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易错题100题
古代历史考试试题含答案
古代历史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中,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什么?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皇帝答案:A2.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主要推崇哪位思想家的理论?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答案:A3.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中,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是什么?A.武艺B.诗赋C.法律D.算术答案:B4.宋朝时期,著名的“靖康之变”是指哪一年?A.1126年B.1127年C.1128年D.1129年答案:B5.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贸易B.展示国威C.寻找建文帝D.传播佛教答案:B6.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间,实行的“更名田”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哪个社会阶层?A.地主B.农民C.商人D.手工业者答案:B7.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答案:A8.古代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书圣”的是哪位书法家?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赵孟頫答案:A9.古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A.东汉B.三国C.西晋D.东晋答案:B10.古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是指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古代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与______、______、______并称。
答案:西施、王昭君、杨贵妃2.古代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的是唐代诗人______。
答案:李白3.古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发生在______朝。
答案:唐朝4.古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发生在______朝。
答案:明朝5.古代中国历史上,被称为“画圣”的是唐代画家______。
答案:吴道子6.古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典”是______朝编纂的。
答案:明朝7.古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鼎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国家。
三十八套中国古代史易错题汇总练习
三十八套中国古代史易错题汇总练习1、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把夏朝始年定为公元前2070年,这一研究成果使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向前推进了 A、1229年B、1299年C、2070年D、2911年2、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定都镐京,其地位于现在的A、河南登封B、河南洛阳C、陕西西安D、陕西咸阳3、西周实行分封制国力强盛,东周时分封制被地方割据局面取代,国力衰微。
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关系发生变革B、井田制遭到破坏C、生产力的发展D、诸侯混战所致4、下列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是A、铁器时代的到来B、牛耕的运用C、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D、秦国逐步强大起来5、司马迁说:“(齐)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
“修善政”的具体措施是A、通工商之业,使鱼盐之利B、兴修水利,开河凿渠C、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D、“尊王攘夷”,扩充势力6、管仲认为:“法者,天下之程式也。
……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下列对管仲这句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法是天下人的行为规范B、法应该由君主制定,让臣民遵守C、其核心是建立君主专制D、其思想深受法家思想的影响7、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为田开阡陌封疆”,这直接反映了A、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瓦解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社会性质的变化8、战国时期,秦国的农业生产在七国之中发展最快,其主要原因是A、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B、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D、修建了郑国渠和都江堰9、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A、货币由混乱走向统一B、开始建立邮驿传递制度C、商业城市发展为政治中心D、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10、“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A、城镇人口的增长B、手工业的发达C、交通运输业的发展D、都市商业的繁荣11、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直接触犯旧贵族政治利益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耕织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1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①分封制的大力推行②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③井田制的瓦解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产生A、①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社会基础的是A、我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B、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C、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D、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14、“……秦堤牢固,工程精当。
中国古代史专练100题_全部错题本_20180710
1. 下图是小丽同学复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做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是( )。
【易错项】:C【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点。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以学习汉族先进政治、经济、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改革的背景是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趋势增强。
内容措施包括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但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巩固鲜卑族的统治,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只是巩固统治中的一个重要措施。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一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
【考点】:北方民族的交融与孝文帝改革2.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你认为第二种东西是( )。
【易错项】:D【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的相关内容。
根据题干内容,第二种是在战争上,在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应用,后传入欧洲,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所以第二种东西是火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
【考点】:四大发明3. 下图为敦煌莫高窟最为精美的艺术代表作之一。
据此可知,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基于( )。
【易错项】:DA. ①B. ②C. ③D. ④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A. 石窟建筑年代久远B. 保存了大量唐诗作品C. 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像D.存有大量唐朝书法名家真迹【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莫高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题干中“据此可知……”指根据“图”得到的结论,因此,图为解题的关键。
此图是莫高窟保存的壁画,同时也是莫高窟最为精美的艺术代表作之一。
因此,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基于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古代音乐、戏剧、绘画、雕塑艺术4.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丰富的思想、情感在唐朝诗歌里郁积、释放。
中国古代史历史选择题精选100题(附答案)
中国古代史历史选择题精选100题(附答案)中国古代史历史选择题精选100题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汉的古墓。
在第11号墓中出土地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
据此回答1-3题1.秦代竹简上的文字,应该是(a)A.小篆B.楷书C.金文D.隶书2.《田律》规定(大意):从春季2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烧草木炭;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龟;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以上禁令,到7月才能解除。
《田律》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是( c )A.战国秦汉时期的法律非常严酷B.封建君主力图把山林湖泊占为己有C.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D.《田律》中的规定是不科学的,说明人们还不尊重客观规律3.《田律》的颁布,证实了下列那句史料记载的正确性( b )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
”C.《诗经》:“七月亨葵及稻。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D.“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亦必多,民亦如之。
”一位外国史学家认为:“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成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但这一潜在的可能从未实现,……宋朝时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的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据此回答4—5题:4.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由汉唐陆路贸易为主转为宋元海上贸易为主的原因,不包括( c )A.北方战乱,殃及丝绸之路B.南方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南移C.封建王朝实行闭关政策D.造船及航海技术的提高5.中国在古代未能成为“海上强国”和“商业革命”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的共同原因,包括①封建制度阻碍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②封建政府采取闭关自守和压制贸易发展的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基础④封建剥削沉重,影响对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a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每一时期的思想、文学和艺术都是以当时现实生活为源泉的,是以那个时代经济和政治为基础的。
中国古代史历史选择题精选100题(附答案)
中国古代史历史选择题精选100题(附答案)篇一:选择题精选100题: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选择题精选100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1分,共120分) 1、“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2、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
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 B.“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朱元璋 C.“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D.“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春秋战国史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4、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⑦④①③ D.④①②③ 5、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A.牛耕的出现 B.井田制瓦解 C.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6、中国古代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仍然经常出现资财雄厚的大商人,商品经济仍然发展繁荣。
这是因为A.商人反对重农抑商政策B C.整个社会生产不断进步D 7、中国古代朝廷修建大型土木工程主要是通过:A.动用军队 B.征调百姓 C.招募手工业者 D.有专业的匠户从事工程 8、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C、宗教信仰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 9、明清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特征是A.民族政权的并存和民族大融合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c.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D.封建社会的全面繁荣10、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映了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11、中国古代史上,相权被一次又一次地分割,但宰相的职务在很长时间内又并未取消。
(新高考专用)备战2025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中国古代史:选择性必修(贯通部分)含解析
(新高考专用)备战2025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中国古代史:选择性必修(贯通部分)考点一中国古代的变法改革、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易错点1】羁縻政策【易错点2】改土归流【易错点3】海禁政策考点二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商业贸易及货币与赋税制度【易错点1】汉代儒学对治国思想和法律的影响【易错点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考点三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社会治理与医疗卫生【易错点】保甲制度考点四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易错点1】民本思想与人文意识【易错点2】西学东渐按住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即可直接跳转到对应内容考点一中国古代的变法改革、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羁縻政策【点拨】中国古代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方针政策。
【破解】“羁”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予抚慰。
中原王朝在统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时,委任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王、侯,或羁縻州、县的长官,允许世袭其职,令其按旧有的方式去管理本族人民。
该政策始于汉代,唐代渐臻完善,实行羁縻府州制,元代实行土司制,明代还设置羁縻卫所。
【深度剖析真题试卷】1.(2023·南开·模拟预测)《新唐书·地理志》中“羁縻州”款,提到“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
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羁縻府州政策的实施A.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变革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安宁与稳定C.中央与羁縻府州之间平等共处D.不利于内地与边疆联系与交往【警示】掌握羁縻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影响。
【问诊】根据材料“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
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可知,羁縻府州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是唐代对少数民族采取笼络政策和松散管理方针,有利于民族之间和平相处和自然融合,B项正确;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变革是指封建化,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羁縻府州政策是唐代对少数民族采取笼络政策和松散管理方针,不是中央与羁縻府州之间平等共处,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内地与边疆联系与交往,排除D项。
历史选择题错题集锦
历史选择题错题集锦(中国古代史)1.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
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D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2.忠肝义胆是中国人对一个人行为忠心耿耿、仗义行事的评价。
关于忠义的集中描写无过于《三国演义》,其中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忠义英雄,其忠义思想的来源应该包括(A )①孔子的“仁”“礼”主张②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③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思想④明清之际的反传统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典)《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经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者多余的人呢,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下列观点与稳重“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C)A.治之经,礼与刑B.唯同乎天和者为然C.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4.(易错)《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暝,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上述材料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是(C)A.天人合一B.敬天法祖C.君权神授D.天人感应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是指(B)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成新的理论体系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强化了如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6.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易错题100题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易错题100题《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易错题100题1.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
以下机构标志台湾从此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是A、台湾府B、澎湖巡检司C、台湾办事大臣D、台湾省2、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苘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苘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商鞅D、荀子3、春秋时期,奴隶社会逐渐崩溃,在政治上的最突出表现是A、各诸侯国普遍进行变法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D、奴隶起义频繁4、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周王室衰微B、井田制瓦解C、分封制崩溃D、奴隶制腐朽5、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作出的最突出贡献的是A、兴办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B、开创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法C、介绍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D、提出了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教学理论6、先秦文化丰富多彩,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兴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周易》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地理”的名称B、扁鹊被后人称为“脉学之宗”C、物理学方面有了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叙述D、化学方面已非常明确地记载了光合作用7、在考古中,发现了一批甲骨文之前的刻符或早期文字,如舞阳刻符,半坡陶文,大汉口文字等。
对它们的正确表述是A、是国家形成的首要标志B、出现时间比传说中的“仓颉造字”更早C、已经全部得到识读D、具有相通性,起到加强各地区联系的作用8、司马迁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称为“凿空”之行,凿空的含义是A、了解情况B、开通道路C、填补空白D、开拓空间9、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发展,其原因主要有①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②牛耕的推广③关中水利的兴修④新的生产关系确立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③④D、②③④10、下列与丝绸之路无关的是A、敦煌壁画B、佛教传入中国C、玉米、马铃薯传入中国D、铸铁技术的西传11、《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消灭易错】《中国古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原卷版)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中国古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1.如表反映出我国早期文明地区文化遗存文化特色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彩绘陶器,种植粟距今约7000前~5000年前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种植水稻,养蚕缫丝黄河流域龙山文化黑陶距今约5000年前辽河上游红山文化精美玉器A.领先世界其他文明B.水平低下但发展迅速C.相互隔绝没有交流D.多地起源又各具特色2.下面是距今大约5000年前后几支重要的中华文明考古学文化分布图。
这可用来说明,古代中华文明A.主体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B.奠定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C.具有明显同源一体的特征D.源于自成一体且多元复杂的地理环境3.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
”这表明分封制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4.如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依据表中信息可以确认的是A .中华文明具有一体多元特点B .中国已经出现早期国家形态C .各区域间有直接的文化交流D .当时的阶级分化已日益明显 5.古时之公田称“籍田”,借民力之意。
西周康王时,《令鼎》铭载“王大籍农于淇田”。
每至春耕时,天子会率职官与诸侯在公田上举行“籍礼”,并以籍田之出产供奉宗庙。
这反映了西周时期A .土地共有同耕B .小农经济兴起C .宗法制度确立D .井田制度强化6.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出现以下几种“士”的类型。
这反映出A .百家争鸣促进士人著书立说B .尊贤养士强化了各国诸侯权威C .士阶层积极奋进的时代风貌D .学术繁荣推动了思想观念融合 7.孔子认为,先王按土地的肥瘠分配土地,按照劳力的强弱征收田赋⋯⋯按照利润和财产征收商税;“任力以夫,而议其老幼。
于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先王以为是。
初中九年级《历史》中国古代史中考易错题解析
中国古代史中考易错题解析(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生活在长江流域B.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C.种植粮食作物粟D.使用磨制石器解析: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一带,因此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A2.“明君兴国,昏君误国。
”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周文王—涿鹿之战,灭商建周B.商纣王—任用贤臣,建立商朝C.周幽王—与民争利,“国人暴动”D.夏王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解析:夏王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荒淫无度,建造豪华宫室,强迫人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最终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施用酷刑,残害人民,导致了商朝的灭亡;涿鹿之战是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进行的战争;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故选D项。
答案:D3.下列图片中与西周分封制有关的是()解析:A、B、C、D四项分别反映的是甲骨文、司母戊鼎、西周分封制和四羊方尊。
答案:C4.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长平之战②盘庚迁殷③牧野大战④“国人暴动”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④①D.④①③②解析:①发生在战国时期;②发生在商朝中期;③发生在商朝末期;④发生在西周后期。
因此正确的顺序为②③④①,因此C项正确。
答案:C5.某历史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探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A.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B.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C.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D.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解析:解答本题应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战国时期”,A、B、C、D四项分别属于战国时期、秦朝、东汉、秦末汉初的史实。
中国古代简史考试题
中国古代简史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B.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钟表
C.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瓷器
D.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丝绸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实行分封制
B. 推行郡县制
C. 统一文字
D. 修建长城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________年,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__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简述唐朝时期中国的文化繁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分析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阐述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主要事件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四、综合题(每题20分,共40分)
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及其原因,并讨论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分析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过程,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并讨论它们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三年级下册历史易错题
三年级下册历史易错题
一、选择题
1. 以下科举制度的起源时间是:
- A. 唐朝
- B. 成功会考
- C. 秦朝
- D. 清朝
B
2. 秦始皇认为国家治理应该是:
- A. 百家争鸣
- B. 科举制度
- C. 中央集权
- D. 历史启蒙
C
3. 以下哪一项是研究人员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文字?
- A. 金文
- B. 隶书
- C. 鸟虫篆
- D. 甲骨文
D
二、判断题
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科举制度,实行制度。
错误
2. 秦始皇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正确
3.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出现在商朝。
正确
三、填空题
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各地的货币、度量衡、车轮宽度等进行统一,称为统一的“__法__”。
法
2. 匈奴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长期以来与中国北方发生战争,其中最有名的一位汉朝将军是__霍去病__。
霍去病
3.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完全封建制度,破坏了__奴隶社会__的社会基础。
奴隶社会
以上是三年级下册历史易错题的部分内容,请参考答案并加以复习。
历史选择题高频错题
历史选择题高频错题1.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把每100年称为一个世纪。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
秦统一中国的时间用世纪方式表示为()A.公元2世纪前期B.公元前2世纪后期C.公元3世纪前期D.公元前3世纪后期2.《史记》中记载: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项王闻之,烹说者。
以上史料可用于研究()A.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B.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C.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D.秦末农民起义的兴起3.湖南益阳出土的简牍《秦二世元年文书》记录,秦二世的即位是秉承秦始皇的遗诏行事,而不是像《史记》所记载的靠伪造诏书而夺得帝位。
这一简牍的发现()A.否定了《史记》的真实性B.可以与《史记》相互印证C.丰富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D.厘清了秦二世继位的真相4.下列文物共同见证了()A.休养生息的政策B.巩固大一统的措施C.东汉王朝的兴衰D.动荡不安的时局5.翦伯赞曾说:“汉代的音乐和歌舞,已加进了不少外来成分……武帝时已有安息的马戏团来到中国,表演角力、杂耍、戏兽等技艺……在东汉中叶,罗马的魔术团也来到中国。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B.民族交往丰富了中华精神文化C.汉与西域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D.汉代统治者追求享乐生活腐朽6.张仲景刻苦研读《素问》《灵枢》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并进行大量临床诊断,最终著成《伤寒杂病论》。
这反映出张仲景()A.不慕名利、医德高尚B.艰苦奋斗、医术高超C.立足改革、勇于创新D.博采众长、重视实践7.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张骞“凿空”的勇气,班超“投笔从戎”的魄力,共同体现了他们()A.昂扬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B.秉笔直书、爱憎分明的品格C.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信念D.开疆拓土、为国捐躯的情怀8.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
近年来高考历史易错选择题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1、(2012.上海卷)《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A. 人声鼎沸B. 鼎鼎有名C. 三足鼎立D. 问鼎中原2、(2012.海南卷)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宜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3、(2012.全国卷)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4、(2011.海南卷)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封建时代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D.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5、(2011.全国卷)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6、(2014.天津卷)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7、(2012.山东卷)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考历史选择题错题训练大全
选择题错题训练1.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左传·成公十三年》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两句话的共同点是说明统治者非常:A.重视宗法关系B.迷信无知C.重视礼仪规范D.任人唯亲3.《论语》“马厩失火,问人,不问马”反映了孔子:A.“苛政猛于虎”的思想B.“仁者爱人”的思想C.“政在得民”的思想D.“为仕由已”的思想4.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有:①“政在得民”②“民贵君轻”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5.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②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董仲舒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7.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
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
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
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A.尚书省B.中书省C.兵部D.门下省8.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9.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它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
最新易错历史题集锦
2011年易错历史题集锦一、选择题古代史1、【中古】文物遗址在诗文佳句的描述中,鲜活灵动,回味无穷。
请辨析下面文物遗址与诗文连线不对应的是(D )A.都江堰——独奇千古镇川之宝B.京杭大运河——四千里沧桑千余载繁华C.赵州桥——谁掷瑶环不记年半沉河底半高悬D.敦煌莫高窟——巍峨楼宇宫殿堂皇帝王之家2、【中古】《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历史名著。
下列历史人物中,在两部书中都可以查到的是(A )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元世祖3、【中古】在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D )A.为政以德B.仁者爱人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4、【中古】新华网报道,今天,孔子学院在全球已覆盖3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的惊奇。
下面孔子的名言中,对我们的学习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有( C )①因材施教②温故知新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近代史1、【中近】暑假期间,某中学将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四个地点实地考察。
其中前往西南方向考察的主题应为(B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C.革命圣地延安精神D.开国大典欢庆胜利2、【中近】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
如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抗战胜利后的主题是(B )A.爱国、救亡B.民主、科学C.自强、求富D.和平、发展3、【中近】有这样一场战争,战争双方都曾被西方殖民者用武力打开国门,同样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学习西方,同样装备着坚船利炮,同样有留学归来的指挥官,战争结果却以一方惨败而告终。
其失败的根源是(A )A.社会制度的腐朽和政治的腐败B.军事技术的落后C.军事指挥的错误D.胜方获得广泛援助4、【中近】2011年是中共成立90周年。
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D )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②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③是开天辟地的大事④标志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中近】为纪念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精练100题[1]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精练100题赋役制度是封建社会的重要经济制度。
据此回答1~12题。
1、“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其实质都是( ) A.封建地租剥削B.逐步承认土地私有C.建立地主阶级统治D.确立封建社会制度2、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开始实行时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一变增加,增加的一部分主要来自于( ) A.农民阶级B.大商人C.地主阶级D.手工业者3、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唐朝中期后又实行两税法,两者最大的不同是( )A.前者赋税轻后者赋税重B.前者征税不定时后者征税固定时间C.前者不以户口为准后者按户为准D.前者与国家授田配合后者仅征税不授田4、下列赋税基本上能保障农民劳动时间的是()①汉代的更赋②北魏租调制③唐代租庸调制④王安石变法法令中的募役法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隋唐政府将北魏的租调制调整为租庸调制,这种调整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 )A、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B、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C、使农民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D、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6、唐朝两税法的实行表明( )①租庸调制已无法实行②征税标准不再以人丁为主③遏制了土地兼并④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⑤封建经济的发展⑥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A、①②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7、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财政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A、青苗法B、募役法C、市易法D、方田均税法8、隋唐时期赋役制度中,具有减轻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性质的是( )①庸②调③徭役④两税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④9、对西汉的编户和赋税制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编户农民没有独立的身份B.依据资产的多少承担国家的赋、役C.农民的田租和赋税都较轻D.郡县和封国征收的赋税都要上缴中央10、唐朝的赋役制度比前代的新变化表现在:( ) A开始以庸代役B收取“租”和“调”C按人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D一年分夏季、秋季两次收税1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与北宋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 A.按土地的多少平均收税B.按土地和财产多少收税C.按人丁和田亩多少收税D.按土地的多少和田质的好坏收税12、推行一条鞭法的意义是:( )①人头税最终被废除②松驰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③简化征税手续、减少征税成本④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最基本表现。
易错选择题——中国古代史(一)
易错选择题——中国古代史(一)1.鲁国大夫臧文仲因毁掉国内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同意妾侍织蒲席出售被斥为“不仁”的人。
一百多年后,孔子学生子贡从事商业,但被指责为不安本分。
这反映出当时A.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B.儒家反对商业活动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商人社会地位不高2.嬴政灭六国后,合上古天神“三皇”“五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并规定其后世称二世、三世,世代无穷。
这表明他A.终结了上古的天神崇拜 B.改变了传统的权力继承制度C.强化了神权政治的权威 D.丰富了专制王权理论的内容3.南朝时期,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中书舍人,处理日常军务的制局小监,监督地方藩王的典签等职务都由寒士担任,时人评曰“位卑权重”。
这反映了A.门阀制度崩溃 B.皇权重新振兴C.监察制度强化 D.三省制度确立4.魏晋时期,在东宫掌规谏与文书权的侍从皇太子的主官“庶子”,一般由皇亲重臣担任,到了南朝宋、齐时期,“其庶子用人卑杂”。
据此可知,南朝A世家大族地位下降 B寒人参政逐渐形成趋势C庶子权利有所增加 D选官用人注重政绩5.北宋时期,四川有个文人献诗成都知府说:“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
”成都知府赶紧上报朝廷。
宋仁宗批复说:“老秀才要官耳,不足治也。
给他个小官。
”作为个案,它可以佐证当时A.地方割据的隐患严重B.儒家信仰得以重建C.君主集权程度逊于前代 C.政治风气较为开明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
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C.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7.周代以“天圆地方”的传统认知为基础,在理论上将天下看成九块,寓意王在中央,八方来效。
中国古代史高错误率选择题
中国古代史高错误率选择题1.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化的本质含义是:A、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化B、生产工具形态的转化C、亲属世系关系的转化D、所有制关系的转化2.在下列各时代中,金属工具已经基本上取代了非金属工具的是:A、大汶口文化晚期B、夏朝C、商朝D、东周3.考古学家在河南西部发现了‚二里头文化‛,据年代测定,二里头文化的距今年代约4080—3690年之间。
据此,二里头文化相当于:A、大汶口文化晚期B、夏朝C、商朝前期(盘庚以前)D、商朝后期(盘庚以后)4.《史记》记载:‚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此所谓得势而益彰乎?‛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天山东、河南一带经商。
‚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以上材料说明。
A、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B、孔子只是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D、有财力的富商能够操纵诸侯国的行政大权5.城濮之战发生的地点位于今天的:A、山西省B、河南省C、山东省D、安徽省6.春秋战国时期,对我国江淮流域开发和局部统一贡献最大的是:A、秦国B、吴国C、楚国D、越国7.下列历史事件,在《春秋》一书中有记载的是:A、犬戎攻破镐京B、李冰督建都江堰C、晋楚城濮之战D、郑国开凿郑国渠8.墨子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进步,主要是因为他的思想:A、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B、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要求C、有力于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确立D、为各国改革变法准备了条件9.秦代的疆域与商代相比,有重大扩展的几个方向是:①东到大海②西到陇西③南到南海④北到长城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0.西汉初年,大臣陆贾在评论秦的统治时说:‚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
‛这段话最根本的含义是:A、严刑酷法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安定B、减省政事清静无为才是长久治安之道高错误率选择题第1页重磅推荐:百度阅读APP,免费看书神器!1/9C、秦朝养兵数量太多反而招致灭亡D、秦朝的法网严密却不能阻止民间的反抗11.以下对于西汉前期政府征收田租数量很少以致于不收田租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由地主收取高额地租来弥补政府收入的不足B、西汉初年的统治者希望人民能够安居乐业C、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是以土地税为主的D、以人丁为标准的税和役在财政上更为重要12.以下对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吸收传统的神仙方术思想来麻痹人民B、利用神学唯心主义为封建统治服务C、通过君权神授的思想以强化专制皇权D、为战胜分裂割据提供思想理论基础13.下列关于西汉后期的社会政治问题,不属于直接由于土地兼并而造成的是:...A、大量流民出现B、政府收入减少C、大量奴婢出现D、宦官外戚势力膨胀14.东汉时期豪强地主总是与西汉初期的王国问题对中央政府统治影响的不同之处是:A、造成社会动荡不安B、威胁和削弱中央集权制度C、把持一些地方政权D、长期把持部分中央的权力15.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与荀况的唯物主义思想相似之处是:A、认为精神随肉体死亡而消亡B、人能够战胜自然并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C、特异的自然现象并不是人间祸福的征兆D、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16.造纸术西传欧洲的途径是:A、安息→中亚→大秦B、阿拉伯→中亚→欧洲C、阿拉伯→北非→欧洲D、阿拉伯→北非→大秦17.以下对曹操统一北方后到赤壁之战时政治格局的描述,正确的是:A、刘备占领四川地区B、孙氏兄弟建立在江东的统治C、袁绍割据河北地区D、曹操的势力未能达到长江流域18.汉末三国时期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三顾茅庐②蜀汉建国③赤壁之战④东汉灭亡A、①③④②B、④①③②C、②①③④D、④①②③19.下面是中国古代对一种生产工具的记载:‚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无声……‛这种工具发明于:A、西汉B、东汉C、三国D、唐朝20.淝水之战中前秦战败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北方地区不统一,前秦不具备统一全国的军事力量B、江南经济发展,南方地区具备与北方地区抗衡的能力C、南北方民族矛盾尖锐,统一全国的条件尚未成熟D、南北方对峙、政权并立的政治割据正在形成21.下列政权与北魏政权建立的时间上最为接近的是:A、刘裕建宋B、祖逖北伐C、淝水之战D、东晋建立22.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目的是:①扩大统治基础②促进民族融合③吸取汉族先进文化④缓和民族矛盾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3.北魏解体后,控制江淮以北沿海地区的政权是:A、东魏和北齐B、西魏和北周C、东魏和西魏D、西魏和北齐24.导致贞观之治出现最主要的经济条件是:A、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B、大量人口增加,劳动力充裕C、生产工具的重大改进D、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生产时间25.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故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赉(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易错题100题1.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
以下机构标志台湾从此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是A、台湾府B、澎湖巡检司C、台湾办事大臣D、台湾省2、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苘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苘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商鞅D、荀子3、春秋时期,奴隶社会逐渐崩溃,在政治上的最突出表现是A、各诸侯国普遍进行变法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D、奴隶起义频繁4、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周王室衰微B、井田制瓦解C、分封制崩溃D、奴隶制腐朽5、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作出的最突出贡献的是A、兴办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B、开创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法C、介绍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D、提出了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教学理论6、先秦文化丰富多彩,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兴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周易》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地理”的名称B、扁鹊被后人称为“脉学之宗”C、物理学方面有了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叙述D、化学方面已非常明确地记载了光合作用7、在考古中,发现了一批甲骨文之前的刻符或早期文字,如舞阳刻符,半坡陶文,大汉口文字等。
对它们的正确表述是A、是国家形成的首要标志B、出现时间比传说中的“仓颉造字”更早C、已经全部得到识读D、具有相通性,起到加强各地区联系的作用8、司马迁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称为“凿空”之行,凿空的含义是A、了解情况B、开通道路C、填补空白D、开拓空间9、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发展,其原因主要有①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②牛耕的推广③关中水利的兴修④新的生产关系确立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③④D、②③④10、下列与丝绸之路无关的是A、敦煌壁画B、佛教传入中国C、玉米、马铃薯传入中国D、铸铁技术的西传11、《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它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大量减少B、诸侯为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C、新兴地主武装夺权,奴隶制崩溃D、诸侯纷纷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12、战国时期新兴的封建城市同以往的城市相比,最显著的区别是A、政治地位加强B、商业地位突出C、军事色彩较浓D、思想文化活跃13、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的含义是A、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B、全国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必须听命于中央C、嬴政自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D、皇权空前加强,实行君主专制14、下列关于秦始皇加强思想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维护政治统一为目的是必要的B、统一了思想,有利于统治的稳固C、以焚书坑儒为手段,是有效的D、弘扬了法家学说,有利于建立“法治”社会15、对“汉承秦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汉治袭秦的三公九卿制并演化为中外朝制度B、汉实行秦的监察制度,发展为刺史制度C、汉继承秦的选官制度,形成一套察举制D、西汉初推行秦的郡县制兼设封国制16、汉代,我国与西域地区通商关系得以建立,最关键的因素是A、张骞出使西域,密切了联系B、解除了匈奴对西域的威胁和控制C、西域商人喜好汉朝的手工业品D、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17、东汉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成就有①制订“太初历”②《九章算术》成书③以树皮,麻头等原料造纸④发明“地动仪”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8、南北朝时佛教盛行的最主要原因是A、社会动落,人民饱受战乱之苦B、佛教教义具有欺骗性C、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和支持D、佛教能帮助人民解除苦难19、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最确切的是A、隋朝开始实行的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B、它使门第不高的地主可以凭自己的才学参与政权C、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中命题并有效,笼络了人才D、是为了打击魏晋以来的士族制度而采取的一项措施20、唐朝扬州极为繁荣,时有“扬一益二”之说,扬州繁荣最直接地得益于A、当时经济发达和特色经济B、经济重心的南移C、处于内外交通枢纽地位D、唐朝政治的清明21、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北宋冗官,吏治腐败B、北宋统治者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C、混战不休,农民破产D、佛教寺院强占农田22、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
”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之间的关系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23、元朝政府注意发展交通,国内驿站空前发达,这主要是为了A、商品经济发达,国内商业繁荣B、有效地控制了辽阔的疆域C、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需要D、适应民族大融合的发展趋势24、曹魏的著名纺织中心城市是A、襄邑、洛阳B、襄邑、长安C、洛阳、相州D、洛阳、长安25、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有名的造纸中心是在A、建业、扬州B、建业、益州C、扬州、荆州D、荆州、益州26、下列事件,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的是A、管仲改革B、李悝变法C、吴起变法D、商鞅变法27、秦汉对匈奴的措施中,你以为最有效的是A、修长城B、和亲C、军事D、互市28、下列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居世界第一的是①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②太初历③地动仪④麻绋散⑤纸的发明⑥《神农本草经》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29、在宋初统治者加强军权的措施中,目的为“强干弱枝”的是A、解除禁军统兵将领的兵权B、把各地方案的精壮之士都选入禁军C、禁军半数拱卫京师,半数驻守各地D、禁军定期更换驻地30、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31、下列哪部书不是秦始皇焚书的对象A、黄帝内经B、诗经C、道德经D、春秋32、中国汉代丝织品远销欧洲的中转站是A、葱岭B、安息C、西亚D、大秦33、秦汉时期,下列地区属中央政权管辖的顺序是①云贵②河套③西域④珠江流域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34、韩非子“法制思想”的实质是A、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B、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C、法律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D、用法律确立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35、《吕氏春秋》载:“公作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此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春秋时期使用牛耕和铁器B、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C、封建制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井田制遭到破坏36、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取代奴隶制度的因素有①奴隶的反抗斗争②井田制的瓦解③生产力的发展④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7、下列关于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教育状况的叙述,不准确的是A、可以兴办私学B、奴隶社会“学任官府”局面被打破C、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正统思想D、贱人和犯人不能受教育,但平民可以受教育38、与春秋战争相比,战国时期的战争最主要的特点是A、促进了民族融合B、战事频繁,规模更大C、由封建兼并战争演变为统一战争D、极大地丰富了军事思想的宝库39、战国时期,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其实质是A、奴隶主贵族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B、新兴地主阶级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C、奴隶主贵族与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D、统治阶级与平民之间的斗争40、屈原受到我国人民崇敬并每年纪念他,其主要是因为①他在文学上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②要求革新图强③他的抗秦事迹④他的爱国爱民精神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41、秦汉时期,以下边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①云贵地区②河套地区③西域地区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42、我国农业生产普遍地向金属工具过渡的时间是A、夏商商时期B、西周时期C、东周时期D、秦汉时期43、本为军事政治斗争需要而采取行动,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是A、西汉时张骞通西域B、都江堰和郑国渠的修建C、俺答汗修建呼和浩特D、戚继光抗击倭寇44、封建国家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对农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下列历史现象中,表现突出的是①文景之治②光武中兴③贞观之治④开元盛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5、我国近期逐步开始实施的南水北调计划中,东线调水计划的取水点是以下哪一段运河的终点A、江南河B、通济渠C、邗沟D、永济渠46、西汉和东汉在民族关系方面的相同点有①打击匈奴②派人出使西域③都曾对西域进行管辖④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⑤在河套地区增设新县,移民屯边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⑤47、秦始皇兵马俑的修筑从根本上看是A、想给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B、为了宣扬皇权,威慑臣民C、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D、对先秦殉葬,人性习俗的继承和改革48、秦汉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在①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②纸的发明为世界文明史做出了重要贡献③中国的冶铸、水利技术传入亚洲,以至欧洲④中国的铸铜技术传入朝鲜、日本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手工业技术有所进步,下列各项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①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蜀汉盛产蜀锦②发明和推广低温炼钢技术③已经利用石油、天然气④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50、我国古代的农学家十分得视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认为“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
这主要强调A、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的观点B、应当抓紧农时进行耕作的观点C、主张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D、介绍如何选种、浸种、施肥的经验51、下列人物为2003年11月18日福建晋江市为纪念清廷统一台湾320周年而落成的一位著名将军的雕像。
此人物应是A、徐骧B、郑成功C、施琅D、刘铭传52、元朝时,民族融合最显著的成就是A、黄河流域各族融合为汉人B、各族人民杂居相处C、开始形成新民族——回族D、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53、王安石变法诸措施中,旨在限制高利贷盘剥以缓和社会矛盾的是A、青苗法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5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私人办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徙,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B、隋唐掀起了私人办学的高潮,文学家韩愈、柳宗元等均办过学C、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于北宋,著名的有石鼓、岳麓、白鹿洞、应天、嵩阳等D、明朝中期以来,书院比较兴盛,清代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55、对孟子“仁政”的主张认识错误的是A、是对孔子“仁”的学说的发展B、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C、有利于地主阶级巩固统治D、为以后汉唐明初的统治者所采纳56、这个时期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文明国家的有力佐证是A、形成中华文化圈B、出现“百家争鸣”的繁华景象C、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出现D、远洋航行到达非洲东海岸57、隋唐时期产生并发展完备的科举制度被欧洲人称为“中国影响世界的第五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