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开展了一次对农业特色产业的调研。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首先,我们了解到当地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态势非常良好。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了农业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
许多农民都转向种植农产品,既丰富了农民的收入来源,又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
其次,我们注意到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当地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
当地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土壤质量良好,这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药材等种类繁多,而且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
养殖业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养殖的牛、猪、羊等禽畜肉类产品销售良好。
第三,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通过培育和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改善。
特别是一些农民通过农业合作社等方式进行组织,规模化经营,产业链条延伸,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最后,我们对农业特色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随着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农业特色产业具有广
阔的市场前景。
同时,随着当地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将会更加迅猛。
总结起来,农业特色产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政府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支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将会推动农业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壮大。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农业特色产业将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亮点。
(报告字数:495字)。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农业产业调研报告农业产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业产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1近年来,我县立足自然环境优势,以打造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为契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为目标,围绕特色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全面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我县县情,确定了粮食、蚕桑、茶叶、木竹、蔬菜、油茶等重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统一思想,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奖励措施,农业产业化得到强力推进,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格局,基地规模逐年扩大,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逐步成熟,农业质量、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提高。
(一)农业产业基地具有一定规模。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县已初步形成以山区为主的茶叶生产基地、以县城盆地为主的蚕桑基地、以洪星乡为主导的山区木竹基地、以碧阳宏村为基础的蔬菜基地以及柯村的皖南花猪养殖基地。
(二)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
已初步形成了以五溪山茶场、柯村茶叶市场为龙头的茶产业,以华盛、丝业公司、信达公司、蚕种场等为龙头的茧丝绸产业,以杉森木业、金九贸易、港殿竹业等为龙头的木竹加工业,以桃源罐头、惠达食品为龙头的罐头加工业等四大农业产业体系,为我县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龙头企业实力逐步增强。
截至20xx年底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家,其中:茧丝绸系列有华盛集团、黄山丝业公司、黄山信达丝线公司三家,累计产值28295万元,利润达到726万元,税收达到484万元;食品系列有惠达食品有限公司和桃源罐头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年产值达到5143万元,利润64万元,税收达到167万元;木竹加工系列有杉森木业、金九工贸、港殿集团三家,年产值达到19579万元,利润达到689万元,税收达到665万元。
关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农业特色产业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为了了解当前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本次调研旨在对农业特色产业的产业结构、生产规模、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并提出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农业特色产业从业者50份,农民50份。
实地走访了几个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包括水果种植基地、茶叶生产基地和畜禽养殖基地。
三、调研结果1. 产业结构:农业特色产业的种类繁多,涵盖了水果、蔬菜、粮食、畜禽养殖、茶叶、中药材等领域。
其中以水果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要特色产业。
2. 生产规模:调研结果显示,农业特色产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水果种植基地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茶叶生产基地的茶叶产量也在逐年上升。
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市场需求:农业特色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对农业特色产品的认可度和购买意愿较高。
特色品牌产品和有机农产品成为市场的热门。
4. 发展趋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特色化的趋势。
一方面,不同地区和不同农民选择的特色产业种类多样,通过产品差异化来满足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农业特色产业逐渐走向智能化、科技化和品牌化,通过加工和包装等环节提升产品附加值。
四、政策建议1. 加强农业特色产业的宣传推广,提高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度,拓宽市场需求。
2. 继续加大对农业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包括财政补贴、技术指导和市场开拓等方面。
3. 支持农业特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4. 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通过农民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推动农业特色产业的集约化经营。
五、结论农业特色产业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化农业,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范文(一)衡水是传统农业大市, 农业农村经济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前,我市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较快,但农业现代化仍较为滞后,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加速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同步"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为此,我科结合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完成了这篇调研报告。
一、衡水市自然地理和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总面积8815平方公里。
全市属黄河冲积平原,海拔15-30米,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明显。
年平均温度12.6摄氏度,年均降水量524毫米,年平均日照2616.8小时,无霜期为200天左右。
衡水市下辖11个县市区、1个工业新区和衡水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全市总人口442.4万,其中农业人口340.2万。
全市耕地面积85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15万亩,占耕地面积83.4%。
衡水市农业资源丰富,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人均粮、棉占有量多年来一直位居全省第一,是河北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2019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92.5万亩,总产量378.9万吨。
其中:夏粮183.3万吨、秋粮195.6万吨。
棉花播种面积196.5万亩,总产量15.1万吨。
油料播种面积44.6万亩,总产量11.1万吨。
全年蔬菜播种面积达126.4万亩,蔬菜产量438.1万吨。
瓜果播种面积19.5万亩,产量77万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38.5万吨,全年禽蛋产量29.4万吨,牛奶产量9.6万吨。
基本上均呈增长态势。
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5%,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8.9%。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化农业。
特色农业调研报告
特色农业调研报告
《特色农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某省的特色农业进行了深入调研。
旨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
二、调研方法
1. 采访法:我们采用了面对面的采访方式,走访了各地的特色农业基地和农户,了解他们的种植养殖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需求。
2. 走访观察法:我们实地走访了一些当地的特色农业项目,观察其规模、管理情况和生产效益。
3. 数据统计法:我们从当地农业部门和相关企业获得了一些有关特色农业产量和收益的数据,进行了比对和分析。
三、调研结果
1. 产业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迅速,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逐渐提高,出口贸易市场需求旺盛。
2. 技术支持:特色农业技术创新力度加大,推广应用效果明显,但在一些基层农户中还存在技术跟不上的情况。
3. 品牌建设:部分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不够成熟,营销渠道单一,影响了产品竞争力。
四、调研建议
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高农户的技术水平和产业水平。
2. 加强品牌建设,拓宽营销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3. 加强示范引导,推广特色农业的新技术和新模式。
五、总结
特色农业在当地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通过此次调研,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为特色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中国农村产业也在不断变革中。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产业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
一、农产品加工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是目前中国农村产业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
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农村地区都建立了相应的农产品加工厂。
比如,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了花生油、鲜花干燥、水稻机械加工等产业。
这些产业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也为周边的城市提供了高质量的农产品。
二、特色小镇建设随着巨大经济需求的增长,许多地方开始建设特色小镇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特色小镇已经成功培育出了一批创新模式,在当地推进了实地化的发展。
例如,一些小镇借助自然资源,建立了旅游产业,从而拓宽了产业的营收途径。
三、生态农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有机农业的理念的倡导,生态农业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可。
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量普及抽水灌溉和喷雾灌溉等技术,为农业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小农户的自留地种植除了以上的这些经济模式之外,小农户所种植的自留地也是中国农村产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我们走访到了一些村庄,了解到在那里,许多农户都种植了自留地,并在当地卖掉自己的农产品。
这种产业形式虽然较为传统,但也在大力推动着当地农村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农村产业的发展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比如,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导致产业发展受阻;此外,生态环境的恶化也给当地经济带来了诸多影响。
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有效措施和支持,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五、农村电商的崛起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产品销售也走上了网上。
农村电商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形式,已经在农村地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电商平台,农村地区的农产品能够更快速、高效地销售出去。
同时,电商平台也为农村地区的人们带来更多的服务,使生活更加便捷。
六、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现代科技已经进入了农业领域,许多创新性的技术得到了普及。
2023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
2023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报告1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西吉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42万亩,种植马铃薯120万亩;牛、羊、猪、禽存栏7074万头,出栏6775万头,肉类总产量11万吨,优质牧草留床面积7615万亩,实现牧业总产值21亿元;设施农业及西芹总产值21679万元;新建拱棚14598亩,维修日光温室224座,设施农业投入生产17265亩;全县累计发展设施农业面积39797亩,其中:拱棚37397亩,日光温室2400亩;完成旱作节水农业覆膜保墒面积1633万亩。
马铃薯总产在180万吨以上,全县农民人均马铃薯产业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55万个羊单位,肉类总产量达到1.5万吨,实现木业总产值3.6亿元,人均草畜产业纯收入达到350元以上;西芹实现总产14万吨,西芹产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农民人均西芹产业纯收入达到180元;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保墒面积23.8万亩,实现农牧业总产值14.4亿元。
同时,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建成自治区级现在农业示范基地4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7个,农牧业科技示范点40多个,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组织29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3家。
全县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总数达到33个,生产单位21个,产量达到100万吨,实现产值2.2亿元。
全县绿色产品生产企业2家,绿色产品产品数2个,绿色产品产量达到53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西吉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不论从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满足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要求来看,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区域化布局不均衡,基地建设规模扩大比较困难。
产业总体上分布不均衡,对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建设有很大的局限性。
就拿马铃薯来说,尽管走向了国内、国际市场,首先高品质的产品数量如果满足不了外商的需求,创汇增收的前景也就不会很乐观。
关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本次调研报告主要针对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
农业特色产业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农业的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农业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向相关企业、农户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发放问卷,并选择了若干个典型的农业特色产业区进行实地走访,直观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发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业特色产业企业在过去几年间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销售额增长迅猛,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
同时,农户通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实现了农业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发展模式的不同调研发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多种多样,既有以企业为主导,农户以产销合作形式参与的模式,也有以农户为主体,通过合作社等机构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模式。
不同的发展模式对于特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存在的问题尽管农业特色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业特色产业的市场开拓不够,销售渠道单一,导致产品销售面临一定困难。
其次,部分农业特色产业缺乏科技支撑,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限制了其发展潜力。
此外,一些农业特色产业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影响了生产经营的效率。
四、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加强科技创新支撑,提升农业特色产业的技术水平,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3.加大农业特色产业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五、总结本次调研报告对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相信可以有效推动农业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篇1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一、主要成效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党的__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加强农业,做特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烟叶产业。
做大做强“金三明”烟叶品牌。
突出发展“翠碧一号”特色品种和生态型无公害烟叶,保持年种植面积在40万亩以上,年产量6万吨以上。
笋竹苗木花卉油茶产业。
以竹山集约经营为重点,竹子现代科技园为示范,提高林地产出率,大力发展笋竹精深加工,大力发展苗木花卉和油茶产业。
新建丰产竹林6.56万亩,种植苗木花卉2.9万亩,新造和抚育油茶林4.2万亩。
畜牧水产业。
加快发展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同时积极推进产品深加工。
全市生猪年出栏139.71万头,肉牛出栏4.25万头,肉羊出栏18.82万头,家禽出栏2515.13万只,水产品年产量6.4万吨。
中药材产业。
重点抓好紧缺中药材和制药企业所需的原料药材品种栽培、引进和示范。
全市中药材面积达18.44万亩。
食用菌产业。
突出抓高海拔地区反季节和珍稀食用菌以及低海拔区域的草生型和城郊型“菜篮子”食用菌。
全年栽培食用菌2.7亿袋,产量7.66万吨。
果茶产业。
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引进推广优质品种,发展水果加工和茶叶精加工,扩大名优茶种植面积。
全年茶叶面积达24.66万亩,产量2.4万吨,水果面积114万亩,产量84.71万吨。
建莲产业。
进一步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建莲品种,与旅游观光农业相结合,加强深度开发建莲功能食品和医药原料,延长建莲产业链。
(二)产业经营水平不断提升现有国家级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和品牌农业金奖企业各2家,省级龙头企业18家,市级龙头企业135家。
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业特色产业已成为推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政策支持、市场前景等方面的情况,为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法,主要内容涵盖了农业特色产业的类型、发展模式、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方面。
三、农业特色产业的类型农业特色产业是指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强调地域特点、品种特色或产品特质的产业。
根据本次调研的结果,农业特色产业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 特色优质农产品:以优质品种、无公害、有机农产品为主导,如绿色蔬菜、有机茶叶等;2. 休闲农业:以农村旅游、观光农业为主要形式,如农家乐、农产品采摘等;3. 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农产品的加工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如农产品加工食品、保健品等;4. 精细养殖业:针对高品质、高附加值养殖产品的培育,如特色养殖、中药材养殖等;四、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在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途径上,调研结果显示存在以下几种发展模式:1. 合作社模式:农民通过成立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优势资源,共同种植、生产农产品,实现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2. 企业模式: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与农民合作或自主发展,参与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等全过程;3. 农民合作社+企业模式:农民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联合发展,由农民合作社负责农产品种植,由企业负责加工和销售,形成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4. 小农户模式:一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主要由小农户独立完成,通过市场经济方式完成销售。
五、市场需求和前景根据调研结果,农业特色产业的市场需求较大,市场潜力巨大。
消费者的需求逐渐从满足基本需求向追求品质、健康、环保方面转变,农业特色产业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休闲、养生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休闲农业和精细养殖业等农业特色产业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金塔县特色农业调研分析报告
金塔县特色农业调研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深入调研金塔县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优势、挑战及未来趋势,为当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策略建议。
报告基于实地考察、专家访谈以及数据分析,从产业规模、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
一、引言金塔县位于中国西部,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农业传统。
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金塔县特色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本报告通过对金塔县特色农业的系统研究,旨在分析其发展潜力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金塔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与布局金塔县特色农业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主要特色农产品包括有机蔬菜、特色水果、中药材等。
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形成了多个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
2.技术创新与应用金塔县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推广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
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金塔县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初见成效,部分产品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名牌称号。
市场开拓力度加大,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不断拓展,特色农产品走出县境,走向全国。
三、金塔县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与挑战1.优势分析(1)自然资源丰富:金塔县拥有独特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多种特色农作物的生长。
(2)政府政策支持: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特色农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增加,特色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2.挑战分析(1)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受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市场竞争激烈:特色农业领域竞争激烈,如何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科技支撑不足:虽然金塔县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科技支撑能力有待加强。
四、金塔县特色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与建议1.未来趋势(I)产业升级:金塔县特色农业将向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关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助推十百千万工程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助推十百千万工程的调研报告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为了助推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调研,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十百千万”工程,即到2035年,培育10个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形成100个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区,打造1000个特色农业品牌,实现特色农产品年销售额1万亿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成为关键环节。
二、调研目的我们进行这次调研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了解当前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状况,二是探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重要性,三是分析助推十百千万工程的关键措施。
三、调研内容1. 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实地走访和访谈,我们了解到,我国各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特色产业鲜有,有的地区虽有特色产业,但发展不够成熟。
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特色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形成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重要性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特色产业不仅可以丰富农产品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还可以带动农业农村产业链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3. 助推十百千万工程的关键措施为了实现十百千万工程的目标,我们认为需要采取以下关键措施:一是加大对农业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二是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三是加强农业特色产业的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强农业特色产业的科研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农业特色产业的调研,我们认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助推十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举措。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特色产业的支持和引导,鼓励农业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助推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我们将继续关注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的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关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助推十百千万工程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助推十百千万工程的调研报告此次调研报告的主题是关于如何通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来助推十百千万工程。
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农业特色产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而“十百千万工程”旨在通过发挥乡村地区的资源优势,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就业创业,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本次调研报告将结合实地调研的数据和案例分析,探讨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对十百千万工程的意义和作用。
一、农业特色产业助推十百千万工程的意义和背景1.农业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的支撑充分发挥农村资源、农民和市场的优势,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任务。
农业特色产业既可以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地域特色,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又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因此,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能够为十百千万工程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
2.农业特色产业对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可靠的途径。
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农民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和技能优势,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并逐渐摆脱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实现脱贫致富。
3.农业特色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可以推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通过培育和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可以实现农村产业的优化升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投资,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二、农业特色产业在十百千万工程中的实践案例分析1.十万工程:方特农业园方特农业园是一个以农业观光为主题的农业特色产业项目。
通过将旅游和观光与农业相结合,打造独特的乡村旅游景点,该项目成功带动了当地居民就业和农业经济发展。
方特农业园以精品农产品种植、休闲农业观光、农家乐等为主要业态,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
2.百万工程:草莓产业发展示范区草莓产业发展示范区是一个通过规模化、集中化种植和科学管理来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项目。
江西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江西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为深入了解江西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我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
一、江西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1、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江西省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如赣南脐橙、南丰蜜桔、庐山云雾茶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知名度逐步提高。
同时,畜牧业、渔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养殖结构不断优化,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近年来,江西省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带动能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农民增收。
3、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各地纷纷建设农业产业化园区,集聚了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等多种功能。
园区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企业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发展态势,促进了农业产业的集聚发展。
4、农产品品牌建设初见成效江西省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举办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加强品牌宣传推广等措施,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如“泰和乌鸡”“广昌白莲”等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江西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虽然江西省农业产业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2、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实力较弱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足,市场开拓能力有限。
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还不够成熟,组织化程度较低,带动能力不强。
3、农业科技支撑不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低。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够完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短缺,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技术需求。
4、资金投入不足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目前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
某某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pptx
(三)生产方式持续转变
一是农业绿色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持续开展绿色防控和科学施肥技术示范推广,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2023年末,某某县共有4户企 业持有“两品一标”有效证书21个(有机产品17个、绿色食品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用标产值达600多万元。 二是数字技术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不断增强。建立数字农业建设示范点、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物联网在农业中的 应用试点,积极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网络营销新模式和信息化管理服务。三是产业融合度稳步增强。通过培育壮 大农业龙头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开拓产品市场,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 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优势吸引高素质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力整体质量。
(四)以现代科学技术要素应用引领生产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导产业内部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是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关键因素。一要以先 进科学技术应用引领生产方式变革。把设施化农业作为生产方式变革的突破方向,加大生产环节中先进技术设施装 备的投入和运用,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推进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以产业内部先进 生产要素的主动应用引领生产方式的变革方向,推动传统农业从技术水平低下的粗放型、户外型农业向技术要求较 高的集约型、设施型农业转变。二要把数字化生产作为发展效益的重要方式。加快农业数字化互联互通的建设、推 广和应用,提高农业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中对市场的把控能力,推动农业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 展,改变产业发展单一化、扁平化趋势。三要把绿色化生产作为发展质量的标准。要切实强化绿色发展意识,以“减 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准则,系统构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把农业投入品使用作为突破口,规范农业投入 品经营方式,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技术培训和指导,引导产业主体大力采用物理类、生物技术类农业投入品,科学 使用化学类投入品,同时加强农业执法监管,提高农产品绿色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以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对农 产品消费的绿色、生态、安全要求。
乡镇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乡镇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农业产业发展是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为深入了解本乡镇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探索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我们对本乡镇农业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本乡镇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结构本乡镇农业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种植业以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和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花卉)为主;养殖业以生猪、家禽养殖为主;农产品加工业主要涉及粮食加工和果蔬加工。
(二)规模与效益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本乡镇农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部分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的经营面积和养殖数量逐年增加,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也有所提升。
但总体上,农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仍有待提高,产业效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技术与设施在农业技术方面,本乡镇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但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新技术的应用普及程度还不够高。
农业基础设施方面,虽然近年来加大了投入,但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道路不畅等问题仍然存在,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四)市场与销售本乡镇的农产品主要销往本地市场和周边城市,销售渠道相对单一。
一些特色农产品虽然品质优良,但缺乏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不高。
同时,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农民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
二、存在的问题(一)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占比较大,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产业之间的融合度不高,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农业附加值较低。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经营主体以小农户为主,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农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
农业合作社发展不够规范,作用发挥不充分,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
(三)农业科技支撑不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缺乏自主研发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农业科技人才短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关于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日益受到重视。
农业特色产业是指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具有一定特色的农产品生产或加工业态。
通过对农业特色产业的调研,可以了解农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依据。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地农业特色产业的调研,分析其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等。
实地走访通过对农业特色产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实地考察,获取直观的信息;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对农民和相关企业的意见进行了解;文献研究对国内外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三、调研结果1.产业发展现状经调研,某地农业特色产业以水果种植、特色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导,其中水果种植是最具特色的产业。
某地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宜于水果种植,在近几年,该地热带水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也逐渐丰富。
特色养殖方面,养殖业主要以家禽和家畜为主,农民普遍采取规模化的养殖方式,提高了产品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的质量和效益。
农产品加工方面,某地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渐增多,加工技术也得到了提升。
2.存在的问题(1)缺乏品牌打造:虽然某地的农产品质量较高,但缺乏知名品牌,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
(2)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销售主要依靠中间商,农民往往面临价格被压低的情况,难以获得合理的收益。
(3)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某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生产环节不规范和质量检测不到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市场信任度。
四、调研建议(1)加强品牌建设:应通过农产品的品牌打造,提升市场竞争力。
可以采取注册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等方式,确保品牌的独立性和知名度。
(2)优化销售渠道:建立农产品直销市场和农民合作社,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实现产销对接,提高农民的收入。
(3)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和加工环节的监管,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一、农业产业概况大关镇位于邵阳县城西南部,距县城9公里,区域面积77.8平方公里,是邵阳第三大镇,下辖7个行政村,2.2万人口,农民年均纯收入在6000元一8600元之间。
长期以来大关镇党委政府都非常关注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镇党委政府按照〃以特色产业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以农业产业发展促使农民增收致富,以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全镇和谐稳定〃发展思路,以〃一村一品"为产业发展主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抓项目、建基地、扶龙头、组协会,充分挖掘特色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切实加快了全镇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
二、目前主要思路及措施近年来,大关镇党委政府根据该镇的实际,按照“依靠科技,政策扶持,突出优质,打造特色,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形成了脐橙、水产养殖、果蔗、西瓜、生猪、制种、玉米、生鸭养殖等八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建成了万屯脐橙标准园,目前大关镇南风村正在申请"绿色脐橙〃。
(一)探索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根据该镇实际,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香果果品和天龙水产,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生产+农超对接〃、产业化经营模式,增强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相关性,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二)加大科技兴农富农力度该镇结合〃阳光培训〃和开展〃新农民培训〃活动,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技术人员”的三方合作模式。
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引进、试验、示范力度。
在新农网上增设了〃气象与农事”栏目,加大了网络促销农产品力度。
共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400多人次,阳光工程培训IOO多人次。
(三)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到2023年止该镇共有农业专业合作社26个,通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的〃阳光培训〃,进一步规范完善专业合作社章程、制度、机构设置图和挂牌上墙,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流转形式,提高农民入社率,打造了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范文(一)衡水是传统农业大市, 农业农村经济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前,我市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较快,但农业现代化仍较为滞后,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加速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同步”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为此,我科结合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完成了这篇调研报告。
一、衡水市自然地理和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总面积8815平方公里。
全市属黄河冲积平原,海拔15-30米,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明显。
年平均温度12.6摄氏度,年均降水量524毫米,年平均日照2616.8小时,无霜期为200天左右。
衡水市下辖11个县市区、1个工业新区和衡水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全市总人口442.4万,其中农业人口340.2万。
全市耕地面积85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15万亩,占耕地面积83.4%。
衡水市农业资源丰富,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人均粮、棉占有量多年来一直位居全省第一,是河北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2020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92.5万亩,总产量378.9万吨。
其中:夏粮183.3万吨、秋粮195.6万吨。
棉花播种面积196.5万亩,总产量15.1万吨。
油料播种面积44.6万亩,总产量11.1万吨。
全年蔬菜播种面积达126.4万亩,蔬菜产量438.1万吨。
瓜果播种面积19.5万亩,产量77万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38.5万吨,全年禽蛋产量29.4万吨,牛奶产量9.6万吨。
基本上均呈增长态势。
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5%,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8.9%。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化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条件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始终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全市农业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坚实基础。
202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粮食总量达到378.9万吨,实现九连增;棉、油生产稳步发展;“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38.5万吨、29.4万吨、9.6万吨,分别增长2.0%、0.1%和13.3%;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人均纯收入达到6167元,比上年增长15.2%。
(二)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逐步形成。
畜牧业、蔬菜产业与粮食产业共同构成了全市农业经济的三大支柱。
一是到2020年全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发展到8396个,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饶阳、武强、桃城、武邑的奶牛、肉牛,安平、深州、饶阳、景县的瘦肉型猪基本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
二是2020年设施蔬菜面积种植达到82.6万亩,外销占比达到72%,形成了桃城区、武邑、武强、饶阳、阜城西瓜、故城、冀州等一大批特色蔬菜生产基地。
三是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提高到98%和73%,武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及养元智汇、格林新大陆、顺尧、汇源、东方绿树、津龙、京安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康发展,农产品优质率、加工转化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创建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格局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效果明显,截止到2020年3月底,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99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46家,市级示范社100家,覆盖了种、养、加、储运、农机、中介等各行业和粮、棉、油、肉、蔬菜、禽蛋、奶(肉)牛、林果、毛皮等产业及所有特色乡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重点龙头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目前,全市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了3家43家, 其中国家级重点企业新增1家,省级重点企业新增11家。
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18家(2011-2020年度),2020至2020年度的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申报和初评工作也已基本结束,从初评情况看,达标企业总量已超过300家。
(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旱作农业、以工代赈、巩固退耕还林、衡水湖湿地保护等一大批强农惠农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村内街道硬化,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工程,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农村通信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生活条件。
到2020年共建成农村五保供养机构43所,农村互助幸福院1039家,改造农村危房1.48万户。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2.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保障,阜城县、安平县、桃城区、武邑县实现整县推进。
(五)农业科技转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步伐。
重点推广良种良法配套、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等一批增产增收和标准化新技术,扎实开展多种方式的农民种养知识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
着眼京津市场,生产高质量、高标准、无药残、无公害的畜禽产品。
四、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因素“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更加有利,机遇难得。
一是国家经济环境继续看好。
国内经济总体向好,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在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将保持持续上涨态势,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确保粮食供给稳定、储备充足。
二是国家政策支持更加强化。
“十二五”期间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完善现代农业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等方面制定各种扶持政策。
三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引领推动作用更加明显。
近几年我市工业化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
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为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
城市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扩大农产品消费需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是科学技术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
随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强、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得到大力发展、农技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入户率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高。
五是我市区位优势日益突出。
衡水是京津冀都市圈中离北京、天津最近的城市之一,特有的区位优势使我市成为京津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棉花生产基地。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深入推进,三省市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为我们更好地利用京津的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资源发展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提供了良好机遇。
五、制约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市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初级阶段,推进现代农业仍将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 环境资源约束加剧,保障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生产对各种自然条件所带来影响反应敏感。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灾害频发、病虫害、疫害几率增高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极为不利影响,同时工业废物的排放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地力降低,农产品产量质量同步下降等问题,而且我市水资源量匮乏,仅占全国人均的6.7%,且高耗水的粮食作物在我市农业种植结构中长期占较高比重,资源性缺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二)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比较效益偏低的矛盾较为突出。
自去年以来,国内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致使不少农民遭受损失,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农民面临着更多“高成本”风险,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上涨,用工费、柴油价格上涨,使种植成本提高,种粮比较收益依然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
(三)农业劳动力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
随着农业生产引进的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增加,由于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民技术准备不足导致的技术风险日益突显。
(四)农户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明显。
虽然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年增加,但是农户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规模小、数量多、生产分散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存在规模小,管理方法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大等问题。
六、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一)树立现代理念,推动思路创新发展现代农业,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组织形式和推进手段,现阶段要特别注重以产业化、工业化思维和项目化手段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产业化思维就是运用社会化大生产的理念,把农业作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整个大产业链条中的一环,从产业之间内在联系和要求出发,延长和拓展产业链,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工业化思维就是把工业管理理念、组织方式、营销手段、科学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推动农业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项目化手段就是以项目为载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把农业投资经营活动按照投资项目方式进行运作,可以实现科学论证和合理组织,有效提高投资效益,同时也符合当前政策要求,有利于争取国家支持。
(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粮、棉、油是我市的传统农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全市粮、棉、油人均占有量已经位居全省、全国前列。
当前,我市传统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占地比重偏大和比较效益低。
目前,全市粮棉油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高居90%左右,其中粮占70%左右;受价格、生产成本和经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粮棉油的比较效益明显低于蔬菜、果品和畜牧等其他产业。
粮棉油占地比重偏大势必挤压其他产业发展空间,并影响到农民收入,从长远看并不利于粮棉油产业的发展。
改造提升粮棉油传统产业一是通过增加投入、主攻单产等措施,在保持粮、棉、油总产量稳定增长、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其占地比重。
二是优化粮棉油产业布局,适当向优势区域集中。
粮食生产要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实现集中连片开发,开展粮食稳产增产行动,建成一批吨粮县。
棉花生产逐步向冀州、故城和枣强优势产区集中,重点抓好深州、饶阳和安平油料基地建设,形成一批规模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