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合集下载

青岛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及路径分析

青岛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及路径分析
青 岛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及路径分析
马红 霞 王志完 ( 青岛 科技大 学 经 济 与管 理学 院 )
摘要 : 近 年来 青 岛市 小 城 镇 建 设取 得 了较 大 的发 展 , 但 仍 然 存在
1 . 3 城镇 化对第 三 产业 的影响。青 岛市城 镇化 水平 与
缺 乏特 色 与优 势 支 柱 产 业 支撑 : 小 城镇 间 的 分工 不 明 显 ; 小 城 镇 产 业 第三 产 业 的发 展水 平 呈 现 正相 关 , 2 0 0 0年至 2 0 1 1年 , 城 规 模较 小 等 问题 。 因此, 推 进 城 镇 化应 从 坚 持 工 业布 局 与城 镇 布 局 相 协调 i 优 化 产 业 的空 间布 局 : 完 善 教育 、 文化 、 卫 生 等基 本 公 共 服 务 等
第三, 小 城镇 产业规 模较 小。与南 方发达地 区相 比, 青 市大 量农 村劳 动力 就地 就 近转移 , 带动 了人 口和生 产 要素 项 目较 少、 经济 薄 弱。2 0 1 0年 , 向城 镇集 聚 ,社会 从 业人 员 的三 次产业 结 构 比例 从 2 0 0 5 岛市小 城镇 产业规模 较小 、 0 0 0万 元左 右 ,而苏 州 年的 2 2 . 2 : 4 1 . 8 : 3 6 . 0调 整 为 2 0 1 1年 的 1 9 . 2 : 4 1 . 2 : 3 9 . 6 。 青 岛市 建制镇 平均 地 方财 政 收入 4 O % 的镇地 方财政 收入超 亿 元 , 青 岛市超 亿 元镇 只有 5 城 乡产业 结构 的优 化调 整 , 带 动 了居 民收入 的提 高和 城市 市 8 苏 州 地 区财 政 收入超 亿 元镇 达 3 O个 , 突破 2 O亿 元 的 综 合竞 争力 的提 升 ,城市 居 民年人 均 可支 配 收入 由 2 0 0 5 个, 年的 1 2 9 2 0元提 高到 2 0 1 2年 的 3 2 1 4 5元 , 农村 年人 均纯 有 3个。 3 青 岛市推 进城镇 化 的路径 收入 由 2 0 0 5年 的 5 8 0 6元 增 长 到 2 0 1 2年 的 1 3 9 9 0元 , 3 . 1坚 持工 业布局 与 城镇 布 局相 协调 , 有效 推进 产 城 分 别增 长 了 1 4 9 %和 1 4 1 %。

青岛城市空间现状分析报告

青岛城市空间现状分析报告

青岛城市空间现状分析报告导言青岛是中国著名的海滨城市,也是山东省的重要经济中心。

作为重要的沿海城市,青岛的城市空间发展日益突出,并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特征。

本报告将对青岛的城市空间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

一、城市用地结构青岛的城市用地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首先,城市中心区以商业、办公用地为主,拥有大量的高层建筑和商业中心。

其次,住宅用地广泛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社区。

此外,还有大量的工业用地和交通设施,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

然而,青岛的城市用地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城市中心区域的商业用地过度集中,导致交通拥堵和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住宅用地过于分散,导致城市扩张过快,土地利用效率偏低。

二、交通设施青岛的交通设施发达,包括公路、高速公路、铁路和港口等。

这些交通设施为青岛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青岛还拥有现代化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和有轨电车,方便市民的出行。

然而,青岛的交通设施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车辆增加和道路容量不足,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另一方面,公共交通设施的覆盖范围有限,导致出行选择不够多样化。

三、城市绿化青岛是一座以山、海为特色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绿化景观。

城市绿地和公园广泛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此外,青岛还拥有壮丽的海滨风光,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然而,城市绿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导致绿地面积不足。

另一方面,城市化过程中,一些绿地被用于建设住宅和商业项目,破坏了生态平衡。

四、城市发展潜力作为山东省的重要经济中心,青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青岛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其次,青岛的经济实力雄厚,拥有多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此外,青岛还积极引进外资,促进了城市的国际化发展。

五、城市发展挑战青岛城市空间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

摘要:土地是地球表面特定地段,由气候、土壤、水文、地貌、地质、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人类活动和结果等要素所组成的,内部存在大量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流通,空间连续,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的一个自然和社会经济总体m o在全球土地数量固定的前提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显著。

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耕地面积减少等问题都在等待解决。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青岛市相关土地的数据资料的研究,分析山东省青岛市各类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土地资源总量较小、部分地区建设用地较为粗放、土地生态环境压力较大等。

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土地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策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nd use - Taking Qingdao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Student Name: Yuanyi Instructor: Professor Li YixueAbstract: Land is a specific sec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 which is composed of climate, soil, hydrology, geomorphology, geology, animals, plants, microorganisms and human activities and results. There is a large amount of material, energy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circulation in the land, which is a natural and socio-economic whole with continuous space and changing nature with time. Under the premise of a fixed number of global l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population, the contradic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following problems are traffic conges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farmland reduction and so 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relevant land data in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land use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land use: the total amount of land resources is smal1, the construction land in some areas is extensive, and the 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essure is large.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put forward the appropriate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Land. Rational use of land. Land resource. Contermeasure. 1前言土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及其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础。

青岛市城阳区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青岛市城阳区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青岛市城阳区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背景介绍
青岛市城阳区作为青岛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青岛市的东北部,是青岛市的发展重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阳区的发展前景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城阳区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二、城市规划
1.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阳区的城市规划将紧密结合生态环境
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

2.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提升城市品质,发展多样化的居住、商业和文
化设施,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流入城阳区。

三、产业发展
1.前瞻性的产业布局是城阳区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和
市场需求,积极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

2.同时,城阳区还需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构建产业链
条,推动城阳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四、基础设施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基础,城阳区将加大对交通、水利、
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2.同时,城阳区还将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构建宜居宜业
的城市空间,为城阳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未来展望
城阳区作为青岛市的发展重点区域,未来将在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

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城阳区的未来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以上为青岛市城阳区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愿城阳区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蒸蒸日上,成为更加美好、宜居的城市。

05-12年山东及17地人口城镇化率

05-12年山东及17地人口城镇化率

05-12年山东及17地人口城镇化率
一、背景介绍
人口城镇化是指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过程,是
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指标之一。

在中国,人口城镇化率被广泛作为
评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山东省作为中国人口最多
的省份之一,其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值得关注。

二、数据分析
本文将以山东省为例,分析05-12年山东及其他17个地级市的
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

1. 山东省城镇化率变化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05年时山东省的人口城镇化率为45.8%,
而12年时已经上升到60.7%。

这表明山东省经过了近几年的快速城
镇化进程。

2. 其他17地级市城镇化率变化
除了山东省,我们也关注其他17个地级市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根据数据统计,大部分地级市的城镇化率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其中,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的城镇化率在12年时超过70%。

3. 影响城镇化率的因素
城镇化率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政策推动、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等。

在山东省,政府积极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和农村改革,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

同样,在其他地级市也存在类似的政策措施。

三、
,05-12年间山东省及其他17个地级市的人口城镇化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也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城镇化进程也面临一些难题,如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化进程不均衡等。

需要政府在推动城镇化的,注重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

让城市涵养人

让城市涵养人

让城市涵养人作者:初志伟来源:《商周刊》2024年第11期好的城市,要能黏住人,反过来还要涵养人。

今年是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收官之年,回望三年时间,青岛城市更新成果显著,落地有声。

城市面貌实现改头换面,破舊立新,腾笼换鸟,推窗见绿。

历史城区保护方面,中山路、大鲍岛等城市记忆被唤醒,新兴业态因地制宜导入,重燃市井烟火气。

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方面,老四方工业区、王台老工业区等以点带面,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导入新产业,重新焕发新生机。

旧城旧村改造建设方面,张村河、闫家山等一批城中村改造取得突破,数百个老旧小区改造,小区环境得到提升,广大市民拥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市政设施建设方面,重庆高架路、辽阳路快速路、金家岭立交桥及地下停车场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城市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市政设施补齐短板。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公路、铁路、港口、通用机场、枢纽、管道等对外通道畅通,北上融入京津冀、南下联通长三角、西进辐射沿黄流域、东出日韩经济圈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构建进一步加快。

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方面,地铁运营总里程近350公里,晋升“北方第二城”,仅次于北京。

地铁线网越织越密,“轨道上的青岛”呼啸而来。

停车设施建设方面,一批停车设施集中开建,泊位大幅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等停车设施开放共享,停车难问题得到缓解。

公园城市建设方面,太平山中央公园、浮山森林公园对外开放,全市口袋公园星罗棋布,充分释放了城市绿色资源价值,加快建设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安全开放、全民共享的公园化城市。

青岛虽然年轻,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历史风貌保护城市。

在盘活后的中山路历史城区,在昔日的里院里,在各式风格的建筑中,可以窥探它们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与艺术价值,感受当时的城市风貌和市民的生活状态。

文化空间也是一种生产力量,自身的历史遗产与文化特性,保存在建筑、街区、景观之上,也蕴含在文化、习俗、传统之中。

促进青岛市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

促进青岛市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
( 二) 城 镇 化 发展 速 度 快 , 但 城 镇 化 发展 质 量 不 高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 才能保障“ 十 二 五” 城 镇化 目标 的顺 利 实现 。
青 岛市 城镇 化 发展 的主 要 特 点 及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根据 城 镇 化 发 展 的 普 遍 规 律 , 城 镇 化 率 在 3 O 一7 O 的区间是城镇 化发展加 速期 , 青 岛市正 处 于这一加速 阶段 , 可 以说 , 青 岛市 未来 城 镇 化发 展 的速度 还将继续 加快 。但 与速度 比较 , 城镇 化质 量并 不高 , 这 突出地 表 现在 三个 方 面 : 一 是 长期 以 来, 通过 “ 县改 区” “ 县升市 ” “ 乡改镇 ” 等行 政 区划 手 段完成 的“ 人 口转移 型” 城 镇化 , 至 今仍 只是完成 了 数字上 的城镇化 , 并未在 社会结 构 、 城 乡差别 、 基 础
பைடு நூலகம்
促 进 青 岛 市城 镇 化 健 康 发 展 的对 策研 究
金 花
( 中共 青 岛 市委 党校 经济 学部 , 山东 青岛 2 6 6 0 7 1 )
摘要 : 城镇化是我 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 以来, 青 岛市城镇化发展取得 了显著成 绩, 但 仍存 在 一 些深层 次问题 亟待 解 决 。城 镇化 发展 进 程 中尚 未理顺 好 三 大 关 系, 即城 乡关 系、 统筹 关 系和 协调 关 系。在 理 顺城 乡关 系上 , 要 彻底 转 变“ 先城 市后 乡村 ” “ 先 城 内后 城 外” 的 思 维定 势 , 树立“ 城
乡一盘棋 ” 的发展 理 念 , 实现 同位发展 、 同为发展 ; 在 强化 统筹 关 系上 , 要 打破 “ 条 块分 割 , 各 自为政” 的工

青岛城市更新工作总结

青岛城市更新工作总结

青岛城市更新工作总结
近年来,青岛市在城市更新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级部门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了城市更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现就青岛城市更新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城市规划和建设。

青岛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修订和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推动了城市功能区域的优化布局和空间结构的合理调整。

同时,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二、老旧小区改造。

青岛市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通过改善小区基础设施,提升居住环境质量,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增强小区的宜居性和舒适度。

这些改造工程不仅改善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青岛市注重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通过修缮古建筑、改善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升了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和吸引力。

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城市环境整治。

青岛市加大城市环境整治力度,通过治理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等措施,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总的来说,青岛城市更新工作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城市更新工作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加强监管,促进城市更新工作的持续健康
发展。

相信在各级部门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青岛城市更新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岛

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岛

可行性研究报告青岛一、概述青岛是中国的一座重要的沿海城市,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

近年来,青岛市政府加大了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拟对青岛市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为青岛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指导。

二、背景分析1. 青岛市概况青岛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处黄河三角洲的南缘,是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也是山东省的经济中心。

青岛市土地面积1178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沿海城市之一,全市拥有803万人口,是山东省平原面积最大的城市。

青岛市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城市之一,是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港口城市。

2. 青岛市的经济发展现状青岛市的经济总量居山东省首位,特别是在工业、海洋产业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青岛港是中国的重要国际中转枢纽港口,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货运港。

此外,青岛还是中国海洋科技和渔业的中心,拥有较为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

3. 青岛市的规划与建设青岛市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通过建设新区、规划新城,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使青岛成为宜居城市、魅力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进入。

三、可行性研究1. 问题与困难尽管青岛市在经济、产业、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例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等。

2. 可行性分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1)城市交通城市交通堵塞是一个一直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形象。

因此,本文分析了城市交通的瓶颈和瓶颈问题,并提出了多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例如,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推广绿色出行方式。

(2)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可行性方案,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完善环保产业体系。

山东青岛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山东青岛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山东青岛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山东青岛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

近年来,山东青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实力,在国内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分析山东青岛的发展现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1. 经济实力的增长:近年来,山东青岛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2019年,山东青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9万亿元,年均增速为6.6%。

青岛拥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成为国内外投资的热门地区。

同时,青岛也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拥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2. 城市建设的提升:青岛作为中国重要的城市之一,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8%,拥有大量的公园和绿地,给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青岛致力于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品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3. 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发展:青岛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力量。

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并为青岛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青岛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建设了众多的科技园区和创新示范基地,吸引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和项目。

二、未来趋势分析1. 海洋经济的发展:青岛作为中国的滨海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

未来,青岛将进一步加强海洋经济的发展,大力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青岛也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经济和生态双赢。

2. 制造业升级转型:青岛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将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青岛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智能制造等领域,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同时,青岛还将注重推进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3. 文化旅游产业的扩大:青岛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具有巨大的文化旅游发展潜力。

青岛近五年取得的发展成就

青岛近五年取得的发展成就

青岛近五年取得的发展成就
青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青岛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走过了极不平凡、更显非凡的五年。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经济总量不断增长:2017年,青岛经济总量首次挺进“万亿俱乐部”;2019年,突破1.1万亿元;2021年,更是首次跃升至14000亿元以上。

- 开放能级不断放大:2021年,青岛外贸进出口总值8498.4亿元人民币,自2017年以来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

- 新旧动能持续转换:2021年,青岛“四新”经济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由2019年的44.6%提升至50.4%,经济新驱动力不断巩固增强。

-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的3.6:38.0:58.4,调整为2021年的3.3:35.9:60.8。

这五年,青岛的高质量发展足音铿锵,城市体量不断增长,开放能级持续放大,新旧动能持续转换,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青岛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路径探新

青岛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路径探新

青岛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路径探究引言青岛作为中国的重要沿海城市,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青岛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探讨。

现状分析1. 产业结构青岛市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化和快速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业逐渐减少,而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2. 主要发展领域青岛市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发展领域包括金融、信息技术、商贸物流、旅游服务等。

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青岛市占据重要地位。

信息技术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

3. 人才培养青岛市注重人才培养,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加强技能培训等措施。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青年人才创业,提供支持和优惠政策。

4. 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岛市现代服务业的市场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消费水平提高,人们对于更便捷、高效的服务需求日益增加,这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发展路径探索1. 加强创新能力青岛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创新能力。

政府应加大科研投入,支持企业加强研发和创新,培养更多的技术研发人才。

同时,建立创新平台和孵化器,提供创新创业的支持和保障。

2. 深化产业融合青岛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政府应推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通过产业和企业的合作,提高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3. 提升服务质量青岛市现代服务业要提升服务质量,注重客户体验,建立良好的服务品牌。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管和评估,鼓励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4. 培育市场主体政府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创业,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

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更多的企业投入到现代服务业中,推动市场竞争,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活力。

5. 加强国际合作青岛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外资和引进国际先进的服务技术和管理经验。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青 岛西海岸新 区 的新型城镇化 问题研 究
◆包 永 静
( 青 岛理工大学 山东
青 岛 2 6 6 5 2 0 )
I 摘要 】 2 0 1 4 年 6月 9日, 《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青 岛西海岸新 区的 市 生活方式 的扩散和传播过程 。 批复》 的发布 , 意味 着我 国第 9个 国家级新 区正式获批。《 批复》 中, ( 三) 新型城镇化 提 到青 岛西海岸新 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 6月 1 8号 , 国家发改委 印发 所谓新型城镇化 , 是指坚 持 以人为本 , 以新 型工业化 为动 力 ,
了《 关于印发青 岛西海岸新 区总体 方案的通知》 , 明确规划建设 青 以统筹兼顾为原则, 推动城 市现代化 、 城市集群化 、 城市生态化 、 农 岛西海岸新 区的相关事 宜, 其 中“ 推进 沿海地 区新型城镇化 ” 引起 村城镇化 , 全面提升城镇化质 量和水平 , 走科学发展 、 集约高效 、 功 众 多关注。 其 实, 青岛西海岸新 区的城镇化 建设 面临着诸 多新难题 能完善 、 环境友好 、 社会和谐 、 个性鲜 明、 城乡一体 、 大 中小城市 和

个。京津冀、 长江三角洲 、 珠江 三 角 洲 三 大城 市 群 , 以2 . 8 % 的 国土 面积集聚 了 1 8 % 的人 口, 创造 了 3 6 % 的 国 内生 产 总值 , 成 为 带 动 我 国经 济 快速 增 长 和 参 与 国际 经济 合 作 与 竞 争 的主 要 平 台 。 城市水、 电、 路、 气、 信 息 网络 等 基 础 设施 显 著 改 善 , 教育 、 医疗 、 文化体育 、 社 会 保 障 等 公共 服 务 水 平 明显提 高 , 人均住宅、 公 园绿 地 面 积 大 幅 增 加 。 城 镇 化 的快 速 推 进 , 吸纳 了大 量 农 村 劳 动 力 转 移 就 业 , 提 高 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 推动 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发展 , 带来 了 社会结构深刻变革 , 促进 了城 乡居 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 取 得的成 就 举 世 瞩 目。 ( 二) 在城镇 化快速发展过程 中, 也存在一些必 须高度重视 并 着 力 解 决 的 突 出 矛盾 和 问题 ( 1 ) 大 量 农 业 转 移 人 口难 以 融入 城 市 社 会 , 市 民化 进 程 滞 后 。 目前 农 民工 已成 为我 国产 业 工 人 的 主体 ,受 城 乡 分割 的户 籍 制 度 影 响, 被 统 计 为城 镇 人 口的 2 . 3 4亿 农 民 工 及其 随 迁 家 属 , 未能在 教育 、 就业 、 医疗、 养老、 保 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 镇居民的基本 公 共 服务, 产 城 融合 不 紧 密 , 产 业 集 聚 与 人 口集 聚 不 同步 , 城镇化滞 后于工业化。城镇 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 , 农村 留守儿童、 妇女和

青岛地区人口增长简析

青岛地区人口增长简析

青岛地区人口增长简析近年以来,随着山东地区的独特区位因素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青岛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导致大量的人口涌入,造成地区内的人口结构差异。

本文就青岛地区人口增长展开论述,分析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特征。

标签:青岛;人口增长;发展一、青岛地区人口现状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报告:青岛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49.42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22.09万人。

增长16.29%,年平均增长1.52%。

性别构成:青岛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439.18万人,占总人口的50.39%;女性为432.33万人,占总人口的49.61%。

年龄构成:青岛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17.17万人,占13.44%;15-64岁的人口为664.95万人,占76.3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9.39万人,占10.26%。

据最新的结果表示:2017年末,青岛市常住人口为929.05万人,常住人口同比增长0.94%,常住人口增加8.65万人。

二、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过快增长会带来资源消耗的快速增加、储蓄率的降低、投资的减少和政府提供基本公共品难度的增加。

但它同时也会带来劳动投入的增加、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和潜在的规模效应。

人口增长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使工业成本降低,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消费,但人口素质不高,高科技产业人才难觅,使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资源是有限的,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人们的节约和保护意识薄弱,对资源的需求量大,工业,农业,生活对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使中国的资源面临巨大压力.人口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多,再加上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够强,生态环境自然就差。

十九大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更要求发展经济的前提是保护生态,就要提高人口的素质。

上面两幅图,分别是青岛市2013-2017年年末总人口数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折线图和青岛市2013-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与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柱状图。

十八大以来青岛城乡面貌沧桑巨变的见闻调研报告

十八大以来青岛城乡面貌沧桑巨变的见闻调研报告

十八大以来青岛城乡面貌沧桑巨变的见闻调研报告十八大以来青岛城乡面貌沧桑巨变的见闻调研报告1. 引言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青岛在这场变革中也有着令人瞩目的发展。

本文将从城市建设、农村改革、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对十八大以来青岛的变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调研,为读者呈现青岛城乡面貌的沧桑巨变。

2. 城市建设十八大以来,青岛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青岛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进行了大力改造。

海滨风光和城市景观的提升,使得青岛成为了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青岛的地铁、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完善,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农村改革除了城市建设,青岛的农村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产业的蓬勃发展,都成为了青岛农村改革的亮点。

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全面推进,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为青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4. 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方面,青岛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海洋资源,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科技创新的不断涌现,都为青岛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

青岛在开放型经济战略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外贸,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城市。

5. 总结通过对十八大以来青岛城乡面貌沧桑巨变的见闻调研,我们可以看到,青岛在城市建设、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

这些变化背后,是青岛人民勤劳智慧的付出,也是科学决策和扎实工作的成果。

青岛的发展成就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

6. 个人观点作为青岛的一名市民,我深切感受到了青岛的变化和发展。

城市更加宜居,农村更加富裕,经济更加繁荣。

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青岛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结语十八大以来青岛城乡面貌沧桑巨变的见闻调研报告,通过全面评估青岛的沧桑巨变,为读者呈现了青岛的城乡面貌变迁。

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资讯INFO 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闵素玲 李海燕摘要: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通过对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加快推进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基础设施一、青岛市城镇化发展现状(一)城镇化速度稳步上升近年来,青岛市确定了从城市到农村的四级城市规划体系。

通过加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度,促进县域城市的快速发展,形成以城带镇,以镇促乡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根据图1可见,青岛市城镇化水平由2013年的67.72%上升到2017年的72.57%。

2017年末青岛市城镇化率比山东省城镇化率60.58%超出11.99%,在山东省遥遥领先(见图1)。

但与发达城市京津翼、江浙一带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见表1),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经济增长趋势显著城镇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经济增长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08-2017年,从经济总量来看青岛市经济增长显著。

青岛市GDP由2008年的4401.56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1037.28亿元,增长了2.5倍;人均GDP由2008年的52266元增长至2017年的119357元,增长了2.28倍。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化的发展与第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之一。

目前,青岛市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采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

以青西新区为例,该地区既有如海尔家电电子,上汽五菱汽车传统的产业;也有凤凰岛旅游、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物流等第三产业。

据统计,2017 年仅青西区第三产业达 1584.3 亿元,占青岛市GDP 的 14%。

从表2可见, 2013年至2017 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第三产业占比由 2013 年的 49.8%增至 2017 年的 55.4%。

青岛变化调研报告

青岛变化调研报告

青岛变化调研报告青岛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山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日益完善,青岛市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

本文将对青岛市的变化进行调研,并撰写一份报告。

首先,青岛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随着外贸的蓬勃发展和外资的引入,青岛市的经济规模逐年增加。

如今,青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进驻。

这不仅为青岛市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次,青岛市的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城市的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城市道路拓宽、交通条件得到优化,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同时,城市的环境质量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市区内的绿化面积增加,城市的空气质量和水质得到有效治理。

这些城市建设的变化使得青岛市成为更宜居和宜商的城市。

再次,青岛市的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迅速。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青岛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景点。

青岛市政府加大了对文化和旅游业的支持力度,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加大对旅游景点的保护和开发,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青岛旅游,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最后,青岛市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近年来,青岛市政府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

通过限制污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青岛市成为绿色城市的努力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并通过此方式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综上所述,青岛市在经济、城市建设、文化旅游和环保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变化和成就。

随着青岛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它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同时,我们也希望青岛市政府能够继续保持发展的势头,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青岛发展调研报告(二)2024

青岛发展调研报告(二)2024

青岛发展调研报告(二)引言概述:本文将对青岛的发展进行调研,并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首先,将从青岛的经济发展方面进行探讨,然后分析青岛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接下来,将探讨青岛的环境保护实践和生态建设,然后分析青岛的文化与旅游发展情况。

最后,将总结青岛的整体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青岛的经济发展1. 青岛的产业结构特点2. 青岛的经济增长速度与稳定性3. 青岛的对外贸易情况4. 青岛的创新创业环境5. 青岛的产业转型与升级情况二、青岛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1. 青岛的城市规划理念与目标2. 青岛的城市发展布局3. 青岛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4. 青岛的城市建设管理情况5. 青岛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三、青岛的环境保护实践和生态建设1. 青岛的大气环境治理情况2. 青岛的水环境治理情况3. 青岛的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4. 青岛的生态保护工作5. 青岛的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四、青岛的文化与旅游发展1. 青岛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2. 青岛的文化活动与节庆活动3. 青岛的旅游资源特点4. 青岛的旅游接待能力与服务水平5. 青岛的旅游宣传与品牌推广五、总结与建议1. 青岛的整体发展状况总结2. 青岛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与问题3. 青岛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就与挑战4. 青岛在环境保护实践和生态建设方面的经验与不足5. 青岛在文化与旅游发展方面的亮点与改进空间以上是对青岛发展调研报告的大致内容概述,通过本次调研将深入了解青岛的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希望对青岛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作者:包永静来源:《商情》2014年第32期【摘要】2014年6月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批复》的发布,意味着我国第9个国家级新区正式获批。

《批复》中,提到青岛西海岸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6月18号,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印发青岛西海岸新区总体方案的通知》,明确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相关事宜,其中“推进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引起众多关注。

其实,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城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新难题新挑战,如何解决难题、应对挑战,成为我们探讨的重点。

积极稳妥扎实有序的推进西海岸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对于青岛的发展、对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现代化进程,甚至对于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关键词】青岛西海岸新区城镇化新型城镇化2014年6月19日下午,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论坛暨国际级港口城市峰会举行,地产领域专家、多国驻华大使共同探讨了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大势与国际级港口发展的经验。

前国家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陈淮在演讲中表示,世界经济是一条船,这条船最强大的武器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和城镇化。

他认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就是中国城市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没有中国的城市化和城镇化把数亿人从农村带到城镇,人类实现不了现代化,没有中国城镇化带来的现代化,全球人类世界算不上文明。

陈淮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和城镇化在过去走了很长的路,中国的新城新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中国城镇化经济的增长点,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区。

而青岛西海岸新区既是过去城镇化经验的坚守,又是创新和完善。

一、概念表述(一)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位于胶州湾西岸,与青岛市主城区隔湾相望,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其中陆域面积约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

西海岸新区处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之间,环渤海经济圈的南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地带,是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亚欧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与韩国、朝鲜隔黄海相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 岛市城 镇 化发展 概 况
( 青 岛市城镇 化发 展现 状 一) 1新型 城镇 体 系 初 步 建 立 , 镇 空 问 布 局不 . 城
断优化 。全 市城镇现代 化和农村 城镇化进程加 快, 城镇 体 系更趋 合 理 , 理 日臻完 善 。中心城 区 管 规模 从 市 内 四区扩 大 为 七 区 ; 个 县 级 市 加 速发 五 展 带动 大青 岛建 设 , 五市 平 均建 成 区面 积 由 2 O O5 年的 3 8平方 公里 扩 大到 2 0 0 9年 的 4 4平方 公里 、 人 口由 2 7万增 长到 3 0万 ; 城镇 建设 步伐 加快 , 小 1 重点 中心镇加 快培 育 ; 步形 成 了 以 中心 城 0个 初 区为核 心 , 以县级 市 驻地 为重 点 , 以小城 镇 为基础 的梯 次 明显 、 布局 合 理 、 能 完善 、 构 完 整 的城 功 结 镇体系 。空间上 , 以主要交通干道为空间拓展轴 , 各 级城 镇分 散 布局 , 成 各 级 城 镇 相 对 均 衡 布局 形 的城镇 空 间格局 。 2 城乡 产业 结 构 明 显 优 化 , 镇 发展 空 间不 . 城 断 拓展 。“ 十一 五 ” 间 , 岛市 城 镇 化 的加 快 发 期 青 展, 使得 城 乡产业 结 构 、 口结 构等 不 断提 升 。三 人 次 产业 比例 由 2 0 的 65 5 . :1 6调 整 为 0 5年 . :1 94 . 2 1 的 4 9 4。 :6 4 初 步形 成 了 以先 进制 0 0年 . :8 7 4. , 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 的现代产业体 系, 城镇
王 文峰
( 青岛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山东 青岛 26 7 ) 6 01
摘要 : 走城 镇化 道路 是世 界 各 国经 济 社 会 发展 的普 遍 规 律 , 人 类 社会 走 向现 代 化 文 明的 重要 标 是
志。通过全面总结青岛市城镇化取得的成效 , 分析城镇化的特点和存在 的问题 , 并根据青岛市 目前所处 的发展阶段 , 出未来青岛市城镇化发展的价值诉求将 由追求城镇化数量向注重发展质量与功能转变, 提 支撑 体 系将 由工 业主 导型 向 多元 复合 型 转 变 , 体制 机制 上将 更加 有利 于城 乡一体 化 , 展模 式将 由中心 发 城 市集 中主导 型 向均衡 集聚 型 转 变。 关键词 : 青岛市; 城镇化 ; 乡发展 城 中图分 类 号 : 2 9 2 文献 标 志码 : 文章 编号 :6 22 9 (0 1 0 —0 10 F 9 .1 A 1 7 — 6 8 2 1 ) 60 1 —4
第 2 4卷第 6 期 术净 学报
] u n l fQig a c n c l l g o r a n d o Te h ia l e o Co e
V o . 4 No 6 12 .
De . 2 1 c 01
青 岛 市 城 镇 化 发 展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研 究
收稿 日期 :0 11 —8 2 1 —11
产业结构 的优化升级 , 带动 了城市综合竞争 力 的提 升和人 民生 活水 平 的提高 ,十一 五” 间 , “ 期 全市生产总值 先后迈上 30 00亿、0 0 40 亿和 50 00 亿 三大 台 阶 , 城市 居 民年人 均 可支 配 收 入 由 20 05 年 的 19 0 提 高到 2 1 的 29 8 , 22 元 00年 4 9 元 农村 年 人 均纯 收入 由 20 0 5年 的 50 增 长 到 2 1 86元 0 0年 的 1 5 0元 , 05 分别 增长 了 9 . 6 8 . 。 3 5/ 9和 1 7 3基 础设 施 建设 逐 步 完 善 , . 城镇 综 合 承 载 力 明显 增 强 。“ 十一 五 ” 间 , 期 全市 城 镇 基 础设 施 投 资规 模逐 步扩 大 , 务 能 力 和供 给 能 力进 一 步 增 服 强 。城镇 道路 、 气 、 热 、 通 、 水 处 理 、 圾 燃 供 交 污 垃 处 理等 市政基 础 设 施 建设 速 度 进 一步 加 快 , 资 投 环境 、 业发 展环 境显 著改善 。 产 4 环境保 护 和 生态 建 设 初 见成 效 , 居 环 境 . 人 明显 改 善 。在 环 境 保 护方 面 , 极 开 展 城 乡环 境 积 综合 整 治 , 现 了污染 物总量 控制 、 实 工业 污染 源达 标排 放 和环境 功 能 区达标 的 阶段性 目标 , 市 环 全 境 质量 呈现 “ 中趋好 ” 稳 的态 势 。至 2 0 年 , 0 9 城市 污 水处 理厂集 中处理率 达 8. 3 , 20 3 6 比 05年提 高近 2 3个百 分点 ; 同时 , 步推进 城 中村 改造 、 稳 农 村住 房 建设 与危 房改造 , 背街 小巷 整治 、 村庄 整治 成效 明显 , 展 了农 村 污 水 处理 和 垃 圾 处 理试 点 开 工作 , 4 镇建立 了“ 在 7 户集 、 村收、 镇运 、 区市处 理” 的农村垃圾集 中收集处理系统, 统筹城乡发展 初 见成效 。在 园林 绿 化方 面 , 面推 进 生态 市 建 全 设 ,十一五” “ 期间,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 建成 区绿
19 99年 7 , 国著名 经济 学家 、 贝尔奖 获 月 美 诺 得者斯 蒂格 利茨 在北 京 “ 城市 发 展高 级 圆桌 会议 ” 上 的讲 话 中 , 中 国的城镇 化和美 国的高 科技并 列 把 为影 响 2 世 纪人 类发 展进 程 的两大 关 键 因素 , 1 并 认为城 镇化是新 世纪对 中 国的第一 大挑 战 。“ 十二 五” 时期 是青 岛市 拓 展城 市发 展 空 间 、 升城 市 功 提 能 的关 键期 , 随着 打造 山东 半 岛 蓝色 经 济 区和 “ 环 湾保护 、 拥湾发展” 战略的深入推进 , 城镇化面临着 难得 的发展机 遇 , 必须 坚定 不 移 地统 筹 城 乡发 展 , 使城镇 化走上持 续 、 健康 、 调的发展道 路 。 协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二 、 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 吸纳 了全 市 大量农 村 劳 动 力就 地 就 近 转移 , 带动 了人 口和生 产要 素 向城 镇集 聚 , 社会 从 业 人 员 的三 次 产业 结 构 比例从 2 0 的 2 . :183 . 05年 224 . :60调整
为 1 . :1 4 3 . 。 9 5 4 . :9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