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淀粉制糖
淀粉糖生产工艺概述
![淀粉糖生产工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e143e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3.png)
淀粉糖生产工艺概述淀粉糖是一种由淀粉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而制成的糖类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制药和化妆品等行业。
淀粉糖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淀粉浆糊的制备、酶解反应、脱色、脱蛋白、精制、浓缩和干燥。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接下来是酶解反应。
将淀粉浆糊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加入淀粉酶。
淀粉酶是一种能够分解淀粉为糖类的酶,通常使用α-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
在适宜的温度下,淀粉酶会催化淀粉分子的链断裂,生成较短的淀粉分子和各种糖类,提高淀粉的溶解性和可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性质。
第三步是脱色。
将酶解的淀粉浆糊进行脱色处理,以去除淀粉浆糊中的杂质和色素。
常见的脱色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树脂、氧化剂氯酸钠等。
活性炭是一种有很大亲和力吸附有机物的材料,在脱色过程中能有效去除颜色。
接下来是脱蛋白。
淀粉浆糊中往往含有一定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容易发生热变性,影响淀粉糖的品质。
脱色后的淀粉浆糊通常通过加热和沉淀处理来去除蛋白质。
加热能使蛋白质发生凝结和析出,从而方便更好地进行沉淀和分离。
然后是精制。
经过脱色和脱蛋白处理后的淀粉浆糊含有一定的糖类和杂质。
精制的目的是进一步提纯淀粉糖,减少杂质的含量。
常见的精制方法包括酒精沉淀、膜分离、离心等。
酒精沉淀是利用酒精溶液将糖类沉淀下来,然后进行分离和干燥。
然后是浓缩。
将精制后的淀粉糖溶液进行浓缩,以提高其糖含量。
常用的浓缩方法包括真空浓缩和蒸发浓缩。
真空浓缩是利用真空蒸发器将溶液中的水分快速蒸发,从而提高糖浓度。
蒸发浓缩是利用蒸发器将溶液中的水分逐渐蒸发,达到浓缩的目的。
最后是干燥。
浓缩后的淀粉糖溶液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得到固态的淀粉糖产品。
干燥可以采用喷雾干燥、流化床干燥、真空干燥等方法。
喷雾干燥是将溶液通过喷嘴雾化,在热空气中快速蒸发,从而得到小颗粒的淀粉糖产品。
流化床干燥是将溶液通过喷嘴喷入流化床中,通过空气流动使颗粒悬浮并进行烘干。
真空干燥是将溶液在低压条件下进行烘干,以降低溶液的沸点,加快水分的挥发。
淀粉制糖
![淀粉制糖](https://img.taocdn.com/s3/m/4bbc65f75ef7ba0d4a733b42.png)
淀粉制糖一、概述1、淀粉糖工业:利用淀粉为原料的制糖工业称为淀粉糖工业。
2、淀粉糖:将淀粉质的原料或淀粉用酸或酶水解获得的各种聚合度的水解产物。
1)淀粉糖种类:结晶葡萄糖(完全水解产物)、淀粉糖浆(不完全水解产物)、果葡糖浆(转化产物)2)淀粉糖浆按转化程度可分为高、中、低三类。
低转化糖浆DE值<20,中转化糖浆DE值38~42,高转化糖浆DE值60~703、DE值(葡萄糖值):还原糖(以葡萄糖计)占糖浆干物质的百分比。
二、淀粉水解方法1、淀粉水解有3种方法:酸解法、酶解法、酸酶结合法酸解法:以酸为催化剂在高温下将淀粉水解转化为葡萄糖酶解法:利用专一性很强的淀粉酶及糖化酶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酸酶结合法:酸液化和酶糖化的工艺称为酸酶结合法2、液化:在糖化前,用酸或酶使糊化的淀粉水解到一定糊精和低聚糖的程度,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强。
3、糖化:淀粉由葡萄糖组成,经酸或酶的催化作用,发生水解变成葡萄糖4、α-淀粉酶(液化酶):α-淀粉酶作用于淀粉时是从淀粉分子内部以随机的方式切断α-1,4糖苷键5、β-淀粉酶(麦芽糖酶):作用于淀粉时从非还原末端依次以麦芽糖为单位切开α-1,4糖苷键,在水解过程中水解产物麦芽糖分子中C1的构型由α型转变为β型,所以称其为β-淀粉酶6、糖化酶(葡萄糖淀粉酶、糖化酶):作用于淀粉时从非还原末端的α-1,4糖苷键开始,依次切下一个葡萄糖单位,产生的葡萄糖为β-构型,水解产物只有葡萄糖。
7、脱支酶:能够水解支链淀粉、糖原等大分子化合物中α-1,6糖苷键的酶称为脱支酶。
酶解法1、酶解法分为两步:1)利用淀粉酶将淀粉液化——液化2)利用糖化酶将糊精或低聚糖水解为葡萄糖——糖化2、液化的目的:1)使淀粉乳粘度降低,流动性增高2)为下一步糖化创造有利条件3、酶法生产全糖工艺1)全糖:淀粉经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作用得糖液,精制后浓缩、干燥、全部转化为商品淀粉糖,一般全糖的DE值在98以上。
淀粉糖制备流程
![淀粉糖制备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23de87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02.png)
淀粉糖制备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按照[淀粉糖制备流程]为主题,以实际应用情况写一篇流程,回答要求步骤详细,回答字数不少于800字。
粮油加工课件七章淀粉制糖
![粮油加工课件七章淀粉制糖](https://img.taocdn.com/s3/m/c00c125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f.png)
2.2.1.3 液化程度
根据生产实践,淀粉在酶液化工序中 水解到葡萄糖值15 ~ 20范围合适。
2.2.1.4 液化方法
液化方法有三种:升温液化法、 粉酶进一步将液 化液水解成葡萄糖。
2.2.2.1 糖化机理
葡萄糖淀粉酶从淀粉水解产物的非还原 性尾端开始水解α-1,4葡萄糖苷键,使葡萄 糖单位逐个分离出来,从而产生葡萄糖。
2.1.2.2 淀粉乳浓度
生产淀粉糖浆淀粉乳浓度一般控制在 22~24°Be,结晶葡萄糖则为12~14 °Be。
浓度过高,水解糖液中葡萄糖浓度越大, 葡萄糖的复合分解反应就越强,生产龙胆 二糖(苦味)和其他低聚糖也多,影响制 品品质,降低葡萄糖产率。
2.1.2.3 温度、压力、时间
温度,压力,时间的增加均能促进水解作用, 但过高引起不良后果。
果葡糖浆 1.3 淀粉糖的性质及应用
2 淀粉制糖的一般理论
2.1 淀粉糖的酸糖化工艺
2.1.1 酸糖化机理
(C6H10O5)n + n H2O → nC6H12O6 淀粉 → 葡萄糖 龙胆二糖和其他低聚糖
↓ 5-羟甲基糠醛 → 有色聚合物
↓ 甲酸和其他有机酸
2.1.2 影响酸糖化的因素
2.1.2.1 酸的种类和浓度
2.2.2.2 糖化操作
糖化操作比较简单,将淀粉液化液 引入糖化桶中,调节到适当的温度和pH 值,混入需要量的糖化酶制剂,保持 2~3d 达到最高的葡萄糖值,即得糖化 液。
2.2.2.2 糖化条件
不同来源的葡萄糖淀粉酶在糖化的适宜 温度和pH存在差别。 例如 曲霉糖化酶为55~60℃,pH3.5~5.0;
1概述
淀粉糖是以淀粉为原料,通过酸或酶 的催化水解反应而生产的糖品的总称。
《粮油加工学》课程教案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撰稿
![《粮油加工学》课程教案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撰稿](https://img.taocdn.com/s3/m/0ce053016c85ec3a87c2c5db.png)
《粮油加工学》课程教案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撰稿人:涂瑾2008年 07月教学课题:第一章 概述课型:理论课对象:食品工程教学目的:1、掌握:粮油加工学的范畴;本门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
2、熟悉:粮油加工的历史,现状和前景展望。
重点与难点::粮油加工学的范畴;本门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总学时为2学时教学步骤、内容一、粮油加工学的范畴二、粮油加工的历史和现状三、粮油加工学的主要内容三、开创粮油加工业的新局面思考题:1、查阅资料了解目前粮油加工最新研究进展。
教学课题:第二章 稻谷制米课型:理论课对象:食品工程教学目的:1、掌握:稻谷的工艺品质;稻谷制米的主要工艺过程,各道工序的目的和原理;稻谷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2、熟悉:稻谷品种与大米品质关系。
重点:稻谷制米的主要工艺过程,各道工序的目的和原理。
难点:稻谷的工艺品质。
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总学时为2学时教学步骤、内容一、稻谷的工艺品质1、稻谷的分类、子粒结构和化学组成2、稻谷子粒的物理性质及结构力学性质二、稻谷的清理1、清理的目的与要求2、清理方法及机理3、常规稻谷加工清理流程三、砻谷及砻下物分离1、砻谷2、谷壳分离3、谷糙分离四、碾米的基本原理五、成品及副产品的整理六、稻谷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1、稻壳综合利用2、米糠综合利用思考题:1、为什么要砻谷?不经砻谷而直接碾米行否?为什么?2、糙米的营养价值优于精米,为什么还要碾米?教学课题:第三章 稻谷精深加工课型:理论课对象:食品工程教学目的:1、掌握:蒸谷米,免淘洗米,营养强化米,米粉的概念,加工原理和工艺过程。
2、熟悉:稻谷精深加工的目的及意义;各种米制品的类型。
重点:几种米制品生产工艺过程。
难点:稻米的营养强化。
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总学时为4学时教学步骤、内容一、蒸谷米的加工1、蒸谷米的特点2、蒸谷米的生产二、免淘洗米加工三、营养强化米加工四、米粉和米制品的加工1、米粉的加工2、方便米粉的加工思考题:1、为什么要对米进行营养强化?2、蒸谷米营养保持的原理是什么?教学课题:第四章 小麦制粉课型:理论课对象:食品工程教学目的:1、掌握:小麦的种类和加工特性;配麦,润麦的概念;小麦制粉的基本原理,过程和机械设备;粉路的概念和粉路的设计;专用粉和等级粉的概念和生产方法。
淀粉糖工艺培训课件
![淀粉糖工艺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e87d37b14e852459fb5718.png)
淀粉糖工艺培训课件第一节淀粉糖进展史淀粉糖是利用淀粉为原料生产的糖品的总称,产品种类多,生产历史悠久。
1811年德国化学家柯乔夫〔Kirchoff〕用硫酸处理马铃薯淀粉,原意是制造可能替代阿拉伯树胶用胶粘剂,但酸的作用过度,所得产物为粘度专门低的液体,澄清,具有甜味。
柯乔夫通过研究将其制成一种糖浆,放置一段时刻后有结晶析出,用布袋装盛,压榨,除去大部分母液,得固体产品,即较为粗糙的结晶糖产品。
由淀粉制糖的化学反应称为水解反应,完全水解的最终产品与葡萄果汁中的葡萄糖成分完全相同。
那个事实被一位法国化学家沙苏里于1815年确定。
在19世纪初,法国人曾研究用许多种原料制糖,1801年朴罗斯特试验成功由葡萄汁提制出葡萄糖,葡萄糖的名称便由此得来,一直沿用到现在。
19世纪曾有专门多人从事制造结晶葡萄糖的研究,但成就不大,要紧是关于葡萄糖的几种异构体的化学及结晶规律缺乏了解的缘故,沿用蔗糖结晶的方法,困难专门多。
淀粉糖的生产要紧为糖浆和包含糖蜜的固体糖,少量的结晶葡萄糖产品是用有机溶剂重复结晶而得,纯度也相当高,然而成本高,不能大量生产。
大约于1920年美国人牛柯克〔Newkirk〕发觉含水α-葡萄糖比无水α-葡萄糖容易结晶,使用25%-30%湿晶种的冷却结晶法容易操纵,所得结晶产品易于用离心机分离,产品质量高,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纳,现在工业差不多上还应用此结晶工艺。
应用麦芽生产饴糖虽已有专门悠久的酶法技术,但近年来淀粉酶制剂和技术大进展,促进了淀粉制糖工业大进展。
约于1940年美国开始采纳酸酶合并糖化工艺生产糖浆,能幸免葡萄糖的复合和分解反应,产品甜味纯正。
约于1960年日本开始用淀粉酶液化和葡萄糖酶糖化的双酶法生产结晶糖工艺,并被各国普遍采纳,逐步剔除了酸法制糖工艺。
这种双酶法所得糖化液纯度高、甜味纯正,能省去结晶工序直截了当制成全糖,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质量虽不及结晶葡萄糖,但适用于假设干种食品工业应用。
淀粉制糖工艺ppt课件
![淀粉制糖工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b2c6bd011ca300a7c39053.png)
液化方法分类示意图P60图4-6
酸解 酸法
催化剂 酸酶催化 酸酶法
酶催化 酶法
升温方式不同
间歇液化法(直接升温法)
半连续液化法(高温液化法、喷淋法)
喷射器型式 喷射液化法
高压蒸汽喷射液化法 低压蒸汽喷射液化法
精品课件
20
脱色
A、为什么 要对糖液进行脱色处理? B、工业上常采用什么脱色剂?
过滤
A、说说过滤的目的? B、工业上常采用什么过滤设备?
4)酸水解制糖过程实例 目前国内淀粉酸水解糖化工艺基本上还属于间歇单罐糖化法
图4-4 为某味精厂的直接加热连续糖化酸水解工艺
精品课件
复习酸水解制 糖工艺流程
21
酸水解糖化工艺流程P57图4-4
4 2 酸解法制糖。
精品课件
6
3、酸酶结合法
酸酶结合法是集中了酸解法和酶解法制糖的优点而采用的生产方法,它又可分为:
• 酸酶法 • 酶酸法
看书2分钟,回答问题 分别说说适用范围
二、淀粉酸水解工艺
1、酸水解法原理
2、酸水解工艺
精品课件
7
1、酸水解法原理
水解过程: 淀粉
蓝糊精
红糊精
无色糊精 麦芽糖
葡萄糖
酶解法是利用专一性很强的淀粉酶及糖化酶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方 法。酶解法 可分为两步:第一步,利用α-淀粉酶将淀粉液化;第二步,利用糖化 酶将糊精或低聚 糖进一步水解转化为葡萄糖。生产上这两步分别称为液化和糖化。由 于在该过程中淀 粉的液化和糖化都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因此酶解法又称为双酶法 或多酶法。
抗力非常强,不能使淀粉酶直接作用于淀粉,而 需要先加热淀粉乳,使淀粉颗粒吸水膨胀、糊 化,破坏其结晶性的结构。
淀粉制糖工艺
![淀粉制糖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70e2d97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d.png)
淀粉制糖工艺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这淀粉制糖工艺。
你说这淀粉就像是个神奇的宝库,里面藏着甜甜的秘密等待我们去发掘。
想象一下,那一颗颗小小的淀粉分子,就像是一群小精灵,只要我们用对了方法,就能让它们变出香甜可口的糖来。
咱先来说说原料吧,淀粉可以从好多地方来呢,比如玉米、土豆啥的。
就像我们做饭要挑新鲜的食材一样,选好的淀粉原料那可是很重要的哟!
然后就是关键的步骤啦!要让淀粉乖乖地变成糖,得经过一些奇妙的过程。
就好像给小精灵们施魔法一样,哈哈。
先是要把淀粉调成合适的浆糊,这就好比给小精灵们搭个舞台。
然后呢,通过一些特别的手段,比如酶的作用,让淀粉分子开始变身。
这过程可不能马虎,温度啦、时间啦,都得把握得刚刚好。
就跟炒菜火候不能大也不能小一个道理。
要是温度太高或时间太长,那可就糟糕啦,糖可能就不那么甜啦,或者干脆就变了味。
制糖的时候,还得时刻关注着,就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细心。
时不时地去看看进展如何,有没有按照我们的期望在变化。
要是有啥不对劲的,就得赶紧调整策略。
等啊等,盼啊盼,终于,那甜甜的糖就出来啦!哇,那感觉,就像自己种的花儿终于开了花一样让人兴奋。
你说这淀粉制糖工艺是不是很有趣?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和挑战。
我们得用心去对待,才能收获那甜蜜的成果。
所以啊,朋友们,可别小瞧了这看似普通的淀粉制糖工艺。
它里面蕴含着大大的智慧和乐趣呢!只要我们肯钻研,就能在这小小的领域里发现大大的精彩。
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感受那制糖的奇妙之旅吧!这淀粉制糖工艺,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和尝试,不是吗?。
淀粉糖的种类、特性和制造工艺
![淀粉糖的种类、特性和制造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be3e9ca28bd63186bdebbc66.png)
淀粉糖的种类、特性和制造工艺淀粉糖是以淀粉为原料,通过酸或酶的催化水解反应生产的糖品的总称,是淀粉深加工的主要产品。
在美国,淀粉糖年产量已达1 000万t,占玉米深加工总量的60%,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国内淀粉糖消费量已超过蔗糖。
我国淀粉糖工业目前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生产淀粉糖所用酶制剂品种的增加及质量的提高,使淀粉糖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产量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而且品种也日益增加,形成了各种不同甜度及功能的麦芽糊精、葡萄糖、麦芽糖、功能性糖及糖醇等几大系列的淀粉糖产品。
淀粉糖的原料是淀粉,任何含淀粉的农作物,如玉米、大米、木薯等均可用来生产淀粉糖,生产不受地区和季节的限制。
淀粉糖在口感、功能性上比蔗糖更能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并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加工性能,如低聚异麦芽糖可以增殖双歧杆菌、防龋齿;麦芽糖浆、淀粉糖浆在糖果、蜜饯制造中代替部分蔗糖可防止“返砂”、“发烊”等,这些都是蔗糖无可比拟的。
因此,淀粉糖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淀粉糖的种类及特性一、淀粉糖的种类淀粉糖种类按成分组成来分大致可分为液体葡萄糖、结晶葡萄糖(全糖)、麦芽糖浆(饴糖、高麦芽糖浆、麦芽糖)、麦芽糊精、麦芽低聚糖、果葡糖浆等。
1 液体葡萄糖:是控制淀粉适度水解得到的以葡萄糖、麦芽糖以及麦芽低聚糖组成的混合糖浆,葡萄糖和麦芽糖均属于还原性较强的糖,淀粉水解程度越大,葡萄糖等含量越高,还原性越强。
淀粉糖工业上常用葡萄糖值(dextrose equivalent)简称DE值(糖化液中还原性糖全部当做葡萄糖计算,占干物质的百分率称葡萄糖值)来表示淀粉水解的程度。
液体葡萄糖按转化程度可分为高、中、低3大类。
工业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中等转化糖浆,其DE,值为30%~50%,其中DE值为42%左右的又称为标准葡萄糖浆。
高转化糖浆DE!值在50%~70%,低转化糖浆DE值30%以下。
淀粉生产与淀粉制糖(ppt)
![淀粉生产与淀粉制糖(ppt)](https://img.taocdn.com/s3/m/846de02ef705cc1754270988.png)
常见植物淀粉颗粒的大小
淀粉粒 来源
玉米
粒径极限 范围(μm)
4~26
平均值 (μm)
15
淀粉粒 来源
大麦
粒径极限 范围(μm)
6~35
平均值 (μm)
18
马铃薯 15~120 33
高粱 3~27
13
木薯 15~50
25 芭蕉芋 10~55
28
小麦 3~38
20
藕粉 9~40
22
大米 2~9
5 葛根粉 8~42
升温终点粘度
降温起点粘度
糊化起始
1.3.4 粘度曲线评价
粘度
升温
保温
最大糊化 升温终点粘度
温度
降温
降温终点粘度
降温起点粘度
糊化起始
1.3.4 粘度曲线评价
淀粉在降温终点粘度的增加能反应淀 粉的浓度增加能力。
粘度
升温
恒温
最大糊化 升温终点粘度
温度
降温
降温终点粘度
回生值
降温起点粘度
糊化起始
1.4 化学性质
1.3.3 糊化过程中,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化
在测定的最后阶段 (冷却),被溶解的松散的 分子重新规则排列 回生), 粘度再次升高 (g) 。
1.3.4 粘度曲线评价
粘度
升温
保温
温度
降温
糊化起始
糊化起始 (粘度开始增加的温度)
1.3.4 粘度曲线评价
粘度
升温
最大糊化 (曲线第一次达到最高点时的 粘度和对应的温度)。这一点指产品在 蒸煮过程中所达到的粘度。
目的 改变胚乳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 削弱淀粉的粘着力 降低籽粒的机械强度 浸泡出部分可溶解的物质 抑制微生物的有害活动
淀粉制糖
![淀粉制糖](https://img.taocdn.com/s3/m/6657f3faf61fb7360b4c65a5.png)
波美比重计有两种:一种叫重表,用于测 量比水重的液体;另一种叫轻表,用于测 量比水轻的液体。当测得波美度后,从相 应化学手册的对照表中可以方便地查出溶 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例如,在15℃测得浓硫酸的波美度是 66°Bé ,查表可知硫酸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是98%。 波美度数值较大,读数方便,所以在生产 上常用波美度表示溶液的浓度(一定浓度
支链淀粉:任意水解α-1,4糖苷键,不能水解α-1,6 糖苷键及相邻的α-1,4糖苷键,但可以越过分支点 继续水解α-1,4糖苷键,最终产物为葡萄糖、麦芽 糖、糊精。
酶源:来源于芽孢杆菌的α-淀粉酶水解淀粉分子中 的α-1,4键时,最初速度很快,淀粉分子急速减小, 淀粉浆黏度迅速下降,工业上称之为“液化”。最 适液化温度为85-90℃。
恒温下测定:
A B
A:样品入口; B:吸气口 记录液体到达规定刻度的时间
乌氏粘度计
波美度
定义
波美度(°Bé )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 法。把波美比重计浸入所测溶液中,得到 的度数就叫波美度。
来源
波美度以法国化学家波美(Antoine Baume) 命名。波美是药房学徒出身,曾任巴黎药 学院教授。他创制了液体比重计——波美 比重计。
葡萄糖值(DE):糖化液中还原性糖全部当做葡 萄糖计算,占干物质的百分率。淀粉糖工业上常 用葡萄糖值来表示淀粉水解的程度。
中转化糖浆: DE值为30%-50%,工业上产量最 大、应用最广;
标准葡萄糖浆DE值为42%; 高转化糖浆DE值在50%-70%; 低转化糖浆DE值为30%以下。
渗透压力 较高浓度的糖液能抑制许多微生物的生长,单 糖的渗透压为二糖的两倍。
黏度 葡萄糖和果糖的黏度较蔗糖低,淀粉糖浆的黏度 较高,但随着转化度的增高而降低。 化学稳定性 葡萄糖、果糖和淀粉糖浆都具有还原性,在中性 和碱性条件下化学稳定性低,受热易分解成有色物 质,也容易与蛋白质类含氮物质起羰氨反应生成有 色物质。 发酵性
淀粉糖生产工艺与应用
![淀粉糖生产工艺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c2ead773b3567ec102d8a8a.png)
淀粉糖生产工艺与应用
• 1、酸法:产品中DPI一6所占的比例低,含有一部分分子链较长 的糊精,易发生混浊和凝结,产品溶解性能不好,透明度低,过 滤困难,工业上已不采用此法。
• 2、酶法:酶法生产麦芽糊精DE在5—20之间,产品中DPI—6在
DE中所占比例高,产品透明度好,溶解性强,室温储存不变浑 浊,是当前主要的使用方法。 • 3、酸酶法:生产DE值在15—20的麦芽糊精时,先用酸转化淀 粉到DE值5—15,再用α—淀粉酶转化到10—20DE值,产品透
• 二、目前在工业上产量最大的葡萄糖浆产品 • 1、DE为42的中转化糖浆
• 又称普通糖浆或标准糖浆,主要由酸法制造。糖浆的糖分组成为 葡萄糖19%、麦芽糖14%、麦芽三糖11%,其余为低聚糖和糊 精。 • 2、用酸酶法或双酶法生产的64DE糖浆
• 属高转化糖浆,葡萄糖和麦芽糖含量都在35%一40%之间。因 为糖浆中糖分组成主要为葡萄糖和麦芽糖,也称为葡萄糖浆或葡 麦糖浆。
第六章
• 三、葡萄糖浆生产工艺 • 1.中转化糖浆
淀粉糖生产工艺与应用
• 中转化程度糖浆生产一般采用酸法工艺,主要工序为
• 调浆 浆 • 调浆:浓度约40%的淀粉乳,调节pH1.8—2.0。 糖化 中和 脱色 浓缩 中转化糖
• 糖化:糖化罐中,压力0.294MPa(143℃)下糖化5min.,DE42。
• 葡萄糖浆的指标:糖浆浓度在80%一83%,DE值在20—80之间, 为无色、透明、黏稠的液体,储存性质稳定,无结晶析出。 • 1、低转化糖浆:DE值在30以下的葡萄糖浆为, • 2、中转化糖浆: DE值在30—55之间的为中转化糖浆。
• 3、高转化糖浆:DE值在55以上的为高转化糖浆。
淀粉制糖工艺课件(PPT 50张)
![淀粉制糖工艺课件(PPT 50张)](https://img.taocdn.com/s3/m/22cd0e69a8956bec0975e35a.png)
低转化糖浆(DE值30%以下) 葡
麦 糖
转化 程度
中转化糖浆(DE值30%~50%)
浆 高转化糖浆(DE值50%~70%)
商洛学院
生物医药工程系
粮油加工学
二、淀粉糖的性质
性质
商洛学院
第七章 淀粉制糖
甜度 溶解度 结晶性质 吸湿性和保湿性 渗透压力 黏度 化学稳定性 发酵性
生物医药工程系
粮油加工学
无水-β葡萄糖
按
全糖
(85-110℃真空结晶)
成
分
麦芽糖浆
组
成
葡麦糖浆
饴糖 麦芽糖 高麦芽糖浆
麦芽低聚糖
果葡浆
商洛学院
42型(第一代) 55型(第二代) 90型(第三代)
生物医药工程系
粮油加工学
第七章 淀粉制糖
淀粉糖工业上常用葡萄糖值(dextrose equivalent)简称 DE值来表示淀粉水解的程度。将糖化液中还原糖全部当 作葡萄糖计算,占干物质的百分率称葡萄糖值。
8. 发酵性 酵母能发酵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等,但不能发酵较高的低聚糖和糊精。淀粉糖
浆的发酵糖分为葡萄糖和麦芽糖,且随转化程度而增高。生产面包类食品用发酵糖分高 的高转化糖浆和葡萄糖为好。
商洛学院
生物医药工程系
粮油加工学
第七章 淀粉制糖
第二节 淀粉糖的酸糖化工艺
商洛学院
生物医药工程系
商洛学院
生物医药工程系
粮油加工学
第七章 淀粉制糖
3. 结晶性质 蔗糖易于结晶,晶体能生长很大。葡萄糖更易结晶,但晶体细小。果糖难结晶。
淀粉糖浆是葡萄糖、低聚糖和糊精的混合物,不能结晶,并能防止蔗糖结晶。 4. 吸湿性和保湿性 不同种类食品对于糖吸湿性和保湿性的要求不同。果糖的吸湿性是各种糖中最
《淀粉制糖》课件
![《淀粉制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3efe4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a.png)
在化工领域,淀粉制 糖可用于生产涂料、 粘合剂、染料等。
在制药工业中,淀粉 制糖可用于合成药物 、制备药物中间体等 。
02
淀粉制糖工艺流程
淀粉原料的准备
淀粉原料的选择
选择优质淀粉原料,如玉米淀粉 、马铃薯淀粉等,确保淀粉的纯 度和白度。
淀粉的清洗与干燥
清洗淀粉原料,去除杂质和泥沙 ,然后进行干燥处理,使淀粉含 水量达到工艺要求。
淀粉制糖设备广泛应用于淀粉糖、果 葡糖浆、麦芽糖浆等产品的生产。
淀粉制糖设备特点
淀粉制糖设备具有高效、稳定、安全 、环保等特点,能够满足淀粉制糖生 产的需求。
淀粉制糖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1 2 3
淀粉制糖设备的操作流程
淀粉制糖设备的操作流程包括原料的准备、设备 的检查、工艺参数的设定、设备的启动和运行等 步骤。
期。
淀粉制糖的品质检测方法
01
02
03
04
色谱法
通过色谱分析仪检测淀粉糖中 的成分,判断其纯度和品质。
质构分析
利用质构仪对淀粉糖进行硬度 、粘度等物理性质的检测,以
评估其品质。
感官评价
通过专业人员对淀粉糖的外观 、口感、气味等进行感官评价
,以评估其品质。
微生物检测
对淀粉糖进行微生物检测,确 保产品无菌、无污染,符合卫
淀粉的液化与糖化
淀粉的液化
通过酸或酶的方法将淀粉颗粒分解成可溶性的糊精和低聚糖 。
糖化
在液化过程中加入葡萄糖转苷酶等酶制剂,将淀粉进一步水 解成葡萄糖。
糖液的提取与精制
糖液的提取
通过过滤或离心分离的方法将液化糖化后的淀粉浆中的葡萄糖分离出来。
糖液的精制
通过离子交换、活性炭脱色、蒸发浓缩等工艺,去除糖液中的杂质和色素,提 高糖液的纯度。
食品工艺-食品加工-第七章 淀粉生产与淀粉制糖
![食品工艺-食品加工-第七章 淀粉生产与淀粉制糖](https://img.taocdn.com/s3/m/5d62448b28ea81c759f57840.png)
第七章 淀粉生产与淀粉制糖 7.1 不同淀粉的提取
(三)马铃薯淀粉生产工艺要点 1、原料的输送和清洗 原料输送:生产量大可水力输送,兼有清洗作用 原料洗涤:洗去附在表面的污染物 2、马铃薯的磨碎:破碎细胞壁,释放淀粉粒。设备有擦碎机、
锤式粉碎机等。
3、细胞液分离:细胞液是溶于水的蛋白质、氨基酸、 微量元素及其它物质的混合物。有氧存在时易氧化 导致淀粉颜色变暗,故需离心分离除去。分离出的 细胞液作为副产品加以利用,浆料用水以约1:1.5 的适当稀释后送至下道工序。
(4)胚乳中淀粉和蛋白质结合非常牢固,用水不能使 之 分离彻底,需借助SO2的氧化还原性质打开淀粉粒表 面的蛋白质网膜; (5)皮层及纤维素则是湿磨后采取筛选方式去除。
第七章 淀粉生产与淀粉制糖 7.1 不同淀粉的提取
(二)玉米淀粉提取工艺
玉米淀粉湿磨工艺从1842年起开始在美国应用, 100多年中人们对玉米湿磨工艺进行了许多改进。
第七章 淀粉生产与淀粉制糖
教学内容: 7.1 不同淀粉的提取 7.2 淀粉厂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7.3 变性淀粉的生产 7.4 淀粉制糖 思考题
第七章 淀粉生产与淀粉制糖 7.1 不同淀粉的提取
淀粉是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由水和二氧化碳形成 的,富集在种子、块根、块茎等植物器官中,如玉 米、小麦、水稻等谷类;绿豆、菜豆等豆类;马铃 薯、甘薯、木薯等薯类都含有大量的淀粉。
7、离心脱水:清洗后湿淀粉含水约55%,经离心机 脱水后可使含水量降至38%。
8、干燥:湿淀粉经烘房或气流干燥系统干燥至含水 量约12.5%,即得成品淀粉、
第七章 淀粉生产与淀粉制糖 7.1 不同淀粉的提取 四、绿豆淀粉的提取
(一)绿豆淀粉的提取工艺
绿豆又名植豆或青小豆。我国绿豆资源较丰富,全国大 部分地区均有生产。绿豆中含直链淀粉较高,具有热黏度高 等优良性能,是制备粉丝、粉皮、绿豆饴的良好原料。绿豆 淀粉一般采用传统的酸浆法。
培养基设计和淀粉制糖工艺PPT课件
![培养基设计和淀粉制糖工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9632c1aaea998fcd220e28.png)
满足菌体生长
稳定和调节发酵过程中的pH
31
第31页/共81页
毛霉产蛋白酶的研究
陈涛,中国酿造,2004
初始pH的影响: pH偏酸比较好,中性蛋白酶影响大
32
第32页/共81页
无机氮源的影响: 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钠>尿素
33
第33页/共81页
无机氮源的特点
❖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和营养类型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和营养类型
一、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2) 碳源物质 凡可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中碳素骨架的营养物质
称为碳源。 微生物细胞中碳素含量一般占干物质的50%,为生命活动
提供能源。 (一)糖类:葡萄糖、糖蜜、玉米淀粉 (二)脂肪 (三)有机酸、醇 (四)碳氢化合物
22
第22页/共81页
例:地衣牙孢杆菌生产α-淀粉酶
碳源对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碳源 葡萄糖 蔗糖 糊精 淀粉
细胞量 4.2 4.02 3.06 3.09
α-淀粉酶 0 0 38.2
40.2
23
第23页/共81页
嗜碱芽胞杆菌(AC-2)中碳源对碱性纤维素酶分泌的影响
结果:各种碳源相差不大 推论:该菌种的碱性纤维素酶为组成型
16
第16页/共81页
• 葡萄糖:是最常用的单糖 • 糖蜜:甜菜废糖蜜、甘蔗废糖蜜,内含生物素 • 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等 • 易被菌体迅速利用的糖类对许多产物合成有调节作用,应
控制其浓度,或与多糖组成混合碳源,有利于产物的形成。 第17页/共81页
❖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和营养类型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和营养类型
二、微生物胞外代谢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淀粉的酶液化和酶糖化工艺
2 β-淀粉酶(β-麦芽糖酶) 淀粉酶( 麦芽糖酶 麦芽糖酶) 淀粉酶 作用于淀粉时从非还原性末端依次切开相隔的 β-1,4键,顺次将它分解为两个葡萄糖基,同时发 生转化作用,最终产物全是β-麦芽糖。 β3糖化酶(葡萄糖转化酶) 糖化酶( 糖化酶 葡萄糖转化酶) 从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依次水解α-1,4 葡萄糖苷键,切下每个葡萄糖单位,生成葡萄糖。 4 脱支酶 水解支链淀粉、糖原等大分子的α-1,6糖苷键。
第二节 淀粉糖的酸糖化工艺
一 酸糖化机理
淀粉乳加入稀酸后加热,经糊化、溶解,进而葡萄糖苷 链裂解,形成各种聚合度的糖类混合溶液,在稀酸作用下, 最终全部变成葡萄糖。化学式如下:
(C6H10O5)n + nH2O → nC6H12O6
第二节 淀粉糖的酸糖化工艺
二 影响酸糖化的因素 1 3 2 酸的种类和浓度 淀粉乳浓度
第三节 淀粉的酶液化和酶糖化工艺
二 液化 液化是使糊化后的淀粉发生部分水解,暴 露出更多可被糖化酶作用的非还原性末端。 它是利用液化酶使糊化淀粉水解到糊精和低 聚糖程度,是黏度降低,流动性增强。 液化酶和糖化酶的工艺称为双酶法或全酶 法。
第三节 淀粉的酶液化和酶糖化工艺
1 液化机理 2 液化程度 3 液化方法 升温液化法 高温液化法 喷射液化法
第七节 木薯淀粉的生产
二 木薯淀粉生产工艺流程 木薯→洗涤→去皮→磨碎→筛分→ 木薯→洗涤→去皮→磨碎→筛分→流槽分离 →酸碱处理→清洗→脱水→干燥→成品淀粉 酸碱处理→清洗→脱水→干燥→ 三 操作要点 ① 清洗 ② 去皮 ③ 磨碎、筛分与分离 ④ 酸碱处理
第五节 主要淀粉糖品生产工艺流程
1 生产工艺 生产流程: 原料(碎米)→浸泡清洗→磨浆→调浆→喷射液化 原料(碎米)→浸泡清洗→磨浆→调浆→ →过滤除渣→脱色→真空浓缩→喷雾干燥→成品 过滤除渣→脱色→真空浓缩→喷雾干燥→ 操作要点: ① 原料预处理 ② 喷射液化 ③ 喷雾干燥
第五节 主要淀粉糖品生产工艺流程
PH1.5~2.5
温度、压力、时间 (142 300KPa 16~35)
第二节 淀粉糖的酸糖化工艺
三 酸糖化工艺 1 间断糖化法 2 连续糖化法 直接加热式 间接加热式
第三节 淀粉的酶液化和酶糖化工艺
一 淀粉酶 1 ɑ-淀粉酶 作用于淀粉时从淀粉分子内部以随机的方 式切断ɑ 式切断ɑ-1,4糖苷键,不能水解支链淀粉中 的ɑ-1,6键,不能水解麦芽糖。 ɑ-淀粉酶较耐热 ɑ-淀粉酶不耐酸,在pH为5.0~8.0最稳定。 淀粉酶不耐酸,在pH为5.0~8.0最稳定。
第五节 主要淀粉糖品生产工艺流程
2 生产工艺(酶法生产全糖) 生产工艺(酶法生产全糖) 全糖:淀粉经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作用 后得糖液,精制后浓缩、干燥、全部转化为 商品淀粉糖。 淀粉调浆→液化→糖化→脱色→过滤→浓缩 结晶→粉碎→过筛→全糖粉
第五节 主要淀粉糖品生产工艺流程
3 操作要点 ⑴ 调浆 ⑵ 液化 ⑶ 糖化 ⑷ 脱色、过滤 ⑸ 浓缩、结晶 ⑹ 凝固 4 性质和应用
第五节 主要淀粉糖品生产工艺流程
四 麦芽低聚糖浆 根据分子中糖苷键类型的不同分为两大类: 直链麦芽低聚糖和支链麦芽低聚糖(异麦芽 低聚糖) 1 麦芽低聚糖的性质和作用 麦芽低聚糖的性质: ① 低甜度 ② 高黏度 ③ 抗结晶性 ④ 冰点下降
第五节 主要淀粉糖品生产工艺流程
麦芽低聚糖的功能: 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促进骨骼发育。 控制人体肠道内的有害菌生长,促进人体 有益菌增殖。 具有低渗透压 易消化吸收 抑制淀粉老化,防止蛋白质变性,保持速 冻食品新鲜度。
三 脱色
1 脱色工艺条件 一般80℃ pH值以中和操作的pH值为宜,时间 一般80℃,pH值以中和操作的pH值为宜,时间 以25~30min为好,注意活性炭的用量。 25~30min为好,注意活性炭的用量。 2 脱色设备 脱色罐
第四节 精制和浓缩
四 离子交换树脂处理 糖液经活性炭处理后,仍有部分无机盐和 有机杂质存在,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起到 离子交换和吸附的作用,它可以更有效的除 去蛋白质、氨基酸和有色物质。 五 浓缩 通过蒸发除去大部分水,使糖液浓缩,便 于运输和储存,蒸发温度不超过68℃ 于运输和储存,蒸发温度不超过68℃。
第一节 淀粉的种类及特性
溶解度 果糖最高,蔗糖和葡萄糖次之。 3 结晶性质 蔗糖易于结晶,晶体较大;葡萄糖也结 晶,但晶体较小;果糖难结晶;淀粉糖浆不 结晶,且防止结晶。 4 吸湿性和保湿性 蔗糖、低转化或中转化糖浆吸湿性低 果糖、高转化糖浆和果葡糖浆吸湿性大 2
第一节 淀粉的种类及特性
5 渗透压力 葡萄糖、果糖>果葡糖浆>淀粉糖浆 6 黏度 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糖浆 7 化学稳定性 8 发酵性
2 性质与应用 麦芽糊精甜度低、黏度高、溶解性好、吸 湿性小、增稠性强、成膜性好。 在糖果工业上 抗“砂”抗“烊” 在饮料工业上 提高产品溶解度,突出风味 在儿童食品上 防止儿童龋齿病和肥胖病
第六节 果葡糖浆的生产
一 果葡糖浆的起源与型号 果葡糖浆(高果糖浆)是淀粉经ɑ 果葡糖浆(高果糖浆)是淀粉经ɑ-淀粉酶 液化,葡萄糖淀粉酶糖化,得到的葡萄糖液。 用葡萄糖异构酶进行转化,将一部分葡萄糖 转化含有一定数量果糖的糖浆,其中浓度为 71%,果糖42%,又称42型高果糖 71%,果糖42%,又称42型高果糖
喷射液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第三节 淀粉的酶液化和酶糖化工艺
三 糖化
糖化机理 糖化是利用葡萄糖淀粉酶从淀粉的非还原尾端 开始水解α-1,4葡萄糖苷键,使葡萄糖单位逐个分 开始水解 离出来,从而产生葡萄糖。 2 糖化操作 将淀粉液化液引入糖化桶中,调节适当pH值和 温度,混入需要量的糖化酶制剂,保持2~3d达到最 持2~3d达到最 高的葡萄糖值,既糖化液。 1
第五节 主要淀粉糖品生产工艺流程
三 麦芽糖浆 麦芽糖浆是以淀粉为原料,经酶法或酸酶 结合的方法水解而制成的一种以麦芽糖为主 (40%~50%以上)的糖浆,按制法与麦芽 40%~50%以上)的糖浆,按制法与麦芽 糖含量不同可分为饴糖、高麦芽糖浆和超高 麦芽糖浆等。
第五节 主要淀粉糖品生产工艺流程
1 饴糖(麦芽糖含量40%~60%) 饴糖(麦芽糖含量40%~60%) 工艺流程: 原料(大米)→清洗→浸渍→磨浆→调浆→液化→ 原料(大米)→清洗→浸渍→磨浆→调浆→液化→ 糖化→过滤→浓缩→ 糖化→过滤→浓缩→成品 2 高麦芽糖浆 普通高麦芽糖糖浆:麦芽糖含量不能低于50% 普通高麦芽糖糖浆:麦芽糖含量不能低于50% 超高麦芽糖浆:麦芽糖含量超过70% 超高麦芽糖浆:麦芽糖含量超过70% 3 性质用途 麦芽糖浆:具有良好抗结晶性和发酵性,用于果冻、 果酱、面包、糕点及啤酒制造
第六节 果葡糖浆的生产
二 果葡糖浆的性质与应用 甜度高、味纯、清爽、渗透压大、不易结 晶、吸湿性较强、热稳定性低、保藏性好等。 可广泛用于糖果、糕点、罐头、冷饮食品 中。
第六节 果葡糖浆的生产
三 异构化机理
四 生产工艺 (P214)
第七节 木薯淀粉的生产
一 木薯中与淀粉生产有关的成分 淀粉及碳水化合物25% 淀粉及碳水化合物25% 维生素2% 维生素2% 蛋白质3% 蛋白质3% 水分65% 水分65% 其他5% 其他5%
第一节 淀粉的种类及特性
一 1 2 3 4 5 6
淀粉糖的种类 液体葡萄糖 结晶葡萄糖 麦芽糖浆 麦芽糊精 麦芽低聚糖 果葡糖浆
第一节 淀粉的种类及特性
二 淀粉糖的性质 1 甜度 浓度增加,甜度增加,但增加程度不同。
糖类名称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麦芽糖 相对甜度 1.0 0.7 1.5 0.5 糖类名称 果葡糖浆(42型) 果葡糖浆(42型) 淀粉糖浆(DE值42) 淀粉糖浆(DE值42) 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糖浆(DE值70) 淀粉糖浆(DE值70) 相对甜度 1.0 0.5 0.8
下面一些主要的设备图
混料罐
液化喷射器
液化罐
糖化罐
脱色罐
离子交换器
第五节 主要淀粉糖品生产工艺流程
一 液体葡萄糖 1 酸法工艺 淀粉→调浆→糖化→中和→第一次脱色过滤→ 淀粉→调浆→糖化→中和→第一次脱色过滤→离子 交换→第一次浓缩→第二次脱色过滤→ 交换→第一次浓缩→第二次脱色过滤→第二次浓缩 →成品 2 酸酶法工艺 3 双酶法工艺 淀粉→调浆→液化→糖化→脱色→离子交换→ 淀粉→调浆→液化→糖化→脱色→离子交换→真空 浓缩 4 性质及应用
第四节 精制和浓缩
一 中和 采用酸糖化工艺,需要中和;酶法糖化不 用中和。使用盐酸作为催化剂时,用碳酸钠 中和,用硫酸作为催化剂时,用碳酸钙中和。 不是调节到中和点(pH=7.0),而是调节到 不是调节到中和点(pH=7.0),而是调节到 胶体物质的等电点。
第四节 精制和浓缩
二 过滤
用板框过滤机,同时加入硅藻土作为助滤剂,来 除去糖化液中的不溶性杂质。
第五节 主要淀粉糖品生产工艺流程
二 结晶葡萄糖、全糖 结晶葡萄糖、 1 联系与区别 结晶葡萄糖:纯度较高,一般用于医药、试 结晶葡萄糖:纯度较高,一般用于医药、试 剂和食品行业。通常有三种异构体,即含水 α-葡萄糖、无水α-葡萄糖和无水β-葡萄糖。 全糖:省掉结晶工序由酶法得到的糖浆直接 全糖 制成的产品。
第五节 主要淀粉糖品生产工艺流程
异麦芽低聚糖的性质和应用: 促进人体有益细菌双歧杆菌的增殖。 不易被人体吸收,可用于治疗糖尿病。 不被酵母菌、乳酸菌利用,防止龋齿。
第五节 主要淀粉糖品生产工艺流程
五 麦芽糊精 麦芽糊精是指以淀粉为原料,经酸法或酶 法低程度水解,得到的DE值在20%以下的产 法低程度水解,得到的DE值在20%以下的产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