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二、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人民公社体制的最大弊端在于政社合一, 人民公社体制的最大弊端在于政社合一,在 于国家直接经营。在政社合一的公社体制下, 于国家直接经营。在政社合一的公社体制下, 国家直接参与经营、直接干预流通和分配, 国家直接参与经营、直接干预流通和分配, 不许农村生产要素按经济规律流动、 不许农村生产要素按经济规律流动、合理布 客观上否定的集体所有制, 局,客观上否定的集体所有制,否定了集体 经济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 经济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
只短短几个月时间,参加公社的农民有一亿二千多万户, 只短短几个月时间,参加公社的农民有一亿二千多万户, 占全国各民族总农户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占全国各民族总农户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在全国农村普遍地发动组织人民公社, 在全国农村普遍地发动组织人民公社,超越了群众的觉 悟水平和农村生产力的要求, 悟水平和农村生产力的要求,混淆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 有制的界限,从而使“一平二调” 有制的界限,从而使“一平二调”(是指在新中国盛行一 时的农村基层组织“人民公社” 时的农村基层组织“人民公社”内部所实行的平均主义的 供给制、食堂制(一平 对生产队的劳力、 一平), 供给制、食堂制 一平 ,对生产队的劳力、财物无偿调拔 (二调 。 )、“共产风”盛行起来。公社化初期实行的政 二调)。 )、“共产风”盛行起来。 二调 社合一,权力过分集中,基层的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 社合一,权力过分集中,基层的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取 消了生产责任制,经济核算制度也完全被抛弃, 消了生产责任制,经济核算制度也完全被抛弃,严重地损 害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体制, 害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体制,实际 上是在社会一体化基础上将国家行政权力和社会权力高度 统一的基层政权形式。 统一的基层政权形式。
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 年 月在北戴河召 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中共中央关 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作出 后发动起来的。 后发动起来的。 1958~1981年,“人民公社”制度成为中 年 人民公社” 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 三级所有、 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 队为基础”
2、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为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秘密订约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秘密订约, 18户村民秘密订约, 决定在本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随着1979 1979年关于实 决定在本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随着1979年关于实 全国范围的展开, 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问题讲座 全国范围的展开, 人们开始敢于冲破长期禁锢思想的种种桎梏, 人们开始敢于冲破长期禁锢思想的种种桎梏,才使 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邓小平于1980年5月发表了《关于农村政策问题》 月发表了《 邓小平于 年 月发表了 关于农村政策问题》 的讲话,肯定了肥西和凤阳农民自发实行的包产到 的讲话,肯定了肥西和凤阳农民自发实行的包产到 1980年底 实行“包产到户” 年底, 户。到1980年底,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从年 初占全国生产队数的1.1% 提高到14.4% 1.1%, 14.4%。 初占全国生产队数的1.1%,提高到14.4%。
3、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
1982年 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再一次肯定 了包产到户的方向。同年11 11月 中共中央《 了包产到户的方向。同年11月,中共中央《当前 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文件, 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文件,这一文件对包 产到户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983年 产到户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983年,成 为中国农村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一年, 为中国农村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一年,包产 到户迅速发展为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1983年 到户迅速发展为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到1983年 包产到户,占农户总数的94.5% 1984年底的 94.5%。 底,包产到户,占农户总数的94.5%。1984年底的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郑重宣布,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郑重宣布,“联产承包责任 制和家庭经营长期不变” 制和家庭经营长期不变”。这标志着联产承包责 任制在全国普遍实现,人民公社制度已在实践中 任制在全国普遍实现, 开始解体。 开始解体。
4、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进一步发展
在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 改革目标的推动下, 改革目标的推动下,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责任 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中央出台了 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如农民的承包土地在 承包期15年到期后,再延长30 15年到期后 30年 承包期15年到期后,再延长30年;在耕地的 承包期内, 承包期内,允许土地的使用权依法进行有偿 转让;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转包、 转让;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转包、 入股等多种形式办家庭农场、合作农场等, 入股等多种形式办家庭农场、合作农场等,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四荒地”的使用权可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四荒地” 以进行拍卖等。 以进行拍卖等。
主要内容
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的推行 包责任制的推行 以市场为取向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 以市场为取向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 革 农业发展新阶段及其改革展望 农业发展新阶段及其改革展望
作业
第一节 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人民公社(People s commune)体制的建立 人民公社(People‘s commune)体制的建立 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The household system)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的推 行和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 行和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成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成效
1958年 中国实施了一种激进的发展战略- 1958年,中国实施了一种激进的发展战略- -”大跃进”,提出了在短期内“赶英超 大跃进” 提出了在短期内“ 美”的战略目标。为了配合这一战略,农 的战略目标。为了配合这一战略, 业集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了,一种“ 业集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了,一种“一 大二公”的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 大二公”的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 人民公社于1958年夏秋之交建立起来了。 人民公社于1958年夏秋之交建立起来了。 1958年夏秋之交建立起来了
年代初期经济十分困难形势下, (3)在60年代初期经济十分困难形势下,包 ) 年代初期经济十分困难形势下 干到户又第三次兴起,主要集中在河南、 干到户又第三次兴起,主要集中在河南、 四川、安徽、甘肃等省区。 四川、安徽、甘肃等省区。但1962年1月中 年 月中 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工作会议, 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工作会议,立即开 始纠正包干到户的做法, 始纠正包干到户的做法,改组了广泛推行 包干到户的安徽省委,这样, 包干到户的安徽省委,这样,第三次兴起 的包干到户就又一次被压下去 。
2、什么是人民公社? 、什么是人民公社? 所谓“ 所谓“大”,是指规模大,一乡一社,几 是指规模大,一乡一社, 千农户、几万人口成立一个公社; 千农户、几万人口成立一个公社;所谓 是指“公有化程度比高级社高” “公”,是指“公有化程度比高级社高”。 公社实行“ 工业)、 )、农 农业)、 )、商 公社实行“工(工业)、农(农业)、商 商业)、 )、学 文化教育)、 )、兵 (商业)、学(文化教育)、兵(全民武 相结合” 政社合一” 装)相结合”和“政社合一”既是社会结 构的基层单位,又是政权组织的基层单位。 构的基层单位,又是政权组织的基层单位。
具体说来, 具体说来,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都由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 国家层层下达计划,严格规定。 国家层层下达计划,严格规定。 2、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剪刀差政策,从 、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剪刀差政策, 流通分配领域对农民强制剥夺, 流通分配领域对农民强制剥夺,对农村生 产力发展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产力发展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3、由于农民在生产和流通分配上丧失了自主 、 权,对个人消费品分配和消费也丧失了自 主权。 主权。 人民公社体制的以上弊端, 人民公社体制的以上弊端,造成中国农业生 产长期陷入困境。事实上,回顾中国50年 产长期陷入困境。事实上,回顾中国 年 代的合作化运动,人们发现, 代的合作化运动,人们发现,1958年“大 年 跃进” 跃进”之前的农业生产合作运动基本上是 成功的。但在1958年后的人民公社运动中, 年后的人民公社运动中, 成功的。但在 年后的人民公社运动中 农民生产积极性没有了, 农民生产积极性没有了,农产品的供给出 现持续的不足和下降趋势。 现持续的不足和下降趋势。
返回
一、人民公社体Biblioteka Baidu的建立
organize) 1、由互助组(Help each other to organize)发 由互助组( 展到人民公社 1949年 1952年 我国农村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949年-1952年,我国农村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952年参加互助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0%。 年参加互助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0 1952年参加互助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0%。 在此基础上,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发展了农业生产初级社 --一种比互组规模更大的生产合作社 一种比互组规模更大的生产合作社。 --一种比互组规模更大的生产合作社。在进入 1956年以后 年以后, 1956年以后,农业生产集体化的进程被人为地加 快了,参加初级社的农户由1955年的14 1955年的14% 快了,参加初级社的农户由1955年的14%上升到 年底的96.3 96.3%。 1956 年底的96.3%。
返回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人民 公社体制的解体
1、“包产到户”三起三落的历史 、 包产到户” 年代合作社运动高潮中, (1)早在 年代合作社运动高潮中,浙江、 )早在50年代合作社运动高潮中 浙江、 四川第一次出现了包产到户, 四川第一次出现了包产到户,但立即被强加上各 种罪名。 种罪名。 年代末, (2)50年代末,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包产 ) 年代末 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到户又一次在湖北、河南、陕西等地兴起, 到户又一次在湖北、河南、陕西等地兴起,在全 国范围内很快就受到严厉批判, 国范围内很快就受到严厉批判,这次包产到户前 后仅经过三、 后仅经过三、四个月时间就被彻底压下去 。
1983年10月12日 中共中央、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 布了《 布了《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 1985年春 年春, 知》。到1985年春,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 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 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政社分 设和乡政权建立的完成, 设和乡政权建立的完成,标志着农村人民 公社体制的正式终结, 公社体制的正式终结,中国农业完成了由 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到 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双层经营制度” 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双层经营制度”的过 渡。
第五章 农村集体所有制改革的 理论与实践
农村集体所有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农村集体经济体 通过本章学习, 制改革的历程; 制改革的历程;掌握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主要成就及其改革成本 认识中国农村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任务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的改革成就; 包责任制的改革成就;探索中国农村发展新阶段 的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