高.节省了一层楼板.由于采用外廊跃层式设计手法.大大增加了电梯服务的户数.经济实用.4.18、混合式住宅这里所说的[混合式住宅"是指在一幢住宅建筑或一个住宅建筑群体中.将多种住宅类型结合在一起的住宅形式.例如.高层.多层或低层住宅的混合布局.走廊式.梯间式或跃层式的混合采用.混合式住宅反映出设计思路突破了住宅类型划分的束缚.在建筑布局上更加切合当时当地的建设条件.满足居民多种多样的使用要求.大大推进了建筑设计的多样化.例如.将塔住宅与板式住宅结合在一起的塔板结构住宅等.4.19、小户型住宅小户型是最近住宅市场上推出的一种颇受年轻人欢迎的户型.小户型的面积一般不超过60平方米.小户型的受欢迎与时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许多年轻人在参加工作后.独立性越来越强.再加上福利分房逐渐取消.因此在经济能力不太强.家庭人口不多的情况下.购买小户型住宅不失为一种明智的过渡性选择.既暂时解决了住房问题.又可使奖金保值升值.为以后购买更理想的住房打好基础工业.但在购买小户型住宅时应注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功能布局要合理.如何能在不大的面积内.营造一个舒适的空间是购买小户型的关键.另外.在一个整体楼盘中(尤其是塔楼).许多小户型房屋大多颁布顺楼体的北面和边角位置.采光通风情况不好.而且离电梯间比较近.易受干扰.购买时需注意这些问题.4.20、超小户型住宅超小户型住宅的定义是:套内使用面积在15平方米-30平方米左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室内.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俱备.由于户型过小.一般只能放一张床和基本的家具.有的没有厨房.阳台.有的厨房只是点缀而已.业主在室内只是休息.更像一空家庭旅馆.4.21、青年住宅适应青年夫妇生活需要的一种新住宅类型.它适应青年人的个性特点.行为模式.面积虽小.但功能齐全.空间划分灵活.在总体布局中应考虑幼儿园及商业和体育.文化.娱乐设施等..4.22、两代居住宅两代居住宅是指包括两套相邻而又独立的.各自拥有完事的卧室.厨卫等生活设施的.稳中有降自拥有独立的户门.但室内有门户相通的住宅形式.[两代居"住宅的产生.适应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在居住方面的需要.这种住宅既考虑到老年人与青年人在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保留了相对的私密性和适当的距离.同时又考虑到便于就近照顾老人的生活.4.23、老人住宅这是专为老年人设计的住宅.主要对象是那些没有晚辈照顾的老年人.老人住宅应在单元内设置活动室等空间.在整体布局中靠近医务室.居委会.街坊绿地等服务设施.能更好地适应老年人的生活特点和需要.增加老年人与邻里交往的机会. 4.24、商住住宅商住住宅是SOHO(居家办公)住宅观念的一种延伸.它既属于住宅.同时又融入写字楼的诸多硬件设施.尤其是强大的网络功能.使居住的同时又能从事商业活动.商住住宅适合于小型公司以及依赖网络进行社会活动的人群.4.25、酒店式公寓酒店式公寓是指建筑的结构形式类似于酒店.而负责管理的物业公司提供酒店模式的服务.如客房打扫.洗衣等.同时居室内配有全套家具及厨房设备.概括地说.就是[酒店式服务.公寓式管理".将星级酒店的高标准服务融于日常生活之中.购买者拥有单元产权.既可以自住.出租.也可以转售.是一种既提供酒店专业服务又拥有私人公寓私密性和生活风格的综合物业.酒店式公寓与产权酒店.单身公寓和商务公寓相比.有同有异:(1)、产权酒店与酒店式公寓产权酒店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主要分布在气候宜人的旅游度假胜地.简单地说.产权酒店是由消费者或个人投资者买断旅游设施在特定时间里的使用权.酒店将每间各房分割成独立产权出售给投资者.投资者一般不在酒店居住.而是将客房委托酒店经营管理.取得投资回报,同时还可获得酒店赠送的一定期限后免费入住权.它是将房地产业.酒店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的商业形态.而酒店式公寓面积有大有小.居室有多有少.室内卫生间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酒店式公寓采取酒店式管理.为住户提供了一个星级酒店的家.但收费比酒店便宜.(2)、单身公寓与酒店式公寓单身公寓的消费者是收入不菲又讲究生活品质的年轻人.所以.从装修标准到物业配置比酒店式公寓要简单得多.同时.单身公寓的面积要小一些.一般在50平方米以下.以。
建筑构造(下)一高层建筑构造-建筑构造2016年
![建筑构造(下)一高层建筑构造-建筑构造2016年](https://img.taocdn.com/s3/m/10eeebd8ee06eff9aff80712.png)
1.4.3 高层建筑外墙设计流程
• 建设单位——(邀请或公开 招标确定)建筑设计单位— —设计方案通过审查后,进 入施工图阶段(外立面有设 计,但不详细)——(邀请 或公开招标确定)外装修设 计单位(专业设计资质)--确定外墙形式(石材、玻璃、 铝板等)---根据项目所在地 情况对幕墙构造进行力学计 算并确定外墙做法---出具详 细的外墙计算书、绘制幕墙 图纸(如平立面图、大样图、 节点图等)--业主及建筑设计 审核---设计结束
1)高层建筑结构受力特征
2)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分类
(1) 纯框架体系
1) 结构特征:
• 承重结构全部由框架组 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本体系强度低、刚度小、 水平位移大,为柔性结 构体系。
• 纯框架体系在高烈度地 震区不宜采用,用于10 层左右住宅楼及办公楼。
2) 框架梁跨度通常在4~9m之间,梁高h=(1/10~1/15),梁宽b取梁高的 (1/2~1/3)h。
(2) 纯剪力墙体系 1)结构特征: 由一系列横向和纵向钢筋混凝 土剪力墙所组成,这种体系侧 向刚度大、侧移小,为刚性结 构体系,适用于小开间的高层 住宅、旅馆、办公楼等,一般 控制在35层,总高110米以内。
2)剪力墙的结构布置: (1) 横向布置剪力墙 (2) 纵向布置剪力墙 (3) 纵横向布置剪力墙
1972年,412m,110层,世贸中心双塔,纽约。 在9.11恐怖事件中倒塌。
芝加哥希尔斯大厦
1974年,443m,110层,芝加 哥西尔斯大厦
1.1.2 中国高层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高层建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发展迅速,在建设 规模和建筑高度上,其发展速度都十分惊人。在目前全球排 前10位的高层建筑中,中国占有三个席位。他们分别是:
现代建筑中的建筑形式与建筑风格
![现代建筑中的建筑形式与建筑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70c985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2.png)
现代建筑中的建筑形式与建筑风格现代建筑是一种以创新和功能为核心的建筑形式,代表了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在现代建筑中,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建筑作品的特色和风貌。
本文将探讨现代建筑中的建筑形式与建筑风格,并以一些具体例子来说明其特点和影响。
一、建筑形式建筑形式是指建筑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表现方式。
在现代建筑中,建筑形式具有创新性和多样性,旨在创造独特的建筑形象。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现代建筑形式:1. 抽象形式:现代建筑常常采用抽象的几何形式,强调线条和形状的简洁性和纯粹性。
比如荷兰建筑师康斯坦丁·A·多科特的佛罗拉马姆斯博物馆以其抽象的梯形立面设计而闻名。
2. 曲线形式:现代建筑中常出现流线型的弧线和曲线造型。
这种形式通常与大胆的结构工程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引人注目的建筑形象,如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瑞设计的悉尼歌剧院。
3. 多层次形式:现代建筑中经常采用分层次的形式,通过不同高度和体量的组合创造出层次感和丰富性。
比如中国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北京国家大剧院以其多层次的螺旋形构造而闻名。
二、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是指建筑物在设计和装饰方面所采取的特定风格和风格元素。
在现代建筑中,建筑风格展现了不同文化和地域的特色,表达了设计者对建筑美学的追求。
以下是几种典型的现代建筑风格:1. 国际风格:国际风格源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强调简洁、功能性和无装饰的特点。
瑞士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和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是国际风格的代表人物。
这种风格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如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楼。
2. 后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建筑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以其反对传统规范和多样化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对历史和地方文化的尊重,并注重建筑的意义和象征性。
例如,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的巴黎乔治·蓬皮杜艺术中心就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
建筑中的形式与结构
![建筑中的形式与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5d8d5c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3.png)
建筑中的形式与结构在建筑领域中,形式与结构是密不可分的概念。
建筑的形式是指建筑物的外观、造型和比例等方面的特征,而结构则是指建筑物的承重系统、构造材料和建造工艺等方面。
形式和结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建筑作品的核心。
一、形式与结构的关系形式和结构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建筑的形式需要由结构来支撑和呈现,而结构则受到形式的要求和限制。
形式和结构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1.1 形式对结构的要求建筑的形式通常需要具有一定的美学特征和表达功能。
比如,建筑物的外观需要符合人们审美的要求,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建筑物的造型需要与环境相协调,与周围的建筑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
这些美学和功能需求对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使结构必须能够满足形式上的各种需求。
1.2 结构对形式的限制建筑的结构为形式提供了实现的手段。
不同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建筑物不同的外观。
比如,框架结构能够实现大跨度,给予建筑较大的自由度;而悬挑结构则能够实现建筑物的轻盈感,形成独特的形态。
建筑物的不同形式需要适应相应的结构类型,结构对形式的限制成为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形式与结构的相互协调建筑的形式和结构不应该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
形式与结构的相互协调体现了建筑作品的完整性和艺术性。
2.1 结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结构的选择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决策之一。
不同结构形式带来了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感受。
有的建筑采用了明确的结构展示方式,如柱子和梁等,使结构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形成独特的外观;有的建筑则隐藏了结构,通过形式来营造轻盈、流畅的感觉。
这种多样性使得不同的结构形式能够满足不同的建筑需求和审美追求。
2.2 形式对结构的启发建筑的形式可以激发结构的灵感,在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起到指导和启发作用。
形式所表达的意象和概念能够让结构工程师思考如何更好地实现。
比如,若形式体现了流动感,结构工程师可能会考虑采用流线型的结构形式来呼应;若形式强调了建筑物的立面特征,结构工程师可能会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来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建筑结构形式
主要是以其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等。
(1)建筑结构形式
建筑结构形式有许多种类型,也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所用的材料分类和按结构平面布置情况分类。
①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所使用的材料分类
序号结构类型名称识别特征适用范围
1 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所使用的材料为木材单层建筑
2 混合结构承重材料为砖石,楼板、
层顶为钢筋混凝土单层或多层建筑
3 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所使用的材
料为钢筋混凝土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
4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材料国型钢和混凝土超高层建筑
5 钢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所使用的材料为型钢重型厂房、受动力作用的厂房、可移动或可拆卸的建筑、超高层建筑或高耸建筑
A、钢筋混凝土结构
是指房屋的主要承重结构如柱、梁、板、楼梯、屋盖用钢筋混凝土制作,墙用砖或其它材料填充。
这种结构抗震性能好,整体性强,抗腐蚀耐火能力强,经久耐用,并且房间的开间、进深相对较大,空间分割较自由。
目前,多、高层房屋多采用这种结构。
其缺点是工艺比较复杂,建筑造价较高。
B、框架结构住宅
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蛙石、陶粒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而成的住宅。
C、砖混住宅
砖混结构住宅中的“砖”,指的是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
也有其它尺寸的异型粘土砖,如空心砖等。
“混”指的是由钢筋、冰泥、砂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件,包括楼板、过粱、楼梯、阳台、挑檐,这些配件与砖作的承重墙相结合,可以称为砖混结构式住宅。
由于抗震的要求,砖混住宅一般在5~6层以下。
D、钢混结构住宅
这类住宅的结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即钢筋、水泥、粗细骨料(碎石)、水等的混合体。
这种结构的住宅具有抗震性能好、整体性强、抗腐蚀能力强、经久耐用等优点,并且房间的开间、进深相对较大,空间分割较自由。
目前,多、高层住宅多采用这种结构。
其缺点是工艺比较复杂,建筑造价较高。
E、砖木结构住宅
承重结构是砖墙木制构件,分隔方便,自重轻,工艺简单,材料单一,防火防腐能力差耐用年限短,在农村及城市旧区普遍存在城市不提倡。
②按结构平面布置情况分类
除上述两种分类方法所列的结构类型外,对于单层大跨度房屋,还不平面结构(门式刚架、薄腹梁结构、桁架结构、拱结构)和空间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网架结构)之分。
(2)墙体的类型及其划分
序号结构类型平面/立面示意图常用范围
1 框架结构厂房或20层以下多、高层建筑
2 全剪力墙结构高强度结构体系,常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
3 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
4 框——结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
5 筒体结构(单/多筒) 超高层建筑
6 框——支结构钢结构超高层建筑
7 无梁楼盖结构大空间、大柱网的多层建筑
墙体名称划分方法
钱墙、内墙、纵墙、横墙、窗间墙按墙所处的位置划分三七墙、二四墙、一八墙、一二墙按墙的厚度划分
围护墙、隔墙、女儿墙、围墙按墙的功能划分
承重墙、非承重墙按受力情况划分
砖墙、石墙、砌块墙、钢筋混凝土墙按所用材料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