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梳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梳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梳理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全体公民。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

3.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底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1.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作为公民,我们的身份不仅仅来自血缘,还来自法律。

这意味着我们的身份并非- -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变化的。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4.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

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1.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统治而设立的组织,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运行稳定有序。

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上是对[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的总结梳理。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思想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主要知识点

《思想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主要知识点

《思想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主要知识点绪论一、结合具体实际谈谈大学生做什么样的时代新人?(选择)二、如何理解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选择、简答)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基本概念: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具体知识点:一、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选择、简答题)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者相互影响、紧密关联。

其中,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价值的评判,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价值制约着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选择题、简答题)答:(1)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

同时,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存活,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是自我价值的体现,社会利益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3)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大学生思考人生问题,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小我和大我更好地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成长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青年应当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选择题、简答题)大学生应该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结合实际展开论述)四、正确评价人生价值(选择题、简答题)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总复习指导课件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总复习指导课件
课程要求
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道德与法治的 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能够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
课程重点与难点
重点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 ,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如何培养学 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总复习指 导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道德与法治概述 • 道德篇复习指导 • 法治篇复习指导 • 案例分析与实践 • 复习题与答案解析
01 道德与法治概述
课程目标与要求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基 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道德 与法治素养。
道德原则
道德原则是人们在道德行为中所遵循的准则,是评价行为善 恶的根本依据。在复习中,应掌握常见的道德原则,如公正 、诚信、尊重等。
道德实践与应用
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准则的行为。在复习中,应关注生活中 的道德实践,理解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道德应用
道德应用是指将道德原则应用于具体情境中的能力。在复习中,应培养分析具体 情境中道德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5 复习题与答案解 析
选择题
选择题1
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
选择题2
如何理解法律的作用?
答案解析
道德与法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道德 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道德的保障。道德通过内 在的自我约束力来调整人们的行为,而法治则通 过外部的法律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答案解析
法律的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 推动社会进步。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同时制裁违法 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提纲一、引言介绍初中道德与法治科目的重要性和复习的目的,以及本文的结构安排。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大纲概述简要说明初中道德与法治科目的大纲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法律基础、法治与社会等方面的知识点。

三、伦理道德知识点复习1. 伦理道德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什么是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 人的价值和尊严- 人的价值是什么?- 为什么要尊重人的尊严?3. 群体伦理道德- 团结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如何正确处理群体与个人的关系?4. 社会公德和家庭伦理道德- 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家庭伦理道德的特点和培养方法四、法律基础知识点复习1. 法律的概念和作用- 什么是法律?- 法律的作用有哪些?2. 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 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国家法律法规的种类和适用范围3. 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什么是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如何培养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4. 规则和规范- 规则和规范的概念和关系- 生活中的常见规则和规范五、法治与社会知识点复习1. 公平正义和法治社会- 公平正义的含义和重要性- 法治社会的特点和构建方法2.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 具体的法律保障措施和制度- 如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 基本人权和法治国家- 什么是基本人权?- 法治国家的特征和作用4. 司法制度和法律意识教育- 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作用- 如何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六、选修知识点复习根据具体的教材和学校设定的选修内容,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总结。

七、高分答题技巧分享提供一些在考试中获取高分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如审题、理解题意、举例说明等。

八、总结简要回顾全文内容,并强调再复习过程中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九、参考资料列出本文参考的相关教材和学习资料,以供读者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复习。

以上提纲为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的参考提纲,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和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增减。

希望本文能给准备中考的同学提供有价值的复习指导。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归纳、考点归纳、考前必背,知识点整理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归纳、考点归纳、考前必背,知识点整理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归纳、考点归纳、考前必背,知识点整理以下是《道德与法治》全册的知识点归纳、考点归纳和考前必背的整理:第一单元:道德规范- 了解什么是道德规范;- 学习道德规范的内容和作用;- 掌握一些常见的道德规范,如守时、守信等;-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二单元:法律规范- 了解什么是法律规范;- 学习法律规范的内容和作用;- 了解一些基本法律规范,如宪法、刑法等;- 培养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单元:互助友爱- 学习关爱他人、与人合作、互相帮助的道德规范;- 掌握诚实、友善、公平、宽容等互助友爱的行为准则;- 了解互助友爱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互助友爱精神。

第四单元:纪念五四运动- 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和影响;- 认识五四运动的精神,如爱国、民主、科学等;- 掌握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如五四运动的标识、口号等;- 培养自己热爱祖国、关心社会问题的意识。

第五单元:学习成绩- 了解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合理使用学习方法的知识;- 掌握学习技巧,如积极思考、勤于动笔等;- 培养自律、自信的学习态度。

第六单元:环境保护- 认识环境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 学习如何保护环境,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了解环保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等;- 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行动能力。

第七单元:文明礼貌- 学习文明礼貌的重要性;- 掌握礼貌用语、礼仪习惯等;- 理解文明礼貌的内涵和作用;- 培养自己的文明礼貌意识。

第八单元:安全教育- 学习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 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正确方法;- 了解法律与安全的关系;- 培养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九单元:我是一个小车手- 学习交通基本规则;- 掌握行人、自行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的安全使用;- 了解交通信号的意义与使用方法;- 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能力和意识。

第十单元:人人平等- 学习平等的意义和重要性;- 了解各种歧视的危害;- 掌握平等待人的道德准则;- 培养自己的平等意识和不偏不倚的态度。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国策、战略、理念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024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内容

2024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内容

2024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复习提纲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加以保障的?答:(1)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全部者,成为国家的主子。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3)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4)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气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怎样的?答:广阔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国家武装力气的任务是什么?答: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反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与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6、关于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同等地生存和发展。

(2)敬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原则。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既包括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爱护的对象:不仅爱护个人,也爱护群体;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同等权和人身权、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化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允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5)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见教材P9阅读感悟)(6)中国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显著标记。

7、在我国,国家敬重和保障人权,是如何做到的?答:(1)敬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敬重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全册期末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道德知识点总结:
1. 了解国徽、国旗、国歌等国家的象征,学习爱国主义。

2. 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3. 学习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 学习珍惜粮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意识和行为。

二、法治知识点总结:
1.了解法规的重要性:
(1)了解法规对于社会的规范作用;
(2)理解遵守法规的意义;
(3)了解法律对于保护人民权益的作用。

2.学习宪法和法律的基本概念:
(1)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了解法律是国家行为的规则。

3.学习法治国家的特点和优势:
(1)了解法治国家依法治理的特点;
(2)理解法治国家相比于其他国家的优势。

4.了解法律的制定和修订过程:
(1)了解法律的制定机关和程序;
(2)理解法律修订的必要性和程序。

5.学习法律的实施和监督:
(1)了解法律实施的组织和程序;
(2)了解法律监督的机构和方式。

6.学习法律的知识:
(1)了解人身安全、公共卫生、教育权益等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
(2)理解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的期末复习有所帮助。

思想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思想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思想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一、思想道德基本概念思想道德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善恶、美丑、正邪等价值判断的观念、信念和规范,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总称。

它涉及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方面。

二、思想道德培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是了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正确的人生观是认识自己的生命意义和目标;正确的价值观是对美好事物和品质的追求。

3.通过教育和实践培养道德感召力: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使其具备道德情操和道德自觉。

4.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参与公益活动可以培养人们的善良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人的道德素质。

5.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要积极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法律基本概念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强制性规则。

法律的特点包括普遍性、统一性、具有强制力等。

四、宪法和法律的关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最高法律,它对其他法律具有监督、约束和统领作用。

宪法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权力机构和权力对人民的限制等方面的基本原则。

法律是在宪法的基础上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宪法对法律具有制约和引导的作用。

五、法治社会建设法治社会建设是指以法治为核心,依法治国的社会建设过程。

法治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法治体系,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并依法制定公正合理的政策和决策。

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和经济权利。

同时,公民也应该履行一些法定的义务,如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履行必要的公共责任。

七、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主要知识点总复习-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主要知识点总复习-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九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核心观点必背】1.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5.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7.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8.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9.党和政府坚持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

10.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1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2.“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1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4.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5.改革创新精神: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知识点必背】★1、改革开放的重要性: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注意】“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兴国之要、根本要求、首要任务、中心工作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富民之路现代化强国。

★3、有关中国共产党的语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六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我们的守护者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刻调整着社会关系。

在家庭生活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范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责任等;在学校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保障我们受教育的权利;在社会上,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等。

法律的作用:规范作用: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例如,法律规定我们不能在公共场所吸烟,这就是明确告知人们不应当做的行为。

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当我们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刑法等相关法律会保护我们,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惩处。

2.宪法是根本法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它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如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

宪法的权威性: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宪法的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这体现了它的权威性。

二、公民意味着什么1.公民身份的确认公民的概念: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取得国籍的方式: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国籍,大多数人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本国国籍;二是通过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国籍。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平等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等。

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满18周岁的公民享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自由、示威自由等。

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人身自由权:这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

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并且在受到侵害时有权依法取得赔偿。

思想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整理期末

思想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整理期末

第⼀章1.社会关系对⼈的塑造作⽤(P13—14)任何⼈都是处在⼀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

社会属性是⼈的本质属性。

每⼀个⼈都从属于⼀定的社会群体,都同周围的⼈发⽣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的本质。

⼈们正是在这种客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我,成为真正现实的、具有个性特征的⼈。

(正是在⼀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们⾯对各种各样的境遇,在客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实践⼈⽣)通过现实的⽣活逐渐地感悟⼈⽣,形成了相应的⼈⽣观。

2.个⼈与社会的辩证关系(P14—15)(1)个⼈与社会是对⽴统⼀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2)个⼈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是个⼈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社会需要是个⼈需要的集中体现,社会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的根本利益和⻓远利益,是个⼈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利益的实现。

(3)⼈的社会性决定了⼈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我的发展。

3.⼈⽣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回答的⼈⽣问题(P16)⼈⽣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的、⼈⽣态度和⼈⽣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

⼈⽣⽬的是⼈⽣观的核⼼,决定着⼈⽣道路、⼈⽣态度和⼈⽣价值选择。

⼈⽣⽬的回答⼈为什么活着,⼈⽣态度回答⼈应当如何活着,⼈⽣价值回答什么样的⼈⽣才有价值。

这三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个有机整体。

4.⼈⽣的⾃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者的关系。

(P18)⾃我价值:是个体的⼈⽣活动对⾃⼰的⽣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程度。

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所具有的价值。

⼆者关系:⼈⽣的⾃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价值的⽭盾统⼀体。

⼀⽅⾯,⼈⽣的⾃我价值是个体⽣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价值的前提。

另⼀⽅⾯,⼈⽣的社会价值是实现⼈⽣⾃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的⾃我价值就⽆法存在。

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知识点一、制度〔一〕我国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性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底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八下P3〔二〕政治制度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八下P64题目2、根本政治制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八下P68题目〔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八下P71题目〔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八下P74题目〔三〕经济制度根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

八下P61题目〔四〕分配制度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八下P62题目二、国情〔一〕根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科技国情1、创新能力不强;2、科技开展水平总体不高;3、科技对经济社会开展的支撑能力缺乏;4、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远低于兴旺国家水平等。

九上P20下〔三〕人口国情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2、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根本特点。

3、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特点。

九上P75中〔四〕资源国情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五〕环境国情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遏制,局部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三、国策1、方案生育根本国策2、节约资源根本国策3、保护环境根本国策四、开展战略:1、创新驱动开展战略九上P18中2、科教兴国战略九上P14导言九上P21中3、人才强国战略九上P14导言九上P21中4、西部大开发战略五、根本六、实质1、人权实质: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开展。

2、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根底的综合国力的比赛。

道德与法治思想知识点总结

道德与法治思想知识点总结

道德与法治思想知识点总结道德与法治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两种重要理念和制度。

道德是指人们在行为判断上所依据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法治是指通过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来管理社会行为的原则。

本文将从道德与法治的概念、特点、关系和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道德的概念和特点:道德是指人们根据社会、文化和宗教等价值标准所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

它在人类社会中起到规范和引导人们行为的作用。

道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由性:道德是人们自愿遵守的,不通过法律强制执行。

2.普遍性:道德准则适用于所有人,不分阶级、地区、种族等差异。

3.多样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准则可能有所不同。

4.主观性:道德标准存在主观意识和个人观念的因素。

5.综合性:道德准则通常涵盖了公德、私德、家庭道德、社会道德等多个层面。

二、法治的概念和特点:法治是指通过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来管理社会行为的原则。

它主要包括法律的制定、宣布、实施和监督等方面。

法治的特点主要有:1.强制性:国家通过法律来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具有强制性。

2.公正性:法律应该公正地对待每个人,不偏袒任何一方。

3.平等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地位、贫富、种族等差异,法律都应适用。

4.司法性:法律是由司法机关进行解释和执行的,司法程序应该公正、公开、公平。

5.有序性:法治可以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减少冲突和纷争。

三、道德与法治的关系:1.相互依存:道德和法治相互依存,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

法律的制定往往基于社会共识和道德准则,而道德准则的执行离不开法律的支持。

2.相互制约:法律可以对那些违背道德的行为进行处罚和制约,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而道德准则也可以对法律进行批评和修正,推动法治进一步完善。

3.层次关系:在实际操作中,道德是法律的前提和基础。

法律应该建立在道德基础上,既要合法又要合乎道德。

道德可以弥补法律的不足,而法律则可以强制约束那些不受道德准则约束的人。

四、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道德与法治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维护公正和公平: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可以确保社会各个层面的公正和公平,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全册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全册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全册知识点归纳)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重要课程。

以下是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归纳:1. 思想品德教育:- 了解自己的身份、成长与变化。

-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 认识和培养正确的人际关系。

-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2.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

- 尊重老师和同学,团结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遵守社会公共道德:- 学习社交礼仪,尊重他人、懂得感恩、谦虚有礼。

- 理解家庭和社会的规矩,不撒谎、不偷窃、不欺凌他人。

- 关心公共设施,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财物。

4. 了解法律与法治:- 了解法律的背景、作用和重要性。

- 了解常见的法律法规,如《反家庭暴力法》、《反欺凌法》等。

- 培养正确的法律意识,不违法、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5. 学习安全知识:- 学习身体安全知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 学习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规则,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 学习防火、防盗等安全知识,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6. 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念:- 学会理财,如分配零用钱、节约用水用电等。

- 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避免盲目消费、浪费资源。

7. 学习法治常识:- 了解国旗、国徽的含义,学习国歌、国旗礼仪等。

- 了解国家的组织结构、国家元首等。

- 学习国际国内的重大节日和纪念活动,如国庆节、春节等。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复习有帮助!。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资料《道德与法治》是六年级上册的一本道德与法治教材,主要内容涵盖了道德和法律知识。

以下是该教材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归纳,供期末复习使用:第一单元:爱国敬业诚实守信1. 爱国主义:爱国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表现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尊重学习、守法纪、团结友爱。

2. 敬业精神:敬业是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表现为热爱工作、积极工作、责任心强、追求卓越。

3.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人们相互之间的一种道德要求,表现为诚实守信、讲信用、遵守承诺。

第二单元:友善健康快乐成长1. 友善待人:友善待人是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态度,表现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

2. 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是我们快乐成长的基础,表现为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睡眠、保持个人卫生。

3. 快乐成长:快乐成长是我们的权利与义务,表现为积极向上、遵纪守法、合理安排时间。

第三单元:关心他人尊重他人1. 关心他人:关心他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和关爱,表现为关心家人、关心朋友、关心帮助他人。

2.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表现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隐私。

第四单元:平等公正公平竞争1. 平等和公正:平等和公正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表现为平等待人、公正对待、不歧视他人。

2. 公平竞争:公平竞争是一种良好的竞争行为,表现为公平竞争、诚实竞争、共同发展。

3. 谦虚谨慎:谦虚谨慎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态度,表现为谦虚待人、谨慎行事。

第五单元: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1. 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保护环境卫生、垃圾分类。

2. 爱护动植物:爱护动植物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任务,表现为保护动植物、不损害野生动植物、不吃濒危动物。

以上是《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的期末复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知识点一、制度(一)我国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性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八下P3(二)政治制度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八下P64题目2、基本政治制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八下P68题目(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八下P71题目(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八下P74题目(三)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八下P61题目(四)分配制度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八下P62题目二、国情(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科技国情1、创新能力不强;2、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3、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4、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

九上P20下(三)人口国情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2、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3、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特点。

九上P75中(四)资源国情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五)环境国情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三、国策1、计划生育基本国策2、节约资源基本国策3、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四、发展战略: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九上P18中2、科教兴国战略九上P14导言九上P21中3、人才强国战略九上P14导言九上P21中4、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基本六、实质1、人权实质: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七、理念八、内容九、特点十、要求1、依法治国的要求(16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十一、坚持1、坚持宪法至上2、坚持生命至上3、坚持人民至上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5、坚持改革开放6、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7、坚持依法治国8、坚持依法行政9、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10、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1、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一句话知识点:1、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组织。

2、家庭关系的确立形式有:结婚、生育、收养、再婚。

3、家是我们生命的居所,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4、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5、亲情是我们永远的依恋。

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一、核心”类(“中心”类、核心位置)1.一切工作的中心(国家的中心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3.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5.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7.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8.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9.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0.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11.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

二、基本”类(“基础”类、“基石”类)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提升创新能力。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5.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生态环境。

6.我国的环境基本国情: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7.我国的资源基本国情: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8.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9.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0.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

11.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1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3.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14.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社会公正。

15.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16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17.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的多样性。

18.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

19.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0.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2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2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3.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

24.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25.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

26.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27.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

28.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三、“根本”类(“一切”类、“任何”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同时、同步富裕)。

2.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3.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

4.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5.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6.中国共产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学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8.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干年大计。

9.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节约资源。

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良好生态环境。

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人口的压力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

10.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11.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2.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3.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

14.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根本活动准则。

15.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

16.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17.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8.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地位”类(“重要性”类、“至高无上”类)1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改革开放是强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3.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相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5.目前,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6.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7.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8.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9.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0.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1.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13.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