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云南省三校生语文题概要1.

合集下载

云南省2016届三校生第四次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云南省2016届三校生第四次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云南省2016届三校生第四次语文模拟试卷及其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驰骋/聘请饶恕/夙愿塞翁失马/敷衍塞责B.瑕疵/遐想遏止/摇曳是否/臧否C.诽谤/磅礴洗涤/嫡亲累积/劳累D.渗透/掺杂俯仰/辅导屡见不鲜/鲜为人知2. 下列各组文字中,造字方法相同的一组是()A.日、月、下、木B.材、菜、一、鲤C.从、男、苗、采D.武、桂、爬、鸥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山阴道上,目不暇(xiá)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址(zhǐ)吗?B.孟子开始游说(shuì)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合纵连横之季。

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sī)杀。

C.但他即然有错,为什么大家又仿佛格外尊敬他呢?这可难解,穿凿(záo)起来说,或者因为阿q说是赵太爷的本家,虽然挨(āi)了打,大家也还怕有些真,总不如尊敬一些稳当。

D.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的社会创造精神不久就烟销云散了,他被磁铁热、天文计算、炼金梦以及想认识世界奇迹的渴望逮(dài)住了心窍(qiào)。

4.下列各词语中字的解释和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著名——举世闻名解释:“名”有“名声”的意思。

判断:“著名”指有名声;“举世闻名”指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声很大。

B.情境——身临其境解释:“境”有“境地”的意思。

判断:“情境”指情景、境地;“身临其境”指亲身到了那个境地。

C.期盼——不期而遇解释:“期”有“一段时间”的意思。

判断:“期盼”指盼了一段时间;“不期而遇”指没过一段时间就相遇了。

D.惩罚——惩恶扬善解释:“惩”有“处罚”的意思。

判断:“惩罚”指严厉的处罚;“惩恶扬善”意思是惩戒恶行,显扬善举。

指处罚有恶行的人,表扬有善行的人。

完整word版)云南三校生高考语文试题

完整word版)云南三校生高考语文试题

完整word版)云南三校生高考语文试题本试题满分100分,与政治合卷2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语文建议90分钟完成;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卷纸、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戳穿(chuó)瞻仰(zhān)湍急(tuán)麦秸(jīe)B.矩形(jǔ)骄傲(jiāo)供应(gōng)肮脏(zāng)C.呕吐(ǒu)萎靡(mì)允许(yǔn)造诣(zhì)D.浸渍(qìn)信笺(jiān)星宿(sù)薄饼(bǎ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迫不急待走头无路责无旁贷惆怅B.情不自尽朝三暮四漠不关心质疑C.昂首阔步别出心裁世外桃源留恋D.披星带月义不容辞一枕黄粱陷井3.下列使用标点符号错误的一项是()A.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上,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B.“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么?”___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C.我从小就喜欢文学,读过大量的散文,小说和诗歌。

D.“三校生”都必须研究《语文》《数学》等课程。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一点也不学校的纪律。

②但有敢于实践的决心还不够,还必须有的科学态度。

③人们群众有运用民主的。

A.遵守严谨权利B.尊敬严肃权力C.尊重严格权力D.敬重严密权利5.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B.聚精会神地读书,哪怕只读一遍也会有较深的印象。

C.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D.听说___被修饰一新,就引起京都人们的怨声载道。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短促的休息之后,会议继续进行。

云南省2016年外语类“三校生”招生考试专业技能考核大纲

云南省2016年外语类“三校生”招生考试专业技能考核大纲

云南省2016年三校生“外语类”招生考试专业技能考核大纲外语类专业技能考核大纲一、考试性质三校生高考是国家承认的招收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含职业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本、专科学校学习的选拔性考试,它是考核“三校生”是否达到进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本、专科学习规定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根据教育部和原发展计划委员会(教发〔1999〕2号)、省政府(云政函〔1999〕23号)及原云南省教育委员会《关于我省试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通知》(云教计〔1999〕25号)制定,是“三校生”外语类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

二、考试范围考试范围主要为英语基础知识,考核英语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包括语音、词类、时态、语态以及句型等几大方面。

第一章 语音I. 考核知识点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II. 考核要求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第二章 词类I. 考核知识点1. 名词2. 动词3. 代词4. 介词5. 连词6. 冠词7. 形容词8. 副词9.数词II. 考核要求1. 名词1.1 名词的分类1.2 名词的复数形式1.3 不可数名词的用法1.4名词的所有格形式2. 动词2.1 动词的分类2.2 系动词的掌握及运用2.3 行为动词的掌握及运用2.4 助动词的掌握及运用2.5 情态动词的掌握及运用3. 代词3.1 代词的分类3.2 人称代词的掌握及运用3.3 物主代词的掌握及运用3.4 指示代词的掌握及运用3.5 反身代词的掌握及运用3.6 相互代词的掌握及运用3.7 不定代词的掌握及运用3.8 疑问代词的掌握及运用3.9 关系代词的掌握及运用4. 介词4.1 介词的分类及运用4.2 介词短语在句中的位置及运用5. 连词5.1 并列连词的分类及运用5.2 连接从句的连词的分类及运用6. 冠词6.1 冠词的分类6.2 零冠词的掌握及运用6.3 定冠词的掌握及运用6.4 不定冠词的掌握及运用7. 形容词7.1 形容词的分类及构成7.2 常见形容词原级的运用7.3 常见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及运用7.4 常见形容词最高级的构成及运用8. 副词8.1 副词的分类及基本用法8.2 副词在位置8.3 常见副词原级的运用8.4 常见副词比较级的构成及运用8.5 常见副词最高级的构成及运用9. 数词9.1 数词的分类及用法9.2 倍数的构成及运用9.3 分数的构成及运用9.4 百分制的构成及运用第三章 时态I. 考核知识点1.一般现在时2. 一般过去时3. 一般将来时4. 现在进行时5. 过去进行时6. 现在完成时7. 过去完成时8. 过去将来时II. 考核要求1. 一般现在时1.1一般现在时的构成1.2一般现在时的掌握及基本运用2. 一般过去时2.1 一般过去时的构成2.2一般过去时的掌握及基本运用3. 一般将来时3.1一般将来时的构成3.2 一般将来时的掌握及基本运用4. 现在进行时4.1现在进行时的构成4.2现在进行时的掌握及基本运用5. 过去进行时5.1过去进行时的构成5.2 过去进行时的掌握及基本运用6. 现在完成时6.1现在完成时的构成6.2 现在完成时的掌握及基本运用7. 过去完成时7.1过去完成时的构成7.2 过去完成时的掌握及基本运用8. 过去将来时8.1过去将来时的构成8.2 过去将来时的掌握及基本运用第四章 语态I. 考核知识点1. 主动语态2. 被动语态II. 考核要求1. 主动语态1.1 一般现在时的主动语态1.2 一般过去时的主动语态1.3 一般将来时的主动语态1.4 现在进行时的主动语态1.5过去进行时的主动语态1.6 现在完成时的主动语态1.7 过去完成时的主动语态1.8 过去将来时的主动语态1.9 主动形式表示被动含义的用法2. 被动语态2.1 被动语态的构成2.2 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2.3 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2.4 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2.5 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2.6 过去进行时的被动语态2.7 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2.8 过去完成时的被动语态2.9 过去将来时的被动语态2.10 带双宾语动词的被动语态2.11 一般不使用被动语态的动词第五章 句型I. 考核知识点1. 句型的分类2. 句型的结构3. 简单句的构成及运用4.复合句的构成及运用II. 考核要求1. 句型的分类2. 句型的结构3. 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构成及运用4. 并列句的构成及运用5. 状语从句的构成及运用6. 宾语从句的构成及运用7. 定语从句的构成及运用三、考试题型此次考试共分为六个部分,共150分钟:1. 听力2. 词汇3. 语法4. 阅读5. 翻译1)英译汉2)汉译英四、考试要求与考试形式1、听力(I. Listening)(1)考试要求:1.1 语音1.1.1 26个字母的读音1.1.2 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1.1.3 元音字母组合的读音1.1.4 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1.1.5 辅音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读音1.2单词1.2.1 能结合单词的发音和基本拼读规则,记忆单词的正确发音1.3 句子1.3.1 能听懂简单的句子并掌握句子中的重要信息1.4 对话1.4.1 语速为每分钟100个单词左右,能基本听懂较为简单的对话1.4.2 能识别对话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1.4.3 能听懂操作性指令,并根据要求和指令完成任务(2)考试形式:本部分采用选择题,由四个小部分组成:语音、单词、句子、对话。

云南省2016届三校生语文试卷及答案2

云南省2016届三校生语文试卷及答案2

云南省2016届三校生第二次语文试卷一.基础题(每小题1分,共5分)1.下列词语中黑体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论语(lún )恫吓(tòng)形骸(hái)良莠不齐(yǒu)B.雇佣(yōng) 塑料(suò) 潜能(qián) 严惩不贷(chéng)C.慰藉(jiè)勾当(gòu)炽烈(zhì)装模作样(mú)D.重创(chuāng) 标识(zhì) 皈依(guī) 目不暇给(jǐ)2.下列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兴高彩烈审时度势草菅人命相形见绌B.穷兵黩武心无旁骛恪守不渝磬竹难书C.贻笑大方金石可镂怒发冲冠蹉跎岁月D.瞠目结舌鼓惑人心病入膏盲功亏一篑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学生、广西、云南的学生。

B.张刚说:“我毕业后要自办企业。

”C.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D.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平方米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4.下列各句中黑体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犯了错误,不要讳疾忌医,应当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检查,坚决改正。

B. 他既已认错,就不为已甚,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吧。

C.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D.“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也是一种明哲保身的错误想法。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B、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C、青年人可能对焦裕禄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可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D、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答“A”,错误的答“B”。

2016云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6云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6云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2016年云南省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word版)

2016年云南省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word版)

云南省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三校生考试题及答案

三校生考试题及答案

三校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校生考试中,以下哪项不是考试科目?A. 语文B. 数学C. 英语D. 历史答案:D2. 在数学考试中,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 2^3 = 5 \)B. \( 3^2 = 9 \)C. \( 4^2 = 16 \)D. \( 5^2 = 20 \)答案:B3. 英语考试中,以下哪个单词的拼写是错误的?A. importantB. difficultC. impossibibleD. necessary答案:C4. 语文考试中,以下哪个成语使用正确?A. 画蛇添足B. 画龙点睛C. 画饼充饥D. 画地为牢答案:B5. 在三校生考试中,以下哪个选项是考试的必备条件?A. 身份证B. 准考证C. 学生证D. 以上都是答案:D6. 数学考试中,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 \sqrt{4} = 2 \)B. \( \sqrt{9} = 3 \)C. \( \sqrt{16} = 4 \)D. \( \sqrt{25} = 5 \)答案:B7. 英语考试中,以下哪个短语的意思是“取得成功”?A. make a differenceB. make a livingC. make a successD. make a mistake答案:C8. 语文考试中,以下哪个诗句出自杜甫的《春望》?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答案:A9. 在三校生考试中,以下哪个选项是考试的注意事项?A. 携带手机进入考场B. 考试中交头接耳C. 严格遵守考试纪律D. 考试结束后立即离开考场答案:C10. 数学考试中,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 2 + 3 = 5 \)B. \( 3 - 2 = 1 \)C. \( 4 \times 2 = 8 \)D. \( 5 \div 2 = 2.5 \)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在数学中,一个数的平方根是指一个数乘以自己等于该数的数,例如,\( \sqrt{9} = \_\_\_\_ \)。

云南省2016届三校生语文试卷及答案2

云南省2016届三校生语文试卷及答案2

云南省2016届三校生第二次语文试卷一.基础题(每小题1分,共5分)1.下列词语中黑体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论语(lún )恫吓(tòng)形骸(hái)良莠不齐(yǒu)B.雇佣(yōng) 塑料(suò) 潜能(qián) 严惩不贷(chéng)C.慰藉(jiè)勾当(gòu)炽烈(zhì)装模作样(mú)D.重创(chuāng) 标识(zhì) 皈依(guī) 目不暇给(jǐ)2.下列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兴高彩烈审时度势草菅人命相形见绌B.穷兵黩武心无旁骛恪守不渝磬竹难书C.贻笑大方金石可镂怒发冲冠蹉跎岁月D.瞠目结舌鼓惑人心病入膏盲功亏一篑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学生、广西、云南的学生。

B.张刚说:“我毕业后要自办企业。

”C.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D.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平方米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4.下列各句中黑体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犯了错误,不要讳疾忌医,应当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检查,坚决改正。

B. 他既已认错,就不为已甚,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吧。

C.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D.“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也是一种明哲保身的错误想法。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B、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C、青年人可能对焦裕禄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可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D、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答“A”,错误的答“B”。

2016年云南省三校生语文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2016年云南省三校生语文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云南省三校生语文考试说明考试大纲包括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三方面.一,语文基础知识的要求语音(掌握声母.韵母.声调.拼写规则,能给常用汉字注音.)文字(掌握常用的汉字,了解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象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词汇(掌握同义词.反义词及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辨析近义词.同义词,了解反义词.掌握常用的成语.)语法(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能辨析简单的语法错误.)修辞(掌握比喻.比拟.夸张.借代.排比.对偶.双关.反语.设问和反问等修辞方式.)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了解与考试大纲要求的篇目有关的文学常识二,阅读要求现代文1.正确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2.能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3.能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4.能区别一般的文章体裁和文学作品的分类,正确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能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6.能比较准确地分析整编文章在写作方法和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7.能结合具体作品的写作背景,分析评价一篇文章或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文言文1.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2.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3.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4.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别注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5.能阅读和翻译浅易的文言文.写作要求能写作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议论文以及简易的说明文,做到切合题意,思想正确,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行文流畅,文面整洁,行款合乎格式,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一)记叙文:了解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记叙的人称,能写景,记事,状物.掌握几种基本的记叙方法.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二)说明文: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及方法.说明事物能够抓住特征,掌握好说明事物的时间,空间,逻辑顺序.科学地说明事物的功用,功能.要求语言准确,说明事物清楚,说明事理明晰.(三)议论文:了解议论文的基本要素,会写立论与驳论的议论文.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方法得当,层次清楚,合乎逻辑.。

云南省昆明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共8页。

考题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语文试题所有的解答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解答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题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解答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喜欢出发,喜欢醉人的景色,绮.丽的成光。

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②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

哪怕那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和煦.。

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

③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的粗犷.,真是遗憾;见了大的粗犷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

我自然知道,大有坎坷,大海有波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

即使这样,我依然执拗.地喜欢出发。

打破生活的平静,我便能看到另一番景致,一种属于年轻的景致。

④我还想从大那里学习它的深刻,从大海那里学习它的勇敢,从大漠那里学习它的沉着,从森林那里学习它的机敏。

我想学着品味缤纷的一种人生。

⑤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问双脚,但是要问志向。

有了志向,人在路途中才能走得长远。

于是,我不断寻找更美的风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为了追求一神境界。

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的;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更丰富,这就是不虚此生。

⑥是的,我喜欢出发,愿你也喜欢。

1.请用正楷将第⑤段划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分)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1)绮.丽()(2)和煦.()(3)粗犷.()(4)执拗.()3.第④⑤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三校生单独招生语文卷(答案) (1)

三校生单独招生语文卷(答案) (1)

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代表人物。

B.《师说》中“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C.《劝学》中“金就砺则利”的“金”指的是黄金。

D.既望:已经过了望日,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2.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所以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B.词逐渐与音乐分离后,成为诗的别体,被称为“诗余”,又因为句子长短不齐而被称为“长短句”。

C.词还有别的名称,如“乐章”“曲子词”等,《东坡乐府》中的“乐府”也是词的别称。

D.词牌指词调的名称,一首词,可以只有词牌, 没有词题,也可以只有词题,没有词牌,还可以词牌词题同时出现。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搭讪(shàn)屏窒 (bǐng) 入不敷出(fū) 自怨自艾(ài)B.啮噬 (niè) 饿殍(piăo) 安土重迁(zhòng) 妄自菲薄(fěi)C.诳语 (kuáng) 悲怆(chuàng)铩羽而归(shà)载饥载渴(zài)D.静谧 (mì) 戕害 (qiāng) 亘古如斯(gèng) 汗流浃背(jiā)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竹影听出了她话中带刺,有些恼火,不等她说完,便反唇相讥:“我当然比不上你,我又不会花言巧语地讨好别人!”B、你别光呆在上面发愁,应该深入到战士中去,把问题提出来,发动他们想办法,出主意。

——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C、要向读者说明的是,我们责任编辑只能对书籍的文字部分负责,至于其他问题如纸张的优劣、书价的高低等就望尘莫及了。

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云南卷)语文(带解析)

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云南卷)语文(带解析)

试卷第1页,共9页绝密★启用前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云南卷)语文(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91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的小说,塑造了闰土、孔乙己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至今仍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B .“说”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不用韵,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

C .高尔基的《童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描述了作者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感情基调严肃低沉,但通过“阿廖沙”的眼光描述出来,作品又不乏天真浪漫的色彩。

D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孟子及其门人弟子所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出自其中。

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目前,梁河县正采取措施保护这株古茶树 ②使古茶树经济效益大幅提高③近日,梁河县大厂乡荷花村发现一株野生过渡型古茶树④近年来,梁河县对辖区内的古茶树建档挂牌,进行有效保护,并开展古茶树产品研发试卷第2页,共9页⑤经初步计算,该株古茶树径围这4.41米,直径140厘米,树龄约1500年,或为省内已发现的单株最大、树龄最久的野生过渡型古茶树 A .④②①⑤③ B .③④①⑤② C .③⑤①④② D .④⑤②①③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016年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其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务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运动机器人等许多大量内容。

B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2016云南省三校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学生用卷

2016云南省三校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学生用卷

2016云南省三校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学生用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1、【来源】 2016年云南高三三模第1题9分2016年全国高三零模第1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这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

战国时代,儒、墨学说并称“显学”,实际上儒家的影响较墨家更大。

秦始皇采用法家的学说统一天下,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一次严重的打击,秦朝“二世而亡”。

汉初尊崇黄老之学,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儒学正式居于统治地位。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虽然嵇康公开倡言“非汤武而薄周孔”,但多数玄学家仍尊崇孔子为最高的圣人。

隋唐时代,佛学昌盛,儒、释、道三教并尊,但政治法度仍是儒家的一套。

宋代理学兴起,恢复了儒学的权威地位,历宋、元、明、清,理学受到统治者的尊崇。

直到五四运动,儒学受到严厉的批判,儒学在思想意识上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宣告结束,儒学独尊的格局一去不复返了。

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还是应该承认的历史事实。

儒学在历史上的作用应如何评价呢?这就牵涉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如何评价的问题。

在近代,中国与西欧相比,确实是落后了;在古代,中国与西欧相比,应如何看待呢?近来出现一种全盘否定传统的思想,认为“在中国对人的设计的传统中,缺乏人格的概念”“在民族传统中个人的人格概念并未建立起来”,这无异于说中华民族的历史不是“人”的历史,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本算不得文化。

这个问题涉及民族的价值和尊严,不可以不辩!究竟是中国传统中缺乏个人的人格概念,还是某些人对中国传统学术缺乏正确的理解呢?中国传统中“人”的观念的问题可以说是关于儒家学说的本质的问题。

儒家基本上是肯定人的价值、要求提高人的自觉的。

以孔孟为例,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显然把人与鸟兽区别开来了。

孟子宣扬“自任以天下之重”,可以说是对于个人的肯定。

儒家的学说确实不是主张“自我中心”,而是主张从自我出发,由己推人。

云南三校生考试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云南三校生考试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云南三校生考试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150分钟,共120分)一、选择题(20分,每题一分)1.下列成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B )。

A.莘.莘学子(xīn)睚眦.必报(zì)饮鸩.止渴(zhèn)贻.笑大方(yí)B.暴殄.天物(tiǎn)鳞次栉.比(zhì)病入膏肓.(huāng)怙恶不悛.(quān )C.罄.竹难书(qìng)赧.颜苟活(nǎn )一蹴.而就(cù)瞠.目结舌(táng )D.居心叵.测(pǒ)暴虎冯.河(fěng )引吭.高歌(háng)同仇敌忾.(kài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B )。

A.吝啬.(sè)恫吓.(xìa )浸渍.(zì)喋.血(dié)B.龟.裂(jūn)日啖.(dàn )允.许(yǔn )造诣.(yì)C.物候.(huò)典籍.(jì)归咎.(j iù )萎靡.(mí)D.匹.配(pǐ)倾轧.(yà)天壤.(rǎng )旖.旎(qí)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C )。

A.刚愎.自用(bì)穷兵黩.武(dú)审时度.势(duó)命运多舛.(chuǎn)B.差.强人意(chā)相形见绌.(chù)户枢不蠹.(dù)蛊.惑人心(gǔ)C.牝.鸡司晨(pìn )恪.守不渝(gé)功亏一篑.(kuì)心无旁骛.(wù)D.前仆.后继(pū)三缄.其口(jiān)草菅.人命(jiān)振聋发聩.(kuì)4.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B )。

A.会.稽(kuài)干涸.(hé)期.年(jī)弃甲曳.兵(yè)B.挟.持(xié)羸.弱(léi)苑囿.(yòu)锲.而不舍(qì)C.忌讳.(huì)繁冗.(rǒng)骐骥.(jì)金石可镂.(lòu)D.槁暴.(pù)管辖.(xiá)沮.丧(jǔ)良莠.不齐(yǒu)5.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语文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潇洒萧瑟呼啸深山箫声悠扬B.竣工俊秀高风俊骨怙恶不悛C.谛听啼叫缔结盟约根深蒂固D.荠菜济世心有余悸光风霁月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完璧归赵天沦之乐怒发冲冠大相径庭B.适得其反冠冕堂皇盘根错节强词夺理C.弱不禁风觥筹交错风弛电汗牛充栋D.自惭形秽脍炙人口赏心悦目不期而遇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怨天尤人(抱怨)扪心自问(摸)锋芒毕露(全)否极泰来(坏,恶)B.浅尝辄止(就)好高骛远(追求)涸辙之鲋(干涸)图穷匕见(完,尽)C.荷枪实弹(扛)白璧无瑕(斑点)家喻户晓(明白)无法无天(天理)D.万籁俱寂(寂静)拒谏饰非(掩饰)不速之客(速度)无声无臭(气味)4、下列词语感情色彩不全相同的一组是()A.逆来顺受刚愎自用哗众取宠夸夸其谈B.睚眦必报草菅人命暴殄天物蛊惑人心C.华而不实自以为是陈词滥调理屈词穷D.栩栩如生游刃有余别具一格固步自封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秋蝉的衰落的残声,是北国的特产;北国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无论在什么地方,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A.就而且所以都B.也因为所以都C.更因为所以都D.更而且所以都6下列句子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A.他既善于发现问题,又善于分析问题。

并列复句B.与其夸夸其谈,不如从头做起。

并列复句C.即使工作再困难,他也不会退缩。

假设复句D.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

条件复句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是()A.他是临场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呢?B.“好啦,”小张说:“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C.谁也记不得那事发生在哪一天。

D.“怎么了?同学们。

”8、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A.啊,黄河!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比喻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拟人C.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对偶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排比9、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组是()A.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

B.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莲花。

C.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D.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的“三月红”和“挂绿”。

10、下列各句使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组是()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A.这句话的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

B.对于文娱活动,他进步很快。

C.在世界教育史上,中国的文字和学校是最早出现的一个国家。

D.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

12、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组是()A.列车前方到达昆明站。

B.列车前方到达是昆明站。

C.列车运行前方是昆明站。

D.列车前方运行是昆明站。

13、下列作品出自《诗经》的是()A.《硕鼠》B.《九歌》C.《登高》D.《秋思》14、下列作品作家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A.《史记》司马迁B.《归园田居》王维C.《石壕吏》杜甫D.《琵琶行》白居易15、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A.欧阳修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隐16、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A.《国语》B.《战国策》C.《春秋》D.《左传》1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出自()A.《虞美人》B.《雨霖铃》C.《相见欢》D.《清平乐》18、《史记》中的廉颇是战国时期( )A.赵国人B.楚国人C.魏国人D.宋国人19、“舍生取义”出自()A.《论语》B.《孟子》C.《荀子》D.《中庸》2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作者()A.对理想的追求B.对时光易逝的感叹C.对贤才的思慕D.对女子的思念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6分)21、我希望逢着一个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2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君子好逑。

23、,依依墟里烟。

24、故人西辞黄鹤楼,。

25、,不尽长江滚滚来。

26、念去去,,暮霭沉沉楚天阔。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分。

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27、鲁迅散文诗集《野草》和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优美的散文精品。

()28、朱自清的散文纯正,朴实,优美,代表作有《春风沉醉的晚上》,《背影》。

()29、茅盾的《家》,《春》,《秋》合称《激流三部曲》。

30、巴尔扎克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总称《人间喜剧》。

四、现代文阅读(30分)材料一(31---35题,为单项选择题,36---37题,为简答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物之国(删改)(1)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

德国人平均每人拥有1万件东西,而在2013年,英国人的家里有60亿件衣服。

每名成人有100件左右的衣服,其中四分之一永远没离开过衣柜。

我们这种对物品的疯狂热情来自何处?它又如何改变了世界?还有,最重要的是这种恋物瘾说明了什么?(2)很早很早以前,拥有物品被认为是很坏的事,耶稣曾经警告世人,“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

圣奥古斯都走的更远,他认为对物质的欲望与肉体的欲望来自同一处可悲的源泉。

(3)直到18世纪之前,人们都穿着与祖辈同样款式的衣服。

至于家庭装饰,500年里几乎没有发生变化,炫耀性消费还会引来麻烦。

在1574年,伦敦一名男子被关进了监狱,就因为他穿了一条塔夫绸的紧身裤。

150后,在德国,一个女人被严惩,因为她围了一条对她所属的阶级来说太大的围巾。

(4)但随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所有人变得更虚荣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难理解。

166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往国内运了25万件衣服。

20年后,这一数字翻了两番。

商业的魔力改变了世界。

突然之间,到处是棉布了,不但便宜,而且容易洗涤。

1700年,仅仅是法国的仆从,就会把把收入的10%用于购买衣服,但是到了1750年,这一数字变成了33%。

(5)在服装的带领下,其他东西很快赶了上来。

以食物来说,17世纪50年代,第一批咖啡屋在英国出现,随后巧克力登场了,并很快流行了起来。

17世纪后期,日记作家塞缪尔·佩皮斯希望在喝了一夜酒之后,巧克力能让他的肠胃舒服起来。

直到士兵接受了它的口味之后,巧克力才算征服了世界。

19世纪70年代,瑞士巧克力商人菲利普·苏查德把巧克力送到了兵营中。

一开始,士兵们刚吃下就全吐了出来,认为巧克力太难吃了,但是几年后,军队爱上了这种东西,苏查德开始大规模为士兵制造巧克力。

(6)当然还有茶,到19世纪50年代,茶成了英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下午茶也成为了一个传统。

(7)因为大家都喝热饮,餐具业发生了巨变。

制陶工乔赛亚·韦奇伍德找到了一种给陶器上釉的方法,烧出的陶瓷很漂亮,而且能承受温度的骤然变化。

(8)就这样,世界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得更小,更加以消费为导向。

20世纪初期,英国的哈罗德百货宣称他们的邮寄服务能够把任何东西送到阿根廷和桑给巴尔。

(9)让人花钱的东西越来越多。

人们想要最新的、最时髦的家电,不仅因为它们节省了体力,还因为这些东西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

因为他们用这些东西来定义自己。

对于物品的疯狂追求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危害。

在20世纪50年代,妇女们被警告不要离她们的新洗衣机太近,因为曾经发生过触电或被剥头皮的事情。

(10)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青年极端组织巴德尔-迈因霍夫在百货公司投了几颗炸弹,他们宣称自己打响了与消费主义的战争,他们的口号是“消费主义恐吓了你,我们要恐吓商品”。

多年之后,该组织的首领安德列亚斯·巴德尔被捕,被抓时,他正坐在一辆全新的、罕见的300马力意大利高级跑车里面。

他还是一辆白色奔驰车和一辆漂亮的福特车的主人。

(11)无疑,金钱让世界运转,但是想要更新的、更精良的、更闪亮的东西的欲望让世界以更快的速度转动。

31、“直到18世纪之前,人们都穿着与祖辈同样款式的衣服。

至于家庭装饰,500年里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根据文意,这句话中服饰与装饰没有变化的原因是什么?()A.当时物质匮乏,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

B.拥有物品被认为是很坏的事。

C.人们认为祖辈的服饰和装饰是最美的。

D.大家认为这是继承和保持传统的表现。

32、作者为了证明“商业的魔力改变了世界”列举了哪个事例?()A.1700年,仅仅是法国的仆从,就会把把收入的10%用于购买衣服,但是到了1750年,这一数字变成了33%。

B.2013年,英国人的家里有60亿件衣服。

每名成人有100件左右的衣服,其中四分之一永远没离开过衣柜。

C.在德国,一个女人被严惩,因为她围了一条对她所属的阶级来说太大的围巾。

D.1574年,伦敦一名男子被关进了监狱,就因为他穿了一条塔夫绸的紧身裤。

33、“德国人平均每人拥有1万件东西,而在2013年,英国人的家里有60亿件衣服。

每名成人有100件左右的衣服,其中四分之一永远没离开过衣柜。

”对这句话表述正确的是()A.作对比的说明方法,说明英国人比德国人更有钱。

B.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人们对物品的疯狂热情。

C.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英国人和德国人一样富有。

D.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英国人比德国人更喜欢购买衣服。

34、(8)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是()A.作诠释B.下定义C.打比方D.举例子35、(10)段中的事例想要说明什么?()A.追求物质享受让所有人感觉良好。

B.安德列亚斯·巴德尔是一个狂热的豪车爱好者。

C.金钱让世界运转,最求物质让所有人疯狂,甚至可能改变人的观念。

D.对物质的疯狂最求会给社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危害。

36、综合全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37、如何看待人们对物质的最求?概述你的观点。

材料二(38---45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才华是上帝的惩罚(1)很多年来,我对才华的敬畏,始于自卑,终于疑惑。

(2)大约在二十岁的时候,我便确认自己不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那时在读大学,有两件事情让我非常沮丧。

(3)每当到了熄灯之后,同学们除了讲笑话,就是猜谜和脑筋急转弯,而我几乎没有一次得过第一名,这太让人绝望了,我对自己智商的清醒认识就是在那些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形成的。

(4)那时,我还在非常努力地练习写诗歌,我在一本练习簿上练写了数百首长长短短的作品,我把它们工工整整地誊抄在稿纸上,分别投寄给几乎所有国内的文学杂志。

(5)8分钱的邮票费在当时的复旦可以买半块猪排,4年里,我省下上百块猪排去实现我的诗歌梦,结果是一直到毕业那天,我都从来没有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过一首诗歌。

(6)而这个世界一定是有天才存在,否则,你很难解释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张爱玲怎么能写出《第一炉香》,为什么是一位叫爱因斯坦的专利局技术员发现了相对论,有人对过去二十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进行了一个统计,他们发表得奖论文的平均年龄是37岁,他们中的很多人应该是天赋异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