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商品价值和价格(一)
经济学中商品价值和价格
⒈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劳动二重性并不仅仅是针对商品而言。劳动二重性是具有普遍性的,任何劳动都具有二重性。不仅商品劳动具有二重性,凡是劳动产品都包含劳动二重性。既然劳动产品都包含劳动二重性,当然商品中就包含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在“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命题中,强调的不是商品,而是劳动二重性。我们不能把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劳动二重性仅仅理解为商品特有的,或者专指商品社会。因而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仅仅理解成商品劳动价值论。这段话恰恰说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逻辑起点不是商品劳动,而是一般劳动。
二、交换价值二重性:抽象交换价值和具体交换价值
在《资本论》第一章,马克思举出塔糖与铁的平衡的例子,借以说明麻布与上衣交换的关系。并以塔糖与铁平衡的重量关系类比麻布与上衣交换的价值关系。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举出了“20码麻布=1件上衣”这个形式。这的确是个具有谜一样的形式。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都包含在这个形式之中。
回到商品,道理也是一样,商品价值一旦采取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形式,它的其他使用价值就与商品的价值毫无关系,它的任何方面的使用价值例如食用价值、衣用价值、运输价值和居住价值等等,都不再与商品价值发生任何关系。
作为一般使用物品,它可以具有许多使用价值,但是惟独不具有作为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它可以不具有任何别的使用价值,但是惟独具有作为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
⒉马克思所说的“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也是在一般劳动产品使用价值意义上讲的,并不是专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当然这个论断也适用于商品使用价值。
⒊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的学说,虽然是一般性的论述,但在这里却落在商品上,因为《资本论》是从商品开始的。是劳动二重性这样的一般性命题在商品中的应用。
⒋商品劳动相对于人类社会一般劳动它是具体劳动,不是抽象劳动。商品劳动同样具有二重性,它的抽象性是商品社会的人类一般劳动,它的具体性是商品社会的交换劳动或者说是特殊目的的劳动。
价格理论-经济学基础
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
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能 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能 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供需曲线的交点决定市场均衡
供需曲线的变动规律
当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市场达到 均衡状态,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对应 的数量为均衡数量。
当影响供需的因素发生变化时,供给曲线 或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导致均衡价格和 数量发生变化。
政策法规
政府的政策法规通过规定价格 上限或下限,影响市场价格水 平。
市场价格的形成过程
价值决定
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市场价格围绕价 值波动。
信息传递
市场参与者通过信息传递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一 致的价格预期。
竞争均衡
在竞争过程中,价格会逐渐调整到均衡状态,即 供求相等的状态。
交易达成
在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的价 格。
在市场分割的基础上实行价格歧视,需要企业具备 较高的市场调研和营销策划能力,以准确判断不同 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状况。
05
价格政策与政府干预
价格政策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价格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经济目 标而制定的关于价格的指导原则和措 施。
详细描述
价格政策通常包括固定价格、支持价 格、限制价格、价格自由化等不同类 型,其目的是为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价格对供需关系的影响
价格上升导致供应增加
当价格上涨时,生产者或供应商的利润增加,可能 会增加供应量。
价格下降导致供应减少
当价格下降时,生产者或供应商的利润减少,可能 会减少供应量。
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相对较小
一般来说,价格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较小,消费者 对价格的变动有一定的适应性。
价值与价格
什么是价格,什么是价值,价格和价值的区别和联系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或者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
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产品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基本因素之一。
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如1只羊之所以会有20尺布的交换价值,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可以比较的东西。
这种共同的、可以比较的东西就是商品生产中的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
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就形成了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表明:①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存在的物质承担者。
②价值是由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形成的,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相结合创造出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才成为价值。
③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只有在商品交换中,通过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的相互对等、相互交换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④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商品价值和商品价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联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商品价格是商品的货币表现,由于受价值规律支配和其它因素影响,从某一次具体交换看,商品价格和它的价值往往是相脱离的;但从较长时间和整个社会的趋势上看,商品价格仍然符合其价值。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表现价值在不同社会形态里情况是不一样的。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自发地起调节作用,价格更多地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受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外,还要受国家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进行宏观调控的约束。
商品,价值,价格
市场供求变化,导致与“由价值决定的价格” 相背离的市场价格回到“由价值决定的价格”, 从而使商品的价值得以实现。当某种商品的市场 价格高于“由价值决定的价格”时,这个生产部 门的生产规模就会扩大,这种商品的供给就会增 加,其市场价格就会下降;直至该商品的市场价 格等于“由价值决定的价格”。相反,当某商品 的市场价格低于“由价值决定的价格”时,这个 生产部门的生产规模就会缩小,这种商品的供给 就会减少,其市场价格就会上涨;直至市场价格 等于“由价值决定的价格”。
第九小组
组长:xxx 组里成员:xxxxxxxxxxx
(以姓氏首字母为序)
什么是商品?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的关 系如何?
首先,我们来谈谈什么是商品
>>>商品>>>
• 作为外界的对象,商品首先是一个依 靠自身属性来满足某种需要的物品。 当然,商品体本身的有用性,也就是 使用价值,同人们取得这种性质所耗 费的劳动的多少是没有关系的。因此, 考察商品使用价值的时候,也就是在 使用或消费中,总是以一定量为前提 的。
交换
在交换中,当一种商品的 价值经常表现在许多其他 商品上时,它的相对价值 形式就被扩大了。被扩大 的价值形式不能有统一的 价值表现,也不能充分体 现一般人类劳动。图上农 妇们携带者大量的物品。 各种不同的物品包含了各 种形式的具体劳动,如果 没有一个固定的物品简单 统一地表现这些物品的价 值,那么这次交换将是繁 琐而艰巨的。
市场供求机制的作用,导致了市场价 格围绕着“由价值决定的价格”上下波 动。这正好说明了商品的价格本质上是 由价值决定的。正是这种市场机制作用 所导致的市场价格围绕着“由价值决定 的价格”波动,使价值规律得以实现。
均衡价格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主 流理论,用供求均衡来说明价格决定。 然而,均衡价格理论仅涉及价值价格理 论上的一个特殊层次:市场价格。均衡 价格理论在描述和分析市场价格及其运 行上,有许多合理的内容。但是,由于 均衡价格理论没有研究价值价格本质和 价值价格实体等深层次的内容,因而, 它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陷。
第一章 价值与价格 PPT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价格是商品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是一特殊商品
。 商品市场价格总是围绕平均价格上下波动。 商品市场价格总是围绕均衡价格上下波动。 商品价格指数可以度量商品价格水平。
本章关键术语
商品使用价值,商品价值 商品价格,市场价格 均衡价格,平均价格 货币,价格指数
商品的价值指的是凝结在商品中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经济发展的相 当长时期内,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体力劳动者劳动支出在商品中凝结。 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表现为科技劳动等创新劳动者劳动支出 在商品中凝结。在商品价值中,体力劳动支出所占份额越来越少,科 技劳动支出所占份额越来越多。似乎机器在创造价值。
本章要点
【马克思论述】
“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丢开来看,它们就还只留下一种属性, 那就是劳动生产物属性。”在劳动生产物这个残留物中, “不外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物。人类劳动又不外是人 类劳动力的支出,而不问它的支出形式。所以,此等物不过 表示,在它们生产上,曾有人类劳动力被支出,有人类劳动 积累着。当作它们同有的社会实体的结晶,它们便是价值— —商品价值”
(一).商品价值形态
1.物物交换 2.从相对价值形态到扩大价值形态 3.从扩大价值形态到一般的价值形态 4.从一般的价值形态到货币形态 5.商品价格表示商品价值的货币度量
(二).商品价格特点
【商品市场价格故事墅故事】
(二).商品的价格
【马歇尔,F 论商品价格】
当供求均衡时,一个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 量可以叫做均衡产量,它的售价可以叫做均衡价格。 这种均衡是稳定的均衡;这就是说,如价格与它稍 有背离,将有恢复的趋势,像钟摆沿着它的最低点 来回搖摆一样。我们将会看到,所有稳定均衡都有 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在均衡状态中,需求价格 大于供给价格的那些数量,恰恰也就是小于均衡数 量的那些数量,反之亦然。
经济学对价格和物价的解释
经济学对价格和物价的解释价格和物价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市场机制、供需关系以及货币政策等多个方面。
经济学对价格和物价的解释可以从供求关系、货币供应、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理解。
一、供求关系的解释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解释价格和物价变动的基本理论。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的能力;需求指的是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的能力。
供需关系决定了市场均衡价格的产生。
当供大于需时,即供给过剩,价格下降;当需大于供时,即需求过剩,价格上涨。
这个过程被称为价格调节机制,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可以自动调整价格,实现供需的平衡。
二、货币供应的解释货币供应是价格和物价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货币供应量的增减,会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流通速度和价值。
当货币供应增加,流通的货币数量增多,人们购买力增强,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从而推动物价上涨;相反,货币供应减少则会导致人们购买力下降,需求减少,物价下降。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控货币供应。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手段,中央银行可以控制货币的发行量,从而影响物价水平。
三、生产成本的解释生产成本是决定商品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设备成本等。
当生产成本上升时,生产者为了保持盈利,会考虑提高售价,从而导致价格上涨;相反,生产成本下降则会导致价格下降。
生产成本的变动通常受到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的影响。
供给因素包括原材料价格、劳动力市场情况等;需求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变化、消费者购买力等。
四、市场竞争的解释市场竞争是价格和物价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市场存在完全竞争时,各个生产者之间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降低价格,导致物价下降。
反之,如果市场垄断或存在寡头垄断情况,价格会被压低,导致物价上涨。
市场竞争也涉及到供求关系,如果市场供给充足并且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会相对稳定;相反,如果供给不足或者市场竞争不充分,价格波动会比较大。
大一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
2、使用价值: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的有用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3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4、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5、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来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抽象劳动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6、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7.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在不断的运动中谋求自身增值的价值。
8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9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他在生产的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值。
10固定资本: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11流动资本:以原料、燃料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那部分生产资本。
(其周转速度是资本活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表现)12自然经济:也叫自给自足经济,是只为满足生产者家庭或经济单位的直接消费而进行的生产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以自然分工为基础,主要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13商品经济:是指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以及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4市场经济: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15个别劳动时间:是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
1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就是该种商品的社会价值,17货币乘数: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给与最终形成的社会货币的流通量之间存在着倍数扩张或收缩的关系。
第一章 商品和价值
具体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 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
3.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 即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 动。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 值的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形成商品 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 决定了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返回பைடு நூலகம்一节
第二节
价值量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1.个别劳动时间 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就 是个别劳动时间。
丙 乙 甲
8 小 时
10 小 时
12 小 时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两种含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 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 劳动时间。
返回第一节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上述商品的二因素和二重性都是与劳动相联系的,也就是使用价值与 价值的矛盾来源于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也就是来源于劳动的二重 性。 ①具体劳动:作为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也即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 是生产力发挥作用的过程。 ②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具体特点的劳动,都是人类脑力、体力的社会意 义上的耗费,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叫做一般人类劳动,作为抽象劳动 形成价值。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生产关系发挥作用的过程。 理解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政治经经济学的枢纽。
案例
北大方正又叫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成立于1986年。当时,北大 从教学科研经费中挤出40万元作为发展基金,两间办公室,开始创 业。这点钱在企业行为中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1987年,一个偶然 的机会,北京玉潭乡给方正注入了420万元的资金,靠这420万元和 北大作担保,方正从银行贷出1000万元。这样,有了这1400多万元, 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服务,方正很快进入良性循环发展 阶段,并组建成为企业集团,今年,他们可望创产值8亿元。到目 前为止,北大方正已向学校上缴了2500万元,是当时投资的62.5 倍,他们上缴投入开发的费用,等于国家10个实验室的总投资。 方正集团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也遇到了不少股份制改造企业 所遇到的难题,即国家股的问题。是资本投入创造价值,还是劳动 创造价值?有人提出,方正是学校投资40万起步的,不管现在是4 个亿,还是8个亿,都是原先的40万投资创造的。方正总裁在同记 者谈到这一问题时说:“如果说资本创造价值,那方正近千名职工 都干什么啦,我们就不创造价值吗?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资本和劳 动同时创造价值。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就一直扯不清?”
经济学中商品价值和价格
经济学中商品价值和价格一、标题: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基本概念商品价值是指商品在生产中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的数量,而价格是商品交换时的实际表现。
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二者的关系。
二、标题:商品价值形成的基本原理商品价值的形成与市场供求、生产成本等因素有关。
本文将解析商品价值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不同因素对商品价值的影响。
三、标题:商品价格的形成与变动商品价格的形成与市场竞争、需求、供给、政策等因素有关。
本文将阐述商品价格的形成过程,牵涉到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商品价格的变动原因和趋势。
四、标题:商品价值与价格的矛盾与调和商品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而价格却是市场交易的实际结果。
商品价值与价格之间存在矛盾,如何调和二者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难题。
本文将就商品价值与价格的矛盾与调和提出分析和思考。
五、标题: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国际化随着全球化及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国际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差异和变化,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六、案例:苹果公司的商品价值和价格分析苹果作为一家著名的科技公司,其商品价值和价格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半导体生产到互联网服务等多个层面,分析苹果的商品价值和价格,以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七、案例:全球石油市场价格的变动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其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全球经济。
本文将从供需关系、市场竞争、产油国政策等层面,分析全球石油市场价格的变动原因和趋势。
八、案例:中国钢铁产业的价值和价格调整钢铁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中国钢铁产业的价值和价格也在发生调整。
本文将分析中国钢铁产业的价值和价格变动,以及其对国内经济和市场的影响。
九、案例:比特币价格的波动比特币是一种新型数字货币,其价格的波动备受市场关注。
本文将从市场供需关系、政策调控、技术创新等角度,分析比特币价格的波动原因和趋势。
商品价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
思考二:商品价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特邀专家白暴力在《经济生活》第二课中,我们会涉及商品的价值和市场价格这些经济概念。
商品的市场价格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经济现象。
对价格的本质与市场价格运行的解释,就是价值和价格理论,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价格的本质和市场供求变化对市场价格运行的作用。
在这个问题上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基于市场供求会影响市场价格运行这一经济现象,有一种误解认为:供求决定商品的价格,并认为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均衡价格理论是正确的,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持怀疑态度。
因此,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专门给予说明。
1.价格的本质与市场供求的作用●商品的价格本质上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从市场现象来看,一般情况下,当供大于求时,商品的市场价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商品的市场价格上升。
因此,直观上看,似乎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但是,我们如果进一步思考,当供求平衡时,商品的价格由什么来决定呢?这时,只能有一种解释,商品中间有一种共同的东西决定着商品的价格。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这个共同的东西就是商品的价值,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由商品的价值与货币的价值决定的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比例“x量A商品=y量金”,就是商品的价格形式。
商品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我们将这种由商品的价值与货币的价值决定的价格简称为“由价值决定的价格”。
当市场供求平衡时,商品的市场价格就等于“由价值决定的价格”。
本质上,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也就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抽象人类劳动所决定的。
●市场供求机制会引起市场价格围绕着“由价值决定的价格”波动,并实现商品的价值。
现在,我们来考虑市场供求机制对市场价格的作用。
市场供求的状态,影响商品市场价格对“由价值决定的价格”的偏离状态。
当某种商品的市场供求平衡时,该商品的市场价格就等于“由价值决定的价格”。
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时,该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会高于“由价值决定的价格”。
经济学中价值的定义
经济学中价值的定义价值是一个经济学中的关键词,它指的是商品或服务的重要性或有用程度。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通过供求关系决定的,而这种供求关系是由价值的定义所衍生出来的。
在经济学中,价值具有多种不同的定义。
最基本的定义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
斯密认为,价值是由商品的劳动成本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所花费的成本。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对价值进行了重新定义。
例如,马克思认为,价值是由商品在市场上的交换价值所决定的。
他认为,商品在市场上的交换价值不仅由生产成本所决定,还受到供求关系、货币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重视消费者的经济学家也提出了新的定义。
他们认为,价值是由商品所能带来的满足程度所决定的。
在这种定义中,价值不仅取决于生产成本和供求关系,还受到消费者个体的喜好和需求的影响。
尽管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对价值的定义存在差异,但他们都同意一个观点:价值是一种主观的概念。
不同的人或组织可能会对同一个商品或服务有不同的价值评估。
例如,在紧急情况下,一瓶水可能会被认为是无价之宝,但在正常情况下,它的价值就会受到市场供求、品牌知名度等因素的影响。
另外,价值的定义也在不断地随着社会和技术进步而发生变化。
例如,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将“绿色”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价值的定义会考虑到资源利用率、环境影响等因素,而不仅仅是消费者的需求和生产成本。
总的来说,经济学中的价值定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它不仅涉及到生产成本、供求关系、货币等经济学基本理论,还受到消费者需求、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理解和应用价值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才能得到更准确、全面的价值评估结果。
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
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价格是经济交换活动中的核心概念,而价格理论则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从需求与供给的角度解释价格形成和变动的原因,以及价格对经济决策的影响。
1. 价格的定义与特点价格是在市场交换中用作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计量的数字表示。
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同时也受制于生产成本、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价格具有以下特点:- 相对性:价格是在比较商品和服务之间相互交换价值时所使用的度量。
- 可变性:价格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与供给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动。
- 信息传递功能:价格能够传递商品和服务的稀缺性、品质、需求和供给等信息。
- 激励作用:价格能够刺激生产者提供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同时也能够引导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2. 需求与供给对价格的影响价格是由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需求量表示市场上购买某一商品或服务的愿望,供给量则表示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变动都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 当需求增加时,购买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商品或服务,导致价格上涨。
- 当供给增加时,生产者通过降低价格来刺激销售,导致价格下降。
- 当需求和供给的变动相互影响时,价格的变动具有不确定性。
3. 市场均衡与价格形成市场均衡是指需求和供给之间达到一致的状态,此时市场上的价格被认为是最合理的。
市场均衡的价格由供给和需求的交点确定,交点即为市场的均衡价格,也是买卖双方共同认可的价格,通常称为市场参考价格。
- 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意味着需求大于供给,可能会导致供应短缺。
- 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意味着供给大于需求,可能会导致供应过剩。
- 市场调整力量将会通过价格的上升或下降使市场逐渐恢复到均衡状态。
4. 价格对经济决策的影响价格的变动对经济参与者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具体而言,价格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生产者的生产与销售决策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决策。
- 消费者在决策购买时会考虑物品的价格水平,较低的价格可能会刺激消费需求。
经济学1附答案
政治经济学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 )A.近代西方经济学B.现代西方经济学C.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D.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c )A.商品交换B.社会生产力C.物质资料生产D.社会生产关系3、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c )A.交换B.分配C.生产D.消费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b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规律D.上层建筑及其发展规律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b )A.揭示剩余价值规律B.揭示经济规律C.揭示价值规律D.揭示社会发展规律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联系( a )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B.经济基础C.生产方式D.经济规律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d )A.剩余价值理论B.劳动价值论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8、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c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使用价值和价值9、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d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10、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d)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1、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经济规律是( c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市场经济规律12、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的关系是( b )A.商品的二因素决定劳动二重性B.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C.两者互相决定D.两者没有直接联系13、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 c )A.增加B.减少C.不变D.增减不定14、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 c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不变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15、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要转化为价值的前提是(d )A.使用价值要转化为价值B.具体劳动要转化为抽象劳动C.复杂劳动要转化为简单劳动D.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1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A.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B.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C.商品与货币的矛盾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17、货币的本质是( c )A.价值的表现形式B.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形态C.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D.社会财富的体现物18、价格是( b )A.商品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B.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C.商品使用价值大小的标志D.商品价值大小的标志19、担当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特点是( a )A.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B.现实的货币C.足价的货币D.金属的自然形成即金属条块20、一本书售价21元6角,这里的“元”、“角”是( c )A.价值尺度B.观念货币C.价格标准D.货币价值21、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d)A.水果店给苹果标价每斤2元B.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C.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D.顾客用10元现金购买了5斤苹果22、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d)A.纸币发行量少于社会商品价值总额B.纸币发行量超过社会商品价值总额C.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D.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2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b )A.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24、资本的本质是( d )A.一定量的货币B.一定量的生产资料C.投入到生产中的货币和生产资料D.一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2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 )A.劳动力成为商品B.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C.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D.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2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是( c )A.在使用过程中能转移自身的价值B.在使用过程中能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C.在使用过程中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D.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就消失27、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d )A.商品价值B.劳动力自身价值C.剩余价值D.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2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b )A.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D.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29、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c )A.劳动的报酬B.劳动的价值C.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D.劳动创造的价值30、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c )A.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B.资本各部分的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C.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同D.资本各部分的构成不同31、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名词解释 商品的价值
名词解释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商品在经济交换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和意义。
它不仅涉及到商品本身的内在属性,还包括了市场需求、供应和评估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商品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它的使用价值上。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能力,它直接关系到商品的实际效用。
例如,一瓶水对于口渴的人来说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一张电影票对于喜爱电影的人来说则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不同的商品因其所能带来的实际效用不同,因此它们的使用价值也会有所差异。
商品的价值还体现在它的交换价值上。
交换价值是指商品在市场交换中所能得到的其他商品或货币的数量。
交换价值的形成与供求双方的市场行为密不可分。
例如,如果市场上供应大于需求,商品的价值相对较低;相反,如果供应不足而需求旺盛,商品的价值则相对较高。
通过购买和销售行为,商品的价值在市场中得以实现。
商品的价值也受到评估的影响。
评估是通过一系列的市场研究和统计分析等手段,对商品的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进行综合评判。
评估结果会直接影响到商品的定价和市场需求的调整。
例如,当评估结果显示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长,市场对其价值的认可度将提高,从而推动商品价格上涨。
此外,商品的价值还与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等相关。
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对商品的需求和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科技发展迅速的年代,电子产品的价值相对较高,而传统手工艺品的价值则相对较低。
文化因素也会对商品的价值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习惯和审美观念不同,会导致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市场上具有不同的价值。
总的来说,商品的价值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
它不仅涉及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还受到市场评估、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了解和把握商品的价值对于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运作至关重要。
只有客观准确地评估商品的价值,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价格的名词解释
价格的名词解释价格,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的是商品或服务的货币表现形式。
价格既是买卖双方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重要依据,也是供求关系的体现。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不仅是商品的价值体现,同时也是市场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它具有导向资源配置、引导消费需求和促进经济增长等重要功能。
一、价格的概念在经济学中,价格是指在一定市场条件下,某一商品或服务的货币表现形式。
价格的形成是由供求双方在市场上进行自发交易决定的,是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的结果。
价格的大小取决于商品或服务的稀缺程度以及消费者对其需求的强度。
价格既可以是货币的数字形式,也可以是用其他形式表示,如积分、兑换券等。
二、价格的功能1. 资源配置功能:价格在市场经济中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指挥棒。
通过价格信号的作用,能够引导资金、劳动力以及其他生产要素向供求矛盾较为突出的领域重新配置,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2. 激励消费需求: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价格下降会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刺激消费需求,从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3. 促进经济增长:价格反映了市场供求双方的交易意愿和商品价值。
在市场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价格的形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通过价格的变动可以实现资源向效益较高的企业集中,从而提高整体经济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三、价格的影响因素价格的形成不是单一的因素决定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价格影响因素:1. 需求变化:需求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增加,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价格通常会上涨;反之,需求减少时,价格通常会下降。
2.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生产成本上升时,企业通常会将成本转嫁到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导致价格上升。
3. 稀缺程度:商品的稀缺程度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当某种商品相对稀缺,市场供求关系紧张时,价格会上涨;反之,当某种商品相对充足,市场供求关系平衡时,价格会下降。
价值与价格
第02讲 价值与价格 二、价值与价格 问:为什么研究价值论? 答:价值论是指经济学家对商品价值的观点,是经济理论的基础,是资产评估核心问题,没有正确的价值论作指导,评估的目的难以达到。
(价值类型属于价值理论范畴) (一)价值理论概述 1.价值和价格 价值和价格是资产评估的基本概念,也是经济学研究核心之一。
2.经济学上的价值理论 其基本任务是解决价值的决定和衡量问题。
3.资产评估中的价值 是专业人士根据特定的价值定义在特定的时间内对评估标的物价值的估计值。
属于价格范畴但不是市场价格本身。
(二)劳动价值论 1.价值二重性 (1)劳动价值论的核心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
该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商品价值的二重性(使用价值、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比使用价值价值“物的有用性”(满足人的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某种需要的属性)自然属性,但不可比较;由社会属性;由抽象劳动形成;人与人关系具体劳动形成;人与物关系是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的共同点只有商品才有价值商品质量和性能构成了商品交换的基础,交换价值(价格) 2.劳动二重性 (1)商品价值量确定 商品的价值量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劳动量来计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大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②劳动与价值量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补充]作为结论了解:项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正比无关反比无关价值总量无关反比无关正比初中级会计注会注税资产评估师,添加微信(QQ)852433795关注后续更新,倒卖不包售后 (2)具体劳动 具体的有用劳动生产不同质的产品,创造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
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价格是经济活动中至关重要的概念,它是市场交换的基础和反映商品价值的一种方式。
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是研究价格形成、价格变动和价格作用的学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从供求关系、市场竞争和价格弹性等角度来分析价格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供求关系是价格形成的基础。
供求关系是指市场上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当商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往往会下降;相反,当商品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往往会上升。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价格的波动。
例如,当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而供给量没有相应增加时,价格就会上升。
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可以通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叉点来表示。
市场竞争是价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市场竞争是指多个卖方和买方在市场上自由竞争的过程。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卖方会为了吸引更多的买家而降低价格,买方会为了获得更低的价格而寻找更多的卖方。
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价格的趋于均衡。
当市场上有多个卖方和买方时,价格往往会受到竞争的制约,不会出现明显的波动。
价格弹性是价格变动的重要指标。
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对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影响程度。
如果价格弹性大于1,说明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影响较大;如果价格弹性小于1,说明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影响较小。
价格弹性的大小取决于产品的替代性、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等因素。
例如,对于日常生活必需品,价格弹性往往较小,因为人们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都需要购买;而对于奢侈品,价格弹性往往较大,因为人们可以选择其他替代品。
除了供求关系、市场竞争和价格弹性,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价格的形成。
例如,成本和生产效率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生产成本上升时,卖方可能会将成本转嫁给买方,导致价格上升;相反,当生产效率提高时,卖方可能会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买家。
政府政策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例如,政府对某些商品征收高额税收会导致价格上升;而政府对某些商品实施补贴政策会导致价格下降。
[讲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辨析关键词:价格价值辨析摘要:传统价格理论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值决定价格。
然而运用这一理论解释某些经济现象时遇到了困难,分析发现,价格首先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然而交换价值并不等同于价值,因此价格也并非完全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是用于交换的物品。
同时,提出“交换价值=自然价值+劳动价值”的公式和“负价值”的概念。
一、概念的提出辨析价格和价值关系之前,先来解决概念问题,价格(Price)在现代社会的日常应用之中,价格一般指进行交易时,买方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或付款。
经济学角度来说,价格泛指买卖双方就买卖商品的订立的兑换比率,举例说:假如买卖过程中,商品甲换得两个单位的商品乙,一单位的商品甲的价格便为两单位的商品乙,而一单位的商品乙的价格则为半单位的商品甲。
由于现代社会以金钱交换为主流的买卖方式,买卖双方其中一方会以金钱付款,因此商品的价格便可以以金钱作为单位,不同商品的价格亦因单位相同而能够比较。
留意一件商品的价格,与其用途或传统观念的“价值”并无必然的直接关系。
在经济学角度来说,一件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供应及需求,商品甲即使在用途上较商品乙少,但亦能因为其供应量与需求比例小,而较商品乙有更高的价格。
价格本质是一种从属于价值并由价值决定的货币价值形式。
价值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是价格形成的基础。
但是,由于商品的价格既是由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是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因而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不变时,货币价值的变动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同样,商品价值的变动也并不一定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按同一方向发生相同比例变动时,商品价值的变动并不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
因此,商品的价格虽然是表现价值的,但是,仍然存在着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不相一致的情况。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直接围绕它的价值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利润的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中商品价值和价格(一)
本文的目的在于辨析交换价值、价值和价格的内在关系,揭示交换价值二重性,说明它在连接价值和价格中怎样发生关键作用。
一、交换价值的根本属性是使用价值
任何使用物品都具有价值,例如,牛肉具有价值,它的价值是可以食用;汽车具有价值,汽车的价值是可以运输;上衣具有价值,上衣的价值是可以穿用;别墅具有价值,别墅的价值是可以居住。
任何使用物品的价值都是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价值必须通过使用价值才能表现出来,使用价值是使用物品的价值形式。
例如,牛肉的价值,是通过它的使用价值即食用价值表现出来的。
食用价值是牛肉的价值形式。
1公斤牛肉的价值是通过它的食用价值表现出来的,这种食用价值表现为它是2个人1天的食物,或1个人2天的食物。
一种使用物品的价值,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表现为不同的使用价值。
例如牛肉的使用价值,牛肉的使用价值可以表现为食用价值,也可以表现为化学价值,由它提取氨基酸。
上衣的价值可以表现为防寒,也可以表现为遮丑。
汽车可以表现为运人,也可以表现为运货。
别墅可以表现为居住,也可以表现为身份。
商品和其他使用物品一样,其价值也表现多种使用价值,例如作为商品的牛肉具有食用价值,上衣具有保暖价值、别墅具有居住价值、汽车具有运输价值、青霉素具有医疗价值、电影具有娱乐价值、书籍具有科学价值、货币具有流通价值等等。
但是,上述这些价值并不是商品独有的,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在非商品经济条件下,一般物品或产品也都具有这些价值。
在这些使用价值中,任何使用价值都不具有商品特征,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产品具有上述相应的使用价值就说它们是商品。
商品是历史的产物,是交换和分工的产物。
交换是商品的特殊属性。
没有交换任何使用物品或产品都不能叫商品。
商品除了上述那些相应的使用价值,还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这就是交换价值。
能够表现商品价值的使用价值却只有一种,那就是交换价值。
此外的一切使用价值例如食用价值、衣用价值、运输价值、居住价值等等都不具有表现商品价值的使用价值,原因只有一个,它们都不是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的唯一属性。
不具有排他性,产品即使不是商品也可以具有这些相应的使用价值。
所以只有交换价值才是商品属性的使用价值。
作为商品特殊使用价值的交换价值,与商品的其他具体使用价值统属使用价值,与食用价值、衣用价值、居住价值和运输价值一样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的根本属性是使用价值,明确这一点对于澄清劳动价值论的许多疑惑是非常重要的。
过去的许多争论,往往是根源于对交换价值本质属性的认识不清。
使用物品例如牛肉的价值如果采取了食用价值,那么我们就说食用价值是牛肉的价值。
这时,牛肉的其他使用价值例如提取氨基酸的价值,就不能代表牛肉的价值。
反过来如果牛肉的价值采取了提取氨基酸的使用价值,那么作为使用价值的食用价值,就与牛肉的价值毫无关系。
回到商品,道理也是一样,商品价值一旦采取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形式,它的其他使用价值就与商品的价值毫无关系,它的任何方面的使用价值例如食用价值、衣用价值、运输价值和居住价值等等,都不再与商品价值发生任何关系。
作为一般使用物品,它可以具有许多使用价值,但是惟独不具有作为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它可以不具有任何别的使用价值,但是惟独具有作为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
正是因为交换价值具有这种特殊性质,马克思才把它从一般使用价值中单列出来,特殊地定义为商品“价值”。
以上就是商品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简单说,商品和任何使用物品或产品一样,都具有价值。
它们的价值通过使用价值表现出来。
任何使用物品其价值都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形式。
但是作为商品,具有特殊的属性,这就是交换。
所以只有交换价值才能反映商品价
值,因为它既是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又反映了商品的本质特征。
当商品价值采取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形式时,商品价值就不再与其他任何使用价值形式发生关系,商品价值不含任何其他使用价值例如食用价值、衣用价值等等使用价值因素。
二、交换价值二重性:抽象交换价值和具体交换价值
在《资本论》第一章,马克思举出塔糖与铁的平衡的例子,借以说明麻布与上衣交换的关系。
并以塔糖与铁平衡的重量关系类比麻布与上衣交换的价值关系。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举出了“20码麻布=1件上衣”这个形式。
这的确是个具有谜一样的形式。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都包含在这个形式之中。
论交换价值二重性:商品价值和价格
根据这个形式,马克思论证了商品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及它们的关系。
在这个形式中,如何理解交换价值则是问题的关键。
在以往的争论中,意见的分歧就在于没有阐明交换价值的性质。
首先是没有看到交换价值是属于使用价值范畴,这在上面已经论述过了;其次是没有看到交换价值的二重性。
没有从交换价值的二重性来分析价值的本质,分析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在20码麻布=1件上衣的关系式中,马克思首先告诉我们的就是,20码麻布能够交换1件上衣,说明它们背后有相同的可比的东西。
马克思还用塔糖与铁平衡的例子,来与上述例子类比。
在塔糖与铁的平衡形式中,说明塔糖与铁的重量相等;在上衣与麻布的交换形式中,说明20码麻布的价值与1件上衣的价值量相等。
正如马克思所说:“类比只能到此为止。
在塔糖的重量表现中,铁代表两个物体共有的自然属性,即它们的重,而在麻布的价值表现中,上衣代表这两种物的超自然属性,即它们的价值,某种纯粹社会的东西”。
“在我们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关系或比例…交换价值好像是一种偶然的纯粹相对的东西,也就是说,商品固有的、内在的交换价值似乎是一个形容语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