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法
梁著国际组织法

梁著国际组织法一、概述国际组织法是研究国际组织的建立、运作和解释的法律分支。
梁著国际组织法是中国著名法学家梁晓声教授所著的有关国际组织法的著作。
本文将围绕梁著国际组织法展开深入的探讨,分析其对国际组织法学的贡献以及对国际组织发展的影响。
二、梁晓声教授的学术背景1.梁晓声教授的教育背景•在中国著名的清华大学法学院获得本科学位•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梁晓声教授的研究领域•国际法学•国际组织法学•国际人权法学3.梁晓声教授的学术贡献•出版了多部影响深远的学术著作,其中包括《梁著国际组织法》•在国际法学界享有崇高声誉,是中国法学界的杰出代表之一三、梁著国际组织法的主要内容1.国际组织的定义和分类•国际组织的概念和特征•国际组织的分类及其特点2.国际组织的成立和终止•国际组织的成立条件和程序•国际组织的终止条件和程序3.国际组织的权力和义务•国际组织的权力来源和限制•国际组织的义务和责任4.国际组织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国际组织的决策机制和程序•国际组织的成员权利和参与机制5.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和司法保护•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和特权豁免•国际组织的司法保护和争端解决机制四、梁著国际组织法的影响和意义1.对国际组织法学的贡献•梁著国际组织法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国际组织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分析,为国际组织法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2.对国际组织的发展的影响•梁著国际组织法为国际组织的成立和运作提供了法律指导和依据•强调了国际组织的权力和义务平衡,促进了国际组织的健康发展•对国际组织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提出了具体建议,提高了国际组织的效率和合法性五、结论梁著国际组织法是中国法学界在国际法学领域的重要贡献之一。
通过对国际组织的定义、成立和终止、权力和义务、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以及法律地位和司法保护等问题的全面讨论,梁著国际组织法为国际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指导。
梁西著《国际组织法(总论)》读书笔记[精心整理]
![梁西著《国际组织法(总论)》读书笔记[精心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23bd98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c.png)
国际组织法读书笔记0《国际组织法(总论)》梁西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五版。
0第一章国际组织和国际组织法的基本性质0第一节国际组织和国际组织法的概念剖析0国际组织的概念:一般指由若干个国家的政府、民间团体或个人为特定的国际合作目的,通过协议而创立的常设国际机构。
其宗旨是依靠成员间的合作来谋求共同利益。
00所谓国际组织法,是指用以调整国际组织内部及其对外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包括有关国际组织建立、存在与活动的一切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00国际组织的五个基本特征:001、国际组织的主要参加者是国家。
002、国际组织是有别于其成员国而具有相对独立法律人格的一种国家间机构。
003、国家为了使国际组织实现其宗旨,需在一定范围内约束国家本身的行动而赋予国家组织若干职权。
004、国际组织具有高度的国际合作功能。
005、国际组织是以国家间的正式协议为基础而建立的。
00第二节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与“职能性原则”0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就是它依法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资格。
00国际组织,即使是最有权威的国际组织,业只是一种介于国家之间的法律组织形式,而非国家实体,并不具备国家的属性。
00国际组织在国际法上法律人格的行为能力有如下几个方面:001、缔结多边或双边协定2、召集和参加国际会议3、派遣与接受外交使节4、调节国际争端5、承担国际责任和请求国际赔偿6、参加另一个国际组织的活动甚至加入另一组织7、作出国际承认与作为国际承认的对象8、构成国际继承的主体和客体9、其他行为能力00国际组织法律人格和行为能力有如下特点:001、国际组织具有广泛地享受国际权利和承担国际义务的能力。
002、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是一种有别于其成员国法律人格的相对独立的法律人格,主权国家是积极的能动的基本的国际法主体,国际组织则是主权国家通过协议创立的国际法主体。
003、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及其行为能力的范围问题,国际法并无一般性的规则可循。
国际组织法

第八章国际组织法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一般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的政府、民间团体或个人为特定的国际合作的目的,通过协议形式而创设的常设机构。
国际组织既包括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也包括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政府间的国际组织(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即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为谋求合作,以实现符合共同利益的目标,通过缔结国际条约的形式而创建的常设性机构。
国际组织法:是调整国际组织内部及其对外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包括有关国际组织建立、存在与活动的一切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联合国大会:职权最广泛的审议和建议机构安全理事会: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关。
秘书处:联合国的行政部门联合国专门机构:根据政府间协定成立的,并与联合国发生关系的全球性专门国际组织。
它们是专门性的国际组织,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签订有关协定。
区域性国际组织(regional organizations):是指在相同地域内的国家或者虽不在相同地域内但以维护区域性利益为目的的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与集团。
区域性国际组织处依据其宗旨和职权范围,可以分为一般性区域组织和专门性区域组织。
雅尔塔方式:即“大国否决权”(是当时社会现状的产物)。
安理会通过程序性事项的决议应以15个理事国中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通过;通过程序性以外的一切事项的决议,应以9个理事国的表决权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
即任意常任理事国的反对票都可以否决非程序性问题的决议。
但常任理事国不参加投票或者弃权,不构成否决。
再有必要决定某一事项是否属于程序性这一先决问题时,常任理事国也可以行使否决权,从而形成“双重否决权”。
为了防止否决权的滥用,宪章规定:关于和平解决争端及区域性办法或区域性机关提交解决争端的决议,争端当事国不得投票。
简答题1、试述国际组织在国际法上的地位。
国际法讲义7国际组织法

国际法讲义7国际组织法国际组织法参考资料:梁西:《国际组织法》,武汉大学出版社。
饶戈平:《国际组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一节概述一、国际组织的形成和发展1、学者理论:Willian Penn(1644-1718):主张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各国按比例委派代表组成“欧洲议会”,由议会和平解决国家间的争端。
在程序上,议会以2/3多数作出决议,以圆桌会议形式处理席次问题。
2、民间交往——政府间国际会议:Congree of Westphalia临时性议事组织(19世纪——国际会议的世纪)3、“欧洲协作” (欧洲协调,the Concert of Europe,1815——一战)1815年维也纳会议、1856年巴黎会议特点:宗旨是调整封建君主间平时的国际关系;定期举行会议——大国;形成新的议事规则。
3、国际行政联盟(International Administrative Union)国际电报联盟(1862年)、邮政总联盟(1874年)国际度量衡组织(1875年)国际保护工业产权联盟(1885年)国际保护文化艺术作品联盟(1886年)特点: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常设机构; 改进了各种程序规则4、国际联盟:第一个普遍性的世界性的组织5、联合国(20世纪——国际组织的世纪)国际社会组织化1、数量增长;2、国际组织的活动范围和职能日益扩大;3、国际组织间的协调加强;4、使国家主权的保留范围相对缩小5、NGO作用增强6、使国际法的约束力增强,对国际法的影响力加大,国际组织执行行动的约束力在增强。
四、国际组织法律性质主体资格来源于成员国授权,是特殊的、派生的国际法主体,权利、行为能力受一定限制。
1、谈判、缔约权2、对外交往权3、承认与被承认权4、国际索赔权与国际责任5、特权与豁免五、国际组织分类1、一般性/专门性国际组织: 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2、政府间/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欧洲联盟、国际红十字会3、全球性/区域性国际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美洲国家组织4、开放性/封闭性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六、国际组织的主要法律制度(一)成员创始成员和纳入会员1、完全成员:2、部分成员:2002年之前,瑞士参加国际组织的部分机关工作的成员3、联系成员(准成员):纳米比亚曾经是世界卫生组织的联系成员。
国际组织法

(四)辅助性工作机构 根据组织的基本文件,为实现组织宗旨、完成各
机构职能所必需的、在不同级别上建立的辅助性工作 机构。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五)司法机构
国际组织中设立的专门负责审理法律问 题和通过司法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机构。如国 际法院、欧洲法院等。
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司法机构中,法官通 常从各国政府推荐的著名国际法学家候选人中 选举产生,全体应能代表世界各大文化和各主 要法系,但自身又是独立司法的。
(2)国际组织职员的特权与豁免 以独立执行职务所必需者为限。 联合国高级官员可享有外交使节的全部特权与豁
免。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3)常驻代表团的特权与豁免 各国常驻普遍性国际组织的代表通常享有
外交使团的特权与豁免,如司法豁免、执行公 务时的言行免受法律诉讼、其馆舍、住所及其 档案文件不受侵犯、汇兑自由、免除税捐、行 李免检等。
•
关于国际组织的国际人格的来源的两种学说:
明示授权说——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只能 来源于并限于组织基本文件的有关明文规定;
暗含权力说——国际组织的国际人格不但 来源于基本文件的明示规定,而且还来源于国 际组织为实现其宗旨而必需的权力(权利)。
1949年国际法院“关于为联合国服务而遭 受损失的赔偿”咨询案:将两种学说相结合。
•
(二)准会员 指一些权利受到限制的非完全会员。 在很多情况下,国际组织设立准会员制度的目的是
为了便于一些非自治领土以及非主权国家的地区政府 也能参与组织的活动。
一般来说,准会员在国际组织的重要机构中没有 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部分会员 有些国际组织允许非成员国成为其下属机构的成员
国际法中的国际组织法制度研究

国际法中的国际组织法制度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国际组织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重要分支,规范着国际组织的设立、运作和法律地位,对于维护国际秩序、促进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组织的类型繁多,包括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
政府间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非政府间组织如国际红十字会、绿色和平组织等,也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是国际组织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国际组织通常被视为国际法主体,具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它们能够在国际交往中独立地表达意志、参与国际法律关系,并享有一定的特权和豁免。
例如,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在其职能范围内享有特权和豁免,以保障其正常运作。
国际组织的设立通常基于国际条约。
这些条约规定了组织的宗旨、原则、组织结构、职权范围等基本要素。
设立国际组织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解决特定的国际问题,如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和平与安全、保护环境等。
在设立过程中,各成员国需要经过协商和谈判,达成一致意见。
国际组织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秘书处等。
决策机构通常由成员国代表组成,负责制定重大政策和决策。
执行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决策和开展工作。
秘书处则为组织的日常运作提供支持和服务。
国际组织的职权范围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依据。
职权范围通常在组织的宪章或基本文件中明确规定,包括制定规则、监督执行、协调行动等。
然而,国际组织的职权并非无限的,而是受到其设立目的和成员国授权的限制。
国际组织法还涉及国际组织与成员国之间的关系。
成员国应当遵守国际组织的规则和决议,同时国际组织也应当尊重成员国的主权和利益。
在某些情况下,成员国可能会违反国际组织的规则,此时国际组织可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如谴责、制裁等。
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也是国际组织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的国际组织在职能上可能存在重叠或交叉,需要通过合作和协调来避免冲突和提高效率。
例如,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在促进全球发展方面需要相互配合。
国际组织法

第九章国际组织法⏹概述⏹国际组织的主要制度⏹联合国⏹专门性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第一节国际组织概述⏹一、国际组织的概念⏹凡两个以上国家或其政府、人民、民间团体基于特定目的,以一定协议形式而建立的各种机构,均可称为国际组织。
⏹上述定义表明,国际组织可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国际组织,既包括若干国家或其政府所设立的国际机构(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IGO ,如联合国、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欧洲共同体等)。
一、国际组织的概念(续)◆广义上的国际组织还包括若干国家的民间团体及个人组成的机构(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如国际红十字组织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等)。
◆狭义上的国际组织则仅指若干国家或其政府通过签署国际协议而设立的机构。
◆国际法所着重研究的是这种严格意义上的国际组织,即若干国家或若干政府间的常设机构。
⏹二、国际组织的特征⏹1、国际组织主要是国家之间的组织,国际组织不能凌驾于国家之上。
⏹2、国际组织是国家为了国际合作而建立的,有其特定的合作目的。
⏹3、国际组织依国家间协议而创立,该协议即国际组织的组织章程。
⏹4、国际组织设有常设性机构。
⏹5、国际组织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三、国际组织的类型⏹1.以国际组织组成成员的性质分,可将国际组织分为政府间组织和民间组织。
⏹2.以国际组织成员的资格条件分,可将国际组织分成开放性的国际组织和封闭性的国际组织。
⏹3.以国际组织成员的地域特点分,可将国际组织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4.以国际组织的宗旨、性质和职能范围分,可将国际组织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5.以国际组织的权力与其成员国主权的关系分,可以国际组织分为国家间组织和超国家组织。
四、国际组织法●(一)国际组织法的定义●随着国际组织数量的急剧增加和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的不断扩大,调整有关国际组织各种关系的规范、制度也逐渐形成了现代国际法的一个分支——国际组织法。
国际组织法概述

国际组织法概述什么是国际组织法?国际组织法是国际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国际组织的设立、职权、组织状况、运作和终结等相关法律规定。
国际组织法的发展和形成源远流长,其内容涉及到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国际组织与其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国际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国际组织法的重要意义在于维护国际秩序、促进国际合作和解决国际争端。
通过对国际组织的法律规范,可以使国际组织在履行职能时遵守国际法的规范,确保其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国际组织的种类国际组织是由主权国家根据一定的协定自愿组成的,其目的是为了共同实现特定的国际目标和任务。
国际组织的种类繁多,包括国际政治组织、国际经济组织、国际军事组织、国际社会组织等。
国际政治组织主要由政府间组织和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组织构成,如联合国、欧洲联盟等。
政府间组织指的是由各国政府签订协定建立的组织,其成员为主权国家。
而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组织则是指由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组建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可以是国家和非政府组织。
国际经济组织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它们的目的在于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
国际军事组织主要由军事同盟组成,如北约等。
国际社会组织则包括非政府组织和国际行业组织,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国际足球联合会等。
国际组织法的基本原则国际组织法是建立在国际法的基础上的,因此它遵循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法律规范。
主权平等原则主权平等原则是国际法的核心原则之一,也是国际组织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根据这一原则,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在组织内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没有任何成员国可以凌驾于其他成员国之上。
合法性原则国际组织的设立和运作必须符合国际法的规范,具有合法性。
这意味着国际组织的活动和决定必须基于适用的国际法条款和组织章程,不能超越其职权范围。
成员国义务原则国际组织的成员国有义务遵守其所加入的组织的规则和决定。
成员国应履行其在组织内所承担的义务,并在国际组织框架内合作解决争端和实现组织的目标。
国际组织法国际组织法

详细描述
法治原则要求国际组织的行为和决策应当有明确的法律依据,遵循国际法和国际准则,确保其行为的合法性和公 正性。同时,国际组织应当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其行为符合国际法和国际 准则。
公平正义原则
国际组织法
目 录
• 国际组织法概述 • 国际组织的类型与职能 • 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与权利义务 • 国际组织法的基本原则 • 国际组织法的实践与发展
01
国际组织法概述
国际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国际组织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 府间组织,旨在促进国际合作、 解决国际争端和维护国际和平。
特点
国际组织具有跨国性、政府间性 和非营利性,通常具有独立的法 律人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进行 国际交往和诉讼。
国际组织法的概念与重要性
概念
国际组织法是规定国际组织的成立、 宗旨、组织结构、权利义务以及运作 程序等事项的法律规范。
重要性
国际组织法有助于协调各国关系,促 进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推动全球发展。
国际组织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国际组织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的教会和封建国家 之间的组织。现代国际组织法的形成始于19世纪,随着国际 联盟和联合国等全球性组织的成立而得到发展。
国际组织法的完善与创新
01
国际社会将继续推动国际组织法的完善与创新,以适应不断变
化的全球治理需求。
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
02
国际组织将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国际合作与协
调将成为国际组织法发展的重要方向。
强化国际组织法的实施机制
03
国际公法 第十章 国际组织法

一、成员
能够和愿意致力于某一 组织的工作,被邀请或 接纳参加该组织的工作 的成员 完全成员
成员一律平等,但并不 意味其权利和义务必须 完全平等
(一)成员的 种类
观察员
成员
部分成员
并非为一国际组织的完 全成员,但在其参与的 在国际组织中只享 机构中,享有完全的权 有部分权利,承担 部分义务的成员 联系成员 利和义务
2.执行机构(executive organs) 国际组织一般都设有一个执行机构,一般 称为执行局(executive board)或理事会,也 有称为委员会的。 这种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执行最高决策机构 的决定,处理本组织管辖范围内的事项,提 出建议、计划和工作方案并付诸实施。 3.行政管理机构(administrative organs) 绝大多数国际组织都设有行政管理机构, 叫做“秘书处”,它是一个以秘书长 (Secretary-General)或总干事(DirectorGeneral)为首的常设机构。
2.国际组织责任的基础 国际组织国际违法责任的基础,是国际 组织的国际法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即国 际组织的国际法律人格,因为责任是国际 人格的必然结果,是国际组织具有国际权 利和义务的结果。独立的人格隐含着对发 生的活动承担责任。 (二)国际组织对其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 国家的国际责任原则适用于任何国际 法主体,包括国际组织。
第十章 国际组织法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Law
本章重点: 国际组织的基本特征与法律人格 国际组织的表决制度和决议的效 力 国际组织对其国际不法行为的责 任 联合国的主要机关及其职权 区域性国际组织与联合国的关系 非政府国际组织与联合国的法律 关系
2.多数同意制(required majority) (1)简单多数(simple majority) 指有超过半数成员的同意票即可获得通过。 这主要用于程序性事项或其他不很重要的决 议。 (2)特定多数(qualified majority) 指要求达到一定比例的多数时议案才能通过。 所谓“特定多数”,通常情况下要求三分之 二多数。这种表决制多适用于重要问题或特 定事项的决议。 (3)多数加特定成员通过 指除了要求特定数目的多数之外,还要求包 括特定成员的同意票方可通过。这种表决制 为个别国际组织或机构所采用。
国际组织法

第十章国际组织法学时:4小时第一节概述一、国际组织的概念国际法上的国际组织是指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是若干个国家为实现特定目的依据条约而建立的一种国家联盟或国家联合体。
它不同于非政府组织。
二、国际组织的特征国际组织的基本特征有:1、国际组织是国家之间的组织。
2、国际组织是依据国家间的多边条约而创立的。
3、国际组织的基本原则是所有成员国主权平等。
4、国际组织有一套常设的组织机构。
三、国际组织的类型政府间国际组织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1、按照国际组织成员的构成范围,可以分为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的国际组织;2、按照国际组织的职能,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性的国际组织和专门性的国际组织;3、按照国际组织是否向他国开放,可以分为开放性的国际组织和封闭性的国际组织;四、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主要体现在:1、缔约权;2、对外交往权;3、承认与被承认的权利;4、国际索赔和国际责任;5、特权与豁免。
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不是其本身所固有的,而是来自主权国家在创立该组织的基本文件中的授予。
因此,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不能与国家的法律人格相提并论,它只是派生的、有限的,其权力与活动都不能超越组织的基本文件所规定的职权范围。
第二节国际组织的一般制度一、国际组织基本文件的概念国际组织的基本文件是指国际组织赖以建立和进行运作的、由各成员国政府缔结的条约或特别协议的统称。
基本文件通常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文书,但也可以是一项公约或条约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是普遍性国际组织的一项特别决议。
国际组织文件不同于一般条约的特征:1、规范了成员国的权利与义务,创立了新的国际法主体;2、基本文件限制甚至禁止成员国对文件做出保留;3、为维护组织稳定,很多文件都不对成员国退出做出明确说明;4、本文件即使没有关于修订的规定,国际组织于必要时也可以对其职能作出相应的调整、变动。
二、国际组织参与者的类型国际组织的参与者是指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并在其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国际法主体及某些非主权实体的地区实体。
第十一章:国际组织法

联合国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 18日,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34个全部 缴纳了其2011年的常规会费。但是,其中并 没有“会费大户”美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 文的女发言人维尼娜·马埃斯特雷西证实, 美国尚未缴纳2011年会费,甚至连2010年会 费都未完全缴清,而在“联合国所有安理会 成员国”中,只有美国如此。 美国是联合国的“欠费大户”是不争的 事实。美国经常以批评联合国机构臃肿为由, 不向联合国及时缴纳会费。
2、安理会的职权 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负有主要责 任,只有安理会有权作出对全体会员国都有 约束力的决定。
(1)在和平解决会员国之间的争端方面,安理 会对于任何争端或可能引起国际磨擦或争端 的任何情势可以进行调查,以断定其继续存 在是否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
(2)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方面, 安理会应断定任何对和平的威胁、和平的破坏 和侵略行为是否存在,可以促请当事国遵行安 理会认为必要或适当的临时措施。 (3)在其他方面:负责拟订军备管制方案等。
(二)限制性有拘束力的决议 有些国际组织可以作出对其成员有拘束力 的决议,但这些决议的拘束力受一定的条件限 制。
(三)无拘束力的决议 在国际组织所作出的无拘束力的决议,旨 在希望改变一种存在的情势。此类决议一般只 有政治上、道义上的力量,而没有法律拘束力。
五、国际组织的特权与豁免 1、国际组织本身的特权与豁免。 2、国际组织职员的特权与豁免。 3、常驻代表团及其成员的特权与豁免。 4、国际组织与会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二、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 (一)联合国的宗旨 1、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这是联合国的首要 目的。 2、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 3、促进国际间有关社会、经济及文化方面的 合作。 4、构成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达成上述共 同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国托管理事会
• 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由安全理事会的五 个常任理事国组成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兰西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大不列颠及北 爱尔兰联合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理事会 修改其议事规则,取消每年举行会议的规 定,并同意根据理事会或理事会主席的决 定,或根据理事会多数成员或大会或安全 理事会的要求,视需要举行会议。
From SYSU
三、联合国法律制度
• 一、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 (一)宗旨 1、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2、发展国际之间的友好关系 3、促进国际合作 text 4、构成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达成上述 共同目的
From SYSU
二、联合国的主要机关及其职权
• (一)大会 • 1、大会的组成 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截至2011年9月,联合 国大会共有会员国193个。每年开常会一次, 除集体会议外,还设有六个主要委员来分 担大会的工作:
From SYSU
• 非常任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非 常任理事国任期2年,经选举每年更换5个, 不能连选连任。根据地域分配原则,每次 新选出的5个成员国中应包括来自亚洲和非 洲的3个国家、一个东欧国家和一个拉美或 加勒比地区国家。每个理事国都有1个投票 权,程序问题要至少9票才能通过。常任理 事国对实质问题都拥有否决权,只要有1票 反对就不能通过。非常任理事国无否决权。
From SYSU
From SYSU
美洲国家组织
• 美洲国家组织现存区域性组织中历史最久 的组织。 • 它的总部设在华盛顿,到1982年7月,有成 员国31个。
From SYSU
阿拉伯国家联盟
• 阿拉伯国家联盟成立于联合国建立之前。 • 其总部原在开罗,1979年3月巴格达会议后, 迁往突尼斯,到1983年,有成员国22个。
国际组织法
12G0 徐松
•国际组织的概念 •国际组织法的概念及性质
•联合国法律制度
•区域性国际组织
From SYSU
广义 国 际 组 织
狭义
•凡是由两个国家或其政府、 民间团体或个人基于特定目 的,以一定的协议形式而建 立的各种机构。
•由两个以上国家或其政府为 实现特定目的,依据国际条 约而建立的常设机构。
From SYSU
二、国际组织法
• 国际组织分为: 1、外部法(国际组织的法律秩序) 主要由调整国际组织与成员方、非成员方 及其他国际组织等外部关系的法律规则组 成。 2、内部法(国际组织的规则) 主要由调整国际组织内部各种关系的法 律规则组成。
From SYSU
三、联合国法律制度
• 一、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 (一)宗旨 1、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2、发展国际之间的友好关系 3、促进国际合作 4、构成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达成上述 共同目的
From SYSU
联合国秘书处
• 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各机构的行政 秘书事务机
• 秘书处由秘书长和联合国工作人员组成, 其职责是为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服务,并 负责执行这些机构所制定的方案和政策。 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官,现任执行秘书 长为韩国人潘基文。
From SYSU
秘书长
• 职责权限
• 联合国秘书长的最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发挥 他的“积极职能”,本着独立、公正、诚 信的原则,公开或私下里采取措施,防止 国际争端的产生、激化和传播。
From SYSU
东南亚国家联盟
• 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后,成员国间加强了 区域合作,在政治、外交、贸易、生产、 航运和金融诸方面的合作都有较快的发展。
From SYSU
From SYSU
作用:
• 经社理事会为讨论国际经济及社会问题, 并为就此类问题制定面向各成员国和整个 联合国系统的政策建议,提供中心论坛。 它负责促进较高的生活标准、全民就业以 及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解决国际经济、社 会和卫生问题;促进国际间文化和教育合 作;倡导对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 普遍尊重。
From SYSU
(1)裁军和国际安全委员会 (2)经济和财经委员会 (3)社会、人道和文化委员会 (4)政治和非殖民化委员会 (5)行政和预算委员会 (6)法律委员会
From SYSU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Security Council -- SC) (简称安理会)是联合国的6大主要机构之 一。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 等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共有15个成员。
From SYSU
欧洲共同体
• 西欧各主要国家的组织,包括欧洲煤钢联营、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
From SYSU
非洲统一组织
• 非洲统一组织当前区域组织中成员国最多 的组织。 • 至1983年,该组织成员国已超过50个,总 部设在亚的斯亚贝巴。非洲统一组织成立 以来,已开过19次首脑会议,通过了一系 列捍卫各成员国国家主权和维护民族经济 的重要决议。
国 际 组 织
From SYSU
特征
一
国际组织是国家间的 组织。
二
根据国际条约或其他受法 律支配的文件而创立。
三
具有特定设的组 织机构。
From SYSU
二、国际组织法
概念: 国际组织法是指用以调整国际组织的创立、 法律地位、组织的内部和外部活动以及有 关法律关系问题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From SYSU
国际法院
•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主要司法机关,根 据1945年6月26日在旧金山签署的《联合国 宪章》设立,以实现联合国的一项主要宗 旨:“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 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 情势”。
From SYSU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是根据《联 合国宪章》设立的,是协调14个联合国专 门机构、10个职司委员会和5个区域委员会 的经济、社会和相关工作的主要机构。经 社理事会还管辖11个基金会和规划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