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架的计算

合集下载

网架结构计算说明书

网架结构计算说明书

网架结构计算说明书================================================================================== 网架结构参数节点数 = 464杆件数 = 1664支座数 = 38荷载工况数 = 2荷载组合数 = 1设计参数和依据设计规范: 网架规程 JGJ7-91:1991节点类型: 螺栓球钢材屈服强度(N/mm2): 235钢材设计强度(N/mm2): 200拉杆控制最大长细比: 180压杆控制最大长细比: 180网架分析结果杆件按中心长度计重量 = 24.56 (吨)杆件按中心长度计重量 = 18.63 (kg/m2)输入的结构投影面积 = 1318 (m2)节点 = 301 最大X向位移 = -2.0 (mm)节点 = 227 最大Y向位移 = 17.3 (mm)节点 = 283 最大Z向位移 = -22.0 (mm)杆件 = 185 [ 158, 176] 最大拉力 = 81.9 (kN)杆件 = 962 [ 148, 158] 最大压力 = -85.7 (kN)支座反力最大设计值(包络值)支座 <-------X方向(kN)-------> <-------Y方向(kN)-------> <-------Z方向(kN)-------> 号负值组合正值组合负值组合正值组合负值组合正值组合2 -10 1 0 1 -0 1 0 1 -7 1 0 17 -9 1 0 1 0 1 1 1 -7 1 0 18 -9 1 0 1 -1 1 0 1 -7 1 0 114 -6 1 0 1 -3 1 0 1 -6 1 0 115 -6 1 0 1 0 1 3 1 -6 1 0 126 -5 1 0 1 -7 1 0 1 -7 1 0 127 -5 1 0 1 0 1 7 1 -7 1 0 143 -7 1 0 1 -7 1 0 1 -7 1 0 144 -7 1 0 1 0 1 7 1 -7 1 0 162 -0 1 0 1 0 1 0 1 -170 1 0 163 0 1 0 1 0 1 0 1 -170 1 0 168 -7 1 0 1 -5 1 0 1 -7 1 0 169 -7 1 0 1 0 1 5 1 -7 1 0 1 109 -3 1 0 1 -7 1 0 1 -6 1 0 1 110 -3 1 0 1 0 1 7 1 -6 1 0 1 148 0 1 0 1 -0 1 0 1 -172 1 0 1 149 0 1 0 1 -0 1 0 1 -172 1 0 1 164 -5 1 0 1 -14 1 0 1 -11 1 0 1165 -5 1 0 1 0 1 13 1 -11 1 0 1 302 0 1 5 1 -13 1 0 1 -11 1 0 1 303 0 1 5 1 0 1 14 1 -11 1 0 1 316 0 1 0 1 0 1 0 1 -172 1 0 1 317 0 1 0 1 0 1 0 1 -172 1 0 1 357 0 1 3 1 -7 1 0 1 -6 1 0 1 358 0 1 3 1 0 1 7 1 -6 1 0 1 398 0 1 7 1 -5 1 0 1 -7 1 0 1 399 0 1 7 1 0 1 5 1 -7 1 0 1 402 -0 1 0 1 0 1 0 1 -170 1 0 1 403 -0 1 0 1 0 1 0 1 -170 1 0 1 423 0 1 7 1 -7 1 0 1 -7 1 0 1 424 0 1 7 1 0 1 7 1 -7 1 0 1 440 0 1 5 1 -7 1 0 1 -7 1 0 1 441 0 1 5 1 0 1 7 1 -7 1 0 1 452 0 1 6 1 -3 1 0 1 -6 1 0 1 453 0 1 6 1 0 1 3 1 -6 1 0 1 459 0 1 9 1 0 1 1 1 -7 1 0 1 460 0 1 9 1 -1 1 0 1 -7 1 0 1 464 0 1 10 1 0 1 0 1 -7 1 0 1 -----------------------------------------------------------------------------SUM -94 94 -87 87 -1588 0 所有节点静载 1荷载总和: -556 -0.42 kN/m2+ 网架自重 = 1.30 x 杆件中心长度重量 -0.24 kN/m2 所有节点活载 2荷载总和: -417 -0.32 kN/m2SFCAD 内部定义的荷载组合 = 1荷载组合 1: 1.2*静载+1.4*活载截面材料统计序号截面规格截面积回转半径数量长度重量-----------------------(cm2)----(cm)-------------------(米)--------(吨)-1 D48x5 6.754 1.531 1176 2458.698 13.0372 D60x5 8.639 1.953 376 1135.144 7.6983 D76x6 13.195 2.484 112 369.567 3.828-----------------------------小计 = 24.563杆件结果列表-------------------------------------------------------------------------------*** 超应力杆件 = 0 根最大应力比 = 0.47 -0.72 ***-------------------------------------------------------------------------------杆件两端中心长度截面规格长细比最大拉力组合应力最大压力组合应力__号_____节点_____mm___________________值______kN_________N/mm2______kN________N/mm2_1 282 285 1336 1 D48x5 87 -1 1 -22 278 282 1 -1 1 -33 282 321 2500 1 163 -15 1 -854 269 278 1336 1 87 1 1 25 263 269 1 1 1 26 269 309 2500 1 163 -10 1 -567 254 263 1336 1 87 -1 1 -28 248 254 1 -1 1 -39 254 276 2500 1 163 -15 1 -8410 240 248 1336 1 87 1 1 211 240 244 2500 1 163 -10 1 -5412 321 327 1078 1 70 -44 1 -8613 327 366 3000 2 D60x5 154 15 1 1714 313 321 1078 1 D48x5 70 -44 1 -8615 321 360 3000 2 D60x5 154 -20 1 -7716 309 313 1078 1 D48x5 70 -43 1 -8517 313 354 3000 2 D60x5 154 8 1 918 292 309 1078 1 D48x5 70 -43 1 -8519 309 339 3000 2 D60x5 154 -14 1 -5620 276 292 1078 1 D48x5 70 -44 1 -8621 292 323 3000 2 D60x5 154 15 1 1722 259 276 1078 1 D48x5 70 -43 1 -8623 276 305 3000 2 D60x5 154 -19 1 -7624 244 259 1078 1 D48x5 70 -42 1 -8425 259 272 3000 2 D60x5 154 9 1 1026 222 244 1078 1 D48x5 70 -42 1 -8427 244 246 3000 2 D60x5 154 -14 1 -5428 207 222 1078 1 D48x5 70 -43 1 -8629 220 222 3000 2 D60x5 154 15 1 1830 190 207 1078 1 D48x5 70 -43 1 -8631 194 207 3000 2 D60x5 154 -19 1 -7632 174 190 1078 1 D48x5 70 -43 1 -8433 161 190 3000 2 D60x5 154 8 1 1034 157 174 1078 1 D48x5 70 -43 1 -8535 143 174 3000 2 D60x5 154 -14 1 -5636 153 157 1078 1 D48x5 70 -44 1 -8637 127 157 3000 2 D60x5 154 14 1 1738 145 153 1078 1 D48x5 70 -44 1 -8639 112 153 3000 2 D60x5 154 -20 1 -7740 139 145 1078 1 D48x5 70 -43 1 -8541 106 145 3000 2 D60x5 154 8 1 942 138 139 1078 1 D48x5 70 -43 1 -8543 100 139 3000 2 D60x5 154 -14 1 -5644 138 144 1078 1 D48x5 70 -44 1 -8645 99 138 3000 2 D60x5 154 15 1 1746 144 152 1078 1 D48x5 70 -44 1 -8647 105 144 3000 2 D60x5 154 -20 1 -7748 152 156 1078 1 D48x5 70 -43 1 -8549 111 152 3000 2 D60x5 154 8 1 950 156 173 1078 1 D48x5 70 -43 1 -8551 126 156 3000 2 D60x5 154 -14 1 -5652 173 189 1078 1 D48x5 70 -44 1 -8653 142 173 3000 2 D60x5 154 15 1 1754 189 206 1078 1 D48x5 70 -43 1 -8655 160 189 3000 2 D60x5 154 -19 1 -7656 206 221 1078 1 D48x5 70 -42 1 -8457 193 206 3000 2 D60x5 154 9 1 1058 221 243 1078 1 D48x5 70 -42 1 -8459 219 221 3000 2 D60x5 154 -14 1 -5460 243 258 1078 1 D48x5 70 -43 1 -8661 243 245 3000 2 D60x5 154 15 1 1862 258 275 1078 1 D48x5 70 -43 1 -8663 258 271 3000 2 D60x5 154 -19 1 -7664 275 291 1078 1 D48x5 70 -43 1 -8465 275 304 3000 2 D60x5 154 8 1 1066 291 308 1078 1 D48x5 70 -43 1 -8567 291 322 3000 2 D60x5 154 -14 1 -5668 308 312 1078 1 D48x5 70 -44 1 -8669 308 338 3000 2 D60x5 154 14 1 1770 312 320 1078 1 D48x5 70 -44 1 -8671 312 353 3000 2 D60x5 154 -20 1 -7772 320 326 1078 1 D48x5 70 -43 1 -8573 320 359 3000 2 D60x5 154 8 1 974 326 327 1078 1 D48x5 70 -43 1 -8575 326 365 3000 2 D60x5 154 -14 1 -5676 360 366 1666 1 D48x5 109 -29 1 -8777 366 401 3000 2 D60x5 154 27 1 3178 354 360 1666 1 D48x5 109 -22 1 -6679 360 389 3000 2 D60x5 154 8 1 1080 339 354 1666 1 D48x5 109 -29 1 -8781 354 383 3000 2 D60x5 154 15 1 1882 323 339 1666 1 D48x5 109 -34 1 -10083 339 368 3000 2 D60x5 154 19 1 2284 305 323 1666 1 D48x5 109 -29 1 -8785 323 352 3000 2 D60x5 154 27 1 3186 272 305 1666 1 D48x5 109 -22 1 -6687 305 325 3000 2 D60x5 154 9 1 1088 246 272 1666 1 D48x5 109 -29 1 -8689 272 289 3000 2 D60x5 154 16 1 1990 220 246 1666 1 D48x5 109 -33 1 -9891 246 250 3000 2 D60x5 154 21 1 2492 194 220 1666 1 D48x5 109 -29 1 -8693 216 220 3000 2 D60x5 154 28 1 3394 161 194 1666 1 D48x5 109 -22 1 -6695 177 194 3000 2 D60x5 154 9 1 1196 143 161 1666 1 D48x5 109 -29 1 -8797 141 161 3000 2 D60x5 154 16 1 1898 127 143 1666 1 D48x5 109 -34 1 -10099 114 143 3000 2 D60x5 154 19 1 22100 112 127 1666 1 D48x5 109 -29 1 -87 101 96 127 3000 2 D60x5 154 27 1 31102 106 112 1666 1 D48x5 109 -22 1 -66 103 83 112 3000 2 D60x5 154 8 1 10104 100 106 1666 1 D48x5 109 -29 1 -87 105 77 106 3000 2 D60x5 154 15 1 18106 99 100 1666 1 D48x5 109 -34 1 -101 107 65 100 3000 2 D60x5 154 19 1 22108 99 105 1666 1 D48x5 109 -29 1 -87 109 64 99 3000 2 D60x5 154 27 1 31110 105 111 1666 1 D48x5 109 -22 1 -66 111 76 105 3000 2 D60x5 154 8 1 10112 111 126 1666 1 D48x5 109 -29 1 -87 113 82 111 3000 2 D60x5 154 15 1 18114 126 142 1666 1 D48x5 109 -34 1 -100 115 95 126 3000 2 D60x5 154 19 1 22116 142 160 1666 1 D48x5 109 -29 1 -87 117 113 142 3000 2 D60x5 154 27 1 31118 160 193 1666 1 D48x5 109 -22 1 -66 119 140 160 3000 2 D60x5 154 9 1 10120 193 219 1666 1 D48x5 109 -29 1 -86 121 176 193 3000 2 D60x5 154 16 1 19122 219 245 1666 1 D48x5 109 -33 1 -98 123 215 219 3000 2 D60x5 154 21 1 24124 245 271 1666 1 D48x5 109 -29 1 -86 125 245 249 3000 2 D60x5 154 28 1 33126 271 304 1666 1 D48x5 109 -22 1 -66 127 271 288 3000 2 D60x5 154 9 1 11128 304 322 1666 1 D48x5 109 -29 1 -87 129 304 324 3000 2 D60x5 154 16 1 18130 322 338 1666 1 D48x5 109 -34 1 -100 131 322 351 3000 2 D60x5 154 19 1 22132 338 353 1666 1 D48x5 109 -29 1 -87 133 338 367 3000 2 D60x5 154 27 1 31134 353 359 1666 1 D48x5 109 -22 1 -66 135 353 382 3000 2 D60x5 154 8 1 10136 359 365 1666 1 D48x5 109 -29 1 -87 137 359 388 3000 2 D60x5 154 15 1 18138 365 366 1666 1 D48x5 109 -34 1 -101 139 365 400 3000 2 D60x5 154 19 1 22140 389 401 2254 1 D48x5 147 -31 1 -144 141 401 420 3000 2 D60x5 154 34 1 39142 383 389 2254 1 D48x5 147 28 1 42143 389 418 3000 2 D60x5 154 80 1 92144 368 383 2254 1 D48x5 147 -31 1 -143 145 383 407 3000 2 D60x5 154 81 1 94146 352 368 2254 2 115 -47 1 -119 147 368 393 3000 2 154 32 1 37148 325 352 2254 1 D48x5 147 -30 1 -142 149 352 374 3000 2 D60x5 154 34 1 39150 289 325 2254 1 D48x5 147 29 1 42151 325 341 3000 2 D60x5 154 80 1 92152 250 289 2254 1 D48x5 147 -31 1 -145 153 289 307 3000 2 D60x5 154 82 1 95154 216 250 2254 2 115 -47 1 -117 155 250 257 3000 2 154 35 1 40156 177 216 2254 1 D48x5 147 -31 1 -145 157 209 216 3000 2 D60x5 154 37 1 43158 141 177 2254 1 D48x5 147 29 1 42159 159 177 3000 2 D60x5 154 80 1 93160 114 141 2254 1 D48x5 147 -30 1 -142 161 125 141 3000 2 D60x5 154 82 1 94162 96 114 2254 2 115 -47 1 -119 163 92 114 3000 2 154 32 1 37164 83 96 2254 1 D48x5 147 -31 1 -143 165 73 96 3000 2 D60x5 154 34 1 39166 77 83 2254 1 D48x5 147 28 1 42167 59 83 3000 2 D60x5 154 80 1 92168 65 77 2254 1 D48x5 147 -31 1 -144 169 48 77 3000 2 D60x5 154 81 1 94170 64 65 2254 2 115 -48 1 -119 171 46 65 3000 2 154 32 1 37172 64 76 2254 1 D48x5 147 -31 1 -144 173 45 64 3000 2 D60x5 154 34 1 39174 76 82 2254 1 D48x5 147 28 1 42175 47 76 3000 2 D60x5 154 80 1 92176 82 95 2254 1 D48x5 147 -31 1 -143 177 58 82 3000 2 D60x5 154 81 1 94178 95 113 2254 2 115 -47 1 -119 179 72 95 3000 2 154 32 1 37180 113 140 2254 1 D48x5 147 -30 1 -142 181 91 113 3000 2 D60x5 154 34 1 39182 140 176 2254 1 D48x5 147 29 1 42183 124 140 3000 2 D60x5 154 80 1 92184 176 215 2254 1 D48x5 147 -31 1 -145 185 158 176 3000 2 D60x5 154 82 1 95186 215 249 2254 2 115 -47 1 -117 187 208 215 3000 2 154 35 1 40188 249 288 2254 1 D48x5 147 -31 1 -145 189 249 256 3000 2 D60x5 154 37 1 43190 288 324 2254 1 D48x5 147 29 1 42191 288 306 3000 2 D60x5 154 80 1 93192 324 351 2254 1 D48x5 147 -31 1 -142 193 324 340 3000 2 D60x5 154 82 1 94194 351 367 2254 2 115 -47 1 -119 195 351 373 3000 2 154 32 1 37196 367 382 2254 1 D48x5 147 -31 1 -143 197 367 392 3000 2 D60x5 154 34 1 39198 382 388 2254 1 D48x5 147 28 1 42199 382 406 3000 2 D60x5 154 80 1 92。

网架计算书——精选推荐

网架计算书——精选推荐

⽹架计算书*************⼤学本科毕业设计题⽬: ***候车⼤厅屋盖抽空⽹架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姓名:***********指导教师:***************职称:教授候车⼤厅屋盖抽空⽹架设计1、设计题⽬候车⼤厅屋盖抽空⽹架设计2、建筑规模及设计要求总建筑⾯积:40×55=2200M2结构形式:钢⽹架结构防⽕等级:⼆级耐久等级:⼆级屋⾯材料:彩钢夹芯板保温:聚苯夹芯保温排⽔:设⽀柱短跨⾃然排⽔,5%的排⽔坡度。

⽀撑:周边⽀撑在梁上杆件:采⽤有缝或⽆缝钢管,节点为空⼼球节点。

钢材采⽤Q235。

3、设计资料3.1 下部结构条件:下部结构为砖混或框架结构,顶部为圈梁,梁宽为350mm 3.2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3.3 ⽓象条件3.3.1温度:最热⽉平均温度26.6OC,最冷⽉平均温度-4.1OC,Z夏季极端最⾼温度43.3OC冬季极端最低温度-22.4OC。

3.3.2相对湿度:年平均湿度63%,最热⽉平均相对湿度76-80%。

3.3.3主导风向:1、8、11⽉盛⾏北风和西南风,其它各⽉盛⾏西南风,基本风压为0.4KN/M2。

3.3.4⾬雪条件:年平平均降⾬量566.6mm,⽇最⼤降⾬强度1856mm/⽇,最⼤积雪深度230mm。

4、⽅案的选择4.1⽹架的选型⽹架的选型应结合⼯程的平⾯形状和跨度的⼤⼩,⽀承情况,荷载⼤⼩,屋⾯构造,建筑设计等要求综合分析确定。

⽹架构件必须保证不出现结构⼏何可变情况。

平⾯为矩形的周边⽀承⽹架,当其边长⽐⼩于1.5,该⽹架选⽤的是正交正放抽空四⾓锥形式。

其特点是抽掉了⼀些四⾓锥单元中的腹杆和弦杆,使上弦⽹格尺⼨⽐下弦⽹格尺⼨打了⼀倍。

节约材料、构造简单、经济效果好、单刚度较弱。

4.2 平⾯⽹格尺⼨的确定:⼀般⽹格尺⼨⼤约取在1/6-1/20倍的短跨长度。

网架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网架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网架下料长度计算公式在工程施工中,网架是一种常用的支撑结构,用于搭建临时平台或支撑物品。

在制作网架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下料,以确保材料的利用率和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网架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

网架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网架的设计要求。

2. 计算网架的实际尺寸。

3. 根据实际尺寸计算下料长度。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网架的设计要求,包括网架的类型、尺寸、承重能力等。

这些设计要求将直接影响到网架下料长度的计算,因此必须事先明确。

其次,根据设计要求,我们需要计算网架的实际尺寸。

这包括网架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参数。

在计算实际尺寸时,需要考虑到网架的结构特点,例如横梁、立柱、连接件等部分的尺寸。

最后,根据实际尺寸,我们可以计算网架下料长度。

通常情况下,网架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下料长度 = 实际尺寸 + 排料尺寸。

其中,实际尺寸是指网架的实际尺寸参数,排料尺寸是指在下料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浪费或损耗尺寸。

在实际应用中,网架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网架的设计要求和制作工艺。

因此,在进行网架下料长度计算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上述的基本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在制作特殊形状的网架时,可能需要进行更复杂的下料长度计算,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

总之,网架下料长度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工程技术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网架的制作质量和成本控制。

通过掌握网架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可以更好地指导网架制作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确保工程质量。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计算,灵活应用各种计算方法,以满足不同工程项目的需要。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程技术水平,为工程施工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网架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是工程施工中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它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不断学习和提高,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网架结构集中荷载计算公式

网架结构集中荷载计算公式

网架结构集中荷载计算公式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网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它由许多杆件和节点组成,能够承受各种荷载。

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计算网架结构承受集中荷载的情况。

为了有效地进行结构设计和分析,工程师需要掌握网架结构集中荷载的计算公式。

网架结构集中荷载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力学原理和结构分析方法得到。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网架结构集中荷载的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1. 简支梁集中荷载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来看一种常见的网架结构形式——简支梁。

简支梁是由两个支座支撑的梁结构,通常用于跨越较小跨度的结构。

当简支梁承受集中荷载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P = \frac{4M}{L}\]其中,P表示集中荷载的大小,M表示梁的弯矩,L表示梁的跨度。

这个公式是根据简支梁的力学性质和受力分析得到的,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梁结构承受集中荷载的情况。

2. 悬臂梁集中荷载计算公式。

另一种常见的网架结构形式是悬臂梁。

悬臂梁是一种梁结构,其中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挑在空中,通常用于支撑悬挑式结构。

当悬臂梁承受集中荷载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P = \frac{2M}{L}\]其中,P表示集中荷载的大小,M表示梁的弯矩,L表示梁的悬挑长度。

这个公式是根据悬臂梁的力学性质和受力分析得到的,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梁结构承受集中荷载的情况。

3. 空间网架结构集中荷载计算公式。

除了简支梁和悬臂梁外,空间网架结构也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空间网架结构由许多杆件和节点组成,能够承受复杂的荷载。

当空间网架结构承受集中荷载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P = \frac{6M}{L}\]其中,P表示集中荷载的大小,M表示结构的弯矩,L表示结构的跨度。

这个公式是根据空间网架结构的力学性质和受力分析得到的,能够准确地计算出结构承受集中荷载的情况。

4. 计算公式的应用举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计算公式的应用,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网架承受荷载计算公式

网架承受荷载计算公式

网架承受荷载计算公式引言。

网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工程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设计网架结构时,需要对其承受的荷载进行计算,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网架承受荷载的计算公式,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公式进行结构设计。

1. 荷载分类。

在计算网架结构的承载能力时,需要考虑到各种不同的荷载,包括静载荷和动载荷。

静载荷包括自重荷载、雪荷载、风荷载等,而动载荷则包括地震荷载、车辆荷载等。

每种荷载都有其特定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2. 网架结构的基本公式。

网架结构的承载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基本公式进行计算:F = P/A。

其中,F表示结构的承载能力,P表示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A表示结构的横截面积。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结构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承载能力,是网架结构设计中最基本的公式之一。

3. 自重荷载的计算。

网架结构的自重荷载是指结构本身的重量所产生的荷载。

其计算公式为:P = γV。

其中,P表示自重荷载,γ表示结构材料的密度,V表示结构的体积。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网架结构在自重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进而确定结构的尺寸和材料。

4. 风荷载的计算。

风荷载是网架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种荷载,其计算公式较为复杂。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简化公式进行计算:P = 0.5ρV^2CdA。

其中,P表示风荷载,ρ表示空气密度,V表示风速,Cd表示结构的阻力系数,A表示结构的投影面积。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初步估算出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5. 地震荷载的计算。

地震荷载是指地震作用下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其计算公式较为复杂,一般需要根据地震区域和结构类型进行详细计算。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简化公式进行初步估算:P = CW。

其中,P表示地震荷载,C表示地震加速度系数,W表示结构的重量。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初步估算出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6. 荷载组合。

网架结构的计算

网架结构的计算

第三章网架结构得计算第一节一般计算原则第3、1、1条网架结构应进行在外荷载作用下得内力、位移计算, 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地震、温度变化、支座承降及施工安装荷载等作用下得内力、位移进行计算。

对非抗震设计,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应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进行计算,在截面及节点设计中,应按照荷载得基本组合确定内力计算值;在位移计算中应按照短期效应组合确定气挠度。

对抗震设计,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应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确定内力设计。

网架结构得内力与位移可按弹性阶段进行计算。

第3、1、2条网架结构得外荷载按静力等效原则,将节点所辖区域内得荷载集中作用在该节点上。

结构分析时可忽略节点刚度得影响,假定节点为铰接,杆件只承受轴向力。

当杆件上作用有局部荷载时,应另考虑受弯得影响。

第3、1、3条网架结构根据跨度大小、网架类型及工程情况可分别按下列规定选用不同方法进行内力、位移计算:一、空间桁架位移法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支承条件得网架计算;二、交叉梁系差分法可用于跨度在40mm以下得由平面桁架系组成得网架或正放四角锥网架得计算; 三、拟夹层板法可用于跨度在40mm以下得由平面桁架系或角锥体组成得网架计算; 四、假想弯矩法可用于斜放四角锥网架、棋盘形四角锥网架得估算。

第3、1、4条网架结构得支撑条件,可根据支撑结构得刚度、支座节点得构造情况,分别假定为二向可侧移、一向可侧移、无侧移得铰接支座或弹性支承。

第二节空间桁架位移法得计算原则第3、2、1条空间桁架位移法就是网架节点得三个线位移为未知量、所有杆件为承受轴向力得铰接杆系有限元法,并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内力分析与位移计算。

第3、2、2条当网架结构与外荷载有n个对称面时,可利用对称条件只需分析1/2n网架。

在计算时,对称面内各杆件得截面面积应取原截面面积得一半,n各对称面交线上得中心竖杆,其截面面积应取原截面面积得1/2n;对称面内节点荷载亦应按相同原则取值。

网架顶升支架计算书

网架顶升支架计算书

网架顶升支架计算书支撑架由标准节拼装而成,单节尺寸为长×宽×高=1.2m×1.2m×1.01m,立杆为Ø140×4,水平杆为Ø60×3.5(上)斜腹杆为Ø48×3.5。

材质为Q235B,支撑架整体设计成网架形式,支架设计高度25米。

1 设计依据《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2 计算简图、几何信息计算简图(圆表示支座,数字为节点号,7、31、55、79、12、60、36、84节点为拉索节点)单元编号图各单元信息如下表:注:等肢单角钢的2、3轴分别对应u 、v 轴 3 荷载与组合结构重要性系数: 1.00 1、节点荷载1) 工况号: 0*输入荷载库中的荷载:节点荷载分布图:节点荷载序号1分布图2) 工况号: 1*输入荷载库中的荷载:节点荷载分布图:节点荷载序号1分布图2、单元荷载1) 工况号: 2*输入的面荷载:面荷载分布图:面荷载序号1分布图(实线表示荷载分配到的单元)3、其它荷载(1). 地震作用无地震。

(2). 温度作用无温度作用。

4、荷载组合(1) 1.20 恒载+ 1.40 活载工况1(2) 1.20 恒载+ 1.40 风载工况2(3) 1.20 恒载+ 1.40 活载工况1 + 1.40 x 0.60 风载工况2(4) 1.20 恒载+ 1.40 x 0.70 活载工况1 + 1.40 风载工况2(5) 1.00 恒载+ 1.40 风载工况24 内力位移计算结果1、内力(1)最不利内力各效应组合下最大支座反力设计值(单位:kN、kN.m)各效应组合下最大支座反力标准值(单位:kN、kN.m)(2)内力包络及统计按轴力N 最大显示构件颜色(kN)轴力N 最大的前10 个单元的内力(单位:m,kN,kN.m)按轴力N 最小显示构件颜色(kN)轴力N 最小的前10 个单元的内力(单位:m,kN,kN.m)2、位移(1)组合位移第1 种组合Uz(mm)第2 种组合Uz(mm)第3 种组合Uz(mm)第4 种组合Uz(mm)第5 种组合Uz(mm)5设计验算结果本工程有1 种材料:Q235:弹性模量:2.06*105N/mm2;泊松比:0.30;线膨胀系数:1.20*10-5;质量密度:7850kg/m3。

网架加工制作价格计算公式

网架加工制作价格计算公式

网架加工制作价格计算公式在工业生产中,网架是一种常见的结构,用于支撑和固定各种设备和管道。

网架的加工制作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和材料投入,因此其价格计算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网架加工制作价格计算的公式和相关因素,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网架加工制作的成本结构。

网架加工制作价格计算公式可以分为两部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网架加工制作的材料和人工成本,而间接成本则是指与网架加工制作相关的一些间接费用,如设备折旧、管理费用等。

首先,我们来看直接成本的计算公式。

直接成本包括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两部分,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材料成本 = 材料单价×材料用量。

人工成本 = 工人单价×加工工时。

其中,材料单价是指网架加工制作所使用材料的单价,材料用量是指网架加工制作所需材料的数量,工人单价是指网架加工制作所需工人的工资标准,加工工时是指完成网架加工制作所需的工时数量。

接下来,我们来看间接成本的计算公式。

间接成本包括设备折旧、管理费用等,其计算公式如下:设备折旧 = 设备原值×设备折旧率。

管理费用 = 总管理费用×网架加工制作所占比例。

其中,设备原值是指网架加工制作所使用设备的原始价值,设备折旧率是指设备每年折旧的比例,总管理费用是指企业的总管理费用,网架加工制作所占比例是指网架加工制作所占总产值的比例。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得到网架加工制作的总成本计算公式如下:总成本 = 材料成本 + 人工成本 + 设备折旧 + 管理费用。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网架加工制作的成本结构,并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影响网架加工制作价格的因素,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网架加工制作价格的计算方法。

影响网架加工制作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和管理费用。

材料成本是网架加工制作的主要成本之一,材料的种类和用量将直接影响网架加工制作的价格。

网架结构受力简化计算公式

网架结构受力简化计算公式

网架结构受力简化计算公式一、引言。

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网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它具有结构简洁、承载能力大、自重轻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设计网架结构时,需要对其受力进行分析和计算,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

本文将介绍网架结构受力简化计算公式,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计算方法。

二、网架结构受力分析。

网架结构是由许多杆件和节点组成的空间结构,其受力分析相对复杂。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简化受力分析,常常采用简化计算模型,将网架结构简化为杆件和节点的受力分析问题。

在这种简化模型下,网架结构可以看作是由许多杆件组成的刚性框架,每个节点上的受力可以通过平衡方程进行计算。

三、网架结构受力简化计算公式。

1. 杆件受力分析。

在网架结构中,杆件是主要承载受力的构件,其受力分析是网架结构受力计算的关键。

对于一般的杆件,其受力可以通过以下简化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拉力,T = Pcosθ。

其中,T为杆件的拉力,P为节点上的外力,θ为杆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这个公式表明,杆件的拉力与节点上的外力及杆件的夹角有关,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得到。

压力,N = P/sinθ。

其中,N为杆件的压力,P为节点上的外力,θ为杆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这个公式表明,杆件的压力与节点上的外力及杆件的夹角有关,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得到。

2. 节点受力分析。

在网架结构中,节点是连接杆件的重要部分,其受力分析是网架结构受力计算的关键。

对于一般的节点,其受力可以通过以下简化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水平方向受力平衡,ΣFx = 0。

垂直方向受力平衡,ΣFy = 0。

这两个公式表明,节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受力之和为零,可以通过这两个公式计算得到节点上的受力。

四、应用举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网架结构受力简化计算公式的应用,我们举一个简单的应用例子。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网架结构,由两根杆件和一个节点组成,节点上受到一个外力P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上述的简化计算公式,计算出杆件的拉力和压力,以及节点上的受力。

网架吊具计算

网架吊具计算

(1)拔杆验算截面类型: 高频焊管截面名称: φ820x14截面分类: 绕2轴: b类绕3轴: b类杆件类型: 次梁(以下验算结果中,长度单位为mm;力单位为kN,kNm;应力单位为MPa)验算强度用设计值 f = 215.00验算稳定用设计值 f2 = 215.00验算稳定用设计值 f3 = 215.00抗剪强度设计值 fv2 = 125.00抗剪强度设计值 fv3 = 125.00强度验算最不利组合2(1) N = -171.38, M2 = 0.00, M3 = -0.00 塑性发展系数 r2= 1.150, r3= 1.150应力比: 0.022绕2轴稳定验算最不利组合2(1) N = -171.38, M2 = 0.00, M3 = -0.00 塑性发展系数 r2= 1.150稳定系数 Phi2= 0.343,Phib3= 1.000弯矩等效系数 Bm2 = 0.650,Bt3 = 1.000应力比: 0.065绕3轴稳定验算最不利组合2(1) N = -171.38, M2 = 0.00, M3 = -0.00 塑性发展系数 r3= 1.150稳定系数 Phi3= 0.343,Phib2= 1.000弯矩等效系数 Bm3 = 1.000,Bt2 = 0.650应力比: 0.065沿2轴抗剪验算最不利组合1(1) V2 = 0.00抗剪应力比: 0.000沿3轴抗剪验算最不利组合1(1) V3 = -0.00抗剪应力比: 0.000圆管径厚比: 58.57 < 100.00 钢规5.4.5 满足绕2轴计算长度(对应侧向支撑间长度): 40000.00绕3轴计算长度(对应侧向支撑间长度): 40000.00绕2轴长细比: 140.35 < 150.00绕3轴长细比: 140.35 < 150.00沿2轴W/l(限值):0 (1/180 ) 1(1)沿3轴W/l(限值):0 (1/180 ) 1(1)验算结果: 截面满足要求每根桅杆按规范要求是额定负荷能力乘以折减系数即:50吨×0.75 =37.5吨实际负载为;435吨÷12=36.2吨(满足规范要求)原序号: 1验算后序号: 1(1.2)吊重钢丝绳允许拉力校核本工程吊装主绳选用:由¢21.5;(6×37+1)股钢丝抗拉力强度为:155kg/㎜2总断面积: 174.27㎜2安全系数:K=5(按机动起吊设备)许用拉力:5400kg计算式:[P]=Sb/K式中:[P]—允许拉力Sb—钢丝绳的破断拉力K—安全系数计算:[P]=155 kg/㎜2×174.27㎜2 /5=5394kg滑轮组用(32T)6轮滑车,起吊重量435T÷12=36.2T,工作绳22根,每根主绳使用拉力为36200㎏÷22=1645㎏,使用拉力小于允许拉力,所以选用由21.5钢丝绳使用安全。

弧形网架杆件重量计算公式

弧形网架杆件重量计算公式

弧形网架杆件重量计算公式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弧形网架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建筑和体育场馆等场所。

弧形网架结构由许多杆件组成,这些杆件的重量是计算弧形网架整体重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因此,了解弧形网架杆件的重量计算公式对于结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弧形网架杆件的重量计算公式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推导:1. 确定杆件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弧形网架结构中常见的杆件截面形状有圆形、方形、矩形等,其尺寸包括直径、边长、壁厚等参数。

2. 计算杆件的截面积。

根据杆件的截面形状和尺寸,可以利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出杆件的截面积。

对于圆形截面,截面积可以直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对于其他形状的截面,可以利用几何知识进行计算。

3. 确定杆件的长度。

弧形网架结构中的杆件长度一般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的,可以直接从设计图纸或者结构计算中获取。

4. 计算杆件的体积。

杆件的体积可以通过截面积乘以长度来计算得出。

5. 确定杆件的材料密度。

不同材料的密度不同,常见的材料包括钢材、铝材等,其密度可以通过相关标准或者材料手册获取。

6. 计算杆件的重量。

杆件的重量可以通过杆件的体积乘以材料密度来计算得出,即重量=体积密度。

综上所述,弧形网架杆件的重量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重量 = 截面积长度密度。

其中,截面积、长度和密度分别代表杆件的截面积、长度和材料密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弧形网架结构中各个杆件的重量,为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在实际工程中,弧形网架结构的杆件数量通常较大,因此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来进行快速、准确的重量计算。

现今,许多结构设计软件都提供了弧形网架杆件重量计算的功能模块,工程师可以通过输入杆件的截面形状、尺寸和材料信息,快速获得杆件的重量数据。

除了重量计算,工程师在设计弧形网架结构时还需要考虑杆件的受力性能、连接方式、防腐蚀措施等方面的问题。

在实际施工中,也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对杆件的加工、运输和安装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弧形网架结构的安全可靠。

网架支座计算

网架支座计算

备注:米黄色框表示要输入的数据1、已知条件:底板宽度:a =b =底板长度:a =b =230mm 支座设计高度:H=300mm 支座球半径大小:r0=125mm 底板设计厚度:t =16mm 立板及筋板厚度:t0=12mm 底板螺栓孔径:D =36mm 橡胶垫厚度:d0=0mm 最大压力:Rn =300KN 钢材强度设计值:f =210N/mm^2加肋板与立板焊缝高度:hf=8mm柱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c =10.625N/mm^2(按C25混凝土计算)(fcc =0.85×12.5=10.625) 加劲板宽度:e =109mm立板与筋板计算高度:h0=147mm 底板螺栓孔的面积:A0=4072mm^22、支座底板厚度及立板、筋板厚度验算:底板净面积:Apb=48828mm^2≥ Rn÷fcc =28235mm^2 砼柱的分布反力:δc=R÷Apb= 6.14N/mm^2≤fcc底板两相邻支撑板的对角线长度:a1=154mm b1为支座底板中心到a1的垂直距离;b1=77mm b1/a1=0.50故弯矩系数:α=0.06底板弯矩:Mmax =α*δc*a1^2=8760N*mm底板厚度:tpb ≥(6Mmax/f)^0.5=15.8mm 支座节点板厚度 t ≥ 0.7×tpb=11mm3、支座节点板间焊缝计算:①一般取支座底板的0.7倍计算。

②双面焊缝计算:δfs =(δM^2+τv^2)^0.5≤[δ]=160N/mm^2垂直加劲肋与支座立板的垂直角焊缝的计算长度:Lwv =127mm偏心弯矩:M =4087500N*mm 剪力:V =75000N 底板尺寸符合要求故底板厚度符合要求板式支座计算书立板厚度符合要求在偏心矩M 作用下垂直焊缝的正应力:δM =135.76N/mm^2 在剪力V 作用下垂直角焊缝的剪应力:τv =52.73N/mm^2所以:δfs =146≤[δ]=160N/mm^24、支座底板与节点板和垂直加劲肋的水平连接焊缝,一般采用角焊缝,焊角尺寸hf 在6~10mm 范围内。

第三章空间桁架位移法

第三章空间桁架位移法
(5)由节点位移计算单元的应变与应力。
30
3.2 空间杆系有限元法
5
杆系结构离散化
31
3.2 空间杆系有限元法
6
坐标转换
在整体坐标系中单元结点力向量和结点位移列向 量可分别表示成

F
e
i e e ui j
Fi Xi F j
26
3.2 空间杆系有限元法
3
例题
3. 整体分析(分析每个节点的平衡问题)(也 可用对号入座法)
1节点: X A X
2节点: 3节点:
p
① 1
EA (u1 u2 ) a
② 2
X
① 2
X
② 3

EA EA (u 2 u 1) ( ) a b u2 u3
XB
X

EA ( ) b u3 u 2
第三章 网架结构 设计与计算
空间网架结构
本章内容
1 2 3
网架的计算要点 空间杆系有限元 拟夹层板法
2
3.1 网架计算要点
1
荷载和作用
空间网格结构应进行重力荷载及风荷载作用下的 位移、内力计算,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地震、温 度变化、支座沉降及施工安装荷载等作用下的位移 、内力进行计算。 网架结构的荷载和作用主要有永久荷载、可变荷 载、温度作用和地震作用。 永久荷载:包括网架结构、楼面或屋面结构、保 温层、防水层、吊顶、设备管道等材料自重。
2
一般单元刚度矩阵性质
EA l 0 e 0 k ij e EA k jj l 0 0 0 12EI l3 6 EI l2 0 12EI l3 6 EI l2 0 6 EI l2 4 EI l 0 6 EI l2 2 EI l EA l 0 0 EA l 0 0 0 12EI l3 6 EI l2 0 12EI l3 6 EI l2 6 EI l2 2 EI l 0 6 EI l2 4 EI l 0

体育馆计算书

体育馆计算书
-31.06
截面
边支座
第一内支座(左)
第一内支座(右)
中间支座
剪力系数
0.45
0.6
0.55
0.55
(kN)
38.82
27.18
35.17
号梁剪力计算
4、截面承载力计算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第一内支座截面按两排筋考虑取h0=450-60=390mm。其余按单排筋考虑取h0=450-35=415mm。次梁跨中截面按倒L型截面计算。
2)截面选择与验算
初选 电焊钢管
A=111mm2i=0.83cm
有效高度
查《钢结构》教材附表1.19 b类截面得:
满足规定。
2、网架计算:
1)网架自重:
采用钢管网架: 查《新编网架计算手册》
小立柱自重:(取最高几根立柱所在网格为计算单元)
0.87×1.079×10=9.39×10-3KN
檩条自重:
屋面板自重:0.54KN/m2
0.25×1.0×200×390×11.9=232050>V
232050>V
246925>V
0.7×1.27×200×415=73787>V
0.7×1.27×200×390=69342>V
69342>V
73787>V
箍筋肢数、直径
2Φ6
2Φ6
2Φ6
2Φ6








实配箍筋间距s(mm)
200
200
0.955
221.41
277.98
选配钢筋
2Φ16
2Φ14
2Φ14
2Φ14
实配钢筋面积(mm)
402

钢结构网架的展开面积如何计算?

钢结构网架的展开面积如何计算?

钢结构网架的展开面积如何计算?钢结构油漆面积是按照钢材实际展开面积计算钢结构中的油漆有按照重量刷油的项目,直接套用即可钢结构工程量计算方法及规则金属结构工程(一)钢屋架、钢网架(1)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钢材重量计算,不扣除孔眼、切边、切肢的重量,焊条、铆钉、螺栓等重量不另增加。

(2)不规则或多边形钢板,以其外接规则矩形面积计算。

(3)钢网架应区分球形结点、钢板结点等连接形式。

(4)计量单位为t。

(二)钢托架,钢桁架(1)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钢材重量计算。

不扣除孔眼、切边、切肢的重量,焊条、铆钉、螺栓等重量不另增加。

(2)不规则或多边形钢板,以其外接矩形面积计算。

(3)计量单位为t。

(三)钢柱、钢梁(1)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钢材重量计算。

不扣除孔眼、切边、切肢的重量,焊条、铆钉、螺栓等重量不另增加。

不规则或多边形钢板,以其外接矩形面积计算。

具体包括实腹柱、空腹柱、钢管柱、钢梁及钢吊车梁等。

计量单位为t。

(2)依附在钢柱上的牛腿等并入钢柱工程量内。

(3)钢管柱上的节点板、加强环、内衬管、牛腿等并入钢管柱工程量内。

(4)设计规定设置钢制动梁、钢制动桁架、车挡时,其工程量应并入钢吊车梁内。

(四)压型钢板楼板,墙板压型钢板楼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铺设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柱、垛以及0.3m2以内孔洞面积不扣除。

计量单位为m2。

压型钢板墙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铺挂面积计算。

0.3m2以内孔洞面积不扣除,包角、包边、窗台泛水等面积不另计算。

计量单位为m2。

压型钢板楼板浇筑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和钢筋按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中的有关规定计算。

(五)钢构件钢构件一般计算规则如下:(1)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钢材重量计算。

如钢支撑、钢檩条、钢天窗架、钢墙架(包括柱、梁和连接杆件)、钢平台、钢走道、钢栏杆、钢漏斗、钢支架、零星钢构件等。

不扣除孔眼、切边、切肢的重量,焊条、铆钉、螺栓等重量不另增加。

(2)不规则或多边形钢板,以其外接矩形面积计算。

计量单位为t。

网架屋面承重计算公式

网架屋面承重计算公式

网架屋面承重计算公式在建筑设计中,网架屋面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它具有轻巧、美观、透光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体育馆、商业中心等建筑中。

在设计网架屋面结构时,承重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网架屋面承重计算的相关公式和方法。

1. 承重计算公式。

网架屋面的承重计算主要包括自重、风载和雪载等几个方面。

其中,自重是指网架屋面结构本身的重量,风载是指风力对网架屋面的作用,雪载是指积雪对网架屋面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几个方面的承重计算公式。

1.1 自重计算公式。

网架屋面的自重主要由网架材料和覆盖材料的重量组成。

自重计算公式一般可以表示为:G = Σ (mi gi)。

其中,G为网架屋面的自重,mi为各部分的质量,gi为重力加速度。

根据具体的网架结构和覆盖材料,可以计算出各部分的质量,然后代入公式中即可得到网架屋面的自重。

1.2 风载计算公式。

风载是指风力对网架屋面的作用,它是网架屋面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风载的计算公式一般可以表示为:F = 0.5 ρ V^2 A Cd。

其中,F为风载,ρ为空气密度,V为风速,A为受力面积,Cd为风压系数。

根据当地的气象数据和网架屋面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可以计算出风载的大小。

1.3 雪载计算公式。

雪载是指积雪对网架屋面的作用,它是在寒冷地区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雪载的计算公式一般可以表示为:S = ρs C A。

其中,S为雪载,ρs为雪的密度,C为雪的压力系数,A为受力面积。

根据当地的气象数据和网架屋面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可以计算出雪载的大小。

2. 承重计算方法。

在实际的网架屋面结构设计中,承重计算不仅需要根据上述公式进行计算,还需要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设计师还需要进行一些辅助计算和分析,确保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2.1 结构分析。

在进行承重计算之前,设计师需要对网架屋面的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各个构件的受力情况和受力路径。

第节网架的计算和设计

第节网架的计算和设计
18
(5)荷载大,基本周期长。
(6)常用周围支承网架旳基本周期约0.3~0.7,网架旳前几种皆为竖向振型。
(8)强震区,宜选自振周期较长旳构造,以较少 地震作用;
(9)竖向振型以承受竖向振动为主,节点位移竖 向分量较大,水平分量较小。
19
五 荷载组合 GB50009-2023 (3.2)
1 基本组合 1)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
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
20
第三节 网架旳计算
一 基本假定:
二 1)节点为铰接,杆件只承受轴力;
2)按弹性措施分析、按小挠度理论计算;
1 y y
1 y3/2
3)按静力等效原则,将外荷载化为节点集中 荷载。
4) 支承条件根据支承构造旳刚度、支座节点 旳构造,假定为铰接或弹性支座。
3) 檩条或屋面板与网架必须可靠连接,防 止地震时屋面材料塌落伤人。
4) 网架屋面排水坡度旳形式应采用变高度 或整个网架起拱旳方法。
45
第四节 网架杆件旳设计与构造
一 杆件材料和截面形式 网架杆件旳品种主要是Q235钢和Q345
( 16Mn)钢。 网架杆件旳截面型式有:
S——风荷载体型系数; 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8
4 积灰荷载GB50009-2023 (4.4)
厂房根据厂房性质考虑积灰荷载,可参 照荷载规范,也可由工艺提出。
屋面坡度≥45时,可不考虑积灰荷载。 积灰荷载应与雪荷载或屋面活荷载两者中 旳较大值同步考虑。
9
5 吊车荷载 GB50009-2023 (5)
引进边界条件,解出各节点旳位移值。再由单 元杆件旳内力和位移间旳关系求杆件旳内力。
26
2 下弦内力法
用于蜂窝形三角锥网架,全部腹杆与相应旳 下弦均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每个上弦节点与一 根下弦杆相相应。

大跨网架球节点计算

大跨网架球节点计算

网架结构设计与研究通过软件计算得出各杆件的应力。

具体计算如下:正放四角锥网架,网格尺寸a=4.0m,网架高度h=3.0m。

有一下弦节点,汇交有四根弦杆,最大轴心拉力N1=76.242KN;四根斜腹杆,最大轴心拉力N2=278.09KN;最大轴心压力N3=−147.05KN;采用无缝钢管杆件,焊接空心球节点,均为Q235钢。

设计符合要求的焊接空心球节点。

解:(1)计算有关几何特性弦杆集合长度l=4.0m,计算长度l0=0.9l=3.6m。

腹杆几何长度l=(a/2)2+(a/2)2+h2=22×2+32=4.12m计算长度l0=0.8l=3.3m.在该网架中一根弦杆与两根斜腹杆组成等腰三角形。

该三角形中腹杆与腹杆间的夹角为θ1=2sin−1(2000/4120)=58.08°=1.01369rad;弦杆与腹杆间的夹角θ2=(180−θ1)/2=60.96°=1.0640rad。

(2)杆件截面选择1、下弦杆:按最大轴心拉力N1=76.242KN确定截面。

经过试算,四根下弦杆均采用∅76×3.8的圆钢管,A=861.9mm2,i=25.6mm。

验算刚度、强度:λ=l0/i=3600/25.6=140.625<[λ]=250σ=N1/A n=76242/861.9=88.458N/mm2<f=210N/mm22、斜腹杆:按最大轴心拉力N2=278.09KN,最大轴心压力N3=−147.05KN确定截面。

经试算,四根斜腹杆均采用∅114×6的圆钢管,A=1382mm2,i=38.9mm。

验算刚度、强度、稳定:λ=l0/i=3300/38.9=84.83<[λ]=250σ=N2/A n=278090/1382=201.2N/mm2<f=210N/mm2由λf y/235=84.83210/235=80.19,查表得(a类截面)φ=0.781;N3/(φA)=147.05/(0.781×1382)=136.24N/mm2<f=210N/mm2(3)确定空心球外径D=(d1+2a+d2)/θ计算,取a=15mm。

网架的计算

网架的计算

•第三章网架结构的计算o第一节一般计算原则▪第3.1.1条网架结构应进行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位移计算,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地震、温度变化、支座承降及施工安装荷载等作用下的内力、位移进行计算。

对非抗震设计,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应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进行计算,在截面及节点设计中,应按照荷载的基本组合确定内力计算值;在位移计算中应按照短期效应组合确定气挠度。

对抗震设计,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应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确定内力设计。

网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可按弹性阶段进行计算。

▪第3.1.2条网架结构的外荷载按静力等效原则,将节点所辖区域内的荷载集中作用在该节点上。

结构分析时可忽略节点刚度的影响,假定节点为铰接,杆件只承受轴向力。

当杆件上作用有局部荷载时,应另考虑受弯的影响。

▪第3.1.3条网架结构根据跨度大小、网架类型及工程情况可分别按下列规定选用不同方法进行内力、位移计算:一、空间桁架位移法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支承条件的网架计算;二、交叉梁系差分法可用于跨度在40mm以下的由平面桁架系组成的网架或正放四角锥网架的计算;三、拟夹层板法可用于跨度在40mm以下的由平面桁架系或角锥体组成的网架计算;四、假想弯矩法可用于斜放四角锥网架、棋盘形四角锥网架的估算。

▪第3.1.4条网架结构的支撑条件,可根据支撑结构的刚度、支座节点的构造情况,分别假定为二向可侧移、一向可侧移、无侧移的铰接支座或弹性支承。

o第二节空间桁架位移法的计算原则▪第3.2.1条空间桁架位移法是网架节点的三个线位移为未知量、所有杆件为承受轴向力的铰接杆系有限元法,并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内力分析和位移计算。

▪第3.2.2条当网架结构和外荷载有n个对称面时,可利用对称条件只需分析1/2n网架。

在计算时,对称面内各杆件的截面面积应取原截面面积的一半,n各对称面交线上的中心竖杆,其截面面积应取原截面面积的1/2n;对称面内节点荷载亦应按相同原则取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网架结构的计算o第一节一般计算原则▪第3.1.1条网架结构应进行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位移计算,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地震、温度变化、支座承降及施工安装荷载等作用下的内力、位移进行计算。

对非抗震设计,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应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进行计算,在截面及节点设计中,应按照荷载的基本组合确定内力计算值;在位移计算中应按照短期效应组合确定气挠度。

对抗震设计,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应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确定内力设计。

网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可按弹性阶段进行计算。

▪第3.1.2条网架结构的外荷载按静力等效原则,将节点所辖区域内的荷载集中作用在该节点上。

结构分析时可忽略节点刚度的影响,假定节点为铰接,杆件只承受轴向力。

当杆件上作用有局部荷载时,应另考虑受弯的影响。

▪第3.1.3条网架结构根据跨度大小、网架类型及工程情况可分别按下列规定选用不同方法进行内力、位移计算:一、空间桁架位移法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支承条件的网架计算;二、交叉梁系差分法可用于跨度在40mm以下的由平面桁架系组成的网架或正放四角锥网架的计算;三、拟夹层板法可用于跨度在40mm以下的由平面桁架系或角锥体组成的网架计算;四、假想弯矩法可用于斜放四角锥网架、棋盘形四角锥网架的估算。

▪第3.1.4条网架结构的支撑条件,可根据支撑结构的刚度、支座节点的构造情况,分别假定为二向可侧移、一向可侧移、无侧移的铰接支座或弹性支承。

o第二节空间桁架位移法的计算原则▪第3.2.1条空间桁架位移法是网架节点的三个线位移为未知量、所有杆件为承受轴向力的铰接杆系有限元法,并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内力分析和位移计算。

▪第3.2.2条当网架结构和外荷载有n个对称面时,可利用对称条件只需分析1/2n网架。

在计算时,对称面内各杆件的截面面积应取原截面面积的一半,n各对称面交线上的中心竖杆,其截面面积应取原截面面积的1/2n;对称面内节点荷载亦应按相同原则取值。

▪第3.2.3条在对称荷载作用下,对称面内网架节点的反对称位移应取为零。

在计算时应在相应方向予以约束;与对称面相交的杆件,作为结构分析的处理方法可将该交点作为一个节点并在三个方向予以约束;交叉腹杆或人字腹杆的交点位于对称面时,亦应作为一个节点并在两个水平方向予以约束。

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对称面内网架节点的对称位移应取为零。

▪第3.2.4条网架杆件截面可先根据经验或参照已建工程或由简化计算方法估算确定,计算后应按内力重新设计调整截面,并进行重分析,重分析次数宜取3-4次。

o第三节简化计算法▪第3.3.1条由平面桁架系组成的网架结构和正放四角锥网架结构,经过惯性矩的折算,可简化为相应的交叉梁系,用差分法进行内力、位移计算。

梁的折算惯性矩I可按下式计算:I=At Abh2/(At+Ab)(3.3.1)式中At、Ab--分别为网架上、下弦杆截面面积(截面面积不等时,在差分法计算中可分别取上、下弦杆截面面积的算术平均值);h--网架高度。

▪第3.3.2条由平面桁架系组成的网架,当采用交叉梁系差分法分析时,其网架弯矩和杆件内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3.3.2):MA,X =EI(2ωA-ωA+1-ωA-1)/s2 (3.3.2-1)Nt =-MA+1,X/h(3.3.2-2)Nb =MA,X/h(3.3.2-3)Nc=(MA+1,X -MA,X)/(s×sinφ) (3.3.2-4)式中ω--由荷载设计值引起的竖向挠度;h --网架高度;s --上,下弦杆长度;φ--斜腹杆与下弦平面夹角。

Nv由上弦节点(或下弦节点)的竖向平衡条件确定。

图3.3.2 平面桁架系网架的弯矩与杆件内力▪第3.3.3条由平面桁架系或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可简化为正交异性或各向同性的平板按拟夹层板法进行内力、位移计算。

▪第3.3.4条对于两相正交正放、正放四角锥、正放抽空四角锥等三种网架,当平面形状为矩形、周边简支时,拟夹层板法的弯矩和挠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x =(1.2Gk+1.4Qk)2ρmx/10 (3.3.4-1)My =(1.2Gk+1.4Qk)L12ρmy/10 (3.3.4-2)ω=(1.0Gk +1.0Qk)L14ρW/100D (3.3.4-3)注:1.当网架用于楼层且活荷载标准值不小于4kN/m2时,公式(3.3.4-1)及(3.3.4-2)中Q k的系数应取1.3。

2.当网架上作用有二个以上可变荷载时,其荷载效应组合应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确定。

式中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下的挠度;Gk——网架的永久荷载标准值(kN/m2);Qk——屋面或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kN/m2);L1——网架长向跨度;D——网架的折算抗弯刚度,可按本规程附录二确定;ρmx、ρmy、ρW——无量纲弯矩系数、挠度系数,可按本规程附录三查取。

将拟夹层板弯矩换算成网架杆件内力的一般计算公式,以及拟夹层杆的折算抗弯刚度等物理常数可按本规程附录二附表2.1-2.3确定。

当上弦、下弦、斜杆、竖杆等各类杆件截面面积不等时,可分别取其截面面积的算术平均值。

o第四节地震、温度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原则▪第3.4.1条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或7度的地区,网架屋盖结构可不进行竖向抗震验算。

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或9度的地区,网架屋盖结构进行竖向抗震演算。

对于周边支承网架屋盖以及多点支承和周边支承相结合的网架屋盖,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按下式确定:FEvkl =±ψv×G1(3.4.1)FEvkl——作用在网架第i节点上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G1——网架第i节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其中恒荷载取100%;雪荷载及屋面积灰荷载取50%;不考虑屋面活荷载;ψv——竖向地震作用系数,按表3.4.1取值。

竖向地震作用系数表3.4.1▪注:场地类别应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确定。

▪对于周边支承的网架,书箱地震作用效应可按本规程附录四计算。

对于悬挑长度较大的网架屋盖结构以及用于楼层的网架结构,当设防烈度为8度或9度时,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分别取该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或20%。

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对一般民用建筑可取楼层活荷载的50%。

对于平面复杂或重要的大跨度网架结构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或时程分析法作专门的竖向抗震分析和验算。

▪第3.4.2条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可不进行网架结构水平抗震验算。

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对于周边支承的中小跨度网架可不进行水平抗震验算;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震区,对各种网架结构均应进行水平抗震验算。

水平地震作用下网架的内力,位移可采用空间桁架位移法计算。

网架的支承结构应按有关规范的相应规定进行抗震验算。

▪第3.4.3条网架结构如符合下流条件之一者,可不考虑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内力:一、支座节点的构造允许网架侧移时,其侧移值应等于或大于式(3.4.4-1)的计算值;二、当周边支承的网架、且网架验算方向跨度小于40m时,支承结构应为独立柱或砖壁柱;三、在单位力作用下、柱顶位移大于或等于下式的计算值:u=L(EαΔt /0.038f-1)/2ζEAm(3.4.4-1)如需考虑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网架内力,可采用空间桁架位移法或其他近似方法计算。

当网架支座节点构造沿边界法向不能相对位移时,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柱顶水平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Hc=αΔt L/(L/ζEAm+2/Kc)(3.4.4-2)Kc =3EcIc/hc3(3.4.4-3)式中 Kc——悬臂柱的水平刚度;Ec——柱子材料弹性模量;Ic——柱子截面惯性矩,当为框架柱时取等代柱的折算截面惯性矩;hc——柱子高度;α——网架材料的线胀系数;E——网架材料的弹性模量;f——钢材的强度设计值;L——网架在验算方向的跨度;A——支承(上承或下承)平面弦杆截面积的算术平m均值;ζ——系数,支承平面弦杆为正交正放时ζ=1.0,正交斜放时ζ=√2,三向时ζ=2;——温度差。

Δto第五节组合网架结构的计算原则▪第3.5.1条组合网架结构可按有限元法进行内力位移计算。

分析时应将组合网架的带肋平板离散成能承受轴力、面力和弯矩的梁元和板壳元,将腹干和下弦作为承受轴力的杆元,并应考虑两种不同材料的材性。

▪第3.5.2条组合网架结构也可采用空间桁架位移法作简化计算。

分析时将组合网架的带肋平板等代为仅能承受轴力的上弦,并与腹杆和下弦构成两种不同材料的等代网架,按空间桁架位移法进行内力、位移计算。

等代上弦截面及带肋平板中内力可按本规程附录五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