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和孔子有何异同
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比较
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比较一、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相同点都是"问---答"互动式交谈,都属伦理谈话,都激发了对方积极的思考。
二、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不同点(一)就"问---答"交谈的地位来看,《论语》的基本性质是"独白性的","问与答"只是其中辅助性的一部分。
《论语》记载孔子的话,大抵是采取这两种形式:单纯的"子曰"和针对于"某某问"的"子曰"。
前者相当于"独白",其具体语境被完全抽掉了,后者才类似于"问与答",则部分地保存了当时的语境。
从全篇来看,"子曰"出现的频率远高于"问与答",据陈桂生考证,前者在《论语》中,共204章,约占总章数(521章)的39.8%,后者中师-第对话68章,仅占总章数(521章)的16.8%。
而"问与答"在苏格拉底思想的生成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柏拉图对话集》和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都是用对话的形式写成。
(二)就"问---答"交谈的方式来看,"产婆术"以先生问、谈话对象答为主,而"启发式"则以第子问、先生答为主。
据陈桂生考证,在《论语》师-第对话68章中,第子问、先生答或不答65次,总75.6%,先生问、第子答或不答21次,仅总24.4%。
而"产婆术中的"问---答",以先生问、谈话对象答为主,其原因大凡与与苏格拉底的对话的理念有关,即哲学家克尔恺郭尔所概括的:使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使自以为不知者知其所知。
更为他本人求知欲所驱使。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的异同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的异同相同点: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生活在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前四世纪的世界文化史上的代表性人物。
不同点: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使用的教材是六艺。
苏格拉底传授的主要是逻辑推理和辩证法,逻辑推理和辩证法都是一种理性的存在,十分重视理性。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不同1.维护与批判现存制度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与苏格拉底所处古希腊,都处于社会的转变动荡时期。
二人的政治态度则截然不同,孔子处于专制社会,尊崇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强调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
苏格拉底处身于民主发源地,则反对极端民主制度,倡导理性的民主制度,苏格拉底是具有批评精神的学者,要求自己坚持正义而不能参政。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古希腊知识分子具有独立性,中国古代文人具有依附性。
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思想,专制制度下的国家权威重于一切,民主制度中则人权最神圣。
这样的不同社会制度与教育,也决定了中国与西方知识分子人格特征的不同。
2.德性为首与知性为先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美德是指理性知识,苏格拉底那里知性与德性是统一的,但更重视知性;孔子更重视政治道德,知识是次要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奉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内圣之道,“学而优则仕”反映了孔子教育服务于政治的思想。
两种文化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
追求知识的传统与独立的批判精神的结合,应该是知识分子的特质,西方的知识分子的这种特质有利于科学的进步。
中国读书人缺乏西方知识分子那样追求知识的传统,更多地流入或依附于政治领域。
3.偏感悟与重逻辑苏格拉底注重逻辑与思辨,要求概念反映本质特征并具有普遍意义,结论依赖于推理与论证过程;而孔子注重于感悟与经验,结论不需要详细的论证过程。
苏格拉底侧重于思,孔子侧重于行。
这样差异的更深的根源,是由于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价值取向与认知特征不同,东方人不善于主客体分化机制,虽然能质朴地接近与再现自然,但也阻碍了抽象化的理性与逻辑的发展。
谈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同与异
谈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同与异苏格拉底(469—399BC)与孔子(551—479BC)分别是古代西方与东方思想史上最有名望、最有声誉的代表人物之一。
千百年来他们的名字一直为人们所铭记,他们的品格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他们的思想一直闪耀在历史的星空中。
尽管他们分处地理的两极,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
苏格拉底与孔子都热衷于政治,他们的一生都在谈论哲学、道德和政治问题中度过。
苏格拉底曾当选过雅典议事会的成员,参与审理过轰动一时的雅典将军案件;在“三十僭主统治”时期勇敢地反对过里底亚的暴政。
孔子年轻时也曾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大司寇等职,并且政绩卓著。
两位现实政治的积极参与者都对政治问题抱有自己的理解看法。
苏格拉底认为政治是伦理性的,同时伦理也是政治性的。
人世间至高至大的美德是政治美德。
政治美德既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艺术。
正是借助这种管理艺术,人们才能成为优秀的政治家、首长、家长,而对自己和国家的其他公民都有益处。
同时,这种至高至大的美德在人们的私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要根据这种艺术和知识来管理相应的事务。
一个好主人或好管家的本领类似一个好统治者的本领,而且前者能够轻而易举地从事后者的工作。
苏格拉底曾对一个名叫尼各马希代斯的人说,“管理私事与管理公事只是量上的'区别。
在其它方面,二者完全相同。
所以,你不应该轻视善于管理家务的人。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Ⅲ,Ⅳ,12)苏格拉底还指出,雅典有一万多个家庭;如果连一个家庭都料理不好,那么又怎么可能管理好这一万个家庭呢?具备有关事务的相应知识和处世本领的人,必将是一个优秀的首长,而不管他是管理家庭还是管理军队或国家。
孔子也是一个伦理政治的提倡者。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他认为治理国家应当以道德来感化人民,只有这样人民才会前来归附,好象满天星斗都环绕北斗运行一样。
同时治理国家的人本身也必须是一些道德高尚的正人君子。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时期产生于不同两个国家和文化的两位著名的教育家,一个来自东方中国,一个来自西方希腊,不同的文化熏陶,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文化往往是相通的,地域的差别阻挡不了两位智者精神层次的交流和相通之处。
教育对象上,两者认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
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孔子所处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被贵族所垄断,平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高昂的学费也不是一般平民能承受得起的。
孔子并不认同这一观念,他创办私学,并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提出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战争使得文化学术下移,私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不仅适应了时代的需求,还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
而苏格拉底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都应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完善美德,这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很相似的。
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
”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想法,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
并且从他的弟子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一点,他的弟子囊括了出生豪门的富家子弟,出生贫寒的手工业者等各行各业的人。
教育方法上,两者都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孔子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认真思考,思考很长时间但还想不通的,可以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后已经有所领悟的,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得,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他强调教师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并能举一反三。
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方法”,又称之为“产婆术”。
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循循善诱,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孔子与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与孔子比较对二者进行比较,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因而意义十分重要。
苏格拉底在西方思想史的地位与孔子在中国思想史的地位,二者是相似的,他们堪称是同时代又同样强大的文化背景下的典范人物。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生活境况有几点惊人的相似:1、他们生活的时代相距不远,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只比苏格拉底(公元前470-399年)早出生80年;2、二人均出身低微,非名门望族。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
孔子的父亲虽然是贵族,但却很贫穷,因此没有社会地位;3、二人虽然都结婚建立家庭,但是可能都没有通过婚姻而建立起牢固的家庭关系。
家庭对他们均不重要,相反却与弟子们紧密联系在一起;4、二人均不重视物质上的享受和成功,因此能够承受罢官、嘲讽和批评。
然而苏格拉底的承受力可能要强于孔子,他不得不忍受同时代人拒绝其讲学和人生目标失败(成为一个极有影响的邦主的幕僚)的痛苦;5、二人均生活在他们的国家(周朝和雅典王国)走向政治衰亡的时代;6、二人均是被谋害的目标,理由是“腐化青年人”。
孔子在公元前493年(宋国桓魋对他进行)的那次谋杀中大难不死,而苏格拉底却成了谋杀的牺牲品:他没有对指控他腐化青年和亵渎神明进行辩护就被处以死刑,并且通过自愿服毒而很快自我执行。
然而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活上重大区别在于,前者在家乡开办私学无非是迫切希望作为影响力很大的诸侯的幕僚来实现其学说,从而改变世界,然而苏格拉底却没有自己的学校,他在大街或广场上同人们攀谈,与他们对话,从而使他们明白,他们所认为的那些固有的知识是多么不可靠。
接着,他们将思想与实践、知与行联系在一起,在求善、问善、迁善的道德实践中,至少共同涉及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以“人事”为哲学对象,关心人生、参与人生、反映人生。
在苏格拉底看来,思考世界本原、万物本性等间题的人是“愚蠢”的,哲学的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事”,即人们的伦理道德问题,诸如什么是虔诚的,什么是不虔诚的;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不适宜的;什么是明智的,什么是不明智的;什么是治国之本,什么是一个善于治人者的品质等等。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提出了深刻的生死观念。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形成。
苏格拉底则是古希腊的哲学大师,他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他们分别活跃在中国和希腊,但是他们对于生死观的思考,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下面我们就来比较一下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生死观。
首先要了解的是,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在极其不稳定的时代生活着。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不稳定和混乱。
而苏格拉底则出生在希腊的克里特岛,而他所处的雅典,正处于希腊城邦时期的鼎盛时期。
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的思想都是在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这也决定了他们对于生死观的思考,不仅仅是哲学上的思考,更是对生命的现实体验和回应。
对于生死观的思考,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深受其所处时代的影响。
孔子在困乱的战国时代,亲身经历了乱世的苦难和痛苦,从而对于生命、死亡和人生价值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生命是宝贵的,应该珍惜生命,不怕牺牲,愿为真理和正义奋斗到底。
这种不畏牺牲的奋斗精神,也成为了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而苏格拉底则更多地受到古希腊宗教和哲学的影响,他对于生死观的思考,更多地是在宗教和哲学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他认为,死亡不过是一种新的生命状态,而人应该在这个世界上追求真理和正义,这样,他的灵魂才能在来世获得永恒的幸福。
这种对于死亡的理性思考,也成为了苏格拉底思想中的一大亮点。
在生死观的表达上,孔子和苏格拉底一点都不含糊,他们的思想在追求永恒的真理、正义和伦理规范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
比如说,孔子十分注重人的实际行为和品德修养,他认为人应该以仁爱为中心,修养自己,改造世界。
苏格拉底也非常强调人的伦理品质和道德观念,他认为真正的智慧是懂得自己无知,并且能够自我反省和不断追求道德的完善。
孔子和苏格拉底东西方思想的异同之处
--孔子和苏格拉底东西方思想的异同之处?(1)相同点:①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②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③都注重人的品德,都重视对人的教育。
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2)不同: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
形成原因:1、苏格拉底时期雅典工商业经济空前发展,与此同时雅典的民主政治趋向衰落,人的道德也在承受着考验。
2、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井田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礼崩乐坏,社会矛盾尖锐。
3、比较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有何异同。
在政治主张方面,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民主政治的思想,主张有知识、有德性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派,不遗余力地加以攻击。
主张服从神的意志和寡头政治。
在哲学观点方面,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相对立,他寻求和确定其一般的概念。
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
苏格拉底还鼓吹灵魂不死或灵魂轮回。
他所说的概念在本质上并非来自具体事物,毋宁说是具体事物来自概念(灵魂中所固有的东西);人的认识即知识的获得,只不过是对此概念的回忆,这是西方早期的一种唯心先验论在对人的研究方面,苏格拉底将人类及其社会环境作为探究对象,将人类的幸福和伦理道德作为研究的课题,提倡人文精神,但他心中的人与智者心中的人是有区别的,他站在智者的起点上,沿着与智者完全相反的道路发展,力求从思维的角度把握人,主张到“心灵世界”中去探求真理。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他认为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有教养、崇尚理性的人,才是完美的人。
苏格拉底通过对“美德”的讨论,引导人们脱离智者所铺设的感觉主义的相对论路轨,坚持理性的指引,追求知识的确定性、概念的确定性。
他说:“对于美德”,“不论它们有多少种,而且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
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学比较
他强调通过对话和问答的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真理, 而非单纯地传授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 的智慧和美德,教育者的任务 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 走向正确的方向。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采用对话和问答的方式 进行教学,通过不断提问和追问,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发现真
理。
他通常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 验出发,通过类比和比喻等方式,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思想。
苏格拉底的教学风格是平等和自 由,他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和疑问,与他在课堂上进行平等
的交流和讨论。
03
孔子教学思想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 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其 思想对中国及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较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教学思想,有助于深入理解 东西方教育传统的异同,为现代教育提供启示。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分析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学思想的异同,探讨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意义
通过比较东西方教育思想的源头,为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 借鉴和启示,促进东西方教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02
苏格拉底教学思想
苏格拉底简介
02
01
03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西 方哲学之父。
他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家庭,通过自学成为一位卓越 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苏格拉底的思想和教诲对西方哲学、文化和教育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教学理念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 养美德和智慧,使人成为有德 行和智慧的人。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 方法。未来研究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探讨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 需求,提高教育质量。
孔子和苏格拉底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比较及其优点缺点
一、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认为人应该平等的接受教育,广招学生,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
他的学生大部分是平民阶层;这一点苏格拉底与孔子相似,都是广收学生,把受教育权扩展到下级阶层。
二、在实际教学中,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天赋能力进行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实现个性发展。
苏格拉底通过与学生讨论,给学生以启迪,他的精神助产术,对于知识不只是一味灌输,而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导。
三、孔子提倡“仁”,要宽厚待人;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认为人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获得美德。
两者都强调美德的重要性。
四、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重视学习和思考的结合,来达到最好效果。
孔子打破了教育上的阶级性,使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它学思并重、举一反三的教学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但是孔子忽视自然科学,轻视农业,这也是其弊端所在。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把重要问题进行归纳、提炼,引导学生的思辨。
2016级免费师范生一班2016100370。
苏格拉底和孔子有何异同
首先、在教育目标方面。
孔子培养的是具有群体意识的行动者,个人服从群体、服从国家。
为此,他用以“仁”“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天下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君子”型的从政人员,希望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社会。
以此教育理念培养的“君子”“士”等从政人员,必然具有浓厚的群体意识,成为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斗士。
这点从孔子及其众多弟子的热衷从政及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之久的行动便可见矣!苏格拉底的教育目标则不同,更注重培养具有自我意识的思考者。
在《会饮篇》里,他借第俄提玛之口,说出人之为人不能仅仅凭借生育子女使自己不朽,还必须要有自我意识,能够思维。
人有心灵和头脑,必须孕育心灵所特宜孕育的东西——思想、智慧以及其它心灵的美质,使自己得到不朽。
例如,梭伦备受人崇敬,是因为他生育了雅典的法律。
这样的心灵的子女比起肉体子女能替父母博得更大的荣誉。
苏格拉底在培养自我意识的认识中获得了莫大的喜悦,并认为最高幸福本身在于认识。
他常教育别人“认识你自己吧”。
通过认识,人可以找回真正的自我且可以增长才干。
孔子的教育目的旨在让统治者拥有“仁”的道德修养,并以政治手段使伦理纲常固定化。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虽多,亦蹊以为?”[1]显然,孔子走的是一条教育政治化的道路。
而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旨在使所有的个体掌握真正永恒不变的、本质的美德,他走的是一条教育伦理本质化的道路。
比如,当美诺在回答苏格拉底“什么是美德”这一问题时说:“美德就是男人懂得治理国家,女人善于治理家庭等等。
”苏格拉底则开导他说:“美德,不论它们有多少种,而且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而要回答什么是美德这一问题的人,最好着眼于这共同本性。
”[2] 可见,在教育目的上,尽管孔子和苏格拉底存在着差别,但是他们都充分肯定教育的社会功能,都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构建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为宗旨,同样都是为解决具体的社会道德问题。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比较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子 路》)
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 第六,君子应该心胸宽广。 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 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述 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 而》) 得上大雅君子。”
第七,君子应文雅而朴实。
善是自由、自制、自主。
苏格拉底认为,善就是一个人自主地自 制而获得从事善的自由,而能够自主就是 智慧,就是健全的理智。 他说:“智慧是最大的美德,不能自制 就使智慧和人远离,并且驱使人走到相反 的方向去。”
美德即知识 美德,不仅指人的优良品质,也指任何 事物的优点、长处和美好的本性。苏格拉 底将人的所有优秀善良的品质,诸如 自 制、正义、智慧、勇敢、友爱、虔诚等, 都称为人的美德(德行)。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子。”(《论语· 雍也》)
孔子把士分为三个等级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如君命。” “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小人哉!抑亦可 以为次矣。”
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目标
精神的善 身体的善 外在的善
本意义是“欺骗”、“说谎”,与危害破坏 对应起来用,就有“犯错误”、“错了”的 意义。 因此,这个命题的经验方面的含义就是: “没有人故意危害自己”,“人往好处
走”。 “因此,没有人自愿趋恶,或者接受他 认为是坏的(结果),趋恶避善事不合 人的天性的。”-----《普罗泰哥拉斯》
道德教育内容比较
道德方法的比较
共同的生活方式----道德理论与生
活实践相统一
(4)复礼,是仁的表现。
据《论语》记载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论语·颜渊》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文明发展史上的两位伟大的“述而不作”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分别对后世东西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从时间上看,他们几乎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
孔子生活在乱世,苏格拉底生活在社会极盛将衰的转变期。
两人的际遇不同,但是都憧憬与社会长治久安则一,又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相同的实现其理想的方法:教育。
比较中西方两位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的异同,对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三、孔子与苏格拉底对话式教育的不同点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虽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入。
而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在教学中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所以我们的结论应当是:孔子才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创始人。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也是最科学、最天才的概括。
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相同点一。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采用对话式教育都强调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思维规律和知识准备,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教学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对待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
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还有,这种对话式教育都是在和谐与民主的教学气氛中进行的。
二、均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孔子与苏格拉底在肯定教育作用的基础上,都以培养治国人才作为教育目的,致力于教育为政治服务,以实现其政治理想。
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与联系
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与联系一、苏格拉底问答法1.1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起源和基本原理苏格拉底问答法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对话和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真理。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并不是通过灌输和传授而来,而是通过自我发现和思考得到的。
他倡导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辩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推敲和探求真理,从而达到认识和学习的目的。
1.2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特点和作用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特点是强调启发性、引导性和对话性,通过一系列有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辩论,促使他们在互动中逐步发现和建构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参与、深刻思考,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2.1 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来源和基本原理孔子启发式教学法是根据我国古代儒家思想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
孔子认为,教学应该遵循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重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和思考中建构知识、培养品质和形成道德。
2.2 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特点和作用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特点是重视启发性、人文性和价值导向,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品德,使学生在教学中得到全面发展。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尊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情感态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与联系3.1 区别苏格拉底问答法更注重对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倡导通过辩论和讨论来发现真理;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更注重对品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倡导通过启发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和情感。
3.2 联系苏格拉底问答法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都强调启发性教学,都强调对学生思维和品德的培养,都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它们都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都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现代教学实践中,可以融合这两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相同点:强调道德和知识不同点:社会阶层不同所代表利益也不同。
孔子是为古时奴隶制度服务为了恢复周礼仪,苏格拉底是为了挽救雅典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
对知识道德侧重点也有不同,孔子强调个人守礼知节,苏强调个性美德和认识自己对人的探索(使其变成哲学)比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异同点相同点:都是解放人们思想的文化运动,打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发展的思想基础;不同点:文艺复兴披着复兴古典文化的外衣进行文化改革,宗教改革在宗教的外衣下进行社会变革,启蒙运动彻底抛开伪装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并实践了政治变革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背景相同:都是因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而产生;②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尤其是反对天主教会;③都迅速波及整个西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条件。
德意志是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所以首先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②时间和范围不同: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然后波及西欧各国,16世纪达到高潮,且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里进行。
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的德意志,是一场社会各阶层都广泛参加的社会运动。
③历史作用不同:文艺复兴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消除了思想障碍;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宗教自由逐渐盛行;促进西欧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宗教改革中产生的一些新教,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思想的异同点同:他们都倡导天赋人权的思想,人生平等,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都痛斥了时政的残暴统治异:伏尔泰认为,因为农民不需要思考,农民需要贵族的统治,他的重心在于批驳残暴的宗教制度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
相同点:强调道德和知识不同点:社会阶层不同所代表利益也不同。
孔子是为古时奴隶制度服务为了恢复周礼仪,苏格拉底是为了挽救雅典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
对知识道德侧重点也有不同,孔子强调个人守礼知节,苏强调个性美德和认识自己对人的探索(使其变成哲学)孔子1、哲学与宗教思想:“天”的思想在孔子那里有两层俗话说钱是自然的天,如其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的这层意义的天道观上,孔子还具有辩证法的因素,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语中就论述了“行”、“生”与“逝”的辩证关系。
但“天”在孔子的思想中更多的则是指具有人格意志的“天”,它是世界的主宰者和人类命运的赋予者,如其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孔子还相信“天命”的存在,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在人性问题上,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即先天的人性本来是相近的,但由于后天气习染不同而使之悬殊。
孔子敬重“天命”,但却怀疑鬼神,他一生“不语怪、力、乱、神”,强调“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
在认识论和知行观上,孔子虽然承认人有“生而知之”,但强调的是“学而知之”;他既重闻见,兼重思维,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他主张学行并重、学以致用、言行一致。
2、理思想:“仁”的思想在孔子思想结构中是核心部分。
孔子对“仁”含义的解释颇为宽泛而且多变,每次讲解都不尽一致。
因为在他看来,“仁”是一种主体的体验及实践问题,不必从要领上明确界定,也无需理论论证,他只是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的人而作出不同回答。
孔子与苏格拉底二者的思想有哪些异同?
孔子与苏格拉底二者的思想有哪些异同?苏格拉底:公元前470年至公元前399年孔子: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一、对待神与宗教1、相同点都是有神论者。
孔子通过直接断言,把鬼神与人事区别出来。
苏格拉底则是通过论证的方法,启发人们理性对待神与人。
2、不同点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不谈鬼神,只谈世事。
苏格拉底,虔诚待神,既谈世事,也谈神事。
他还专门论证灵魂不灭。
二、思维方式1、相同点都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不盲目。
2、不同点孔子以个人直接体验作为思维的前提。
一切思考的出发点,都是人的直接感受与直接判断。
因此,他所分析的问题,看上去是零碎的,有时候是前后矛盾的,但背后有一条主线却是贯穿的,那就是每一个人的不同的体验背后,有着基于共同人性和集体无意识的相通性。
苏格拉底以唯灵论作为思维前提,一切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灵魂,即现象背后的本质,事物背后的原理,事情背后的理念。
为此,逻辑推理成为其思考的下意识。
逻辑推理的最终指向,一定是形而上,一定是最高的神性。
三、思想体系1、相同点都有明确的思想体系,孔子是儒家思想,苏格拉底是2、不同点孔子的思想体系,是散乱的珍珠,他本人并没有刻意用一条主线去贯穿,使之成为珍珠项练。
但是,由于孔子的每一个思想点,都是珍珠,它们散乱的放在泥地上。
由于对比而出效果,远远看去,自然构成一个整体。
苏格拉底的思维体系,有明确的线贯穿。
苏格拉底所谈论一切现象,背后都有一个共性,并有逻辑连接。
也就说,他所谈的一切话题,都指向一个统一的“一”,一个统一的“神”。
或者说,他所谈的所有经验,都有普遍的共性作为背景和旨归。
四、对生活,对政治对神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他们对生活和政治的不同方式。
苏格拉底既不懂生活,也不参与政治。
而孔子“食不厌精”,且一生追求政治。
苏格拉底与孔子之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之比较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苏格拉底之在夕阳历史。
”一个是代表古希腊文化中的思想家,开创哲学研究新方向的跨时代;一个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影响华夏儿女几千年。
古希腊文化与华夏文化中,一个在西方,对夕阳历史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在东方对华夏文明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两人又太多的相似,带式他们更多展现出来的是内在实质上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实在相似之处中的不同之处,也反映出来的是古希腊文化与华夏文化背景和结构的不同,此处浅略地做以比较分析.一、苏格拉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比较当我们把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二者有两个主要的共同特点。
其一是历史背景,大致相同,尽管当时的中国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而雅典则处于奴隶制民主时代,但二者都有政治民主,学术空气活跃,百家的争鸣的气氛。
因此,虽然当时的中国和雅典,因地理隔绝,互不联系,但二人还是先后独立地提出和运用启发示教学。
其二是,二者的最核心部分是相同的,那就是都从不同的角度向顺申购,启发学生积极的,独立地思考问题,主要地学习,获取知识.他们不同之处。
其一,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强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也强调教师要传授知识,学生要学习知。
他的名言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同则殆。
”而苏格拉底在这个问题上不同于孔子,只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这是对的,而忽略了或者说以此知识的传授则是不对的,片面的,可见在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思想比苏格拉底要高超得多。
其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只是限于一味地提问题,回答问题这一种方式,未免显得单调。
孔子的启发示教学,除了启发性提问外,还辅以浅近的例子,说明深刻的哲理的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叩两端”的方式这也要比苏格拉底全面一些,从这方面来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比苏格拉底的要略高一筹.二、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成人艺术比较苏格拉底最具审美意味的是“苏格拉底式的讽刺",苏格拉底式的讽刺是与现代所谓讽刺不同。
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邓晓芒苏格拉底的言说,他的标准是确立于言说本身的,就是说,话语本身有自身的标准。
所以我们在言说伦理道德问题时,以及言说其他任何问题时,我们都应该遵循话语本身的标准。
这个标准,到后来经过世世代代的发展,就形成了西方的逻辑。
西方重逻辑、重语法规范,这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特点,也是西方言说的一个特点。
今天,跟大家谈谈关于苏格拉底与孔子在言说方式方面的区别。
这个问题很重要。
首先,这两个人在中西文化各自的传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西方,苏格拉底是一个大师,特别是在伦理道德方面,成为了后世的楷模。
曾经有人把苏格拉底比作为西方的孔夫子,整个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开始有了一个转向,从原来探讨自然界的本原转向了探讨伦理与道德问题,所以苏格拉底是一个开创性的大师。
大家都知道,孔夫子在中国是具有崇高地位的。
今天我要谈的,不是他们具体的道德观点和道德历程,而是他们在谈话的时候,他们的说话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中西方的差异,想从这个问题来切入到我们在讨论伦理道德、政治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所不知不觉在遵循、在运用的某种思维方式。
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对中西两大文化体系产生一种清晰、宏观的认识。
在说话的方式上,孔子的《论语》是众所周知的。
孔子一生,没有留下他自己专门撰写的哲学和伦理道德著作。
《论语》,就是他跟他的一些弟子们的谈话,由他的弟子们记录下来的对话录,所以孔子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也就是说,他不写书,他只整理古籍,然后以口头的方式把他的意思和道理讲出来。
苏格拉底在古希腊也有类似的著作。
苏格拉底也没有一部自己写的书,也只有由他的弟子们所记录的对话录。
特别是他的大弟子柏拉图,在他的书里,往往就是以苏格拉底的口吻来转述苏格拉底的思想和柏拉图自己的理解。
所以这两个人都是用他们口头的对话形式来启发人们去关心和思考真理、追求智慧,以这种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而阐述的话题主要是伦理道德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在教育目标方面。
孔子培养的是具有群体意识的行动者,个人服从群体、服从国家。
为此,他用以“仁”“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天下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君子”型的从政人员,希望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社会。
以此教育理念培养的“君子”“士”等从政人员,必然具有浓厚的群体意识,成为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斗士。
这点从孔子及其众多弟子的热衷从政及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之久的行动便可见矣!苏格拉底的教育目标则不同,更注重培养具有自我意识的思考者。
在《会饮篇》里,他借第俄提玛之口,说出人之为人不能仅仅凭借生育子女使自己不朽,还必须要有自我意识,能够思维。
人有心灵和头脑,必须孕育心灵所特宜孕育的东西——思想、智慧以及其它心灵的美质,使自己得到不朽。
例如,梭伦备受人崇敬,是因为他生育了雅典的法律。
这样的心灵的子女比起肉体子女能替父母博得更大的荣誉。
苏格拉底在培养自我意识的认识中获得了莫大的喜悦,并认为最高幸福本身在于认识。
他常教育别人“认识你自己吧”。
通过认识,人可以找回真正的自我且可以增长才干。
孔子的教育目的旨在让统治者拥有“仁”的道德修养,并以政治手段使伦理纲常固定化。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虽多,亦蹊以为?”[1]显然,孔子走的是一条教育政治化的道路。
而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
旨在使所有的个体掌握真正永恒不变的、本质的美德,他走的是一条教育伦理本质化的道路。
比如,当美诺在回答苏格拉底“什么是美德”这一问题时说:“美德就是男人懂得治理国家,女人善于治理家庭等等。
”苏格拉底则开导他说:“美德,不论它们有多少种,而且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而要回答什么是美德这一问题的人,最好着眼于这共同本性。
”[2] 可见,在教育目的上,尽管孔子和苏格拉底存在着差别,但是他们都充分肯定教育的社会功能,都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构建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为宗旨,同样都是为解决具体的社会道德问题。
其次,在教育方法方面。
孔子的教法中,在思与行上,他更重视告诫学生如何去行。
这些具体的做法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们更好地行,更游刃有余地从政,实现各自的政治抱负。
孔子与众弟子的周游列国便是例证。
这种“行”可以看作是外在的锻炼。
相比而言,苏格拉底更注重从内在的自觉、沉思方面去加强修养,从而达到追求真理的目的。
他认为:“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到他的天职、他的目的、世界的最终目的、真理、自在自为的东西,必须通过他自己而达到真理。
”这就是以自己意识的复归,用自己意识的觉醒去探求真理。
这种复归与觉醒往往表现为沉思。
沉思是对人的精神的追求,往往使他超越了平凡的生活,“疏忽了自己的职业——他是一个雕塑家——甚至忽视了自己的家庭。
他泼悍的妻子赞蒂普
从未放过一次机会提醒他的这种疏忽。
”他的沉思常被人认为古怪而又有趣。
如他沉思时,“时常一个人走开,在路上挺直地站着”。
苏格拉底正是这样教育弟子步步走向真理的。
可以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正是其不断沉思,自我意识觉醒的结果。
孔子重直观,苏格拉底重抽象;孔子看重结论,而苏格拉底更看重过程;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而苏格拉底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等等。
但是,孔子与苏格拉底均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孔子认为: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培养道德,都要开拓学生的思维,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他反对机械灌输,提倡启发式教学。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其意思是:在教学时,必须先让学生思考,学生思考了但还想不通,教师就可以去启发他;学生经过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还不能以恰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教师就可以去开导他。
苏格拉底在教学中也常采用启发式问答法,被后人称之为“助产术”,其具体过程是:第一步,、反讥(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第二步,助产(启发、诱导);第三步,归结(让学生掌握明确的定义或概念)。
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苏格拉底为学生讲解“正义”与“非正义”,他首先问虚伪归于哪一行,学生回答应归于非正义;他又问偷盗、欺骗应归于哪一行,学生回答应归于非正义。
然后苏格拉底说:如
果将军惩罚了敌人,在战争中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作战时欺骗了敌人等等,这些行为是否要归于非正义?学生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这些行为都是正义的,而只有对朋友这样做才是非正义的。
苏格拉底就是这样通过一系列机智的问题在与学生的问答中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从具体到抽象,从普遍到特殊,一步步深入,最后让学生孕育出真理产儿。
最后,在教育内容方面。
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很广泛的,依《论语》记载,有“四教”、“四科”;而依《史记•孔子世家》等记载,则有“六艺”。
所谓“四教”,就是指“文、行、忠、信”。
“文”属于文化知识范畴,而“行、忠、信”则属于道德教育范畴。
所谓“四科”,是同“十哲”,即十个拔尖学生的特点联系着的。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4]四科都属于高级课程。
关于“六艺”则有两种说法:一为礼、乐、射、御、书、数;一为《诗》、《书》、《乐》、《礼》、《易》、《春秋》。
由此可见,孔子的教育内容包括三部分: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
但是这三部分内容并非等量齐观,孔子把“学会做人”的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地位来强调。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它不仅是道德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同时也是治理国家的中心概念。
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除了道德教育、政事教育外,还包括天文学、占卜术、算术、宗教等。
由于苏格
拉底的教育是针对当时雅典的道德堕落、沦丧而施行的,所以德育自然是其教育的主要内容。
于是他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并从智慧、正义、勇敢、节制这四个方面对美德进行阐述。
苏格拉底还强调:最高的知识境界就是对“善”这个永恒的、普遍的、绝对不变的概念的认识。
所以,他说一个人首先应具备“善”与“恶”的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做到如何行“善”而避“恶”。
因此,用理性的眼光对自己进行全面审视,这便是德育取得成功与否的关键。
于是德尔斐神庙柱上刻着的“认识你自己”五个大字成为苏格拉底德育的结晶和人格的象征。
我们不难看出,在教育内容上孔子和苏格拉底各有不同。
但是,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把德育作为核心内容。
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东西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正在朝着互渗互吸的方向发展。
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东西方教育史上的两位巨人,他们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然而,经济全球化加快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教育的交流和交融,但是并没有改变多元教育并存这一客观事实。
西方教育崇商重工,中国传统教育重农抑商;西方教育强调个性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恪守个人克制;西方教育倡导个人独立,中国传统教育崇尚师道尊严……在东西方教育的不断碰撞中,我们要充分吸收西方教育的合理内容,同时,也要坚守自己的优良传统,如孔子
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并且,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教育目的。
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总之,教育应为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不仅学会求知、更学会生活、学会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