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文言文阅读答案
刘禹锡陋室铭阅读答案
![刘禹锡陋室铭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dd595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c.png)
刘禹锡陋室铭阅读答案刘禹锡陋室铭阅读答案「篇一」【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
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
懵懵懂懂①,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
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②苦铭③,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④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劳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注释:①没没墨墨:义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
②啜:喝③铭:茶的通称④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
⑤仄:同“侧”,旁边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分)(1)谈笑有鸿儒(2)无丝竹之乱耳(3)忽得十日五日之暇(4)良朋辄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
(4分)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⑵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3.“俗客不来,良朋辄至”,这句话无论从句式上看还是从表意上看都很像《陋室铭》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举例谈谈刘禹锡与郑板桥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同点(只谈一点即可)(2分)答案1. (2分)(1)博学的人;(2)使感到混乱;(3)空闲,闲暇;(4)总是,就2.(4分)(1)苔藓痕迹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2)内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3.(2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2分)都有安贫乐道的品质,居所简陋,一个是“陋室”,一个是“三间茅屋”,但他们一个“何陋之有”,一个“适适然”。
或在文中都表达了高洁的.志趣,甘于清贫的超凡脱俗的思想品格。
(只谈一点言之成理即可)刘禹锡陋室铭阅读答案「篇二」《陋室铭》通过具体描写"陋室"雅致的环境,表达室中的主人高雅的情操以及两袖清风的情怀。
《陋室铭》《项脊轩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陋室铭》《项脊轩志》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6f244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7.png)
(一)回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
(12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晒室,推吾德攀。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懦,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胜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项脊轩。
旧南闹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流,雨泽下注:每移震,顾视,无可置者。
叉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香。
余稍为修耳,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以当“曲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术于庭旧时程精“杰追增胜。
借书满架,但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注释:①垣墙周庭: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
②当:同“挡',遮挡。
③楯shǔn:栏杆。
④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
5.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两处) (2 分)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 日过午已昏②转转不已B.①室始洞然②康肃忿然日C.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不能得日D.①室仅方文②方歌行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
(4 分)(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8.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甲乙两文中都对居室环境做了描写,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市青”“杂榷兰桂竹木”“庭阶寂寂'等语句绘陋室之曲雅。
B.甲文描写室中之景。
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
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C.“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
文中“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既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极具文采,于景可爱,于情则可喜。
D.甲、乙两文都借助景物来表情达意。
专题10《陋室铭》(过关检测)-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0《陋室铭》(过关检测)-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462b4c6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4.png)
专题10:《陋室铭》(解析版)过关检测1.(2023春•上海市松江区期末)阅读下列诗文,完成答题。
【甲】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丙】董遇读书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
兴平①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采稆②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兴平:汉献帝年号。
②稆:野生的禾。
(1)【甲】诗作者是(朝代)的陆游,【乙】文作者是唐朝的(人名)。
(2)解释加点字。
①而常挟持.经书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孔子云:“何陋之有?”(4)对【丙】文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听从他的学者说:“苦于时间不足。
”B.跟从他学习的人说:“苦于时间不足。
”C.跟从他的学者说:“苦于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D.听从他并向他学习的人说:“苦于没有时间喝水。
”(5)三篇诗文通过不同的外在环境表达人物的不同的情操。
【甲】诗借农村风俗画卷,表达作者①的情感;【乙】【丙】两文人物的生活环境都可以用【乙】文中的“□”字来概括,【乙】文表达作者②的情感,【丙】文董遇的读书经历则告诉我们学习既要通过“③”明白大意,也要④。
【答案】(1)宋朝刘禹锡(2)①拿着。
②同“现”,表露、显露。
(3)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4)B(5)①对家乡的热爱,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陋②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③先读百遍\读书百遍④善于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陋室铭》阅读答案
![《陋室铭》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d35df2a76e58fafbb00312.png)
《陋室铭》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s, classic beautiful essays, test question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ancient poems, practical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respect Please pay attention!《陋室铭》阅读答案《陋室铭》阅读答案(1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陋室铭》(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陋室铭》(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5cfcc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9.png)
第17课《陋室铭》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安贫乐道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①,意怡如②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③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①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②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样子。
③朱买臣:西汉吴郡人,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
其妻嫌其贫穷落魄,离他改嫁。
朱买臣50岁时任会稽大守。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思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无丝竹之乱耳见往事耳B.惟吾德馨惟手熟尔C.安贫乐道尔安敢轻吾射D.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求二石兽于水中2.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限断两处)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4.阅读两篇文章,分析王欢和刘禹锡两人的“安贫乐道”有何不同?【答案】1.B2.时闻者多呕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示例:①这是一间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③王欢笑着对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妻子的事情吗?4.示例:王欢: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刘禹锡:身居陋室,追求生活高雅和品德高尚。
【详解】1.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
A.耳:耳朵/语气词,罢了;B.惟:都是“只、只是”;C.安:安心,习惯/怎么;D.求:要求/寻找;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陋室铭 课内阅读及课外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陋室铭 课内阅读及课外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098fc167227916888486d7d0.png)
陋室铭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可以调.素琴( ) (2)无案牍.之劳形(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龙则灵.( )(2)谈笑有鸿.儒( )(3)无丝竹之乱.耳( )(4)无案牍之劳形.(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完善作者小档案。
专题08 陋室铭(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8 陋室铭(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77d57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2.png)
专题08 陋室铭(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以调素.琴素:不加装饰的B.无案牍之劳形.形:形体、躯体C.百里奚举于市.市:集市D.衡.于虑衡:平衡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A.有仙则.名思而不学则.殆B.何陋之.有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舜发于.畎亩之中所恶有甚于.死者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通过这些)来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曾增加他的才干。
B.因此,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干。
C.因此,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曾增加他的才干。
D.(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晨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的才干。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两文均明确表达中心。
甲文明确提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乙文结尾点明中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两文均涉及人生处境。
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乙文谈到了将担大任者须经受艰难处境的磨炼。
C.两文均有举例。
甲文举“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乙文用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证明人才造就于艰苦环境。
人教版《陋室铭》对比阅读五篇(含答案)
![人教版《陋室铭》对比阅读五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f580fbb4daa58da1114aae.png)
人教版《陋室铭》对比阅读五篇(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
(10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有屋数间,有田数亩,用盆为池,以瓮为牖①,墙高于肩,室大于斗,布被暖余,藜藿②饱后,气吐胸中,充塞宇宙。
笔落人间,辉映琼玖③。
人能知止,以退④为茂。
我自不出,何退之有?心无妄想,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
炎炎论之⑤,甘处其陋。
绰绰言之⑥,无出其右。
羲轩之书⑦,未尝去手。
尧舜之谈,未尝离口。
谭中和天⑧,同乐易友,吟自在诗,饮欢喜酒。
(选自《小窗幽记》)【注释】①牖(yǒu):窗户。
②藜藿( líhuò):泛指粗劣的粮食。
③琼玖:美玉。
④退:隐退。
⑤炎炎论之:(如果)以华美而论。
⑥绰绰言之:(如果)以旷达面论。
⑦羲轩之书:指上古时期的书。
⑧谭中和天:谈论的是儒家的中和之道。
9.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
(2分)(1)斯.是陋室()(2)谈笑有鸿儒..()(3)无丝竹..之乱耳()(4)用盆为.池()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自不出,何退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出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陋室之陋的一项 ( )(2分)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用盆为池,以瓮为牖。
D.墙高于肩,室大于斗。
1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节操、志趣;在语言方面,两文文辞精练,多用四字短句,并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来朗朗上口。
中考文言文试题—《陋室铭》(1)
![中考文言文试题—《陋室铭》(1)](https://img.taocdn.com/s3/m/1814933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a.png)
中考文言文试题—《陋室铭》(1)[题目]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 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
2. 用“/”线给划线文字断句。
(注意:此题不要求加标点)3.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 有仙则名名:____② 惟吾德馨馨:____③ 谈笑有鸿儒鸿:____④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____4. 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 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5. 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答:6.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答7. 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① 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
答:____② 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下句:________[题解]第1题。
考查文学常识。
答案: 刘禹锡第2题。
考查断句,实际上也是考查识记背诵。
答案: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第3题。
考查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答案: ①著名(出名) ②品德高尚③大④官府公文第4题。
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答案: 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惟吾德馨第5题。
考查迁移能力和创见能力。
这道题开放性强。
“值得骄傲的地方”,可以是环境、房间布置、人物,还可以是情感等抽象的东西。
答案: 略。
评分标准规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第6题。
考查思考能力和创见能力。
只要围绕“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来答就可以。
答案: 略。
评分标准规定:若有否定“惟吾德馨”的看法,言之成理的话,可酌给分。
第7题。
考查对骈句、对偶句的理解和运用。
《陋室铭》比较阅读训练4篇(含答案)
![《陋室铭》比较阅读训练4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524a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b.png)
《陋室铭》比较阅读训练4篇(含答案)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19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日:“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日:。
“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4分)①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 ②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__③妻子..不觌:________________ ④未尝.不与书俱:________________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甲]文填空:(3分)【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
【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4.用原文填空。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陋室铭》(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陋室铭》(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67ef3a10661ed9ad51f353.png)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陋室铭》(附答案)阅读古文《陋室铭》,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解:问题:1.解释红色有字词。
①有龙则灵。
()②有仙则名。
()③惟吾德馨。
()④淡笑有鸿儒。
()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⑥无丝竹之乱耳。
()()()⑦无案牍之劳形。
()()()⑧何陋之有?()2.翻译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④孔子云:“何陋之有?”3.通晓文意。
①文中开头采用()的手法,引出本文的主旨()。
②“山”和“水”比喻();“仙”和“龙”暗喻()。
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4.赏析语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本文寻陋室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6.“南阳诸葛亮,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7.“孔子云:何陋之有?”采用了什么写法来写?有何作用?8.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9.请概括出本文的主旨。
10.学了本文后,联系实际,说说你有什么启示?附答案:1.解释红色字词。
①动词,成为灵异的(水)。
②动词,出名。
③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④大⑤不加装饰的佛经。
⑥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不译使…扰乱⑦官府的公文使…劳累身体⑧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2.翻译句子。
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③没有(嘈杂的)奏乐声搅扰两耳,也没有(繁杂的)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
④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3.①比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陋室品德高尚的人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精选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精选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4ba70de009581b6bd9ebf1.png)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①。安贫乐 道,专精耽学②,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 虽家无斗储③,意怡如也④。其妻患之,或焚 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 买臣⑤之妻邪?”时闻者多哂⑥之。欢守志弥 固,遂为通儒。
(注释)①乐陵:县名。属山东省。②耽学: 专心研究学问。耽:沉迷。 ③斗储:一斗粮食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1)有仙则名
( 出名,有名 )
(2)惟吾德馨
( 德行美好 )
(3)无案牍之劳形 ( 形体,躯体 )
(4)乃造书屋一大间( 于是,就 )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 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4.[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 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 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 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 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4分)
示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 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 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 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 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3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 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陔萼楼后老屋倾圮①,余筑基四尺,乃 造书屋一大间。旁广耳室如纱㡡,设卧榻。前 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 出墙上,岁满三百余朵。坛前西府二树,花时 积三尺香雪。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 湖石数峰。西溪梅骨古劲,滇茶数茎,妩媚其 旁。其旁梅根种西番莲,缠绕如缨络。窗外竹 棚,密宝襄盖之。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 疏杂入。前后明窗,宝襄西府,渐作绿暗。余 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慕倪迂“ 清閟”,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注】①圮(pǐ):毁坏,坍塌。
陋室铭对比阅读及答案
![陋室铭对比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913675c850ad02de80416a.png)
篇一:陋室铭对比阅读及答案篇二:陋室铭对比阅读及答案文库君已有近万本图书,还会不断收罗精品免费内容双手奉上,请及时续费哦!(一)【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
" 欢守志弥固,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 时闻者多哂之。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遂为通儒。
【注释】:耽:极爱好。
注释】:耽极爱好。
】: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哂:讥笑。
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1.解词解词(1)有仙则名(有仙则名(3)不营产业( 2 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案牍之劳形(无案牍之劳形(劳形))(4)欢守志弥固()欢守志弥(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文中说"斯是陋室" 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 文中说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4.【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文的刘禹锡和【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么不同?么不同?【附答案】:附答案】:(一)1.(1)出名、着名(2)是身体劳累(3)经营、谋求(4)更 1.(出名、着名(是身体劳累(经营、谋求( 2.(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
《陋室铭》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文言文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8f180277232f60dccca13f.png)
22课《陋室铭》复习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环境、交往、情趣三方面描写陋室的。
5.写陋室环境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9.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0.写出文中的骈句,散句。
骈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11.“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陋室铭》练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①有仙则名.②惟吾德馨..④无案牍之劳.形⑤谈笑有鸿.儒..③往来无白丁⑥无案牍..之劳形.⑦无丝竹..之乱.耳⑧可以调.素琴⑨斯.是陋室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③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3. 全文的文眼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我的理解: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形容“陋室”不“陋”的?我的归纳:5.联系本文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我的畅谈: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7. 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8. 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
![《陋室铭》](https://img.taocdn.com/s3/m/f842b41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3.png)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生萝卜切丝作小菜,伴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最宜。
但恨其食后打嗳,嗳必秽气。
予尝受此厄于人,知人之厌我,亦若是也,故亦欲绝而弗食。
然见此物大异葱蒜,生则臭,熟则不臭,是与初见似小人,而卒为君子者等也。
虽有微过,亦当恕之,仍食勿禁。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尝受此厄于人()②是与初见似小人()③谈笑有鸿儒()④无案牍之劳形()9.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伴以醋及他物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B. 但恨其食后打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C. 知人之厌我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D. 然见此物大异葱蒜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故亦欲绝而弗食11. 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微过,亦当恕之,仍食勿禁。
__________________(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12. 【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使用了相同写作手法,请从对比、类比、比喻中选出正确的一种并结合选文阐释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参考译文:【甲】把生萝卜切丝做小菜,拌上醋和其他调料,喝粥时吃最合适。
只是不喜欢的是吃了它以后会打嗝,打嗝时一定会有臭气。
我就曾经闻过别人喷出的这种臭气,知道我打嗝时别人同样会不喜欢,所以打算不再吃了。
但是觉得萝卜跟葱、蒜不一样,生吃的时候会有臭气,煮熟吃就不会臭,就像一个人初看觉得是小人,后来才知道是君子一样。
虽然有些小缺点,也该原谅,所以还是照吃不禁忌它。
《陋室铭》阅读练习及答案、历年中考整理及答案
![《陋室铭》阅读练习及答案、历年中考整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8e3ba177232f60dccca1dd.png)
《陋室铭》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
(10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9.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是(朝代)文学家(人名)。
(1分)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惟吾德馨()②谈笑有鸿儒()③无案牍之劳形()④往来无白丁()11. 开篇运用类比,引出文章主旨的是哪个句子?(2分)12.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展示自己所居陋室的面貌的?(2分)13. “诸葛庐”是诸葛亮在南阳隐居住的草庐,“子云亭”是汉代词赋大家扬雄(字子云)的亭宅,两处居所早已闻名遐迩,作者在文中提到他们的用意是什么?(3分)答案:二.9唐刘禹锡10①.品德高尚②大③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④官府的文书。
1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2.从室外环境,交往人物,室内生活三个方面描写陋室。
(意思对即可)13.将自己所居陋室与诸葛庐和子云亭相类比,表明陋室不陋,突出“德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点名陋室不陋。
(意思对即可)《陋室铭》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2.本文选自《全唐文》,我们学过他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陋室”室名,意思为简陋。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特征:一般都用韵。
二、理解性默写1.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全文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之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老形。
《陋室铭》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6套)
![《陋室铭》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6套)](https://img.taocdn.com/s3/m/caf88ad54b35eefdc9d3331c.png)
(一)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说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
能够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选自《论语》)64.解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________)( 2)惟吾德馨(__________ )..(3)说笑有鸿儒( ________)( 4)人不堪其忧( __________)..65.翻译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6.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望情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67.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分别如何?表现了他们如何的精神质量?【答案】64.闻名(或:有名)道德崇高大能忍耐65.没有喧闹的音乐搅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函使身体劳累。
66.说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67.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以下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说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
能够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三间茅舍,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
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
懵懵懂懂①,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哪处。
惟劳累贫病之人,忽得十天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②苦铭③,时有细风小雨,滋润于疏篱仄④径之间,俗客不来,良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这天之难得也。
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问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中考文言文点击-陋室铭(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点击-陋室铭(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c2d20110a6f524ccbf8547.png)
陋室铭...一、字词解释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名:出名,有名灵: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斯:代词,“这”是:判断动词惟吾德馨:只要我的品德高尚,(也能使它声名远扬)。
鸿儒:即大儒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泛指佛经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
“丝”指弦乐,“竹”指管乐。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人劳累。
形:身体南阳:指湖北襄阳西的隆中诸葛庐:诸葛亮的茅庐。
子云亭:在四川成都。
扬子云,即扬雄,西汉文学家。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呢?之:助词,无实意。
二、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是唐朝(朝代)的刘禹锡2本文抒发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展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3全文以“惟吾德馨”统领,有三层意思。
4第一层(第1-3句)运用类比点明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山”,“水”喻“室”以“仙”,“龙”喻“室主”写出文章主旨,“惟吾德馨”,陋室不陋。
5第二层(第4-7句)描写居室环境、来往客人、日常生活,解释“德馨”的内涵:幽美清雅的环境,反映室主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学问渊博的来客,表明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恬然自适的生活,则表现室主人安贫乐道的情趣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弃,从而点明了“德馨”是“陋室不陋”的原因。
6第三层(第8句)把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并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含蓄的表达了作者以君子自况的高雅情趣,与开头“惟吾德馨”相遥相呼应。
7文章写法独具巧思。
首先,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的笔调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
其次,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再次,巧于用典,如借“诸葛庐”、“子云亭”以自况,且引孔子之语–何陋之有? 说明陋室不陋,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陋室铭一、字词解释陋室: 。
铭: 。
名: 灵: 。
斯:是: 惟吾德馨: 。
鸿儒: 白丁: 。
素琴: 金经:丝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文言文阅读答案
《陋室铭》阅读答案: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下面小编精心为同学们整理了《陋室铭》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阅读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谈笑有鸿儒鸿: (2)无案牍之劳形劳:
(3)可爱者甚蕃蕃: (4) 亭亭净植植: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
(4分)
4.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
参考答案:
1.(4分)
(1)鸿: 大 (2)劳:使……劳累 (3)蕃:多 (4)植:立
2.(4分)
(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
(2)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它玩弄啊!
3.(4分)
菊是隐士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是君子的象征。
作者以菊花正衬,突出了莲的脱俗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牡丹反衬强调了莲的洁身自好,不贪图富贵享受。
(指出象征义占2分,分析出正衬与反衬各占1分)
4.(3分,志向情操各占1分,写法占1分)
《陋室铭》:淡泊名利的高雅情趣,豁达乐观的高洁品格。
《爱莲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坚贞的君子之风。
相同的写法: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