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精馏练习-原
化工原理--精馏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蒸馏是利用各组分( )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
CA 溶解度;B 等规度;C 挥发度;D 调和度。
2.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 )组分。
CA 可挥发;B 不挥发;C 易挥发;D 难挥发。
3.(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AA 液相回流;B 进料;C 侧线抽出;D 产品提纯。
4.在( )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C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再沸器;D 换热器。
5.再沸器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 )流。
DA 上升物料;B 上升组分;C 上升产品;D 上升蒸气。
6.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 )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BA 塔顶气相;B 塔顶液相;C 塔底气相;D 塔底液相。
7.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 )回流。
BA 气相;B 液相;C 固相;D 混合相。
8.在精馏塔中,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 )。
CA 浮阀板;B 喷射板;C 加料板;D 分离板。
9.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 )。
BA 精馏段;B 提馏段;C 进料段;D 混合段。
10.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 kmol/h ,x F = 0.6,要求塔顶x D 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
(则W=0) BA 60 kmol/h ;B 66.7 kmol/h ;C 90 kmol/h ;D 100 kmol/h 。
11.精馏分离某二元混合物,规定分离要求为D x 、w x 。
如进料分别为1F x 、2F x 时,其相应的最小回流比分别为1min R 、2min R 。
当21F F x x >时,则 ( )。
AA .2min 1min R R <;B .2min 1min R R =;C .2min 1min R R >;D .min R 的大小无法确定12. 精馏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是因为( )。
第三章 特殊精馏汇总

3.2 加盐萃取精馏 3.2.1 加盐萃取精馏的基本原理
加盐萃取精馏是把盐加入到萃取精馏的溶剂中,吸取溶盐精馏 中盐可以提高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利用萃取精馏中溶剂是液体, 易循环,克服了溶盐精馏中固体盐回收、输送困难等缺点。
1.盐效应机理
盐析:把盐加入饱和的非电解质水溶液中,如果非电解质的 溶解度下降,则称为盐析。
盐溶:如果溶解度增加,就称为盐溶。
lg
L0 L
KCs
德拜静电理论:加入盐的非电解质水溶液中,在盐离子的电
场作用下,具有较高介电常数的分子聚集在离子的周围,把
具有较低介电常数的分子从离子的附近驱出,使体系的自由
经验式:
lg s kN
k为盐析常数;N为盐的浓度;
3.1.2溶盐精馏
1.溶盐精馏的基本原理
溶盐精馏是在待分离的原料液中加入第三组分 ---盐,使得原有的两种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显著增 加,直接采用普通精馏的方法就可以实现原有相 对挥发度很小或有恒沸物体系的分离。
加入的盐溶解到液相,并随液相在塔内自上向 下流动,从塔底产品中排出,经蒸发或结晶等回 收处理后,循环使用。
式中,τs为溶剂的极性溶度参数。
如果分子体积差(V1-V2)与V1之比 ≥ 5%,则首先考虑物理 作用,可以选择一个极性高的溶剂,其选择性高。
如果分子体积差(V1-V2)与V1之比≤ 5%,即分子体积很接近, 就应该考虑溶剂的络和作用。
2.盐的选择
盐和溶剂对叔丁醇—水体系相对挥发度的影响
化工原理-精馏习题课

第一章蒸馏1、熟悉气液平衡方程、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和q线方程的表达形式并能进行计算;2、能根据物料进料状况列出q线方程并用于计算,从而根据q线方程、进料组成还有气液平衡方程计算出点(x q,y q),再进一步计算出最小回流比R min;例如饱和液相进料(泡点进料)时,q线方程式x=x F,即x q=x F;而饱和蒸汽进料时,q线方程式y=x F,即y q=x F。
3、掌握通过质量分数换算成摩尔分数以及摩尔流量的方法,要特别注意摩尔流量计算时应该用每一个组分的流量乘以它们的摩尔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习题1:书上P71页课后习题第5题;分析:本题的考察重点是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之间的转换,这个转换大家一定要注意,很多同学在此常会出错。
在此我们采用直接将原料组成和原料流量都转换成摩尔量来进行计算,首先还是先列出所有题目给出的已知量,①子量②③子量④问题了。
习题2其中x q,y qx q=x F;q线方程,习题3液平衡方程,而全凝器没有这个性质。
所以根据题目首先还是列出已知条件(提醒:大家在读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题目给出的是质量分数还是摩尔分数,本题是摩尔分数相对比较简单,如果是质量分数的话一定要先转换成摩尔分数)这里大家要注意,因为我们分析知道分凝器相当于一块塔板,但是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精馏塔塔顶第一层板的液相组成,所以分凝器的塔板编号就不能是第一块,而一般我们对塔板编号是从塔顶往塔底编号,所以这里我们就假设分凝器是第零块塔板,下标用“0”代替,所以根据题目来说我们就知道分凝器向塔内提供的回流液就是分凝器上的液相组成,而分凝器上的气相则进入了全凝器,也就是说进一步分析题目,已知是泡点进料,根据上面几题分析,可知q=1,q线方程式x=x F,所以由此我们还可以知道以上就是我们根据题目所知道的条件②但是根据最小回流比的求算公式min D qq q x x R y x -=-我们可以知道要求最小回流比还缺少y q ,而要求它则必须知道气液平衡方程,然后代入x q 来求解,因此此处最重要的就是求出气液平衡方程,即:这样实际上就是要求相对挥发度α,因此必须找到某一块塔板上符合气液平衡的气液相组成数据代进这个方程就可以,而从上面分析我们就知道,分凝器上的数据恰好符合这一要求,所以把分凝器的数据(x 0,y 0)代入就可以求出α,也就是然后把0.5q x =代入上面气液平衡方程求出y q ,再代入最小回流比方程就可以求出最小回流比了。
第三章精馏操作技术习题

第三章精馏操作技术1、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的换算。
(1)甲醇—水溶液,甲醇的摩尔分数为0.45,试求其质量分数。
由得(2)苯—甲苯混合液中,苯的质量分数为0.21,试求其摩尔分数。
解:2、某常压精馏塔,用来分离甲醇—水溶液混合物,以获得纯度不低于98%的甲醇,已知塔的生产处理量为204kg/h的甲醇—水混合液,其中甲醇含量为69%,现要求塔釜残液中甲醇含量不大于1%,试计算塔顶、塔釜的采出量。
解:将质量分数换算成摩尔分数。
原料液的平均摩尔质量:原料液的摩尔流量:又答:塔顶、塔釜的采出量为4.567kmol/w 、3.311kmol/w3、某连续精馏塔处理氯仿—苯混合物,要求馏出液中含有96%(摩尔分数)的氯仿,进料量为75kmol/w,进料液中含气仿45%,残液中含氯仿为10%,自流比为3,泡点进料。
求:(1)塔顶的回流液量及塔釜上升蒸气的摩尔流量。
(2)写出精馏段、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解:(1)又提馏段总物料衡算: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4、连续精馏塔的操作线方程有精馏段:提馏段,试求泡点进料时,原料液,馏出液,釜残液组成及回流比。
解:由题意知:又其泡点进料q=1,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交点必过点联立得:得:又由L=DR F=D+W则5、在常压下用精馏塔分离某溶液,已知(均为摩尔分数),泡点进料,顶为会凝器,塔釜为间接蒸气加热,操作回流化为最小回流比的2倍,已知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2.4。
求:(1)理论塔板数及进料位置。
(2)从第二理论板上升的蒸气组成。
解:(1)由函板计算法,塔顶为会凝器,又由以上方程组可得:y 1=0.95 y 2=0.90 y 3=0.83 y 4=0.73 y 5=0.65 y 6=0.52 x 1=0.89 x 2=0.79 x 3=0.67 x4=0.53 x 5=0.40 x6=0.31 由上面结论可知:第六层为进料板。
泡点进料q=1,提馏段方程:又由:由相平衡方程式与上述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交替计算:y 7=0.42 y 8=0.31 y 9=0.21 y 10=0.12 y 11=0.06 x 7=0.23 x 8=0.16 x 9=0.10 x10=0.054 x 11=0.03 x 11=0.03理论板层数N= 11-1=10(不包括塔釜)综上所述,理论板数为10(不合再沸器),第6层为进料板。
化工原理习题第三部分蒸馏答案修改

1.精馏的原理是什么?答:精馏是指液体混合物经同时多次地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最后分离成近乎纯态的液体的分离过程。
2.压强对相平衡关系有何影响?精馏塔的操作压强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塔顶、塔底的温度和组成如何变化?答:一定温度下,总压增大,物系中各组分的饱和蒸气压随之升高,各组分挥发度差异变小。
精馏塔的操作压强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塔顶、塔底的温度将增大,塔顶组成将减小,塔底组成将增大。
3.精馏塔中气相组成、液相组成以及温度沿塔高如何变化?1、答:精馏塔气相中轻组分浓度沿塔高逐渐增浓,液相中轻组分浓度沿塔高逐渐增浓,温度沿塔高逐渐降低。
恒摩尔流假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要说明其成立的条件。
4.恒摩尔流假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要说明其成立的条件。
4、答:恒摩尔流假定的主要内容是:精馏段每块塔板上升的蒸气摩尔流量彼此相等,下降的液体流量也各自相等;同理,提馏段亦然。
即:精馏段:L 1=L 2=L 3=…=L n =L ; V 1=V 2=V 3=…=V n =V提馏段:L ’1=L ’2=L ’3=…=L ’n =L ’; V ’1=V ’2=V ’3=…=V ’n =V ’且L≠L ’,V≠V ’。
恒摩尔流假定成立的条件:⑴各组分的摩尔气化焓相等;⑵气液接触时因温度不同而交换的热量可以忽略;⑶塔设备保温良好,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5、进料热状态有哪些?对应的q 值分别是多少?答:进料的热状况有以下五种: ①冷液进料 ②泡点进料 ③气液混合进料 ④露点进料 ⑤过热蒸气进料。
对应的q 值范围分别为:①冷液进料,q >0; ②泡点进料,q =1; ③气液混合进料 ,0<q <1;④露点进料 ,q =0;⑤过热蒸气进料,q <0。
2、6、q 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q 值的物理意义:将1kmol 原料变成饱和蒸汽所需的热量与原料的摩尔汽化热之间的比值关系,其在数值上等于进料中液相所占的分率。
7、在进行精馏塔的设计时,若将塔釜间接蒸气加热改为直接蒸气加热,而保持进料组成及热状况、塔顶采出率、回流比及塔顶馏出液组成不变,则塔釜产品量和组成,提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及所需的理论板数如何变化?答:在上述条件下,塔釜产品量增加,组成减小,提馏段操作线斜率不变,所需的理论板数增加。
第三章-多组分精馏

3.2.4 实际回流比和理论板数
用Underwood方程求出Rm 后,实际回流比R一般 取作1.30Rm。
有了实际回流比和最少理论板数,求实际理论板数 常用的经验方法有:
Gilliland图、Erbar-Maddox图。
适用于相对挥发度 变化不大的情况
适用于非理想性 较大的情况
32
图3-9 Gilliland图
35
3.2.5 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计算方法 精馏简捷计算 ——FUG法
Fenske
Underwood Gilliland
Nm
Rm
R、N
36
开始
指定进料条件
指定两个关键组分的分离程度
估计非关键组分的分离情况
决定精馏塔操作压力和冷凝器类型 (泡、露点计算)
在塔压下作闪蒸计算
(绝热闪蒸计算)
计算最少理论板数和非关键组分的分离程度
多组分精馏 物系组成
轻非关键组分(LNK),轻组分 轻关键组分(LK) 中间组分
重关键组分(HK) 重非关键组分(HNK),重组分
非分配组分:只在塔顶或塔釜出现的组分; 分配组分:在塔顶和塔釜均出现的组分。 11
3.2.2 最小回流比(Rm)
二组分精馏: 最小回流比下,进料板上下出现恒浓区或夹点。
28
讨论与分析:
清晰分割假定比较适用的情况: 轻重关键组分的分离程度较高,轻组分的挥发度比 LK的挥发度大得多,而重组分的挥发度比HK的挥 发度小得多。
对于无中间组分的体系: 如A(LNK)、B(LK)、C(HK)、D(HNK)组成的体系, 先假定清晰分割,计算理论板数,再校验是否清晰 分割。
对于有中间组分的体系: 如A(LNK)、B(LK)、C(中间组分)、D(HK)、 E(HNK) 组成的体系,则根据C的相对挥发度是靠近 B还是靠近D来假定C在塔顶和塔釜的分配。
化工原理:精馏习题答案

化⼯原理:精馏习题答案精馏练习题⼀、填空题【1】精馏操作的依据是(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差异)。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流)。
【2】⽓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液两相温度(相同),液相组成(低于)⽓相组成。
【3】⽤相对挥发度α表达的⽓液平衡⽅程可写为()。
根据α的⼤⼩,可⽤来(判断⽤蒸馏⽅法分离的难易程度),若α=1,则表⽰(不能⽤普通的蒸馏⽅法分离该混合液)。
【4】某两组分物系,相对挥发度3=α,在全回流条件下进⾏精馏操作,对第n 、n+1两层理论踏板(从塔顶往下计),若已知==+1,4.0n n y y 则(0.182)。
全回流适⽤于(精馏开⼯阶段)或(实验研究场合)。
【5】某精馏塔的精馏操作线⽅程为275.072.0+=x y ,则该塔的操作回流⽐为(2.371),馏出液组成为(0.982)。
【6】在精馏塔设计中,若P Fx f 进料温度保持不变,若增加回流⽐R ,则p x (增⼤)wx (减⼩),VL (增⼤)。
【7】操作中的精馏塔,若进料温度FV x f 不变,若釜液量W 增加,则p x (增加),w x (增⼤)VL (增加)。
⼆、选择题(1)在⽤相对挥发度判别分离的难易程度时,下列哪种情况不能⽤普通蒸馏的⽅法分离(C )。
A.αAB >1B. αAB <1C. αAB =1D. αAB >10(2)在精馏的过程中,当进料为正处于泡点的饱和液体时,则(C )。
A.q >1 B.q <0 C.q=1 D.0<q <1(3)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 、n+1层塔板,其⽓相组成的关系为(C )。
A.y n+1>y n >y n-1 B. y n+1=y n =y n-1 C.y n+1<y n <y n-1 D.不确定(4)精馏塔中⾃上⽽下(C ).A.分为精馏段、加料板和提馏段三部分B.温度依次降低C.易挥发组分浓度依次降低D.蒸⽓量依次减少(5)某精馏塔的馏出液量是50kmo1/h ,回流⽐是2,则精馏段的回流液量是(A )。
化工原理考试题(精馏)

化工原理练习题(精馏)一.填空题1.精馏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已分析测得这四股物料的组成为0.62,0.70,0.75,0.82,试找出Y X Y X的对应值,Y____,X____,Y____ ,X_____,3. 某二元物系的相对挥发度α=3,在具有理论板的精馏塔内于全回流条件下作精馏塔操作,已知x0.3,则y4.某泡点进料的连续精馏塔,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80x+0.17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1.45x-0.015,则回流比R=____,馏出液组成x________,原料组成x=__________.釜液组成x=_________.5.如图所示,a点表示________;b点表示________;c点表示________;ab段表示_____________;bc段表示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5分)1. 某精馏塔精馏段理论板数为N论板数为N馏段的理论板数增加,精馏段的理论板数不变,且F、x q、R,V等均不变,则此时:()A. x xB. x xC. x xD. x x三..问答题1.精馏塔在一定条件下操作时,问将加料口向上移动两层塔板,此时塔顶和塔底产品组成将有何变化?为什么?四.计算题(65分)1. 分离苯和甲苯混合液,进料组成为0.4,馏出液组成为0.95,残液组成为0.05(以上组成均为苯的摩尔分率)。
苯对甲苯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44。
泡点进料,塔顶冷凝器为全凝器,塔釜为间接蒸汽加热。
试求:(1) 最小回流比;(2) 若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 2倍,列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3) 列出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2. 苯和甲苯混合液含苯0.4(摩尔分率,下同),流量为100kmol.h馏,要求塔顶x=0.9,塔底x=0.0677, D=40kmol.h R为1.4Rmin,已知操作条件下相对挥发度α=2.47是常数。
化工原理精馏习题课

第一章 蒸馏1、 熟悉气液平衡方程、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和q 线方程的表达形式并能进行计算;2、 能根据物料进料状况列出q 线方程并用于计算;从而根据q 线方程、进料组成还有气液平衡方程计算出点x q ;y q ;再进一步计算出最小回流比R min ;例如饱和液相进料泡点进料时;q 线方程式x=x F ;即x q =x F ;而饱和蒸汽进料时;q 线方程式y=x F ;即y q =x F ..3、 掌握通过质量分数换算成摩尔分数以及摩尔流量的方法;要特别注意摩尔流量计算时应该用每一个组分的流量乘以它们的摩尔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习题1:书上P71页课后习题第5题;分析:本题的考察重点是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之间的转换;这个转换大家一定要注意;很多同学在此常会出错..在此我们采用直接将原料组成和原料流量都转换成摩尔量来进行计算;首先还是先列出所有题目给出的已知量;为了便于区分;建议大家以后再表示质量分数的时候可以使用w 来表示;而表示摩尔分数时使用x 来表示:① 根据题目已知:w F =0.3;F=4000kg/h;w w =0.05;另外还可以知道二硫化碳的分子量Mcs 2=76;四氯化碳的分子量Mccl 4=154根据这些条件可以先将进料和塔底组成转换成摩尔组成② =+F x =二硫化碳摩尔量二硫化碳质量分数二硫化碳分子量总摩尔量二硫化碳质量分数二硫化碳分子量四氯化碳质量分数四氯化碳分子量0376=0.4650376+1-03154F x =..(.) ③ 同理可以求出塔底组成④ 对于原料液的质量流量转换为摩尔流量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分别用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各自的质量流量除以各自的分子量然后求和;即第二种是用总质量流量除以混合物平均分子量;而这种方法也是同学们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因为这里平均分子量应该是用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各自的摩尔分数乘以各自的分子量后求和;而不是用质量分数乘以各自的分子量求和;这样是很多同学计算有误的原因;因此正确的求法是⑤ 上面弄正确后;下面的步骤就比较简单;利用物料衡算以及回收率就可以求出来;方程组如下:上述方程组里面所有的组成都已经转变为摩尔组成;所有的流量也都变为摩尔流量了;这样计算就不会再有问题了..习题2:书上P72页课后习题第11题;分析:本题的重点实际是要大家掌握最小回流比R min 以及x q ;y q 的求法;根据公式其中x q ;y q 之间符合气液平衡方程式关系;所以只要知道这两个其中一个就可以知道另一个;而对于x q ;y q 可以根据进料状况来判定;如我们上面提到过;饱和液相进料泡点进料时;q=1;q 线方程式x=x F ;即x q =x F ;而饱和蒸汽进料时;q=0;q 线方程式y=x F ;即y q =x F ..算出x q ;y q 后代入上面公式就可以求出最小回流比..如果进料状况不是上面说的饱和液相进料或是饱和蒸汽进料的话;那么应该先根据书上的公式求出q 线方程;然后利用q 线方程与精馏段或提馏段或者不求q 线方程而直接用精馏段和提馏段方程求出二者间的交点坐标;也就是x q ;y q 再求出最小回流比即可..习题3:书上P72页课后习题第12题;分析:本题是精馏中相对复杂一些的综合题;包含了分凝器与全凝器的区别、最小回流比的求解、进料热状况的判断和相关参数的求解、气液平衡方程的求解等等综合运用..①首先要明确分凝器和全凝器之间的区别;其中分凝器相当于一块理论塔板;所以上面的气液相组成仍旧符合气液平衡方程;而全凝器没有这个性质..所以根据题目首先还是列出已知条件提醒:大家在读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题目给出的是质量分数还是摩尔分数;本题是摩尔分数相对比较简单;如果是质量分数的话一定要先转换成摩尔分数这里大家要注意;因为我们分析知道分凝器相当于一块塔板;但是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精馏塔塔顶第一层板的液相组成;所以分凝器的塔板编号就不能是第一块;而一般我们对塔板编号是从塔顶往塔底编号;所以这里我们就假设分凝器是第零块塔板;下标用“0”代替;所以根据题目来说我们就知道分凝器向塔内提供的回流液就是分凝器上的液相组成;而分凝器上的气相则进入了全凝器;也就是说进一步分析题目;已知是泡点进料;根据上面几题分析;可知q=1;q 线方程式x=x F ;所以由此我们还可以知道以上就是我们根据题目所知道的条件②但是根据最小回流比的求算公式min D qq q x x R y x -=-我们可以知道要求最小回流比还缺少y q ;而要求它则必须知道气液平衡方程;然后代入x q 来求解;因此此处最重要的就是求出气液平衡方程;即:这样实际上就是要求相对挥发度α;因此必须找到某一块塔板上符合气液平衡的气液相组成数据代进这个方程就可以;而从上面分析我们就知道;分凝器上的数据恰好符合这一要求;所以把分凝器的数据x 0;y 0代入就可以求出α;也就是然后把0.5q x =代入上面气液平衡方程求出y q ;再代入最小回流比方程就可以求出最小回流比了..③而对于实际操作的回流比R;如果题目告诉了我们它是最小回流比的多少倍;那么根据倍数关系可以直接求出实际回流比;但是这道题目没有告诉我们具体倍数;所以实际回流比必须根据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来求;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式是:而与气液平衡方程不同的是;这里面组成坐标x;y 的不是同一层塔板的数据;而是本块塔板的液相组成x 与下一层塔板从上往下数的气相组成y 或者是上一层塔板的液相组成x 与本层塔板的气相组成y 之间来组成;这一点区别大家要牢记;避免计算时出错..而从题目上我们可以分析指导;我们知道第0块塔板的组成x 0;y 0;另外知道第一块塔板的液相组成x 1;而实际上要求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必须代入的坐标点应该是x 0;y 1;所以这里重点是要求y 1;而我们知道x 1;y 1是符合气液平衡关系的;所以把x 1代入气液平衡方程就可以求出y 1;再把y 1和x 0代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就可以求出实际回流比R 了..④至于进料流量F 只要根据回收率0.96D F Dx Fx =代入相关公式就可以求得;不再赘述..这道题目相对来说比较具有综合性;当然还没有涉及到提馏段方程的求解;另外大家应该熟悉塔内精馏段和提馏段气相和液相流量的关系;例如精馏段液相流量L=RD;气相流量V=R+1D;而对于本题所涉及的泡点进料我们可以知道;就是饱和液体进料;所以进料全部进入提馏段液相;因此提馏段液相组成L ’=L+F=RD+F;V ’=V=R+1D1、蒸馏是分离 混合物的单元操作..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刚体..2、蒸馏是利用各组分的 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A 溶解度B 等规度C 挥发度D 调和度3、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A 液相回流B 进料C 侧线抽出D 产品提纯4、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 ..A 精馏段B 提馏段C 进料段D 混合段5、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 kmol/h;x F = 0.6;要求塔顶x D 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A 60 kmol/hB 66.7 kmol/hC 90 kmol/hD 100 kmol/h..6、溶液被加热到鼓起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称为 温度..7、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若轻组分含量越高; 则泡点温度 ..8、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x-y 图上的平衡曲线离对角线越近; 说明该物系 ..9、精馏操作中; 回流比的上限称为 ;回流比的下限称为 ..10、设计一精馏塔时; 回流比选的大;则塔板数 ..11、对于正在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加大操作回流比;则塔顶产品浓度会 .. 提高12、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哪两个必要条件精馏塔的塔顶和塔底为什么要分别设置什么设备 1需要塔顶液相回流与塔底上升的蒸气..2需要冷凝器和再沸器..13、精馏操作中;在上限操作时对实际生产有无意义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在上限操作时;产品量为零;对实际生产无意义;一般在科研、装置开工期间或紧急停工时采用..14、什么是理论板理论板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15、设计一精馏塔时; 进料量对塔板层数有无影响为什么进料量对塔板层数无影响;影响塔板层数的因素主要有进料和产品的浓度、进料热状况以及回流比..16、将含24%摩尔百分数;下同易挥发组分的某液体混合物送入一连续精馏塔中..要求馏出液含95%易挥发组分;釜液含3%易挥发组分..送至冷凝器的蒸气量为 850 kmol/h;流入精馏塔的回流液为670 kmol/h..求: 1每小时能获得多少kmol的馏出液 2回流比为多少 3塔底产品量17、每小时将15000 kg含苯40%质量%;下同和甲苯60%的溶液在连续精馏塔中进行分离;要求釜残液中含苯不高于2%;塔顶馏出液中苯的回收率为97.1%..求馏出液和釜残液的流量和组成;以摩尔流量和摩尔流率表示..苯的分子量为78;甲苯的分子量为92解:进料组成釜残液组成原料液的平均分子量 MF= 0.44×78 + 0.56×92 = 85.8 kg/kmol 进料量 F = 15000/85.8 = 175 kmol/h由题意 DxD /FxF= 0.971所以 DxD= 0.971×175×0.44 a全塔总物料衡算为 D + W = 175 b全塔苯的衡算为 DxD+ 0.0235W = 175×0.44 c联立式a、b、c;解得 W = 95 kmol/h D = 80 kmol/h xD = 0.93518、氯仿CHCl3和四氯化碳CCl4的混合物在一连续精馏塔中分离..馏出液中氯仿的浓度为0.95摩尔分率;馏出液流量为50 kmol/h;平均相对挥发度= 1.6;回流比R = 2..求:1塔顶第二块塔板上升的气相组成;2精馏段各板上升蒸气量V及下降液体量L以kmol/h表示.. 氯仿与四氯化碳混合液可认为是理想溶液..19、一连续精馏塔;泡点进料..已知操作线方程如下:精馏段 y = 0.8 x + 0.172提馏段 y = 1.3 x – 0.018求原料液、馏出液、釜液组成及回流比..解:由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0.86;得 R = 4;;得 xD将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与对角线方程 y = x 联立= 0.06解得 x = 0.06;即 xw将两操作线方程联立解得 x = 0.38因是泡点进料;q = 1;q线垂直;两操作线交点的横坐标即是进料浓度;= 0.38∴ xF20、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由组分A、B所组成的理想混合液..原料液中含A 0.44;馏出液中含A 0.957以上均为摩尔分率..已知溶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5;最小回流比为1.63;说明原料液的热状况;并求出q值..解:采用最小回流比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即由相平衡方程; 得联立两方程; 解得 x = 0.367;y = 0.592此点坐标0.367;0.592即为xq ;yq..因 xF = 0.44;即xq<xF<yq;说明进料的热状况为气液混合进料..由q线方程;此线与平衡线的交点即是操作线与平衡线的交点有解出 q = 0.67621、今有含苯40%和甲苯60%摩尔百分数;下同的混合液; 欲用精馏塔分离出含苯95%的塔顶产品..进料为饱和液体; 塔内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5..若操作回流比取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 写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此溶液可视为理想溶液..解:因是泡点进料;xq = xF由相平衡方程最小回流比回流比 R = 1.5Rmin= 1.5×1.44 = 2.16精馏段操作线方程22、实验测得常压精馏塔精馏段相邻两塔板的上升气流组成分别为y n =0.885 ; yn+1=0.842;已知操作条件下平均相对挥发度3;回流比R=3.5;塔顶产品组成xD=0.95..求以汽相组成表示的第n板的单板效率..若在全回流情况下;精馏段相邻两塔板的上升气流组成变为yn=0.885 ; yn+1=0.822;则以汽相组成表示的第n板的单板效率又为多少。
化工基础第三章(精馏原理和流程装置)

0
xA
xf x(y)
yA
1.0
当温度达到该溶液的露点,溶液全部汽化成为组成为 yA= xf 的气相,最后一滴液相的组成为 xA。
2013-9-10
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的结果 气相中轻组分的浓度增大,重组分的浓度降低; 液相中重组分的浓度增大,轻组分的浓度降低。
2013-9-10
2、精馏原理
(1)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
2013-9-10
2013-9-10
溶液的汽化过程
在总压一定的条件下,将组 成为 xf 的溶液加热至该溶液的 泡点 TA,产生第一个气泡的组 成为 yA。 继续加热升高温度,物系变 为互成平衡的汽、液两相,两 相温度相同组成分别为 yA 和 xA 。
气相区 露点
t/C
两相区
露点线
泡点 泡点线
液相区
2013-9-10
(3)维持精馏操作稳定的必要条件——回流 多釜串连模型中每一个釜的工艺控制要求: ①各釜内的料液处在沸腾状态; ②上一级蒸馏釜内料液温度应低于下一级蒸馏釜的料液温度。 欲达到上述要求,则应: ①上一级的蒸馏釜中的轻组分浓度应大于下一级; ②每一级蒸馏釜中的料液组成在操作过程中维持不变。
);部分液体被汽化,产生上升蒸汽,依次通过各层塔板。 塔顶蒸汽进入全(冷)凝器被全部冷凝,将部分冷凝液用 泵(或借重力作用)送回塔顶作为回流液体,其余部分作为
塔顶产品(称为馏出液)采出。
2013-9-10
板式精馏塔.swf
2013-9-10
几个名词:
进料板:通常,将原料液加入的那层塔板称为进料板。
2013-9-10
2013-9-10
2013-9-10
2013-9-10
第三章_精馏

第三章_精馏第三章精馏⼀、概念题1、t09a01070精馏塔塔顶某理论板上汽相的露点温度为t 1、液相的泡点温度为t 2,塔底某理论板上汽相的露点温度为t 3、液相的泡点温度为t 4,试按从⼤到⼩顺序将以上4个温度排列如下:。
答: 4t =3t >2t =1t2、t09a01075某⼆元混合物,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
液相组成x A =0.4,相应的泡点为t 1;汽相组成4.0=A y ,相应的露点为t 2。
则t 1与t 2⼤⼩关系为。
答: 21t t < 3、t09a01080简单蒸馏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间歇、不稳定、分离程度不⾼ 4、t09a01086当塔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称该塔板为理论塔板。
答:离开的汽相与液相之间达到平衡时 5、t09a01090“蒸馏操作依据是组分间沸点差异”此话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错在“沸点差异”上。
6、t09a01093某精馏塔塔顶上升蒸汽组成y 1,经全凝器恰好冷凝到泡点,部分回流⼊塔,组成为x 0,则y 1 x 0 答: = 7、t09a01097精馏塔设计时,当回流⽐加⼤时,蒸馏釜中所需要的加热蒸汽消耗量将_______________。
答:增⼤ 8、t09a01111直接⽔蒸汽加热的精馏塔适⽤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合。
答:难挥发组分为⽔,且要求釜液中易挥发组分浓度很低。
9、t09a02073理想溶液的特点是同分⼦之间的作⽤⼒__________异分⼦之间的作⽤⼒,形成的溶液_____________容积效应和热效应。
答:等于,⽆ 10、t09a02081简单蒸馏过程中,釜内易挥发组分浓度逐渐________,其沸点则逐渐_________。
第三章 精馏3-2-恒沸精馏 (2)

按气液平衡关系的不同类型分别讨论如下:
一、恒沸物和恒沸组成的计算
(Azeotropic mixtures and calculation of azetropic composition)
2 恒沸物的特征和恒沸组成的计算
3.2
恒 沸 精 馏
(1) 二元系 ① 二元均相恒沸物 1)相图 二元恒沸物的性质: 混合物的蒸汽压组成曲线上之极值 点相当于汽、液平衡相的组成相等。且温 度的极大(或极小)值总是相当于压力的极 小(或极大)值——科诺瓦洛夫定律。
一、恒沸物和恒沸组成的计算
(Azeotropic mixtures and calculation of azetropic composition)
1 恒沸现象与恒沸物
3.2
恒 沸 精 馏
有时由于溶液与理想溶液的正偏差很大, 互溶性降低,形成最低恒沸物的组分在液相 中彼此不能完全互溶,液相出现两相区,为 非均相恒沸物。所有二元非均相恒沸物都具 有最低恒沸点。 对恒沸物: 一个气相,一个液相,—— 均相 一个气相,多个液相,—— 非均相
三、恒沸精馏的计算 Azetropic distillation calculation
掌握
提出问题:
[例题] 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乙苯与对二甲苯 混合液。原料液中乙苯的摩尔分数为0.40,要求 馏出液中含乙苯99.0%,釜残液乙苯含量不超过 1%。料液在饱和液体下加入塔中,操作回流比 R =75,乙苯与对二甲苯的平均相对挥发度 α12 = 1.06。 (1)试估算所需的理论塔板数。 (2)试讨论:当相对挥发度接近1时,用普通的 分离方法是否可行?若不可行,应采取什 么样的措施。
一、恒沸物和恒沸组成的计算
3.2
恒 沸 精 馏
化工原理精馏练习习题

化工原理精馏练习习题1、精馏过程的理论板是指()。
a.进入该板的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平衡b.离开该板的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平衡c.进入该板的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相等d离开该板的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相等2、减压蒸馏过程的恒摩尔流是指()。
a.每层塔板下降蒸汽的摩尔流量成正比b.每层塔板上升液体的摩尔流量相等c.每段每层塔板下降液体和上升蒸汽的摩尔流量分别相等d.精馏段每层塔板上升蒸汽的摩尔流量相等3、3、全系列流入时,y-x图上减压蒸馏段操作方式线的边线a.在对角线之上b.在对角线与平衡线之间 c.与对角线重合 d.在对角线之下当回流从全回流逐渐减小时,4、4、当流入从全流入逐渐增大时,减压蒸馏段操作方式线向均衡线紧邻。
为达至取值的拆分要求,向平衡线靠近。
为达到给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a.逐渐减少b.逐渐增多c.不变5、5、某精馏塔的理论板数为17块(包含塔釜),全塔效率为0则实际塔板数为(全塔效率为0.5,则实际塔板数为()块。
a.34b.31c.30d.326、某精馏塔未知xd=0.9,系统相对溶解度α=2,塔顶设立全凝器,则从塔顶第一块理论板上升的液体共同组成x1为()a.0.75b.0.818c.0.92d.0.97、若进料为饱和状态液体且液体量占到1/3,则q线的斜率为()a.-1/3b.-2/3c.-1/2d.-18、某二元混合物,α=3,全回流条件下n=0.3,则某二元混合物,α=3全回流条件下уn-1=()a.0.9b.0.3c.0.854d.0.7949、减压蒸馏的操作方式线就是直线,主要基于以下原因()a.恒摩尔流假设b.理想物系c.塔顶泡点流入d.理论板假设1、连续精馏过程的加料热状态有q>1种。
若q>1,则加热状态为。
2、减压蒸馏操作方式的依据就是,同时实现减压蒸馏操作方式的必要条件包含和。
3、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要求得到塔顶x不小于0xf=0.6,要求得到塔顶xd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化工原理习题第三部分蒸馏答案

化⼯原理习题第三部分蒸馏答案第三部分蒸馏⼀、填空题1、蒸馏是⽤来分离均相液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2、含⼄醇12%(质量百分数)的⽔溶液,其⼄醇的摩尔分率为%。
3、蒸馏操作是借助于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达到分离的⽬的。
4、进料板将精馏塔分为精馏段和提馏段。
5、理想溶液的⽓液相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
6、当⼀定组成的液体混合物在恒这⼀总压下,加热到某⼀温度,液体出现第⼀个⽓泡,此温度称为该液体在指定总压下的泡点温度,简称泡点。
7、在⼀定总压下准却⽓体混合物,当冷却到某⼀温度,产⽣第⼀个液滴,则此温度称为混合物在指定总压下的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8、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等于其饱和蒸⽓压。
9、相对挥发度的⼤⼩反映了溶液⽤蒸馏分离的难易程度。
10、在精馏操作中,回流⽐的操作上限是全回流。
11、在精馏操作中,回流⽐的操作下限是最⼩回流⽐。
12、表⽰进料热状况对理论板数的影响的物理量为进料热状况参数。
13、q值越⼤,达到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越少。
14、精馏塔中温度由下⽽上沿塔⾼的变化趋势为逐渐降低。
15、当分离要求⼀定,回流⽐⼀定时,在五种进料状况中,冷液进料的q值最⼤,此时,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最远,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最少。
16、精馏过程是利⽤部分冷凝和部分汽化的原理⽽进⾏的。
精馏设计中,回流⽐越⼤,所需理论板越少,操作能耗增加,随着回流⽐的逐渐增⼤,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和将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
17、精馏设计中,当回流⽐增⼤时所需理论板数减⼩(增⼤、减⼩),同时蒸馏釜中所需加热蒸汽消耗量增⼤(增⼤、减⼩),塔顶冷凝器中冷却介质消耗量减⼩(增⼤、减⼩),所需塔径增⼤(增⼤、减⼩)。
18、分离任务要求⼀定,当回流⽐⼀定时,在5种进料状况中,冷液体进料的q 值最⼤,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最远,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最少。
19、相对挥发度α=1,表⽰不能⽤普通精馏分离分离,但能⽤萃取精馏或恒沸精馏分离。
《分离工程》第3章 特殊精馏

第三章特殊精馏3.2 混合物组分相图3.3 萃取精馏3.4 恒沸精馏3.1 概述普通精馏不适用于以下物系的分离:╳α=1;╳α≈1;╳热敏性物系;╳含量低的难挥发组分;3.1概述实现分离、降低能耗为什么用特殊精馏?x, yTP 1P 2相对挥发度随压力变化大改变操作工艺或条件仍可采用普通精馏?3.1概述恒沸组成随压力变化76.5℃69.3%109.0℃60.1%2000kPa101.3kPa改变操作工艺或条件仍可采用普通精馏?H 2OCH 3CN3.1概述WaterAcetonitrile50%60.1%109.0 ºC69.3%76.5 ºC101.3kPa2000kPa塔1塔2恒沸物是非均相x,yT改变操作工艺或条件仍可采用普通精馏?3.1概述水相有机相水有机溶剂有机相水相进料塔1塔2分类:❒萃取精馏: 加溶剂S , 使a AB ❒恒沸精馏: 加溶剂S , a AS = 1 , a AB ❒加盐精馏: 加盐,a AB❒反应精馏: 通过分离促进反应,或者通过反应促进分离特殊精馏?分类?特殊精馏——既加入能量分离剂又加入质量分离剂的精馏3.1概述无盐5%盐盐饱和x1y1醋酸钾浓度对乙醇-水相平衡的影响Furter经验方程:加盐,a AB()ss kx =ααln 乙醇-水加盐精馏体系示例:甲醇和甲醛缩合生产甲缩醛,甲醛转化率低利用精馏促进反应,或者利用反应促进精馏通过精馏分离促进反应,提高转化率。
OH O H C O CH OH CH 263232+↔+第三章特殊精馏3.1 概述3.2 混合物组分相图3.3 萃取精馏3.4 恒沸精馏3.2 混合物组分相图ABCM三组分相图的几种形态等腰直角三角形坐标系等边三角形坐标系X-Y 直角坐标系00.20.40.60.8100.20.40.60.81YXMABCM简单蒸馏剩余曲线图三元混合物间歇蒸馏釜中液体完全混合,泡点3.2混合物组分相图(2)(3)(4)(5)WdtdWx y dt dx i i i )(-=WdtdW dt d -=ζ2,1,=-=i y x d dx i i iζ(1)3,2,1,==i x K y i i i 1,13131==∑∑==i iii ixK x),,,,,,(321321y y y x x x T f =ζ⎥⎦⎤⎢⎣⎡=)(ln )(0t W W t ζiy ix W ,剩余曲线图3.2 混合物组分相图剩余曲线:蒸馏过程中剩余液相组成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
化工原理-精馏习题课

第一章 蒸馏1、 熟悉气液平衡方程、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和q 线方程的表达形式并能进行计算;2、 能根据物料进料状况列出q 线方程并用于计算,从而根据q 线方程、进料组成还有气液平衡方程计算出点(x q ,y q ),再进一步计算出最小回流比R min ;例如饱和液相进料(泡点进料)时,q 线方程式x=x F ,即x q =x F ;而饱和蒸汽进料时,q 线方程式y=x F ,即y q =x F 。
3、 掌握通过质量分数换算成摩尔分数以及摩尔流量的方法,要特别注意摩尔流量计算时应该用每一个组分的流量乘以它们的摩尔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习题1:书上P71页课后习题第5题;分析:本题的考察重点是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之间的转换,这个转换大家一定要注意,很多同学在此常会出错。
在此我们采用直接将原料组成和原料流量都转换成摩尔量来进行计算,首先还是先列出所有题目给出的已知量,为了便于区分,建议大家以后再表示质量分数的时候可以使用w 来表示,而表示摩尔分数时使用x 来表示:① 根据题目已知:w F =0.3,F=4000kg/h ,w w =0.05,另外还可以知道二硫化碳的分子量Mcs 2=76,四氯化碳的分子量Mccl 4=154根据这些条件可以先将进料和塔底组成转换成摩尔组成② =+F x =二硫化碳摩尔量二硫化碳质量分数二硫化碳分子量总摩尔量二硫化碳质量分数二硫化碳分子量四氯化碳质量分数四氯化碳分子量0376=0.4650376+1-03154F x =..(.) ③ 同理可以求出塔底组成00576=0.096400576+1-005154W x =..(.) ④ 对于原料液的质量流量转换为摩尔流量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分别用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各自的质量流量除以各自的分子量然后求和,即()40001-0.340000.3+=33.971kmol/h 76154F ⨯⨯=第二种是用总质量流量除以混合物平均分子量,而这种方法也是同学们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因为这里平均分子量应该是用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各自的摩尔分数乘以各自的分子量后求和,而不是用质量分数乘以各自的分子量求和,这样是很多同学计算有误的原因,因此正确的求法是 ()0.46576+1-0.465154=117.73=4000117.73=33.976kmol/hM F =⨯⨯⑤ 上面弄正确后,下面的步骤就比较简单,利用物料衡算以及回收率就可以求出来,方程组如下:+=0.88F D WD F F D WFx Dx Wx Dx Fx ==+=回收率上述方程组里面所有的组XX 已经转变为摩尔组成,所有的流量也都变为摩尔流量了,这样计算就不会再有问题了。
第三章精馏练习-原

沸点恒沸物的条件为( )。
看看答案?
填空题
• 11、不加恒沸剂可完成恒沸物分离的方法有( ) 和( )两种。
• 12、由耳波和马多克思关联图求理论级数时要求 进料状态必须是( )。
• 13、分配组分是指在馏出液和釜液( );非分 配组分是指仅在( )出现的组分。
• 14、多组分精馏中,关键组分是指( )的组分。 • 15、回收率 是釜液W中( )与进料中HK的流
看看答案?
选择题
• 29、对某一恒沸体系,随着外压增大,其恒沸组 成变化趋势为( ) a.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大; b.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度增大; c.对最高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 大;对最低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 度增大; d. 对最低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 增大;对最高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 浓度增大。
看看答案?
选择题
• 32、分离同一混合物采用萃取精馏与采用普通精 馏相比有( )
a. 汽液比更大些;
b. 级效率更低些;
c. 级效率更高些;
d. 精馏温度更低些。
看看答案?
简答题
• 1、普通精馏塔的可调设计变量是几个?试按设计 型和操作型指定设计变量。
• 2、叙述用简捷法求普通精馏过程理论级数的步骤 • 3、什么是恒沸精馏,如何用三角相图求解恒沸剂
• 5、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 )
a. 最小理论级数;b. 最小回流比;
c. 压力;
d. 理论级数。
• 6、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 )
a. 计算简便;b. 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
c. 所需物性数据少;d. 计算结果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沸点恒沸物的条件为( )。
看看答案?
填空题
• 11、不加恒沸剂可完成恒沸物分离的方法有( ) 和( )两种。
• 12、由耳波和马多克思关联图求理论级数时要求 进料状态必须是( )。
• 13、分配组分是指在馏出液和釜液( );非分 配组分是指仅在( )出现的组分。
• 14、多组分精馏中,关键组分是指( )的组分。 • 15、回收率 是釜液W中( )与进料中HK的流
看看答案?
选择题
• 8、全回流操作不能用于( )
a. 正常生产稳定过程;
b. 开车时;
c. 当产品不合格时进行调节;d. 实验室研究传质 过程。
• 9、用芬斯克公式求全塔理论级数时,式中相对挥 发度应为( )
a. 塔顶处的相对挥发度;b. 进料处的相对挥发度;
c. 塔底处的相对挥发度;d. 全塔相对挥发度的平 均值。
a. 全塔范围内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
b. 精馏段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
c. 塔釜和塔底第一个级上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
看为不变;
看看答案?
d. 溶剂回收段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
选择题
• 20、当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 ) 方法来调节
a. 加大回流比; b. 加大萃取剂用量;
c. A、B两组分越难分离;d. 与A、B两组分的分 离难易程度无关;
• 2、多组分精馏装置的可调设计变量数与进料中组 分数的关系为( )
a.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增加;b. 随进料中组 分数的增加而减少;
c. 与进料中组分数无关;d. 以上三种关系都不成
立。
看看答案?
选择题
• 3、当普通精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 ) a. 提高进料量;b. 降低回流比; c. 提高塔压; d. 提高回流比。
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d. 不一定。
看看答案?
选择题
• 16、萃取精馏过程选择的萃取剂最好应与沸点低 的组分形成( )
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d. 不一定。
• 17、萃取精馏时若饱和液体进料,萃取剂应该从 ( ):
a. 精馏段上部;
b. 进料级;
看看答案?
填空题
• 19、若加入的新组分不与原系统中任一组分形成 恒沸物,而其沸点又较原系统任一组分高,从釜 液离开精馏塔。这类特殊精馏叫( ),所加入 的新组分叫作( )。
• 20、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顶馏出 组分形成具有(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看看答案?
填空题
• 21、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而与塔釜组 分形成具有(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看看答案?
填空题
• 6、采用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时,要使萃取剂的浓 度在全塔内为一恒定值,所以在( )。
• 7、当原溶液为非理想型较强的物系,则加入萃取 剂主要起( )作用。
• 8、要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可( )萃取剂的浓 度。
• 9、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使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 ( )的组分增加。
• 10、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混合液形成最低
• 27、特殊精馏是既加入( ),又加入( )的精 馏过程。
• 28、加盐萃取精馏是综合了( )和( )的优点, 把盐加入溶剂而形成的新的萃取精馏方法。
看看答案?
选择题
• 1、A(轻组分)、B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αAB越小 ()
a. A、B两组分越容易分离;b. 原料中含轻组分 越多,所需的理论级数越少;
c. 精馏段上部和进料级;d. 精馏段下部。
看看答案?
选择题
• 18、“
” 是加入溶剂在任何脱溶剂浓
度(为任何值)时均能增加原溶液的相对挥发度
(提高选择性)的( )
a. 充分条件;b. 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d. 以上 三项都不是。
• 19、在萃取精馏中,当进料为饱和液体进料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5、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 )
a. 最小理论级数;b. 最小回流比;
c. 压力;
d. 理论级数。
• 6、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 )
a. 计算简便;b. 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
c. 所需物性数据少;d. 计算结果准确。
看看答案?
选择题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满足 分离要求将需要无穷多的理论级; b. 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无论 多少理论级都不能满足分离要求; c. 回流比R的值趋于零时的回流比叫最小回流比; d. 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整个 精馏塔将无分离作用。
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d. 不确定。
看看答案?
选择题
• 12、如果二元物系, >1, >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 成的溶液一定是( )
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d. 不确定。
• 13、如果二元物系, =1, =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 成的溶液一定是( )
看看答案?
选择题
• 24、在下列单元操作中属于双向传质过程的是( ) a. 吸收过程;b. 蒸出过程; c. 精馏过程;d. 以上三种操作过程。
• 25、关于恒沸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恒沸剂用量不能随意调整; b. 恒沸剂为塔项产品;
c. 恒沸剂可能是塔顶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
d. 恒沸精馏可用于间歇操作过程。
看看答案?
选择题
• 26、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 度的恒沸物,则有较纯组分的产品应从( )
a. 塔釜得到;b. 塔顶得到;
c. 可能是塔项得到,也可能是塔底得到;
d. 视具体情况而变。
• 27、对形成恒沸物的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恒沸点其气相组成必等于液相组成;b. 经过 恒沸点轻重组分互换;
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d. 不确定。
看看答案?
选择题
• 14、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 确( )
a. 气液负荷不均,液相负荷大;b. 回流比提高, 产品纯度提高;
c. 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 是蒸馏过程。
• 15、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 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 增加;b. 不变;c. 减小。
看看答案?
选择题
• 23、最有可能形成三元最低共沸物的三元物系是 () a.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三个二元最低共沸 物; b.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三个二元最高共沸 物; c.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两个二元最低共沸 物,一个最高共沸物; d.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一个二元最低共沸 物,两个最高共沸物。
• 4、多组分精馏过程,当进料中的非分配组分只有 重组分而无轻组分时,恒浓区出现于( ) a. 上恒浓区出现于精馏段中部,下恒浓区出现于 进料级下; b. 恒浓区出现于进料级上下; 上恒浓区在进料级上,下恒浓区出现于提馏段中 部; d. 上、下恒浓区分别出现于精馏段和提馏段的中 部。
看看答案?
选择题
c. 在恒沸点,其露点温度和泡点温度相等;d. 其
恒沸组成将随着气化率的大小而变。
看看答案?
选择题
• 28、对形成恒沸物的某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压力确定后,其恒沸温度和恒沸组成确定; b. 二元恒沸物的压力确定后,则恒沸温度和恒沸组成确定, 而三元恒沸物则不然; c. 除恒沸点外,在其余组成下,精馏仍具有分离作用; d. 体系在恒沸点的自由度数目与恒沸物的组分数无关。
c. 增加进料量; d. 减少进料量。
• 21、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混合液的总蒸汽 压力为p,若 p pA0,且 p pB0,则该溶液( )
a. 形成最低沸点恒沸物;b. 形成最高恒沸物;
c. 不形成恒沸物;
d. 理想溶液。
• 22、对于最高沸点恒沸物,压力增加使恒沸组成 中汽化潜热小的组分( )
看看答案?
简答题
• 12、简述加盐萃取精馏是如何开发出来的 • 13、欲将95%(wt %)的乙醇分离成无水乙醇,
可采用哪些工艺方法,并说明各自的特点。(至 少说明三种方法)
看看答案?
计算题
• 1、已知第一脱甲烷塔的进料组成及操作条件下各 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要求甲烷的蒸出 率为98%,乙烯的回收率为96%,试按清晰分割 计算馏出液和釜液的组成。
看看答案?
选择题
• 32、分离同一混合物采用萃取精馏与采用普通精 馏相比有( )
a. 汽液比更大些;
b. 级效率更低些;
c. 级效率更高些;
d. 精馏温度更低些。
看看答案?
简答题
• 1、普通精馏塔的可调设计变量是几个?试按设计 型和操作型指定设计变量。
• 2、叙述用简捷法求普通精馏过程理论级数的步骤 • 3、什么是恒沸精馏,如何用三角相图求解恒沸剂
看看答案?
选择题
• 29、对某一恒沸体系,随着外压增大,其恒沸组 成变化趋势为( ) a.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大; b.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度增大; c.对最高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 大;对最低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 度增大; d. 对最低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 增大;对最高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 浓度增大。
• 10、对萃取精馏塔当塔顶产品不合格时,能否采用 加大回流比的方法使塔顶产品合格? 如果不设回 收段,把萃取剂与塔顶回流同时都从塔顶打入塔 内,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