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汉字词的造词研究
【推荐下载】关于网络汉字词的造词研究
关于网络汉字词的造词研究网络汉字词的造词研究结合葛本仪先生汉语造词法的分类,加上自己的认识,主要对网络汉字词的造词法进行了研究,并综合汉语网络词汇的实际情况,将汉语网络汉字词造词法归为摹声法 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网络词汇也应运而生,网络词汇就是在互联网上使用的词汇,从内容上具体包括信息领域的专业词汇,网民在网上聊天或发表意见时所创造并被广泛认可的词汇,以网络作为媒介开始风行的词汇三类。
从形式上可以把网络词汇分为汉字词和非汉字词两类,而网络词汇又以汉字词为主。
汉字词虽然由汉字组成,但是产生方式灵活多样,千差万别,汉字词与传统词汇区别很大。
为了准确把握新生的网络词汇,有必要对汉字词的生成进行系统的研究。
关于造词说,各家都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因而分类方法不一。
最早提出造词说的是孙常叙先生,他将造词法分为语音造词法,语义造词法和结构造词法三类,孙先生承认造词法和构词法有联系但是两种不同的造词方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并未严格区分。
尔后任学良先生专门论及,他将造词法分为词法学,句法学,修辞学,语音学和综合式五类。
然而,任学良并没有从根本上将造词法和构词法区别开来,他把造词法等同于构词法,把构词法看成是造词法的一种,因而导致分类时类与类之间交叉现象严重,界限不清。
真正将造词与构词区别开来的是葛本仪先生,葛本仪在其专着《汉语词汇研究》中首次区别了造词与构词,认为造词法指的就是创造新词的方法,也就是给客观事物命名从而产生新词的方法,并将造词法归纳为音义任意结合法、摹声法、音变法、说明法、比拟法、引申法、双音法、简缩法八种。
笔者比较赞同葛本仪先生的部分观点,故在葛老师造词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看法并综合汉语网络词汇的实际情况对网络词汇的造词法进行了如下分类: (一)摹声法:摹声法就是运用人类语言的语言形式,对某种声音加以模拟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词的方法。
事实上,这就是把某种声音语言化,使其变成了语言中的词。
网络词汇中的摹声造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根据事物发出的声音创造新词。
浅析网络词汇的造词法和构词法
浅析网络词汇的造词法和构词法网络词汇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产生和流行起来的一类词汇。
网络词汇的制作需要一定的造词法和构词法。
所谓造词法,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去创造新的词汇,而构词法则是指通过特定的规则去组合已有的词素或者词语创造新的词汇。
下面将对网络词汇的造词法和构词法进行浅析。
一、网络词汇的造词法1. 缩略词法缩略词法是指将词语、短语或者字组成的长词缩略成容易记忆和书写的简短词汇的方法。
在网络词汇中,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
比如“微博”就是将“微型博客”的前两个字组成的缩略词,而“APP”则是“应用程序”的缩略形式。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简洁明了,易于传播和使用。
2. 平假名片假名法平假名片假名法是指将外来语中的字母用日本平假名或片假名来拼写的方法。
由于网络的全球化,外来语词汇在网络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因此这种方法也被广泛利用。
比如“动漫”是从英文“animation”中拼写出来的,而“卡拉OK”则是从日语“karaoke”中拼写出来的。
3. 注音法注音法是指将外来语中的字母用汉语拼音来拼写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网络词汇中也比较常见。
例如“WiFi”就是通过注音法从英文“wireless fidelity”中拼写出来的,而“NBA”则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注音形式。
4. 借音法借音法是指将外来语音译成汉语时,根据外来语的发音来拼写的方法。
在网络词汇中,借音法也是常见的造词方法。
比如“面包”就是从葡萄牙语“pão”中借音过来的,而“啤酒”则是根据英语“beer”的发音而来的。
5. 笔画谐音法笔画谐音法是指根据字的笔画和谐音来创造新词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网络词汇中也有所应用。
比如“抖音”就是根据“短视频”这一概念创造的网络词汇,而“斑马”则是根据动物的特征取的名字。
2. 延伸构词法延伸构词法是指通过对已有词汇进行扩展或者延伸,创造新的词汇的方法。
在网络词汇中,这种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网络用语汉字的研究报告
网络用语汉字的研究报告前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用语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由于网络用语的特殊性,往往包含了大量的拼音、缩写和特殊符号。
然而,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网络用语中的拼音和特殊符号转换成汉字,以达到更灵活和更富表现力的效果。
本文将通过研究网络用语中的汉字使用情况,探讨汉字在网络用语中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网络用语中汉字的分类网络用语中的汉字可以分为两大类别:1) 转写汉字,2)新创汉字。
转写汉字转写汉字是指将原本为拼音和特殊符号的网络用语转换成相对应的汉字。
这种转写方式既可以用来表达拼音的发音,也可以用来直接表达网络用语的含义。
例如,“666”常被转写为“六六六”,这是因为“666”在中文口语中可以表达赞许、喜欢或者钦佩的情绪。
新创汉字新创汉字是指基于网络用语创造出来的汉字。
这些汉字往往是通过组合或者变换汉字的部首、偏旁来构造的,并且具有特定的含义。
例如,“狗粮”是网络上常见的一个词语,它是将两个汉字组合而成,用来形容某个人对别人的追求和展示。
在这种情况下,汉字“狗”和“粮”并没有原本的含义,而是被新创的网络用语赋予了新的内涵。
汉字在网络用语中的应用汉字在网络用语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构词网络用语中的汉字常常被用来构造新词、新短语和新表情。
通过使用汉字,网络用语得以在表达方式上更加多样化。
例如,“咸鱼翻身”,这个网络用语是指某人从一种低落的状态恢复到正常或者成功的状态,其中的汉字“咸鱼”表示“一事无成、平庸无能的人”。
表情汉字在网络用语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表情的表达。
网络用语中的汉字常常被用来代替表情符号,以增加句子的感情色彩。
例如,“我好菜啊,菜的不行”中的“菜”字可以表示自我嘲讽或者幽默的情绪。
简化有些情况下,网络用语中的汉字被用作简化的一种方式。
在一些情况下,网络用语中的汉字没有特定的含义,而是由于字形相似或者发音相近而被选用。
例如,“花”字在网络用语中有时可以表示“话”,这是因为两个字形相似,并且“花/话”在读音上也有相似之处。
【推荐下载】试论网络汉字词的造词研究
[键入文字]
试论网络汉字词的造词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网络词汇也应运而生,网络词汇就是在互联网上使用的词汇,从内容上具体包括信息领域的专业词汇,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试论网络汉字词的造词研究。
网民在网上聊天或发表意见时所创造并被广泛认可的词汇,以网络作为媒介开始风行的词汇三类。
从形式上可以把网络词汇分为汉字词和非汉字词两类,而网络词汇又以汉字词为主。
汉字词虽然由汉字组成,但是产生方式灵活多样,千差万别,汉字词与传统词汇区别很大。
为了准确把握新生的网络词汇,有必要对汉字词的生成进行系统的研究。
关于造词说,各家都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因而分类方法不一。
最早提出造词说的是孙常叙先生,他将造词法分为语音造词法,语义造词法和结构造词法三类,孙先生承认造词法和构词法有联系但是两种不同的造词方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并未严格区分。
尔后任学良先生专门论及,他将造词法分为词法学,句法学,修辞学,语音学和综合式五类。
然而,任学良并没有从根本上将造词法和构词法区别开来,他把造词法等同于构词法,把构词法看成是造词法的一种,因而导致分类时类与类之间交叉现象严重,界限不清。
真正将造词与构词区别开来的是葛本仪先生,葛本仪在其专着《汉语词汇研究》中首次区别了造词与构词,认为造词法指的就是创造新词的方法,也就是给客观事物命名从而产生新词的方法,并将造词法归纳为音义任意结合法、摹声法、音变法、说明法、比拟法、引申法、双音法、简缩法八种。
笔者比
1。
对于网络汉字词的造词分析
对于网络汉字词的造词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汉字词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微信、支付宝、抖音、快手等网络应用中涌现的一大批网络汉字词,成为了热门的流行词汇。
这些网络汉字词不但表达简洁明了,而且常常充满时尚和创意。
造词是语言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那么网络汉字词的造词方式及其特点究竟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网络汉字词的造词方式合成词合成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新词,如“打酱油”、“吐槽”,这些词的构成方式较为简单直白,对语言的表达能力有一定的提升,能够更为准确地表达观点和意思。
缩略词缩略词是指一些长词组或短语的缩写,它们通常是由其中几个字的首字母组成的。
如“APP”,“MV”等,缩略词不仅简洁明了,而且还能够提高表达效率,是网络汉字词造词的常用方式之一。
借词借词是指把一部分外国语言中的词汇或者一个短语直接引进汉语中,也叫外来语。
如“马拉松”、“路演”等,借词的特点是非常适合描述新生事物,而且通过借用外来语可以提高语言的时尚性和国际化程度。
拼音词是指由汉字的拼音组成的新词,如“liao”、“hei”,这些词常常被用于网络用语中,也被称为汉语拼音推广计划的成果。
拼音词的形式简单,容易记忆,而且在口语和聊天中使用更为普遍。
模拟词模拟词是指把某个词汇的意思与另一个词进行联系,并加以变换来产生一个新词,如“甜蜜蜜”、“肝肠寸断”,这些词构建意思鲜明且充满唯美情致的表述方式,让人印象深刻。
网络汉字词的造词特点时尚程度高网络汉字词是新兴产物,往往用于描述时下流行的人或事。
因此,它们创新性较强,富含时尚元素。
常常以新颖、活泼、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观点和意见,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含义丰富网络汉字词创新性强,不仅仅是简单的词语组合,而且通过转换、增删反义等方式,可以更丰富地表达意思。
同时,网络汉字词的含义可塑性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语境的变化,它们的含义可能会有所变化。
网络汉字词的词性多样,它们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的词性。
汉语语境下的网络新词语研究
2、情感色彩
2、情感色彩
汉语网络词语在情感色彩上比较丰富多样,既有积极向上的词汇,如“”、 “打call”,也有消极颓废的词汇,如“无聊”、“烦躁”。而韩语网络词语的 情感色彩则相对比较单一,多数为轻松幽默或表达不满情绪的词语。例如,“찹 니다”一词,通过模仿猫的叫声而来,表示“我现在很惊讶”。
基本内容
网络新词语的使用群体主要是年轻人,他们更加熟悉网络文化和流行趋势, 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新词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 及和社交媒体的丰富,网络新词语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能够在短时间内传遍大江 南北。
基本内容
当然,网络新词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首先,一些新词语具有短期流行 性,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或被其他新词语所取代。其次,一些新词语可 能存在语言使用不规范或粗俗化的问题,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一定的困扰。最后,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新词语不断涌现,这对对外汉语教学产生了重 要影响。本次演示将从网络新词语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 用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新词语的特点及形成原 因
一、网络新词语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网络新词语具有简洁性、幽默性、时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在对外汉语 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简洁性使得网络新词语能用最少的文字表达丰富的 含义,适合对外汉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使用简洁语言的能力。幽默性能使教学更有 趣味性,
基本内容
由于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一些新词语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工具,伤 害了他人的感情和利益。
基本内容
因此,对于网络新词语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 规范的语言使用环境,促进语言的健康发展;2)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们的文 化素质和语言修养;3)鼓励使用富有表现力和创新性的新词语,促进语言的进 步和发展。
小论网络词汇的构词与造词
元老师在接受新浪网采访时说:“在书面上,如果某人办了
③ X 地 V 形式,如综合布线,自动登录,自动回复,
一个杂志,一个版面,那是叫版主,在网上要讲求效率,可 自然语言处理,重新查询,预定,专线连接,专线上网,域
能会打错,上网要花钱,而且就算有钱,你打的慢一些,对 方有可能不理你了,所以一打出来,有可能就是“ 斑竹”
因为粤港的强势经济影响,网络上粤港方言最多,如酱 紫(这样子)、东东(东西)、太保/太妹(小流氓)、偶(我)、 粉(很)、干色摸(干什么)等等。又例如来自中国南方方言的 “蓝”(男);受影视节目影响,网络上东北方言也很多,如 “淫”〔人);其他例如,哈 9(喝酒);木油(没有)等等。
C 减缩法。 将已有词语的部分,或者一系列词语的部分省略,形成 新的词语。如,置顶,即将某个帖子放置在列表的最上方的 行为。论坛中发帖子都希望被人关注,跟贴通常会得到一些 便利,或者奖励,因此当帖子被斑竹置于最顶端的时候对发 帖子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舞和奖励。此外这些缩略词还 有,漫迷,动漫爱好者;私聊,两个人离开大聊天室私下聊 天;网格.网络人格,一个人在网络上道德品质的表现;型男, 模特身材的男人,同样的说法还有型女。汉语网络词语中缩 略语并不是很多。 D 仿拟造词法。 在新事物大量涌现的时候,一时间还找不到合适的词 语,网民们往往就从熟悉的相关的事物得到启发来命名该事 物,这种相关有时候是意义上的,有时候是形式上的,如词 形相似性.有时候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利用类比造词; 有时候也利用事物间的对立性对比造词。 ①类比造词。黑客是网络上较早出现的词,指非法入侵 他人计算机,并进行破坏的人。后来中国的黑客们类推出红 客,指入侵“敌人”计算机进行破坏活动的人,带有一些正 义色彩。又例如,灌水指在网络论坛中发毫无意义的帖子的 行为,这样的帖子叫水帖。后来人们又类推出纯净水、水蒸 气指质量更差的帖子. ②对比造词。来自粤港方言的酱紫意思为“这样子”, 在网络上流传开来以后,网民们又据此类推出“酿紫”,指 “那样子”:在网上,“楼”指论坛发帖子时候形成的层级, 楼上指比某个人先发的帖子,据此类推出的“楼下”指在自 己后面发的帖子;网络上大虾指精通网络的人,人们又推导 出小虾,比大虾稍逊色一些的网民。 E 旧词产生新的意义,进而产生新词。 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为专有名词泛化,如梅兰芳,原 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因其扮演女性,网民们借其指网络 冒充女性的男网民。二为普通词出现新的意义,这种词语在 网络新词语中非常普遍.这种旧词新用通常由于事物之间的 相似性,通过引申以及比喻等等方式产生。如,领导,生活 中指上司,网络上指老婆,因为她们像领导一样有特别的权 力。工分指在论坛中发帖回复后得到的积分。潜水在网络上 转指呆在论坛中只看不说话的行为。而这种人被称为潜水 员。刷墙在网络指用简单的回复性的帖子通过复制的方式在 论坛中大量发送,使整个版面看上去全部是某个人的回复, 就像粉刷楼面一样。 F 拆字造词 。 将一个汉字拆开使用,成为两个或者多个汉字,表达原 型所表达的意义。拆字造词并不是网络时代的创造,如,“过 去用来称兵的丘八就是拆字造词的。”在网络上,这种词虽 然不是很多,但也屡屡出现。如,弓虽就是“强”的拆字, 主要用于在论坛回复帖子时使用。同样还有“走召弓虽”, 为“超强”的拆字。其他如“米共”是“粪”字的拆开,女 子巾占是“好帖”的拆字,主要用于网络论坛中回复。拆字 造词 ,从表达的意义的角度看,并不是因为新事物或者新 概念的增加的结果,只是一个词语使用方法的增加。 G 叠音造词。 网民们习惯使用叠音的方式创造新词,表达某种亲密, 例如,漂漂、片片、东东等等。叠音词的意义一般和其原型 词是相同的,即漂漂还是指漂亮的意思,(下转第 84 页)
论网络汉字词的造词讨论第2页论
试论网络汉字词的造词研究第2页-汗(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汗(惭愧无可奈何)领导(带领,主管或指导)-—领导()咣当(晕倒时发出的声音)—-咣当(晕倒)二是对汉语词汇的另类解释引申。
如:偶像(呕吐的对象)神童(神经质的儿童)天才(天生的蠢材)天使(天上的狗)耐看(耐着性子看)不错(不是你的错)讨厌(讨人喜欢百看不厌)善良(善变又没天良)天生丽质(天生没有利用的价值)贤惠(闲在家里什么都不会)气质(孩子气或神经质)后起之秀(最后起床的人或班级排名从最后面数起的人)白骨精(白领阶层的骨干精英)泼妇(活泼的妇女)情圣(情场上剩下来的)三是通过词性的改变来产生新词,这样产生的新词因词性的变异影响到了词汇意义的变异,但是又是在原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新义,新义与原义之间有联系。
如雷本是名词,指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的声音,现代网络词汇中却是无意中看了自己不能接受的西所产生的不适感,受惊吓,被,感觉犹如被雷击中一样.再如“黑”在现代汉语中是形容词,但是在网络语言中却被用作动词,如“被黑”.网民们有时受幽默讽刺或标新立异心理的驱动,将现有的语言材料曲解释,从而增加新的意义。
新义很幽默,诙谐或具有讽刺意味,与原来的意义完全相反或无关.这些词言此意彼,表达新奇,诙谐,在网络的世界里很难辨认某一个词的感彩,不能再用旧的标准去辨别它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因此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被广泛推广,如上例中所举到的霉女,根据字面义是发霉的女孩,指长相欠佳,同样菌男指同细菌一样糟糕的男孩,说男性长相极差。
(五)叠音法:叠音法就是通过重复同一个音节创造词的一种方法.或许是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人们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加亲和力,或许是因为新一代年轻人的童真心理,网络上常会出现一些叠音词,这些叠音词显得儿童天真,适应了网民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
他们或者将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的一个词素叠音,或者将汉语中的单音节词重叠。
浅析网络词汇的造词法和构词法
浅析网络词汇的造词法和构词法网络词汇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涌现的新词汇,它们的产生和流行往往受到网络社交、科技发展和文化演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网络词汇的造词法和构词法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浅析网络词汇的形成规律,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一、网络词汇的造词法网络词汇的造词法主要包括借词、缩略词、组合词和新造词等几种常见形式。
1. 借词借词是指把外来语词语引入到本国语言中,通过音译、意译或者直接使用,形成新的网络词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英文词汇被引入到汉语中,并通过网络传播广泛使用。
"网站"(website)、"聊天"(chat)、"微博"(weibo)、"博客"(blog)等都是借词的典型代表。
这些借词的使用丰富了汉语词汇,使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更加便捷和高效。
2. 缩略词网络词汇中的缩略词也是一种常见的造词方式。
在网络用语中,为了方便表达简化,人们经常使用缩略词来替代长句或者长词,从而形成了很多新的网络词汇。
"LOL"是"laugh out loud"的缩写,意思是大笑;"TGIF"则是"Thank God it's Friday"的缩写,表示周五了,值得庆祝。
这些缩略词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网络交流的效率,成为网络词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组合词在网络词汇中,还有很多是通过组合词的方式形成的。
这些组合词往往是将两个或多个词语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全新的含义。
"手机"(phone)和"摄影"(photography)组合成了"手机摄影",表示用手机进行摄影的意思。
"网路"(network)和"社交"(social)组合成了"社交网路",表示社交网络。
浅析网络词汇的造词法和构词法
浅析网络词汇的造词法和构词法网络词汇在当今社会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上的新词汇不断涌现,其中包括一些造词法和构词法,这些方法使得网络词汇的产生和发展更加丰富多彩。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对网络词汇的造词法和构词法进行浅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网络词汇。
一、网络词汇的造词法1. 合成法合成法是网络词汇中最常用的一种造词方法,它是通过两个或多个单词的合并,形成一个新的词语。
这种方法通常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某个概念或者特定的意义,因此在网络词汇中被广泛应用。
“网红”、“网友”、“网购”等词语就是通过合成法产生的,它们准确地描述了互联网时代的新现象和新特点。
2. 缩略法缩略法是指将一个单词或者短语的一部分进行缩减,形成一个新的词语。
在网络词汇中,由于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以文字进行传播,因此缩略法被广泛运用。
“lol”是“laugh out loud”的缩写,“pk”是“player kill”的缩写,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简洁地表达意思,还能够增加一些新的词汇形式。
3. 转换法转换法是指将一个词性的词转换为另一个词性的词,或者将一个词的含义进行转换,形成一个新的词语。
在网络词汇中,转换法被广泛使用,从而产生了一大批新的词汇。
“躺枪”是将动词“躺”转化为动作被人追责的意思,“女汉子”是将“汉子”这个词转化为女性,这些词语都通过转换法形成了新的网络词汇。
借词法是指从其他语种中借用词语,将其引入并在网络上广泛使用。
在国际化的今天,各种语言之间的相互借用现象越来越普遍,网络词汇也不例外。
“hacker”(黑客),“cool”(酷),“blog”(博客)等词语都是通过借词法产生的网络词汇。
派生法是指通过在一个词语的前后加上一些字母或者词缀,形成新的词汇。
在网络词汇中,派生法被广泛应用,创造了许多有趣的词语。
“骚”是通过在“骗”后面加上“升”构成的,表示虚假炫耀的意思,“炸”是通过在“炒”后面加上“冷”构成的,表示不被认可或者不受欢迎的意思。
时下流行的网络造字及词之我见
时下流行的网络造字及词之我见摘要:自从几个月前教育部“对44个汉字字形进行调整”征求意见开始,关于汉字的各种热议就一直在持续。
与此同时,网络上开始流行造字游戏,一部分人以此表示对“调整汉字字形”的反对和讽刺。
本文就针对时下流行的网络造字,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网络造字;论坛;生僻字;网络新词一、网络造字及网络新词释义网络造字,是汉语字典的所找不到的字,有余网络的兴起二流传于网络上的异型字。
例如:贵阳有人新造的“肉多”字(读mang,练一声,意即肥胖),是当地的方言演化而来;“囧”和“槑” (jiong和mei 音)字,在古汉语表示光明和“梅”的意义,而现今网络的意义表“郁闷和很傻”。
网络新词指“网络用语”,即多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
多为谐音、错别字改成,也有象形字词例如:年轻人不叫年轻人,叫“小P孩”;不要不叫不要,叫“表”;强烈支持不叫强烈支持,叫“狂顶”。
二、有趣的网络新字词现象1.网上流行造新字词现象自从几个月前教育部“对44个汉字字形进行调整”征求意见开始,关于汉字的各种热议就一直在持续。
与此同时,网络上开始流行造字游戏。
其中,有一些字在网友中传播较快。
比如将“脑残”的“脑”字与“残”字相结合的所谓“nan”字,意为“缺心眼的,很糟糕的”。
比如把“五”字和“毛”字结合在一起的“wao”字,讽刺那些“每千字五毛钱”的被雇佣的回帖者。
比如“囧”,在网络文化中,囧字的内小“八”字视为眉眼,“口”视为嘴。
它的内涵就是:作为头,表达沉重的思想;作为脸,表达浪漫与激情;也常常表示郁闷的表情。
频繁出现在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和各大论坛中,并出现了满载新新词语的“囧书”,被形容为“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
“烎”字在拼音输入法中竟然也有,全拼之音为“yin(银)。
在9月初的某游戏预选赛中,出现了一支自称“烎队”的比赛队伍,向一冠军团队发起挑战。
在整场比赛中,“烎队”表现出无惧的精神风貌,尽管最终落败,但依旧被粉丝们看作是十分经典的一场赛事。
关于网络汉字词的造词研究
关于网络汉字词的造词研究论文摘要:本文结合葛本仪先生汉语造词法得分类,加上自己得认识,要紧对网络汉字词得造词法进行了研究,并综合汉语网络词汇得实际情况,将汉语网络汉字词造词法归为摹声法,讲明法,比拟法,引申法,叠音法,简缩法,混合法,字形造词法和拆字造词法九类.论文关键词:网络汉字词造词法随着互联网得诞生和进展,网络词汇也应运而生,网络词汇确实是在互联网上使用得词汇,从内容上具体包括信息领域得专业词汇,网民在网上谈天或发表意见时所制造并被广泛认可得词汇,以网络作为媒介开始风行得词汇三类.从形式上能够把网络词汇分为汉字词和非汉字词两类,而网络词汇又以汉字词为主.汉字词尽管由汉字组成,然而产生方式灵活多样,千差万不,“汉字词”与传统词汇区不非常大.为了准确把握新生得网络词汇,有必要对汉字词得生成进行系统得研究.关于造词讲,各家都采纳了不同得标准,因而分类方法不一.最早提出造词讲得是孙常叙先生,他将造词法分为语音造词法,语义造词法和结构造词法三类,孙先生承认造词法和构词法有联系然而两种不同得造词方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并未严格区分.尔后任学良先生专门论及,他将造词法分为词法学,句法学,修辞学,语音学和综合式五类.然而,任学良并没有从全然上将造词法和构词法区不开来,他把造词法等同于构词法,把构词法看成是造词法得一种,因而导致分类时类与类之间交叉现象严峻,界限不清.真正将造词与构词区不开来得是葛本仪先生,葛本仪在其专著《汉语词汇研究》中首次区不了造词与构词,认为造词法指得确实是“制造新词得方法,也确实是给客观事物命名从而产生新词得方法,并将造词法归纳为“音义任意结合法”、“摹声法”、“音变法”、“讲明法”、“比拟法”、“引申法”、“双音法”、“简缩法”八种.wcoM 笔者比较赞同葛本仪先生得部分观点,故在葛老师造词法得基础上结合自己得看法并综合汉语网络词汇得实际情况对网络词汇得造词法进行了如下分类:(一)摹声法:摹声法确实是运用人类语言得语言形式,对某种声音加以模拟和改造从而制造出新词得方法.事实上,这确实是把某种声音语言化,使其变成了语言中得词.网络词汇中得摹声造词要紧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依照事物发出得声音制造新词.这种造词法确实是取一个或者两个以上得音节,把它们连缀起来,使那个整体得声音模仿某种事物现象所发之音.如:嘻嘻,哈哈,哎呀呀,呵呵.二是模仿外族语言得某些词得声音.这种造词法也确实是音译词,音译词要以本族语言得音节为材料,然而也要以另一种语言得某个词语作为译音得依据.然而,网络词汇因其特别性,其音译词又不可幸免地带上了幽默诙谐得趣味.如:烘焙鸡(homepage)瘟酒屋(win95)瘟酒吧(win98)猫(modem)当(download)屁兔(pentium ii)瘟都死(windows)伊妹儿(e-mail)三是模仿现代汉语某些词得声音.即通过完全模仿或者稍加改变现代汉语中某些词得读音制造词得一种方法.如:神马(什么)菌男(俊男)霉女(美女)竹页(主页)媚力(魅力)浴照(玉照)油墨(幽默)幽香(邮箱)斑竹(版主)各个(哥哥)青筋(请进)捆了(困了)跑牛(泡妞)水饺(睡觉)王八(网吧)稀饭(喜爱)过奖(果酱)粉发涂墙(奋发图强)点心局(电信局)四是模仿汉语方言得音.汉语是一种特别得语言,有众多得方言区,同样一个字,不同得方言区发音并不相同,如此,出于求新求变得目得,网络词汇中就产生了许多模仿汉语方言得词.如:蓝(男)绿(女)淫(人)偶(我)醸紫(那模样)酱紫(如此子)此处南方方言中将“男”读为“蓝”,“绿”读为“女”,东北方言将“人”读为“淫”,粤语将“我”“如此子”“那模样”读为“偶”“醸紫”“酱紫”.由上面得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如此改造后得词汇都附带了许多或嬉笑怒骂或幽默风趣得色彩意义,更能满足网民求新求异得共同心理,久而久之积非成是,成为网络上通行得词汇.(二)讲明法:讲明法确实是对事物加以讲明从而产生新词得一种方法.人们在给事物命名时,为了让大伙儿对该事物能有所了解,就用现有得语言材料对事物作某些讲明,并以此确定名称产生新词.这种造词法在汉语词汇造词法中被广泛应用,同时,在信息领域得专业词汇中也体现得较为明显.如爬网,乱码,局域网,冷启动,备份盘等都属于讲明法造词.(三)比拟法:比拟法确实是用现有得语言材料,通过比拟、比喻、拟人、仿词等手段制造新词得方法.如:鼹鼠生活指得确实是电子时代得生活方式,此词因迷恋网络生活得人或利用网络在家办公得人足不出户像鼹鼠一样生活而得名,皮肤网站指提供各种网页外观得网站.网络中有相当数量得词是仿照现代汉语中得词汇制造得,在这个地方笔者把它归为比拟法得范畴.仿拟是一种模仿现代汉语已有词汇或者网络新词而临时新创得造词方法.仿用虽是模仿现成得格式,然而使用仿拟制造得新词能增强言语表达得感染力和幽默感,同时又有讽刺诙谐得修辞效果.如“黑客”指采纳非法手段躲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得访咨询操纵,进入计算机网络得人,仿此词而造得有“红客”“蓝客”“白客”“闪客”等,“红客”“蓝客”指计算机高手,能够隐秘进入他人系统,但可不能给其他计算机用户造成损失,而是带有正义感得或者提供友好关心得非法进入者;“白客”指非法入侵站点,但不进行任何操作就退出得人;“闪客”指使用flash软件较多较好得人.同样得例子还有:晒月亮(晒太阳)钓虾(钓鱼)触网(触电)闯关族(上班族)网蝶(蝴蝶)网盲(文盲)戒网(戒烟)(四)引申法:引申法确实是运用现有得语言材料,通过意义引申得手段制造新词得方法.这种方法在网络造词中运用也比较普遍.要紧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对汉语词汇得正面解释引申.如:楼上(楼得上面)——楼上(上面得帖子)楼下(楼得下面)——楼下(下面得帖子)恐龙(一种面貌丑陋得动物)——恐龙(长得难看得女小孩)汗(由躯体得毛孔排泄出来得液体)——汗(惭愧无可奈何)领导(带领,主管或指导)——领导(妻子)咣当(晕倒时发出得声音)——咣当(晕倒)二是对汉语词汇得另类解释引申.如:偶像(呕吐得对象)神童(神经质得儿童)天才(天生得蠢材)天使(天上得狗屎)耐看(耐着性子看)不错(不是你得错)讨厌(讨人喜爱百看不厌)善良(善变又没天良)天生丽质(天生没有利用得价值)贤惠(闲在家里什么都可不能)气质(小孩气或神经质)后起之秀(最后起床得人或班级排名从最后面数起得人)白骨精(白领阶层得骨干精英)泼妇(爽朗得妇女)情圣(情场上剩下来得)三是通过词性得改变来产生新词,如此产生得新词因词性得变异妨碍到了词汇意义得变异,然而又是在原义得基础上引申出新义,新义与原义之间有联系.如雷本是名词,指下雨时带异性电得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得强大得声音,现代网络词汇中却是无意中看了自己不能同意得东西所产生得不适感,受惊吓,被震撼,感受犹如被雷击中一样.再如“黑”在现代汉语中是形容词,然而在网络语言中却被用作动词,如“网站被黑”.网民们有时受幽默讽刺或标新立异心理得驱动,将现有得语言材料歪曲解释,从而增加新得意义.新义非常幽默,诙谐或具有讽刺意味,与原来得意义完全相反或无关.这些词言此意彼,表达新奇,诙谐,在网络得世界里非常难辨认某一个词得感情色彩,不能再用旧得标准去辨不它到底是褒义依然贬义,因此给人留下深刻得印象,被广泛推广,如上例中所举到得霉女,依照字面义是发霉得女孩,指长相欠佳,同样菌男指同细菌一样糟糕得男孩,讲男性长相极差.(五)叠音法:叠音法确实是通过重复同一个音节制造词得一种方法.或许是由于网络空间得虚拟性,人们为了拉近彼此得距离,增加亲和力,或许是因为新一代年轻人得童真心理,网络上常会出现一些叠音词,这些叠音词显得儿童天真,习惯了网民求新求异得心理需求.他们或者将汉语中得双音节词得一个词素叠音,或者将汉语中得单音节词重叠.如:东东(东西)漂漂(美丽)坏坏(坏蛋)怕怕(可怕)一般般(一般)一下下(一下)饭饭(饭)包包(包)(六)简缩法:简缩法是一种把词组得形式通过简缩而改变成词得造词方法.汉语中有一部分事物得名称是用词组得形式表示得,由词组简缩成词,是新词产生得途径之一.这种简缩法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网络专业术语得简缩,另一种则是对汉语中存在得词汇得简缩.前者如:电子邮件(电邮)网络治理员(网管)软盘驱动器(软驱)鼠(电脑鼠标)网格(网络人格)电话网广播电视网无线通讯网(三网合一)后者如:非常白(非常白痴)没品(没品位)寒(寒心)由此看出简洁明了也是网络词汇汉字词得一个特点,同时,对已有网络词汇进行减缩后又使得语言幽默风趣,新颖独特.(七)混合法:混合法确实是综合上面得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得方法造成得网络新词,这种造词方法在网络造词中所占得比例不大,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得网络造词法.如使用“机考”来代替“上机考试”确实是使用摹声法与简缩法制造得词汇.使用“美眉”来代替“妹妹”是使用摹声法跟比拟法结合造词得结果,使用“醸紫”来代替“那模样”确实是使用得摹声法以及仿词法来造词得.以上六种情况是网络词汇跟传统词汇造词相一致得地点,以下两种则属于网络词汇所独有得造词法.(一)字形造词法:字形造词法确实是依照汉字得形体给予古汉语得某个生僻字或某个方言里得词一个全新得意义,从而制造新词得一种方法. 如槑读为mei,是梅得异体字,由于槑字由两个“呆”组成,就被网民转化为会意字,被用来形容特别呆,非常傻.囧;读为jiong,原指窗户,形似一张表情郁闷得脸,就被网民转化为象形字,被给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二)拆字造词法:拆字造词法顾名思义确实是将汉字拆成几个来制造新词得方法.拆字造词法也是网民求新求异得一个表现.如:走召弓虽(超强)米共(粪)女子巾占(好贴)心生(性)女口果(果)先先贝(赞)竹本一郎(笨蛋一个)马叉虫(骚)丘八(兵)两座山(出)这个地方需要强调得是诸如两座山(出)之类得造词法,它既是对原有词汇得拆字造词,又是对原有得词汇得解释.网络汉字词尽管形式离奇,然而实质上仍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产生得.按照原有得语法和词汇特点制造出得新词非常容易融入原有得语言体系,易于被人们理解同意,但因网络得自由特性又使网络语言又有其特别性.从以上造词法分析能够看出网络词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简洁明了,二是语气幽默调侃,三是注重人情味,四是随意性和不稳定性.随着网络技术得进展,网络词汇得不规范现象随之出现,比如众所周知得例子:学生在作文中写道:“7456,tmd!大虾,菜鸟一块儿到我得烘焙机上乱灌水,这些水桶真bt!哥们用不着pmp,到底谁是好汉,光棍节过招.”这种“拼盘式”得书写形式在学生中差不多十分流行.笔者对网络汉字词汇得造词法进行研究,确实是盼望能通过此举,使人们对网络词汇及网络语言有一个更深得了解,尽量发挥网络语言得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
网络词汇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研究
网络词汇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研究网络词汇是指在互联网上产生和广泛使用的一类特殊词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词汇在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现代汉语词汇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
网络词汇以其新颖、简洁、有时幽默的表达方式,在现代汉语中创造了许多新词。
比如,“刷存在感”、“朋友圈”、“躺平”等词汇都是网络词汇中的代表,它们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的种类和表达方式。
第二,加快了词汇的更新迭代速度。
传统词汇的更新往往较为缓慢,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流传,才能进入正式的语言环境中。
而网络词汇则以其快速的传播速度,使新词迅速流行起来。
这种迅速更新的特点使得现代汉语词汇能够更加贴近当下社会和生活,更好地反映了语言的发展和变化。
第三,影响了现代汉语的语法和语用规则。
网络词汇通常采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在表达上更加倾向于简化和缩写。
例如,“666”表示赞赏或崇拜,简化了“六六六(liù liù liù)”这个表达方式。
这种简化和缩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汉语的语法和语用规则。
第四,扩大了汉语的语言范围和影响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词汇的使用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国大陆地区,而是扩展到了全球范围。
现代汉语中的网络词汇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为世界各地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提供了更多渠道。
总的来说,网络词汇对现代汉语词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库,加快了词汇的更新迭代速度,影响了现代汉语的语法和语用规则,并扩大了汉语的语言范围和影响力。
网络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反映了互联网时代对语言和社会的深刻影响。
网络词汇造词法分析
网络词汇造词法分析来源:英语毕业论文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开始走进千家万户,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伴随着网络交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词汇应运而生,网络语言逐渐成为传媒界、文艺界、语言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各专家学者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在这里不想参与各种评价,只是从网络词汇的造词法角度来探讨网络语言的一些特性,发表自己粗浅的看法。
网络语言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网络语言指一切与网络有关的语言形式,包括专业术语、常用词语、新词新语和表情符号。
一般有两个层次:基础网语和交际网语。
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其中的网络交际语言。
由于基础网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数量也相对少一些,我们不作为讨论对象,在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交际网语中所产生的新词汇。
根据任学良《汉语造词法》的分类方法,现代汉语主要有五类造词法,分别为语音学造词、修辞学造词、词法学造词、句法学造词和综合法造词。
这种分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网络词汇,但也有一些网络词汇对此有所超越和突破。
首先是语音学造词,这是一种利用语音模拟、变化等方式创造新词的方法。
对于网络语言,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造词方法。
计算机的键盘设计是以字母文化为主导的,而汉字的书写以笔画为特征,这样,中国网民在输入汉字时就麻烦得多,由于五笔输入法比较难学,拼音输入就成了汉语输入的主流。
在拼音输入过程中,又由于汉字大量同音字的影响,再加上网民为追求速度,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别字现象,而这种别字由于上下文的帮助并不影响阅读,并且有时还阴差阳错地错出一些新意。
因此,这种无意而为的错误逐渐形成时尚,一些网民开始刻意追求这种错出来的妙处,于是风情万种的“别字”产生了。
网络语言由于输入法的限制和新新人类一族求新求异心理的结合,大量类似的新词汇产生了。
于是乎“我”变成了“偶”,“你”变成了“泥”,“版主”变成了“斑竹、版猪、版筑”,“的”变成了“滴”……这些拟声词,多为追求调侃和生动风趣的风格故意把一些常用词语转变成他们认为比较有乐趣的同音词。
对网络词汇的研究报告
对网络词汇的研究报告网络词汇的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词汇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
网络词汇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对于理解网络文化、推动社交媒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网络词汇进行研究和分析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网络词汇的定义网络词汇,是指在互联网上出现的词汇,包括网络上广泛流传的术语、缩略语、网络用语等。
网络词汇往往来源于特定的用户群体,以语言创新和网络表达为特征。
三、网络词汇的特点1. 表达方式独特:网络词汇通常采用缩略语和特定的词组来表达,比如“LOL”代表大笑,”O(∩_∩)O“代表开心等。
2. 多样性和时尚性: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词汇不断涌现出新词,这些新词汇往往与时尚和流行文化有关,如“梦想家”的经典。
3. 便捷传播:网络词汇以其简洁的表达方式和快速的传播速度赢得了广大网民的喜爱,成为大家日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网络词汇的功能1. 强化情感表达:网络词汇通过简洁直接的表达方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使得交流更富有激情和活力。
2. 彰显身份认同:不同群体会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创造和使用特定的网络词汇,用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成员间的身份认同。
3. 推动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词汇是社交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表情符号、图片、视频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化空间。
五、网络词汇的影响1. 对传统语言的影响:网络词汇的流行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表达习惯,也改变了传统语言的使用方式和意义。
2. 对沟通方式的影响:网络词汇的出现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提升了人们的社交能力和表达效果,同时也给人际交往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困扰。
六、结论网络词汇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独特语言现象,对于理解网络文化、推动社交媒体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网络词汇的研究也需要与传统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深入探讨其产生、传播和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相信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词汇将继续发展壮大,并且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浅析网络词汇的造词法和构词法
浅析网络词汇的造词法和构词法网络词汇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词汇体系,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特殊性,不同于传统的词汇系统。
网络词汇的造词法和构词法也与传统的词汇产生了巨大的区别,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对网络词汇进行浅析。
一、网络词汇的造词法:1. 缩略词法:网络词汇中很多词汇是由缩略词构成的,这种造词法简单直接,能够迅速表达出一些概念。
比如“LOL”就是“Laugh out Loud(大笑)”的缩写,用来表示在网络上产生的笑声;“PK”是“PlayerKill(玩家杀)”的缩写,用来表示玩家间的对战等。
2. 拼音词法:在网络词汇中,有一大部分词汇是通过汉字的拼音来进行构词的,在这些词汇中,不少是英文词组的音译,这种构词方式在中国大陆尤其常见。
比如“蹲”就是“down”的音译,表示一种行为动作,用在网络用语中表示等待、隐藏等意思。
3. 头缀法:网络词汇中还有一些词汇是通过头缀进行构词的,这种造词法在网络用语中也十分常见。
比如“咕鲁”就是通过在英文单词“girl”前面加上“咕”的发音而来的,表示女孩的意思。
4. 合成法:在网络词汇中,还有一些词汇是由两个或多个词元合成的,这种构词法在网络用语中也很普遍。
比如“宅男”就是由宅和男两个词组合而成的,表示整天呆在家里的男生;“游戏狗”就是由游戏和狗两个词组合而成的,表示整天玩游戏的人。
5. 转化法:网络词汇中还有一些词汇是通过词性转化而来的,在这些词汇中,词性会发生变化,产生了新的意义。
比如“蜀黍”就是通过将农民(农)的词性转化成名词,用来指代警察的意思。
1. 合成法:网络词汇的构词法中,合成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在这种构词法中,两个或多个完整的词语会合并在一起形成新的词汇。
比如“宅男”、“萌妹”、“酱油族”等都是通过合成法构成的新词。
2. 转化法:在网络词汇的构词法中,转化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它通过改变原有词语的词性来形成新的词汇。
比如“hexie”就是将“和谐”这个名词转化成为形容词,表示一种和谐的状态。
研究性学习网络用语doc
研究性学习——网络用语指导老师:虞琼婕组员:谢俊亮,伍育莹,方睿,林程程,徐舒琳,黄颖颖,杨梦诗,戴乐夫,杜青,徐骋,徐浩,徐澄晖,陈轩静,任亮,王丹林,金璇璇,沈彬。
组长:任亮课题背景:九十年代后期,网络就像一场熊熊大火,蔓延了整个地球,似乎无处不网络,无时不网络,网络成了人们的时尚。
人见了面,不再问“吃了吗”,而代之以“上网了吗”来表示时尚。
网络就像一场巨大的冲击波,震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网络的虚拟性,给人们带来了最大的自由,因而赢得了无数人的青睐。
网络的发展,推动了网络语言的发展。
网络由于它特殊的载体和它的现实虚拟性,使得网络用语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般语言所少有的特殊性和多元性。
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除了使用那些规范的词语以外,还创造了许多只有经常上网的人才能理解的词语。
许多人第一次进聊天室时,觉得自己像是隔世的老古董,对网上流行的一些词语和对话,似懂非懂,搞不清楚什么意思。
的确,在虚拟的网上社区(如聊天室和电子公告栏中),新词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频频诞生或迅速消亡,进了网络好像进了“黑话窝”,处处是“黑话”和“土著语”。
人们把电子邮件叫“伊妹儿”,简称“妹儿”,把“女孩”称作“美眉”,把“东西”叫作“东东”,把调制解调器叫作“猫”,把鼠标叫作“鼠”,“886”是“再见”,“100”是“你很完美”,“恐龙”是“丑女”。
网民中流行着这样的话:告诉我你的伊妹儿。
/你的猫速度怎么样?/小李的地址用的是雅虎吗?/酷哥,我天才吧!/TDK/Q你/网姐/欢迎大家COPY/帅呆了/星闻报告等等。
这种特殊的网络景观,使得人们对网络更有了几分陌生感、敬畏感。
课题内容:网络用语是伴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带来的一种新型的网上交流使用的语言。
网络用语大致分为四类:字母类,文字类,数字类,和符号类。
字母类,顾名思义就是字母为主体的一类网络用语,主要是词语的拼音缩写和英文缩写。
文字类,文字类主要是由错别字或者谐音,但有些则是港台方言中流传出来的,如“偶”(我),“素”(是),这两个就是典型的闽南方言所翻译过来的,所以现在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本地特有的网络用语。
网络词语构词探析
不仅有艺术理想、 人文情怀、 叛逆精神, 同时还有足 够的财富的一类人。这些音译形式中分离出来的单 字因为词汇系统内部其他词素的辅助,使得它所在 的音译形式的整体词义附着其上,并与其他词素构 成新词, 表达新义。 已经是 “ 显词素 ” 的“ 潜词素 ” #、 还有一类 “ 潜词素 ” 原来就是显词素, 在特定条 件下可以参与构词, 产生新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 们是参与构成新词、表达新义的 “ 潜词素 ” 。如 “ 斑 斑” 和“ 竹” 。诸如此类的还有 “ 菌 竹 ”$ 版主 % 中的 “ “ “ “ $ 俊 % 男” $ 喜欢 % 、 、 霉 $ 美 % 女” 、 稀饭 ” 走召弓虽 ” 等。 字母成为 “ 潜词素 ” 3、 字母入词已经不是一个新现象,汉语词汇系统 “ 等, 在互联 中已经有很多字母词, 如“ ’ 超” 44 制 ” 网上这类词的数量越来越多,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 注意。汉字与字母构成的词语与纯字母构成的词语 在构词规律上的不同值得我们思考。汉字与字母所 构成的词中的汉字是词素应该没问题,那么与汉字 联合构词的字母是不是词素呢 5 我们不能因为它是 字母就否定它成为词素的可能性。当字母入词前, 它可能就是一个符号,当它入词后因为旁边的汉字 的词义很明确, 因而它具有了填补词素空缺的功能, 该词素位置上应该具有的词义很自然地落在它身 中的 上, 那么它就很有可能成为一个词素。 如“ 6 公” “ 处于 “ 老公 ” 中“ 老” 的位置, 填补了 “ 老” 的空缺, 6” 因为旁边的词素 “ 公” 的作用使它具有了 “ 老” 的词缀 “ 也是如此。 意义。 “ 6 婆” , 心 $ 恶心 % ” 纯字母词中的汉语拼音字母成为词素的可能性 也是存在的。它虽然与汉字截然不同,而且没有汉 字参与构词,但是网民们确实在用一个字母代替一 个汉字来表意,用若干字母联合表示一个词义,所 以,纯字母词中的汉语拼音字母也可以是潜词素。 当字母与字母联合构词后,它们之间互相固定彼此 所代表的汉字的意义,以使整体的词义凸现。如 “ , 指领导, 不是专指通常意义的 “ 领导 ” , 大多用 67” ” 来指家里的另外成员: 老公或老婆。其中 “ 6 和“ 7” 互相为彼此提供了具备词素资格的条件。在此基础 和“ 小 67” , 指家中的 上还可以与 “ 老” 构成 “ 老 67” “ ” 老人或小孩。诸如此类的还有 8’ $ 腐败,引申为 “ % 、“ 在一起集体活动、聚会 ” 9900” $ 漂亮妹妹 % 、 “ “ $ 哥哥 % 、 $ 佩服 % 等。 ::” ;8” 因为汉语拼音的缩写与词义并不是一对一的关 $ 漂亮 ” , 它既可以表示 “ 漂漂 ” 之义, 也可 系, 如“ ;;” ” “ ” “ $ 屁股 % 之义 , 可以 表示 聪明 以表 示 “ 屁屁 ” << $ 汉语拼音 “ 聪聪 ” 的首字母缩写 % 之义, 也可以表示
《网络不规范用字用词现象研究报告》
《网络不规范用字用词现象研究报告》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互联网成为公众主要表达平台的当下,网络不规范用字(词)现象越发凸显,在引发交流障碍的同时,对汉字文化传承造成负面影响。
重视互联网平台语言使用,纠正网络不规范字词现象,促成使用规范字、维护汉字文化的社会氛围,对于与时俱进守护汉字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
数字内容生态实验室关注互联网场景下不规范字词使用问题,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随机采集2022年12月到2023年3月期间全网近5000万篇材料,提取错别字词使用现象,从错误类型、平台渠道等角度深挖不规范字词背后的规律,总结造成网络不规范字词现象的原因,针对政府、媒体、内容平台、公众等多元主体提出互联网汉字规范使用建议。
针对互联网平台特征与不规范字词出现的原因,建议成立由网络监管部门牵头、多方合作的网络语言生态联合体,以技术监管平台建设、规范用字用词评估、政策建议发布,形成促进互联网语言规范化的合力,推动规范、积极、向上的互联网语言生态建设。
一、不规范字词简介1、不规范字词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通用规范汉字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规范汉字,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不规范字词即未按照规范要求使用汉字。
网络语言环境中的不规范字词主要包括误用繁体字、异体字、异形词、常见错误等。
繁体字是指将古代汉字演化过程中的一些变异形态进行规范和整理后形成的书写形式。
1956年国务院通过《关于〈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后,大陆地区开始推行使用简体字。
异体字是一个字正体之外的写法,与正体字的字音和字义相同但字形不同,也称为又体、或体,《说文解字》中称为重文。
为适应社会各领域汉字应用需要,国家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呈现规范字与异体字对应关系,为规范字的选用提供标准。
在网络平台的日常交流中,应根据规范要求,主动使用规范字。
异形词是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声、韵、调完全相同)、同义(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浅析网络词汇的造词法和构词法
浅析网络词汇的造词法和构词法1. 引言1.1 网络词汇的重要性网络词汇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词汇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
通过研究网络词汇,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网络词汇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时效性,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们的生活实践。
通过研究网络词汇,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和人们的需求。
网络词汇还对语言的演变和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促进了语言的丰富和多样化。
重视网络词汇的研究对于推动语言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词汇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深入研究网络词汇,才能更好地了解当代社会和语言发展的趋势。
1.2 研究网络词汇的必要性研究网络词汇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映时代特征和社会变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词汇不断涌现,这些新词汇多数与网络、科技、娱乐等领域相关,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研究网络词汇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下社会文化的脉络和变化趋势。
二是推动语言创新和传播。
网络词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创新性,它们的产生推动了语言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研究网络词汇,我们可以深入探讨词汇创新的规律和趋势,丰富语言资源,推动语言的传播和发展。
三是促进语言教育和交流。
网络词汇作为当代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还对语言教育和交流产生一定影响。
研究网络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当代语言,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研究网络词汇的必要性不仅在于反映时代特征和社会变迁,还在于推动语言创新和传播,促进语言教育和交流的发展。
2. 正文2.1 网络词汇的造词法网络词汇的造词法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创造新词汇来满足不断发展的网络环境中的语言需求。
在网络世界中,由于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大规模化,人们对于新词汇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造词法成为了网络词汇发展的重要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网络汉字词的造词研究【论文摘要】本文结合葛本仪先生汉语造词法的分类,加上自己的认识,主要对网络汉字词的造词法进行了研究,并综合汉语网络词汇的实际情况,将汉语网络汉字词造词法归为摹声法,说明法,比拟法,引申法,叠音法,简缩法,混合法,字形造词法和拆字造词法九类。
【论文关键词】网络汉字词造词法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网络词汇也应运而生,网络词汇就是在互联网上使用的词汇,从内容上具体包括信息领域的专业词汇,网民在网上聊天或发表意见时所创造并被广泛认可的词汇,以网络作为媒介开始风行的词汇三类。
从形式上可以把网络词汇分为汉字词和非汉字词两类,而网络词汇又以汉字词为主。
汉字词虽然由汉字组成,但是产生方式灵活多样,千差万别,“汉字词”与传统词汇区别很大。
为了准确把握新生的网络词汇,有必要对汉字词的生成进行系统的研究。
关于造词说,各家都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因而分类方法不一。
最早提出造词说的是孙常叙先生,他将造词法分为语音造词法,语义造词法和结构造词法三类,孙先生承认造词法和构词法有联系但是两种不同的造词方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并未严格区分。
尔后任学良先生专门论及,他将造词法分为词法学,句法学,修辞学,语音学和综合式五类。
然而,任学良并没有从根本上将造词法和构词法区别开来,他把造词法等同于构词法,把构词法看成是造词法的一种,因而导致分类时类与类之间交叉现象严重,界限不清。
真正将造词与构词区别开来的是葛本仪先生,葛本仪在其专著《汉语词汇研究》中首次区别了造词与构词,认为造词法指的就是“创造新词的方法,也就是给客观事物命名从而产生新词的方法,并将造词法归纳为“音义任意结合法”、“摹声法”、“音变法”、“说明法”、“比拟法”、“引申法”、“双音法”、“简缩法”八种。
笔者比较赞同葛本仪先生的部分观点,故在葛老师造词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看法并综合汉语网络词汇的实际情况对网络词汇的造词法进行了如下分类:(一)摹声法:摹声法就是运用人类语言的语言形式,对某种声音加以模拟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词的方法。
事实上,这就是把某种声音语言化,使其变成了语言中的词。
网络词汇中的摹声造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根据事物发出的声音创造新词。
这种造词法就是取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音节,把它们连缀起来,使这个整体的声音模仿某种事物现象所发之音。
如:嘻嘻,哈哈,哎呀呀,呵呵。
二是摹仿外族语言的某些词的声音。
这种造词法也就是音译词,音译词要以本族语言的音节为材料,但是也要以另一种语言的某个词语作为译音的依据。
但是,网络词汇因其特殊性,其音译词又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幽默诙谐的趣味。
如:烘焙鸡(homepage)瘟酒屋(win95)瘟酒吧(win98)猫(modem)当(download)屁兔(pentium ii)瘟都死(windows)伊妹儿(e-mail)三是摹仿现代汉语某些词的声音。
即通过完全模仿或者稍加改变现代汉语中某些词的读音创造词的一种方法。
如:神马(什么)菌男(俊男)霉女(美女)竹页(主页)媚力(魅力)浴照(玉照)油墨(幽默)幽香(邮箱)斑竹(版主)各个(哥哥)青筋(请进)捆了(困了)跑牛(泡妞)水饺(睡觉)王八(网吧)稀饭(喜欢)过奖(果酱)粉发涂墙(奋发图强)点心局(电信局)四是摹仿汉语方言的音。
汉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有众多的方言区,同样一个字,不同的方言区发音并不相同,这样,出于求新求变的目的,网络词汇中就产生了许多摹仿汉语方言的词。
如:蓝(男)绿(女)淫(人)偶(我)醸紫(那样子)酱紫(这样子)此处南方方言中将“男”读为“蓝”,“绿”读为“女”,东北方言将“人”读为“淫”,粤语将“我”“这样子”“那样子”读为“偶”“醸紫”“酱紫”。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样改造后的词汇都附带了许多或嬉笑怒骂或幽默风趣的色彩意义,更能满足网民求新求异的共同心理,久而久之积非成是,成为网络上通行的词汇。
(二)说明法:说明法就是对事物加以说明从而产生新词的一种方法。
人们在给事物命名时,为了让大家对该事物能有所了解,就用现有的语言材料对事物作某些说明,并以此确定名称产生新词。
这种造词法在汉语词汇造词法中被广泛应用,同时,在信息领域的专业词汇中也体现得较为明显。
如爬网,乱码,局域网,冷启动,备份盘等都属于说明法造词。
(三)比拟法:比拟法就是用现有的语言材料,通过比拟、比喻、拟人、仿词等手段创造新词的方法。
如:鼹鼠生活指的就是电子时代的生活方式,此词因迷恋网络生活的人或利用网络在家办公的人足不出户像鼹鼠一样生活而得名,皮肤网站指提供各种网页外观的网站。
网络中有相当数量的词是仿照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创造的,在这里笔者把它归为比拟法的范畴。
仿拟是一种模仿现代汉语已有词汇或者网络新词而临时新创的造词方法。
仿用虽是模仿现成的格式,但是使用仿拟创造的新词能增强言语表达的感染力和幽默感,同时又有讽刺诙谐的修辞效果。
如“黑客”指采用非法手段躲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访问控制,进入计算机网络的人,仿此词而造的有“红客”“蓝客”“白客”“闪客”等,“红客”“蓝客”指计算机高手,可以秘密进入他人系统,但不会给其他计算机用户造成损失,而是带有正义感的或者提供友好帮助的非法进入者;“白客”指非法入侵站点,但不进行任何操作就退出的人;“闪客”指使用flash软件较多较好的人。
同样的例子还有:晒月亮(晒太阳)钓虾(钓鱼)触网(触电)闯关族(上班族)网蝶(蝴蝶)网盲(文盲)戒网(戒烟)(四)引申法:引申法就是运用现有的语言材料,通过意义引申的手段创造新词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网络造词中运用也比较普遍。
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对汉语词汇的正面解释引申。
如:楼上(楼的上面)——楼上(上面的帖子)楼下(楼的下面)——楼下(下面的帖子)恐龙(一种面貌丑陋的动物)——恐龙(长的难看的女孩子)汗(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汗(惭愧无可奈何)领导(带领,主管或指导)——领导(妻子)咣当(晕倒时发出的声音)——咣当(晕倒)二是对汉语词汇的另类解释引申。
如:偶像(呕吐的对象)神童(神经质的儿童)天才(天生的蠢材)天使(天上的狗屎)耐看(耐着性子看)不错(不是你的错)讨厌(讨人喜欢百看不厌)善良(善变又没天良)天生丽质(天生没有利用的价值)贤惠(闲在家里什么都不会)气质(孩子气或神经质)后起之秀(最后起床的人或班级排名从最后面数起的人)白骨精(白领阶层的骨干精英)泼妇(活泼的妇女)情圣(情场上剩下来的)三是通过词性的改变来产生新词,这样产生的新词因词性的变异影响到了词汇意义的变异,但是又是在原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新义,新义与原义之间有联系。
如雷本是名词,指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现代网络词汇中却是无意中看了自己不能接受的东西所产生的不适感,受惊吓,被震撼,感觉犹如被雷击中一样。
再如“黑”在现代汉语中是形容词,但是在网络语言中却被用作动词,如“网站被黑”。
网民们有时受幽默讽刺或标新立异心理的驱动,将现有的语言材料歪曲解释,从而增加新的意义。
新义很幽默,诙谐或具有讽刺意味,与原来的意义完全相反或无关。
这些词言此意彼,表达新奇,诙谐,在网络的世界里很难辨认某一个词的感情色彩,不能再用旧的标准去辨别它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因此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被广泛推广,如上例中所举到的霉女,根据字面义是发霉的女孩,指长相欠佳,同样菌男指同细菌一样糟糕的男孩,说男性长相极差。
(五)叠音法:叠音法就是通过重复同一个音节创造词的一种方法。
或许是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人们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加亲和力,或许是因为新一代年轻人的童真心理,网络上常会出现一些叠音词,这些叠音词显得儿童天真,适应了网民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
他们或者将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的一个词素叠音,或者将汉语中的单音节词重叠。
如:东东(东西)漂漂(漂亮)坏坏(坏蛋)怕怕(害怕)一般般(一般)一下下(一下)饭饭(饭)包包(包)(六)简缩法:简缩法是一种把词组的形式通过简缩而改变成词的造词方法。
汉语中有一部分事物的名称是用词组的形式表示的,由词组简缩成词,是新词产生的途径之一。
这种简缩法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网络专业术语的简缩,另一种则是对汉语中存在的词汇的简缩。
前者如:电子邮件(电邮)网络管理员(网管)软盘驱动器(软驱)鼠(电脑鼠标)网格(网络人格)电话网广播电视网无线通讯网(三网合一)后者如:很白(很白痴)没品(没品位)寒(寒心)由此看出简洁明了也是网络词汇汉字词的一个特点,同时,对已有网络词汇进行减缩后又使得语言幽默风趣,新颖独特。
(七)混合法:混合法就是综合上面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法造成的网络新词,这种造词方法在网络造词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网络造词法。
如使用“机考”来代替“上机考试”就是使用摹声法与简缩法创造的词汇。
使用“美眉”来代替“妹妹”是使用摹声法跟比拟法结合造词的结果,使用“醸紫”来代替“那样子”就是使用的摹声法以及仿词法来造词的。
以上六种情况是网络词汇跟传统词汇造词相一致的地方,以下两种则属于网络词汇所独有的造词法。
(一)字形造词法:字形造词法就是根据汉字的形体赋予古汉语的某个生僻字或某个方言里的词一个全新的意义,从而创造新词的一种方法。
如槑读为mei,是梅的异体字,由于槑字由两个“呆”组成,就被网民转化为会意字,被用来形容非常呆,很傻。
囧;读为jiong,原指窗户,形似一张表情郁闷的脸,就被网民转化为象形字,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
(二)拆字造词法:拆字造词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汉字拆成几个来创造新词的方法。
拆字造词法也是网民求新求异的一个表现。
如:走召弓虽(超强)米共(粪)女子巾占(好贴)心生(性)女口果(果)先先贝(赞)竹本一郎(笨蛋一个)马叉虫(骚)丘八(兵)两座山(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诸如两座山(出)之类的造词法,它既是对原有词汇的拆字造词,又是对原有的词汇的解释。
网络汉字词尽管形式离奇,然而实质上仍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产生的。
按照原有的语法和词汇特点创造出的新词很容易融入原有的语言体系,易于被人们理解接受,但因网络的自由特性又使网络语言又有其特殊性。
从以上造词法分析可以看出网络词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简洁明了,二是语气幽默调侃,三是注重人情味,四是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词汇的不规范现象随之出现,比如众所周知的例子:学生在作文中写道:“7456,tmd!大虾,菜鸟一块儿到我的烘焙机上乱灌水,这些水桶真bt!哥们用不着pmp,到底谁是好汉,光棍节过招。
”这种“拼盘式”的书写形式在学生中已经十分流行。
笔者对网络汉字词汇的造词法进行研究,就是希望能通过此举,使人们对网络词汇及网络语言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尽量发挥网络语言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