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规划基础知识大全.doc
房屋建筑基本知识
![房屋建筑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bbb4ab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6.png)
房屋建筑基本知识一、引言房屋建筑是人类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场所,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对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房屋建筑的原理和结构。
二、建筑结构1.地基与基础地基是房屋建筑的基础,它承受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下。
常见的地基类型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其中浅基础如筏基、扩展基等适用于土层相对较好的地区,而深基础如桩基则适用于土层较差的地区。
2.承重结构承重结构是指支撑整个建筑物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基的构件。
常见的承重结构包括柱子、梁和板。
柱子是垂直于地面的结构元素,梁是用来横跨支撑之间的柱子的结构元素,而板是用来覆盖梁和柱子之间的空间的结构元素。
3.墙体墙体是房屋建筑中起到隔离和分隔空间的作用,同时也能承受一定的水平荷载。
常见的墙体类型包括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承重墙用于支撑和传递垂直荷载,而非承重墙主要用于分隔房间和隔音。
三、建筑材料1.砖石材料砖石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可以用于建造墙体和承重结构。
砖石的优点包括耐久性、重量轻和易于加工,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抗震性能相对较差。
2.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它具有优秀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
混凝土适用于建造基础、地面和墙体等部分,并且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浇筑和成型。
3.钢材钢材是一种强度高、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它常用于建造承重结构,如柱子和梁。
钢材的优点包括重量轻、施工方便以及可塑性强。
四、建筑安全1.防火安全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是保证房屋建筑安全的重要指标。
使用防火性能较好的材料、合理设计防火隔离与排烟系统可以提高建筑物的防火能力。
2.抗震安全抗震安全是指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抵御地震力,保证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在建造过程中,抗震设计和使用抗震材料是确保建筑物抗震安全的重要措施。
3.应急疏散建筑物设计应充分考虑人员疏散的安全问题。
设置合理的紧急出口、安全通道和疏散指示标识,以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顺利疏散。
建筑规划要点
![建筑规划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8d1e72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b.png)
建筑规划要点标题:建筑规划要点引言概述:建筑规划是指在建筑设计之前对建筑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确定建筑项目的总体布局、功能定位、空间组织等内容,是建筑设计的基础。
在进行建筑规划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条件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建筑规划的要点。
一、地理环境因素1.1 地形地貌:建筑规划应充分考虑周边地形地貌的特点,合理利用地势高低差,避免地形起伏过大对建筑施工和使用带来不便。
1.2 气候条件: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确定建筑的朝向、采光、通风等设计要求,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节能性。
1.3 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周边自然资源,如水源、植被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文化因素2.1 历史文化:建筑规划应尊重当地历史文化传统,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体现当地文化特色。
2.2 人文环境: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需求,设计建筑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提高建筑的适用性和人性化。
2.3 社会发展: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确定建筑项目的规模和功能定位,促进社会发展和城市更新。
三、经济条件因素3.1 投资成本:根据建筑项目的预算和投资规模确定建筑规划的框架和规模,合理控制建筑成本,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2 经济效益:考虑建筑项目的使用价值和未来增值空间,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3.3 资金来源:确定建筑项目的资金来源和筹资方式,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运营。
四、技术条件因素4.1 建筑结构:根据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建筑结构类型和材料,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2 设备设施:考虑建筑的供水、供电、通风、空调等设备设施需求,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4.3 绿色环保:采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提高建筑的节能、环保性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法律法规因素5.1 建筑法规:遵守当地建筑法规和规范,确保建筑项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5.2 环保标准:符合环保标准和要求,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建筑设计基础数据知识点
![建筑设计基础数据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cf0d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e.png)
建筑设计基础数据知识点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需要涉及各种各样的数据。
掌握基础的建筑设计数据知识对于设计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基础数据知识点。
一、地理数据地理数据是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条件等。
设计师需要了解建筑所在地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地理数据,以便合理地安排建筑的朝向和布局。
同时,地形地势数据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利用地势的优势和克服地势的劣势。
气候条件数据则对于建筑的外观、结构、维护等方面的考虑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人口数据人口数据是用于确定建筑物功能定位和规模的重要依据。
通过了解建筑所在地的人口数量、分布、年龄结构、职业分布等数据,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需求和用途定位,以及确定建筑的面积、容积率等。
三、交通数据交通数据对于建筑设计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交通流量、道路宽度、交通组织形式等数据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在交通上的可达性和便捷性。
因此,设计师需要了解建筑所在地交通情况、道路规划、道路密度等数据,以便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交通因素。
四、建筑材料数据建筑设计离不开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设计师需要了解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特点、使用范围等数据,以便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
比如,设计师需要了解各种材料的强度、防水性、保温性、隔音性等性能指标,以便在设计中做出准确的选择。
五、建筑结构数据建筑结构是建筑设计中的关键部分,涉及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设计师需要了解各种结构形式、结构材料、结构计算等相关数据,以便设计出安全可靠的建筑结构。
比如,设计师需要了解各种结构形式的建筑物在承受地震、风力等外力时的性能表现,以便在设计中加以考虑和应对。
六、能源数据能源数据在建筑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需要了解能源消耗、能耗结构、能源节约技术等相关数据,以便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
比如,设计师需要了解建筑物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能耗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
![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6e197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b.png)
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
建筑工程是指利用各种材料和技术方法,按照特定设计和管理要求,建造和改造各种建筑物的过程。
建筑工程的基础知识包括建筑结构、土木工程、建筑材料和建筑施
工等方面。
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支撑和传递荷载。
它包括各种力学原理
和结构设计方法,如梁、柱、框架、板壳、拱等。
在建筑工程中,必
须确保结构的稳定性,以防止建筑物发生倒塌等事故。
土木工程涉及到土地开发和土方工程。
它包括土壤力学、地基工程
和地下结构等。
土壤力学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和行为,地基工程确保
建筑物在地面上稳定和安全,地下结构包括地下室、地下通道和地下
管道等。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如混凝土、钢筋、砖、石
材等。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此外,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和性能对建筑施工也非常重要。
建筑施工是将设计图纸和规划转化为实际的建筑物的过程。
它包括
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如地基工程、主体结构、装修等。
在建筑施工中,需要了解施工工艺、建筑设备以及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等。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涉及到建筑结构、土木工程、建
筑材料和建筑施工等方面。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从事建筑工程的人
员来说非常重要,可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基础知识建筑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基础知识建筑规划的原则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2ee38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0.png)
基础知识建筑规划的原则与方法基础知识:建筑规划的原则与方法建筑规划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对建筑项目进行思考、组织和设计的过程。
它是建筑设计的基础,旨在确保建筑物的功能性、安全性、美观性和适应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一、建筑规划的原则1. 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要求建筑规划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追求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规划必须充分考虑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2. 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建筑规划应能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变化条件。
建筑物应具备灵活性和可变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和空间使用方式的变化。
3. 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要求建筑规划应从整体上考虑建筑项目的各个因素,包括土地利用、交通、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将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规划的综合效益。
4. 美观性原则美观性原则要求建筑规划应以美观为目标,追求建筑物的艺术性和和谐性。
建筑规划不仅要满足实用性和功能性的要求,还要注重建筑空间、形式、比例等方面的美学价值。
二、建筑规划的方法1. 调研与分析建筑规划的第一步是对建筑项目进行全面的调研与分析。
这包括对项目所在地的土地利用状况、交通状况、环境特点、人口分布等进行详细了解,明确项目的背景和要求。
2. 目标确定在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建筑规划的目标和指标。
目标应符合可持续性原则,同时要求满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3. 形成规划方案根据项目的调研和目标确定,制定建筑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应包括建筑物的布局、功能分区、景观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以及相应的技术和设备要求。
4. 评估与修改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修改是建筑规划的重要环节。
评估应包括建筑物的可行性分析、经济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评估结果,适时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5. 实施与管理建筑规划的最后一步是方案的实施与管理。
实施阶段需要组织施工和监督建设过程,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使用ArchiCAD进行建筑设计和空间规划的基础知识
![使用ArchiCAD进行建筑设计和空间规划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82a234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e.png)
使用ArchiCAD进行建筑设计和空间规划的基础知识第一章:介绍ArchiCAD及其应用领域ArchiCAD是一款专业的建筑设计软件,由匈牙利公司GRAPHISOFT开发。
该软件提供了广泛的功能,可用于建筑设计、空间规划、施工图绘制等各个阶段的建筑项目。
ArchiCAD通过其直观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建模工具,为建筑师和设计师提供了高效、准确的设计解决方案。
第二章:ArchiCAD的基本操作2.1 界面概述ArchiCAD的界面由工具栏、菜单栏、绘图区和属性栏组成。
工具栏包含了常用的设计工具和操作命令,菜单栏提供了各种功能选项,绘图区用于图形绘制和编辑,属性栏显示了当前选中元素的属性信息。
2.2 建筑元素的创建与编辑在ArchiCAD中,可以通过绘制线条、矩形、多边形等基本图形来创建建筑元素,也可以导入CAD文件或使用现有的元素作为参考。
创建的元素可以进行尺寸调整、角度旋转、对齐等编辑操作。
2.3 分层和组织ArchiCAD以图层的方式组织建模元素,可以将建筑模型按照功能、材料、楼层等进行分层。
这种分层结构使得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控制模型的复杂度和可视性,并轻松地进行修改和更新。
第三章:建筑设计与空间规划3.1 建筑设计原理ArchiCAD基于建筑设计的两大原理:设计思维和建筑规划。
设计思维包括了空间感知、比例美感、结构性和功能等要素,而建筑规划则是研究建筑物内外空间的布局和关系。
3.2 空间规划与分析ArchiCAD提供了空间规划工具,可以帮助设计师创建和分析建筑空间。
通过定义和调整房间、门窗的位置和尺寸,设计师可以模拟和评估不同方案下的空间使用效果,并进行最佳方案的选择。
3.3 建筑物的环境分析ArchiCAD还可以进行建筑物的环境分析,如太阳照射分析、自然通风分析等。
这些分析可以帮助设计师优化建筑的朝向、窗户位置和遮阳设施,以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舒适性。
第四章:ArchiCAD的高级功能4.1 BIM建模ArchiCAD采用了BIM(建筑信息模型)的理念,将建筑模型与相关的信息(如材料、尺寸、施工方法等)进行关联。
建筑基础常1
![建筑基础常1](https://img.taocdn.com/s3/m/82b82c24192e45361066f5a3.png)
建筑与规划基本知识第一章建筑识图的基本知识一、施工图的内容1、房屋建筑图:将一幢拟建房屋的内外形状和大小,以及各部分的结构、构造、装饰、设备等内容,按照有关规范规定,用正投影方法,详细准确地画出的图样。
它是用以指导施工的一套图纸,所以又称为施工图。
2、施工图的内容:A.图纸目录:图纸的名称、内容、图纸编号等,表明该工程施工图由哪几个专业的图纸及哪些图纸所组成,以便查找B.设计总说明:设计依据(如设计规模、建筑面积以及有关的地质、气象资料等)、设计标准(如建筑标准、结构荷载等级、抗震要求等);施工要求(如施工技术、材料要求以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或有特殊要求的做法说明)等C.建筑施工图: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构造详图D.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图和各构件的结构详图。
表示承重结构的布置情况,构件类型,尺寸大小及构造做法等E.设备施工图: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等设备的平面布置图,系统图和详图。
表示上下水及暖气管线布置,卫生设备及通风设备等的布置,电气线路的走向和安装要求等二、施工图中常用的符号1、比例尺: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2、定位轴线:在施工图中通常将建筑物的基础、墙体、柱、梁和屋架等主要承重构件的轴线画出,并进行编号,以便于施工时定位放线和查阅图纸,这些轴线称为定位轴线A.定位轴线采用细点画线表示,在其端部用细实线画有圆圈,圆圈内的数字或字母为定位轴线的编号。
横向编号是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顺序编写,竖向编号是用大写拉丁字母(但I、O、Z不用)从下至上顺序编写B.对于一些与主要承重构件相联系的次要构件,它的定位轴线一般作为附加轴线,编号可用分数表示。
分母表示前一轴线的编号,分子表示附加轴线的编号3、尺寸:包括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A.除了标高及总平面图上尺寸以米为单位外,其余一律以毫米为单位。
为了使图面清晰,尺寸数字后一般不必注写单位B.尺寸界线、尺寸线均为细实线C.尺寸线的起止点用45的中粗斜线表示,短线方向应以所注数字为准,自数字的左下角向右上角倾斜D.尺寸数字应标注在水平尺寸线上方(或左方)中部4、标高:在施工图中经常用标高符号表示建筑物某一部位的高度。
建筑基础知识点大全
![建筑基础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5d2e29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5.png)
建筑基础知识点大全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本文将介绍建筑领域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帮助读者对建筑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建筑的分类建筑按照用途可分为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文化建筑等。
住宅建筑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商业建筑主要用于商业活动,工业建筑用于生产及储存,文化建筑则是以传播文化为目的的场所。
二、建筑构造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和组成部分。
一般包括基础、墙体、屋面、楼梯、门窗等。
基础是建立在地基上的承重结构,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墙体则起到了隔离和承载的作用,屋面用于遮阳和防雨,楼梯则连接了各个楼层,门窗则是建筑物的出入口和采光的来源。
三、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施工的材料,常见的有水泥、砖石、钢筋等。
水泥是建筑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具有粘结效果,可用于制作混凝土。
砖石则是用于墙体的材料,具有良好的隔音和保温性能。
钢筋则是用于增加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是指建筑物的艺术风格和特征。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建筑风格,如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古典主义强调对称和秩序,现代主义追求简洁和功能性,后现代主义则注重个性和多样性。
五、建筑技术建筑技术是指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和方法。
其中包括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管理等。
土木工程是建筑领域的重要学科,研究土地利用、土壤力学等问题。
结构设计则是保证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施工管理则负责协调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施工按时完成。
六、建筑环保建筑环保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目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材料,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七、建筑规划建筑规划是指对建筑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布局。
包括选址、规划设计、土地利用等。
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地域特点、人口需求和环境条件,确保建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八、建筑管理建筑管理是指对建筑施工和维护过程的管理。
建筑基础知识讲义(完整版)学习
![建筑基础知识讲义(完整版)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4348864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b.png)
1. 建筑基本构成要素 2. 建筑物的分类 3. 建筑物的等级划分 4. 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二、建筑设计基础
1.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 2. 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3. 建筑平面设计 4. 建筑剖面设计 5. 建筑轴线的确定
三、民用建筑构造
1. 地基与基础 2. 墙体 3. 楼板层构造 4. 楼梯和电梯 5. 屋顶 6. 门窗
2.预制、装配式:这种施工方法是指主要构件在 加工厂预制,施工现场进行装配。
3.部分现浇现砌、部分装配式:这种施工方法是 一部分构件在现场浇注或砌筑,一部分构件为 预制吊装。
3.建筑物的等级划分
耐久等级 :(指标是使用年限)
建筑等级
建筑物性质
耐久年限
一 具有历史性、纪念性、代表性的重要建筑物, 100年以上 如纪念馆、博物馆等
一、概论
建筑的基本定义: 建筑物是人们为从事生产生活的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
质技术条件,运用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而创造的社会环 境,如厂房、宿舍、会堂等。 1.建筑物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
建筑功能 物质技术条件 建筑形象
中国的建筑设计方针: “实用、坚固、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2.建筑的分类: 按使用性质分 1.民用建筑: (1)居住建筑: (2)公共建筑: 2.工业建筑: (1)单层工业厂房: (2)多层工业厂房: (3)单、多层混合的工业厂房: 3.农业建筑:
3.建筑物的等级划分
工程等级 :(指标是建筑的复杂程度)
等级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主要特征
工程举例
①列为国家重点项目或以国际性活动为主的特高级 国宾馆、大会堂、国际会
大型公共建筑.②有全国性历史意义或技术要求特
房屋建筑学部分知识点
![房屋建筑学部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84b9040722192e4536f6b2.png)
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建筑: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建筑物:人为创造的生产和生活的环境构筑物:人一般不直接在内部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建筑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建筑分类:按使用性质分类: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分类:1.按使用功能分类:居住建筑、公用建筑2.按规模大小分类:大量性建筑(量大面广)、大型性建筑(规模宏大)3.居住建筑按层数分类: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7-9层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4.公共建筑按高度分类:普通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公共建筑和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高层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5.按耐火等级分类:分成四级(一级最好,四级最差)耐火等级由两个因素确定: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耐火极限: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从受火作用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隔热性时止的时间燃烧性能:分三类:燃烧体,不燃烧体,难燃烧体6.按设计使用年限分类:1(5年)2(25年)3(50年)4(100年)建筑模数: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基本模数: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基本模数的整数倍,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和分模数(整数除基本模数数值,基数为M/10,M/5,M/2)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几个方面内容建筑设计方针: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设计阶段:民用建筑工程一般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建筑设计要求:满足功能要求,合理技术措施,良好经济效果,考虑美观要求,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建筑设计依据:使用功能(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空间尺度;家具设备尺寸和使用它们所需的必要空间)和自然条件(气象条件;地形,地质及地震烈度;水文条件)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民用建筑组成部分按使用性质分类:使用部分(各类建筑物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交通联系部分(建筑物中各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室外之间联系的空间)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从主要使用房间的功能要求)分类:生活用房间;工作学习用房间;公共活动房间设计要求:(1)房间面积、形状和尺寸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2)门窗大小位置考虑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3)房间构成使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利于房间组合,材料符合标准(4)室内空间及顶棚、地面、墙面和构件细部考虑使用和审美要求房间平面尺寸:房间的面宽和进深要求:1.要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求;2.满足试听要求(第一排距黑板大于2m,垂直视角大于45°;最后排距黑板不超8.5m,水平视角不小于30°)3.良好的天然采光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房间作用:供人出入和各房间交通联系,兼具采光通风窗户功能:采光、通风单股人流通行最小宽度取550mm房间使用人数超50,面积超60m²,至少需要设两个门窗地面积比:窗洞口总面积与房间地面面积比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等民用建筑楼梯位置按使用性质分:主要楼梯、次要楼梯、消防楼梯等楼梯宽度和数量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防火规范确定民用建筑常用结构类型: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平面组合形式:走道式组合、套间式组合、大厅式组合、单元式组合建筑物的朝向考虑因素: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主导风向、建筑使用要求及地形条件等综合要素建筑物间距确定:由日照、通风等卫生条件与建筑防火安全要求来确定日照间距计算:L=H/tanh(h为正午太阳高度,L为房屋间距,H为南向前排房屋檐口至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度)第三章建筑剖面设计建筑剖面设计包括:剖面造型、层数、层高及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等房间剖面形状:分为矩形和非矩形(主要根据使用要求和特点确定,同时结合物质技术,经济条件及特定艺术构思效果)窗台高度:与使用要求,人体尺度,家具尺寸,通风要求有关,常取900-1000mm,厕所浴室则取1800左右室内外地面高差确定因素:1.内外联系方便 2.防水防潮要求 3.地形及环境条件 4.建筑物性格特点建筑空间组合:1.重复小空间的组合 2.大小、高低相差悬殊的空间组合(以大空间为主体穿插布置小空间;以小空间布置为主体灵活布置大空间;综合性空间布置) 3.错层式空间组合(以踏步或楼梯联系各层楼地面以解决错层高差;以室外台阶解决错层高差) 4.台阶式空间组合建筑空间的利用:1.夹层空间的利用 2.房间上部空间的利用 3.结构空间的利用 4.楼梯间及走道空间的利用第四章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影响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因素:实用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城市规划及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建筑构图基本法则:1.统一与变化(整齐规划) 2.均衡与对称 3.韵律 4.对比 5.比例 6.尺度体型的组合:1.单一体型2.单元组合体型:特点:组合灵活,没有明显均衡中心和主从关系,因连续重复而具有强烈的韵律感3.复杂体型:两个以上体量组合而成体量的联系与交接:直接连接,咬接,以走廊或连接体相连立面设计注意:立面比例尺度的处理,立面虚实与凹凸处理,立面线条处理,立面色彩与质感处理,立面重点与细部处理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论建筑物的构造组成:1.基础 2.墙和柱 3.楼板层和地坪层 4.楼梯和电梯 5.屋顶 6.门窗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1.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作用力的影响,气候条件的影响,人为因素的影响2.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建筑材料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等3.建筑标准的影响:造价标准,建筑装修标准,建筑设备标准建筑构造设计原则:坚固实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美观大方第六章墙体与基础墙体类型:1.按所处位置分:外墙和内墙2.按受力情况分:承重墙和非承重墙3.按构造方式分:实体墙,空心墙和组合墙4.按施工方法分:块材墙,板筑墙及板材墙墙承重方式的墙体承重方案主要有:横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双向承重体系结构及抗震要求:强度要求和刚度要求功能方面要求:1.外墙保温与隔热:减少热损失措施:(1)提高外墙保温能力(1增加外墙厚度,延缓传热过程 2.选用孔隙率高,密度轻的材料做外墙 3.采用多种材料的组合墙,解决保温承重问题)(2)防止外墙出现凝结水(门窗紧闭,设置隔蒸汽层)(3)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选择密实度高的墙体材料,增加抹灰层,加强构件间密缝处理等)2.隔声要求:(1)加强密缝处理(2)增加墙体密实性和厚度(3)采用有空气间层或多孔性材料的夹层墙(4)垂直绿化降噪3.其他方面的要求:(1)防火要求(2)防水防潮要求(3)建筑工业化要求墙角: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外墙墙角又称勒脚墙身防潮方法:墙角铺设防潮层,防止土壤和地面水渗入砌体防潮层构造做法:防水砂浆防潮层,细石砂浆防潮层,油毡防潮层,若墙角采用不透水材料(条石或混凝土等)或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则可不设防潮层勒脚构造做法:1.勒脚表面抹灰 2.勒脚贴面 3.勒脚用坚固材料外墙周围排水处理:散水或明沟门窗过梁:用来支承洞口上墙体荷载,承重墙上还要承受楼板荷载的承重构件常用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钢筋砖过梁,平拱砖过梁等悬挑窗台出挑60mm,窗台长度每边应超过窗台宽度120mm圈梁截面不小于120mm×240mm分为钢筋混凝土和钢筋砖圈梁作用是:增加房屋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墙身加固措施:门垛和壁柱;圈梁;构造柱;空心砌块墙墙芯柱变形缝分为:温度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伸缩缝:为防止温度变化引起热胀冷缩破坏的破坏设置的缝(墙体楼板屋顶断开)沉降缝:为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破坏设置的缝(从基础到屋顶断开)防震缝:为防止地震造成的横纵破坏而设置的缝隔墙类型:按构造方式分:轻骨架隔墙、块材隔墙、板材隔墙三大类块材隔墙:半砖隔墙、砌块隔墙、框架填充墙轻骨架隔墙:由骨架和面层两部分组成板材隔墙:蒸汽加气混凝土板隔墙、轻质条板隔墙、复合板隔墙幕墙:是以板材形式悬挂于主体结构上的外墙,犹如悬挂的幕而得名幕墙按面板材料分:玻璃幕墙、铝板幕墙、石材幕墙等玻璃幕墙按承重方式分:框支承玻璃幕墙(按安装施工方法分:构件式玻璃幕墙、单元式玻璃幕墙)、全玻璃幕墙(由玻璃肋和玻璃面板构成,固定方式:下部支承式、上部悬挂式)、点支承玻璃幕墙:由玻璃面板、支承装置、支承结构构成(支承结构分杆件体系和索杆体系)墙面装修:外墙面装修和内墙面装修(按位置分);外墙面: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内墙面: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裱糊类(按饰面材料和做法分)抹灰:一般分三层:底灰(层)(刮糙),中灰(层)和面灰(层)抹灰按面层材料及做法分: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一般抹灰:石灰砂浆抹灰,水泥砂浆抹灰,混合砂浆抹灰,纸筋石灰浆抹灰,麻刀石灰浆抹灰装饰抹灰:水刷石面,水磨石面,斩假石面,干粘石面,弹涂面等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基础:按形式分类:带形基础,独立式基础,联合基础;按基础材料不同分为:砖基础,石基础,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传力情况不同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非刚性基础)地下室防水做法:根据防水材料与结构基层的位置关系分:内防水和外防水根据材料不同有各种防水卷材防水,防水混凝土防水(普通防水混凝土和参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涂料防水(无机防水涂料和有机防水涂料),防水砂浆防水,防水板材防水(防水塑料防水板和金属板防水),膨润土防水材料防水等第七章楼梯楼梯组成:梯段,栏杆扶手,平台楼梯形式:直行单跑,直行多跑,平行双跑,平行双分双合,折行多跑,交叉跑(剪刀),螺旋形,弧形楼梯等楼梯尺度:踏步尺度,梯段尺度,平台宽度,梯井宽度,楼梯尺寸计算,栏杆扶手高度,楼梯净空高度梯段:梁板式梯段和板式梯段楼梯细部构造:踏步面层处理,栏杆与踏步连接方式,扶手与栏杆连接方式等电梯是高层建筑主要交通工具楼梯设计要求:坚固耐用,构造合理,满足安全要求,疏散要求,美观要求第八章楼地层楼地层包括:楼板层和地坪层楼板层的基本组成:面层,楼板,顶棚三部分楼板层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2.满足隔声,防火,热工等方面要求;3.满足建筑经济要求楼板根据材料不同分:木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钢楼板等钢筋混凝土楼板按施工方法分:现浇板,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常用的预制混凝土楼板根据截面形式分为:平板,空心板和槽形板三类地面按材料和做法分为:整体地面,块料地面,塑料地面,木地面整体地面包括:水泥砂浆地面,水泥石屑地面,水磨石地面,等块料地面:粘土砖地面,水泥制品块地面,大理石。
自建房基础知识
![自建房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7e7d5e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b.png)
一、前期规划1.选址:考虑地形、地质、交通、环境等因素,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2.土地使用规划:获取土地使用权,了解土地性质,是否符合住宅、商业或工业建筑的规划要求。
二、设计阶段1.建筑平面图:定义建筑的布局、房间大小、门窗位置。
2.立面图和剖面图:展示建筑的外观设计和楼层结构。
3.结构设计:确保建筑的结构稳定,包括地基、梁、柱、楼板的设计。
4.给排水、电气和暖通设计:规划建筑内的水电气系统,确保生活便利。
5.环境与景观设计: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如绿化、景观照明等。
三、材料选择1.混凝土:用于地基、结构梁柱等,强度和耐久性是关键。
2.钢材:主要用于框架结构,考虑其承重能力和耐腐蚀性。
3.砖块和石材:用于非承重墙,需考虑保温、隔音性能。
4.保温材料:如岩棉、聚苯板,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5.门窗材料:如铝合金、木材或PVC,需考虑隔热、隔音和安全性。
四、施工阶段1.地基处理:根据地质情况,进行打桩、浇筑混凝土等,确保基础牢固。
2.主体结构施工:按照设计图纸,搭建框架结构,包括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
3.内外装修:墙面、地面、天花的装饰,门窗安装,水电安装等。
4.质量控制:定期检查施工质量,确保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五、验收与维护1.结构安全检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性能测试:如防水、保温性能的测试。
3.文件审查:检查施工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法律法规。
4.维护计划:制定日常维护和保养计划,确保建筑的长期使用。
六、安全与环保1.建筑安全:设计阶段应考虑防火、防震等安全措施。
2.环保建材:选择环保、低污染的材料,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3.能效标准:遵循绿色建筑标准,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
七、法律法规了解并遵守当地建筑法规,包括土地使用、规划、建设许可、安全标准等,确保项目合法进行。
房屋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领域,需要建筑师、工程师、施工人员等多方面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
上述内容仅提供一个大致框架,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项目需求和当地条件进行详细规划和执行。
《建筑学基础知识》教案 第二章 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
![《建筑学基础知识》教案 第二章 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29ce7ae3b3567ec112d8acd.png)
第二章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一、地形条件1.布局地形的形态往往直接影响场地设计的总体布局、平面结构和空间布置。
如河谷地带。
水网地区等,将导致总体布局呈线状结构。
地形的起伏有利于形成生动的空间和变化丰富的建筑轮廓线。
2.竖向地面的高程和用地各部位的高差,是场地设计中对不同高程的利用、竖向空间及景观组织和地面排水及防洪水等方面考虑的重要依据。
3.小气候地形与小气候的形成有关,分析不同地形及与之相伴的小气候特点,将可更合理地布置建筑、绿地等设施。
如在山地利用向阳坡面布置居住建筑,可获得良好的日照等。
4.坡度充分利用和结合自然地面坡度,可减少土石方工程量,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在项目用地选择和总体布局上,需了解的各项建设用地适用坡度。
二、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及投资量和建设进度,因此,场地设计必须考虑建设项目对地基承力和地层稳定性的要求。
建筑物对土壤允许承载力的要求如下:一层建筑60~100kPa、二、三层建筑100~120kPa;四、五层建筑120kPa。
当地基承载力小于100kPa 时,应注意地基的变形问题。
同时,场地内的项目建设一般不应位于地下矿藏上面,或有崩塌、滑坡、断层、岩溶等地段。
以下是几种不良的地质现象及其防预措施:1.冲沟冲沟是土地表面较松软的岩层被地面水冲刷而成的凹沟。
冲沟的防治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个方面。
前者指植树、植草皮、封山育林等工作;后者为斜坡上作鱼鳞坑、梯田、开辟排水渠道或填土以及修筑沟底工程等。
2.崩塌崩塌是山坡、陡岩上的岩石,受风化、地震、地质构造变动或施工等影响,在自重作用下,突然从悬崖、陡坡跌落下来的现象。
对于可能出现小型崩塌的地带,应实施加固防治措施。
3.滑坡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层或土体在自重、水或震动等的作用下,失去平衡而沿着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的现象。
场地设计时,应明确滑坡地带与稳定地段边界的距离,项目和建筑应尽量避开。
也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表水浸蚀或修筑保护坡脚的措施予以防治。
基础知识建筑工程的设计原则
![基础知识建筑工程的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06b8fe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1f.png)
基础知识建筑工程的设计原则基础知识:建筑工程的设计原则建筑工程设计是一项既需要艺术眼光,又需要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复杂任务。
建筑的设计原则是指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基于对建筑功能、结构和美学等方面的考量,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设计的基础知识和设计原则,以期为建筑师和建筑设计爱好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功能性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确保建筑物能够满足其功能需求。
建筑的功能性蕴含了建筑物的用途和使用者的需求。
建筑物在设计之初,应根据其用途和功能需求进行规划和布局,确保各个功能区域能够合理连接和调配。
比如,办公楼应该拥有合适的办公区域、会议室和休息区,以满足员工的工作和休憩需求。
二、安全性安全性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座建筑物必须符合一定的安全标准,以保护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设计应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应力分布、材料的耐久性和抗震能力等因素。
此外,在火灾、疏散和消防方面也需要进行充分的规划与设计。
确保建筑物有足够的逃生通道、疏散设备和灭火设施,提供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美学性美学性是建筑设计中最具艺术性的一个方面。
建筑物的美学价值决定了建筑物对于人们感知和欣赏的程度。
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外观、形态、比例和材料等方面,使建筑在外观上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美感。
设计师需要根据当地的文化背景、气候条件和用地环境等因素进行审美把握,创造出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的建筑作品。
四、经济性经济性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
建筑设计应当在满足功能需求和安全性的同时,尽量降低建筑物的成本。
这需要在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装饰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考虑,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建筑物的效益和降低后期运营成本。
五、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建筑设计原则。
建筑设计应当关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能源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建筑师应选择环保材料,合理利用自然光和可再生能源,设计节能建筑系统,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建筑学建筑设计与规划基础知识整理
![建筑学建筑设计与规划基础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3147a9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e.png)
建筑学建筑设计与规划基础知识整理建筑学是研究建筑设计与规划的学科,它涵盖了建筑物的构造、布局、材料选择、建筑风格、设计方法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建筑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整理,从建筑设计和规划两个角度展开。
一、建筑设计基础知识1.1 建筑设计原则建筑设计的最基本原则是功能性和美学性的统一。
建筑物的功能性要满足使用需求,包括空间布局、设备配置等;美学性则要考虑建筑的外观、比例、材料、色彩等要素。
1.2 建筑风格建筑风格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历史和审美追求。
常见的建筑风格有古典主义、哥特式、摩尔式、现代主义等。
建筑设计时可以结合特定的风格元素,使建筑更具个性和艺术性。
1.3 建筑构造建筑的构造是指建筑物的支撑结构系统,包括框架结构、壳体结构、拱券结构等。
设计时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1.4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包括砖石、混泥土、钢铁、玻璃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使用时要考虑其力学性能、耐久性、施工性等因素。
二、建筑规划基础知识2.1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整体进行布局和发展的规划活动。
其中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建筑密度、道路布局、生态环境等因素。
2.2 建筑群规划建筑群规划是指对多个建筑物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
在建筑群规划中,需要考虑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景观设计、社区设施等因素。
合理的建筑群规划可以提高社区的舒适度和居住质量。
2.3 建筑节能规划建筑节能规划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适应性。
在建筑节能规划中,需要考虑建筑的隔热性能、采光设计、能源利用等方面。
合理的节能规划可以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环境影响。
2.4 建筑景观规划建筑景观规划是为了营造建筑环境的美感和舒适度。
在建筑景观规划中,需要考虑绿化设计、水体景观、人行道布置等。
优秀的景观规划可以提升建筑的价值和品质。
三、建筑设计与规划的实践案例3.1 运动场馆设计与规划运动场馆的设计与规划要考虑场地选择、观众席位、运动场地布局等。
房屋建筑学基础知识大全
![房屋建筑学基础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740937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3.png)
现代建筑技术的运用
现代建筑技术如预制构件、绿色建筑技术等在房 屋建筑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材料与技术的结合
如何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将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 有机结合,实现房屋的最佳性能。
房屋建筑的设计与施工
05
建筑设计的基本流程
需求分析与概念设计
明确建筑的功能需求,进行初步的概 念设计。
施工配合与现场服务
在施工过程中,配合施工方进行技术 交底和现场服务。
方案设计与评审
根据概念设计,制定多个方案,并进 行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优化。
施工图设计与深化
根据评审结果,进行详细的施工图设 计,并进行深化设计。
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
设计阶段
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 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 段。
准备阶段
包括施工现场准备、材 料准备和人员准备等。
包括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农 业建筑等。
02
按建筑高度分类
包括低层、多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
03
按结构材料分类
包括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等。
不同类型房屋的特点
01 住宅建筑
注重居住舒适性和功能性,设计灵活多样,满足家庭生 活的各种需求。
02 公共建筑
强调空间布局和功能性,注重建筑外观的美观和标志性, 体现城市文化特色。
01 热工环境设计
通过建筑材料的热工性能,设计适宜的室内 热环境,满足人体舒适需求。
03 声环境设计
通过隔音、吸音等声学措施,降低室内噪音, 创造宁静的居住环境。
利用自然光和人工照明,创造舒适、健康的 视觉环境,提高居住和工作质量。
02 光环境设计
房屋建筑学的分类与特点
03
大一建筑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
![大一建筑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66308a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7.png)
大一建筑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建筑是人类生活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建筑专业的学生,了解建筑概论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大一建筑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门课程。
一、建筑的定义与分类建筑是人类利用各种材料和技术创造的一种人造环境,用于居住、工作和生活活动。
根据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建筑可以分为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等。
二、建筑的基本构件与结构1. 基础:建筑物支撑和传递载荷的基础结构,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
2. 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框筒结构、壳体结构等,用于支撑和固定建筑物的载荷。
3. 外墙:建筑物的外部包围结构,通常起到隔热、防水和美观的作用。
4. 屋顶:覆盖在建筑物上方,起到防水和保护的作用,主要有平顶、坡顶和穹顶等形式。
5. 立面:建筑物的正面视觉表现,通常包括门窗、幕墙和装饰等。
三、建筑的历史与发展1. 古代建筑: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雅典卫城、古罗马的斗兽场等典型代表。
2. 中世纪建筑:以哥特式建筑为主,具有高耸的尖顶、纤细的尖拱和花窗等特点。
3. 文艺复兴建筑:以意大利文艺复兴为代表,回归到古典风格,强调对称和比例。
4. 现代建筑:包括现代派、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等风格,强调功能和创新。
四、建筑的材料与技术1. 石材:如大理石、花岗岩等,常用于建筑的柱子、墙面和装饰等。
2. 木材:如松木、橡木等,常用于建筑的梁、柱和地板等。
3. 砖瓦:如砖块、瓦片等,常用于建筑的墙体和屋顶等。
4. 钢材:如钢筋、钢板等,常用于建筑的框架和支撑结构等。
5. 混凝土:由水泥、骨料和水等混合制成,常用于建筑的基础和结构等。
五、建筑规划与设计1. 建筑规划:确定建筑物的位置、用途和布局等,合理规划建筑发展。
2. 建筑设计:根据规划要求和功能需求,进行建筑的具体设计。
3. 绿色建筑:注重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能源节约、环保材料和生态设计等。
六、建筑与城市1. 城市设计:将建筑物与城市环境相结合,创造宜居的城市生活空间。
建设工程基础知识—要点
![建设工程基础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1daef3866fb84ae55c8d49.png)
建设工程基础知识—要点1.、工程建设的四时期:建设前期、施工预备、施工、竣工验收。
2、建设工程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综合性和宏观性。
3、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表达国家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那么〔或规范〕的总和。
4、建设工程行政法律关系:1〕它的双方当事人往往处于不对等的地位;它的内容具有不可处分性。
2〕它的构成要素:主体、内容和客体。
主体是由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构成。
内容是指主体在行政法上的权益和义务。
客体是主体享有的权益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5、建设工程民事法律关系1〕它是一种财产关系。
2〕它的构成要素:主体、内容和客体。
主体是从事建设工程活动的法人、公民和其他组织。
内容是主体享有的民事权益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客体是指当事人之间享有的民事权益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6、法律责任1〕它的特点:一是最终依据是法律,二是具有国家强制性。
2〕法律制裁是被动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要紧方式。
3〕承担法律责任的种类要紧是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7、建设工程行政法律责任1〕刑事法律责任偏重于惩处性,民事法律责任偏重于补救性。
2〕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实施违法行为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所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
重点:建设单位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处合同工程合同款1%以上2%以下的罚款。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行政主管部门对监理单位处以合同约定的监理酬金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对施工单位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
行政处罚的法定条件:违法行为在两年内被发觉,超过两年的就不予追究。
8、民事法律责任是一种救济责任,也是一种财产责任。
刑事法律责任是一种惩处性最严格的法律责任。
9、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区别1〕承担责任的依照不同;2〕责任的性质不同;3〕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同;4〕法律强制性不同。
工程建设知识点总结大全
![工程建设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920a49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3.png)
工程建设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工程建设基础知识1. 工程建设概念:工程建设是指在一定地域内,依据工程规模、性质、用途及要求,以工程技术为基础,通过项目策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完成与城乡、国防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环保、土地开发利用、农业建设等相关的项目。
2. 工程建设的分类:根据工程规模和性质,工程建设可以分为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机电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矿山工程等分类。
3. 工程建设的主要参与主体:包括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政府相关部门、供应商及承包商等。
4. 工程建设的项目策划: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选址、土地征用、项目开发等活动。
5. 工程建设的项目设计: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检测设计及相关专业设计等。
6. 工程建设的项目施工:包括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和工程交付等。
7. 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计划、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及相关企业管理等。
二、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知识1. 项目管理概念和原则:项目管理是指运用知识、技术、技能和工具,按照项目目标与需求,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2. 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整体管理、风险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干系人管理等。
3. 项目管理的阶段和方法:包括项目前期调研、立项、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收尾等阶段。
方法包括敏捷管理、水平管理、里程碑管理等。
4. 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包括PERT、CPM、WBS、GANTT图、EVA、风险分析、成本估算、活动网络图等。
5. 项目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等。
6. 项目成本管理:包括成本控制、成本预算、成本估算等成本管理技术。
7. 项目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质量管理技术。
8. 项目进度管理:包括工期计划、进度控制、里程碑管理、项目进度监控等进度管理技术。
建筑设计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建筑设计学基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551b7e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1.png)
建筑设计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建筑的美学、结构、功能、材料等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
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1. 美学原则:建筑设计要追求美感,包括形式美、色彩美、材料美等多个方面。
2. 人体工程学原则:要考虑人们在建筑内外的行为活动,并根据人体结构和活动特点进行设计。
3. 结构原则:建筑设计要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4. 功能原则:建筑设计要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包括空间布局和使用便利性等方面。
5. 环境保护原则:建筑设计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包括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二、建筑结构的基本形式1. 框架结构:由柱、梁、板等构件组成,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2. 钢筋混凝土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
3. 钢结构:以钢材为主要材料,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适用于大跨度建筑。
4. 木结构: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音性能,适用于别墅等独立建筑。
5. 空间结构:以悬挑、扭转、弯折等形式组成,形成独特的建筑形态。
三、建筑材料的分类和性能1. 建筑常用材料:砖、石、混凝土、钢材、玻璃等。
2. 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强度、密度、热传导系数等。
3. 材料的化学性能:包括耐候性、抗腐蚀性等。
4. 材料的功能性能:包括保温性、隔热性、隔音性等。
四、建筑空间的布局设计1. 建筑平面布局:包括功能分区、流线设计等。
2. 空间形态设计:包括高度、宽度、深度等方面的设计。
3. 空间比例设计:通过比例关系,使建筑空间具有和谐美感。
4. 光照与通风设计:合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
五、建筑设计的规划与设计1. 建筑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建筑规划等,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
2. 建筑立面设计:通过建筑外立面的处理,使建筑在视觉上具有美感和独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地产业与建筑业的联系和区别房地产建筑与规划基础知识前言一、 房地产“商品”的概念与内容学习建筑知识的原因与预期达到的效果第一讲土建工程一、 总体认识:生产建筑商品的过程二、 建筑结构的分类1. 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砖木结构 般用于单层砖混结构:即用砖墙、钢筋混凝土楼板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建造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即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即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型钢;其他结构一组合结构、特种结构、大跨度结构、膜结构2. 按结构承重方式分类: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筒屮筒结构、多筒及巨型框架结构3. 按使用功能分类: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三、三、工程建设项目划分1.建设项FI划分单项工程: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
单位工程:一般指不独立发挥生产能力,但具有独立施工条件。
分部工程:按单位工程的各个部位划分。
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主要按工种工程划分。
钢碗工程:模板、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建设项ri:基本建设项ri,在一•个场地或几个场上按一•个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的各个工程的总和。
2•单位工程由建筑工程和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组成分部工程按主要部分划分为地基与基础、主体、地面与楼面、门窗、装饰、屋而六个分部工程。
四、建筑工程与安装工程1.前期准备2.桩基工程•在宅基地上建低层或多层可以不用打桩•在农皿,有暗滨的基础上,建多层要打小方桩或粉喷桩•一般情况下,建小高层以上的建筑均要打桩,常见的桩基有预制桩,水泥灌注桩。
•预制桩的优点在于质量可靠,施工周期短,但噪声大,一般适用于环线以外, 周围居民较少的工地上使用。
•水泥灌注桩的优点在于施工简便,噪声小,但质量监理很重要,在建好以后,还要有28天的养护期,并且要经过试桩这一程序。
3.土方工程4.基础工程(1)上海的地质条件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缘,属于软土地区,地基土大致划分如下: 第①层:杂填土、层厚l-2m第②层:褐黃色粘性土,土性较硬,厚度2-餉第③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低渗透性,高压缩性第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第⑤层:灰色粘性土,可作为摩擦桩持力层第⑥层:暗绿-褐黄色粘性土第⑦层:草黃色砂质粉土,土性较好,较好的桩基持力层。
(2)地基分类:天然地基、人工地基(3)基础分类:条形基础(带形基础)、独立基础、生筏基础(满堂红)、箱形基础(4)桩基作用原理(5)各种结构体系基础设计(6)常见的基础处理方式有片筏基础和整体基础。
片筏基础一般适用于多层及以下住宅,整体基础一・般适用于小高层及以上住宅。
(7)常见基础施工方式有大放地坡和基坑围护两种。
其屮大放坡要求施工场地大,周围没有市政管线,且容易造成塌方,要求施工期间天气较好,但其最大的优点在于施工周期短、成木低,在不满足大放坡的条件下,一般要做基坑围护。
(8)桩工程和基础工程的作用在于承重,防止房屋产生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沉降会导致管线的损坏,最差情况甚至导致污水倒灌入室内。
不均匀沉降会导致房顶、墙面开裂,产生渗漏雨水。
桩工程的作用类似于桥墩,起支撑作用,其支撑力来自于桩与泥土的摩擦力和床力。
基础工程的作用类似于船体或竹筏,浮力均布各种重力。
5.地上结构工程(主体工程)(1)地上结构工程•分砖木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和组合结构几种。
•组合结构包括框架片形柱结构、框架支撑剪力结构、剪力墙开大洞、大开间剪力墙。
•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适合于低层及低层住宅。
•什么是砖混住宅?砖混结构住宅屮的“砖”,指的是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
也有其它尺寸的并型粘土砖,如空心砖等。
“混”指的是由钢筋、水泥、砂石、水按-淀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件,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挑檐,这些配件与砖作的承重墙相结合,可以称为砖混结构式住宅。
由于抗震的要求,砖混住宅一•般在5—6层以下。
•钢结构适合于超高层。
•砖木结构、砖混结构成本低,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组合结构成本较砖木砖混结构高,较钢结构低,钢结构成本最高。
•框架结构的优点在于分割方便,缺点在于有悬梁和柱角,不利于居家布置与装饰,因此这种结构最多用于办公楼和商场。
•什么是框架结构住宅?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血成的住宅。
•剪力墙结构的优点在于无梁无柱,利于居家布置和装饰,缺点在于有剪力墙的地方均不能敲掉,因此不利于功能的变换和组合,一旦某种房型滞销,则没有挽回的余地,剪力墙结构适合用于住宅。
•框架杲形柱结构的优点在于兼顾了剪力墙和框架结构的长处,即可口由分割,又无悬梁和柱角,利于居家布置。
缺点是结构计算较复杂,要求保险系数大, 且没有设计规范,设计院一般不愿冒风险,若要采用此结构,应找有经验的设计院,且在事先讲清,一般此种结构只宜用在小高层(18层以下),不适用于高层建筑。
•框架支撑剪力墙适用于底层是商场办公设施,上层住宅的建筑。
•剪力墙开大洞,其性质与框架异形柱相似,用途也相似,但优点少于框架异形柱,设计风险也小于框架异形柱。
•大开间剪力墙,在一足够大的开间内,为用户提供自由分割的条件,在此周围为剪力墙,不能变动。
这是解决简力墙缺点的另一种方式,设计风险较框架员形柱小,变化自由度也略小。
(2)主体结构1)墙体:主要有承重、围护、分隔作用A.可分为承重墙、非承重墙/内墙、外墙/横墙、纵墙B.墙体材料有实心粘土砖、多孔砖、空心砖、混凝土空心砌块、其他新型墙体材料。
C•墙体(包括剪力墙)和柱、梁的作用在于支撑和分割,其屮剪力墙、柱、梁和承重砖墙的作用均在于承重,承重基本原理在于上下对齐,因此承重墙不能随意改动,分割墙没有上述要求,因此可以改动。
2)结构体系:短肢剪力墙/异形柱3)砖墙墙身的细部构造A.防潮层:FI的是防止地下的潮气沿基础墙上升使室内墙身受潮。
其设置高度为室内首层地面结构层的屮部,一-般用防水砂浆抹20毫米厚。
B.勒脚:外墙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坪的部分叫勒脚。
其作用是防止地面水、用水的侵蚀及人为的磕碰破坏,起着保护墙而,提高建筑物耐久性的作用同时也起美观装饰作用。
采用抹水泥砂浆、贴面或加人墙厚的办法来构造。
C.散水:指靠近勒脚下部的混凝土排水坡。
作用是迅速排出沿墙淌下的雨水,防止雨水直接进入墙下损害地基。
D.窗台:分室内和室外。
室外窗台是为了防止窗洞底部积水进入室内;室内窗台是为了排除窗上的结水。
E.门窗过梁:为承受门窗洞口上部的荷载,并把它传到门窗两侧的墙上, 门窗洞口的上部设有钢筋混凝土过梁。
6.装饰工程(1)地面与楼面楼面包括基层和面层面层分为水泥砂浆地面、混凝土地面楼板分为木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压型钢板楼板(2)门窗1)平开门和推拉门2)实腹钢门窗、铝合金门窗、報钢门窗、彩色铝合金门窗、彩色钢板门窗、钛合金门窗3)门洞最小尺寸:宽度0.9m,高度2.00m4)玻璃厚度一•般为5mm(3)墙面装修外墙装修:贴面/涂料内墙抹灰:底层、屮层、面层7.内外装饰安装工程•内外装饰安装工程主要包括内外墙装饰工程,门窗安装工程,大楼内水、电、煤等管线安装工程,电梯安装工程。
•内外墙装饰工程一般采用重外轻内,重公共轻口用的原则,在外墙、内墙的公共部位,用较高档的材料,在分户门内的自用部位,用一般的材料,H前流行的外墙及内墙公共部位的材料有涂料、面砖、大理石、毛石等。
•门窗安装工程一般采用重窗轻门,重分户门、大门,轻室内门的方式,最流行的分户门为实木门,最常见的窗材料有钢窗、铝合金窗、塑钢窗、彩钢窗。
•大楼内管线安装工程屮,水管包括上水(生活用水)下水(雨污水),特殊用水(如热水、纯净水)等,电包括强电和弱电,其屮强电的单户容量不断扩大,弱电的种类不断增加,常见弱电种类有电话线、有线电视、计算机通讯端口等。
•电梯安装工程重在品牌、容量、速度、调试质量和维修保养,其屮高度质量是关键,好的高度追求平稳和平层。
8.防水工程(1)平屋顶:屋面坡度小于或等于10%坡屋顶:屋面坡度大于10%(2)平屋顶防水:柔性防水(卷材防水屋而)/刚性防水(防水水泥砂浆)屋顶构造:结构层(承重构件,一般用钢筋混凝土板);保温层(室内保温,一般用加气混凝土、水泥珍珠岩板、泡沫報料板等材料)找平层(是在防水材料下面形成一个比较坚实、平整的基层,-•般用水泥砂浆做。
)防水层(防止屋顶漏水,常用的防水材料有油毡水乳型橡胶沥青涂料等)保护层(保护油毡等防水材料,防止其直接受风吹日晒而开裂,造成渗水。
常用的是绿豆砂或小豆石)五、竣工验收第二讲与房地产有关的相关建筑概念1.房地产开发的基本流程及其周期(1)前期开发从立项到开工,一般在6个月到一年吋间(2)建设施工(含配套工程)A.多层:从开工到建成一般在8个月至一•年时间。
B.小高层:从开工到建成一般在12个月到18个月时间。
C.高层:从开工到建成一般在18个月到24个月吋间。
其屮建筑安装工程期易计算,配套工程期难估计。
2・建筑容积率:二小区总建筑而积/小区总用地而积*100%;地下停车库、架空开放的建筑底层等建筑面积在计算容积率时可不计入。
3.房屋的基底而积:是指建筑物首层的建筑而积。
4.建筑密度指建筑物底层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百分比。
5.低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屮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层及10层以上住宅6 .单元式住宅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每一个单元均设有楼梯(电梯)。
7.地下室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08.半地下室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O9.建筑面积:(1)房屋的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齐层外墙(或外柱)外围以内水平投影而积之和。
(2)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
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 20米以上(含2.20米)的永久性建筑。
(3)房屋的建筑面积包括使用面积和公共面积二个部份。
10 .房屋的公共面积房屋的公共面积是指建筑物主体内、户门以外可使用的面积,包括层高超过2.2米的单车库、设备层或技术层,室内外楼梯、楼梯悬挑平台、内外廊、门厅、电梯及机房、门斗、有柱雨蓬、突出屋面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
11.房屋的公共面积如何分摊每户(或单位)应分摊的公共面积按如下原则进行计算:A.有面积分割文件或协议的,应按其文件或协议进行计算。
B.如无而积分割文件或协议的,按其使用面积的比例进行分摊。
12.哪些公用面积应分摊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包括套(单元)门以外的室内外楼梯、内外廊、公共门厅、通道、电梯、配电房、设备层、设备用房、结构转换层、技术层、空调机房、消防控制室、为整栋楼层服务的值班警卫室、建筑物内的垃圾房以及突出屋面有维护结构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