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5节 光的色散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4.5光的色散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光的色散是几何光学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太阳光的光谱。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方法与过程: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感悟和体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物体的颜色。

难点: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及其混合规律的不同。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

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

运用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等学习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

四、教学过程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

第5节 光的色散教材任务驱动任务一 了解光的色散1.发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 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2.光的色散:太阳光射入、射出棱镜会发生 折射 ,被分解成 红 、橙、黄、 绿 、 蓝 、靛、 紫 七种色光的现象。

3.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 色光 混合而成的。

4.生活现象:彩虹的形成。

任务二 了解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 红 、 绿 、 蓝 。

2.举例: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的色彩是由 三原色光 混合而成。

任务三 认识看不见的光项目红外线 紫外线 定义 在可见光谱 红 端之外的辐射 在可见光谱 紫 端以外的一种看不见的光特点 具有较强的热效应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 应用 拍红外线照片诊断疾病、红外线夜视仪、 遥控 等 紫外线杀菌消毒 、 验钞 、促进合成维生素D等典题疑难突破考点 光的色散和光的三原色【典题】(2024·南京统考)(1)如图甲将红、绿、 蓝 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让一束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从另一侧的白纸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乙所示,这是光的 色散 现象,其中的黄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 m/s;实验中,某同学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 B (选填“A ”或“B ”)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明显。

【技法点拨】(1)规避易错点: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复色光。

(2)标志:凡是出现“彩虹”“七彩”“五颜六色”等字眼,一定是色散现象。

(3)偏折:三棱镜色散实验中,偏向底边的是紫光,其偏折程度最大,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

【变式】 (教材再开发·想想做做改编)如图所示,在较深的方盘内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通过水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会在墙壁上观察到光的色散现象,此时的平面镜和水相当于三棱镜(填一种光学仪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5节光的色散(第1课时光的色散)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5节光的色散(第1课时光的色散)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学生活动】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 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学生用书“预 习导学”.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单色光
不能分解,那么白光是不是单色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 【演示1】让一束光穿过狭缝射在棱镜上,让学生观察在 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屏离棱镜不要太远). 【演示2】把另一个相同的棱镜按相反的方向放在前一个 棱镜旁边(两个棱镜要靠得近些),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又能看
到什么.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
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 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1)在演示1中,学生可以看到白 光通过棱镜后,不但改变了方向,而且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
的光带,彩色光带上的颜色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是红、橙、黄
读后回答问题.并讨论得出知识推图.
色光-红、绿、蓝
颜料-红、黃、蓝
1.白光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得 到各种色光. 3.看不见的光分为红外线和紫外线.
、绿、蓝、靛、紫.(2)在演示2中,学生可以看到彩色光带将 重新会聚成白光.
【引导学生分析】启发学生把感性认识理性化.师生共同
活动得出以下结论:(1)用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光
谱.(2)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色光的混合
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呢? 【学生感知】教师打开教室里的电视机,把放大镜发给 几个同学,让同学们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 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电视机屏幕上显
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没

4.5光的色散(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4.5光的色散(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防晒帽、眼镜、防晒霜
紫外线防护面具
三 看不见的光
4. 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区别
共同点
红 外 线
都 是 不





线
存在于 红光外侧
存在于 紫光外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同点
能使被照射的物体 发热;具有热效应
红外探测器; 红外照相机; 红外夜视仪……
能使荧光物质 发光;杀毒灭菌
验钞机; 紫外线灭菌灯……
三 看不见的光
例题3 如图所示,老师用测温枪给学生检测体温,测温枪的学名是 “红外线测温仪”或者“红外线辐射测温仪”。它的原理是:被 动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获得物体温度数值。下列关于 红外线测温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红外线用肉眼可观察到 B.红外线是声波的一种 C.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的 D.红外线测温仪能测体温,说明人体能对外辐射红外线
03
知道光的三原 色,色光按不 同比例混合可 以形成丰富的 色彩 。
04
了解可见光谱, 以及红外线与 紫外线的应用。
第5节 光的色散
01 色散 02 色光的混合 03 看不见的光 04 课堂总结 05 练习与应用 06 提升训练
第5节 光的色散
一 色散
一 色散
1. 实验探究:光的色散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 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 太阳光,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把红、绿、蓝叫作色光的三原色。

蓝绿
二 色光的混合
2. 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混合 红、绿、蓝三种色光中,只要适当调配红、绿、蓝三种色光的比
例,就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色光的混合规律是:红光+绿光→黄光;红光+蓝光→品红光;

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

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
这是因为大气层上部的臭氧 层有吸收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特性, 大部分紫外线都被臭氧层吸收了, 保护了地球生物不受紫外线的伤 害,因而保护地球臭氧层不被破 坏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意: 1.红外线、红光、紫外线、紫光是不同的,红外线、 紫外线都是看不见的光,而红光、紫光是可见光。
2. 红外线和紫外线也是光,也遵循光的传播规律。在 均匀的同种介质中,红外线和紫外线也是沿直线传播 的;若遇到反射面,也会发生反射,且反射时都遵循 光的反射定律。
色散的概念 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
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在太阳光下吹出的 泡泡是色彩缤纷的
雨后的天空悬浮着大量 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 这些小水珠上,经反射、折 射后发生色散形成绚丽的彩 虹。
如果这些色光刚好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能 看到彩虹了。
做一做:太阳光的色散 如果没有三棱镜,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 行光的色散实验。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 平面镜,使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一束阳光照射在水 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观察墙壁或 白纸上反射光的颜色。
大海和天空的颜色
海水本身无色透明,但太阳光进入海水中时,因 为太阳光中的蓝光、紫光会被水中粒子阻挡、反射而 均匀地发散到各个方向,其它色光则被吸收,所以我 们的眼睛只看到了被散射出来 的蓝光、紫光,因而大海看上 去呈碧蓝色,同理,天空呈蔚 蓝色也是大气散射了太阳光中 的蓝光、紫光造成的。
新知探究 跟踪训,它们按照
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形成太阳 的可见光谱。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在可见光谱的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 外线,人眼都看不见,这部分光叫做不可见光。
1.概念:

【核心素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核心素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5《光的色散》教学设计现象:太阳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色光的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它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教师讲述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的故事.板书: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例1】(多媒体展示)观察下图,请归纳你发现的现象:(1);(2).解析:本题属于观察探究,观察点是三棱镜和光屏,探究点是太阳光的色散现象.答案:(1)太阳光是由七色光组成,光屏从上到下分别呈红、橙、黄、绿、蓝、靛、紫(2)三棱镜的作用是将太阳光(复合光)分散成七色光(单色光)(二)色光的混合教师向学生演示实验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2:用手中的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可以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此实验也可以安排课前学生在家中完成)人们发现,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实验3: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胶片挡在三只手电筒前面,观察它们射出的光在白墙或白纸上重叠部分A的颜色.(如图)生:通过实验,可以发现重叠部分A是白色的,即三原色光可以合成白光.注意:教学中,教师不应让学生死记三原色光合成的结果,而应让学生在探究中去认识几种单色光合成的效果,在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三)看不见的光1.光谱白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生:白光是复色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生: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把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此外,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板书: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叫做太阳的可见光谱.2.红外线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P86~P87有关红外线的内容.红外线有哪些特性?生: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红外线有哪些应用?生1: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判断.。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精品课件

课堂练习
迁移训练 2
10.冬天,在商店购买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B )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烤火炉的电热丝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 C.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 D.以上说法都错误
课堂练习
迁移训练 2 11.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 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D )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①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
适当照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能 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对于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的许多方 面都有好处。
②紫外线消毒灭菌
紫外线消毒柜
紫外线灭菌灯
紫外线灯看起来是淡蓝色的,那是因为除了紫外线,它还 发出少量蓝光和紫光。紫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③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光的色散实验
1.光的色散:白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等多种颜色的光。 2.白光是复合光,是由各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
3.例如:彩虹外侧是红色,内侧是紫色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反射、折射而产生的色散现象。
小结
1.太阳光(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 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2.太阳光(白光)是复合光。 3.红光、绿光、蓝光等是单色光。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 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的可见光谱。
1.红外线
太阳光的光谱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
可视光线

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5节 光的色散》精品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5节  光的色散》精品教学课件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5节 光的色散
导入新知
一场细雨刚刚下过,天空被 洗得很干净,一道美丽的彩虹突 然出现在天空,彩虹现出七彩颜 色,像七彩天桥挂在天空,美丽 又壮观。
你知道彩虹有哪些颜色吗? 你能解释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
素养目标
2. 知道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
红外线
光谱上红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人眼虽看不到,但可 以用灵敏温度计来检验它们的存在,属于不可见光。
红外线的特点:
①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②太阳的热主要就是通过红外线辐射的形式传送到地球的; ③物体能吸收红外线,也能向外辐射红外线。
探究新知 红外线的应用:
①红外线加热。
红外夜野视生仪东在北军事 上虎有进着村重吃要牛的,作用。 被红外线相机 逮个正着。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每年5月份,我省成都及周边的区的农民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 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 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 今年成都市气象局利用了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
LED,它是 ( C )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探究新知 太阳光谱
知知识识点 33 看不见的光 可见光
红外线
紫外线
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 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光谱上红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 紫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
探究新知
1. 初步了解太阳光谱;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 光的三原色,以及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 成丰富的色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质疑、敢于挑战的精神。
3.通过对光的色散现象的学习,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4.教育学生关爱眼睛,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有趣的实例、严谨的教学态度、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提高他们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力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物理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掌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彩色光带的现象,以及彩虹的形成原理。
2.掌握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能够运用光的色散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如彩虹、彩色电视等。
4.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光的折射、色散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涉及光的折射现象和色散规律。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光的传播和反射,但对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认识尚浅。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光的色散原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光的色散现象,如彩虹、日落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设计实验演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形成彩色光带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光的色散现象。
3.通过展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引发学生对眼睛健康问题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4.5光的色散(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4.5光的色散(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色散现象★ 2 2二物体的颜色★ 1 112三看不见的光★ 3 3一、色散现象:1.色散:三棱镜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1)太阳光(即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是英国牛顿发现的);(2)红光偏折程度最小(最上面),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最下面)。

2.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和海市蜃楼一样也都是光的折射现象);3.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4.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例题1】4月30日,桂林出现日晕天象奇观如图所示,其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都属于()A.光的色散B.平面镜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直线传播【答案】A【解析】解:日晕”光环颜色由内到外的排列顺序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与彩虹相同,是光的色散现象。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变式1】如果没有三棱镜,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光的色散实验。

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平面镜下部浸入水中,让阳光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就可以看到彩色的光带,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或本实验不包含的内容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折射时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D.反射出来后的光不再有红外线【答案】D【解析】解: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平面镜下部浸入水中,让阳光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太阳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水中的光线通过水中的平面镜会发生反射现象;被平面镜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偏折情况不同,所以光线照射到白墙或白纸上,就可以看到彩色的光带,在红光的一边有红外线;综上所述,该实验包含了ABC,没有包含D。

故选:D。

【例题2】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绿光 B.黄光 C.紫光 D.橙光【答案】A【解析】解: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

第5节光的色散一、光的色散:1、[太阳光]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自上而下就形成一条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带。

二、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色光混合一般是由光源直接发出的。

多一种颜色就使光线更加明亮,所以复色光的亮度要大于单色光的亮度。

如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的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按照不同的亮度混合而成。

]2、颜料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三种颜色颜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其中也包括黑色。

3、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此物体颜色相同的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因此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三、看不见的光看不见的光有:红外线、紫外线。

1、光谱: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叫做太阳的可见光谱。

2、红外线【1】、红外线的特性:(1)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3)红外线还可以遥控。

【2】、红外线的应用:(1)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2)红外线遥感;(3)红外线遥控。

3.紫外线【1】、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2】、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

【3】、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

【4】、紫外线的应用:促进钙质吸收、杀死微生物(紫外线灯杀菌)、荧光物质发荧光。

【典型例题】类型一、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A.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C.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 D.三棱镜可以使单色光变成多色光【答案】A【解析】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

4-5 光的色散 课件(共36张PPT)

4-5 光的色散 课件(共36张PPT)

看不见的光
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形成太阳的可见光谱(图4.5-5)。
看不见的光
太阳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辐射到地球。如果把非常 灵敏的温度计分别放到色散后不同颜色的光处, 都能够检测到温度的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红 光以外的部分,温度也会上升,说明这里也有能 量辐射,只不过人眼看不见。我们把红光之外的 辐射叫做红外线(infraredray)。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色散
太阳光的色散 如果没有三棱镜,也可以用图4.5-2所示的
装置来进行光的色散实验。在深盘中盛一 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镜的下部 浸入水中。让一束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 镜上,并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观察墙壁 或白纸上反射光的颜色。
色光的混合
人们发现,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 种颜色的光(图4.5-3),因此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图4.54)。
A. 红光 B. 白光 C. 黄光 D. 蓝光
课堂讲解
例3:【解析】(1)一束太阳光从三棱镜的一边入射,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 折射后.结果在白屏D上可以看到一条七彩的光带,由此可知太阳光(白光) 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2)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一块蓝色玻璃C,白屏D 上只在原来出现蓝光的地方出现一条蓝色光带,这表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
课堂讲解
知识点2: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 (1)人们发现,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 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的三原色。 色光的三原色按照相同比例混合后为白光。 (2)色光的合成在科学技术中普遍使用,彩色电视机画面上 丰富的色彩就是由色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特别警示 红、绿、蓝三种色光中,任何一种色光都不能由另 外两种色光合成,但红、绿、蓝三种色光却能够合成任何一种 色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课件(28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课件(28张)
本堂小结
红、橙、黄、绿、蓝、靛、紫
红、绿、蓝
红、黄、蓝
透过物体的色光
物体反射的色光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们收获了哪些知识?
1、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光现象,其中与光的色散无关的是( )
D
2.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 ) A.三棱镜可以使单色光变成多色光 B. 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 C. 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 D.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拓展: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它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就成什么颜色。
1.小安通过学习生物学发现,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小聪通过学习物理学发现,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她们可以初步估计,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C
三、看不见的光
自主阅读教材p-86到p-87的“看不见的光”,讨论下面问题。
1、什么是太阳的可见光谱图?2、红外线的强弱与什么有关?3、红外线有关的应用有哪些?4、紫外线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三棱镜能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把它们按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太阳的可见光谱图.
光谱
什么是太阳的光谱图?
这是什么自然现象?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这和彩虹的形成原理一样吗?
五彩斑斓的泡沫
这样也可以出现彩虹,我回家也试试!
这到底蕴含着怎样的科学道理?
一、色散
演示实验
问题1: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这又说明了什么?
一、色散
(1)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3.通过学习光的色散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掌握光的色散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一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色散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设计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光的色散的概念,了解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
2.使学生理解光的色散原理,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与光的色散相关的现象。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光的色散原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与观察,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涉及光的色散现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与观察,理解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掌握光的色散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一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往往只是机械记忆七种颜色的光,而对于光的色散的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则理解不深。针对这种情况,我制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光的色散现象,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观察到光的色散过程,进一步理解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的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色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一、教学目标1.理解光的色散现象;2.掌握光经过棱镜色散的原理;3.了解光的色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光的色散现象;2.光的折射和反射。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光源、纸板、棱镜等;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作业册。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观察实验图片,在一定条件下,光通过棱镜后会出现哪些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色散的好奇。

步骤二:讲解光的色散现象(10分钟)引导思考: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维,了解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初步认识。

教师讲解:简要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即光的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折射角度,从而形成彩虹等现象。

步骤三:观察光的色散实验(15分钟)实验操作: 1. 教师向学生展示具备光源和棱镜的实验装置; 2. 教师调整光源位置和棱镜角度,使光通过棱镜后发生色散; 3.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讨论与解释: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讨论光经过棱镜后的色散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四:探究光的色散原理(20分钟)教师讲解与引导: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探究光的色散原理。

教师演示:教师演示用白色光照射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解释光在不同折射角度下的色散规律。

学生实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光在不同材料中的折射角度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步骤五:实际应用(10分钟)教师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光的色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光谱分析、宝石的鉴别等。

步骤六: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小结:教师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强调光的色散现象和原理。

作业布置: 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和实验,探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更多应用。

五、板书设计光的色散- 定义:不同颜色的光在通过棱镜后具有不同的折射角度- 形成彩虹等现象实验装置:光源、棱镜实验现象:光经棱镜后出现色散现象探究光的色散原理:- 白光照射棱镜后的色散现象- 光折射角度与颜色之间的关系实际应用:光谱分析、宝石的鉴别等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色散原理和讲解实际应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原理。

第五节光的色散

第五节光的色散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 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白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 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 呈现 黑 色,如果一个物 体能 透过 有色光,则 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
练习:
1.色光的三原色是 、 、 .
红 2.黄色光是由 绿 色光和 蓝 色光合成 的,白光是由 红 、 、 绿三种色 光合成的. 红 绿 蓝
7.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
来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B )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烤火炉的电热丝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 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看见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 C.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 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只能是淡红 色
2 什么是红外线?用什么来验 证它的存在?
太阳光谱中,红光外侧有一 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
人眼虽看不到,但可以用灵敏温度计来 检验它们的存在,属于不可见光。
1800年英国物理 学家赫谢耳发现了 红外线
3 、红外线有什么应用?它们都是利用了红 外线的什么特点?
红外线测温仪
红外线夜视仪: 通过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 红外线,达到侦察目的的一种设备。
化学作用强
紫外线的功与过:
•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 维生素D,对骨骼生长和身体健康 有许多好处。 • 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 害,轻则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 癌,其他很多物种也会快速消亡, 所以夏天防晒很重要。
紫外线的来源:
• 地球上天然紫外线来自于太阳光,大气 层臭氧层会吸收大量的紫外线。 • 高温物体,除太阳外,电焊等弧光灯和 其他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 • 日光灯是利用汞蒸气等气体放电发出的 紫外线照射管壁上的荧光粉发光的,所 以发出的光中也含有紫外线,长时间用 日光灯照明,也可造成皮肤晒黑。

光的色散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的色散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A. 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只对光起反射作用 B. 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彩虹的形成是光 的色散现象
C. 彩虹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小试牛刀
1.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 多的了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彩色光带,这一现 象叫做光的________ 现象,这说明太阳光是由 ________ 组成的.
(2)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A为 ________ 光;
(3)用温度计测试A色光外侧发现温度计示数升高 较为明显,实验表明A色 光外侧存在一种不可见光 叫________ .
(1)红外测温 (2)红外加热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3)红外医疗 (4)红外成像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3、紫外线的特点 : 1、紫外线的荧光作用
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杀菌、消毒、 治病等)
3、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动手动脑学物理:颜料的三原色
第四章 光现象
第五节 光的色散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小组实验:利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一、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白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 解成红、橙、 黄、绿、蓝、靛、紫等多种颜 色的光。
牛顿分解 太阳光
太 阳 光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动动手:将三棱镜分解后的各种色光利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它们按不同的比例可以调出不同的颜色.
品红

光的色散ppt课件

光的色散ppt课件

视频欣赏——《色光的混合》
Hale Waihona Puke 二、看不见的光1.光谱
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形成太阳的可见光谱。
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在紫光之外是紫外线, 人眼都看不见.
1、红外线 太阳光的光谱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
可视光线
笔记
特点:①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②太阳的热主要就是通过红外线辐射的形式传送到地球的;
③物体能吸收红外线,也能向外温辐度射低红的外物线体。红外线辐射弱
1、红外线 应用:①诊断病情
一个物体,当他的温度升高时,尽管看起来外 表还跟原来一样,但他辐射的红外线却会增强。
人体生病的时候,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 相机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 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诊断疾病。
想一想: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那紫光外侧也有光吗?
紫外线的特性 1.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相片底片感光; 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死微生物; 3.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2、紫外线
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他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 有紫外线;汞等气体放电时也会发出紫外线。
2、紫外线
应用:
①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
②紫外线消毒灭菌
2、紫外线
③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验钞机原理: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光
2、紫外线
炎炎夏日人们撑起遮阳伞,这是为什么?
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 轻则使皮肤粗糙
重则引起皮肤癌
防护紫外线的方法
紫外线防护面具 防晒帽、眼镜、防晒霜 预防紫外线最好的办法就是外出时戴上墨镜、遮阳伞或宽檐帽,避 免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久待,眼睛不要对着太阳看,在下雪天尤其注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光谱的紫端以 .
5.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 增强 ;夜
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
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 红外线夜视 仪;红外 线还可用来进行 遥控 .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
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 红外线 ,实
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返回
物理
【答案】A
返回
物理
7.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
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
种LED,它是( C )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返回
物理
8.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 红外线 ,以 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 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 的 反射 .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 绿 、蓝三种 色光混合而成的.
现象,太阳周围出现了一条彩色的大圆环,非常好看,许多
人纷纷拍照留影.关于彩色圆环的形成原因,可以由下列哪
种物理规律解释( D )
A.小孔成像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返回
物理 6.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 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 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
返回
物理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与光的色散有关的是( D )
返回
物理
4.(2018鞍山)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白光通过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D.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
返回
物理
5.2016年5月某日上午,在广元地区天空出现了罕见的日晕
返回
物理
知识点二 看不见的光 1.我们把光谱中红光以外的部分,叫 红外线 ;紫光以外的 部分叫 紫外线 . 2.点拨: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 有热效应、穿透能力强 ; 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 能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杀菌、荧光效应 .
返回
物理
3.讨论1: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利用了红外线 或紫外线? 红外线——高温杀菌,红外线夜视仪,监控设备,手机的红 外口,宾馆的房门卡,汽车、电视机的遥控器,洗手池的红 外感应. 紫外线——紫外线杀菌、脱臭、净化;高功率紫外线光源在 表面清洗处理中有应用.
返回
物理
12.(2018梧州)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 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 种现象叫光的 色散 ,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 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 这种光叫 紫外线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返回
物理 13.(1)太阳的热主要以 红外线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 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 各种色光.将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任何色光,这三 种色光分别是红光、 绿光 和蓝光.
返回
物理 10.在美英联军打击伊拉克的战争中,夜间运用了红外线夜 视仪,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发现敌方.红外线夜视仪是根据夜 间人的 温度 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高,人体辐射的
红外线 比草木或建筑物的强的原理制成的. 11.在某些场所安装有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当人站到水龙头 附近时,水龙头自动打开放水;当人离开时,水龙头自动关 闭,这是利用 红外线 进行自动控制的.
第四章 光现象
第5节 光的色散
目录导航
01 学 习 目 标 02 课 前 自 主 预 习 03 课 堂 合 作 探 究 04 课 堂 检 测 05 课 后 作 业
物理
学习目标
1.. 3.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及其应用(重点). 知识链接:光的折射定律
返回
物理
9.据调查市场上出售的卫生纸,有部分加入了荧光剂,使 之看起来非常的白,但它对人体却极为有害.其实鉴别方法 也很简单,只需用 紫外线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灯照射其表面,若出现蓝色荧光,则说明是含有荧光剂的 纸.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纸,这是因为纸表面发生了 漫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返回
物理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色散 1.找一个三棱镜,对着太阳光,看一看,太阳光经三棱镜 后会变成什么? 结论:太阳光是 白 光,其实是由 红橙黄绿蓝靛紫 七种色 光混合而成的.
返回
物理 2.最早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 . 3.自然界中 红 、 绿 、 蓝 这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的 色光混合而成的,所以人们把这三种色光称为 光的三原色.
1.(2019邵阳模拟)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
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C )
A.桃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桃花反射所有色光
返回
物理
2.(2019昆明)光的三基色是指红、蓝、 绿 .一个黄色的橙 子放在黑暗的房间里,用蓝光照射它,橙子呈现 黑 色. 3.太阳的能量以 光 的形式辐射到地球,在光谱上红光以 外的部分也有能量辐射,我们把这样的辐射叫做 红外线 , 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 紫外线 , 电视遥控器发出的是 红外线 .
返回
物理 4.讨论2:小明说他在晚上看遥控器的指示灯时,能看到红 色的光.所以他认为红外线是红色的.而我们常常看到紫外 线杀菌灯会发出紫色的光,所以小明认为紫外线是紫色 的.小明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人眼只能感受特定范围的光,它不能对红外线和紫外 线产生视觉反应,遥控器、紫外线杀菌灯在发出红外线和紫 外线的同时,还分别发出红光和紫光,因此看上去呈红色和 紫色.
返回
谢谢观看
返回
物理
课后作业
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下列物理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
贡献.其中首次通过三棱镜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 )
A.牛顿
B.伽利略
C.阿基米德
D.奥斯特
返回
物理
2.(2018青海)用光的知识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B) A.岸边的树在水里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返回
物理
课前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P85~87,完成以下问题) 1.1666年,英国科学家 牛顿 用 三棱镜 分解了太阳光.
2.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七种色光.
3.人们把 红 、 绿 、 蓝 三种色光称为 光的三原色 .
返回
物理 4.我们把红光之外的辐射叫 红外线 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 紫外线
返回
物理
(2)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 的白屏上.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 ① 区域,发现温 度计的示数较高,说明这种光线具有 热效应 . (3)在②区域中我们看到彩色光带,这是 色散 现象. (4)下列应用中:①遥控器;②验钞机;③激光准直器,属于 ③区域光线应用的是 ② .(填序号)
返回
物理 3.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 七 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光的色散 ;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 在白屏上能看到 红 光;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 们能否看到七彩光带?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
返回
物理
三分钟自测
返回
物理
课堂检测
回归课本
1.你做过如图所示的“分解太阳光”小实验吗?在深盘中
盛上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
使太阳光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
色的墙壁上,这时墙壁上就会出现
绚丽的色彩,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色散 ,平面镜要斜放,是为了 让镜前那部分水形成一个 三棱 镜.
返回
物理 2.(课本P87改编)如图所示,甲图中验钞机是利用了 紫外线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工作的;乙图中电视遥控器用 红外线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 遥控器不对着电视机,而是指向 其他不同方向,有时也能实现遥 控,这是利用了光的 反射 (选 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