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传输线的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3.功率容量 功率容量(power capacity) 功率容量
功率容量:传输线上容许传输的最大功率。 功率容量:传输线上容许传输的最大功率。 当传输线的结构和介质材料选定后,功率容量由额定电 当传输线的结构和介质材料选定后, 和额定电流I 决定。 压UM和额定电流 M决定。 设传输线的驻波比为 ρ ,则功率容量可表示为
结论
1 − Γl
2 ρ
(1)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虽然都与反射信号即反射系数 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虽然都与反射信号即反射系数 有关,但回波损耗取决于反射信号本身的损耗, Γ 越 有关,但回波损耗取决于反射信号本身的损耗,|Γl|越 越小; 大,则|Lr|越小; 越小 (2)插入损耗 i则表示反射信号引起的负载功率的减小, 插入损耗L 则表示反射信号引起的负载功率的减小, 插入损耗 |Γl|越大,则| Li |也越大。 越大, 也越大。 Γ 越大 也越大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Z l − Z 0 (40 − Z 0 ) 2 + 30 2 Γl = = 2 2 Z l + Z 0 (40 + Z 0 ) + 30
将上式对Z0求导, 并令其为零, 经整理可得
1 2
402+302-Z02=0
回波损耗取决于反射信号本身的损耗,|Γl|越大,则|Γr|越小; 插入损耗|Li|则表示反射信号引起的负载功率的减小,|Γl|越大,则|Li|也越大。
图 1- 9 | Lr|、 |Li|随反射系数的变化曲线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例 1-4]现有同轴型三路功率分配器,如图1-10所示,设该功分器在 2.5GHz-5.5GHz频率范围内其输入端的输入驻波比均小于等于1.5,插入损耗 为,设输入功率被平均地分配到各个输出端口,试计算(1)输入端的回波 损耗(用分贝表示);(2)每个输出端口得到输出功率与输入端总输入功 率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解(1)由于驻波比为1.5,因而反射系数的大小为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终端接不同性质的负载,均匀无耗传输线有三种工作状态: 终端接不同性质的负载,均匀无耗传输线有三种工作状态:
(1) 当 时,传输线工作于行波状态。线上只有入射波存在,电压电 流振幅不变,相位沿传播方向滞后;沿线的阻抗均等于特性阻抗;电磁能量 全部被负载吸收。 (2)当Z L = 0,∞ 和 时,传输线工作于驻波状态。线上入射波和反射波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2)设传输功率为,由于插入损耗为,故
Pin = 0.5 Li = 10 lg Pt
有
Pt = 0.89 Pin
该功率均匀分配到三个端口,则每个输出端口得到输出功
率与输入端口总输入功率的比值应为
Pout = 29.7% Pin
《微波技术与天线》
j
3π 2
③ 由于终端为容性负载, 故离终端的第一个电压波节点位 置为
1 z min1 = φl − = λ 4π 4 8
λ
λ
④ 终端负载一定时, 传输线特性阻抗与驻波系数的关系曲 线如图 1- 7 所示。其中负载阻抗Zl=40-j30 ( )。由图可见, 当 Z0=50 时驻波比最小, 与前面的计算相吻合。
的振幅相等,驻波的波腹为入射波的两倍,波节为零;电压波腹点的阻抗为 无限大,电压波节点的阻抗为零,沿线其余各点的阻抗均为纯电抗;没有电 磁能量的传输,只有电磁能量的交换。 (3)当 时,传输线工作于行驻波状态。行驻波的波腹小于两
倍入射波,波节不为零;电压波腹点的阻抗为最大的纯电阻 Rmax = Z 0 ρ , 电压波节点的阻抗为最小的纯电阻Rmin = Z 0 / ρ;电磁能量一部分被负载吸 收,另一部分被负载反射回去。
一般来说,在传输脉冲功率时, 一般来说,在传输脉冲功率时,传输功率容量受击穿电 压的限制;传输连续波功率时,则要考虑容许最大电流。 压的限制;传输连续波功率时,则要考虑容许最大电流。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总之,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虽然都与反射信号即反射系数有关; 总之,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虽然都与反射信号即反射系数有关;
η ≈ 1−
1 + Γl 1 − Γl
2 2
2αl
传输效率取决于传输线的长度、衰减常数以及传输线终端匹配情况。 传输效率取决于传输线的长度、衰减常数以及传输线终端匹配情况。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Decibels (dB)作为单位 作为单位
功率值常用分贝来表示, 功率值常用分贝来表示 , 这需要选择一个功率单位 作为参考,常用的参考单位有1mW和1W。 作为参考,常用的参考单位有 和 。 如果用1mW作参考,分贝表示为 作参考, 如果用 作参考 分贝表示为:
Li = 10 lg 1 1 − Γl e − 4αz
2
包括:输入和输出失配损耗和其他电路损耗(导体损耗、 包括:输入和输出失配损耗和其他电路损耗(导体损耗、 介质损耗、辐射损耗)。 介质损耗、辐射损耗)。 若不考虑其他损耗, =0, 若不考虑其他损耗,则α =0,有 Li = 10 lg 1 2 = 20 lg ρ + 1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表征传输线上反射波的大小的参量有反射系数,驻波比和行波系数。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 1 + Γl ρ= = k 1 − Γl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例 1- 3]设有一无耗传输线, 终端接有负载Zl=40-j30( ): ① 要使传输线上驻波比最小, 则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应取 多少? ② 此时最小的反射系数及驻波比各为多少? ③ 离终端最近的波节点位置在何处? ④ 画出特性阻抗与驻波比的关系曲线。 解: ① 要使线上驻波比最小, 实质上只要使终端反射系数 的模值最小, 即 ∂ Γl = 0 , 而由式(1- 2- 10)得 ∂z0
P(dBm) = 10 lg P(mW)
如1mW=0dBm 10mW=10dBm 1W=30dBm 0.1mW= −10dBm
如果1W作参考,分贝表示为: 作参考,分贝表示为: 如果 作参考
P (dB) = 10 lg P ( W )
如1W=0dBW 10W=10dBW 0.1W= −10dBW
《微波技术与天线》
对于无耗线 Lr ( z ) = −20 lg Γl
(dB)
若负载匹配, →∞,表示无反射波功率。 若负载匹配,则Lr→∞,表示无反射波功率。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入射波功率与传输功率之比 插入损耗 入射波功率与传输功率之比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因此有
Pin = Pr + 3Pout + Pi
可见,输入功分器的功率分可分为反射功率,输出功率 和损耗功率三部分。
Pmax
2 2 I M Z0 UM IM UM = = = 2ρ 2ρZ 0 2ρ
限制功率容量的因素主要有: 限制功率容量的因素主要有:
绝缘击穿电压的限制,这与传输线的结构及介质有关; 绝缘击穿电压的限制,这与传输线的结构及介质有关; 传输线的温升限制,温升是由导体损耗和介质损耗所引起的。 传输线的温升限制,温升是由导体损耗和介质损耗所引起的。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1.4 传输线的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传输线的传输功率、
本节要点
传输功率 传输效率 损耗 功率容量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1. 传输功率(transmission power)与效率 传输功率 与效率
即Z0=50 。 这就是说, 当特性阻抗Z0=50 时终端反射系数 最小, 从而驻波比也为最小。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② 此时终端反射系数及驻波比分别为
Z l − Z 0 40 − j30 − 50 1 Γ1 = = = e Z l + Z 0 40 − j30 + 50 3 1 + Γl ρ= =2 1 − Γl
设均匀传输线特性阻抗为实数且传播常数γ = α + jβ ; 则沿线电压、电流的表达式为: 则沿线电压、电流的表达式为:
U ( z ) = A1 eαz e jβz + Γl e − jβz e −αz A1 αz jβz I ( z) = e e − Γl e − jβz e −αz Z0
[ [
] ]
图1-8 功率传输示意图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传输线总长为l, 传输线总长为 ,则始端传输功率和负载吸收功率分别为
Pt (l ) =
A1
2
2Z 0
e 2αl [1 − Γl e − 4αl ]
2
Pt (0) = PL =
A1
2
2Z 0
[1 − Γl ]
2
传输效率(efficiency)—传输线终端负载吸收到的功率 传输线终端负载吸收到的功率 传输效率 PL与始端的传输功率 t(l)之比,即 与始端的传输功率P 之比 之比, PL η= Pt (l )
ρ −1 Γl = = 0.2 ρ +1
图1-10 三路功率分配示意图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故输入端的回波损耗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in Lr = 10 lg = −20 lg Γl = 13.98(dB) Pr
于是,
Pr = 0.04 Pin
可见,由于输入失配,有4%的功率返回到输入端口。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2.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 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 传输线的损耗可分为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 传输线的损耗可分为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
回波损耗(return loss): 入射波功率与反射波功率之比
Lr ( z ) = 10 lg Pin 1 = 10 lg 2 − 4αz = −20 lg Γl + 2(8.686αz ) (dB) Pr Γl e
传输线上任一点处的传输功率为 传输线上任一点处的传输功率为 传输功率
1 2 − 4αz 2αz ∗ Pt ( z ) = Re[U ( z ) I ( z )] = e [1 − Γl e ] = Pin ( z ) − Pr ( z ) 2 2Z 0 A1
2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1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
1 − Γl Pt (0 ) = 2αl η= Pt (l ) e − Γl 2 e − 2αl
2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结论
当终端负载与传输线匹配时,此时传输效率最高, 当终端负载与传输线匹配时,此时传输效率最高,其值为 η max = e −2αl 对高频情况下一般有 αl << 1 ,此时有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图 1- 7 特性阻抗与驻波系数的关系曲线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结论
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不产生谐振现象, 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不产生谐振现象, 传输线上只有从信源到负载的入射波,而无反射波。 传输线上只有从信源到负载的入射波,而无反射波。 匹配负载完全吸收了由信源入射来的微波功率, 匹配负载完全吸收了由信源入射来的微波功率,电源的 工作状态也不会受到负载的影响。 工作状态也不会受到负载的影响。 负载阻抗不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称为不匹配负载。 负载阻抗不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称为不匹配负载。 不匹配负载将一部分功率反射回去, 不匹配负载将一部分功率反射回去,在传输线上出现驻 波。 当反射波较大时,波腹电场要比行波电场要大得多, 当反射波较大时,波腹电场要比行波电场要大得多,容 易发生击穿 这限制了传输线能最大传输的功率, 击穿, 易发生击穿,这限制了传输线能最大传输的功率,因此 要采取措施进行负载阻抗匹配。 要采取措施进行负载阻抗匹配。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3.功率容量 功率容量(power capacity) 功率容量
功率容量:传输线上容许传输的最大功率。 功率容量:传输线上容许传输的最大功率。 当传输线的结构和介质材料选定后,功率容量由额定电 当传输线的结构和介质材料选定后, 和额定电流I 决定。 压UM和额定电流 M决定。 设传输线的驻波比为 ρ ,则功率容量可表示为
结论
1 − Γl
2 ρ
(1)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虽然都与反射信号即反射系数 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虽然都与反射信号即反射系数 有关,但回波损耗取决于反射信号本身的损耗, Γ 越 有关,但回波损耗取决于反射信号本身的损耗,|Γl|越 越小; 大,则|Lr|越小; 越小 (2)插入损耗 i则表示反射信号引起的负载功率的减小, 插入损耗L 则表示反射信号引起的负载功率的减小, 插入损耗 |Γl|越大,则| Li |也越大。 越大, 也越大。 Γ 越大 也越大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Z l − Z 0 (40 − Z 0 ) 2 + 30 2 Γl = = 2 2 Z l + Z 0 (40 + Z 0 ) + 30
将上式对Z0求导, 并令其为零, 经整理可得
1 2
402+302-Z02=0
回波损耗取决于反射信号本身的损耗,|Γl|越大,则|Γr|越小; 插入损耗|Li|则表示反射信号引起的负载功率的减小,|Γl|越大,则|Li|也越大。
图 1- 9 | Lr|、 |Li|随反射系数的变化曲线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例 1-4]现有同轴型三路功率分配器,如图1-10所示,设该功分器在 2.5GHz-5.5GHz频率范围内其输入端的输入驻波比均小于等于1.5,插入损耗 为,设输入功率被平均地分配到各个输出端口,试计算(1)输入端的回波 损耗(用分贝表示);(2)每个输出端口得到输出功率与输入端总输入功 率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解(1)由于驻波比为1.5,因而反射系数的大小为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终端接不同性质的负载,均匀无耗传输线有三种工作状态: 终端接不同性质的负载,均匀无耗传输线有三种工作状态:
(1) 当 时,传输线工作于行波状态。线上只有入射波存在,电压电 流振幅不变,相位沿传播方向滞后;沿线的阻抗均等于特性阻抗;电磁能量 全部被负载吸收。 (2)当Z L = 0,∞ 和 时,传输线工作于驻波状态。线上入射波和反射波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2)设传输功率为,由于插入损耗为,故
Pin = 0.5 Li = 10 lg Pt
有
Pt = 0.89 Pin
该功率均匀分配到三个端口,则每个输出端口得到输出功
率与输入端口总输入功率的比值应为
Pout = 29.7% Pin
《微波技术与天线》
j
3π 2
③ 由于终端为容性负载, 故离终端的第一个电压波节点位 置为
1 z min1 = φl − = λ 4π 4 8
λ
λ
④ 终端负载一定时, 传输线特性阻抗与驻波系数的关系曲 线如图 1- 7 所示。其中负载阻抗Zl=40-j30 ( )。由图可见, 当 Z0=50 时驻波比最小, 与前面的计算相吻合。
的振幅相等,驻波的波腹为入射波的两倍,波节为零;电压波腹点的阻抗为 无限大,电压波节点的阻抗为零,沿线其余各点的阻抗均为纯电抗;没有电 磁能量的传输,只有电磁能量的交换。 (3)当 时,传输线工作于行驻波状态。行驻波的波腹小于两
倍入射波,波节不为零;电压波腹点的阻抗为最大的纯电阻 Rmax = Z 0 ρ , 电压波节点的阻抗为最小的纯电阻Rmin = Z 0 / ρ;电磁能量一部分被负载吸 收,另一部分被负载反射回去。
一般来说,在传输脉冲功率时, 一般来说,在传输脉冲功率时,传输功率容量受击穿电 压的限制;传输连续波功率时,则要考虑容许最大电流。 压的限制;传输连续波功率时,则要考虑容许最大电流。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总之,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虽然都与反射信号即反射系数有关; 总之,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虽然都与反射信号即反射系数有关;
η ≈ 1−
1 + Γl 1 − Γl
2 2
2αl
传输效率取决于传输线的长度、衰减常数以及传输线终端匹配情况。 传输效率取决于传输线的长度、衰减常数以及传输线终端匹配情况。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Decibels (dB)作为单位 作为单位
功率值常用分贝来表示, 功率值常用分贝来表示 , 这需要选择一个功率单位 作为参考,常用的参考单位有1mW和1W。 作为参考,常用的参考单位有 和 。 如果用1mW作参考,分贝表示为 作参考, 如果用 作参考 分贝表示为:
Li = 10 lg 1 1 − Γl e − 4αz
2
包括:输入和输出失配损耗和其他电路损耗(导体损耗、 包括:输入和输出失配损耗和其他电路损耗(导体损耗、 介质损耗、辐射损耗)。 介质损耗、辐射损耗)。 若不考虑其他损耗, =0, 若不考虑其他损耗,则α =0,有 Li = 10 lg 1 2 = 20 lg ρ + 1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表征传输线上反射波的大小的参量有反射系数,驻波比和行波系数。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 1 + Γl ρ= = k 1 − Γl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例 1- 3]设有一无耗传输线, 终端接有负载Zl=40-j30( ): ① 要使传输线上驻波比最小, 则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应取 多少? ② 此时最小的反射系数及驻波比各为多少? ③ 离终端最近的波节点位置在何处? ④ 画出特性阻抗与驻波比的关系曲线。 解: ① 要使线上驻波比最小, 实质上只要使终端反射系数 的模值最小, 即 ∂ Γl = 0 , 而由式(1- 2- 10)得 ∂z0
P(dBm) = 10 lg P(mW)
如1mW=0dBm 10mW=10dBm 1W=30dBm 0.1mW= −10dBm
如果1W作参考,分贝表示为: 作参考,分贝表示为: 如果 作参考
P (dB) = 10 lg P ( W )
如1W=0dBW 10W=10dBW 0.1W= −10dBW
《微波技术与天线》
对于无耗线 Lr ( z ) = −20 lg Γl
(dB)
若负载匹配, →∞,表示无反射波功率。 若负载匹配,则Lr→∞,表示无反射波功率。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入射波功率与传输功率之比 插入损耗 入射波功率与传输功率之比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因此有
Pin = Pr + 3Pout + Pi
可见,输入功分器的功率分可分为反射功率,输出功率 和损耗功率三部分。
Pmax
2 2 I M Z0 UM IM UM = = = 2ρ 2ρZ 0 2ρ
限制功率容量的因素主要有: 限制功率容量的因素主要有:
绝缘击穿电压的限制,这与传输线的结构及介质有关; 绝缘击穿电压的限制,这与传输线的结构及介质有关; 传输线的温升限制,温升是由导体损耗和介质损耗所引起的。 传输线的温升限制,温升是由导体损耗和介质损耗所引起的。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1.4 传输线的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传输线的传输功率、
本节要点
传输功率 传输效率 损耗 功率容量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1. 传输功率(transmission power)与效率 传输功率 与效率
即Z0=50 。 这就是说, 当特性阻抗Z0=50 时终端反射系数 最小, 从而驻波比也为最小。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② 此时终端反射系数及驻波比分别为
Z l − Z 0 40 − j30 − 50 1 Γ1 = = = e Z l + Z 0 40 − j30 + 50 3 1 + Γl ρ= =2 1 − Γl
设均匀传输线特性阻抗为实数且传播常数γ = α + jβ ; 则沿线电压、电流的表达式为: 则沿线电压、电流的表达式为:
U ( z ) = A1 eαz e jβz + Γl e − jβz e −αz A1 αz jβz I ( z) = e e − Γl e − jβz e −αz Z0
[ [
] ]
图1-8 功率传输示意图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传输线总长为l, 传输线总长为 ,则始端传输功率和负载吸收功率分别为
Pt (l ) =
A1
2
2Z 0
e 2αl [1 − Γl e − 4αl ]
2
Pt (0) = PL =
A1
2
2Z 0
[1 − Γl ]
2
传输效率(efficiency)—传输线终端负载吸收到的功率 传输线终端负载吸收到的功率 传输效率 PL与始端的传输功率 t(l)之比,即 与始端的传输功率P 之比 之比, PL η= Pt (l )
ρ −1 Γl = = 0.2 ρ +1
图1-10 三路功率分配示意图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故输入端的回波损耗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in Lr = 10 lg = −20 lg Γl = 13.98(dB) Pr
于是,
Pr = 0.04 Pin
可见,由于输入失配,有4%的功率返回到输入端口。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2.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 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 传输线的损耗可分为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 传输线的损耗可分为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
回波损耗(return loss): 入射波功率与反射波功率之比
Lr ( z ) = 10 lg Pin 1 = 10 lg 2 − 4αz = −20 lg Γl + 2(8.686αz ) (dB) Pr Γl e
传输线上任一点处的传输功率为 传输线上任一点处的传输功率为 传输功率
1 2 − 4αz 2αz ∗ Pt ( z ) = Re[U ( z ) I ( z )] = e [1 − Γl e ] = Pin ( z ) − Pr ( z ) 2 2Z 0 A1
2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1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
1 − Γl Pt (0 ) = 2αl η= Pt (l ) e − Γl 2 e − 2αl
2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结论
当终端负载与传输线匹配时,此时传输效率最高, 当终端负载与传输线匹配时,此时传输效率最高,其值为 η max = e −2αl 对高频情况下一般有 αl << 1 ,此时有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图 1- 7 特性阻抗与驻波系数的关系曲线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结论
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不产生谐振现象, 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不产生谐振现象, 传输线上只有从信源到负载的入射波,而无反射波。 传输线上只有从信源到负载的入射波,而无反射波。 匹配负载完全吸收了由信源入射来的微波功率, 匹配负载完全吸收了由信源入射来的微波功率,电源的 工作状态也不会受到负载的影响。 工作状态也不会受到负载的影响。 负载阻抗不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称为不匹配负载。 负载阻抗不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称为不匹配负载。 不匹配负载将一部分功率反射回去, 不匹配负载将一部分功率反射回去,在传输线上出现驻 波。 当反射波较大时,波腹电场要比行波电场要大得多, 当反射波较大时,波腹电场要比行波电场要大得多,容 易发生击穿 这限制了传输线能最大传输的功率, 击穿, 易发生击穿,这限制了传输线能最大传输的功率,因此 要采取措施进行负载阻抗匹配。 要采取措施进行负载阻抗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