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拼摆摆教学设计 孙佳
《拼拼摆摆》教案.doc

小学三年级美术《拼拼摆摆》教案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学生参与图形剪切、拼摆、粘贴等活动,初步掌握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形的分解、组合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联想和创作,拼摆出有创意的图形。
教具:多媒体课件及自制教具。
学具:剪刀、胶水、铅笔、作业用纸。
教学方法:观察法、自主探究、动手操作。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教具,激发兴趣。
2、课件演示,感知原理。
3、板书课题:拼拼摆摆。
二、讲授新课,探究发现1、学习图形分解、重组的方法。
画一画教学演示:用线条对圆形进行图形分割。
着重讲授不同线条的使用,图形的分块,大小的变化。
学生活动:分割后,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分割开的图形形状、大小的变化,让学生找到图形分割的方法。
剪一剪教学演示:剪切①画出的图形,先将图形分割成2块,教师进行拼摆练习。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拼摆的图形与范例对比,找出图形太少, 图形拼摆变化不多的原因。
教学演示:将图形分割成多块,教师进行摆拼。
学生活动:学生找出图形分割太多,拼摆困难的原因。
拼一拼教学演示,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拼摆造型。
2、探索发现,小结:剪时要注意剪4——6块为好、形状、大小、方向要有变化,以曲线为主、直线为辅。
三、学生活动,操作实践以圆形或者方形进行剪切,动脑筋,拼一拼,摆一摆,看看你能摆出什么有创意的图形。
温馨小提示:1、图形剪切4——6块。
2、拼摆时,不能增加,不能删减,即分与合的块数相同。
3、图形之间可以靠近一点,可以离开一些,但不要重叠在一起。
4、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哟贴一贴将拼摆的图形贴在这张纸上,然后根据下面的分类,让人物、动物、植物、其他更富有创意的图形分别贴在上面。
四、欣赏评析,交流感受1、在小组内评价,比比哪位同学拼摆的造型最有趣。
2、下位交流:去看看别组同学拼摆的图形,评选出你认为最新颖的造型。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拼拼摆摆》教学设计教案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拼拼摆摆》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剪纸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爱好;2.让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纸张剪裁的基本技巧,并能够制作一些简单的剪纸。
二、教学重点:1.剪纸相关知识的讲解;2.基本的剪纸技巧的讲解和操作方式。
三、教学难点:1.剪纸的初步制作过程,需要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2.对于准确的剪裁和细节的处理,学生的耐心和细致性要求较高。
四、教学内容:1.讲解剪纸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讲解剪纸的材料、工具和基本技巧;3.实际操作并示范制作一些简单的剪纸。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历史和文化背景部分可以通过PPT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剪纸的起源和发展;2.操作法:老师可以通过演示或者是指导,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剪裁操作,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剪纸技术。
六、教学准备:1.PPT课件;2.纸张、剪刀、铅笔和其它工具。
七、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剪纸作品,让学生对剪纸艺术有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部分可以采用PPT演示,让学生了解剪纸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剪纸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剪纸的美妙之处。
3.操作操作部分,首先简单的操作可以通过老师演示和指导的方式进行。
然后,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剪纸,比如花、小鸟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总结在操作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并简单地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八、板书设计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拼拼摆摆》教学设计教案。
精选数学小学《拼拼摆摆》教案

《拼拼摆摆》教案《拼拼摆摆》教案教学过程引入激趣:老师变魔术学生猜形状:同学们你们看(亮出手中的圆卡纸)这是什么?是吗?不全对!因为它是一张回变魔术的魔术纸!不相信你就来瞧瞧看!只要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说:一二三变我就变魔术生答:纸!老师用投影演示折、画、剪、拼(书中的图形),你们看这是什么?生答:花瓶、树金鱼…是吧,一张小纸片能变出这么多的东西厉害吧!那就给点掌声咯!谢谢、谢谢为了回报大家我就吧魔术的秘密告诉同学们,你们想学吗?那么就赶快打开书本一起来学习《拼拼摆摆》的魔术。
(出示课题)生:(掌声)好!学习新内容学习圆片的分解和摆拼:好我们先学习圆形纸片的制作,同学们请拿起你的纸片和剪刀!(用投影演示折、画、剪、拼)先对折纸片再画出要剪的形状最后剪下来各块小纸片就可以摆图形了。
同学们在你的桌面上试一试吧。
看看谁变得快!师巡查,辅导。
生:跟着老师一起来制作。
引导探索分法(分多少好)请一个最快摆好的同学的在投影仪上展示作品,师:大家说好看吗?是吗!那老师再考考你。
(再剪碎点小纸片)这个你又能摆吗?同学们,又试试看生:(停手,看背投屏幕)答:好生:剪和摆引导:师问:把纸片分多了几块好不好拼图呢?比起上次的那个易拼?为什么呢?生答:难了,以为小了很多碎可很多!表扬:这么难的问题也想到,真聪明!鼓掌生:鼓掌自主探索:那我们再来做一做难点的方形纸片,看它又会变什么呢?不如我做了再回答!师巡查,辅导生:制作问:大家说一说它该剪成几块好?想一想每一块的形状又是怎样?一定要按照书的剪法吗!我们再剪一剪摆一摆比较比较。
师巡查,辅导生:思考、制作3分钟后请两位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剪时要注意剪4——6块为好、形状、大小、方向要有变化,以曲线为主、直线为辅。
五块!我剪的是…形、不一定,可以摆…拓展:那其他形状同学们会不会呢?好!不如我们来比一比看!(课件展示:各组在5分钟内用两个自选形状拼图。
给出几个形状(参考)生答:能评价选大魔术师:每位同学都有颗,把你的小星星贴到你喜欢的作品上!教师揭晓,访问得奖者和评委。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拼拼摆摆》教学设计教案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拼拼摆摆》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拼贴和构图的基本概念和要素,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2.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和手眼协调能力,为后续更为复杂的美术创作打下基础。
3.通过对拼贴材料的选择和组合,培养学生对颜色、形状、纹理等审美意识的培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观察和分析形状、线条、颜色等要素的能力。
2.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手工和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和组合的审美意识。
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对颜色、形状、材料等元素的敏感性和创造性。
2.如何教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遵循构图原则和审美规律。
教学策略1.通过示范、讲解、运用习作等方式结合理论和实践,使学生能够认识各种材料的特性和用途,掌握各种拼贴方法,培养细致入微、耐心细心的品质。
2.以情境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美丽、新奇、有趣的事物,感知和领会主题要素,绘制自己所见所感所思的图画。
3.通过观察、思考、讲解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构图原则,理解布局、比例等基本概念和技法。
4.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自由发挥思维能力,创新性地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进行拼贴创作,达到多层次、综合性的审美效果。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导入情境以自然中多样的风景为线索,提前给学生观察一些生动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这些风景进行认识和感受,进而探索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第二步:讲解拼贴的概念和基本原则1.清晰讲解拼贴的概念和构图的基本原则。
2.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多种风景图片,掌握和运用拼贴构图的基本要素。
第三步:运用习作1.根据各种元素特性,分别选择纸张、布条、泡沫等材料,放在案板上展示给学生。
2.以“用小碎片拼出大世界”为主题,现场演示一种拼贴方法,并让学生现学现做。
3.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喜好,将不同形状、材质、颜色的材料进行自由组合和拼贴,呈现多种不同的拼贴构图风格。
第四步:创作环节1.让学生自行设计并绘制一幅有关“用小碎片拼出大世界”的画,画风可以依据自身喜好和素养展开发挥。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06课 拼拼摆摆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06课拼拼摆摆[分析]拼拼摆摆一、教材分析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06课拼拼摆摆拼拼摆摆是一种学生喜爱并乐于参与的活动。
本课拼拼摆摆即将圆形或方形纸片先剪割成块,再拼摆粘贴构成新的图形,拼拼摆摆是根据现代图案“平面构成”的原理,结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美术教学实际而选用的课题,将一些抽象的理论融贯于构思、设计和实际操作的活动之中。
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方法,拼拼摆摆是促进学生形象思维、想像力、表现力、创造力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材拼拼摆摆分别呈现了圆形和方形的分解构成图例,由圆形的对折分解到方形的任意剪割体现了一个梯度。
教材范例给出了以下信息:1. 将纸片分解剪割时注意形状、大小、方向的变化;2. 分解方法多样化,可以对折剪也可以任意剪割;3. 分解次数不宜太多,3~5次为宜,割裂成4~6块最佳;4. 同一剪割方法可以拼摆出人物、动物、植物等不同的造型,注重求异、创新。
二、教学目标*学生参与剪割、拼摆、粘贴等活动,初步掌握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设计本课拼拼摆摆教学应重视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尝试、探究。
可通过教学演示、指导看图、作品赏析、同伴互助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感悟和体验中掌握剪割和造型要领。
教学时可创设小组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体验集体活动和与人协作的快乐。
1. 教学演示,变变图形。
激发学习兴趣,初步感知制作方法。
教师可任选一种形状的纸片进行教学演示,演示过程应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最好在幻灯机上进行。
如教师先作分解演示,然后让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拼摆造型,充分感受反复摆弄、图形变幻的奇妙和乐趣。
2. 自主探究,尝试制作。
以教材为载体,指导观察教材图片,阅读学习提示,思考讨论拆分图形和重新造型的方法要领有哪些?自己尝试选择喜欢的方形或圆形纸片进行拆分造型。
3. 发现问题,质疑解疑。
拼拼摆摆中班科学教案

拼拼摆摆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到物体的重量差异,并能够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其轻重。
2. 学生将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和互动的方式,发展观察力、探索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将培养出团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提高社交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物体的轻重比较。
2. 实践探索活动:借助秤称量物体的重量。
三、教学过程【导入】1. 引入话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玩一个关于轻重的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2.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样的物体重?什么样的物体轻?【探究】1. 导师将两个物体放在桌上,一个较大的羽毛球和一个小石头,请学生先观察,然后说一说这两个物体哪个更重,哪个更轻。
2. 导师将两个物体放在手上,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然后请他们表达感受。
3. 导师将两个物体放在秤上,称量他们的重量,并告诉学生他们的轻重差异。
4. 导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问:“你们能猜一猜其他的物体轻还是重吗?”【实践】1. 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给出两个物体,让小组成员讨论、观察、猜测这两个物体哪个更轻,哪个更重。
2.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前称量物体,并向全班呈现自己的结论。
3. 全班共同讨论对比各小组的结论,并找出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总结】1. 导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并提醒学生: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重量,有些物体会更重一些,有些物体会更轻一些,所以我们要用心去观察和感受。
2. 导师鼓励学生说出他们在实践探索中发现的不同现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得以观察不同物体的轻重差异,并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了用秤称量物体重量的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意识。
通过自主探索和观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探索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本课程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索的兴趣,为他们日后的科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六课拼拼摆摆

第六课拼拼摆摆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作的欲望。
教材分析:拼拼摆摆式一种学生喜爱并乐于参与的活动。
本课即将圆形或方形纸片先剪割成块,再拼摆粘帖构成新的图形,是根据现代设计“平面构成”的原理,结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美术教学实际而选用的课题,培养学生图形创意表现的能力。
这种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方法,是促进学生形象思维、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地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参与剪切、拼摆、粘帖等活动,初步掌握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
【学习重点】掌握形的分解组合方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学习难点】制作中把握纸片剪割的形状、大小、方向的变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法
【课前准备】
范画、课件、铅笔、彩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小学美术教案-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06课拼拼摆摆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06课拼拼摆摆[分析]拼拼摆摆一、教材分析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06课拼拼摆摆拼拼摆摆是一种学生喜爱并乐于参与的活动。
本课拼拼摆摆即将圆形或方形纸片先剪割成块,再拼摆粘贴构成新的图形,拼拼摆摆是根据现代图案“平面构成”的原理,结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美术教学实际而选用的课题,将一些抽象的理论融贯于构思、设计和实际操作的活动之中。
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方法,拼拼摆摆是促进学生形象思维、想像力、表现力、创造力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材拼拼摆摆分别呈现了圆形和方形的分解构成图例,由圆形的对折分解到方形的任意剪割体现了一个梯度。
教材范例给出了以下信息:1. 将纸片分解剪割时注意形状、大小、方向的变化;2. 分解方法多样化,可以对折剪也可以任意剪割;3. 分解次数不宜太多,3~5次为宜,割裂成4~6块最佳;4. 同一剪割方法可以拼摆出人物、动物、植物等不同的造型,注重求异、创新。
二、教学目标 *学生参与剪割、拼摆、粘贴等活动,初步掌握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设计本课拼拼摆摆教学应重视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尝试、探究。
可通过教学演示、指导看图、作品赏析、同伴互助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感悟和体验中掌握剪割和造型要领。
教学时可创设小组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体验集体活动和与人协作的快乐。
1. 教学演示,变变图形。
激发学习兴趣,初步感知制作方法。
教师可任选一种形状的纸片进行教学演示,演示过程应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最好在幻灯机上进行。
如教师先作分解演示,然后让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拼摆造型,充分感受反复摆弄、图形变幻的奇妙和乐趣。
2. 自主探究,尝试制作。
以教材为载体,指导观察教材图片,阅读学习提示,思考讨论拆分图形和重新造型的方法要领有哪些?自己尝试选择喜欢的方形或圆形纸片进行拆分造型。
3. 发现问题,质疑解疑。
拼拼摆摆 幼儿园教案

拼拼摆摆幼儿园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和颜色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2. 教学准备
1.五颜六色的积木
2.编号、颜色对应的小卡片,分别为1-5和红、黄、蓝、绿、橙
3.绘本《拼拼摆摆》
3.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老师拿出绘本《拼拼摆摆》,向幼儿们介绍故事情节,引入今天的主题——拼积木。
第二步:组队
老师把所有幼儿分为5组,每组5个人,每个人拿到一张小卡片,并按照卡片上的编号自觉排成小组。
第三步:游戏规则
在游戏开始前,老师向孩子们介绍规则:
1.每个小组会得到不同颜色的积木。
2.带领这个小组的孩子要根据小组的颜色,指挥大家在规定时间内拼出
自己颜色的积木。
3.时间到后,每个小组展示拼好的积木,如果拼错则要重新拼。
4.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尝试拼其他颜色的积木,但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完
成。
第四步:游戏开始
老师宣布游戏开始,大家开始认真拼积木,并在时间内完成任务。
第五步:展示积木
老师依次邀请每组幼儿展示他们拼出来的积木,并分别为每个组点评,鼓励幼儿们。
第六步:总结
老师带领幼儿们回顾本次游戏的经验,总结团队合作、认识数字和颜色、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收获。
4. 教学评估
1.学生在游戏中能否认真地观察、思考和尝试。
2.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3.学生在总结过程中对本节课的收获有什么自我的反思和评价。
5. 参考文献
《拼拼摆摆》。
拼拼摆摆教案幼儿园

拼拼摆摆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认识一些物品的名称,掌握简单的拼音和笔画,并能够运用学会的知识进行玩乐,达到在幼儿园阶段初步形成汉语基础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1.《拼音表》的认知2.简单的拼音和笔画练习3.音、形、义结合记忆物品名称4.拼音、笔画复习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掌握简单的拼音和笔画,并运用这些知识认知物品。
2.教学难点:使幼儿能够运用拼音、笔画记忆、认知不同的汉字,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幼儿接触拼音、笔画,增加趣味性。
2.通过唱歌、手语等形式再次印象深刻。
3.让幼儿互相配对拼音和汉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导入我们与幼儿简单交流后,老师先向幼儿问大家喜欢吃哪些水果,最后将这些水果名称展示在教室墙上,引出本节课要学的知识。
2.活动一:认识《拼音表》老师通过逐个介绍和音乐引进《拼音表》,辅以拼音歌唱,让幼儿认识其中每个拼音。
3.活动二:学习几个汉字、笔画和发音老师通过在黑板上描出简单汉字,让幼儿辨认、认读汉字,并传授其笔画规律。
最后辅以动作引出相对应汉字的发音,让幼儿学会几个汉字的拼音。
4.活动三:音、形、义结合(创意拼字游戏)我们将一些常见物品(如苹果、桌子、苗条等)的汉字拆分下来,在卡片上标注其拼音,并将卡片派发给幼儿。
此时老师每拍两下掌,同学就要快速户外搜索找到相对应的卡片,并完成一次完美配对。
5.活动四:复习巩固老师设计了一个拼音记忆小游戏,让幼儿将已经学过的拼音重新串起来,同时对老师设置的笔画规则进行查漏补缺。
6.结束老师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幼儿们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并向家长提出反馈意见。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次课,大多数幼儿已经掌握了几个常见汉字的笔画规律和拼音,同时在训练中获得了充分激励,并挑战自己的汉语认识能力。
同时老师也借助游戏化的形式将学习状况向家长进行了反馈。
关于《拼拼摆摆》的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所以,我们一定重视美术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以就让学生只去追求科学理论,艺术感情相同重要,共同提升才是一个全素质的人材。
拼拼摆摆
教课目的
1、学生参加剪割、拼摆、粘贴等活动,初步掌握形的分解与组
合方法,提升着手能力。
2、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想和创建能力、审美能力。
3、感觉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课重难点
1、掌握形的分解组合方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想和创建能力。
2、感觉同一分解不一样组成的欢乐。
教课准备剪刀、胶水、绘画纸
教课课时一课时
教课过程
一、组织教课
二、教课演示,变变图形
1、老师这有张圆形的纸片,同学们注意察看经过我随意的剪割
后会有什么变化。
2、教师进行教课演示。
3、还有哪位同学有更新奇的摆法?1—2 名学生
三、自主研究,试试制作
1、请同学们察看书上的图片,并思虑议论拆分图形和从头造型
的方法要领有哪些 ?
2、自己试试选择喜爱的方形或圆形进行拆分造型。
四、发现问题,怀疑释疑
1、在造型的时,你们感觉纸片剪成几块造型?3—5
2、在造型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五、学生活动
1、重申在造型过程中,不可以有半点遗漏,即分与合的块数相同。
2、重申频频拼摆后再进行粘贴。
3、个体或分组方式随机进行,鼓舞勇敢地想象创建。
六、赏识评析
1、在小组内评论,比比哪位同学拼摆的造型最风趣。
2、下位沟通去看看别组同学拼摆的图形,评比出你以为最新奇
的造型。
3、展现作品把学生介绍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
【对于《拼拼摆摆》的小学三年级美术教课设计】。
拼拼摆摆教案

拼拼摆摆教案教案标题:拼拼摆摆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拼图游戏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2. 学生能够通过摆放拼图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与沟通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不同拼图的形状和颜色。
2. 学生能够按照给定的示例完成拼图。
3. 学生能够合作与沟通,共同完成一个大型拼图。
教学准备:1. 拼图游戏材料:包括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拼图块。
2. 示范拼图:选择一个简单的示范拼图,以便学生能够理解游戏规则和目标。
3. 分组标识: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标识,以便学生能够分组合作完成大型拼图。
4. 讨论问题:准备一些问题,以便在游戏结束后与学生进行讨论,加深他们对拼图游戏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介绍拼图游戏的目的和重要性,强调观察力、专注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2. 展示示范拼图,并解释游戏规则和目标。
探究(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发拼图材料和分组标识。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拼图块的形状和颜色,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拼图块的特征。
3. 示范如何完成一个简单的拼图,引导学生按照示例完成自己的拼图。
实践(20分钟):1.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些简单的拼图,鼓励他们通过互相讨论和协作来解决问题。
2. 演示如何摆放拼图块,让学生尝试摆放自己完成的拼图。
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完成的拼图作品,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2.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游戏过程,讨论他们在观察、拼图和摆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拼图游戏对他们的观察力、专注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拼图游戏,并与其他小组交换游戏进行挑战。
2. 组织学生参与大型拼图比赛,鼓励他们在团队中充分发挥合作和沟通能力。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拼图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态度。
2. 评估学生对拼图块形状和颜色的识别能力。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拼拼摆摆》教学设计教案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拼拼摆摆》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习基本的圆形和方形的拼放,培养学生对颜色、形状等美术元素的感知能力。
•学习基本的剪贴技巧,掌握剪贴工具的使用技巧。
•学习如何将不同颜色、形状的纸张剪贴拼接成符合主题的作品。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能够感知和描述作品中各种视觉元素。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自主设计创作出符合主题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向他人展示和谈论自己的作品。
1.3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爱美之心,提高对美的敏感程度。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促进学生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拼拼摆摆》。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学习基本的圆形和方形的拼放,培养学生对颜色、形状等美术元素的感知能力。
•学习基本的剪贴技巧,掌握剪贴工具的使用技巧。
•学习如何将不同颜色、形状的纸张剪贴拼接成符合主题的作品。
3.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自主设计创作出符合主题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向他人展示和谈论自己的作品。
4.1 教学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教学场所(教室或画室)2.在教师指导下准备教具和材料(A4纸、彩色纸、剪刀、胶水、铅笔、橡皮、尺子等)。
3.清理教学场所,保证教室清洁、整齐。
4.2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引入、讲解、实践、总结。
具体分以下步骤:4.2.1 引入教师以《拼拼摆摆》作品为例,让学生感受作品的美和韵味,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作品中的视觉元素,如颜色、形状等。
4.2.2 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课程内容,包括使用剪贴工具、掌握拼放技巧,如何将不同颜色、形状的纸张剪贴拼接成符合主题的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4.2.3 实践1.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使用剪贴工具,剪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纸片,如圆形和方形。
录像课教学设计拼拼摆摆.doc

课题:拼拼摆摆授课教师:刘宁湘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宁夏省银川市灵武市第四小学湘教版美术(小学三年级下册)《拼拼摆摆》教学设计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教材分析:拼拼摆摆是一种学生喜爱并乐于参与的活动。
本课根据现代图案“平面构成”的原理,利用圆形或方形纸片进行剪切分割, 再拼摆粘贴构成新的有立意的图形。
课堂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将“抽象”这个理论浅显的贯穿于美术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无意设计向有意设计的转变,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发现、自主学习、多思创造的能力,拓宽学生创作的广阔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学生参与图形剪切、拼摆、粘贴等活动,初步掌握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形的分解、组合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联想和创作,拼摆出有创意的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自制教具学具:剪刀、双面胶、铅笔、作业用纸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魔幻戏法老师出示道具(魔法帽),老师戴上帽子变为魔法师,现场在投影仪前利用圆形纸片和剪刀变魔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变化中的“圆”,吸引学生兴趣。
老师称今天要在全班新选魔法师,在联想翩翩的课堂氛围里引入新课一一拼拼摆摆的课堂教学。
二、出示课题:第6课《拼拼摆摆》三、讲授新课一一探究发现老师告诉学生,当选魔法师必须多看多想多动手动脑。
1、利用投影仪对圆形进行分割,老师变化图形后请同学们上台演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向大家讲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2、老师利用投影仪演示图形分解、重组的方法:画一画,教学演示:用线条对半圆形进行图形分割。
剪一剪,边剪边摆,并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分割纸片太少,图形变化就少,分割纸片太多,图形无主体,不便于拼摆。
拼一拼,将分割恰当的纸片让学生代表上台,拼一拼、摆一摆,以刚才剪切出的图形进行有意识的创造性拼摆。
转动图形,改变图形的方向,并以所看到的图形进行联想,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知道,看似简单不过的图形,在手中剪剪、拼拼、摆摆,加上自己的奇思妙想,就可以拼贴出各种富有立意的图形。
三年级下美术教案拼拼摆摆

三年级下美术教案拼拼摆摆
传授目标:
1、学生到场剪割、拼摆、粘贴等活动,初步掌握形的分化与组合要领,进步动手能力。
2、培育和成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3、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
传授重难点:
1、掌握形的分化组合要领,成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2、感受联合分化不同组成的愉悦。
传授课时:一课时
传授历程:
一、组织传授
二、传授演示,变变图形
1、老师这有张圆形的纸片,同砚们注意查看议决我恣意的剪割后会有什么变化。
2、西席举行传授演示。
3、还有哪位同砚有更新颖的摆法?(1—2名学生)
三、自主探究,尝试制作
1、请同砚们查看书上的图片,并思考讨论拆分图形和重新造型的要领要领有哪些?
2、自己尝试选择喜欢的方形或圆形举行拆分造型。
四、发觉标题,质疑释疑
1、在造型的时,你们觉得纸片剪成几块最好造型?(3—5)
2、在造型历程中你还有什么发觉?
五、学生活动
1、夸大在造型历程中,不能有半点遗漏,即分与合的块数相同。
2、夸大重复拼摆后再举行粘贴。
3、个别或分组方法随机举行,勉励大胆地想象创造。
六、欣赏评析
1、在小组内评价,比比哪位同砚拼摆的造型最有趣。
2、下位交流:去看看别组同砚拼摆的图形,评选出你以为最新颖的造型。
3、展示作品:把学生保举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湘版美术三年级第六课《拼拼摆摆》教学设计
潍坊锦绣学校孙佳
《拼拼摆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湘版美术第六册第六课《拼拼摆摆》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能设计、拼摆创造出美观奇妙的图形。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3、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形的分解组合方法,拼摆创造出美观奇妙的图形。
教学难点:
合理利用基本形进行设计、切割、拼摆作品。
教具准备:
1、分解拼摆成的作品。
2、剪刀、彩色纸、卡纸、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激趣:
1、(1) 手中拿一张圆形纸片
提问:这是什么?这是一张会变魔术的圆。
(2)学生喊“1、2、3变”
老师迅速变出事先做好的拼摆作品(树、花瓶、金鱼)
2、看完老师的表演,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
出示课题:拼拼摆摆。
[教学意图:用魔术导入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将学生顺利引入课
本内容的学习。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初步观察整个制作过程。
]
二、探究发现:
1、带领同学们参观“拼拼摆摆梦工厂”,看看梦工厂生产的好产品,找一找魔术的秘密是什么。
2、回忆梦工厂的产品制作过程,同学们边想,老师边做示范:
(1)想——准备把图形分成几块(4—6块为宜,太多显零碎,太少不宜造型);(2)画——注意以直线为主还是曲线,线条的方向变化,以及将纸片分割的形状、大小变化;
(3)剪——注意剪得流畅性;
(4)摆——讲解几种常见的拼摆方法,如翻转、分离、点连接、线连接等手法,讲出来的纸块全部用来拼摆,并请几位同学到前台给大家展示拼摆过程;
(5)粘——要想把作品永久的保存下来,就要做好最后一步:粘
[教学意图:方形纸的剪割、拼摆难度要比圆形纸大,因此在导学过程中应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通过参观“梦工厂”并回忆“梦工厂”的产品制作过程,归纳总结剪割拼摆方法。
这样既突破了重、难点,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
三、激情创作:
1、设置情境:招聘小小设计师
“拼拼摆摆梦工厂招聘小小设计师”,要求如下:
(1)选择自己喜欢的基本型(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半圆等)进行剪割与拼摆,创造出美观奇妙的图形。
(2)要有创新意识,每组推选出1-2名制作速度快并且新颖的同学将被“梦工厂”招聘为小小设计师,并颁发聘书。
2、作业过程中有好作品及时展出,鼓励大胆想象与创新。
[教学意图:将作业变成“招聘会”,让学生充满竞争意识,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欣赏评析的颁奖(发聘任书)埋下伏笔]
五、欣赏评析:
1、每个小组组内选出最优秀的1—2个作品上台前给大家展示。
3、每个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4、发聘任书,表扬鼓励学生。
[教学意图:让学生欣赏彼此的作品,学习别人的创作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小结延伸: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拼拼摆摆”的制作方法,课后我们可以将这些作品加以完美,放到家里、班里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可以送给你的老师、同学、亲人等增进彼此的感情。
[教学意图: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
简评:
本课主要学习将圆形或方形纸片先剪割成块,再拼摆粘贴构成新的图形。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先用圆形纸剪摆抽象的鱼、花瓶等引入课本内容学习,由于课本内容较为单调,我在教学中特意安排了“拼拼摆摆梦工厂”这一环节的引申学习,内容涉及椭圆、半圆、三角形等的剪割拼摆方法、促使学生开阔思路,丰富了学生的作业题材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方形的剪摆方法,得出“想、画、剪、摆、粘”这一创作规律。
将课堂作业变成“梦工厂招聘会”的形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及创新欲望。
最后安排的评价是要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