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浙教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1、机械运动的定义: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通常简称为运动。
2、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依据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有没有位置变化。
如果有,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2、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实际上这个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因为一切物体都存运动),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存的.
3、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
小练习
1、有些房间是用一种含有甲醛的板材装饰的,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进入这种房间就会闻到甲醛的气味,这说明甲醛分子是
____________的。
所以人们要选用环保材料装饰房间。
2、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这表明____________;铁丝很难被拉断,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力。
3、小明学习了科学以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
我和妈妈都在被动吸烟。
”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九年级上册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十三章内能本章知识结构图: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是生命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比如墨水在水中扩散等等。
a.扩散的物理意义: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扩散的特点: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
发生扩散时每一个分子都是无规则运动的。
(3)分子的热运动a.定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b.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变化要比引力变化快得多。
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如图:(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二、内能1.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温度高低。
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分子间距。
单位是焦耳(J)。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就越多。
但不同物体的内能则不仅以温度的高低为依据来比较。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高低)、分子间相对位置。
2.物体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实现转化。
热传递: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2)热量:a.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分子热运动九年级知识点

分子热运动九年级知识点分子热运动是物质微观领域中分子或原子由于热的引起而发生的无规则运动。
了解分子热运动的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本文将从分子热运动的定义、分子的三种基本运动、热力学量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以及温度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分子热运动的定义分子热运动指的是物质微观领域中分子或原子由于热的引起而发生的无规则运动。
根据分子动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分子热运动可以分为热平衡运动和非热平衡运动两种类型。
热平衡运动是指分子在一定温度下,表现出相同的平均动能和速率。
非热平衡运动则是指分子在非均匀温度分布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动能和速率。
2. 分子的三种基本运动分子在热运动中表现出三种基本运动:平动、转动和振动。
平动是指分子在空间中直线运动。
平动的速率与分子的质量和动能有关,温度越高,平动速率越快。
转动是指分子在不改变位置的情况下绕自身轴线旋转。
转动的速率与分子的形状和结构有关。
振动是指分子内部原子的振动运动。
分子振动的频率和能量大小由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的强度决定。
3. 热力学量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热力学量是描述物质热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与分子热运动密切相关。
其中,温度是反映物质分子平均动能的物理量,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反之则越缓慢。
压强则是分子热运动对容器壁施加的力的量度。
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碰撞容器壁的次数越多,压强越大。
体积与分子热运动也有关系。
当温度不变时,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碰撞壁面的次数越多,容器承受的压力增加,体积减小。
4. 温度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量度,是物质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温度与分子热运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分子速率增加。
以固体为例,温度升高会使晶格振动的幅度加大,导致晶格结构变松散。
相反地,当温度降低时,分子热运动减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分子速率降低。
固体会逐渐变为液体,液体又逐渐变为气体,这是因为温度的降低使得分子热运动变得不够剧烈。
九年级上册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常考点复习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不同的情况表现为不同的力)第二节内能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④存在状态及体积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高温传低温)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三节比热容1、比热容: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一节:内能的利用第二节:热机1、内燃机: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4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
完成1次工作循环、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热值。
九年级物理全册 分子热运动全册学习笔记

2.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它们的大小与分子____________有关.(r0=10-10m为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的间距)
1)当r>r0,引力 ____斥力,对外表现为_________;
2)当r=r0,引力 ____斥力,对外不显力;
6.说明:
①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灰尘微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②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例如:冷热水的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三、分子间作用力
2.在研究分子间存在的引力和斥力时,将分子看成是一些用弹簧连接的小球,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___法。
3.通过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热运动,是采用了__________法。
七、一级实验: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1.请完成下列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案:
课题
探究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数据记录表格
器材
质量相同温度分别为20℃、50℃、80℃的水,墨水、滴管
3)当r<r0,引力 ____斥力,对外表现为_________;
4)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四、分子动理论:
1)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
2)一切物质内部的所有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间扩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九年级分子热运动知识点分子热运动是物质中微观粒子——分子在热能的影响下的运动行为。
了解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热学现象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些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1. 分子热运动的本质分子热运动是物质微观粒子分子在温度影响下的无规则运动。
分子具有质量、体积和空间位置,并不断进行碰撞和交换能量。
热能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传递,导致物质的温度变化和热学现象的发生。
2. 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直接关系,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热运动的速率越快。
例如,将热水与冷水混合,热水的高分子热运动速率传递给冷水,冷水的温度上升。
3. 分子热运动与物态变化物质的物态变化与分子热运动密切相关。
在固体中,分子热运动非常弱,分子之间有较强的吸引力,无规则振动。
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增强,固体变为液体。
在液体中,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分子热运动更加激烈。
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分子热运动足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液体蒸发为气体。
气体中,分子热运动非常剧烈,自由运动且迅速扩散。
4. 分子热运动与热膨胀分子热运动与物体的热膨胀有密切关系。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子热运动引起物体体积的增大。
当物体被加热时,分子热运动增强,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加,物体膨胀。
这是由于分子热运动速度的增加引起的。
5. 分子热运动与热传导热传导是分子热运动在物体内部传递热能的过程。
分子热运动使得高温物质中心分子的热运动速率较快,能量传递给周围分子,逐渐向低温物质扩散。
这种能量传递方式涉及分子之间的碰撞和交换,是导热的基础。
6. 分子热运动与压力分子热运动还与物体的压力相关。
在气体中,分子热运动引起分子撞击容器壁,产生压力。
分子的撞击力越大,压力越高。
增加温度将增加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和撞击的频率,从而增加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撞击力,使压力升高。
总结:分子热运动是物质微观粒子在温度影响下的无规则运动,与物质的性质和热学现象密切相关。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第十三章内能。
1. 分子热运动。
-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 内能。
-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
-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3. 比热容。
-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 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1. 热机。
- 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
热机的种类包括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 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 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 热机的效率。
-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减少各种热量损失;减少摩擦;使燃料充分燃烧等。
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1. 两种电荷。
-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C)。
2. 原子及其结构。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 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3. 导体和绝缘体。
-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 常见的导体有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4. 电流。
初三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的复习知识点

初三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的复习知识点初三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的复习知识点知识点是网络课程中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研究知识点的表示与关联对提高网络课程的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初三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的复习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的复习知识点11、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初三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的复习知识点2一、分子热运动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热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
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一)内能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大全(一)内能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热运动:(1)内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的引力;(2)分子间的斥力。
4、内能与热量(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①Q吸= =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 Q放=cm(t0-t)=cm℃t降(1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九年级上册物理前三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前三章知识点总结第十三章内能。
一、分子热运动。
1. 物质的构成。
-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很小,其直径约为10^-10m。
2. 分子热运动。
- 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例如,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把盐放入水中,水会变咸等。
- 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
- 分子的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 分子间的作用力。
-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 当分子间距离较小时,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很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例如,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二、内能。
1. 内能的概念。
-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因为分子总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总是存在相互作用。
2. 影响内能的因素。
- 温度: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例如,一块铁,加热后内能增大。
- 质量: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的物体内能越大。
- 状态:同一物体,状态不同,内能不同。
例如,0^∘C的水的内能比0^∘C 的冰的内能大。
3.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 做功:-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例如,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例如,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 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 条件:存在温度差。
- 结果: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
-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单位是焦耳(J)。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1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2.定义式:3.单位:J/(kg·℃)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强弱。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5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5章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很小,肉眼看不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 内能:
(1)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同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就越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 比热容: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2)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
(3)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条件下吸热较多,在相同条件下放热较多。
4. 热机:
(1)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内燃机是常见的热机,它包括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3)在做功冲程中,内燃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以上就是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5章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课件

阐明了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在热现象 中的应用,指出了在热力学过程中能 量转换的数量关系,为热力学分析和 计算提供了基础。
功、热量和内能之间关系
功的定义及计算
01
功是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计算公式为W=Fs。
热量的定义及计算
02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计算公式为Q=cmΔt。
熵增加原理的意义
揭示了自然界中不可逆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它表明,在自然界中,不可逆过程总 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比较
可逆过程
指系统经过某一过程后,能够完 全恢复原状,而不留下任何痕迹 的过程。可逆过程是理想化的过 程,实际上并不存在。
不可逆过程
指系统经过某一过程后,不能完 全恢复原状,而留下痕迹的过程。 不可逆过程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的现象,如热传导、扩散、化学 反应等。
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需要吸收热量;反之,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会放出热量。汽化与 液化过程中也伴随着能量的吸收与释放。
升华与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需要吸收热量;反之,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 会放出热量。升华与凝华过程中同样伴随着能量的吸收与释放。
势能概念及计算方法
势能定义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导致的能量变 化称为势能,通常与分子间距离 有关。
计算方法
根据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类型和 大小,可以通过势能函数计算势 能。常见的势能函数包括库仑势 、范德华势等。
不同物质间相互作用力比较
1 2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力,如氢键; 非极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较弱,如范德华力。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 程的比较
九年级物理第一讲 分子热运动

第1讲分子热运动模块1物质的构成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1)皮肤逐渐放大直至亿万倍所呈现的形态,超乎你的想象!(2)常见分子模型2.分子数量级: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只能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
【例1】常见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如图所示是(选填“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下的一些金原子。
PM颗粒均看成球体,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例2】若把分子、原子、 2.5A. 2.5PM颗粒PM颗粒、分子、原子B.原子、分子、 2.5C .分子、原子、 2.5PM 颗粒D .分子、 2.5PM 颗粒、原子【练1】《庄子⋅天下》中曾有下列论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其意是指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常见的物质是由构成的,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m .【练2】把分子看成球体,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平铺成一层(像每个围棋格子中放一个棋子一样),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为1cm 。
该正方形中约有多少个分子?【练3】物理教材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分子很小,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 -”,分子直径大小可以这样估测,将很小的一滴油滴入水中,形成面积很大的油膜,油膜面积增大到一定程度便不再扩,说明分子间有,此时该油膜的厚度就近似等于分子直径,如图所示,如果一滴油在水面展开时为均匀圆形薄膜,油滴的质量为m ,薄膜半径为R ,油密度为ρ,则薄膜厚d 表达式是:d =。
(用常量和测得量表示)模块2分子热运动1.气体之间的扩散实验: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实验。
(思考:能否倒置验证?)2.液体之间的扩散实验:蓝色的硫酸铜的水溶液。
3.固体之间的扩散实验:磨的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
【例3】过学习物理知识小明知道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小明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做了如下的探究活动:(1)小明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甲)。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5物体的内能-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4.知道分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讲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如1cm3空气中的分子用每秒计算1010次的计算机计数也需80年。
1、体会物质中分子数量之大。
2、教师演示: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现象。
2、细心观察玻璃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
3、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思考: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它是怎么进入到上面瓶中的?
3、讨论、交流。得出分子在运动着,二氧化氮分子与空气分子进入到对方瓶中,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花露水的味道比较熟悉,学生容易判断出来。
(激起学生的情绪)
3、引导:我们能闻到香味,但不是同时闻到的。那么关于这个现象,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3、提出香味进入鼻子、香味从容器中向外传、香味为什么会传开等问题。
4、引入课题:“分子热运动”。
4、明确学习内容是“分子热运动”。
二、
扩
散
现
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课堂训练
见《学案》
2、(先让学生做这个实验,学生不明其中的道理,成功率较低。教师再做,激起学生的情绪)
观察:从所能看到的实验现象中体会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3、启发:分子间有斥力吗?哪些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3、讨论并回答:液体和固体也都不容易被压缩。
做例题巩固
4、归纳: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十三章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说明:①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③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能量的又一种形式,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注:①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②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③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②热量是伴随着物质的温度变化或状态变化而产生的,它是一个过程的物理量,不是对应某一状态而言的。
(注:热量不能含,温度不能传。
)③用吸收、放出热量的多少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④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
(3)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4)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和联系。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其内能增加或减少,但温度不一定改变(晶体的熔化.凝固)即,物体吸热,内能会增加,物体放热内能会减少,但是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发生改变。
三.比热容1.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J/(kg⋅︒C)(2)意义——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它不随质量、位置、形状、体积、温度而改变,但同一种物质的物态不同,比热容则可以不同,如水和冰。
(3)水的比热是:C=4.2×10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3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焦耳。
九年级上册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本章知识结构图: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是生命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比如墨水在水中扩散等等。
a.扩散的物理意义: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扩散的特点: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
发生扩散时每一个分子都是无规则运动的。
(3)分子的热运动a.定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b.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变化要比引力变化快得多。
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如图:(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二、内能1.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温度高低。
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分子间距。
单位是焦耳(J)。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就越多。
但不同物体的内能则不仅以温度的高低为依据来比较。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高低)、分子间相对位置。
2.物体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实现转化。
热传递: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2)热量:a.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浙教版
导语】初三是初中阶段学习关键的一年,学习得法,将直接有助于他们以后的升学。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浙教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1、机械运动的定义: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通常简称为运动。
2、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依据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有没有位置变化。
如果有,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2、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实际上这个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因为一切物体都存运动),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存的.
3、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
小练习
1、有些房间是用一种含有甲醛的板材装饰的,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进入这种房间就会闻到甲醛的气味,这说明甲醛分子是
____________的。
所以人们要选用环保材料装饰房间。
2、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这表明____________;铁丝很难被拉断,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力。
3、小明学习了科学以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
我和妈妈都在被动吸烟。
”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