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老龄化地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人口老龄化及其演变特征概述
人口老龄化及其演变特征概述一、人口老龄化概念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人类逐步迈进风险社会。
其中,人口老龄化问题被列为人类社会的十大风险之首,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焦点问题。
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从受胎瞬间开始,一直持续到死亡,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而人口群体可能是老龄化的也可能是年轻化的,这主要取决于人口年龄的结构。
人口老龄化(Aging of Population)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重相对上升的动态过程。
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联合国在《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一书中确定的老龄化标准是目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判断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0%,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
二、人口老龄化的成因人口老龄化的“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指事物在时间维度上的发展变化。
对于开放人口而言,从人口的整体运行来看,人口的变动受到出生、死亡和迁移三方面的影响。
其中,出生和死亡是决定性因素,迁移是重要影响因素。
出生率下降或出生人口增速小于老年人口增速,人均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且趋于稳定,一个地区青壮年大量迁出等,都会导致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出生、死亡和迁移是影响人口结构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他社会经济变量都是通过这三个因素间接地发挥作用。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老龄化提供保障。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为人类生存和生命延续提供了支撑,人们的健康状况得以显著提高,死亡率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社会的进步带来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日趋健全,养老保障制度为老年人在老龄化社会得以生存提供了保障。
全球人均预期寿命从2000年的66.8岁延长到了2019年的73.3岁,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已延长至2019年的77.4岁。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精)
作者:孙孟军
第3页/共6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4)经济发展水平低,“未富先老”
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社会财富已积累到人均1 万美元 左右,是“先富后老”。我国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 000 美元的 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 “未富先老”制约着老龄化问题的解决。
作者:孙孟军
第2页/共6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2)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同步
我国高龄老人增长速度加快,年平均增长率为315%,预计到2030 年我国高龄老年人口将增长到3 000 万人,到2050 年将超过1 亿人, 占我国全部老年人口的1/4。 (3)城乡之间老龄化程度存在差异 1990 年,全国老年人口9 697 万人,农村老年人口7 284 万人; 2011 年,农村老年人口为1.08 亿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58.5%。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作者:孙孟军
第1页/共6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1)老年人口规模大、发展速度快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上升到14%,法国用了115 年,美国用了65 年,日本用了26 年,中国只用了18 年。预计到2033 年超过4亿多人口,以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的速度增加,将成为世 界上老年人人口最多、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作者:孙孟军
第5页/共6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特点、原因及对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特点、原因及对策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们将概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包括老年人口的数量、比例、增长速度和地域分布等。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导致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主要原因,包括生育政策的调整、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包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和促进代际交流等,以期为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趋势和特征。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突破8亿,占总人口比例接近20%,这一比例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还将持续上升。
与此老龄化还伴随着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养老保障压力加大、医疗服务需求增加、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等。
在地域分布上,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城乡差异和地区不平衡的特点。
城市地区的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而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外流、生育率较高等因素,老龄化速度相对较慢。
不同地区之间老龄化程度的差异也较大,一些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养老问题。
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社会负担逐渐加重,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也在逐步增大。
老龄化也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深刻影响,老年人口的增加导致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企业用工成本上升,经济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已经十分明显,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出发,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老龄化问题的理解和应对策略的选择。
世界和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
世界和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一、本文概述1、人口老龄化的定义与背景人口老龄化,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通常是65岁及以上)的比例逐渐上升,而儿童和年轻人口的比例相对下降的现象。
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与生育率的下降、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规模更是引人关注。
过去几十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生育率迅速下降,同时预期寿命也在不断提高。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形成了典型的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劳动力市场、家庭结构等方面,都需要我们积极应对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因此,深入了解和研究人口老龄化的定义和背景,对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全球与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概述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而中国和全球的人口老龄化态势在近年来均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在全球范围内,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到2050年,预计全球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将从目前的9%增长到16%,这意味着将有超过16亿的老年人。
这一趋势主要受到生育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尤为突出。
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速度正在不断加快。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2022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9%,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还将继续上升。
这一趋势不仅源于中国长期实行的一孩政策导致的人口结构变化,也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
与此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还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例如,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的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选择回到家乡,这也给养老服务和社会保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 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特点分析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特点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特点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占总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
这意味着养老负担逐渐加重,社会资源在养老方面的投入需求不断加大。
2、老龄化速度加快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呈现出速度快的特点。
在较短的时间内,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长,这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地区差异显著不同地区的老龄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经济发达地区,如东部沿海城市,由于医疗卫生条件较好、生活水平较高,人口老龄化相对较早且程度较深;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老龄化进程则相对较慢。
4、高龄化趋势明显不仅老年人口总数在增加,8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高龄老人往往需要更多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这对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未富先老中国在经济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时,就已经面临较为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这使得社会在应对老龄化时,面临着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困境。
2、家庭养老功能弱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
子女数量减少,年轻人工作压力大,难以充分承担照顾老人的责任。
3、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虽然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老年人普遍存在多种慢性疾病,健康状况整体不容乐观。
这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医疗保障体系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4、养老服务需求多样化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存在差异。
除了基本的生活照料,还包括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多样化的需求。
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影响部分产业的竞争力。
同时,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也发生变化,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对策
1.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加上20多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目前已接近1.32亿,我国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总数的1/5,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解决好我国老年人口问题,对亚洲和世界来说举足轻重。
1.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对老人赡养比上升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表明,199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对老人赡养比为13.7%,2000年上升为15.6%,预计到2025年上升为29.46%,2050年上升为48.49%。如果再加上对幼年子女的抚养,劳动年龄人口的总抚养比上升得更为迅速,2025年达到59.5%,2050年达到76.8%。人口老龄化将使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日益沉重。
2.人口老龄化对投资、消费、储蓄和税收都带来相关影响
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最终形成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二者此消彼长。一般来说,未成年人口无力储蓄,老年人口减少投资并开始动用储蓄,人口老龄化会使人口从劳动状态转移到退休状态,使未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都成为单纯消费人口,成为劳动力人口提供税收的享受者,这样无疑形成税基缩小,税收减少,储蓄率下降,投资率比例降低,单纯消费增加。当然从近期看,消费增长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但从长期看,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使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后劲,必须继续扩大积累,持续增加投资。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基本特征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老龄化。这种变化既可以是由年龄金字塔底部少儿人口增长减慢所造成,也可以是顶部的老年人口增长加速所导致,人口学中称之为底部老龄化和顶部老龄化。发达国家经历了由底部老龄化到顶部老龄化的漫长演变过程。而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夹击”,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发展很快,形势越发严峻。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及其对策研究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和老年人口数量相对增多的现象。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值得深入研究,也需要制定合理的对策应对。
1.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加。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6亿,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8.7%。
2.老年人口性别比例失衡。
由于历史和社会文化等原因,我国老年人口中男性数量明显多于女性数量,造成老年男性的婚姻、生活和社会交往等问题。
3.老年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均匀。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老年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这种区域差异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加剧了老年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1.老年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更加突出。
预测显示,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
2.老龄化速度加快。
由于人口减少和生育率下降,老龄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这将对国家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造成巨大压力。
3.老年人口负担加重。
随着老年人口增加,养老、医疗等养老保障问题将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国家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三、对策研究1.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支持力度,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促进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发展。
2.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障政策。
加大对老年人医疗保障的投入,推动建立老年人多层次、多模式、多渠道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水平。
3.推进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活动场所和相应的活动项目。
4.鼓励生育政策。
采取措施鼓励年轻夫妇生育,提高生育率,适度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5.加强老龄化研究和人才培养。
加强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为解决老年人口问题提供战略支持和人才保障。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成因与对策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成因与对策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人口老龄化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老年人口(通常指65岁及以上人群)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
这一现象不仅标志着人口结构的重大转变,也对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现状、成因以及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参考。
我们将概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包括老年人口的数量、比例和分布情况等。
通过数据和事实,展示中国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和紧迫性。
我们将分析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多种因素,包括生育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城市化进程加速等。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复杂成因。
我们将探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包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等。
这些对策旨在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6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8%,这一比例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还将持续上升。
这一趋势反映出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也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地域分布上,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城乡差异和地区不平衡的特点。
城市地区的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老年人口比例更高。
而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但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总数仍然十分庞大。
不同地区的老龄化速度也存在差异,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老龄化速度较慢,而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则老龄化速度较快。
在人口结构方面,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还伴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生育观念的转变,中国的家庭规模逐渐缩小,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主流。
中国人口老龄化
2014年养老难题的现状
就养老难题的现状,与发达国家 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挑战 有着特殊的背景。发达国家都是在 基本实现现代化后进入老龄社会的, 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 而我国则尚未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提 前进入了老龄社会,属于典型的 “未富先老”。加之人口多、发展 差异大的基本国情,使得我国养老 问题更为复杂,解决的困难也更大。
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4、建立和完善老年法规体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6章50条
未备而老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似乎很突 然,人力、物力、财力、认识和 制度等准备不足,养老保障制度 缺位严重,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滞 后,养老服务市场供给缺口巨大。 根据报道,中国大约有318万家 养老院提供120万张床位。这意 味着每1000个老年人只有816张 床位,远远低于西方国家平均5070张床位。根据国家民政部数据, 丧失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口已经达 到940万,其中城市有194万,农 村有746万。部分丧失自理能力 的人口大约为1894万人。为了应 对“未备先老”,政府需要倡导 和实现有准备的或者说有保障的 老龄化,加大基础养老设施的投 资力度,为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减 负。
表面看,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
因比较简单,即出生率下降、人口
寿命提高。但是,受社会发展的客
观因素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
老龄化的形成背景有一定区别。我
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既受到人口转
变的一般因素影响,也受到计划生
育的特殊因素影响。独生子女政策,
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
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1、人口老龄化的定义与背景人口老龄化,是指由于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导致社会中老年人口比例相对增加,而青少年人口比例相对减少的人口结构变化现象。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挑战。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尤为明显。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快速的人口转变。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生育率大幅下降,同时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导致老年人口比例快速上升。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已经从1982年的6%上升到了2021年的9%,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还将继续上升。
人口老龄化的背景是复杂而多元的,它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受到政策、文化、科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养老保障体系的压力、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等。
因此,深入研究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影响,探索应对策略,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特点近年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明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既有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共性特征,又有着自身独特的背景和特点。
从现状来看,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据统计,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特别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一趋势尤为显著。
这种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对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形成的,这使得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具有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政策因素。
中国的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阶段并不完全同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应对老龄化的难度。
再次,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还伴随着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等问题,这使得老龄化的影响更加复杂多样。
浅析我国人口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析我国人口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上升,高龄老人持续增长;劳动年龄人口逐步老化;失能半失能、空巢、独居等高风险老年家庭迅速增加。
未来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不可逆转。
因此,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客观、准确地把握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是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的基本前提。
下面将结合最新相关数据,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并提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1.1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上升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4.12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比2010年“六普”时上升5.4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5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亿人,占总人口的13.5%,比2010年“六普”时上升4.6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45个百分点。
过去30多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
1982年老年人口抚养比为8.0%,到1999年上升至10.2%,上升了2.2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13个百分点;到2010年上升至11.9%,比1999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15个百分点;到2016年上升至15.0%,比2010年上升了3.1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52个百分点。
1.2 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持续增长2020年80岁及以上人口为358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4%,较2010年增加1485万人,比重提高了0.98个百分点。
就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年龄构成来看,2020年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55.83%;70—79岁老年人口占30.61%;80岁及以上的占13.56%。
与2010年相比,2020年60—69岁老年人口的比例下降了0.35个百分点,而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上升了1.74个百分点。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特点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特点我国于1999年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是世界上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基数最大、增长最快的国家。
200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可分为三个阶段,2001-2020年为快速老龄化阶段,此期老年人口将达到 2.48亿;2021-2050年为加速老龄化阶段,此期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2051-2100年为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此期老年人数将稳定在3亿~4亿。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以下特点:(一)老年人口基数大目前全国人口总数超过13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比重将不断增长,老年人口基数日益庞大。
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亿,占总人口的17.9%,相比2017年,增长了0.6%。
据预测,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到2030年将提高到25%,2050年将提高到33%以上。
我国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和世界第一的老年人口大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面临人口总量过多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严峻挑战。
(二)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人口年龄结构转型和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如法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从7%上升到14%用了127年,美国为72年,英国为47年,而我国仅用了27年,从2009年开始,我国老年人口以每年800多万人的速度增长。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49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31%,老龄化程度仅次于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并且将会长期保持较高的递增速度。
(三)高龄化趋势明显我国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叠加的趋势明显,高龄老年人(8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数量以2倍于老年人口的增速在持续攀升,平均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预计到2020年,我国高龄老年人将超过4 000万,2050年高龄老年人口总数将过亿,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高龄老年人。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及其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
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同时伴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口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这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介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然后探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让我们来看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8%,属于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的国家。
根据统计数据的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老年人口比例将上升至30%以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制度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由人口结构的变化引起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龄化的群体不断增加。
我国的生育率不断下降,使得整体人口结构呈现向老龄化方向的趋势。
这也意味着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将呈现下降的趋势,可能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需要加强老年人口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建立健全的老年照护机制,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健康状况。
需要加强老年人口的社会福利保障,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和福利安排,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权益。
需要加强老年人口的社会交流和参与,建立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心理健康。
还需要加强老年人口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老年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需要加强老年人口的家庭支持和关爱,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促进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和幸福指数。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这对我国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制度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中 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特点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特点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生育率的下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
了解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对于制定合理的政策、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年人口规模庞大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 2 亿,占总人口的比例接近 20%。
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给社会保障、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老龄化速度快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远远快于许多发达国家。
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育率迅速下降,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导致老年人口比例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
这种快速的老龄化进程使得社会在养老保障、医疗服务、养老设施等方面的准备相对不足。
三、地区差异显著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条件、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医疗条件好,人均寿命长,同时吸引了大量的年轻劳动力流入,导致老年人口比例相对较高。
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医疗条件较差,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老年人口比例相对较低。
四、城乡倒置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城乡倒置的特点,即农村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
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例上升。
同时,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医疗条件较差,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使得农村老年人面临更多的养老困难。
五、高龄化趋势明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中国老年人口中的高龄老人(80 岁及以上)比例不断增加。
高龄老人往往身体机能衰退,生活自理能力差,需要更多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六、空巢化加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频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自生活或与配偶生活,形成了大量的空巢家庭。
人口老龄化现状和趋势分析
人口老龄化现状和趋势分析人口老龄化现状和趋势分析篇1 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概述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23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23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1.1表现形式及特点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相对青壮年、儿童少年来说,老年人口比例增大,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
我国社会发展相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相关经济问题、养老问题比较尖锐。
率先进入老龄化的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20230美元以上,而我国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000美元左右时步入老龄化社会。
在当前国内和国际局势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我国进入老龄化阶段,无疑我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和繁荣富强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的稳定与繁荣、国家的安全与稳定等各方面的要求,均需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挑战。
1.2养老经费状况扶养老人与扶养儿童耗费的经济与人力大不相同。
相关研究结果证明抚养老人与扶养儿童所需费用比大约在2:1 3:1范围内。
老年人主要的社会负担体现在医保和养老保障基金方面。
我国1990年离退休人员支出为388.9亿元,到2023年已高达到4088.6亿元。
医疗费用支出则从1990年的76.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71.3亿元。
1.3配套设施状况中华文明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家庭成员联系紧密,邻里关系融洽,这位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
在家庭和社区乃至全社会的努力下,老有所养,老有所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共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们社会的共识。
各种老年活动室、老年大学、运动健身器材、运动广场等在中华大地随处可见,为老年人丰富精神生活提供了各种保障。
1.4物质生活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明显提高。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应对措施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应对措施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国内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它的特点表现为:(1)越来越多的老龄人口。
据“五通一平”报告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5.5%,预计2050年将超过30%,在社会结构及支出发生着本质性改变;
(2)老龄人口占有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增大,这主要体现在社会年龄结构紊乱、职业普遍垄断等;
(3)物价走高,特别是与老年人口有关的治疗费用和医疗保险费用也相应攀升;
(4)老年人口需求的长期化问题也逐步凸显,特别是与养老护理、社会问题有关的问题将逐步成为社会主要话题。
二、应对措施
中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并采取过多措施以求应对老龄化问题。
(1)提高养老金水平,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建立长期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医疗补助和护理制度;
(2)强化健康管理,倡导及推广健康运动,强化老龄健康环境建设和精神文化活动;
(3)改善医疗保障,完善健康教育,增加改善医疗设施,拓宽医疗保险收支渠道;
(4)加强社会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强化关爱和护理,鼓励自愿参与慈善等活动。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老龄化问题处理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国尚无足够的诊断机构能够真正解决老龄人口的养老和保健问题,所以在老龄化问题上,我国仍有许多方面需要努力改善。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做好老龄人口的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加强老年人口的就业服务,提高其贡献的社会存量,构建他们的文化遗产,以保证各代人的经济发展均衡发展。
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
总 人 口 达 6.9 亿 人 ,占 全 国 总 人 口 54%。西 北 地 区 和 云 贵 藏 等 17 个 省 区
均 在 8%以 下 ,呈 现 了 经 济 发 达 地 区 率 先 跨 入 了 老 龄 化 社 会 。按城乡分
组,2000 年人口普查,城镇老龄化比例为 7.3%,高于农村 6.3%的一个百分 点。
(七)、老年人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2000 年和 1992 年比较,城市老人的文盲率由 41%降为 28%,农村老人的文盲率由 74%降至 57%,
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城市老人由 32%提高到 38%,农村老人由 5.6%提高到 7.0%。城镇离退休
人员中大专及以上程度占 9.0%,其中 60-64 岁老人中占 12.9%。
(三)、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增长较快,老人服务和养老方式面临挑战 目前全国约有 2340 多万 65 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据一些大城市调查,目前空巢家庭已占 30%,京、沪、津大城市己达 30%以上; 第五次人口普查,在 65 岁以上老年人中 80 岁以上的高 龄老人有 1199 万人,占 13.6%,丧偶的老人占 38%。此外,患慢性病和老年痴呆症的就有一千 多万人,以上几类老人共有几千万人,他们极需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小型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己面临挑战,代 际之间的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家庭对老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不断 削弱,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老人比例下降,据老龄科研中心调查,城市老人经济支持率为 30%, 农村为 60%左右。在精神慰藉方面更为缺乏,还有一些虐待老人和侵权、占据房产、财产的现象 时有发生,对老人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冲击,一些孤独老人因无人照料导致早亡等现象应引起社 会关注,传统的养老方式和观念应向社会养老转变,而当前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都还较为薄弱。 据民政部统计,2001 年老年收养性覆盖率只有 78%,农村五保户由集体供养的占 64%,由敬老院 供养的占 13.6%,还有 114 万人占五分之一的五保户得不到供养,城镇的孤老残幼有 150 万人, 大部分靠低保救助,只有 13%由福利机构收养。据调查,全国约有 1400 多万老 年 人 要求进入 老年福利机构养老,而目前各类福利院的床位只有一百多万张,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要, 但当前也存在养老机构总量满足不了需要和养老院利用率不高的矛盾,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 家 老人进福利院 5-7%的社会供养比例。 (四).医疗保险覆盖率低,农村缺医少药 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据卫生部调查,老年人发病率比青壮年要高 3-4 倍,住院率 高 2 倍,老人因病和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有一千多万人。 城镇医疗保险覆盖率较低。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02 年底参加医疗保的离退休 人员为 2474 万人,仅占全部离退休人员的 61%,还有 39%未参保,己参保的人员中需自付个人 医疗费负担过重,约占 30-50%,还有部分企业因效益不佳,医药费报销不了,不能报销的约占 一半左右,能报 1000-3000 元的占 32%。值得注意的是:用于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总额从 2000 年的 347 亿元降至 2002 年的 266 亿元,人均医疗费从 913 元降至 645 元,下降了 29.4%,医疗 费在离退休社会保险福利费中所占比重,从 1995 年的 15.5%降为 2002 年的 6.9%。因医疗费过 高,有许多老年人有病不敢看,就诊率约下降了二成。 农村老年人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缺医少药、看不起病的现象更普遍,据卫生部调 查,在贫困地区患病未就诊的达 72%,应住院而未住院的高达 89%,因病致贫和返贫的达 50%。 城乡老年人不能得到完全的医疗保障,主要原因是:
(最新)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06
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产 业发展机遇
养老服务业发展机遇
01
养老机构建设机遇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机构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大。未来,中国
将加大对养老机构的建设投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完善和高质量的养
老服务。
大数据在养老中的应用机 遇
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养老服务提供了更 多的可能性。未来,中国将加大对大数据在 养老中的应用研究和开发力度,通过数据分
析和预测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最新)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 趋势预测
2023-11-06
目 录
•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 中国人口老龄化成因 •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影响 • 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议 • 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产业发展机遇
01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 点
人口老龄化定义
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机遇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大。未来,中国将加大对健康管 理服务的推广力度,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信息技术在养老中的应用机遇
智能化养老服务市场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养老服务的需 求量也在逐渐增大。未来,中国将加大对智 能化养老服务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为老年人 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养老服 务。
02
专业护理人员培养机遇
养老服务需要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的照顾。中国将加强护理人员
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
务需求。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应对措施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应对措施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被普遍认为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正在迅速蔓延,成为时下面临的一大挑战。
因此,我国政府和媒体开始为中国的老龄化局势着想,有必要着手研究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应对措施。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数量急剧增加。
首先,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正在急剧上升。
2017年底,我国老龄人口达到2.25亿,占总人口的17.3%,比2000年增加了4%。
此外,按照当前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14亿,占总人口的19.7%。
2、构成不均衡。
其次,这种人口老龄化现象也反映出构成不均衡的现象。
相较于地级以上城市,地级以下较为落后的农村社区和边疆地区的老龄人口比例更大,老龄化更为严重。
3、消费行为差异。
此外,中国老龄化的特点还体现在消费行为方面的差异。
由于中国老年人口的收入普遍较低,他们往往更容易被低价产品或服务吸引,而年轻人则更容易被昂贵的高端产品吸引。
因此,老龄人口的消费习惯和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存在显著差异。
二、对老龄化的应对措施1、加强保障政策。
首先,政府应当加强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政策,加强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的保障,让更多老年人能够得到完善的养老保障。
2、提升健康服务水平。
另外,政府应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服务水平,建立一套完善的全科健康服务体系,包括专业医疗服务、定期健康检查、慢性病管理等。
3、建立老年咨询中心。
此外,政府应当加大对老年人服务的投入,如建立一系列老年服务中心,包括咨询中心、养老中心、养老院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服务。
4、宣传养老意识。
最后,政府应当积极开展老龄化宣传活动,增强老年人对自身和家人的养老意识,呼吁老年人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注重日常养生,及时就医,以保持身心健康。
三、结论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数量的迅速增加、构成的不均衡性以及消费行为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人口老龄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引起人口老龄化的因素众多。
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内外政治环境、人口本身的发展状况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等的不同,人口老龄化在发展的原因、起步的时间、速度以及达到的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生育率下降相当快,加上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中国的人门老龄化步伐极为迅猛。
以60岁为老年人口的起点标准来衡量,1990年中国人口尚处于成年型(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6%),而到2000年中国已步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1%)。
这仅仅是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第一阶段,而在第二、三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与先期进入老年型人口的国家或地区相比,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具有的特点(陈友华,2002)。
一是速度快、时间短。
据有关专家的研究统计,世界上先期进入老年型人口的国家,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所需的时间:日本为25年,英国为45年,美国为60年,瑞士为85年,法国为门5年,而我国仅用了18年。
据预测,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由2000年时的10.1%迅速上升到2025年的20.1%与2050年的31%,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到2050年人口老龄化达到高峰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上升为31%,从绝对数上看,中国老年人口规模极其庞大,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22%左右。
届时,中国总人口预计是2000年的1.1倍,而同期60岁及以上人口预计是2000年的3.4倍,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二是老年人口高龄化迅速。
在人口老龄化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年龄结构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突出表现为在老年人口中低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断下降,而中年与高龄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进程而来的是老年人口的迅速高龄化。
根据预测,本世纪上半叶,中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的数量将迅猛增加。
按中死亡率方案预测,8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在2050年老龄化高峰到来时,其绝对数量将达到1亿左右。
三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不均衡。
受历史上出生率与死亡率波动的影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是不均衡的,大量老年人口的增加带有突发性。
无论从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还是从相对比例的变化上考察,总体上中国人口老龄化有不断加速之势。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同步进行。
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
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政策等方面所存在的明显差异对我国各地区人口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中国各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是很不均衡的。
中国人口老龄化总体格局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老化速度与程度要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汉族地区高于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中国人口老龄化首先出现在城市,但由于城市化与人口迁移,农村人口老化程度与发展速度都已超过城市,今后我国农村地区将面临比城市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五是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发达国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达到很高水平、基本完成现代化以后才开始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即“先富后老”,因而具有为建立和维持老年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所需要的相当雄厚的经济实力。
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政府推行的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实现的,即“未富先老”。
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前出现。
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
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
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
总而言之,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
联合国认为,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
所以中国完全是个人口老龄化的国家。
根据这个标准来看我国。
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200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881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96%,我们已经接近老龄化国家;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显示,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0756万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
从数据可以推断,我国已经真正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而人口的老龄化将会使中国面临三大挑战:人口老龄化挑战社会保障体系的应对能力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挑战最为直接。
人口老龄化产生的挑战首先,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覆盖面提出了挑战。
我国上世纪80年代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本应遵循广覆盖原则,可是,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做到应保尽保,覆盖面非常有限。
2004年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64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2.57%,2005年为1.74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3.38%。
虽然覆盖面有所上升,但是远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20%最低线。
事实上,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全排斥了8亿农村人口,基本排斥了1亿农民工群体,广大农民及农民工仍然依靠自我保障。
其次,人口老龄化对现行的家庭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
我国现行的养老方式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家庭养老方式。
但是,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四、二、一”家庭模式和抚养系数比上升将使得现行的家庭养老模式发生困难。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普遍产生了“四位老人、一对年轻夫妇以及一个未成年小孩”这样一种家庭结构模式,另一方面,它也导致老年抚养比从1964年的6.3%逐渐上升到2000年的10.1%以及2050年的33%。
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今天,这两种情况必然导致家庭物质供养、生活照料以及精神安慰等方面严重缺乏,依靠现有的居家养老方式难以实现养老目标。
再次,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金支付能力提出了挑战。
为了解决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存在的矛盾与困难,我国实行了“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度。
但是,这种“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措施”的养老金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必然产生“空账”问题,2000年我国养老金“空账”还仅仅为360多亿元,到了2005年底,“空账”已经达到8000亿元。
最后,人口老龄化必然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提出了挑战。
老年人是一个容易患病的特殊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他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将会急剧增加。
2000年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离退休人员为924万人,2001年为1815万人,2004年增加到3359万人,当年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达到862亿元,比2003年上涨31.6%。
由于我国目前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实行国家与单位共同负担,因此,在离退休人员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对整个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人口老龄化挑战劳动力结构的调整能力第四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结构的冲击与挑战最为明显。
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的挑战主要不是体现在劳动力数量不足问题,而是深刻地体现在我国劳动力质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按照人口学家2006年的预测,如果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保持不变,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3.39亿,2020年为14亿,2030年为14.15亿,2040年将达到顶峰14.91亿后开始下降。
与此同时,65岁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为1.12亿、1.66亿、2.32亿、3.12亿并继续上升。
尽管如此,在2040年也就是“人口红利”结束以前我国15—64岁的劳动人口绝对数量仍然达到9亿以上,即使到了2100年,劳动人口总数仍然超过8亿。
这就是说,今后100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不会产生西方国家所出现的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而在于我国劳动力质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统计显示,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中45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19%上升到2000年的24%以及2005年的27%左右,预计到2040年这部分劳动力人口将上升到37%左右。
尽管这些人口拥有丰富的经验,但是他们接受新技术、采用新方法、使用新工艺、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与水平一般要低于青年人,他们动手能力、协调能力也相对较弱,因而往往难以适应快节奏的经济社会活动,难以适应科技革命对劳动者自身的要求,从而不利于技术的革新以及生产率的提高,长此以往,必将削弱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另外,中老年劳动者重新学习与培训的费用较高、职业流动性较差,他们往往是结构性失业的最先承担者,而且一旦失业常常很难就业。
因此,在劳动力年龄结构发生变迁过程中如何采取措施使中老年劳动力资源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人口老龄化挑战消费产业的服务能力人是消费的主体与直接承担者,社会的发展总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一定社会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产业结构总是与这个社会的人口构成因素密切相关。
人口学家普遍的看法是:自2000年我国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以来,14岁以下的人口数量不断下降,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则不断上升,两者在2030年左右达到均衡后按照原来的运行规律继续呈反方向变动。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使得未成年人口的消费品需求逐渐下降,而适应老年人口需求的各种消费品以及服务将会不断增加,并由此对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提出了挑战。
一方面,14岁以下人口的消费总量逐渐下降,该群体的整体购买力也随之下降,针对该年龄段所生产的服装、日用品、保健品以及文化教育等数量及产业相对减少。
如对尿布、奶瓶、玩具、少儿服装与食品、少儿图书、幼儿园、中小学教育等的需求将逐渐萎缩或减少,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也会相应减少。
另一方面,老年消费品需求增大,老年人口消费总量持续上升,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消费结构,影响人们的消费偏好。
因此,适应老龄化、针对老年人自身需要的产品与服务如老年服装、老年食品、老年保健用品、老年休闲旅游养生娱乐等的消费需求将越来越大。
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又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吸引更多的人员从事老年产业研究,开发老年消费市场,从而引发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迁。
这样,社会必将大力兴建公共养老设施、扩大老年活动场所、增加老年服务项目、提升老年服务水平、发展老年服务产业。
所有这些必将对我国消费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系集美大学副教授、中国社科院博士后高和荣)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经济和社会上影响很大,发展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口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其自身结构的变化必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一)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的影响通常认为,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用工年龄人口比例下降,会导致劳动力短缺,而劳动力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因素,劳动力数量的多少及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对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国外一些老龄化严重的国家早已发生劳动力短缺问题,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大量依赖外籍工人的移入来补齐,从而影响到经济健康发展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人口基数大,生育年龄人口多,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因此我国劳动力资源仍十分丰富,一段时期内,当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但国家应及早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用工不足的挑战,这是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我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我国产品的出口优势很大程度是因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如果我国失去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国外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劳动产品的需求会转移到其它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从而必然会减少中国的出口需求和引进外资(二)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一般有两种表达方法:一种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另一种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劳动时间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或生产单位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许多,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一般认为,优良的人口素质适度的人口数量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过人口老龄化会抑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据有:人口老龄化会造成老年人生理功能退化精力或体力下降,劳动能力衰退,反应速度慢,不应该继续从事繁重的劳动和快节奏的生产;与年轻劳动力相比,高龄人口因身体衰老经常生病,医疗费用大幅增加,不利于企业增加利润技术进步和扩大投资;劳动人口高龄后,创新力记忆力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差,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科学技术发展表明,人类社会的许多发明创造大多是在中青年时期创造出来的,这是一条普遍规律,所以青年人才的成长对科技创新具有较大意义当然,某些人并不认同此观点,因为在科技创新方面,一些人大器晚成(三)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的影响养老保障问题是老龄化社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其主要包括物质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三方面的内容从物质供养方面来看,城市老年人大多有医疗保障金退休养老金,所以以自我养老为主;农村老人由于社会保障不完善,以家庭养老为主从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来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主要由子女老伴承担,老人和子女共同生活,便于家庭照顾关心老人,也是老年人喜欢的日常生活方式,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养老保障冲击是巨大的人口老龄化加大了养老保障需求,而养老保障需求的加大将使我国总人口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国民收入中消费基金比例扩大,投资率积累率下降,减慢经济发展速度世纪年代以来,我国养老保障金增长速度较快,年全国共有离退休职工万,年增加到万,十年增加了倍,各种费用相应由亿元增加到亿元,增长倍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预计:年,我国退休职工将超过亿,每年支付退休费用将高达万亿人民币,是年的二十多倍家庭养老方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世纪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几十年过去了,第一二代独生子女正进入婚育年龄,他们组成的家庭将接管社会,构成新的家庭生活模式,即四二一家庭模式,家庭成员为个老人对夫妻个孩子,也就是说,对夫妻要同时赡养位老人,抚养个孩子然而,由于现代化生活生产节奏不断加快,子女精力十分有限,越来越感到照顾老人的负担沉重,加之工作压力大,如果老人生病或体弱需要照顾,再孝顺的儿女都难以尽孝,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将受到严重冲击,迫切需要多元化养老(四)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人口结构的变动要求产业结构也要随之变动,以保持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人口老龄化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制约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同时还必然要求劳动力的技术结构与之相适应由于中老年劳动力对所居住的区域和长期从事的劳动业已形成习惯,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感,通常不愿搬迁到其它地方居住及改变自己的工种,劳动力从旧的产业和地区向新兴产业和地区的转移必然受到限制,人口老龄化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如果年轻劳动力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就只能对中年劳动力进行培训和教育,但是其接受新技术的速度慢,培训费用高,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必将产生结构性失业人口老龄化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创新与应用,发展趋势是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但是农村老年人口文化素质低,科学种田能力较差,科技创新和接受适应能力较弱,农村人口老龄化必然阻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五)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投资的影响处于人口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人们的消费储蓄倾向必然不同,因而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会引起社会消费储蓄比例的变动,从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通常认为,社会中老年人口比例的提高会减少储蓄,从我国的发展情况看,老年人的储蓄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随着年龄的提高,储蓄率不断降低因而从平均储蓄角度分析,人口老龄化会大大降低总的储蓄水平,且会抑制储蓄率的提高储蓄是投资和资本积累的源泉,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托,储蓄的减小会导致投资的减小一般认为国家的投资主要来源于个人投资和政府投资,老年人口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和积累基金的减小,国家会拿出大量资金改善老年福利设施,支付大量医疗保障金退休金,其势必影响投资规模,对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不利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积极对策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同时存在,我们应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对待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迎接挑战,尤其是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减缓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一)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古今中外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适度的人口数量结构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目前中国的人口情况是既要控制人口数量,又要防止老龄化速度过快和老年人口比重提高过快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人口问题在时间上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作用的强度具有乘数效应,当我们明显感到人口问题存在时,实际上已经丧失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解决老龄化问题必须具有超前性和战略性目前,我国国家级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正在进行,它所制定的人口发展战略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口战略研究认为,采取合适的时间,逐步放宽人口生育政策,既可以减轻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和未富先老,又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出生婴儿男女性别严重失衡的社会问题(二)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体的多元化养老模式家庭养老符合中国的国情,原因有两方面:()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为我国法律所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子女,家庭成员应关心和照顾老人;()家庭养老是我国养老的传统做法绝大部分人认为家庭养老是每个社会成员应尽责任和义务,家庭养老也是老年人比较喜欢的养老方式但是人口老龄化,使家庭结构和规模小型化,家庭养老不能独自承担起老人养老的职能,许多的家庭养老功能将被社会化养老服务所取代,如培育和发展社区非营利组织养老服务,帮助老年人在社区内居家养老,将家庭养老和社区有机地结合起来,即老人自己出钱政府加以资助,由社区派人提供养老服务,既解决了老人的照顾问题,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再比如以房养老养老院养老等不同的养老方式,组成了以家庭养老为主体的多元化养老模式(三)所以人口老龄化还可以促进社会发展老龄产业老龄产业,是指由老年人口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产业,它包括有关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生产服务经营等设施和经济活动我国是在生产力不发达情况下进入人口老龄社会的,面临着老年人口和养老保障压力不断增大的挑战,然而老龄化在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的同时,也孕育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老年产品市场,它能带动相关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日本自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后,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把第三产业视为老龄化社会的救世主目前中国老龄产业面临着尴尬,一方面,老年人口的需求十分迫切十分庞大,另一方面,老年产品和老年服务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产业尚未在国民经济中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和产业规模目前我国老年人市场需求大约为七八千亿元,但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值不足一千亿元,所以,必须积极发展老龄产业第一,政府应积极推动老龄产业发展政府应致力于法制建设制度建设,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配套政策,包括投资税收信贷等方面,为老龄产业发展营造好的环境第二,老龄产业需要媒体和舆论的宣传和引导,特别是在市场潜力和营销策略及消费特点方面,要有务实的探索和超前的分析第三,处理好老龄产业公益性与赢利的关系老龄产业往往具有社会公益性的特点,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