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验目的与要求掌握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过程及其注意

合集下载

石蜡切片实习报告

石蜡切片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石蜡切片实习,使学生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了解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能力。

二、实习时间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大学医学部病理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病理学、生物学等领域常用的技术之一,用于观察细胞、组织结构。

其基本原理是将组织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染色等过程,使组织结构得以清晰地展现。

2. 实验步骤(1)组织固定:取新鲜组织,用10%中性甲醛固定,4℃保存24小时。

(2)脱水:将固定后的组织放入脱水剂(如乙醇)中,逐渐提高浓度,直至组织完全脱水。

(3)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放入透明剂(如二甲苯)中,使组织透明。

(4)包埋:将透明后的组织放入石蜡中,使其包埋。

(5)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块放入切片机中,切成薄片。

(6)展片:将切片展平在载玻片上。

(7)染色:将切片放入染色液中,进行染色。

(8)封片:将染色后的切片封存于封片液中。

3. 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共制作了10张石蜡切片,其中包括肝、肾、肺等器官的组织切片。

通过对切片的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器官的组织结构,如肝小叶、肾小球、肺泡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组织固定:固定时间不足或过长都会影响切片质量。

本实验中,固定时间为24小时,效果较好。

(2)脱水:脱水过程中,若脱水剂浓度过高,会导致组织过度收缩,影响切片质量。

本实验中,脱水剂浓度逐渐提高,效果较好。

(3)透明:透明过程中,若透明剂浓度过高,会导致组织过度膨胀,影响切片质量。

本实验中,透明剂浓度适中,效果较好。

(4)切片:切片厚度应控制在5-10微米之间,过厚或过薄都会影响观察效果。

本实验中,切片厚度适中,效果较好。

(5)染色:染色过程中,应根据组织类型选择合适的染色剂,以保证切片质量。

本实验中,染色效果较好。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石蜡切片实习,我们掌握了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了解了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

石蜡切片报告

石蜡切片报告

石蜡切片报告
报告人:XXX
报告时间:XXX年XX月XX日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了解石蜡切片的制备过程及其在显微镜下的观察方法,为后续的生物组织切片和显微镜观察打下基础。

二、实验材料
石蜡、无水乙醇、甲苯、石蜡切片机、差显显微镜、显微照相机等。

三、实验步骤
1、制备石蜡切片
①调制石蜡薄膜:将石蜡切成小块,加入无水乙醇,用热水浴器加热搅拌至完全融解,制成石蜡薄膜;
②制备石蜡块:将制好的石蜡薄膜倒在石蜡切片机切片台上,用切片机切割出合适大小的石蜡块;
③制备石蜡切片:将制好的石蜡块置于切片机切片刀上,用刀片切割出薄如纸片的石蜡切片。

2、染色
将石蜡切片用甲苯除蜡后放入不含水的甲醛中,浸泡30分钟后取出,用无水乙醇漂洗3次。

3、观察
将石蜡切片放在差显显微镜下观察,用显微照相机拍摄所需部位的照片。

四、实验结果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石蜡切片均匀、透明,组织结构清晰,染色效果良好。

五、结论
制备石蜡切片是一种常见的生物组织切片方法,其制备过程简单、成本较低,观察效果较好。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以及显微镜下的观察技巧,为日后的实验打下基础。

六、参考文献
无。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精巢(3篇)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精巢(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步骤。

2. 观察精巢组织的结构特征。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切片技术,通过将组织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将组织制成切片,以便于观察组织结构。

本实验通过制作精巢组织的石蜡切片,观察其结构特征。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切片机、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酒精灯、酒精、二甲苯、苏木素染液、伊红染液、蒸馏水等。

2. 实验试剂:4%多聚甲醛固定液、无水乙醇、醇苯、二甲苯、石蜡、中性树胶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材:取新鲜精巢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24小时以上。

2. 脱水:将固定好的组织依次放入75%酒精、85%酒精、90%酒精、95%酒精、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II、醇苯、二甲苯I、二甲苯II、蜡I、蜡II、蜡III中进行脱水,每个步骤处理时间为1小时。

3. 包埋:将脱好水的组织放入石蜡中,使组织完全浸没,然后放入包埋机中包埋,待石蜡凝固后取出。

4. 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块放入切片机中,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4μm。

5. 脱蜡:将切片放入二甲苯中脱蜡,每个步骤处理时间为30分钟。

6. 水化:将脱蜡后的切片依次放入无水乙醇、95%酒精、90%酒精、80%酒精、70%酒精、50%酒精中进行水化,每个步骤处理时间为5分钟。

7. 染色:将水化后的切片放入苏木素染液中染色1-2分钟,然后用自来水漂洗,再放入1%盐酸酒精分化数秒,再用自来水漂洗,最后放入1%氨水溶液返蓝1分钟,再用自来水冲洗数秒。

8. 染色:将返蓝后的切片放入伊红染液中染色1-2分钟,然后用自来水漂洗。

9. 封片:将染好的切片放入中性树胶中封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精巢组织的切片,可见其主要由生精小管和生精细胞组成。

2. 生精小管呈圆形或椭圆形,排列紧密,管壁由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组成。

3. 生精细胞包括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步骤,并成功制作了精巢组织的石蜡切片。

石蜡切片及染色实验报告(3篇)

石蜡切片及染色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步骤。

2. 了解石蜡切片的染色原理和方法。

3. 观察细胞组织的结构特征。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器材:- 石蜡切片机- 石蜡包埋机- 恒温箱- 显微镜- 载玻片- 盖玻片- 毛笔- 镊子- 刀片- 染色缸- 烤片机- 试剂瓶2. 试剂:- 4%多聚甲醛固定液- 无水乙醇- 二甲苯- 苏木素染液- 伊红染液- 1%盐酸酒精溶液- 1%氨水溶液- 甘油蛋白粘片剂- 中性树胶三、实验步骤1. 取材与固定:取新鲜组织,用4%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以上。

2. 脱水:将固定好的组织放入脱水盒,依次用75%、85%、90%、95%、无水乙醇进行脱水,每级酒精处理1小时。

3. 浸蜡:将脱水后的组织放入二甲苯中浸泡,每缸浸泡1小时。

4. 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块放入包埋机中,加入融化的石蜡,待石蜡凝固后取出,修整蜡块。

5. 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固定在切片机上,切成4微米厚的切片。

6. 水化:将切片放入水中,用毛笔轻轻搅动,使切片展平。

7. 脱蜡:将水化的切片放入二甲苯中,依次浸泡30分钟,然后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10分钟。

8. 苏木素染色:将脱蜡后的切片放入苏木素染液中,染色0.5-1分钟。

9. 自来水漂洗: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入自来水中漂洗。

10. 盐酸酒精分化:将漂洗后的切片放入1%盐酸酒精溶液中分化数秒。

11. 自来水漂洗:将分化后的切片放入自来水中漂洗。

12. 氨水返蓝:将漂洗后的切片放入1%氨水溶液中返蓝1分钟。

13. 自来水漂洗:将返蓝后的切片放入自来水中漂洗。

14. 伊红染色:将漂洗后的切片放入伊红染液中染色1分钟。

15. 自来水漂洗: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入自来水中漂洗。

16. 梯度酒精脱水:将漂洗后的切片依次放入70%、80%、90%、95%、无水乙醇中,每级酒精处理5分钟。

17. 透明:将脱水后的切片放入二甲苯中,依次浸泡5分钟,然后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5分钟。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包括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和染色等步骤。

2. 了解石蜡切片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3.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石蜡切片,识别不同组织结构。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制片方法,用于观察组织、细胞等微观结构。

其基本原理是将组织固定后,通过一系列的脱水、透明、浸蜡等步骤,使组织在石蜡中充分浸渍,然后用切片机切成薄片,最后进行染色和观察。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2. 组织:肝脏、肾脏、心肌、骨骼肌等3. 试剂:卡诺氏固定液、FAA固定液、各种浓度的酒精、二甲苯、石蜡、蜂蜡、埃利希苏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酒精溶液、甘油蛋白粘片剂、郝普特氏粘片剂、中性树胶、1%番红、1%固绿、1%过碘酸、Schiff 试剂、0.5%偏重亚硫酸钠溶液、醋酸酐-吡啶混合液、0.5%~1%淀粉糖化酶溶液等4. 器材:切片刀、切片机、恒温箱、温台、熔蜡炉、蜡杯、酒精灯、蜡铲、展片台、解剖刀、解剖针、解剖剪、解剖盘、培养皿、吸管、镊子、单面刀片、台木、毛笔、洒精灯、包埋纸盒、染色缸、盖玻片、载玻片、玻片盘、树胶、树胶瓶、显微镜、温度计、脸盆、水浴锅等四、实验步骤1. 取材:取新鲜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24小时以上。

2. 脱水:将固定后的组织依次放入75%、85%、90%、95%酒精中浸泡1小时,然后放入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II中浸泡30分钟,最后放入醇苯中浸泡5-10分钟。

3. 透明:将组织放入二甲苯I、二甲苯II中浸泡5-10分钟。

4. 浸蜡:将组织放入熔化的石蜡中浸泡1小时。

5. 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放入包埋机内进行包埋,待石蜡凝固后取出并修整蜡块。

6. 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置于石蜡切片机上切片,片厚约4微米。

7. 展片:将切片漂浮于摊片机40℃温水上,将组织展平,用载玻片将组织捞起,并放进60℃烤箱内烤片。

8. 染色:将烤干的切片进行染色,如苏木精-伊红染色。

石蜡切片制作实习报告

石蜡切片制作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石蜡切片制作是病理学、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中常用的制片方法,主要用于观察组织切片的微观结构。

为了更好地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技术,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石蜡切片制作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掌握石蜡切片制作的各项操作技巧;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验操作的严谨性。

三、实习内容1. 实验材料组织块、固定液、70%、85%、95%、100%酒精、二甲苯、石蜡、载玻片、切片刀、切片机、显微镜等。

2. 实验步骤(1)取材与固定取新鲜组织块,将其投入固定液中浸泡24小时,使组织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固,防止细胞自溶和细菌分解。

(2)脱水将固定后的组织块依次放入70%、85%、95%、100%酒精中,每次浸泡30分钟,逐渐脱去组织中的水分。

(3)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块放入二甲苯中浸泡,每次浸泡30分钟,使组织块变得透明。

(4)浸蜡将透明后的组织块放入已溶化的石蜡中,浸泡30分钟,使石蜡渗入组织块。

(5)包埋将浸蜡后的组织块取出,放入熔化的石蜡中,使组织块包埋在石蜡中。

(6)切片将包埋好的石蜡块固定于切片机上,切成5-8微米的薄片。

(7)贴片将切下的薄片贴在载玻片上,放入45℃恒温箱中烘干。

(8)脱蜡将烘干后的切片放入100%酒精中浸泡,去除石蜡。

(9)染色将脱蜡后的切片放入苏木精染液中染色,再用盐酸酒精分化,最后放入伊红染液中复染。

(10)脱水、透明将染色后的切片依次放入70%、85%、95%、100%酒精中,每次浸泡30分钟,使切片透明。

(11)封片将透明后的切片覆以盖玻片,滴加树胶封片。

四、实习心得1.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切片失败。

2. 在实际操作中,要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巧,如切片、贴片、染色等,以保证切片质量。

3. 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协作,合理分配任务,提高实验效率。

4.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谨操作,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小结(3篇)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小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石蜡切片实验是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用于观察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形态。

本实验旨在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对组织进行切片、染色和观察,以了解组织细胞的细微结构和病理变化。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

2. 熟悉HE染色原理及操作过程,学会对石蜡切片进行染色和观察。

3. 了解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形态,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液、乙醇、二甲苯、石蜡、苏木素染液、伊红染液等。

2. 实验仪器:组织固定箱、手术刀、脱水机、包埋机、石蜡切片机、显微镜、载玻片、染色缸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材:将新鲜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24小时以上,取出后用手术刀修整组织,并贴上标签。

2. 脱水:将组织放入脱水机内,依次用75%、85%、90%、95%酒精进行脱水,最后用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II进行脱水。

3. 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放入醇苯中进行透明处理,再用二甲苯进行透明。

4. 浸蜡:将透明后的组织放入石蜡中进行浸蜡,每缸1小时。

5. 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放入包埋机内进行包埋,待石蜡凝固后取出蜡块并修整。

6. 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固定在石蜡切片机上,切片厚度为4微米。

7. 染色:将切片放入苏木素染液中染色0.5-1分钟,然后用自来水漂洗,再用1%盐酸酒精分化数秒,再用自来水漂洗,最后用1%氨水溶液返蓝1分钟,流水冲洗数秒。

8. HE染色:将切片放入伊红染液中染色1-2分钟,然后用自来水漂洗。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切片质量:切片厚度均匀,无明显皱褶和断裂,染色效果良好。

2. 组织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组织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如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等。

3. 病理变化:观察切片,可以判断组织是否存在病理变化,如炎症、肿瘤等。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制作了高质量的石蜡切片,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石蜡的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的切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

2. 掌握石蜡切片的染色技术。

3. 了解石蜡切片在组织学研究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制片方法,其原理是将组织标本进行脱水、浸渍、浸蜡等处理,使其在石蜡中充分浸渍,然后用微型切片机将其切成薄片,最终制成组织学切片。

石蜡切片具有切片厚薄均匀、染色效果好、保存时间长等优点,是组织学研究和病理诊断的重要工具。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2. 实验器材:石蜡切片机、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缸、酒精灯、剪刀、镊子等3. 实验试剂:卡诺氏固定液、FAA固定液、各种浓度的酒精、二甲苯、石蜡、埃利希苏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酒精溶液等四、实验步骤1. 取材:取小白鼠肝脏组织,用剪刀剪成小块。

2. 固定:将剪好的组织块放入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24小时。

3. 脱水:将固定好的组织块依次放入70%、80%、90%、95%、100%酒精溶液中,每级酒精溶液浸泡1小时,使组织逐渐脱水。

4. 透明:将脱水的组织块依次放入三个二甲苯溶液中,每缸浸泡1小时,使组织逐渐透明。

5. 浸蜡:将透明的组织块依次放入三个石蜡溶液中,每缸浸泡1小时,使组织完全浸渍在石蜡中。

6. 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块放入熔蜡中,待石蜡凝固后取出,用剪刀修整蜡块。

7. 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固定在石蜡切片机上,调整切片厚度为4微米,制成石蜡切片。

8. 展片:将切好的石蜡切片展平在载玻片上。

9. 脱蜡:将展平的石蜡切片依次放入二甲苯、无水乙醇中,使切片脱蜡。

10. 染色:将脱蜡后的切片放入苏木精染液中染色5-10分钟,然后放入1%盐酸酒精溶液中分化,最后放入伊红染液中复染30秒。

11. 封片:将染好的切片放入封片液中封片。

五、实验结果制作完成的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肝脏组织的细胞结构,如细胞核、细胞质、血管等。

六、实验讨论1. 石蜡切片技术是组织学研究和病理诊断的重要工具,具有切片厚薄均匀、染色效果好、保存时间长等优点。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结论(3篇)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石蜡切片技术是生物组织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它能够将组织样本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一系列步骤处理后,制作成可用于显微镜观察的切片。

本实验旨在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对组织样本进行切片处理,以观察其细胞结构、组织形态等特征。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

2. 了解石蜡切片技术在组织学研究中的应用。

3. 通过观察石蜡切片,了解组织样本的细胞结构、组织形态等特征。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组织样本、固定液、梯度酒精、二甲苯、无水乙醇、石蜡、切片机、摊片机、载玻片、烤箱、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石蜡切片机、摊片机、烤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缸、水浴锅、烧杯、滴管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材:将新鲜组织样本固定于4%多聚甲醛24小时以上。

2. 脱水: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依次放入75%、85%、90%、95%酒精溶液中脱水,每级酒精溶液中处理1小时。

3. 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样本放入无水乙醇中处理30分钟,然后放入醇苯中处理5-10分钟。

4. 浸蜡:将透明后的组织样本放入二甲苯中处理30分钟,然后放入无水乙醇中处理10分钟,依次放入95%、90%、85%、75%酒精溶液中处理10分钟,最后放入石蜡中处理1小时。

5. 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样本放入包埋机中,待蜡凝固后取出,修整蜡块。

6. 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置于石蜡切片机上切片,片厚4微米。

7. 摊片:将切片漂浮于摊片机40℃温水上,将组织展平,用载玻片将组织捞起,放入60℃烤箱中烤片。

8. 染色:将烤干的切片放入染色缸中,进行HE染色。

9. 观察与拍照: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切片,并拍照记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切片质量:经过石蜡切片技术处理的组织样本切片,切片质量良好,细胞结构清晰,组织形态明显。

2. 细胞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可观察到组织样本中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等结构。

3. 组织形态:通过观察切片,可了解组织样本的组织形态,如纤维组织、腺体组织、血管等。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目的(3篇)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目的(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石蜡切片技术是组织学、病理学等领域中常用的制片方法之一。

通过石蜡切片,可以观察到组织细胞的细微结构和形态变化,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科研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实验旨在通过石蜡切片技术的操作,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了解其原理和应用,为后续相关实验和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步骤。

2. 学习并熟练使用石蜡切片相关实验器材,如切片机、烤箱、显微镜等。

3. 掌握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石蜡切片技术的基本操作。

4. 通过石蜡切片观察,了解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形态变化,为后续实验和研究提供参考。

5.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6. 掌握石蜡切片技术在临床病理诊断和科研中的应用价值。

三、具体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等石蜡切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熟练使用切片机、烤箱、显微镜等实验器材,确保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

3. 学习并掌握石蜡切片的染色技术,如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以便观察组织细胞的细微结构和形态变化。

4. 通过石蜡切片观察,了解不同组织、不同疾病状态下细胞的结构和形态变化,为临床病理诊断提供依据。

5.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石蜡切片技术在临床病理诊断和科研中的应用价值。

6. 结合实验操作,探讨石蜡切片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7. 通过实验报告撰写,提高写作能力和实验总结能力。

四、实验内容1. 组织固定:采用4%多聚甲醛固定新鲜组织,确保组织结构的完整性。

2. 脱水:将固定后的组织依次浸入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去除组织中的水分。

3. 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浸入不同浓度的醇苯溶液中,使组织达到透明状态。

4. 浸蜡:将透明后的组织浸入石蜡中,使组织完全浸渍在石蜡中。

5. 包埋:将浸蜡后的组织放入融化的石蜡中,制成蜡块。

6. 切片:将蜡块置于切片机上,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4μm。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显微镜下的观察。

二、实验原理石蜡是一种固体烷基烃化合物,常用于组织学中的切片制备。

在制备石蜡切片时,需将所需组织样本固定于载玻片上,并使用石蜡作为嵌塑剂进行与样本的包埋。

待到石蜡固化后,便可使用石蜡切片机或手动微调器进行切片。

切片后,可对切片进行染色及显微镜观察。

三、实验步骤1、取一张干净的载玻片,涂上少量的胶水并晾干。

2、取所需组织样本进行处理。

如为植物组织,可直接在生长期较长的表皮或叶片上进行取样;如为动物组织,可通过手术操作或解剖等方法获取所需组织。

取出组织样本后,清洗干净并切成合适大小。

3、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倒入石蜡中,将组织样本包埋于石蜡内。

4、等待石蜡凝固,调整切片机或手动微调器,进行切片。

5、将石蜡切片玻片用甲苯或二甲苯进行脱蜡。

6、选择所需颜色及染料进行染色。

7、将染色后的玻片用苏木精固定,晾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和取像。

四、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制备出石蜡切片,并选择了适合的颜色进行染色。

显微镜观察后,能够清楚地看到组织细胞、细胞核等结构,对于组织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帮助。

五、实验结论本次石蜡切片实验证明了石蜡作为组织学研究中的嵌塑剂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合适的嵌塑剂与染料,在切片之后可以得到良好的显微镜照片,有助于对细胞和组织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总之,石蜡切片制备是组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个实验的成功进行,不仅让我们深入理解了组织切片的制备过程,也提高了我们对组织细胞结构的深入认识。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实验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石蜡切片实验的步骤、原理以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实验步骤石蜡切片实验的步骤主要包括标本制备、石蜡浸渍、切片和染色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适当的组织标本,如动物器官或植物组织。

这些标本需要经过固定处理,通常使用福尔马林进行固定,然后进行脱水和透明化处理,最终被浸渍进入石蜡中。

在石蜡浸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标本逐渐浸入温度逐渐升高的石蜡中,以使其充分浸渍并软化。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同时还要避免气泡的产生。

一旦标本被完全浸渍在石蜡中,我们可以使用石蜡切片机进行切片。

在切片过程中,我们需要调整切片机的切片厚度,通常为4-6微米。

此外,为了得到较好的切片质量,我们还需要确保刀片的锋利度和切片机的切片速度适当。

切片完成后,我们需要将切片置于载玻片上,并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可以提高组织的对比度,使细胞和组织结构更加清晰可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血液学染色、核染色和生物标记染色等。

第二部分:实验原理石蜡切片实验的原理是基于石蜡的高渗透性和易于切割的特点。

通过浸渍和固化过程,标本会充分浸泡在石蜡中,使其变得坚硬而易于切割。

切片机通过旋转刀片来切割标本,形成薄而均匀的切片。

石蜡切片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和研究细胞和组织的结构。

通过切片和染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的形态、组织的排列以及细胞内的细胞器结构。

这对于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药物治疗的效果评估以及生物学基础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实验问题与解决方案在石蜡切片实验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如切片不均匀、切片断裂或组织变形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和观察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在标本制备过程中,我们可以控制好固定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的固定时间导致的组织变形。

其次,在切片机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刀片的锋利度和切片机的切片速度适当,以避免切片不均匀或切片断裂的问题。

石蜡切片技术实习报告

石蜡切片技术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石蜡切片技术是生物学、医学、病理学等领域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通过将组织或细胞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制作出可供显微镜观察的切片。

为了提高我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石蜡切片技术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石蜡切片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3. 提高实验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性。

三、实习内容1. 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将组织或细胞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制作成可供显微镜观察的切片。

该技术具有切片厚度均匀、保存时间长、操作简便等优点。

2. 实验步骤(1)取材:选取新鲜、无病虫害的组织或细胞。

(2)固定:将组织或细胞浸入固定液中,使蛋白质凝固,防止细胞自溶。

(3)洗涤:用蒸馏水冲洗固定后的组织或细胞,去除固定液。

(4)脱水:将组织或细胞逐步浸入浓度递增的酒精溶液中,去除水分。

(5)透明:将组织或细胞浸入透明液中,使细胞质变得透明。

(6)浸蜡:将组织或细胞浸入熔化的石蜡中,使组织包埋在石蜡中。

(7)包埋:将浸蜡后的组织或细胞嵌入石蜡块中。

(8)切片:使用切片机将包埋在石蜡块中的组织或细胞切成薄片。

(9)脱蜡:将切片逐步浸入浓度递减的酒精溶液中,去除石蜡。

(10)染色:将切片浸入染色液中,使细胞结构着色。

(11)脱水:将切片逐步浸入浓度递增的酒精溶液中,去除水分。

(12)透明:将切片浸入透明液中,使细胞质变得透明。

(13)封片:将切片贴在载玻片上,滴加封片剂,制成永久性玻片标本。

3. 实验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以下几点:(1)取材要新鲜、无病虫害。

(2)固定液要充分浸渍组织或细胞。

(3)脱水、透明、浸蜡等步骤要逐步进行,避免过度处理。

(4)切片厚度要均匀,避免过厚或过薄。

(5)染色要充分,确保细胞结构清晰。

(6)封片要牢固,避免切片脱落。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石蜡切片技术实习,我掌握了石蜡切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提高了实验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性。

植物石蜡切片实验报告(3篇)

植物石蜡切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熟悉实验操作流程。

2. 了解植物细胞和组织结构,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材料。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

二、实验原理植物石蜡切片是显微镜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制片方法,通过将植物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将植物组织制成透明、薄而均匀的切片,以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植物材料(如叶片、茎、花等)。

2. 实验仪器:石蜡切片机、烘箱、显微镜、染色缸、小培养皿、镊子、毛笔、吸水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等。

3. 实验试剂:10%番红水溶液、0.5%固绿(用95%的酒精配制)、酒精(100%、95%、80%、70%、50%)、二甲苯、蒸馏水、甘油、中性树胶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材:选择新鲜植物材料,用锋利的刀片切取适当大小的组织,迅速固定于FAA固定液中。

2. 固定:将固定后的组织块放入70%酒精中浸泡24小时,以固定细胞结构。

3. 洗涤:将固定后的组织块用蒸馏水冲洗,去除固定液。

4. 脱水与硬化:将组织块依次放入70%、85%、95%、100%酒精中浸泡,每步浸泡1-2小时,直至组织块完全脱水。

然后将组织块放入100%酒精中浸泡24小时,以硬化组织。

5. 脱酒精:将组织块依次放入100%、95%、90%、80%、70%、50%酒精中浸泡,每步浸泡1-2小时,以脱去酒精。

6. 透明:将组织块依次放入95%、100%的酒精和二甲苯中浸泡,每步浸泡1-2小时,直至组织块完全透明。

7. 浸蜡:将组织块放入熔化的石蜡中浸泡,使组织块完全浸入石蜡。

8. 包埋:将浸蜡后的组织块放入石蜡包埋盒中,加入熔化的石蜡,待石蜡凝固后取出。

9. 切片:将包埋好的蜡块放入石蜡切片机中,切片厚度为4-6微米。

10. 粘片:将切片从蜡块上剥离,用载玻片将切片粘附于载玻片上。

11. 脱蜡:将切片放入二甲苯中浸泡,去除切片上的石蜡。

石蜡切片的步骤实验报告(3篇)

石蜡切片的步骤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石蜡切片的制作流程。

2. 掌握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步骤。

3. 了解石蜡切片在组织学、病理学等领域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 组织切片机- 石蜡切片机- 脱水机- 摊片机- 载玻片- 烤片机- 石蜡- 二甲苯- 无水乙醇- 4%多聚甲醛- 70%、85%、95%、100%乙醇- 75%、85%、90%、95%酒精- 0.1mol/L盐酸- 苏木精- 伊红- 柠檬酸缓冲液- HE染色试剂三、实验步骤1. 取材与固定- 将新鲜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24小时以上。

- 将组织从固定液中取出,在通风橱内用手术刀将目的部位组织修平整。

- 将修切好的组织和对应的标签放入脱水盒内。

2. 脱水- 将脱水盒放入吊篮里,于脱水机内依次梯度酒精进行脱水。

- 脱水过程:75%酒精1小时,85%酒精1小时,90%酒精1小时,95%酒精1小时,无水乙醇I 30分钟,无水乙醇II 30分钟,醇苯5-10分钟,二甲苯I 5-10分钟,二甲苯II 5-10分钟,蜡I 1小时,蜡II 1小时,蜡III 1小时。

3. 包埋- 将浸好蜡的组织放入包埋机内进行包埋。

- 先将融化的蜡放入包埋框,待蜡凝固之前将组织从脱水盒内取出,按照包埋面的要求放入包埋框并贴上对应的标签。

- 于-20℃冻台冷却,蜡凝固后将蜡块从包埋框中取出并修整蜡块。

4. 切片- 将修整好的蜡块置于石蜡切片机上切片,片厚4微米。

- 切片漂浮于摊片机40℃温水上将组织展平,用载玻片将组织捞起,并放进60℃烤箱内烤片。

- 待水烤干蜡烤化后取出,常温保存备用。

5. 脱蜡至水- 依次将切片放入二甲苯30分钟,二甲苯30分钟,无水乙醇10分钟,无水乙醇10分钟,95%酒精5分钟,90%酒精5分钟,80%酒精5分钟。

- 苏木精染色:将切片放入苏木精染液中染色5-10分钟。

- 水洗:将切片放入清水中清洗。

- 伊红染色:将切片放入伊红染液中染色1-2分钟。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探索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切片技术以及应用领域。

一、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脱水、浸渗和包埋四个步骤。

首先,需要将待切割的样本进行固定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福尔马林固定和乙醛固定等。

固定处理的目的是保持样本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以便后续的处理。

接下来,进行脱水处理,将固定的样本逐渐置于浓度递增的酒精溶液中,以去除样本中的水分。

然后,进行浸渗处理,将脱水后的样本逐渐浸渗于石蜡中,以增加样本的硬度和刚性。

最后,进行包埋处理,将浸渗后的样本置于石蜡中,使其完全包裹。

制备好的石蜡块可以进行切片处理。

二、石蜡切片的切片技术石蜡切片的切片技术主要包括石蜡块修整、切片机操作和切片收集三个步骤。

首先,需要对石蜡块进行修整,将其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以便放置于切片机中。

修整过程需要注意保持切片块的平整和规整,以确保切片的质量。

接下来,进行切片机操作,将石蜡块固定在切片机上,并设置好切片机的切割参数,如切片厚度和切割速度等。

切片机通常使用旋转刀片进行切割,通过旋转刀片与石蜡块的接触,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

最后,进行切片收集,将切割好的石蜡切片收集起来,可以用于后续的染色、观察和分析。

三、石蜡切片的应用领域石蜡切片在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学研究中,石蜡切片可以用于组织学研究,通过切割和染色石蜡切片,可以观察和分析生物组织的形态结构和细胞组织的分布情况,从而揭示生物组织的功能和病理变化。

在医学诊断中,石蜡切片可以用于病理学检查,通过切割和染色石蜡切片,可以观察和分析患者组织样本中的异常变化,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石蜡切片可以用于材料分析,通过切割和染色石蜡切片,可以观察和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组分分布,从而揭示材料的性质和特性。

总结起来,石蜡切片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石蜡切片制作实验报告(一)

石蜡切片制作实验报告(一)

石蜡切片制作实验报告(一)石蜡切片制作实验报告概述本次实验是制备组织学切片中使用的石蜡切片。

石蜡切片是组织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切片制备方法,通过将组织固定、脱水、浸蜡以及切片等一系列步骤使组织固定在切片上,以供观察。

实验流程本次实验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取出组织标本,进行固定处理;2.固定后的组织在不断升级的酒精浓度溶液中脱水处理;3.使用排除气泡的炉子将组织浸泡至石蜡中,使其渐渐浸润;4.开始制作切片,将浸润的石蜡切片头制作成适当的角度,再使用切片机器进行切割即可。

具体步骤如下:固定处理1.取出标本,大小适中,保证可以在容器中完全浸润。

2.采用福尔马林-10%缓冲液进行固定,时间不宜过久。

3.在80%乙醇、95%乙醇、100%乙醇各中脱水15min,最后再脱水30min。

石蜡浸渗1.将组织标本放入去离子水中洗涤;2.放入甲醇2小时,2次更换甲醇;3.放入Pure-Lab99嵌入剂:甲醇(2:1、1:1、1:2)中渗透2小时,每次更换的比例变化,最后放在纯浸润剂中浸润15h以上。

4.上蜡,10min90℃,2h60℃接着重复2次10min90℃,最后重复最后一次的操作3次。

制作石蜡切片1.根据需要顺序排布组织标本,并将其固定在切片支架上。

2.制作切片头,可用吹软机将石蜡制软。

3.使用切片机器对浸润好的石蜡进行切割,厚度一般为5-8μm。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我们制得的石蜡切片呈现出清晰、平整、稳定的状态,对组织结构的观察达到了预期目的。

总结本次实验是比较基础的组织学实验,对于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一个步骤的顺序和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同时,在实验结束后需要及时清理相关设备和处理化学废品,保持实验室的安全和整洁。

参考文献•Junqueira, L. C., Bignolas, G., & Brentani, R. R. (1979).Picrosirius staining plus polarization microscopy, aspecific method for collagen detection in tissuesections. The Histochemical Journal, 11(4), 447-455. •Kohno, Y., & Ohtani, S. (1996). Aging of the adrenal glands: microarchitectural changes and cellproliferation in the rat adrenal cortex under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stimulation. Archives ofHistology and Cytology, 59(4), 411-422.•Stearns, M. E. (1989). Histology and histochemistry of human prostate. The Prostate, 14(4), 303-317.致谢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受到了教师和同学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石蜡切片技术是组织学和病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本实验,旨在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流程和技巧,能够制备出高质量的石蜡切片,以便后续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是将组织经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等一系列处理后,用切片机切成薄片,再经过染色和封片等步骤,制成可供显微镜观察的切片。

固定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蛋白质等成分迅速凝固,保持细胞和组织的原有形态结构。

脱水是用梯度浓度的酒精逐步替换组织中的水分,以利于后续的透明处理。

透明是使用二甲苯等试剂使组织变得透明,便于浸蜡。

浸蜡是让组织充分吸收石蜡,为包埋做准备。

包埋是将组织包埋在石蜡中,使其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形状,便于切片。

切片后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苏木精伊红(HE)染色等,以显示组织的不同结构和成分。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新鲜的组织样本(如肝脏、肾脏、肌肉等)固定液(如福尔马林)梯度浓度的酒精(70%、80%、90%、95%、100%)二甲苯石蜡苏木精染液伊红染液蛋白甘油盖玻片载玻片2、实验设备切片机烘片机染色缸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取材与固定选取新鲜的组织样本,大小约为 10cm×10cm×03cm,迅速放入固定液中,固定时间根据组织的大小和性质而定,一般为 24 48 小时。

2、脱水将固定好的组织依次放入 70%、80%、90%、95%、100%的酒精中进行脱水,每个浓度梯度停留 1 2 小时。

3、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放入二甲苯中透明,透明时间约为 30 分钟,中途更换一次二甲苯。

4、浸蜡将透明后的组织放入融化的石蜡中浸蜡,浸蜡温度控制在60 62℃,浸蜡时间为 2 3 小时,中途更换一次石蜡。

5、包埋将浸蜡后的组织放入预先准备好的包埋模具中,注入融化的石蜡,使其凝固成型。

6、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块固定在切片机上,切成厚度为4 6μm 的薄片,将切片漂浮在 40℃左右的温水中展平。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熟悉石蜡切片技术的操作方法,了解石蜡切片制备的过程,并观察切片的结构。

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检查方法,常用于生物组织的切片制备。

石蜡可以通过渗透,浸渍和固化来固定生物组织,并使其变硬,便于切割。

切片制备过程中,石蜡会填充生物组织的间隙,使组织保持形状和结构,便于显微镜下的观察。

实验材料:1. 组织样本:动物组织片或植物组织片2. 10% 罗丹明B 染液3. 显微镜玻片和盖玻片4. 切片刀、切片夹、玻璃棒5. 石蜡实验步骤:1. 取出石蜡块并加热至熔化状态。

注意,石蜡的熔点通常在60-65°C。

2. 取出组织样本,并用10% 罗丹明B 染液浸泡片段10-15分钟,以染色组织。

3. 将熔化的石蜡倒入切片模具中,随后将组织样本放入石蜡中,确保完全浸没。

4. 将切片模具放入冷却器中,降温至室温,使石蜡凝固。

5. 取出切片模具,用切片刀将切片切下。

切割时,角度和刀的质量对切片质量都有影响,所以操作要尽量快速、准确。

6. 将切片用切片夹固定在显微镜玻片上。

7. 用玻璃棒平均地将切片摊开,以避免切片叠合。

8. 将切片放入加热板上烘干至石蜡融化。

9. 取出加热板,用盖玻片覆盖在切片上。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可以清晰地看到组织的细胞结构和细胞器,以及组织之间的关系。

切片的质量和染色效果会受到操作技术和实验条件的影响。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熟悉石蜡切片技术的操作方法,使我了解了石蜡切片制备的过程,并通过观察切片的结构,加深了对生物组织的了解。

同时,实验也提示了切片制备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例如切割角度和切片刀的质量对切片质量的影响等,这将为今后的实验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过程及其注意...-精选版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过程及其注意...-精选版
1
石蜡制片的基本步骤 1.取材 2.杀死与固定 3.脱水 4.透明 5.浸蜡与包埋 6.切片 7.粘片与烤片 8.脱蜡与复水 9.染色 10.切片脱水、透明和封固
2
1.取材 1.1 材料来源及部位。 ①种类
②部位
③发育阶段
④是观察横切面还是纵切面?
1.2 取材原则: 动作:快,轻,用力均匀 体积合适 刀要锋利
3
2. 杀死与固定
目的---杀死各种酶,保持细胞的结构
固定液 固定时间 固定后的处理
4
最常用的固定液为FAA。固定时间不受限制,短则
数小时,长可延至数月或数年。
配方: 50%或70%酒精 90毫升 冰醋酸 5毫升 福尔马林 5毫升 柔软材料用50%酒精,坚硬材料用70%酒精配制。
5
• 卡诺氏(Carnoy’s)固定液:有极强的渗透力
• 30%--50%---70%---85%---95%--100%--- 100% 每步 30-60分钟左右。
9
要求及注意事项
• 保证脱水梯度和每一步脱水时间,水要完全脱净。
• 不同大小的组织块脱水时间不同。
• 不能过度脱水(过久使组织变脆、收缩)
• 在50%酒精中加入曙红,用于染色。 • 材料可以放在70%酒精中保存。 • 正丁醇、叔丁醇、丙酮及二氧陆环等也可做脱水剂。
• 通常切片厚度为8~12微米,切出一片接一片的蜡 带,用毛笔轻托轻放在纸上。
19
7. 粘片与烤片
• 用粘附剂将展平的蜡片牢附于载玻片上,以免在 以后操作中材料脱落。
• 在载玻片上涂抹粘片剂,再滴蒸馏水,放上蜡片, 至于展片台上铺展,最后用滤纸吸除多余水分, 将载玻片放入42℃温箱中干燥。
20
常用的粘片剂为郝伯特(Haupt) 粘贴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顺序: 二甲苯→1/2 二甲苯+1/2纯酒精→100%酒精→95 %酒精→85%酒精→70%酒精→50%酒精→30% 酒精→水→染色 以上各级约需5~10分钟。
9. 染色
• 染色的目的是使细胞组织内的不同结构呈现不同的 颜色和足够强的差异以便于观察。 • 经染色可显示细胞内不同的细胞器及内含物以及不 同类型的细胞组织。 • 根据观察要求及研究内容采明剂,使石蜡浸入组织而起支持作用。
• 通常先把组织材料块放在熔化的石蜡和二甲苯的等 量混合液浸渍1~2小时或者过夜,再先后移入熔化 的石蜡液中浸渍几天。 • 浸蜡应在高于石蜡熔点3℃左右的温箱中进行,以 利石蜡浸入组织内。
• 石蜡熔点:
45-50℃ 软蜡
55-60℃ 硬蜡
• 30%--50%---70%---85%---95%--100%--- 100% 每步 30-60分钟左右。
要求及注意事项
• 保证脱水梯度和每一步脱水时间,水要完全脱净。
• 不同大小的组织块脱水时间不同。
• 不能过度脱水(过久使组织变脆、收缩)
• 在50%酒精中加入曙红,用于染色。 • 材料可以放在70%酒精中保存。 • 正丁醇、叔丁醇、丙酮及二氧陆环等也可做脱水剂。
2. 杀死与固定
目的---杀死各种酶,保持细胞的结构
固定液 固定时间 固定后的处理
最常用的固定液为FAA。固定时间不受限制,短则
数小时,长可延至数月或数年。
配方: 50%或70%酒精 90毫升 冰醋酸 5毫升 福尔马林 5毫升 柔软材料用50%酒精,坚硬材料用70%酒精配制。
• 卡诺氏(Carnoy’s)固定液:有极强的渗透力
组织固定后的处理
①冲洗或漂洗:组织固定后应充分水洗,除去留在组 织内的固定液及其结晶沉淀,否则会影响以后的染 色效果。 ②材料经过固定后,需要保存下来以备利用,通常使 用的保存剂是70%的酒精溶液,可以使一般的材料 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至于变坏。 ③通常在冰箱中4℃存放。
3. 脱水
• 水和透明剂不能互溶,只有脱去水分后,才能让透 明剂进入。 • 凡用酒精配制的固定液,一律用同浓度的酒清洗。 • 酒精为常用脱水剂,它既能与水相混合,又能与透 明剂相混。为了避免组织材料的急剧收缩,应按从 低浓度到高浓度递增的顺序进行.
石蜡制片的基本步骤 1.取材 2.杀死与固定 3.脱水 4.透明 5.浸蜡与包埋 6.切片 7.粘片与烤片 8.脱蜡与复水 9.染色 10.切片脱水、透明和封固
1.取材 1.1 材料来源及部位。 ①种类
②部位
③发育阶段
④是观察横切面还是纵切面?
1.2 取材原则: 动作:快,轻,用力均匀 体积合适 刀要锋利
甲液:明胶
甘油 苯酚 乙液:甲醛 蒸馏水
1克
15毫升 2克 4毫升 100毫升
蒸馏水 100毫升
8. 脱蜡及复水
干燥后的切片需脱蜡及复水才能在水溶性染
液中进行染色。 用二甲苯脱蜡,再逐级经梯度酒精复水。
• 脱蜡(溶蜡):将切片上的石蜡溶去。一般都用二 甲苯溶脱蜡。如果脱蜡不彻底,材料的染色就困难。 • 复水:脱蜡后的材料从高浓度的酒精溶液( 100%) 开始,逐级进入低浓度的酒精溶液,最后一级通常 是30%酒精或水,使材料中的水分逐渐增加。如果 不经过复水,材料脱蜡后直接进入染色剂中,材料 将会严重变形,甚至难以染色。
实验九
石蜡切片制作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过程及其注意事项。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 实验材料: 向日葵幼茎、石蜡、酒精、二甲苯、番红/固 绿染色液等;实验仪器和器皿:石蜡切片机、展片机、染色 缸、载玻片、盖玻片等。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观看石蜡切片切片制作录像。 2.制作向日葵幼茎石蜡切片。 四、作业: 提交制作合格的向日葵幼茎石蜡切片。
• 固定根尖和花药只需40-60分钟,时间太长不好(不 能超一天)。
• 固定后用95%酒精冲洗,在组织不能立即处理时, 需转入70%酒精中保存。配法有两种:
固定组织时应注意:
①保持组织新鲜,勿使其干燥,尽快固定处理。
②组织块不易过大过厚,厚度必须控制在0.3cm以内。
③固定液必须有足够的量,一般大于组织20倍以上。 ④抽气:使固定液尽快渗入材料内部,并排除材料内 气泡的干扰。
4.透明
• 纯酒精不能与石蜡相溶,还需用能与酒精和石蜡 相溶的媒浸液,替换出组织内的酒精。材料块在 这类媒浸液中浸渍,出现透明状态,此液即称透 明剂,透明剂浸渍过程称透明。
• 常用的透明剂有二甲苯、苯、氯仿、正丁醇等, 各种透明剂均是石蜡的溶剂。
• 通常组织先经纯酒精和透明剂各半的混合液浸渍1~ 2小时,再转入纯透明剂中浸渍。 • 材料进入无水的透明剂中后,若透明剂变浑浊,说 明材料中的水分未脱干净,必须回到前面一级无水 的脱水剂中再次脱水(但是效果往往不好)。 • 透明剂的浸渍时间则要根据组织材料块大小及组织 特性而定。
• 通常切片厚度为8~12微米,切出一片接一片的蜡 带,用毛笔轻托轻放在纸上。
7. 粘片与烤片
• 用粘附剂将展平的蜡片牢附于载玻片上,以免在 以后操作中材料脱落。
• 在载玻片上涂抹粘片剂,再滴蒸馏水,放上蜡片, 至于展片台上铺展,最后用滤纸吸除多余水分, 将载玻片放入42℃温箱中干燥。
常用的粘片剂为郝伯特(Haupt) 粘贴剂:
材料较硬的,用熔点较高的石蜡包埋; 切片较薄时(在8微米以下),用熔点较高的石蜡 包埋; 夏季采用熔点较高的石蜡(56,58),冬季宜选用 熔点较低的石蜡(52,54)。
• 石蜡的处理:
新蜡应溶一次,增加密度。
并用滤纸过滤去除杂质。
加5%~10%的蜂蜡,增加石蜡的韧性。
反复溶的旧蜡包埋效果更好。
• 程序:在溶蜡箱中进行,55-60℃,恒温。
• 浸蜡:二甲苯透明后的组织块在二甲苯︰石蜡(1 ︰ 1)中1次,在石蜡中2次,每次1-3天左右。
• 包埋:在室温进行
6. 切片
• 包埋好的蜡块用刀片修 成规整的梯形,粘于小 木块上。
• 切片刀的锐利与否、蜡块硬度适当都直接影响切 片质量,可用热水或冷水等方法适当改变蜡块硬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