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论文

合集下载

生本生态生成课堂----教改探讨(562)

生本生态生成课堂----教改探讨(562)

生本、生态与生成课堂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生态课堂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我国学者在近几年开始进行研究。

生态课堂的出现唤醒了一种思维方式。

学校教育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追溯生态课堂的理论渊源,寻求生态课堂的理论指导与支撑。

弄清生态课堂的基本要义,了解生态课堂的基本要素及特征,对实现生态课堂的价值追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一词在《辞海》中的意思是,自然环境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动态平衡关系。

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属性,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其与教学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生态课堂是课堂教学中人与环境之间动态平衡的良性发展的课堂。

一传统课堂的“反生态”现象透视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重在分数和升学率,课堂教学演变为一种机械训练的模式运作,忽视了学生的生命灵动和个别差异;教师心血投入到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课堂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无法从中体会到幸福和享受,只能承受负担与折磨。

(1)知识的课堂。

①教学目标被简化成单纯的认知。

在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中,纯粹的知识学习只能完成其中的认知任务。

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是“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传统的课堂唯知识独尊,别的从不涉及。

教学过程沦为了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

这种教学忽视了对知识背后的经验的感受,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忽视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认知素质的培养和开发,这样的课堂培养的是片面发展的人,不是全面发展的人。

②效率为先,忽视生命。

课堂教学注重短期可见的效果,注重立竿见影的效果,用普遍客观的知识来塑造和加工活生生的生命体。

对教学的结果偏重量化的评价,教学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关注的是通过教学学生能掌握多少知识,能考多少分,上课就是为考试服务的,师生关注的是正确答案,而不是答案是如何得出的过程。

关于生本课堂的文章

关于生本课堂的文章

关于生本课堂的文章生本课堂:教育的新方向在当今的教育领域,生本课堂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导地位,而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生本课堂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探究和合作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生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而生本课堂则打破了这种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则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有针对性的指导。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培养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实现生本课堂,教师需要转变观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这意味着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他们需求的学习任务和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生本课堂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生本课堂中,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通过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学生还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些都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重要素质。

然而,生本课堂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以应对新的教育需求。

其次,学生也需要逐渐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此外,学校和教育部门也需要为生本课堂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总的来说,生本课堂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

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虽然实施生本课堂面临一些挑战,但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相信生本课堂将成为教育的新方向。

生态课堂,生本教育——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

生态课堂,生本教育——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

生态课堂,生本教育——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荆海(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冯村初级中学广东·广州510800)摘要小学阶段的教学学生是被动的身份,但是高中知识的学习又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初中生就处在两者的过渡阶段,呈现半自主式学习。

基于语文学习方式的特殊性,初中语文课堂的教育更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统筹,一方面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随后需要教师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本文将通过对生本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模式——生态课堂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试探析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

关键词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初中语文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0前言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施行不同的教育政策,主要是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求程度不一致,新政策的实施不仅对教师教学思维有一定的启发,教学模式的适时更新还利于学生的就业。

新课程改革逐渐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它强调了学生的作用,教学活动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任务,更是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国家施行的新型课程改革方案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方面的教育,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也要以国家实际政策为依据,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生本课堂教育模式强调“生”的概念,学生是课堂的重心,教师应当改变当前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思考如何唤醒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主探索意识。

生本课堂教学的实践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课程创新设计具有一定的启发。

1生本课堂教学实践的基本思路生本教育的“生”可以理解为课堂上的学生们,也可以上升到“生命”这一概念。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依靠老师机械重复的讲授来达到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很微弱。

生本课堂教学着重实现学生的学习地位,教师是参与辅助活动的角色。

生态课堂是实现学生思想教育的关键所在,学习方式的培养也是老师进行教学设计应思考的一大模块,该种课堂教育思想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与悟性,完善传统教学出现的能力培养模块的漏缺。

生本教育在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可以是同龄学习者——与学生进行朋辈之间的沟通,了解教学设计中的不足;可以是学习的引路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主导。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2000字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生态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多方位的互动,以培养学生生态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

下面将从课堂环境、教师和学生角色、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首先,生态课堂的环境是一个充满生命气息,尊重自然的环境。

课堂中应当有植物、动物、水等自然元素,让学生与自然更亲密地接触,深刻体验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自然生命的神奇。

同时,课堂中的教学设备应当是环保、可持续的,以体现课堂的生态环保理念。

其次,教师在生态课堂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指导者”。

但在生态课堂中,教师更像是一位“引路人”,他们将学生带入自然环境,引导他们发现和探索自然之美。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启发学生思考和提问,并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索与学习。

第三,学生在生态课堂中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他们通过观察自然、探索生态环境、实践操作等方式,发掘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生态意识。

最后,教学方式也是生态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教学方式不再是单一的讲授和听讲,而是体现多元化和互动性原则。

比如,“小组讨论”、“自主学习”、“项目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多方位交流和互相合作完成某些生态课题等。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实用技能和实践经验,以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总之,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实务化、 experiential、成人教育原则和实践性、能动性、终身学习三个主要特点。

在生态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多元化、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学习,能更好地培养生态意识,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生本教育生态课堂模式的探索

生本教育生态课堂模式的探索

生本教育生态课堂模式的探索作者:杨文晓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11期摘要:自二十一世纪以来著名教育学家提出生本理念后,生本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将生本理念运用到实际课堂生活当中的时候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种生态课堂的模式也并没有完全成熟。

生本的深层意义即为以生命为本,以学生为本。

因此本文旨分享在建设生本教育生态课堂的过程当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同时为广大人民教师朋友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本;班级;教学以往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师本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改变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贯彻“生本理念”。

课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合作交流。

这是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新课程理念,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析在班级建设与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生本教育。

一、多聆听学生的提问能够提出问题说明这个学生正在思考,因此在面对学生的提问时,我们教师一定要能够耐心的听完学生提出的问题,在经过自己思考后给学生一个有用的反馈。

这种反馈可以是解决问题,也可以是指出学生问题中的不足之处。

多听学生的想法在班级管理中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生本教育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在课堂建设中多参考学生的优质建议是十分有利于班级的管理和建设的。

二、班级管理的方式要以生本为基础生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确立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班级管理目标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切管理活动。

下面就我班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所进行的班级管理中初见成效的几点做法做一下介绍。

1.每学期开展让学生参与班规制定的主题班会我想,揠苗助长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从前,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

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拔高几分。

生态课堂论文

生态课堂论文

生态课堂下的小学数学实效课堂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官坡明德小学董加延二0一四年四月生态课堂下的小学数学实效课堂摘要:生态课堂,是一种真实、自然、本色的学习课堂。

生态课堂是充满自由的课堂,生态课堂是保护学生自尊的课堂,生态课堂是师生平等的课堂。

生态课堂通过更优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

关键词:生态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实效数学课堂一、对生态课堂的理解生态课堂是一种真实、自然、本色的学习课堂。

生态课堂并不是撒手不管的课堂,也不是不允许老师讲解的课堂。

生态课堂追求学生主体,追求学生的学习体验,追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学习;生态课堂是完全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的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是一个个具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的课堂;是通过更优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

生态课堂能努力满足学生“好奇”、“好学”、“好动”、“娱乐” 、“好胜”、“成功”、“依恋”、“被爱”的心理需求,努力诱发学生产生快乐情绪,引起学生产生相应情感,对学生的关怀、人格的尊重、学习的严格要求融入每一爱的行为之中,孕育出师生间良好的情感状态,并把这种感情推移到整个学习活动中。

二、教师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是内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从而来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心得)之生本教育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构建生本教育下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心得)之生本教育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构建生本教育下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论文之生本教育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构建生本教育下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生本教育下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江门市景贤学校贾玉文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长久以来,人们只将教材内容、教师的知识经验与人格因素、教学的设备与器材等因素视为教学资源,生本教育不仅把这些要素视为教学资源,还将学生视为教学资源,“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最重要资力之源、能量之库;”“学生的先天自然、学习热情、学习经验和既有知识都是教学资源,并且是最大的教学资源”。

所以教学应全面依靠学生。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

景贤学校虽是一所重点初中学校。

但近年来不断扩班,使学校学生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如何使厌学怕学的困难生把成绩提高,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及前途。

也是我校领导、老师呕心沥血考虑的首要问题,这几年来,我们坚持科学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

一、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树立生本教育理念要树立生本教育理念,首先要对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有着清醒的认识,传统的教育观认为:“系统是局部的和,而且系统中的各部分相互没有联系。

”在这种理念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被分解为一个一个单个的目标,并且对这些目标平均使用力量,知识强调一点不漏,全面传输,理解和思维能力也主要是靠学生在大量的重复练习中去感悟,大量宝贵的时间消耗在做无用功上,事倍功半,繁重枯燥的学习也是学生厌学的原因。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似乎勤勤垦垦,任劳任怨,就是创造教学成绩的唯一途径。

实践让我们明白,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学生的需要是根本,教学要顺应学生发展,爱护学生天性,弘扬学生个性,在教学过程中把可以托付给学生的教学托付给学生,使学生的才能充分展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成为贯彻生本教育理念的首要任务.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创造,并且把通过学习获取知识当成一种快乐.具有这种自主能力的学生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激昂的上进心,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乐于探索,富有活跃的思维、独立的胆识和创新的精神。

生本教育课堂论文(2)

生本教育课堂论文(2)

生本教育课堂论文(2)生本教育课堂论文篇二《奉行尊重教育,打造“生本”课堂》摘要:素质教育的深化,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课堂教学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实行以尊重为前提的以学生为根本的“生本课堂”。

本文主要阐述了尊重教育的内涵、要求、原则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践行尊重教育,彰显“以生为本”的人本课堂教学。

关键词:尊重;生本;人性化课堂长期以来,我国各界教育工作者一直沉浸于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苦苦求索中,尽管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在为我国的教育寻找“灵丹妙药”而做着不懈的努力,但是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教师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生被动的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各类教学中依然占据主体地位。

不论从社会的发展还是人类进步的角度来讲,传统教育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在根本上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用一种人性化的、民主的、安全的,用一种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之间积极互动、自由交流探讨的、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能最大化发挥学生灵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现民主与“尊重”理念的课堂教学来取代目前传统的课堂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

这实际上就是要从根本上倡导和遵循一种“以生为本”的尊重教育。

“以生为本”的观念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

杜威极力反对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反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

杜威的实验成果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其实质就是尊重教育的体现。

春秋时期孔子的“因材施教”其实就是一种尊重教育,目的是让学生享受到最好的教育。

近年来,有人提出“构建和谐课堂”的概念,就是提倡尊重教育。

从尊重这个起点开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而自由发展的环境,这一点正是教育的前提。

那么,究竟什么是“尊重教育”?“尊重教育”要把握什么原则?如何实施“尊重教育”呢?一、“尊重教育”的含义尊重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尊重教育规律,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按教育规律而不是按个人主观愿望去实施每一项教育活动。

中学语文课生态化教学浅析论文

中学语文课生态化教学浅析论文

中学语文课生态化教学浅析论文中学语文课生态化教学浅析论文目前,在中学语文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进行“填鸭式"教学,“满堂灌”;仅仅关注优秀生;学生厌恶、逃避学习语文课等不和谐现象还比比皆是。

引入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和价值观来建构全新的生态化语文课教学,有利于克服以上弊端,使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教学要素和谐共进,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态。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课,生态化教学,建构中学语文课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而精细的活动过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程,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教学弊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表现还比较突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教师主宰教学过程,控制学生的一言一行;教师只关注优秀生和学困生,却忽略各方面表现都普通的一批中间层次的学生;学生厌恶、逃避学习语文课;学生之间存在不合理竞争和排斥等课堂生态失衡等现象普遍存在。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和增强,这些不和谐、非生态现象不仅在实践上难以为继,而且与当代语文课的性质、目的和内容格格不入,导致语文课教学内容可信度降低,教育功能弱化,进而影响到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接受度和认同感。

20世纪70年代以来,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和价值观来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从而建构全新的生态化课堂教学的独特思想引起了教育界的'好奇与关注,是一种特别值得肯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向。

一、何谓“生态化教学”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anceCremin)在《公共教育》(PublicEduca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Ecology)的概念,从此,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开始渗透到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被用于研究各种教育现象。

以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审视教育“终端"环节——课堂教学,教学被认为是一个生态系统,即“在这个系统中教师、教材、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模式、课程设置等都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生态要素,具有一定的生态位。

生态课堂论文范文

生态课堂论文范文

对构建初中美术课高效生态课堂的初步探索【关键词】初中美术导学案设计导入和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正文】2012年9月19日,在章丘市实验二中听郭道胜所长讲高效课堂受益匪浅,白云湖中学校领导提出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走“高效课堂”之路,进行全面教学改革,为此我校实施了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在构建模式的过程中,我对如何做到生态课堂教学的高效做了初步探索。

一、高效生态课堂的初步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的关键是“高效性”。

初中新课改模式下,课堂教学要变得“有效、高效”,即“高效教学”。

高效教学的概念是,在单位时间里,师生取得的教学效率高,效果好的教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最大程度的发挥课堂教与学目的的作用二、构建高效生态课堂的具体做法。

具体说来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抓课堂效益,讲、练结合。

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研究多种美术材料的性质,学会多种材料的使用。

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作”手法。

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1.切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美术课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要教会学生:科学地观察对象,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的形状、结构、比例、明暗、色彩,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等。

2.培养学生大胆、奔放的想象力。

大胆、奔放的想象往往是新思路的萌芽,是新创造的原始动力,因此要加强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

让他们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已经具备的生活体验,已经储备的形象,进行联想和构思。

并能够以打破常规,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象为荣。

3.开办多种多样的兴趣小组。

在我们白云湖中学开设了民间美术——陶瓷艺术的制作;书法活动室;素描活动室等很收学生的欢迎。

让学生们在多种小组中选择适合于自己兴趣及特长,并参加活动,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强技能训练。

4.开展多种美术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多种美术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美术展览,民间艺术观摩等,并在这些活动中促使学生的技能得以提高,创作表现欲望增强。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在学校组织的外出学习时,我收集到一篇的七年级美术导学案,我只能根据他们的导学案尝试着摸索他们处理教材的思路和方法,模仿他们的分析教材的思路,我设计了第一课《家用电器》导学稿,并把这一课作为美术学科带头人展示课供老师们共同研讨。

初中生物教育的生态教学模式

初中生物教育的生态教学模式

初中生物教育的生态教学模式生态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助于初中生物教育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环境和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生态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生态教学模式。

一、生态教学模式的意义生态教学模式对于初中生物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生物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能通过听讲和看图片来了解生物的相关知识,而通过生态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亲自到野外进行观察和实地调研,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其次,生态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生物学是一门需要观察和实验的学科,学生通过在生态环境中观察和实验,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提高对生物现象的洞察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知识。

最后,生态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生物作为一门复杂而丰富的学科,往往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而通过生态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其中,体验生物的奇妙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他们对生物学的深入学习。

二、如何有效地运用生态教学模式1. 创设适宜的环境场景在生态教学中,创设适宜的环境场景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观察和实验的生态环境,比如校园的花草丛中、池塘或河流旁边等,让学生在这些真实的场景中进行观察和实验,以增加学生的真实感和参与感。

2. 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调研生态教学模式的核心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亲自进行实地观察和调研。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采集样本、记录数据等方式,深入了解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生态公园,在那里进行昆虫的观察和记录,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态习性和种类。

3. 组织生态实验和小组研究为了增加学生对生态的深入理解,可以通过组织生态实验和小组研究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人们对教育的要求逐渐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和教育界广泛研究并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其中,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凭借其自然、科学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一家致力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提升的科技创新型教育机构,旨在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以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方式帮助学生全方位地发展自己,同时也助推整个教育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其中,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模式之一。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是生本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旨在从教学出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实践活动,创建一个有机、开放、自由的教育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如下:1. 自由与开放生态课堂教学的活动模式自由灵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和参加的活动,教师则提供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全面的解决方案,保证学生的自由交流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2. 经验与实践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实践和经验积累,推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依托自学社区平台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互动与合作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互动和合作,通过互联网的多媒体手段倡导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4. 综合素质和能力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总结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是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其特点与实践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性、自主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完全符合这样的特点,其先进的理念和实践模式不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还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以生本为核心的小学科学生态课堂的实践研究

以生本为核心的小学科学生态课堂的实践研究

科学探究生本教育是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在小学科学生态课堂中应用非常广泛。

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从生本核心的教学理念出发,探讨了小学科学生态课堂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对小学生的发展有所帮助。

生本教育是在我国教育改革中诞生的,是适合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的一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了出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小学科学生态课堂突出了以生本理念为主要核心,着力提高了课堂教育水平,让学生成了科学的主人,让生命成了学生的根本。

本文探讨了生本核心的理念在小学科学生态课堂上的相关问题,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一、以生本为核心有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生本教育理念是在我国教学改革过程中,由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一种理论,强调以生命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发展助力,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随着生本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小学科学生态课堂将这种理念充分的引入了进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了出来,在课堂上,老师通过对学生的积极引导,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小学生大都处于6-13岁的阶段,他们的人生还是一张白纸,对于世界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通过小学科学生态课堂的建设,能够让他们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爱上大自然,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树叶是大自然中最为常见的事物,也是最美的事物之一,以往,在传统的科学生态课堂教学中,我们仅仅告诉学生树叶是绿色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等基本的信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效果非常差,但是,随着生本理念的深入,我们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规范,所以,课堂的内容更加丰富了,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在周末的时间采集不同树种的树叶来课堂上一起观察,有的学生拿来了杨树的树叶,有的学生拿来了松树的,有的学生拿来了柳树的,不同的树叶,其形状等都是不一样的,让学生体会到了大自然独特的魅力,同时,关于树叶的教学还可以进行延伸,放眼到全年,让学生把春、夏、秋、冬四季的树叶带到课堂上来,春天的树叶比较嫩,夏天的比较绿,秋天的树叶变枯黄,冬天就只有松柏还有树叶,这就告诉了学生四季交替的基本科学道理,通过生本理念的教学,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来获取科学知识,明白科学理念,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意识。

高中生物“生态教育”论文

高中生物“生态教育”论文

高中生物“生态教育”探索【摘要】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新的教学模式。

相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们都更加符合新课程理念。

本文就“生态教育”模式谈了几点自己的探索。

【关键词】教学模式高中生物生态教育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跟选择的教学模式有关系。

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学生作业,教师纠错。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着教师转的。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以学生为本”。

依照生物新课程的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

我觉得在生物课程教学中采用“生态教育”方式,比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将会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生态教育是指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来思考教育问题,它是一项新型教育,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系列缺陷和不足。

生态教育的思想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原来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训者,而是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创设一些情境供学生参与;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两者形成一种相互激发、相互提高的生态关系。

以下是我对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引入“生态教育”的几点探索。

(1)对课堂环境进行改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总以一种高高在上、令学生敬畏三分的“尊容”出现在学生面前。

而要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以朋友谈心式的语气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2)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意改善教学方法在上课之前先设计,这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

这个设计包括了对于内容的,也包括了对于教学方法的。

上课之前要设计一种让课程适和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
说起这个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那可真是有点儿新鲜又巴适得很呐!咱们四川人讲究的就是个“活学活用”,而这生态课堂,就是把学习搞成了个自然生长的样儿。

你看嘛,老师不再是一言堂,满堂灌,而是变成了个引路人,带着娃儿些去探索、去发现。

就像咱们山里头找菌子,要得就是那份儿好奇心和探索劲儿。

课堂上,娃儿些可以分组讨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大家伙儿一起动脑筋,那才叫个热闹!
而且哦,这个生态课堂还讲究个“因材施教”。

就像咱们种庄稼,啥地儿种啥庄稼,那都是有讲究的。

娃儿些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都不一样,老师就得根据他们的特点来教,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让每个娃儿都能学到东西,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再就是那个“互动合作”,简直就像咱们平时摆龙门阵一样,大家伙儿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说着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让娃儿些学会了知识,还让他们学会了怎么和人打交道,怎么团队合作,那可真是一举两得!
总的来说,这个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就是要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让娃儿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就把知识学到了手。

这样一来,咱们的教育,那才叫个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让娃儿些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态化——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小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态化——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小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态化——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小论文随着素质化教育理念的提出与推广,“生态化教学”的观点开始走进现代人的教育视野中,所谓生态化教学即在课堂中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情景再现,充分调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我们学校围绕“生态化教学”,从课堂上到课堂外,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天性,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给予他们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各种各样的课下活动也契合了低学段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在游戏中学习语文,寓教于乐,真正实现了生态化语文教学。

一、组织自主性交流活动自主性交流活动是发展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有效活动之一,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一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性交流活动,给每个孩子留出说话的机会,是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有助于生态化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

在教学《葡萄沟》时,我们教师首先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讲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阴房是什么样子的?葡萄干在阴房里是怎样制成的?葡萄沟的葡萄干有什么特色?”,这3个问题进行交流,每个学生都要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小组汇报中发挥自己的角色地位,这样不仅能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构建出生态化、个性化的语文课堂,而且学生的自主交流以及相关观点和看法的形成,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正确理解本节课的中心思想以及情感态度的想成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自主交流的活动中获得更大幅度的提高。

二.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开放式课堂是相对于封闭式课堂而言的,有效的开放课堂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且对学生个性的展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构建生态化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要给学生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应用中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同时也能树立起正确的语文学习态度。

把绘本故事里的角色,跟孩子真正联结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论文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课程思想与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的前沿思维,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体系与教学实践契合的生长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意味着教学效益的确定,良好模式的推广即是效益的放大。

随着人们对教育真谛认识的不断追寻和探究的深层化,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也随之从传统走向现代。

教学价值观念的嬗变使人们重新审视既有教学模式的利弊,重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新模式。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历经曲折道路,终于确定以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中小学教师确立新的课程思想和新观念,改变传统的课堂专业生活方式,重构具有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

缺失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及可持续发展,是难以达到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忠实执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以生为本的生态模式。

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概念,[1]并在他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本教育的观念和实践模式研究”中对此作了深刻的理论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

本文试图结合自己参与该课题部分研究的实践和思考,对课堂的生态模式进行探讨。

“生”是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长大;“生”是活着的,有生命的;“生”又是“学生”。

“态”是指形状、样子。

那么,“生态”也可理解为“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成长的样子。

”现代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追求的 __一种课堂教学环境,即让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地和谐自由地生长发展。

正如诗人特奥多尔·冯塔内所描述的那样,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则接受了非常不错的教育。

”[2](23)传统教学伦理观关注的核心问题是“ __:人──人”,把人当作社会工具来看待,把课堂作为培养“社会工具人”的“教堂”,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生态实体──教师与学生。

郭思乐教授在《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

”“教育中生命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存在这种可能性,使生命调动起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生命会从中受到鼓舞,从而收获丰富和充实的人生。

”我们的教育必须创造这样一种人的整体生命投入的生态。

”[3]生本教育观念指导下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看作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和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生态模式。

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生态的建立。

在课堂教学生活过程中要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

要一切从学生的好学出发,把全部的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这是现代人本教学伦理价值的根本体现,也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目标。

根据这一目标,生态课堂教学要求把学生学习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人的意识和机体活动,情感与认识活动,社会规范的要求和学生的天性统一起来,创设一个和谐的充满关爱的课堂人际氛围,让学生富有个性地独立自主地自由开放地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良好生态课堂环境。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知识的“精选”。

这是由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所决定的。

由于生态课堂教学的伦理价值的核心是指向生态课堂的主体──学生,因而教学的内容选择既要适合社会规范的要求,更必须尊重知识生成规律和儿童学习的特点。

吕达先生曾形象地把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知识、儿童和社会喻为“一尊鼎的三只脚”,“只有‘三足’都兼顾了,才能做到‘鼎立’。

”同时强调在承认社会对课程的制约作用的同时必须尊重知识和儿童自己的特点。

[4]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认为,“教育是人们尝试在任何一方面提升他人人格的行动。

”[2](75)社会对儿童的期望值过高,其教学效果却可能是负面的。

所谓“尝试”即意味着“适合”,儿童只有穿上“合脚”的鞋,才能走得更快。

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课程本源和本质认识上的误区,过分强调装饰,使“整体课程膨胀,学非所用,远离人的生活,严重压抑人的学习积极性,阻滞了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提高。

”[5]因此,生态课堂教学必须把教材当作范例,精选“知识”,使知识能真正进入儿童视界,只有儿童喜欢的知识,乐于接受和感悟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

在广州、深圳、梅州的生本实验学校的生态课堂教学中,笔者目睹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的灵动与热情,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是对一种苦差的“应酬”,课堂成为学生最依恋的地方。

这是与生本教材的精心设计分不开的。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感悟,把感悟作为学习的基础。

必须让学生对知识和精神生命获得一种整体状态,否则就是“赤裸裸的教育假象”,虽然是严肃认真的却是徒劳的努力。

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内化,是头脑对事物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因而是人对自己的挑战和创新,是学生未来学习与生活的核心基础。

为此,生态课堂教学过程必须尽量减少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领,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生产”知识,只有学生自已“生产”出来的浸润着学生自己血脉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才会产生刻骨铭心的爱。

这是生态课堂教学生成的重要标志。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讨论的常规化,使儿童的体悟水平得以提升。

儿童具有天生强烈的对集体所具有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价值观的学习需要,求得同集体具有的文化方式的一致是儿童的一种强烈愿望。

儿童个体的体悟有时也许不是很深透,通过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讨论,使儿童对已有悟见重新组合、选择、建构,使体悟水平向更深层次内化,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讨论的常规化不但使学生获取深层感悟的经验,而且加强了集体内部的沟通与合作,培养了集体探究和团队精神,和谐自由的富于创造的课堂讨论氛围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民主参与欲望。

民主参与的课堂氛围正是灵动与创造的必要条件,压抑、不自愿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不可能有“出格”的表现。

因此,只要是学习需要的就可以讨论,让学生的学习天性自由释放,才能使学生进入“乐知”、“好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学习生态。

为使讨论常规化,必须改变课堂环境中的“生态位”,将座位的“行列式”改为“方块式”,在目前课堂环境条件下,这种“生态位”的改变,正是体现了生本教育对课堂生态主体──学生的尊重。

课堂教学生活是提升自己生命质量的人生历程。

多尔赫认为“教育是促进人们之间相互的满意关系,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以及促进人格发展的一种共同生活。

”[2](49)深圳南山学校李先启校长认为教育应是“充满爱的教育”。

同时,学生又是一种丰富的,从大教育的视野看,教师也是学习者,而且应该成为先行的永远的学习者。

教师只有融入儿童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去,才能体味和领略教学的神圣和精彩,才能精神感奋,充满乐趣与活力,课堂才能成为师生共赢的共振共生的满意生活的地方。

因此,可以认为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充分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第一资源,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精选适合儿童学习的知识,减少对学生学习的时空占领,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开展不断提升学生感悟层次的常规化讨论,实现教师、知识、学生以及家庭、社会的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与互动,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这就是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

教师在“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中也在“点化”自己,学生和教师在生态课堂环境中共同提升生命质量。

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就必须依据这一宗旨来安排。

因此,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就可以“领受—领悟—提升”三阶段来进行。

(一)领受领受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要适合儿童当前心理年龄的最新特点。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是儿童学习的基础,间接经验可以转变为直接经验,学生学习应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展开。

精选示范知识要考虑儿童的接受特点,要为儿童所喜爱,容易进入儿童视界。

学习任务要相对确定,提出的问题要简明扼要。

学生领受是在上一次课结束时就已开始,这样学生才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做课前社会化的准备。

教师要融入课堂生活,表情动作和言语能让学生体味到教师的关爱和深切的期望。

因而当一次新课开始,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教师对讨论巡问即可获得学生领受的现状,为下一阶段的领悟引导以及对教学设计及时作出调整。

(二)领悟领悟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主题和核心环节或阶段。

阅读、讨论和相应的必要练习是主要的教学策略。

通过阅读、讨论或相关练习,让学生深入知识的内部,领会知识的内涵及发现知识生成的初步或基本的规律,拓展知识的生命。

同时用集体学习的动机促进内化的方法,使知识与思维、情感、态度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有机成分。

学生的领悟有显性水平和隐性水平两个层次。

显性水平是学生对知识领悟透彻,既能意会又能言传;隐性水平则处于领悟的朦胧状态,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因此,在领悟层次上必须把握住一个“度”。

如生本教育实验教材三年级语文《死海》的教学,文中有“比重”一词,小学三年级学生没有必要弄清“比重”的科学概念,只要懂得“由于死海含盐量很高,人在海里就像木头漂在水上一样”即可。

(三)提升提升是在学生领悟的基础上对知识生命的拓展。

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成功领悟,让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探究的精神得到张扬和发挥。

如深圳外国语学校的罗华老师,在生本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打破课堂的时空界限,在学生对二战后“苏联模式”这一历史事实领悟的基础上,花两节课时间让学生对二战后“苏联模式”的积极影响与弊端展开争辩,使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讨论中得到提高。

学生的认识在发现知识变化的规律后,其领悟水平是可以再提升的,提升的速度和广度常常是令人震惊的。

在提升阶段的常规化讨论中,学生之间智慧和知识的“广博性”相互感染,在分享同伴学习成果的同时,每个学生心里又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求和内化的强大动力,课堂就成为一种引力巨大的学习场。

我们在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上常常会发现无法预知的令人心灵震撼的场面,这就是生态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