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 教科版(1)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让学生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经验和观察能力,对于浮沉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的原理和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条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条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条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条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浮沉现象小游戏,引发学生对浮沉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课的内容。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条件,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4.讲解: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5.巩固: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课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实验现象–橡皮泥沉入水底–橡皮泥浮在水面上2.浮沉条件–物体的平均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浮力大于重力,物体浮起来。

(小学教育)2019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教科版

(小学教育)2019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教科版
(毫升)放ຫໍສະໝຸດ 后水面刻度排开的水量
(毫升)
沉浮状况
实心团
200
沉的形状
200
浮形1
200
浮形2
200
浮形3
200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
2.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
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
1.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
2019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教科版
课题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过程性目标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
反思




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谈话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察它的沉浮。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

最新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最新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沉和浮第3课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教学过程】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

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

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

(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第一单元第三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时间:1课时(35分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过程与方法目标:1.用刻度被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2.把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性;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引起排水量发生改变后,可能会改变其在水中的沉浮状况。

难点:明确决定形状改变后沉浮状况改变的关键因素是排开水量的大小。

【教学准备】小组实验材料:1块橡皮泥(能在水中长久保持形状),装有200ml水的烧杯(外表面贴有纸质刻度线),1块干布,1支滴管,1只装有水的烧杯教师演示材料:同学生分组材料一样,再加3个装有200ml水的烧杯【教学过程】第一部分:观察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用时:10分钟)师:前几节课,我们都在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况和它的材料、重量、体积之间关系,谁能有条理地说说他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质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变;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重的容易沉;重量相同,体积小的容易沉;师:很好,把影响沉浮的这几个因素的关系讲得非常清楚。

除了材料、重量、体积外,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生:形状、是否空心、浸入的液体的种类……师:(投影呈现橡皮泥,4个装有200ml水的烧杯)师:这是一块长方体形状的橡皮泥,把它放入水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生:橡皮泥沉到烧杯底部去了。

师:还有什么变化吗?生:烧杯里的水面上升了。

师:(刻度按外表面的纸质刻度线上的更小的刻度读)老师在烧杯外贴的刻度线,每一小格代表1ml。

2023年五年级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的说课稿

2023年五年级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的说课稿

2023年五年级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的说课稿五年级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的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探讨了物体沉浮的规律,知道了在体积不变的状况下,变更物体的重量能够变更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这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用学生熟知的橡皮泥作为探讨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并探究其中的缘由,因此,在探讨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此外,本课的学问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有着亲密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学问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目标:知道变更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变更;知道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缘由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2、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把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态,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依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推断。

3、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相识到仔细细致的采集数据的重要;在探求缘由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接下来说教学重难点,在本着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变更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变更;难点:相识到仔细细致的采集数据的重要。

四、说教法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将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及对活动型课堂的思索,我采纳由浅入深,由简洁到困难,由已知到未知,按部就班的依次,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驾驭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排开的水量有关等概念。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依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即钢铁在水中是沉的,那么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再引导学生视察、操作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试验,并且在试验的过程中思索并引出新概念,什么是排开的水量,最终归纳总结出变更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变更这个结论。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3)(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3)(1)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教学目标: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大。

3.用量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4.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沉浮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橡皮泥、烧杯、自制刻度签、水、滴管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出示《乌鸦喝水》的图片,并提问:聪明的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同学们都知道石子进入水中,水位会上升,这里从学生熟知的小故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物体浸入水中会排开一些水量,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我提问:你们能不能像小乌鸦一样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呢?同学们信心百倍地说“能!”现在我们就遇到一个问题: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从而引出课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活动一: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接着刚才的话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你认为把橡皮泥捏成什么样是浮的,捏成什么样是沉的?学生先预测,然后动手捏一捏,放在水里试一试。

再将沉浮不同的橡皮泥从水中取出进行观察:沉浮不同的橡皮泥各有什么特点?大家发现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下沉,空心橡皮泥放入水中却可以浮在水面上,接下来我让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因素对橡皮泥的沉浮产生了影响?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变量和不变量,学生分析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后,橡皮泥的重量没有改变,推测可能是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改变了。

于是我循循善诱:如何测量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呢?从而引出测量排开的水量这一实验方法,把课堂引向深入。

活动二: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一开始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什么方法能够精确的测量出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呢?这里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通过讨论,学生总结出两种测量方法:一是收集溢出的水;二是制作精细刻度签,看水位上升多少。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教科版

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实验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2. 会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实验重难点:重点: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它的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

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的采集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水槽,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若干块,记录表。

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以“探究”为核心,努力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形成假设预测”——“设计研究方案”——“探究实验”——“分析整理数据”——“获取探究结论”的全过程。

把课堂让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学会表述,学会如何解释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想法,这不仅仅是小组合作的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更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

实验过程: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1.提出猜想:把一块实心额橡皮泥放入水里,它是沉下去还是浮起来呢?。

2.分组讨论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实验要求:(1).给盛好水的杯子测量好水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2). 准备四块质量相等的橡皮泥,依次做成四种不同的形状,做好一种就放入水。

(需实心)(3).将不同形状的橡皮泥放入水中后,就测量一下杯中水的高度。

(4).说说自己的发现。

放手让学生做实验(完成实验表格)。

(学生在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合作、交流、争辩以后,开始做实验,合作状态下的学生思维显得特别活跃,他们仿佛能从同伴的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启发,课堂上他们合作得很好,想法也非常出色。

)3.小组展示汇报实验成果。

4.教师小结: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它的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

因此,实心橡皮泥是沉在水中的。

教学总结:《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在科学教学中,观察、实验、思考的活动比较多,这些活动大多需要分组、分工合作来完成。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充分照顾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学会表达,正确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1)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方法
对比实验法
教学准备
水槽1个,橡皮泥一盒,烧杯1个,记录表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故事导入
讲授新课:
提出概念
实验前准备
进行实验活动
全班交流结果
生活应用
巩固练习
1、同学们,你们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2、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升高呢?
1、教师适时提出“排开的水量”这一科学概念
2、出示提前做好的橡皮泥方块,告诉孩子们这个橡皮泥体积90立方厘米。
教师演示实验:将泥块放入水中
引导学生观察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立方厘米=1毫升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课型
实验课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通过改变橡皮泥的形状
改变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组长亲点实验材料
小组学习
小组进行实验
全班交流实验记录单
学生观察现象
继续观察
得出结论: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排开的水量变大,就浮起来!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橡皮泥在不同水中的沉浮情况,探究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橡皮泥不陌生,在生活中也有过橡皮泥制作的经历。

但是,对于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可能还没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橡皮泥在不同水中的沉浮情况,探究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橡皮泥在不同水中的沉浮情况,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2.难点:探究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物质准备:橡皮泥、不同密度的水、实验器材等。

2.教学课件:PPT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不同密度的水,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橡皮泥在不同水中的沉浮情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橡皮泥在不同水中的沉浮情况,探究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橡皮泥的沉浮?如何进行实验验证?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影响橡皮泥沉浮因素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另一个因素。

五年级科学下册沉和浮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建议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沉和浮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建议教科版

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背景和目标前面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学生也知道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并探索其中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学生对橡皮泥是比拟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

但是,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本课将带着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实心的橡皮泥沉人水底,船形橡皮泥却能浮在水面上,原因是船形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增大了。

这里引人了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的活动,通过比拟各种形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揭示沉浮变化的根本原因。

科学概念.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把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每组一个水槽、假设干橡皮泥、一只刻度杯、记录表。

(三)教科书说明本课由三个局部组成。

第一局部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局部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局部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

第一局部: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教科书第7页,展示了一块橡皮泥的四种形状,把它们放人水中都会沉人水底。

不同形状的橡皮泥,重量没有改变,学生很容易理解。

因为橡皮泥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形状不影响重量。

这是一个铺垫性的活动。

把一块橡皮泥改变成不同形状,它的体积发生变化了吗?这对于学生来说没有经验,怎么办?得想方法测出不同形状的橡皮泥的体积是多少。

怎样测出橡皮泥的体积呢?把橡皮泥放人盛水的刻度杯中,就能测出它的体积。

比拟几种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会发现体积没有变化。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公开课教学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课程主题】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的第3课的《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材分析】本课是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的第3课的《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课,它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并探索其中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学情分析】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

但是,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学生理解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关系以及原因。

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沉浮与重量和体积有关。

了解:改变物体的体积,能够使物体的沉浮状况发生改变。

掌握: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理解: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睡眠身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体会: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的沉浮状况可能发生变化。

感受: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参与: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经历: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体验: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感染: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之沉浮状况不同。

形成: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之间相互协作,体现了很好的团队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水槽若一个,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若干个,记录表、课外研究方案各12张。

课前谈话:创设乌鸦喝水的情景。

一、问题导入1、学生猜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2、教师演示实验,证实学生的猜测。

导出课题。

二、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1、学生猜测:如果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它是沉还是浮?2、请四个学生上讲台把相同轻重的橡皮泥做成四种不同的形状。

3、观察思考:橡皮泥形状变了,但是它什么没有改变?4、学生验证橡皮泥改变了形状的四块橡皮泥是沉是浮?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时发生的现象。

5、学生反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6、得出结论:橡皮泥沉;水面升高。

5、学生质疑三、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浮1、分组讨论:怎样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能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2、分组反馈:做成什么样的能浮的形状。

3、教师选去一沉一浮的两种形状做对比演示实验,让学生发现实验时发生的现象,并知道其中的原因。

4、教师解释什么叫物体排开的水量。

四、探究橡皮泥沉浮与排开的水量的关系1、出示问题:橡皮泥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呢?2、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反馈。

从与形状、实心或空心有关引出可能与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有关。

3、准备对比实验①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这节课是学生和老师一起做对比实验。

②实验分工;解释观察刻度的方法;③出示实验要求:把模型放在水里后准确的记下排开的水量。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沉和浮教学说课课件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沉和浮教学说课课件

本课练习
一、填空题
1.(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 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 水中的体积大。 2.橡皮泥的形状改变之后,( 重量 )不变, ( 体积 )也没有变,它的沉浮状况不会 (发生改变 )。
本课练习
二、选择题 1.下列哪种形状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大( D ) A.实心的 B.球体 C.正方体 D.船形的 2.实心的橡皮泥( C ),船形橡皮泥( C ) A.沉在水底 沉在水底 B.浮在水面上 浮在水面上 C.沉在水底 浮在水面上 D.浮在水面上 沉在水底
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 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取一个量杯,在里面倒入200毫升水,把 实验步骤 橡皮泥做成实心团和各种形状,放入量杯
中,观察它们的排水量沉浮情况,做好记 录。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记录表
橡皮泥的形 量杯里的水量

(毫升)
实心团
200
放入后水 面刻度
210
排开的水量 沉浮状 (毫升) 况
10
沉的形状
200
210
10
能浮的形状 ①
家庭作业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观 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况。
板书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沉的形状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与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掌握通过橡皮泥模拟实验来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实验能力。

2.教学重难点•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掌握通过橡皮泥模拟实验来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3.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体,提问“这些物体在水中会发生什么?”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并在此基础上,引出问题“哪些物体能够浮在水中?哪些物体会沉在水中?”•第二步: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引导学生认识到重力和浮力是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实验和图表的展示,使学生真正掌握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第三步:开展实验环节,要求学生用橡皮泥制作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物体,并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让学生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表中,并以此验证之前所学的沉浮规律。

•第四步: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不同材质对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实际生活中与物体在水中沉浮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掌握通过橡皮泥模拟实验来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实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以下几点来不断完善教学效果。

1.技巧引导在引入新知识的环节,我采用了一些技巧来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通过关键问题和图表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不同材质对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

2.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特点,我对教学过程中的实验环节做了一些因材施教的调整。

对于实验能力较强的学生,我允许他们自主制作橡皮泥物体并记录实验结果,而对于实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

3.课后拓展在教学结束后,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些课后拓展内容,比如与物体的体积和密度有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和实际应用案例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沉浮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1)
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让学生通过猜测、设计实验、亲历探究、观察记录、收集数据、分析比较,最终建构起同样重量的橡皮泥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这些科学概念,为后面探究浮力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和辅垫。
学生讨论
学生通过猜测什么形状的橡皮泥可能浮在水面上,并进行设计。
学生开始动手实验。
空心的或船形的橡皮泥能浮在水面上;浮在水面的不同形状排开的水量一样多。
讨论并汇报
学生汇报最终发现: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布置学生课后用橡皮泥做1艘小船,研究在相同重量下,怎样增加排开的水量,从而达到更大的装载量
加深了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推动学生进行课外科学探究。
板书设计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沉排开的水量小(浸入水中的体积小)
浮排开的水量大(浸入水中的体积大)
分层作业设计
单位:姓名:日期:
1、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1)、演示实验:
(2)、学生实验:
(3)、交流汇报:
(4)、讨论:
(5)、提问:
2、让橡皮泥浮在水在面上
(1)、学生实验:
(2)、交流汇报:
(3)、讨论:
3、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三)、学以致用
(四)、课后延展
课件展示一艘轮船,提问:钢铁块在水中是下沉的,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引起学生的思考和猜测。接着出示本课的研究材料——橡皮泥,引出本课的研究问题,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秘密。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教案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教案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第一单元沉和浮第3课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教学过程】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

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

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

(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1)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前面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学生也知道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并探索其中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

但是,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实心的橡皮泥沉人水底,船形橡皮泥却能浮在水面上,原因是船形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

这里引入了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的活动,通过比较各种形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揭示沉浮变化的基本原因。

【教材说明】本课由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和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设一个动手操作实验,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小组的合作能力。

知道了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重量不变,而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这个道理,学生也就能够理解钢铁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了。

这里要求学生能够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轮船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2、过程与方法:用烧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分析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的原因。

【教学准备】水槽6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250ml烧杯6个,抹布6条(自备),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下前面两节课的内容,我们知道物体在水中有不同的状态,分别是哪两种状态?生:沉和浮。

2021五年级科学下册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 教科版(1)

2021五年级科学下册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 教科版(1)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中的内容,在指导学生研究了有关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后,研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从而为以后探讨浮力进行了必要的预备和辅垫。

本课的教学内容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从橡皮泥在水中可沉可浮入手,一步步动手研究有关沉浮的重要性质,帮忙学生建构起一样质量的橡皮泥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这些科学概念。

在探讨中培育学生观看和动手操作能力。

因此,本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的探讨活动。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二、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缘故在于它排开的水量专门大。

进程与方式:一、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二、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依照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一、熟悉到认真细致地搜集数据的重要。

二、在探求缘故的进程中,知道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熟悉到认真细致地搜集数据的重要。

二、说教法和学法小学五年级学生关于橡皮泥比较感爱好,美术课上常经常使用到,但关于橡皮泥在水中时沉仍是浮比较模糊。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讨为核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依照“主导和主体”、“学习和探讨”之间的关系和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形,我将教法和学法确信如下:从教的方面来讲,通过设疑激趣,吸引学生踊跃主动地参与探讨活动;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斗胆猜想,动手实践,认真观看,分析实验现象。

从学的方面来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踊跃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仅动手操作,还要用心试探,得出结论。

同时能合作学习,团结协作,培育自己严谨的实验品质,追求真理的探讨精神。

在下面我还将结合具体教学进程谈教法学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中的内容,在指导学生研究了有关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之后,研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从而为以后探究浮力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和辅垫。

本课的教学内容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从橡皮泥在水中可沉可浮入手,一步步动手研究有关沉浮的重要性质,帮助学生建构起同样质量的橡皮泥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这些科学概念。

在探究中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因此,本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的探究活动。

2、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二、说教法和学法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于橡皮泥比较感兴趣,美术课上经常用到,但对于橡皮泥在水中时沉还是浮比较模糊。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根据“主导和主体”、“学习和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从教的方面来说,通过设疑激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大胆猜测,动手实践,仔细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从学的方面来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积极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仅动手操作,还要用心思考,得出结论。

同时能合作学习,团结协作,培养自己严谨的实验品质,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在下面我还将结合具体教学过程谈教法学法。

3、教学器材准备:
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3个,记录表
本课所选择的器材我是经过思考的,比如说刻度杯里的水量我改为了300毫升,因为200毫升水太少,学生放橡皮泥很不方便。

学生利用这些器材经过有序合理操作能够很好地认识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的原因。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提出本课研究的问题。

我先让学生猜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再通过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都是沉的,那橡皮泥要怎么才能浮呢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从而引出课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二)初步感知橡皮泥的浮
学生通过猜测什么形状的橡皮泥可能浮在水面上,再通过实验验证来初步感知橡皮泥的浮,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实验探究,学以致用
这里我们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用三个烧杯里都装300毫升的水,一个不放橡皮泥,一个放沉的形状的橡皮泥,一个放浮的形状的橡皮泥,通过水面的上升来理解排开的水量的差别是它们沉浮的原因。

即节约了时间,又很好的突破了难点。

紧接着让学生学以致用解释轮船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

并布置学生课后做一艘小船,加深他们对今天学习的知识的理解又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

课虽结束了,但是探究活动并没有结束。

要把学生的科学思维活动继续进行下去,推动学生进行课外科学探究。

四、说板书设计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沉排开的水量小
浮排开的水量大
这样的设计,突出重点,让学生对橡皮泥沉浮的原因一目了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