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_Cu接触反应行为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者简介】蔡伟(1963一),男,工程师,毕业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现在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苏州 分院从事技术工作。
[收稿日期]2007—06—6 39
万方数据
氯碱 工 业
2007年
图1反应铺展区域表面形貌
2.2母材溶解和反应铺展及其实质
2.3接头的微观组织
Ti、cu紧密接触的条件下加热到700℃,它们
间长(尤其是从共晶点附近到反应温度之间),会显 著增加cu在加热过程中向基体中的扩散“损失”量 ,从而减少参与反应的总量,最终影响到反应液相的 产生量。 2.5保温时间对液相区宽度的影响
关于液相区宽度与时间的关系,相关文献给出 了如下关系式:x=仅f“卜引,x为液相区的平均厚 度;d为一般动力学常数;£为保温时间;凡=O.5i
(上接第41页) 参考文献
[1]wELLs R R.Microstructural contml of thin—film diffusion —bI.azed titanium [J].19矿elding ReseaI℃h supplement , 1976(1):20.
[2]陈定华,钱乙余,黄继华.AL/cu接触反应钎焊中反应铺 展现象和氧化膜行为[J].金属学报,1989(2):42—47.
表编辑器、梯形图编辑器、动态数据表编辑器、配置
作系统的软件所具有的标题栏、菜单栏、主工具栏和 编辑器、符号编辑器、存储器编辑器、交叉引用浏览
状态条外,还可以看到特殊的应用浏览器(图2中 器、程序错误浏览器、对象浏览器。
左侧)、编辑器和浏览器(图2中右侧)。应用浏览 3 结 语
器是一个为应用程序提供树型浏览的可伸缩窗口。
接触反应钎焊不同于一般的钎焊,是国外于20 世纪70年代初期开发的一种钎焊连接新工艺。它 既有一般固相扩散焊和钎焊的某些过程,又具有扩 散焊和钎焊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是利用异种金属 接触反应形成共晶,依靠金属原子之间的相互扩散 实现材料的连接。与传统钎焊及扩散焊相比,由于 其所获得的接头力学性能可以达到基体金属水平, 而且施焊时对接头表面粗糙度和平行度要求比固相 扩散连接低得多,只需要施加少许压力或不加压,又 具普通钎焊的操作灵活性。
[3]Poku I T,Dollar M,Massalski T B.A study of the tmnsient
liquid phase bondirlg pr~.ess applied to a A∥cu/心 sandwich joint[J].Met—auurgical Transactions A,1998,
蝌
匀化。 (下转第44页)
41
万方数据
氯碱 工 业
2007年
系列的步,包括相关的动作、转换和条件。 列表/梯形图的转换可逆特性使得一个程序可
以很方便地从梯形图转化为列表或从列表转化为梯
形图。 图2显示了TwidoSoft编程软件在该系统中的
应用。
图2 T谢doson编程软件在该系统中的应用图不
在图2中除了可以看到标准的基于windows操
方,从而使整个T∥cu界面充满液相‘21。由于元素
之间的扩散,液相区通过溶解周围的固态母材而不
断加宽,直到将全部中间层熔化。
姗
鲫
枷
瑚
p\毯珥 咖 咖
啪
枷
0
20
越啊)丹‘
40 60
80
100
缸cu蹦
图2 Ti—Cu二元相图
图4 Ti侧液相区微观组织形貌金相图(200倍》 图5为cu侧液相区组织结构形貌,可以观察到 除了液相区与母材的界面形状不同,其他区别不大。 在该区域中只看得到化合物区,而Cu(Ti)固溶体区 很不明显。在界面处,依附界面有颗粒状化合物生 成,微小颗粒形核并长大,然后脱离界面,继续向反 应区中心长大。可以看出,cu侧和Ti侧的化合物 形貌不同,说明在钛侧和铜侧生成了不同的共晶产 物相。
Ti板和Cu板各有两种表面状态:含表面膜Ti/ 纯铜;纯Ti/含表面膜Cu。
对接触反应钎焊加工好的试块打磨、抛光、腐 蚀、清洗、烘干,制成试样,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 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试样。
2试验结果和分析
2.1共晶金属在Ti表面的反应铺展 试验表明,金属Cu除和Ti形成一定体积的共
晶体外,还在Ti表面形成较大的灰亮区域。研究表 明,这种现象与液态金属在金属表面的润湿铺展有 明显的差别,金属cu在连接温度下并不熔化,液相 通过与基体扩散反应而生成,该过程中伴随着金属 间的共晶反应,因而将这种现象称为共晶金属在Ti 表面的反应铺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Cu在Ti 表面的反应铺展区域的形貌(如图1),cu在Ti表 面的反应铺展区形貌可以分为针状区、光滑区和龟 形区,针状区是反应铺展的前沿区,该区表面形成了 大量针状物;光滑区比Ti的原表面更光滑和平整, 表明有一定量的液相瞬时存在,液相瞬时存在有利 于两结合面接触并加速扩散;靠近反应中心的是龟 形区,经电子探针分析表明,该区较其他区域富cu。
图4为Ti侧液相区组织结构形貌,可以看出,
之间就会发生固态扩散,并且在液相中的扩散速率 该区域由两部分组成,即沿母材界面的黑色区域和
是在固相中的100一l 000倍¨J。由Ti—Cu二元相 垂直黑色区域生长的细长柱状化合物区,黑色区域
图(如图2)可知,由于Ti、cu产生共晶反应,母材溶 与母材的结合面为直线状。结合典型共晶平衡相图
[摘要]对’IVcu接触反应钎焊中加热温度、保温时间、表面膜的行为和接头形成的溶解机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是影响T∥cu接触反应钎焊的重要工艺参数,特别是加热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
度越高扩散越快,越有利于接头组织成分的均匀化。
[中图分类号]TQll4.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33x(2007)12—0039—04
图3典型共晶平衡相图
万方数据
图5 Cu侧液相区微观组织形貌金相图(2∞倍)
第12期
蔡伟等:T∥cu接触反应行为研究
2.4加热温度对液相区宽度的影响 根据图2可知,Ti—Cu有2个共晶温度点,分
别为885℃和955 cC。由图6可以看到,920℃、60 s时,中间层未反应的Cu还剩很多,当温度升到940 ℃时,剩余的cu量大大减少,这说明温度对液相区 的加宽影响很大。根据图3所示的共晶平衡相图可 知,在钎焊温度f,当cu的质量分数达到甜乩或Ti的 质量分数达到加乱,就会有液相形成。当温度升高 时,伽乩减小、叫。。.增大,即形成液相的成分质量浓度 区域变大,因此产生液相的区域就会随之增大。通 过对不同钎焊温度下所得的液相宽度测量可知,在 试验条件下,液相区宽度随钎焊温度的升高而变宽。
从图2可以看出,在885℃时,共晶点在Cu为 27%的点,Cu在B—Ti中的最大溶解量为10%,液 相区与母材界面基本保持平直状,两侧液相区的宽 度差较前面的要小。并且随保温时间的增加,液相 区宽度也随着增加,适当延长保温时间可以增加反 应进行的程度,从而增加液相量及其铺展面积。但 是随着反应源的消耗,保温时间的影响会越来越小, 直至最后消失,液相铺展面积趋于稳定。因此一味 地延长保温时间,并不能促进液相铺展面积的增加, 从本试验的结果看,保温时问一般不宜超过10 min。 2.6接触反应钎焊中表面膜的影响
钛及钛合金由于密度小、抗拉强度大、比强度高 等特性,在航空、化工、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钛合 金与不锈钢等的连接目前主要采用固相连接法,如 固相扩散焊、普通钎焊、接触反应钎焊、爆炸焊、摩擦 焊。
固相扩散焊由于容易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引起 接头脆性而降低接头强度,仅在一定领域得以应用。 普通钎焊存在的主要不足是接头工作温度比母材熔 化温度低很多,而且接头强度只有母材强度的1/2 左右,高温性能难以保证,因此很难充分发挥钛及其 合金的性能优势。爆炸焊、摩擦焊等连接方法需要 特殊的焊接设备,生产效力低,连接时要求有高的外 加压力和光滑的结合面,在工业应用中受到限制。
该系统自2006年9月正式改造完成投入生产
可伸缩窗口和工具栏可以移动且可依附在母窗口的 以来,运行效果很好。保证了酸碱废水处理系统的
边界。逻辑层次中出现的应用程序的项是以它们在 应用程序中的关系为依据的,这些项被组织成为锯
安全稳定运行,为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清洁 文明生产和良性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
解。在加热阶段,Ti、cu相互扩散,当温度达到或超 过共晶温度,并且Cu在T∥Cu界面的质量分数达到 训乩(如图3),就会有液相产生。这一阶段由于对 试样表面光滑度要求不高,液相只是在接触点处形 成,然后液相通过毛细作用,填充其他未接触的地
(如图3)可以断定黑色区域为Ti(cu)固溶体,而垂 直于该固溶体生长的组织为Ti、cu化合物。根据扩 散理论可知,当加热到885℃左右,结合处Ti、cu已 满足共晶条件,产生液相,温度继续升高,由于在液 相中的扩散率增大,Ti、cu的互扩散量也增多。
试验表明,经清洗处理去除表面膜的试样结合 较好,仅在试样中心附近有少量未结合区。而未经 清洗处理的试样,虽接触界面两侧也形成了大量共 晶体,但两板并未结合。
金属接触反应的微观过程表明,接触反应钎焊 中接头的形成实际上是多个点反应的扩散过程。当 Ti、Cu在某点发生了共晶反应,则其形成的共晶液 相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将连接两母材而形成缩颈形液 柱。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共晶液相量增加,Cu在Ti 表面的共晶反应铺展不断向前推移,整个液柱也向 四周不断扩展,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浮于液柱周围的 共晶反应铺展区形成的微薄液相表面的Ti表面膜 随点反应的扩展被推开,使得结合的障碍被去除。 3结论
齿状的外形并可被扩展和关良。。应用浏览器方便地 障。此种方法经济实用,值得同行业借鉴。
在应用程序中组织这些项,因此用户无需亲自搜索
【编辑:董红果】
它们。编辑器和浏览器则是TwidoSoft的窗口,为应
用程序的有效开发和配置提供了方便,这包括了列 ’义^挺^义,挺,义靛,挝,义,畿瓞献供献^吨,踺祭献^迫艇供詹{矗吨^吨触詹{袋^迫,义詹连^迕矗迫^迫矗迫^迫^{^吨^迫^吨^{^吨^RV}匕警专矗{^RV》巴
下面研究Ti/cu接触反应钎焊中加热温度、保 温时间、表面膜的行为和接头形成的溶解机理。
1试验材料和方法
试验在高频感应真空炉中进行,真空度冷态为
5×10。Pa,热态保持为8×10。Pa。 试验中所用试样规格:Ti试样尺寸为10 mm×
10 mm×4 mm,紫铜试样为8 mm×8 mm×2 mmo 试样表面处理要求:试样用500。砂纸打磨,然后在 超声波清洗仪中丙酮清洗10 min,吹干备用。
图6液相区宽度随温度变化图 在中间金属与钛合金组成的合金系统中,几个 共晶与共析反应可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尽管在最低 共晶温度下即可形成液相,但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越 有利于接头组织成分的均匀化,从而缩短保温时间。
加热速度将能决定是否形成共晶相,如果加热速度 太慢,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固态相会阻止共晶液相的 形成,存在的空隙也不会有足够的液相补充,容易产 生空穴等缺陷。对Ti/Cu接触反应过程(液相的铺 展面积)的影响而言,升高反应温度可以加快反应 的速度,使相同保温时间内反应液相的铺展面积增 加;但是当温度过高时,由于工件加热过程经历的时
(1)分析了Ⅳcu接触反应偶在不同工艺参数
条件对共晶液相的形成、铺展、组织的影响,可知Cu 作为中间层进行Ti的接触反应钎焊是可行的。
(2)通过试验,得出了钎焊工艺参数对Ti/cu 接触反应钎焊的影响规律。焊接加热温度和保温时 间是重要的工艺参数,特别是加热温度,在一定范围 内,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越有利于接头组织成分的均
第12期 2007年12月
氯碱工 业
Chlor—Alkali Industry
.
No.12 Dec..2007
Ti/Cu接触反应行为研究
蔡伟h,曹东辉2 (1.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苏州分院,江苏苏州215125;
2.丹东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辽宁丹东118000)
[关键词]T∥Cu界面;接触反应钎焊;反应铺展;表面膜;加热温度;保温时间
19A:675.
[4]RAmirez J E,Liu s.Diffusion brazing in the nickel-boroll system[J].welding Research supplement,1992,1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