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中国的水文灾害(公开课)

合集下载

中国的水文灾害PPT课件(上课用)1 人教课标版

中国的水文灾害PPT课件(上课用)1 人教课标版

造林
工程防御
退耕还湖 防洪、泄洪工程
措施
……
非工程防御: 监测、预报、预警 防灾宣传……
触摸高考:08山东文综
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下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6分) (2) 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4分)
(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 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 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 发达,受灾较重。
2.3中国的水文灾害
20世纪以来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灾事件:
1931年 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水,淹没农田4620万亩, 死亡14.5万人
1935年 汉江及澧水下游同时发生水灾,受灾农田
2264 万亩 ,死亡14.2万人。
1954年 长江流域性特大洪水受灾农田共4755万亩, 灾民1888万人 死亡3.5万人。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⑵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 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谁为福州内涝负责?
不稳定的季风

《中 国的水文灾害》 讲义

《中 国的水文灾害》 讲义

《中国的水文灾害》讲义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的国家,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水文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水文灾害主要包括洪水、涝渍、干旱、风暴潮、海啸等,这些灾害不仅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而且还具有区域性和季节性等特点。

二、洪水灾害(一)洪水的形成原因1、暴雨洪水暴雨是导致洪水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当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河流的流量超过了其承载能力,就会引发洪水。

2、融雪洪水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形成大量的水流,可能导致河流洪水。

3、冰凌洪水在北方的河流,冬季河面结冰,春季气温回升时,冰凌堵塞河道,造成水位上涨,形成冰凌洪水。

4、溃坝洪水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如果因为质量问题、管理不善或遭遇极端情况而发生溃决,会引发大规模的洪水。

(二)洪水的危害1、淹没农田和村庄,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房屋倒塌,人员伤亡。

2、破坏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3、引发疫病流行,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

4、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洪水的分布特点1、东部季风区是洪水灾害的多发区,特别是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辽河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2、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区也是洪水灾害的高发区,受台风和暴雨的影响较大。

(四)洪水的防御措施1、工程措施(1)修建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调节河流的流量,提高防洪能力。

(2)整治河道,拓宽加深河床,增加河流的泄洪能力。

(3)开辟分洪区、滞洪区,减轻洪水对重要地区的威胁。

2、非工程措施(1)加强洪水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制定防洪应急预案,提高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洪意识和自救能力。

三、涝渍灾害(一)涝渍的形成原因1、降水集中且持续时间长,导致地表积水过多。

2、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水流无法及时排出。

3、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水分饱和。

《中 国的水文灾害》 讲义

《中 国的水文灾害》 讲义

《中国的水文灾害》讲义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的国家,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水文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水文灾害主要包括洪水、涝渍、干旱、风暴潮、海啸等,它们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二、洪水(一)洪水的定义和分类洪水是指由于暴雨、急剧的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

根据洪水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

(二)洪水的形成原因1、暴雨暴雨是导致洪水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在短时间内,大量的降水集中在一个地区,使得河流、湖泊的水位迅速上涨,超过其承载能力,从而引发洪水。

2、地形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排水不畅的地区容易形成洪水。

例如,在平原地区,河流流速较慢,洪水容易在此汇聚;在山区,山谷狭窄,洪水的冲击力较大,容易造成灾害。

3、水系特征水系的支流数量、河网密度、河道长度等都会影响洪水的形成。

支流众多、河网密集的地区,洪水的汇聚速度较快,容易形成大洪水。

4、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积,降低了河流的泄洪能力;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蓄功能减弱,增加了洪水的风险。

(三)洪水的危害1、淹没农田和房屋洪水会淹没大量的农田,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同时,洪水还会冲毁房屋,使人们失去居住场所。

2、破坏基础设施洪水会冲毁道路、桥梁、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给交通运输和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3、威胁生命安全洪水来势迅猛,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特别是在山区和地势低洼的地区。

1、工程措施修建水库、堤坝、河道整治等水利工程,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和调蓄能力。

2、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水监测和预报,制定洪水应急预案,提高公众的防洪意识,实行洪水保险等。

三、涝渍(一)涝渍的定义和形成原因涝渍是指由于长期降水过多或集中降水,导致地下水位过高,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从而使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的现象。

《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

《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
《中国的水文灾害》PPT 课件
中国的水文灾害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本课件将介绍水文灾害的概述、常见的 类型,以及防灾减灾措施。
灾害概述
定义
水文灾害是指由气候和地 形等因素引起的包括洪水、 干旱、滑坡和泥石流等在 内的灾害事件。
分类
水文灾害可以根据其发生 的原理和特征分为不同的 类型。
影响范围
水文灾害对人类、生态环 境和经济造成广泛而严重 的影响。
2
影响及危害
滑坡灾害会引发土地塌陷、房屋破坏和道路中断等严重后果。
3
防灾减灾措施
为了减少滑坡灾害的影响,可以采取植被恢复、土地修复和地质监测等措施。
泥石流灾害
1
形成原因
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原因包括陡坡上的河流水流、降雨和土石混合物形成的巨大冲 击力。
2
影响及危害
泥石流灾害会破坏建筑物、阻塞河道和危害人类生命财产。
泥石流灾害是指陡坡上流水、雨水和岩土 混合物形成的高速流动,破坏力极大。
洪水灾害
1
形成原因
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包括降雨过多、江河堤坝决口和水库泄洪等。
2
影响及危害
洪水灾害会导致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农田损毁和交通中断等严重后果。
3
防灾减灾措施
为了减少洪水灾害的影响,可以采取提前预警、修建水利工程和改善城市排水系 统等措施。
3
防灾减灾措施
为了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影响,可以采取土壤保持措施、建设防护设施和加强监测 预警等措施。
结语
1 对中国水文灾害的认识
中国的水文灾害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需要我们重视和加以应对。
2 对未来的展望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水文灾害可能会变得更加频发和严重。
3 求解决方案

地理选修课件中国的水文灾害

地理选修课件中国的水文灾害
中国的水文灾害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中国水文灾害的概述
03
中国水文灾害的成因
04
中国水文灾害的监测和预警
05
中国水文灾害的防治措施
06
中国水文灾害的案例分析
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01
中国水文灾害的概述
章节副标题
02
水文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中国水文灾害的分布和特点
特点:中国水文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和周期性,同时受气候、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中国水文灾害还具有灾害类型多样、灾害损失严重、影响范围广泛等特点。
调度方式:根据洪水预报和实际情况进行水库的蓄放水
防汛抗洪的应急响应
建立防汛抗洪应急响应机制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组织抢险救灾队伍
保障物资供应和运输
中国水文灾害的案例分析
章节副标题
06
典型的水文灾害事件及其影响
2016年珠江流域洪水:受强降雨影响,珠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导致了城市内涝、农田被淹、交通受阻等灾害。
完善防洪管理体系:制定防洪预案、加强洪水预警、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等
提高公众防洪意识:开展防洪宣传教育、加强防洪演练等
科技创新推动防洪管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防洪管理效率和水平
河流治理和湖泊保护
河流治理:疏通河道、加固堤防、修建水库等措施,以降低洪水灾害的风险。
添加标题
湖泊保护:加强湖泊环境保护,防止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保持湖泊生态平衡。
添加标题
水文监测:建立水文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位、流量等数据,为灾害预警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添加标题
应急救援: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水文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高中地理3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选修5高二选修5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3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选修5高二选修5地理课件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九页。
1954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yānmò)范围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yānmò)范围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九页。
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hóngshuǐ)灾害对比



淹没

年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范围




死亡 人数 (人)
经济 损失
偏 1954


1998

小低
大高

12 处
33000
轻于
98年

5处
1320
十分
(shífēn)
严重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九页。
• 通过对案例⑤的探究学习,掌握以下内容: • 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地表状况发生改变,加
剧了洪水灾害的发生,例如,植被覆盖度降低 蓄水能力下降;上游水土流失 下游泥沙沉积; 围湖造田 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水域面积缩小 高水位、高流量。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九页。
三、水文(shuǐwén)灾害多发区——长江流 域
图2.4 长江流域水灾(shuǐzāi)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九页。
图2.5 长江流域水文(shuǐwén)灾害多发的
原因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九页。
1954年5-7月长江流域降水量
1998年6-8月长江流域降水量
第十八页,共二十九页。
二、风暴潮灾害(zāihài)
一般影响(yǐngxiǎng) 范围
严重影响范围
• 我国最严重的 海洋 灾害 (hǎiyáng)
第十九页,共二十九页。

《中 国的水文灾害》 讲义

《中 国的水文灾害》 讲义

《中国的水文灾害》讲义一、引言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水文条件复杂,这使得水文灾害成为了我国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水文灾害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二、洪水灾害(一)洪水灾害的成因1、暴雨暴雨是导致洪水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短时间内高强度的降雨,使得河流水位迅速上涨,超过河道的容纳能力,从而引发洪水。

2、河流因素河道弯曲、狭窄,或者河床淤积,导致河流的泄洪能力下降。

此外,河流上游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也会使得河流泥沙含量增加,河床抬高,降低了河流的行洪能力。

3、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湖泊面积的减少或者被围垦,削弱了其对洪水的调蓄作用。

4、人类活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面硬化面积增加,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

此外,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围湖造田等活动,也增加了洪水发生的风险。

(二)洪水灾害的特点1、季节性我国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这与我国的季风气候特点密切相关。

2、区域性不同地区的洪水灾害特点有所不同。

例如,长江流域的洪水多由暴雨引发,而黄河流域的洪水则更多是由于冰凌堵塞河道导致。

3、破坏性洪水灾害往往会造成房屋倒塌、农田淹没、基础设施损坏等严重后果,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三)洪水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洪水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导致人员伤亡。

2、经济损失淹没农田、冲毁工厂和基础设施,给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洪水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三、涝渍灾害(一)涝渍灾害的成因1、降水集中长时间的降水或者短时间内的强降水,导致土壤水分饱和,无法及时排出。

2、地形因素地势低洼的地区,排水不畅,容易形成涝渍。

3、水利设施不完善排水渠道堵塞、泵站设备老化等水利设施问题,使得积水无法及时排出。

(二)涝渍灾害的特点1、持续性涝渍灾害通常持续时间较长,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

2、隐蔽性与洪水灾害相比,涝渍灾害的危害往往不易被及时发现。

《中 国的水文灾害》 讲义

《中 国的水文灾害》 讲义

《中国的水文灾害》讲义一、引言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这使得中国成为一个水文灾害频发的国家。

水文灾害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中国的水文灾害,对于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水文灾害的主要类型1、洪水灾害洪水是中国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水文灾害之一。

洪水的形成通常与暴雨、长时间的强降雨、冰雪融化、堤坝决口等因素有关。

按洪水的来源,可分为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等。

暴雨洪水多发生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松花江等流域。

由于夏季风的进退和强弱变化,导致这些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容易引发洪水灾害。

山洪是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

它往往由暴雨引发,发生在山区的河谷、沟谷等地。

融雪洪水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积雪地区,当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迅速融化,容易形成洪水。

冰凌洪水则是在河流封冻和解冻期间,由于冰凌阻塞河道,导致河水漫溢而形成的洪水。

2、雨涝灾害雨涝是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产生的积水和径流淹没低洼地区造成的灾害。

它主要发生在东部平原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等地。

这些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加之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容易发生雨涝灾害。

3、干旱灾害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人畜饮水困难的现象。

中国的干旱灾害分布广泛,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都经常遭受干旱的威胁。

其中,华北地区的春旱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较为典型。

4、风暴潮灾害风暴潮是由强烈大风扰动引起的海平面异常升高,使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中国的风暴潮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等地。

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危害最为严重,往往伴随着狂风、巨浪和暴雨,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中国水文灾害的特点1、频率高由于中国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复杂,水文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优质课件)(共4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优质课件)(共43张PPT)

二、风暴潮灾害
——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1、主要危害:
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 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 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
2、危害地区:
广泛发生在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东南沿海主 要为台风风暴潮,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 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
思考: 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 的特点?受哪些因素 影响?
问题 请指出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致灾因子)
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在4天以上的城市, 属于百万人 口以上的大城市的有哪些?
---福州、南昌、武汉、长沙、广州、南 宁、香港、海口、台北都是百万人口城市。
指出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分析为何 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
•虽然我国风暴潮从辽东湾到北部湾都有发生,但 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的频次多,时间长,引起的风 暴潮频繁。
①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最发达的 地区,有我国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密集 的人口和城市群。 ②台风风暴潮灾害给这里带来的影响不仅是 直接的人员、财产等经济损失,还有更加严 重的间接损失。(例如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 浸泡精密高级仪器的经济损失等。因此,我 们说影响更为深远。)
• 人为原因:人类的不恰当的经济活动也会增加洪 涝灾害的风险性,如围湖造田,建垸,滥伐森林, 阻塞河湖水库,在下游低洼地过渡开发等
4、雨涝
110 °E
①分布:集 中分布在东经 110°以东,北 45 纬 这°N2一0°范围~45°
②诱发雨涝 的自然因素: 季风区降雨多 、暴雨集中; 地势低平、河 流排水不畅;
其根本原因 :东部平原地 20 °N区地势低平, 雨季河流排水 不畅。
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 位明显上涨的现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共47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共47张ppt)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8/112021/8/112021/8/112021/8/11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2、我国洪水灾害类型:
类 洪水来源 主要分布地区 型
发生时间
暴 主要有台 雨 风、锋面 洪 等带来的 水 暴雨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 的中下游平原。
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 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 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
自南向北推移。
融 雪 洪 水
由积雪融水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 和冰川融水 和东北高纬度山区。 形成的洪水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中国的水文灾害 精品课件ppt(共50张PPT)

中国的水文灾害 精品课件ppt(共50张PPT)

而2010年2长.江大水暴的程雨度和危洪害,水显然是超过影了199响8年大我水。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
洪水灾害。 3.我国暴雨的成因类型主要有 台风 暴雨、梅雨锋暴雨等。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5分钟小练习
活动指导
4.洪水的时空分布与 暴雨 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
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5.东部季风区 各大江河 的中下游平原是暴雨洪水的主要
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
暴雨可以导致暴雨洪水,因而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相关性。
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 1.暴雨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
2011年6月,湖北武汉市遭受10余年来最大暴雨袭击,城区出现大面积渍水,全市主次干道、小巷均出现不同程度渍水,市民街头洪水中撒网捕
①东部多,西部少;② 多,内陆少;③平原低地 沿海 鱼。
合作探究
5分钟小练习
活动指导
1.教材P37“图2-18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50毫米的日数” 提示:我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致灾因子)大于等于50毫米 的日数在4天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其中武 汉、长沙、南昌、福州、南宁、广州、海口、香港、澳 门、台北等城市是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
自主学习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5分钟小练习
活动指导
答案 A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5分钟小练习
活动指导
【练习2】我国温带风暴潮常出现于
( )。
A.夏秋季节
B.冬春季节
C.春夏季节
D.春秋季节
解析 风暴潮可由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和锋面系统三种天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优质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优质课件(共31张PPT)

二、中国的洪水灾害 1、洪涝灾害:
(1)洪灾: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 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
(2)涝灾: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
2、暴雨洪水: 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1)暴雨成因: 台风暴雨和梅雨锋暴雨
(2)时空分布特征:
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 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 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综合探究 案例5: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对比
1954年5-7月长江流域降水量 1998年6-8月长江流域降水量
1954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
活动1: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灾害对比
降 流 洪 淹没 溃 死亡 经济 年份 雨 量 水 范围 堤 人数 损失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4、雨涝: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
(1)分布:___东__经__1_1_0_°_以__东__,__北__纬_2_0_°__-_45° (2) 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 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 其根本原因:东部平原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我国淮河流城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
行抗洪救灾。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5.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 B )
①支流多
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
③ 流域内落差小
④气候异常
⑤暴雨频繁
⑥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
⑦河道弯曲狭窄
⑧湖泊淤积
A.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⑤⑦⑧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⑦⑧
6.下列治理淮河水灾的措施,正确的是( D )

高中地理精品课件:中国的水文灾害

高中地理精品课件:中国的水文灾害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洪水: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 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涝渍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1u>-A爼KS-駅y:[昭Pjngx;▲xr»n I —Fii.ui:snsKi:ii5wnn«Q—■ ■■ «■ -« B..my、屮“和"巾疗”疗”硏!翩淋1出讯iiiiiiiiiiiiiiiitmiiihv iinitHKIi*NEWSME N3 ・■ r Mihl , s PSJTb 八"ti 1 产— r irn■ .- ■** L MHB HaA www.du-an;com0 A =Xuyado 海 ♦州大阖.rr 黑腐!t 豔如大殊 ③呦福等谱喫南•郎在、In均数渺澳 平汨长鼠 針米汉香 弗毫淡h 2.图一、洪水灾害(课本P37)•[、特点:(1)总体特点:范围广、发展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

(2)分布特点:•①东部多,西部少;•②沿海多,内陆少;•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课本P382、暴雨洪水(1)特点: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2)暴雨类型:台风暴雨、梅雨锋暴雨(3)时空分布:①时间分布:东部季风区集中发生在4~9月。

类型形成原因主要分发生时间暴雨洪水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人类经济活动。

东部季风区4一9月4—5月融雪洪水受气温升高影响形成西北和东北山区。

融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类型形成原因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r 冰凌洪水受河道流向和地理位置的制约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的河段秋末春初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L水位明显上涨的现象②空间分布: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区)、四川盆地、关中地区及Ill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

(暴雨洪水主要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六盘水・岷山-横断山以东区域,特别是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读图2・19找出我国洪水频率在5次以上的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福建)如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 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洪涝灾害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 产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9分)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为雨季,降水多 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 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2)简析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 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 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类型 形成原因
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暴雨 洪水
降雨多、暴雨集中; 地势低平,排水不 畅;人类不合理的
东部 季风区
经济活动。
融雪 受气温升高影响 洪水 形成
西北和东北 山区
4—9月
4—5月 积雪洪水 7~8月 冰川融水
冰凌
受河道流向和地理
河流从低纬 度向高纬度
秋末春初
洪水 位置的制约
流的河段
凌讯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 明显上涨的现象。一般多发生在有结冰期且河 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的河段。
年份 雨 量 水 范围 堤 人数 损失


数 (人)

1954
小低


12 处
33000
轻于 98年
1998
偏 小大 高

5处
1320
十分 严重
人19为54原年因和1998年的洪水灾害对比
①人类不降合理流的活洪动导淹致没地表溃状况死发亡生改变经,济 加年份剧了洪雨水灾量害的水发生范,围表现堤:植人被数覆盖度损降失 低 蓄量水能力下降位;上游水土数流失(人)下游泥 沙沉积;围湖造田 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水 1域②95面洪4 积水偏大缩灾小害小的严高低重水程位度、大与高区流12域量处的。人33口00、0 经轻9济8于年有 1关发99,达8 人,偏小口损越失大密就集可高, 能致 越灾 严小的 重可 。5能处性越1大32;0 经十严济分重越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 ——长江流域
1983年
1954年 集中性暴雨所致
图2.4 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
1954年5-7月长江流域降水量 1998年6-8月长江流域降水量
1954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
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灾害对比
降 流 洪 淹没 溃 死亡 经济
复习巩固
• 1.滑坡泥石流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 • 2.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河水暴涨 建昌县城午夜大转移 成功转移3.5万人截至目前没有报告一例人员死亡或失踪
学习目标
• 1.了解我国洪水灾害、风暴潮灾害 的分布、成因和危害。
• ★ 2.从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的相互 关系上,分析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 发的原因。
中国洪水点位图
雨涝的分布地区以及成因分析
1100E 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
450N
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 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
雨涝主要 发生范围
200N 中国洪水点位图
农作物受灾面积是指农业生产中栽种的各种植物, 因灾害造成的减产或绝收面积数。其中造成农作物 减产三成以上的面积数为成灾面积
思考 为什么七大江河流域是我国防洪和防治水土流 失 的重点? 我国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七大江 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农业和工业发达,人口和 城市集中,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因此是防 洪的重点地区;
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 流失状况,使得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 影响中下游的排洪泄洪情况,因此七大江河流域 也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也可以认为防洪 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七大江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 证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二、风暴潮灾害-----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发生季节
发生地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危害
台风
风暴潮 7-10月
东南沿海
温带 风暴潮
春秋 季节
我国北方沿海
不仅毁坏船只, 而且破坏房屋、 农田、海堤以 及码头、港口 等工程设施, 并造成不同程 度的人员伤亡。
风暴潮灾害的防治措施(记住)
①加固海堤、营造沿海防护林②建立海洋环境灾害监测网 络③加强海洋灾害的预警和预报④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等。
读图2.19说出我国洪水频率在5次以上的城市分布状况。 结合河流分布,指出它们位于哪些河流的下游。
嫩江
松花江
海河 辽河
主要分布我国 松花江—嫩江 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和 珠江的中下游 平原地区。
黄河 淮河
长江
珠江
图2.19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1949—1989年)
通过读图2、20,说出我国特大 洪水点位主要分布的地区?

原 围湖造田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减小,调节能力下降
因 乱占河道
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高,泄洪能 力下降
【拓展】洪涝灾害防治的措施
• 工程措施: ①上游植树造林; ②中下游疏浚河道,修建修建水库; ③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区; ④退耕还湖。 非工程措施: ①加强预报、监测; ②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自然原因
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阶梯的交界处 多山,迎风坡;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 畅;东部沿海
总结
自 然 原 因
洪涝形成的条件
气候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流量大
地形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河流
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汇水集中 河道弯曲,过水不畅
泥沙淤积,河道较浅

山区植被破坏
植被破坏,涵养水源功能下降
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 呈现在波动中增加的趋势。
中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年际变化(1978~2000年)
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较严重的省份有黑龙江 、安徽、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农业大省。
为什么东部地区受灾严重?
耕地面积广,农业发达,主要商品粮基地在 此。城市密集,交通便捷,工业发达
中国各省(市、区)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1978~2000年)
• 3.结合中国人口和耕地的分布特点, 阐述中国水文灾害灾情的特点
1一、我、国洪洪水水灾灾害害分布总的特点
①东部多,西部少; 中②国多沿年平海均多日降,水量内≥5陆0毫米少的;日数 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思考: 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 的特点?
2、我国洪水灾害的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