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 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https://img.taocdn.com/s3/m/04c0c58d6529647d272852d7.png)
五、镜头调度中的轴线规则
何谓轴线?由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相互 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假定的直线谓之轴线。
由视线方向和运动方向形成的轴线称为方向轴线; 由相互之间位置(两个人物以上)形成的轴线谓之关系
轴线。 在一场戏的镜头调度中,摄像机位置的变动范围,受
轴线的制约。否则给后期剪辑工作造成困难。 所谓轴线规则是指在用分切镜头表现一场戏时,机位
由于关系轴线有两侧,在轴线两侧各有一个三角形(如图7-16),在三角 形(1)上设定机位拍摄的镜头1、2、3可以直接 切换,否则就是越轴切 换(组接)
拍摄三人交流的镜头,机位设定比较复杂。但三角形 原理同样适用。比如:拍摄两位来宾和一位主持人A (如图7-19),可以把B、C当作一个人,和A构成一 个关系轴线,在轴线一侧设定机位分切镜头的方法表现一场戏或一件事的时 候,摄像机要始终在轴线(关系轴线和方向轴 线)的一侧安排拍摄角度,这对多方位的表现 环境是一种限制。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现环 境,多侧面地表现人物,总想越过轴线来表现 "第四面墙",表现人物的位置的变化,近而获 得多变的构图形式。这时可以用越轴方法越过 轴线进行拍摄。越轴方法是越过轴线的桥梁。 现将越轴的基本方法例举如下:
4、有助于对节目节奏的把握,有助于形成画面的节奏 变化;
5、场现调度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活 动;
6、通过运动摄像的场面调度方法,有助于形成长镜头 纪实性拍摄;
7、在大型运动会、综艺晚会及演播室节目等的转播制 作过程中,统筹有序的场面调度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环 节之一。
三、镜头调度中的总角度
的位置要在轴线的一侧进行调度和安排。比如,拍甲 乙二人对话交流,分切成若干镜头,都要设在关系轴 线的一侧。
电视摄像 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
![电视摄像 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https://img.taocdn.com/s3/m/63d376d53186bceb19e8bb1f.png)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5、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如 : 反映一个贪污受贿犯在接受审问时: 镜头表现 反映一个贪污受贿犯在接受审问时 : 是这样调度 中景:表面若无其事, [1]中景:表面若无其事,百般狡辨 急推—特写: [2]急推—特写:手拿香烟在颤抖 6、采用运动摄像,形成长镜头纪实性拍摄。 、采用运动摄像,形成长镜头纪实性拍摄。 7、是大型运动会 、综艺晚会及演播室等节目制作中 、是大型运动会、 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 世界杯) 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 (NBA,FIFA世界杯) 世界杯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2)人物视向轴线: (2)人物视向轴线:指静态时人物视线与所观看 人物视向轴线 到的物体之间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到的物体之间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右图为视向轴 镜头1 线,镜头1、2 、3均处于轴线 的一侧, 的一侧,画面 中人物视向始 终是向画右。 终是向画右。 镜头4 镜头4越过了轴 线,方向接不 上。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四、电视场面调度的主要作用
1、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增强电视画面的概 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 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如:全景展现一堂课 [1]全景:教室中全体同学在认真听老师讲课 全景: 中景: [2]中景:老师认真在写板书 [3]中近景:同学在认真记笔记 中近景: 中景: [4]中景:老师讲课和同学听课关系镜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运动摄影) (2)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运动摄影)越过轴线 摄像机由 A1 处移至B1 B1处 处移至B1处, 在前一个镜头 里,看到了移 的过程。 的过程。第二 个镜头可以在C 个镜头可以在C 处设置拍摄角 度。
后期技术
![后期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c4537b1960590c69ec37670.png)
看一组实验: (一)青年女子甲从左向右走来。 (二)青年女子乙从右向左走来。 (三)她们相遇了,握手。甲用手指点 着。 (四)一幢有宽阔台阶的白色大建筑 物。 (五)两个人走向台阶。
这样连接起来的片断在观众眼中变成了一个 不间断的行动: 两个青年在路上碰见了,甲请乙 到附近一幢房子去。实际上, 每一个片断都是 在不同地点拍摄的。每个地点相隔很远毫无关 联。虽然这些片断是在不同的地方拍摄的, 可 是在观众看来却是一个整体,在银幕上造成了库 里肖夫所谓的 "创造性地理学"。 这里利用人们 的错觉把不同时空的片断构成一个整体,蒙太奇 的分解组合功能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爱森斯坦曾强调指出:把无论两个什么镜头对列在 一起,就必然产生新的表象、新的概念、新的形象。通 过镜头的对列冲突,产生新的意义,以引导观众的理性思 考。 上面讲的是蒙太奇语言叙事和表意上的特性,充 分运用这些特性来组织结构镜头,把拍摄下来的一个 个镜头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和创作者的意图进行组合 排列,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艺术整体,这就 是编辑的目的和意义。
《火车进站》仅仅是一个单一机位、单一视点 的长镜头,在上上世纪的那个年代,能够把实 物搬上屏幕,已是非常的不简单了。引起世界 上再次轰动的是美国电影学家鲍特,他在旧片 库里翻出《火车出动》、《摆开水龙》、《向 火进攻》,并在摄影棚里补拍《火中救人》的 镜头,剪接成了一部电影《美国消防队员的生 活》。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蒙太奇概念的电 影。
怎么去评判电视画面的造型
看画面造型元素 基本的元素:景别、角度、高度、构图 高级的元素:光影、色调、运动、节奏、 包装
什么是固定画面?
固定画面是指摄象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 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 视画面。
《电视摄像》课程笔记
![《电视摄像》课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553faa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c.png)
《电视摄像》课程笔记第一章摄像概述1.1 摄像初体验摄像,是指通过摄像机将现实世界的场景记录下来的过程。
它是一种视觉艺术,通过画面传达信息、讲述故事、表达情感。
对于初学者来说,摄像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它不仅需要掌握摄像机的操作技巧,还需要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1.2 摄像艺术的历史发展摄像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的人们通过摄影术记录下静态的画面。
随着技术的发展,动态影像逐渐成为可能。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展示了电影,标志着摄像艺术的诞生。
此后,摄像艺术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的演变,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3 三脚架的架设与使用三脚架是摄像过程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它能够稳定摄像机,保证拍摄画面的平稳。
在使用三脚架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三脚架,确保其承重能力与摄像机相匹配。
然后将摄像机安装在三脚架的云台上,调整好摄像机的角度和方向。
在拍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三脚架的高度和倾斜度来实现不同角度的拍摄。
第二章基本操作2.1 摄像机的持机方式和要领持机方式对于保证画面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正确的持机方式能够帮助摄像者更好地控制摄像机,从而拍摄出稳定清晰的画面。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持机方式及其要领:- 握持式:双手握住摄像机,左手握住摄像机底部,右手握住摄像机侧边,食指放在录制按钮上。
保持双臂贴近身体,增加稳定性。
- 肩扛式:将摄像机放在肩膀上,左手握住摄像机底部,右手握住摄像机侧边,通过取景器观察拍摄画面。
保持身体稳定,可以通过墙壁或树干等固定物体来增加稳定性。
- 三脚架式:将摄像机安装在合适的三脚架上,调整好摄像机的角度和方向。
使用三脚架可以确保画面的稳定性,特别是在长时间拍摄或需要精确拍摄的情况下。
2.2 摄像机的拍摄角度拍摄角度是指摄像机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角度。
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氛围。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拍摄角度及其效果:- 平视角度:摄像机与被拍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给人一种平等、自然的感觉。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https://img.taocdn.com/s3/m/c7646251866fb84ae45c8d5d.png)
在关系线的一侧可以选择三个顶端位置,这 三个顶端构成了一个底边与关系线相平行的三角 形。
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4)有助于对节目节奏的把握,有助于形 成画面的节奏变化。
(5)场面调度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 人物的内心活动。
(6)通过运动摄像的场面调度方法,有助 于形成长镜头纪实性拍摄。
(7)在现代的大型运动会、综艺晚会及演 播室节目等的转播制作过程中,统筹有序的场面 调度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1)电视场面调度克服了舞台调度视点固 定、视距不变的局限,可以引导观众从不同距离、 不同角度和不同视野去观看画面中的形象和内容。
(2)舞台场面调度仅限于舞台空间,电视 场面调度则是面向广阔的现实生活。
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3)与舞台调度相比,电视场面调度丰富 了人物调度的内容,增加了镜头调度。
1.利用被摄对象的运动变化改变原有轴线
1 1
2
2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 ‘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轴线制约了多视角多机位的设置,因为不 能打破“轴线规则”。那么如何克服“越轴” 的的制约呢,常用办法如下:
1.利用被摄对象的运动变化改变原有轴线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2.利用摄像机的运动来越过原先的轴线 通过2号摄像机的运动,使得不能直接衔接 的2号1号两个镜头,通过2-3-1的衔接显得流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理。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5.利用双轴线,越过一个轴线,由另一个 轴线去完成画面空间的统一。
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中,如果既存在关系轴线, 同时也存在运动轴线,在小景别构图时,我们通 常选择关系轴线,但在大景别构图时,要考虑以 运动轴线为主。
人民大2023电视摄像教程(第2版)PPT14
![人民大2023电视摄像教程(第2版)PPT14](https://img.taocdn.com/s3/m/9747682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6b.png)
1.电视场面调度
所谓电视场面调度,就是指导演为摄影机安排场景,以利于拍摄。利用场面调度,可以在荧幕上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渲染场面气氛,交代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场面调度通常是经过设计的,但是也有导演不刻意进行安排。电视场面调度借助于摄像机镜头所包含的画面范围以及摄像机的机位、角度和运动方式等,对画框内所要表现的对象加以调度和拍摄。
PART/01
1.动作剪接点
对于影视创作者来说,最具技巧性的是动作剪接点的确定。动作剪接点通常有以下几类。(1)消失剪接点:随着画面上运动主体的消失,观众的观看兴趣也消失了,此时切换镜 头,顺应了观众的收视心理。(2)出画入画:出画入画是指主体运动出画面和运动入画面。(3)姿态转换:把剪接点选择在画面主体的姿态发生转换的瞬间,观众会认为主体正在做动作,而感觉不到镜头的切换和剪接点的存在,从而实现动作的连续。(4)动作方向或速度变化:主体运动方向或者速度有明显的变化,可以作为好的剪接点。(5)动静转换:画面的主体发生动静或静动转换,转换的瞬间就是恰当的剪接点。(6)动作静止点或结束点:画面中物体的连续运动和人物的行为动作如果有静止点或结束点,那么以这个瞬间作为剪接点。
3.摄像机调度
摄像机调度的实质就是镜头调度。它是运用镜头的变化,如推、拉、摇、移等不同的运动方式,俯、仰、平、斜等不同的视角,以及远、全、近等各种不同景别的变换,来获得不同角度、不同视距的镜头画面,以展示人物关系和环境气氛的变化。一般来讲,若干衔接镜头,用同一个运动形式拍摄,画面会显得流畅;用忽而仰忽而俯的角度拍摄,会给人强烈的对立感觉。因此,摄像机调度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
PART/03
2.演员调度
演员调度,一般通过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的位置更替以及演员之间发生交流时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来获得画面的不同景别造型。场面调度的核心是演员的调度。演员调度主要包括:横向调度、正向或背向调度、斜向调度、向上或向下调度、斜向上或斜向下调度、环形调度和无定形调度。
第七章_电视场面调度
![第七章_电视场面调度](https://img.taocdn.com/s3/m/1ba8f1fbf90f76c661371a80.png)
用作的度调面场视电�二�
� � �
。一之节 环作工的要重其极是度调面场的序有筹统�中程过作 制播转的等目节室播演及会晚艺综、会动运型大在、7 �摄拍性实纪 头镜长成形于助有�法方度调面场的像摄动运过通、6 �动 活心内的物人示揭�格性物人画刻于助有度调现场、5
�
。度角和位机置设侧 一线轴系关的度角总容包在要都度角拍反外和拍反内如 比。排安位机行进向方同相的度角总在应度角他其�后 之定确度角总。度角佳最的容内剧戏现表分充是�度角 摄拍要主的的戏场一是度角总。现体来景全由常通�系 关的境环和物人的戏场这解了众观使了为是度角总定确 。度角向定即。度角总的戏场这现表定确 �况情度调员演的戏场这据根要师像摄�戏场一现表头镜 少多用论不。戏场几拍以可也�戏场一拍以可景场个一 。的成组景场干若由是都剧视电集一、)片事故(影电部一
�
度调面场是么什、一
。度由自的大很有具上 空时现表在�限局的框框台舞受不变多角视在 现表要主�别区大很有却度调面场的剧戏和但 。同相本基度调面场的中影电和度调面场的中 术艺视电。度调面场括包也中其�段手现表的 术艺影电了承继就始开从术艺视电。度调面场 影电自来度调面场视电。段手一这调面场用也 �样一影电和此因。性共些某有剧戏和术艺视电
则规线轴的中度调头镜、五
。乱混觉视成造。误错向方犯会就上接�接衔3、2、1头镜和能不 。了去左到跑乙�右画到跑甲�线轴系关了过越4头镜。的确正是都 �右画在乙�左画在甲�中面画在�侧一线轴系关于位3、2、1头镜
接不向方�线轴了过越 4头镜。右画向是终始向视物人中面画�侧一的线轴于处均3、2、1头镜
�下如举例法方本基的轴越将现 。梁桥的线轴过越是法方轴越。摄拍行进线轴 过越法方轴越用以可时这。式形图构的变多得 获而近�化变的置位的物人现表�"墙面四第" 现表来线轴过越想总�物人现表地面侧多�境 环现展的位方多度角多了为。制限种一是境环 现表的位方多对这�度角摄拍排安侧一的)线 轴向方和线轴系关(线轴在终始要机像摄�候 时的事件一或戏场一现表法方的头镜切分用在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总结(3篇)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f24c4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4.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电视摄像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和画面构图,提高学生的电视摄像水平。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摄像机进行拍摄,了解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规律,为今后的电视节目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1.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包括摄像机的开机、关机、镜头调整、白平衡调整、曝光调整等。
2. 画面构图:学习掌握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如画面比例、线条、形状、色彩等。
3. 景别、角度的拍摄:了解不同景别、角度的特点及其在电视画面中的作用。
4. 电视运动摄像:学习掌握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摄像技巧。
5. 光线与色彩的应用:了解光线、色彩在电视画面中的作用,掌握光线、色彩的运用技巧。
6. 电视场面调度:学习掌握电视场面调度的基本方法,提高电视节目制作水平。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1. 实验前,学生需熟悉实验器材和操作方法,了解实验目的和内容。
2. 实验过程中,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协调和指导。
3.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4. 实验结束后,学生需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了摄像机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熟练地开机、关机、调整镜头等。
2. 学生在画面构图方面,学会了运用画面比例、线条、形状、色彩等原则,提高了电视画面构图水平。
3. 学生在景别、角度的拍摄方面,了解了不同景别、角度的特点及其在电视画面中的作用,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景别和角度。
4. 学生在电视运动摄像方面,掌握了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摄像技巧,提高了电视画面动感。
5. 学生在光线与色彩的应用方面,了解了光线、色彩在电视画面中的作用,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光线、色彩。
6. 学生在电视场面调度方面,学会了电视场面调度的基本方法,提高了电视节目制作水平。
五、实验心得体会1.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电视摄像的重要性,掌握了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 7 摄像场面调度和基本规律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 7 摄像场面调度和基本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1ff0323e3b3567ec112d8a18.png)
2020/11/27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 学习单元7
21
2020/11/27
• 2.当关系线是倾斜 的或垂直的,摄像机 布局的三角形同样适 用
• 三角形布局原理的应 用情况,基本上都以 关系线是水平的作为 前提。但是电视节目 五花八门,拍摄对象 千变万化,关系线并 非永远是水平线一根, 它可能发生倾斜而与 水平线产生一定的夹 角,还可能发生机位 在高度上的不同变化 等,尽管如此,三角 形原理不仅都是适用 的,而且随着情况的 变化还不断得到扩展。
• (2)插入一些环境 空间中的实物特写作 为过渡镜头。
13
• 5.利用双轴线,越 过一个轴线,由另一 个轴线去完成画面空 间的统一
• 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中, 如果既存在关系轴线, 同时也存在运动轴线, 我们通常选择关系轴 线,越过运动轴线去 进行镜头调度。
2020/11/27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 学习单元7
2020/11/27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 学习单元7
24
• 3人L形布局
2020/11/27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 学习单元7
25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 学习单元7
12
2020/11/27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 学习单元7
• 4.利用插入镜头改 变方向,越过轴线
• 这种方法与上述第3 种方法相似,区别在 于插入镜头的内容和 景别有所不同。一般 来说,用于越轴拍摄 的插入镜头都是特写 镜头。我们可以以两 种不同情况来举例说 明。
• (1)在相同空间的 相同场景中,插入— 些方向性不明确的被 摄对象的局部特写画 面,使得镜头在轴线 两侧所拍的画面能够 组接起采。
2020/11/27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 学习单元7
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
![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https://img.taocdn.com/s3/m/c933f075f242336c1eb95e27.png)
第 八 章 : 电 视 场 面 调 度
1、电视场面调度与画面构图区别: (1)电视场面调度是在拍摄现场中对 人物和镜头总体设计和安排。 而画面构图是在场面调度的基础上, 现场中确定的视觉表现形式。 (2)电视场面调度是好是坏最终体现 在画面的视觉形象和构图的安排。 而画面构图流畅反映在场面调度的 结果。
4、三角形原理
(1)、概念 机位三角形布局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在所拍摄的 画面中,这两个被摄人物各自处于画面固定的 一侧,便于观众对方向性的统一认识,有助于 交待清楚逻辑关系。 (2)、三角形原理与轴线 三角形机位布局原理的首要规则,是选择关系 线(轴线)的一侧并始终保持在那一侧。 第一种外反拍三角形布局。 第二种内反拍三角形布局。 第三种平行三角形布局。
第 八 章 : 电 视 场 面 调 度
内反拍三角形布局
外反拍三角形布局
外反拍三角形
第 八 章 : 电 视 场 面 调 度
2号机
平行三角形布局
第 八 章 : 电 视 场 面 调 度
2 号 机
2 号 机
主观拍摄三角形
(3)、三角形的运用
1.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与被采访者 “面对面”交谈。 2.当关系线是倾斜的或垂直时。
(1)主体运动轴线:被拍摄主体运动方向所 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称主体运动轴线。
第 八 章 : 电 视 场 面 调 度
运动轴线
(2)人物方向轴线:处于静态的人物视线与所 观看到的物体之间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称人物 方向轴线。
第 八 章 : 电 视 场 面 调 度
视线方 向轴线
(3)人物关系轴线:两人物头部间交流线所构 成的关系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称人物关系轴线。
电视场面调度轴线规律及机位三角形原理课件
![电视场面调度轴线规律及机位三角形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721aa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2.png)
插入镜头是指在越过轴线之前,先插 入一个与越过轴线无关的镜头,以缓 解越轴带来的突兀感。
使用反打镜头是指在越过轴线之后, 立刻拍摄对方的反应镜头,以保持画 面中人物或物体的方向一致。
03
机位三角形原理
Chapter
机位三角形原理的概述
定义
机位三角形原理是指在电视场面调度中,通过合理安排摄像机的位置和角度, 形成一种类似于三角形的拍摄布局,以实现场景的有效表现和观众的视觉引导 。
02
轴线规律
Chapter
轴线的概念
01
轴线是电视场面调度中,为了保持摄像机的方向一致性,规定摄像机放置在拍摄 对象的相对位置的一条无形的线。
02
在实际拍摄中,摄像机通常要遵循轴线规律,以确保画面中人物或物体的方向一 致,增强画面的连贯性和观众的观感。
轴线的分类
根据轴线的性质和作用,可以将其分为直线性轴线和曲 线性轴线。
案例三:综艺节目中的场面调度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综艺节目中的场面调度需要适应节目形式和内容,通过灵 活多变的调度手法,提高节目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综艺节目的场面调度相对更为复杂多变,需要适应不同的 节目形式和内容。导演需要充分了解节目特点和嘉宾个性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度安排。在遵循轴线规律 和机位三角形原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拍摄手法和剪 辑技巧,突出节目的亮点和看点,提高节目的观赏性和娱 乐性。同时,还需要注意现场安全,确保拍摄顺利进行。
案例二:电视剧中的场面调度
总结词
电视剧中的场面调度需要结合剧情和人物关 系,通过细腻的调度手法,营造出特定的氛 围和情感,增强观众的观剧体验。
详细描述
在电视剧中,场面调度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操 作,更是艺术层面的表达。导演需要通过对 演员走位、镜头切换、场景布置等方面的细 致安排,将剧情和人物关系巧妙地呈现出来 。通过合理的轴线规律和机位三角形原理, 实现场景之间的流畅过渡,营造出特定的氛 围和情感,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剧情。
第七章 导演的场面调度
![第七章 导演的场面调度](https://img.taocdn.com/s3/m/27b3ce17ff00bed5b9f31d70.png)
第二节 综艺晚会的场面调度
摄像机的调度 综艺晚会的场面调度 演员的调度
具有一般的介绍功能
影视剧中常用方式 具有故事转折的含义
2、沿纵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景深调度
影视剧区别于舞台剧最主要的形式。它包含 纵深的演员调度和纵深摄像机的调度。
穿越式景深调度
突出主体的纵深调度 往返式纵深调度
过场戏的过渡方式
引发一段戏剧故事 暗示故事的转折
3、被摄主体的斜线调度和交叉调度 在影视作品中,用斜线调度来表现动感强烈的 镜头。
2、通过跟移镜头可以表现镜头的纵深 移镜头可以代替观众的眼睛 可以作为剧中人的视线
3、移动摄影会产生强烈的动态效果
对高速运动物体的追随
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逆向运动
4、通过曲线运动,可以表现镜头的半圆、圆形调度, S形调度,螺旋形调度。
5、移动镜头有使静物化为动的功能
三、场面的综合调度
(一)戏剧情节相同或相似的重复性场面调度
第七章 导演的场面调度
第一节 电视场面调度
摄像机的调 度 电视的场面调度
被摄主体的调度
导演在场面调度的过程中,一般最基本的处 理方式是单个镜头的场面调度和一个场景的场面 调度两种主要处理方式。
一、单个镜头的场面调度形式
1、被摄主体的场面调度
被摄主体沿上下画框平行移动的方式
穿越式的横向调度
突出主体的横向调度 被摄主体往返式横向调度
《阿甘正传》中,导演多次使用这种调度。 重复性调度是电视剧中常见的导演处理方式。
(二)前后呼应的场面调度
这种调度表现为剧情或人物关系发生变化以后,在同一地 点,不同时间的戏剧段落中出现的表现同一类主题的导演调度 手法。常用于节目的开头和结尾。
场面调度12271ppt课件
![场面调度1227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ed28f3783e0912a3162a5e.png)
第
离和不同的视野去观看画面中的形象和其表
二
达的内容;
节
2、可以使观众从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
电
的观察现实生活;
视
3、场面调度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
场
4、场面调度具有很大的强制特性。
面
.
调电
度
视 场
三、场面调度的主要作用
面 1、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增强电视画
调 面的概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度 2、渲染气氛,通过场面调度创造特定的情
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我身旁 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
.
角电
形 原 理
第 三 节
视 场 面 调
一、轴线问题 1、什么是轴线
轴线是电视摄像和电视编辑制作时
轴度
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则线。
线
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
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地位和演
一
员之间的交流等表演活动进行艺术处理和安
节
排。
场
2、来自于电影。借用到电影艺术中之后,
面 调
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即导演引导观
度
众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去观察银幕上的活动
的
.
二、场面调度的内容 影视场面调度包括人物调度和镜头调 度两个方面,具体为:
1、演员调度:通过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位 置变化及演员之间发生交流的动态与静态变化, 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示人物关系 和情绪变化等,以获取艺术效果
生原地跳接的感觉 4、5:外反拍镜头或过肩镜头,以中、近景、
特写为主 6、7:内反拍镜头或正反打镜头,以中、近景、
实验6_电视场面调度
![实验6_电视场面调度](https://img.taocdn.com/s3/m/31e8dbebb8f67c1cfad6b802.png)
实验六电视场面调度【实验目的】1.理解电视场面调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了解轴线规则与机位设置的三角形布局原理;3.掌握克服“越轴”问题的常用方法。
【实验设备】1.DSR-250P摄像机每组一台2.DVCAM或DV录像带每组一盘3.电池、麦克风每组一套4.三脚架【实验原理】一、电视场面调度场面调度,源自于法文,原是一个戏剧艺术的专业术语,其法文原意是“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
用于舞台剧中,有“人在舞台上的位置”之意,实际上是导演对一个场景中的演员行走路线、站位、姿态等进行艺术调度处理。
如:春节晚会的各类舞台节目及节目间的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是指借助于摄像机镜头对被摄体进行现场画面创作的处理。
包括:人物调度和镜头调度两方面。
(一)人物调度指拍摄中安排现场中人物运动方向、座位及人物间的关系等视觉画面形象。
(二)镜头调度指拍摄中安排摄像机镜头拍摄的取景范围、机位、角度和运动方式等现场拍摄方式称镜头调度。
二、轴线规则(一)轴线的定义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与运动轨迹及不同被摄对象之间的空间方位关系所形成的一条假想的向量线,有视力轴线、运动轴线和关系轴线三种。
1、视力轴线(Eyesight Axis)当屏幕中的人物存在向屏幕两侧的观望动作时,那么视觉力将在屏幕上形成一条虚拟的向量线,这条虚拟的线条叫做视力轴线。
图1 指向屏幕两侧的视力轴线2、运动轴线(Action Axis)当主体朝着屏幕两侧具有运动行为时,由这种运动态势所形成的向量线叫做动作轴线或运动轴线。
图2 指向屏幕两侧的运动轴线3、关系轴线(Relation Axis)当屏幕上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关系紧密的拍摄对象时,这些形象之间所形成的表明其空间关系的线条,叫做关系轴线。
图3 人物在场景空间中的关系轴线(二)轴线规则视力轴线、运动轴线和关系轴线是镜头调度时机位的分界线和禁止线,一般来说,摄像机不能跨越这条禁止线,这就是轴线的基本规则。
电视摄像的场面调度
![电视摄像的场面调度](https://img.taocdn.com/s3/m/c8f01636ed630b1c59eeb533.png)
在关系线的一侧可以选择三个顶端位置,这 三个顶端构成了一个底边与关系线相平行的三角 形。 摄像机的机位可以设置在这个三角形的三个 顶端位置上,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三角形机位布 局,这就是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又称为三角 形布局。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围绕两个被摄人物和一条关系轴线,能够形 成两个三角形布局。 当我们进行镜头调度和画面组接时同样必须 遵守轴线规则,不能从一个三角形机位切换到另 一个三角形布局。否则,就会产生越轴的问题和 人物位置方向上的混乱。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本章思考与练习题 1.请举例说明电视场面调度和戏剧场面调 度的异同。 2.电视场面调度主要有哪些作用? 3.什么是轴线?何为轴线规则? 4.请结合实例谈谈怎样克服“越轴”问题? 5.何为三角形原理?三角形原理有哪几个基 本变化形式?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5.利用双轴线,越过一个轴线,由另一个 轴线去完成画面空间的统一。 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中,如果既存在关系轴线, 同时也存在运动轴线,在小景别构图时,我们通 常选择关系轴线,但在大景别构图时,要考虑以 运动轴线为主。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以一个保持连续运动并具有一定运动方向的 物体为例,当我们遵照轴线规则变化拍摄角度时, 在两两相连的镜头中将产生以下三种方向关系: (1)用摄像机的平行角度或共同视轴角度, 画面中的运动对象的方向将完全相同。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2)在轴线一侧设置两个互为反拍的机位, 画面中运动对象方向一致,但其正背、远近不同。
电视场面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https://img.taocdn.com/s3/m/dd571d7201f69e3143329451.png)
7-3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 一、轴线问题 • 所谓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
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 直线(见图7—1)。
• 轴线示意图
•
以视线为轴线
• 运动方向为轴线
• 以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线为轴线
7-3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 在实际拍摄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电视画面 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摄像机要在 轴线一侧180°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 调度景别,这即是摄像师处理镜头调度必须遵 守的“轴线规则”。
7-2 电视场面调度
• 电视场面调度就如同是节目摄制的指挥图,以最 大限度地调动拍摄现场允许调动的人、机因素, 通过更典型、更理想的画面形象表现内容和主题。
7-2 电视场面调度
• 电视剧类场面调度和新闻纪实类场面调度是比较 常见的两种类型
• 电视剧类场面调度可以导演、安排,对调度本身 进行重复和改动;
7-3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 要防止剪辑时上下镜头之间出现歧义,电视摄像 师要对场面调度主要是镜头调度的原则、方法非 常清楚,在拍摄过程中对摄像机的调度要符合镜 头匹配的原则。否则,前期拍摄的疏忽大意就可 能给后期编辑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会出现镜头 无法进行组接的问题。
• 出现问题是在将两个镜头组接时 • (看轴线演示)
• 画面构图是在拍摄现场确定的,是在已确定后的场 面调度基础上产生的,是对调度停当后的被摄对象 的视觉表现形式。
• 这两者之间是既相区别又有联系的。
第一节 总结
• 场面调度的渊源 • 场面调度一词出自法文-Mise-en-scene • 意指:摆在适当的位置 • 舞台剧-人在舞台上的位置 • 在影视艺术中-演员和镜头(机位)的调度 • 艺术节目-演员和镜头都调度-最佳艺术效果 • 纪实节目-镜头调度为主-真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合理越轴的方法
1、越轴:摄像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到轴线的 越轴:摄像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
另一侧区域进行拍摄。越轴后拍摄的画面与原先画 另一侧区域进行拍摄。
面中的位置和方向不一致, 面中的位置和方向不一致,一般情况下无法进行后期 画面直接组接,否则会发生视觉混乱。 画面直接组接,否则会发生视觉混乱。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视场面调度 第二节 轴线规则 第三节 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 学生应达到
1、了解场面调度的定义 、 2 、 了 解 场面调 度在电 视 画面拍摄中的作用 3、掌握轴线规则和镜头 、 调度的三角形原理
第十周周五前以班为单位统一交实验报告, 第十周周五前以班为单位统一交实验报告,第十一周周五前交作品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二节 场面调度的轴线规则
一、镜头调度中的总角度
总角度:用一个镜头表示一个重要场景的角度。 总角度:用一个镜头表示一个重要场景的角度。 确定总角度是为了使观众了解这场戏的人物和环境 的关系,通常由全景来体现。总角度是一场戏的主 的关系,通常由全景来体现。总角度是一场戏的主 要拍摄角度,是充分表现戏剧内容的最佳角度。 要拍摄角度,是充分表现戏剧内容的最佳角度。总 角度确定之后, 角度确定之后,其他角度应在总角度的相同方向进 行机位安排。比如内反拍 外反拍角度都要在包容 内反拍和 行机位安排。比如内反拍和外反拍角度都要在包容 总角度的关系轴线一侧来设置机位和角度。 总角度的关系轴线一侧来设置机位和角度。
如拍一辆汽车向画右行驶, 如拍一辆汽车向画右行驶,中间插一个正向镜头方向行驶 的正面镜头,下一个镜头即可越过轴线进行拍摄。 的正面镜头,下一个镜头即可越过轴线进行拍摄。 镜头1汽车向画右行驶,中间加镜头2向正前方行驶, 镜头1汽车向画右行驶,中间加镜头2向正前方行驶,镜头 汽车向左行驶,虽然跳了轴,但有镜头2作隔离, 3汽车向左行驶,虽然跳了轴,但有镜头2作隔离,不显得 方向错误。若在镜头1里看到汽车调头,则镜关3 方向错误。若在镜头1里看到汽车调头,则镜关3可以越过 轴线。 轴线。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在用分切镜头的方法表现一场戏或一件事的时候, 在用分切镜头的方法表现一场戏或一件事的时候 , 摄像机始终在轴线( 关系轴线和方向轴线) 摄像机始终在轴线 ( 关系轴线和方向轴线 ) 的一侧安 排拍摄角度, 这对多方位的表现环境是一种限制。 排拍摄角度 , 这对多方位的表现环境是一种限制 。 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现环境, 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现环境 , 多侧面地表现人物 总想越过轴线来表现画面内容, , 总想越过轴线来表现画面内容 , 表现人物的位置 的变化, 获得多变的构图形式。 的变化 , 获得多变的构图形式 。 这时可以用越轴方 法越过轴线进行拍摄。 法越过轴线进行拍摄。 越轴的核心:变位置、变内容、变视线等。 越轴的核心:变位置、变内容、变视线等。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镜头1总角度,镜头2 镜头1总角度,镜头2,3为外反拍角度,均位于 为外反拍角度, 总角度的一侧。 总角度的一侧。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二、轴线规则
1、轴线:由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 轴线:由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 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假定的直线。 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假定的直线。 2、轴线规则:为保证被摄对象在电视画面空间 轴线规则: 中位置和方向的正确, 中位置和方向的正确,摄像机要在轴线的一侧 (180度内 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 度内) (180度内)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4、有助于节目节奏的形成和把握。 、 中央台宣传片: 中央台宣传片:在恢弘雄壮的国歌声中 运用推、 航拍摄等多种镜头运动方式, [1]运用推、摇、升、航拍摄等多种镜头运动方式, 拍摄了天安门广场上国徽、国旗、人民大会堂等标 拍摄了天安门广场上国徽、 国旗、 志性建筑物。 志性建筑物。 运用推、航拍摄各民族青年男女、 [2]运用推、航拍摄各民族青年男女、蜿蜒曲折万里 长城等。 长城等。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4、轴线的意义
轴线是电视画面中形成人物位置关系、 视线左右 轴线是电视画面中形成人物位置关系 、 关系、 运动方向关系的重要表现手段, 关系 、 运动方向关系的重要表现手段 , 在后期编 辑中要根据这种人物位置、 辑中要根据这种人物位置 、 视线和运动方向关系 来进行镜头组接。 来进行镜头组接。
画面构图流畅反映的是场面调度好的结果。 画面构图流畅反映的是场面调度好的结果。
如:逆光,背景杂乱 逆光,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三、电视场面调度的特点
克服舞台调度视点固定、视距不变的局限性, 1、克服舞台调度视点固定、视距不变的局限性,引 导观众从不同距离、 导观众从不同距离、不同视野去观看画面中的形象和 内容。 内容。 2、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表现广阔空间。 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表现广阔空间。 3、具有多种丰富的人物调度手段和镜头调度手段。 具有多种丰富的人物调度手段和镜头调度手段。 4、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导演摄像意图) 具有很大的强制性。 导演摄像意图)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四、电视场面调度的主要作用
1、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增强电视画面的概 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 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如:全景展现一堂课 [1]全景:教室中全体同学在认真听老师讲课 全景: 中景: [2]中景:老师认真在写板书 [3]中近景:同学在认真记笔记 中近景: 中景: [4]中景:老师讲课和同学听课关系镜头
第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一节
一、电视场面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
广义和狭义) 定义 (广义和狭义 :对人物在电视画面中的走位和摄像机的拍 广义和狭义 摄机位、角度和景别的总体设计与安排。 摄机位、角度和景别的总体设计与安排。电视场面调度用 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叙述情节和表现思想。 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叙述情节和表现思想。 人物调度:对被摄人物的位置、动作和行动路线的设计。 人物调度:对被摄人物的位置、动作和行动路线的设计。 人物调度使被摄人物活动起来,满足内容表现的需要。 人物调度使被摄人物活动起来,满足内容表现的需要。 摄像机调度:对摄像机的拍摄机位、角度、 摄像机调度:对摄像机的拍摄机位、角度、景别及运动方 式的设计。即通过摄像机的运动, 式的设计。即通过摄像机的运动,对画框内的被摄物体加 以表现,不断调整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以表现,不断调整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轴线规则是形成画面空间统一、 轴线规则是形成画面空间统一、方向一致的基本条 件。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3、三种轴线 (1)人物关系轴线: 人物关系轴线 (1)人物关系轴线:指两人物交流线所构成的关 系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系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拍二人对 话交流时 ,分切成 若干镜头 ,摄像机 都要设在 关系轴线 的一侧。 的一侧。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2)人物视向轴线: (2)人物视向轴线:指静态时人物视线与所观看 人物视向轴线 到的物体之间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到的物体之间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右图为视向轴 镜头1 线,镜头1、2 、3均处于轴线 的一侧, 的一侧,画面 中人物视向始 终是向画右。 终是向画右。 镜头4 镜头4越过了轴 线,方向接不 上。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主体运动轴线: (3) 主体运动轴线:指被拍摄主体运动方向所 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机位)1 )1、 镜头 (机位)1、2 、3、4均位于轴 线的一侧是正确 的。其运动方向 始终是向画左, 始终是向画左, 镜头5 镜头5越过了轴线 不能和镜头1 ,不能和镜头1、 衔接。 2、3、4衔接。因 为没有看到转弯 就回来了。 就回来了。运动 轴线是镜头组接 必须遵守的。 必须遵守的。
如:截取一个人一天的一些代表性的片段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9
又如拍摄各种会议时,采用镜头调度, 又如拍摄各种会议时 ,采用镜头调度, 要拍摄的 镜头如下: 镜头如下: 会场的全景画面, [1]会场的全景画面,会标画面 主席台上的人物。 全景、中近景、特写) [2]主席台上的人物。(全景、中近景、特写) 主席台下坐的人物(全景、中近景、特写) [4]主席台下坐的人物(全景、中近景、特写) 主席台上主要人物发言画面(中近景) [5]主席台上主要人物发言画面(中近景) 听报告或记录画面( [6] 主席台下坐的人物 听报告或记录画面 ( 中近景或 特写) 特写)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二、电视场面调度与画面构图区别
1 、 电视场面调度是在拍摄现场中对人物和镜头 的总体设计和安排。 的总体设计和安排。
画面构图是在场面调度的基础上, 画面构图是在场面调度的基础上 , 呈现在电视画面 上的视觉形式。 先后关系) 上的视觉形式。 (先后关系)
2、电视场面调度是好坏最终体现在画面的视觉 形象和构图的安排上。 因果关系) 形象和构图的安排上。(因果关系)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是多种因素的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是多种因素的调度,形成了电视画面的 不同视觉效果,促进事件的发展并推动情绪的变化。 不同视觉效果,促进事件的发展并推动情绪的变化。 电视场面调度重点是人物和镜头的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重点是人物和镜头的调度,表现事件发 展和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典型化、 展和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典型化、富有表现 力的视觉形象,表达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 力的视觉形象,表达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 拍摄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时,重点是采用摄像机的 拍摄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时, 调度来弥补人物调度的不足或内容表现上的局限性。 调度来弥补人物调度的不足或内容表现上的局限性。而 电视剧、音乐电视、歌舞类节目、 电视剧、音乐电视、歌舞类节目、小品艺术类节目强调 人物调度和摄像机调度二者结合。 人物调度和摄像机调度二者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