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生探究活动记录表(三年级下)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进度表.doc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进度表.doc](https://img.taocdn.com/s3/m/fbab5f6584868762cbaed5c5.png)
六周
26
27
5、运动与摩擦力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
况的关系
测力计、砂皮纸、木块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测力计、不同重量的物体
28
29
6、滑动与滚动
测量物体滑动与滚动的摩擦力
测力计、小车
滚珠轴承
大、小瓶盖、玻璃球、铅笔
7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进度表
周次
序号
课题
实验活动名称
实践器材、药品(含自制、自备器材及挂图)
三
5
5、浮力
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水、水槽、弹簧秤
7
周
6
6、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
水、水槽、弹簧秤、大小不同的石块
7
四
7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马铃薯、清水、盐等
周
8
8、探索马铃薯沉浮
测量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钩码、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等
15
5、水珠从哪里来
水珠形成的研究
冰块、水、烧杯等
寸
16
17
18
6、水和水蒸气
水的蒸发
玻璃器皿、水等
加快水的蒸发的研究
汤勺、水、蜡烛等
水蒸气变成水的研究
热水、杯子(2个)等
寸
十四周
19
1、我们知道的磁铁
观察磁铁
各种磁铁
7
20
2、磁铁有磁性
研究磁铁的磁性
各种磁铁、各种材料
V
十五周
21
3、磁铁的两极
观察研究磁铁的磁极
小学科学学生探究活动记录表(三年级下)
![小学科学学生探究活动记录表(三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65ccb01bc281e53a5802ffa1.png)
学生探究活动记录表(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
班级:_____小组:______
东胜区第四小学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小学科学学生探究活动记录表(三年级下)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 20 -。
风的成因教研活动记录(3篇)
![风的成因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a6928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6.png)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活动地点:市实验小学科学教研室参与人员:市实验小学科学组全体教师一、活动背景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回暖,风也开始变得频繁。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风的成因,提高科学素养,我校科学组决定开展一次以“风的成因”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对“风的成因”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 时间:3月10日- 内容:教师们共同探讨“风的成因”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
- 过程:- 首先,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自己对“风的成因”的教学理解。
- 然后,全体教师就教学设计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讨论,如如何引导学生观察风、如何解释风的产生机制等。
- 最后,根据讨论结果,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
2. 课堂观摩- 时间:3月15日- 内容:由一位教师进行“风的成因”公开课展示。
- 过程:-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风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 利用实验器材,如风车、气球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风的力量。
-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风的成因,并得出结论。
3. 研讨交流- 时间:3月15日课后- 内容:对课堂观摩进行总结和反思,交流教学心得。
- 过程:- 首先,公开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分享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 然后,其他教师针对公开课的教学环节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 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风的教学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三、活动总结1. 教学目标达成-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能够理解风的形成原因,知道风的形成与气压差、地球自转等因素有关。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风现象,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2. 教学方法创新- 教师们采用了多媒体、实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优化- 教师们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记录表.doc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记录表.doc](https://img.taocdn.com/s3/m/8eaabe4887c24028915fc3a7.png)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记录表主讲者学科活动主题《动物、植物和我们》课例研讨活动时间2017.9.6活动记录【教学评析】1、注重情感体验如:小组一位同学去请来小动物同组同学一起仔细观察:看看、闻闻、摸摸、想想、议议……并由一位同学做记录把观察结果与全班小朋友分享。
这种拿出植物,仔细观察,发现植物的生命现象运用直观发现法,了解动植物的生命现象,促使了学生自然萌发出怜爱动物植物之情。
2、角色互换,交流体验如:模拟代言、听小诗,想象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他们还会说话呢,你听到过吗?我们班的李梦爽小朋友写过这么一首小诗,她在大自然中听到了哪些植物的话语?我们校园里有很多植物也在跟我们说话,你听到过吗?说说听到过的大自然的语言,看小诗、读小诗想象、模仿校园内的植物在说些什么?通过学习同龄人所做的小诗,这些环节步步相扣,获得启发,为进一步接近身边的动植物作铺垫在角色互换中,让小朋友体会植物受到伤害的痛楚,从而打动其心灵。
3、言为心声,升华情感如: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植物在向人们求救,希望人们不要伤害他们?你觉得我们要怎样关爱动植物?说说了解到的一些动植物受伤害的事例。
拿出自己喜欢的动植物说说,自己会怎样对待他们等。
这些环节的设计,开阔视野,了解社会上的一些真实事例,初步了解保护动植物的必要性。
通过自言自语,将获得的感知内化为各自的信念,进行自我教育。
学生更在将动植物贴到相应的森林、河流中。
通过许愿、贴图片等活动中,促使学生释放情感,自觉践行。
李黑石小学科学学科教研组活动记录时间:2017年9月24日.地点:会议室。
参加:科学学科教研组成员。
主持:李军活动的主题:“立足思维发展,提高探究实效”的研究李海楼发言: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立足思维,提高探究实效”研究,目的是通过活动提高我校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水平。
科学课是最需要让学生动手动脑的,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去发现科学的奥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精巧细腻的设计教学方案,采用合适有效的策略、细致到位的指导,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引领学生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来认知科学现象,同时要教育学生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bd8ae5f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c.png)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4、把另外两个圆片也放在陀螺上,旋转陀螺,会出现不同的颜色组合。
5、解释原理:陀螺旋转时,角动量守恒,因此会保持稳定的旋转轴,而不会倒下。
同时,彩色圆片的颜色组合是由于色光三原色的原理。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研究了陀螺的原理,并通过制作彩色圆片的方式,了解了色光三原色的组合原理。
这不仅增加了我们的科学知识,也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内容:三个科学实验活动记录活动1:三原色相互搭配变色的游戏在两个圆片的相对扇形上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放在陀螺上旋转,观察颜色的变化。
在另一个圆片上涂上七种颜色,放在陀螺上旋转,观察颜色的混合,得到“牛顿盘”。
活动2:自制二氧化碳灭火器准备白醋、碱面、烧杯、塑料瓶子、火柴、酒精灯、塑料勺等材料。
在烧杯里混合白醋和碱面,点燃火柴放入烧杯中观察火柴的熄灭。
将白醋和碱面放入塑料瓶中,点燃酒精灯,按压喷嘴观察火焰的熄灭。
活动3:蜡烛的实验准备蜡烛、火柴、水桶、玻璃杯、塑料瓶盖等材料。
用玻璃杯盖住短蜡烛并放入水桶中观察蜡烛的熄灭。
点燃长短两根蜡烛并用玻璃杯罩住观察哪根先灭。
用塑料瓶盖支起玻璃杯并点燃蜡烛,倒扣玻璃杯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通过这些实验,小学生们了解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2016年5月12日活动地点:实验室参加成员:XXX科学兴趣小组全体成员活动内容:神奇的牙签活动过程:1.小心地将牙签放在水面上。
2.在离牙签较远的地方放入XXX,牙签会向XXX移动。
3.换一盆水,将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在离牙签较近的地方放入肥皂,牙签会远离肥皂。
活动小结:当XXX放入水盆中心时,XXX会吸收一些水分,导致水流往XXX的方向流,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
但是,当肥皂投入水盆中,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会把牙签向外拉。
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2016年5月19日活动地点:实验室参加成员:XXX科学兴趣小组全体成员活动内容:研究土壤的成分活动过程:1.用纸巾包住泥土,用力捏一捏。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科学(3篇)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科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c14a7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6.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科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小学科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提升科学课堂教学效果”为主题,旨在通过观摩、研讨、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对科学学科的理解和把握,优化教学策略,提升科学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标1. 通过观摩优秀科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师对科学学科的认识和把握。
2. 通过研讨交流,找出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策略。
3. 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活动内容1. 观摩优秀科学课堂教学本次活动邀请了市教科所科学教研员及我校优秀科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观摩的课题分别为:《地球与宇宙》、《植物的生长》和《磁铁的性质》。
(1)地球与宇宙授课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太阳系的基本知识。
课堂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宇宙的探索兴趣。
(2)植物的生长授课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和观察,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包括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
课堂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磁铁的性质授课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和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如磁性、磁极、磁感线等。
课堂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 研讨交流观摩课后,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交流。
针对观摩的三个课题,教师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1)教学设计教师们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教学设计合理,目标明确,教学环节紧凑,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教师们认为授课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演示、观察、讨论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评价教师们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评价给予了肯定,认为评价方式多样化,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总结反思在研讨交流的基础上,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教师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科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小学科学(江苏版 新版)3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
![小学科学(江苏版 新版)3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e177e05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6.png)
年级
课题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仪器
备注
三
年
级
下册
1、种子发芽了
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
分组实验
4个瓶子、种子、纸巾
2、幼苗长大了
探究茎的作用
演示实验
烧瓶、红色素水、植物的茎、水果刀
3、植物开花了
辨别雄蕊和雌蕊
分组实验
黄瓜花、放大镜
4、植物结果了
比较番茄和黄瓜的生长过程
分组实验
自制雨量器
分组实验
塑料瓶、剪刀、20厘米长刻度尺、透明胶带
18、风向和风力
自制风向风力计
分组实验
硬卡纸、乒乓球、粗吸管、细吸管
19、天气和气候
描述和比较两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集体探究
教师准备:表现不同地区气候特点的资料 学生准备:记录表
13、纸
研究纸的特性
分组实验
餐巾纸、牛皮纸、报纸、硫酸纸、宣纸、滴管、有色水、水槽
14、金属
探究金属的性质
分组实验
铜棒、铁棒、铝棒、铁锤、天平、铜片、铁片、铝片、铜块、铁块、铝块
15、塑料
比较羊毛毛线和塑料绳的不同
分组实验
羊毛毛线、塑料绳、火柴、蜡烛
16、测量气温
测量气温
分组实验
气温计、记录表
17、云量和雨量
9、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
分组实验
食品保鲜袋、尺子、气球、试管、音钹
10、声音的传播
制作“土电话”
分组实验
纸杯、棉线绳、火柴梗、胶带
11、不同的声音
研究高低不同的声音
分组实验
装有不同水量的小瓶子、长短不一的金属管、铝片琴
小学科学教研记录表
![小学科学教研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fe42699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e.png)
小学科学教研记录表
教研记录
教学目标
- 掌握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
- 第一节课:天气变化与季节
- 第二节课: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 第三节课: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 第四节课: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教学方法
- 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教具引入新知识
- 运用故事、问题解决等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创设实验场景,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
-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教学评估
- 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研究态度
- 组织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进行小型实验和观察,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布置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与运用
教学总结
通过该教研活动,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得到了提高,
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活动。
同时,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
和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教师在课堂上有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采取
这些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资料
1. 科学课程标准
2. 《小学科学教育指导纲要》
3. 《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案例集》。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下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下](https://img.taocdn.com/s3/m/37b6d1f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2.png)
实验记录单:物体的颜色和光照的关系
实验目的:
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光照的关系,了解不同颜色物体在光照下的表现。
实验材料:
1.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四种颜色的小球
2.手电筒或光线源
3.白色纸板
4.黑色纸板
5.实验记录表
实验步骤:
1.将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四种颜色的小球分别放在白色纸板上。
2.调整光线源的位置,使光照射在小球上。
3.观察并记录每个小球在光照下的颜色和亮度变化。
实验记录表:
实验结果:
小球颜色光照下的颜色和亮度变化
红色颜色变亮,看起来更明亮
黄色颜色变亮,看起来更明亮
蓝色颜色变暗,看起来稍微变暗
绿色颜色变暗,看起来稍微变暗
实验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红色和黄色的小球在光照下的颜色变化是变亮,而蓝色和绿色的小球在光照下的颜色变化是变暗。
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红色
和黄色物体上时,它们能够吸收光的其他颜色,反射出红色和黄色的光,
让整个物体看起来更亮。
而当光照射到蓝色和绿色物体上时,它们较好地
吸收了光的其他颜色,反射出蓝色和绿色的光,使整个物体看起来稍微变暗。
实验启示: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物体的颜色与光照之间是有关系的,不同的颜色
物体在光照下的表现也不一样。
红色和黄色的物体在光照下会变得更亮,
而蓝色和绿色的物体在光照下会变得稍微暗淡一些。
这是因为物体吸收和
反射光的特性不同。
了解了这个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物体的颜色
是如何受光照影响的,也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个现象来进行日常生活和学习
中的科学实践。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78d89c7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5.png)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记录第一篇: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记录一、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孩子,体现孩子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小孩子的年龄特点及现有经验出发,通过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活动,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开放科学课程,进一步改进评价激励机制,帮助孩子逐步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
二、学生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的小朋友,纪律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养成。
各班男女比例都是男生多于女生。
男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课堂反应都明显高于、优于女生。
3、儿童心理分析:大部分孩子,表现出对科学学习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做小实验,这种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必将成为孩子在小学阶段科学学习强大内驱力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感受和体验科学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2、知道收集证据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珍爱动植物的生命,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能清晰表述自己的问题,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知道在探究过程中,要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懂得合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5、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问题,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题。
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问题,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能够想出一定的办法研究问题。
第二篇: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记录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3eaaac737e21af45b207a80c.png)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___________关节
__________关节
球状关节——既可以屈伸又可以旋转——如:_____关节。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1.1 1.2
2. 3.
绳子相当于______肌肉的____和____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https://img.taocdn.com/s3/m/57d0203d14791711cc7917e8.png)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
、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2)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8)
℃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9)
8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0)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4)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5)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6)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
结论:我认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磁铁上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
结论:我认为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级相互吸引。
莲峰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莲峰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d7e8e8b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7.png)
莲峰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活动名称:莲峰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活动日期:2022年5月15日活动地点:莲峰小学实验室活动主题:探索电磁感应现象活动目标: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内容:1. 活动开始前,小组成员在实验室内集合,老师向他们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标,并简要解释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2. 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简单的电磁感应实验,使用一个螺线管和一个磁铁,当磁铁靠近螺线管时,螺线管内的灯泡会亮起。
学生们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接下来,老师组织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实验箱,里面包含了一些实验器材,如螺线管、磁铁、灯泡、导线等。
4. 学生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指导书,开始进行实验。
他们首先尝试使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磁铁,观察灯泡的亮度是否有变化。
然后,他们改变螺线管的位置和方向,观察灯泡是否会亮起。
5.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积极讨论和交流,互相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他们发现,当磁铁靠近螺线管时,灯泡亮度增加;当螺线管的位置和方向改变时,灯泡的亮度也会有所变化。
6. 学生们还尝试了其他实验,如改变磁铁和螺线管的距离、改变磁铁的磁极数量等。
通过实验,他们进一步探索了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
7. 活动结束时,每个小组向其他小组展示了他们的实验结果和总结。
学生们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展示了他们对电磁感应的深入理解。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学生们对电磁感应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通过实验和讨论,发现了电磁感应的规律,并学会了如何运用实验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同时,活动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活动记录表:小组名称:科学探索者小组成员:张同学、李同学、王同学、刘同学活动日期:2022年5月15日活动地点:莲峰小学实验室活动主题:探索电磁感应现象活动内容:通过实验和讨论,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并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https://img.taocdn.com/s3/m/aad9252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7.png)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执教教师学生实验(√)、演示实验(√) 材料数量1+8 实验材料准备教师演示材料学生实验材料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图片、种子、白纸、放大镜。
课题时间实验类别高楼镇中心小学科学实验记载单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实验反馈课题时间实验类别高楼镇中心小学科学实验记载单种植我们的植物实验年级三年级执教教师学生实验(√)、演示实验(√) 材料数量1+8 实验材料准备教师演示材料学生实验材料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实验反馈高楼镇中心小学科学实验记载单高楼镇中心小学科学实验记载单课题时间实验类别高楼镇中心小学科学实验记载单我们先看到了根实验年级三年级执教教师学生实验(√)、演示实验(√) 材料数量实验材料准备教师演示材料学生实验材料1+8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实验反馈课题时间实验类别高楼镇中心小学科学实验记载单种子变成了幼苗实验年级三年级执教教师学生实验(√)、演示实验(√) 材料数量实验材料准备教师演示材料学生实验材料1+8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
实验反馈高楼镇中心小学科学实验记载单高楼镇中心小学科学实验记载单课题时间实验类别高楼镇中心小学科学实验记载单开花了,结果了实验年级三年级执教教师学生实验(√)、演示实验(√) 材料数量1+8 实验材料准备教师演示材料学生实验材料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一个凤仙花的果实,镊子、一张白纸。
(学生准备) 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
实验反馈实验年级三年级执教教师学生实验(√)、演示实验(√) 材料数量1+8 实验材料准备教师演示材料学生实验材料: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 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探究活动记录表(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
班级:_____小组:______
茂县松坪沟乡小学校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小学科学学生探究活动记录表(三年级下)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