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改革与中学作文教学创新建构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课程改革与中学作文教学创新建构的探索[新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根据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认真总结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作文教学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的要求。那么,怎样实现作文教学的创新呢?笔者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对中学作文教学创新的建构提出以下浅见:
一、应加大作文教学目标的改革力度
作文教学目标的改革对作文教学实现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是教师所预期的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发生变化的结果,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同时也是检查、评定教学活动效果的最佳参照物。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其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重视学生写作的情意训练与态度的养成
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它灌注着主体的情感,充满着人生的体验,显示着沟通的渴望。《语文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培养学生表达的能力,同时更应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乐观健全的人格。因此,作文教学创新就应该将人格的形成(包括价值观的形成,认识事物能力的形成,思想情感的形成)同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有机结合起来,即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从而逐步形成主体性的人格。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纯形式的作文训练方法,代之以人格的形成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第二,应侧重写作的过程指导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教学的过程性,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体验的生成。教学实践表明:作文写作本身就是一个由材料准备一写作构思——语言表达构成的完整过程。同时也是思想情感、气质个性表达呈现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中要提前思考通过什么方式,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来打开学生的思路,从而把学生带入写作过程。我们知道,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反映的中介是思维。语文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而语言文字实际上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是思维的物化。因此,要写好文章,关键在于开拓思路,启发思维。学生的思想禁锢,就不敢写,需要教师引导和培养他们解放思想;思路闭塞,就无话写,需要教师引导和培养他们打开思路;思绪紊乱,就不会写。需要教师引导和培养他们理清思绪,这是作文教学创新目标改革的重点内容。
第三,要重视写作内容的丰富性
要想使学生的写作内容具有丰富性,教师就必须变革过去千篇一律的作文模式,努力寻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话题,让学生去了解和感知过去生活。因为只有写
自己动情的东西,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才可能表达出对所写之事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只有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才可能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才可能产生有创意的表达。因此,作文教学的目标改革必须放在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其人生经历和体验上,从而逐步释放学生的生活活力和热情,解放蒙盖学生大脑和眼睛的外部束缚,通过教师的细心引导使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最终回归生活、再现生活。
总之,要积极构建生活本色化内容的作文模式,旗帜鲜明地摒弃那种抽空、生活趣味的应试作文,从假大空的应试思路回归到真正平实的朴素写作。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张扬个性、表现丰富多彩生活的好文章。
二、要注重作文教学策略的创新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意图而采取的一系列解决具体问题行为方式,也就是解决“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提出了“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等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注重写作教学策略的创新。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实现作文教学的开放
所谓开放的作文教学,是指教师不预设刻板的教学目标,不勾画教学流程的运行轨迹,不套用死板的评判标准,而让学生有充分显示个性与才能的自由天地,在学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争取更多的个性张扬和思维发展。
一方面要实现写作空间的开放。写作是最具有开放性的,闭门的课堂作文教学必然是失败的。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走向校外去认识、感受丰富的生活,不断扩大写作领域。教室之外、图书馆、阅览室、体育场、风景名胜、农贸市场等,都应成为学生主动求知、感悟,t活的课堂。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开辟网上阅读空间,加大知识容量和信息密度,逐步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形成纵横闭阖的思维和恢弘博大的胸襟,使五彩缤纷的生活成为每个学生写作的源头,让本应充满生命气息的作文走出窒息灵魂的传统训练樊篱,再现其亮丽的色彩。
另一方面要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展。中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的,视界是最明澄的,个性是最独特的,生命意识也是最强烈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写作教学。有意识地去培植学生的人生立场和自主的人格,剔除他们立身处世上的盲目从众心理。在日常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尽力创设民主化、立体性的思维场景、宽松和谐的思辨氛围,自由地发展学生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并由此出发,让学生勇于怀疑既有定论,勇于否定既有定律,从不同角度、不同观点、不同层面去思考同一问题,来获取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以便丰富作文思维的内涵并找到独创的新意。实践表明:只要教师注重引领学生走出作文思维上的定势。引导他们将正面与反面、纵向与横向、发散与聚敛等各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有机地融为一体,就能实现学生最大限度地扩展其思维空间的目标。
(二)实现写作的全程指导
创新写作教学就是要将写作指导贯穿学生写作的整个过程,包括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和写后指导。
写前指导包括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准备写作材料和培养他们的构思能力。如老师组织学生将要写的题目或题材分组讨论,讨论不是漫无边际地乱谈一通,而是根据教师或教材拟定的具体问题开展讨论,使人人胸中有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通过设定贴近学习的内容,努力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有写的愿望,有东西可写。
写中指导主要是指教师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指导学生自行修改和相互修改。这是过去作文指导被忽视的一个环节,而这一环节正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写中指导较写前指导和写后指导具有更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写作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自行修改和相互修改作文不足,对比中就可以体会到文章该怎么写。写中指导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使学生自觉养成重视修改的习惯,学会“自己改文”,有利于他们的提高鉴赏力。
写后指导指教师的批改和讲评。作文批改时要尊重学生的精神劳动成果,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每篇文章的长处,给予热情的鼓励,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坚持严格要求、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讲评时以鼓励赞赏为主,充分肯定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要拨开学生心头的迷雾,鼓起学生上进奋发的风帆,让他们对下次写作充满成功的希望。教学实践中,那些求全责备,讽刺挖苦的做法,只能加剧学生的厌恶畏惧写作心理,与我们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三)实现学生阅读的扩大与深化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教学创新的改革,除了要着力丰富学生的生活,还要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据笔者调查,现在许多中学生不仅阅读总量少得可怜,而且对阅读活动本身也失去了兴趣。因此,就失去了丰厚积累的机会,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作文水平。由此看来,我们必须把扩大学生阅读面和深化阅读层次作为作文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必须花大气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逐步懂得广泛阅读是自身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需要。为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选择其中精要、精彩部分,如哲理名言、刻画传神之处、妙语连珠的段落等等,剖析、咀嚼,让学生动心、动情,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兴趣。此外,语文教师还要通过多种教育、多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实现自身由被动而转向主动探求。
三、积极推行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推行生活化的作文教学,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