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化学期末复习资料(可缩印)
新版固体化学期末考题考研试题复习题
![新版固体化学期末考题考研试题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6f2600816fc700abb68fcd6.png)
第二章材料的结构1、概念空间点阵、晶胞、致密度、固溶体、晶面、晶向2、912︒C时,bcc铁的单位晶胞体积为0.02464 nm3, 在相同温度时,fcc铁的单位晶胞的体积是0.0486 nm3。
当铁由bcc转变为fcc结构时,其密度改变的百分比是多少?已知Fe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3、在立方晶系中绘出{110}、{111}晶面族所包括的晶面及(112)、(1⎺20)晶面。
4. LiF是立方结构晶体,其中氯离子作面心立方排列,钠离子填充于其八面体间隙中,实验测得其密度为2.6g/cm3,计算其晶胞参数。
第三章晶体缺陷1、概念缺陷种类、刃形位错、螺形位错、热力学平衡缺陷2、铜的空位形成能1.7×10-19J,试计算1000︒C时,1cm3铜中所包含的空位数,铜的密度为8.9g/cm3,相对原子质量为63.5,波尔兹曼常数k=1.38×10-23 J/K。
3. 氧化镁晶体中的缺陷形成能为84kJ/mol,计算在1000K和1500K的缺陷浓度。
(A=1)第四章二元相图1、概念二元相图的几何规律、自由度、相界线、匀晶转变、共晶转变、包晶转变、铁素体、奥氏体、莱氏体、珠光体2、Mg-Ni系存在一个共晶反应:设对应w1Ni亚共晶合金C1,w2Ni为过共晶合金C2,这两种合金中的先共晶相的质量分数相等,但C1合金中的α相总量为C2合金中的α相总量的2.5倍,试计算C1和C2的成分。
3、如图所示,请指出:(1)水平线上的反应性质(2)分析合金I、II的平衡凝固过程(3)合金I、II室温时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重量表达式4、已知A (熔点600︒C)与B(熔点500︒C)在液态无限互溶,固态时A在B中的最大固溶度(质量分数)为w A=30%,室温时为w A=10%;但B在室温和固态时均不溶于A。
在300︒C时,含w B=40%的液态合金发生共晶反应。
试绘出A-B合金相图;试计算w A=20%,w A=45%,w A=80%的合金在室温下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的相对量。
高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91a1c7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d.png)
高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高三化学)是一个新的起点, 新高三一轮复习从零开始, 完整涵盖高中所有的知识点, 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 是基础复习阶段, 所以化学的知识复习是十分重要的, 不能舍弃它, 以下是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帮助到你!高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1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如NaCl, 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
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 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 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 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 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 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 过滤, 除去Fe(OH)3, 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10.纸上层析(不作要求)高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2(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0个)①阿伏加德罗常数及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②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方向、数目及运用)。
③化学用语: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
④溶液、离子共存、非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其转变(守恒原理的运用), 中和滴定。
⑤元素周期律“位—构—性”, 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
⑥化学键、电子式。
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平衡移动(重点是等效平衡)——要求巧解,近几年都是等效平衡的解决。
【化学】部编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知识总复习
![【化学】部编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知识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087eef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16.png)
【化学】部编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
知识总复习
本文档旨在为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做知识总复。
以下是各个章节的要点回顾: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 物质的分类
- 元素和化合物
-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第二章:空气与燃烧
- 空气的组成
- 灭火与安全用火
- 燃烧的条件和过程
第三章:酸、碱和盐
- 酸性、中性和碱性物质的区别
-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 盐的种类和主要应用
第四章: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的性质和种类
- 金属与非金属的比较
- 金属的提取和应用
第五章:溶液和溶解
- 溶液的组成和分类
- 溶解的条件和速度
- 浓度和稀释的计算
第六章:常见气体和空气- 气体的性质和种类
-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应用
- 空气的组成和净化
第七章:常见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 酸碱中和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第八章:离子和离子反应
- 离子的特征与组成
- 离子反应的条件和类型
- 常见离子反应的实例
第九章:化学电池
- 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 干电池和蓄电池的区别
- 电流和电压的概念与计算
以上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各章的要点回顾,希望能对你的期末复有所帮助。
祝考试顺利!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教材为准。
)。
高中化学复习资料(已整理打印版)
![高中化学复习资料(已整理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54a21281c758f5f71f677c.png)
第一部分:必修一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其他实验知识在选修六)考点一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过滤: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适用于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不同。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
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主要仪器: 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器、牛角管、锥形瓶等。
4.分液:适用于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适用于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如:用CCl 4萃取溴和水的混合物。
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
注:不用酒精萃取。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考点一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 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意义是表示含有一定量数目的粒子的集体。
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mol )。
(2)物质的量的基准(N A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
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N A ,其近似值为6.02×1023 mol -12.摩尔质量(M )1摩尔物质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 。
1mol 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因此,1 mol 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12C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而12 g 12C 所含的碳原子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即1 mol 12C 的质量为12g 。
同理可推出1 mol 其他物质的质量。
3.关系式:n =AN N ;n =Mm特别提醒:1.摩尔只能描述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和电子等肉眼看不到、无法直接称量的化学微粒,不能描述宏观物质。
如1mol 麦粒、1mol 电荷、1mol 元素的描述都是错误的。
2.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该用化学式(符号)指明粒子的种类。
如1mol 水(不正确)和1molH 2O (正确);1mol 食盐(不正确)和1molNaCl(正确)3.语言过于绝对。
固体化学复习题
![固体化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69f9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1.png)
固体化学复习题固体化学复习题固体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固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下面我将给大家带来一些固体化学的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和掌握。
一、晶体结构1. 什么是晶体?晶体和非晶体有什么区别?2. 请简要描述金刚石和石墨的晶体结构,并解释它们的性质差异。
3. 什么是晶体的晶格?晶格常用什么指标表示?4. 请描述简单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体心立方晶格的特点,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二、晶体缺陷1. 什么是晶体缺陷?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晶体缺陷类型。
2. 请解释点缺陷和线缺陷的概念,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3. 什么是固溶体?请简要介绍固溶体的形成条件和分类。
4. 请解释晶体缺陷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三、晶体生长1. 请简要描述晶体生长的过程,并解释晶体生长的控制因素。
2. 什么是溶液法生长晶体?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溶液法生长晶体的方法。
3. 请解释气相法生长晶体的原理,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4. 晶体生长中的杂质对晶体质量有何影响?如何控制杂质的含量?四、固体反应1. 请解释固体反应的概念,并列举几种常见的固体反应类型。
2. 请描述固体氧化反应的特点,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3. 请解释固体还原反应的特点,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4. 请简要介绍固体与气体反应的条件和反应机理。
五、固体电导1. 什么是固体电导?请简要介绍固体电导的分类和机理。
2. 请解释离子导体和电子导体的概念,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3. 请解释固体电解质和固体电容器的原理,并解释它们的应用。
4. 请简要介绍固体半导体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以上就是一些固体化学的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固体化学是一个广阔而深奥的领域,需要我们持续学习和探索。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努力,掌握固体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下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942057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4.png)
八年级下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1. 重点概念-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排列的表格。
- 化学反应: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涉及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
- 酸和碱:酸具有酸性,碱具有碱性,可通过中性化反应相互中和。
- 溶液: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物。
-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 元素周期表周期性规律:周期表中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变化呈现的规律。
- 化学式:用符号和数字表示化学物质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
-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的方程式。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电中性粒子。
2. 基本实验技能- 装置和仪器的使用与操作。
- 物质的取样、称量和混合。
- 火焰的燃烧特点和灭火方法。
- 溶液的制备、过滤和加热。
- 镜子中的物体与实际物体的关系。
3. 重要知识点3.1.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简写符号,如氧元素的符号为O。
- 化合物的命名:根据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确定化合物的名称。
3.2. 离子和离子化合物- 阳离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带正电荷的离子。
- 阴离子: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带负电荷的离子。
- 离子键:由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根据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名称确定离子化合物的名称。
3.3. 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
- 化学反应的符号方程: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
3.4. 酸、碱和盐- 酸性物质:呈酸性的物质,具有酸味和腐蚀性。
- 碱性物质:呈碱性的物质,具有碱味和腐蚀性。
- 中性物质:不呈酸性或碱性的物质,pH值为7。
- 盐: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4. 复方法- 阅读课本中的重点内容和示例题。
- 做课后题并检查答案。
- 制作彩色草图和思维导图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化学期末复习资料九年级
![化学期末复习资料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04c07b3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5.png)
化学期末复习资料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资料九年级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化学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周围的世界,还能为将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帮助九年级的学生复习化学知识,下面将提供一些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则绕原子核运动。
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符号来表示。
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3. 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4. 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了解不同类型的反应有助于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原理。
第二部分: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物质的变化。
方程式中的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侧,产物位于右侧。
2.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产物形成的量。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3. 热力学热力学研究了能量转化和能量变化的规律。
热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包括焓变、熵变和自由能等。
第三部分:酸碱中和和盐类的制备1. 酸碱中和酸碱中和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酸的特征是酸性溶液的酸味、酸性溶液的导电性和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
碱的特征是碱性溶液的苦味、碱性溶液的导电性和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2. 盐类的制备盐类可以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制备。
常见的盐类制备方法包括酸与金属的反应、酸与碱的反应以及酸与金属碱的反应。
第四部分:化学元素和周期表1.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
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性质和规律。
2024年高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0623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5.png)
2024年高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在____年高三化学的期末考试中,以下是一些可能会成为必考知识点的总结。
这个总结涵盖了化学中的各个重要概念,包括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化学能量、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电化学等等。
希望这个总结能够帮助你复习和准备化学考试。
第一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态与物相转化- 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和特点- 相变:熔化、凝固、汽化、凝华、升华、溶解- 相变规律:熔点、凝固点、沸点、升华点2.溶液与溶解度- 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压力、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力3.溶液的浓度计量- 溶液的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溶度- 溶液配制和稀释计算4.溶液的物理性质- 密度和浮力- 折射率和折光现象- 还原能力5.化学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化学变化的特征和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计算- 物理变化的特征和示意图第二章化学反应1.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 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和平衡- 摩尔比、摩尔质量和反应计量计算2.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速率定律和速率常数- 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阿伦尼乌斯方程3.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条件和化学平衡定律- 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 平衡常数和反应方向的关系4.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浓度、温度和压力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平衡位置的移动和平衡恢复原理5.化学平衡的应用- 反应倾向和反应方向的判断- 平衡常数和反应位置的计算6.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酸碱的定义和特点- 酸碱中的离子和电离平衡- pH值和酸碱指示剂第三章化学能量1.能量与物质的转化- 能量的形式和守恒定律-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2.热化学反应和热化学方程式- 系统和周围的能量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计算- 热反应的热化学计量3.焓变和焓变计算- 焓变的定义和计算- 焓变与物质的热化学参数的关系- 焓变和化学反应条件的关系4.热化学平衡和热化学平衡常数- 热化学平衡条件和热化学平衡定律- 热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 热化学平衡和反应条件的关系第四章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价键和共价键理论- 价电子的概念和价键的定义- 共价键的成键和键能- 共价键理论:共价键、共价键长度和共价键极性2.分子的形状和极性- 分子构型和分子内的键角-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极性分子的极性键和偶极矩3.分子力和物质的性质- 分子间力:范德华力、氢键、离子-离子力- 分子间力与物质的性质相关性:熔沸点、溶解度、密度- 物质的溶解和溶解热第五章电化学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特点和区别-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离解度2.电解和电解过程- 电解的定义和原理- 电解过程中的电流、电量、电极、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作用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电解质溶液的导体和导电性-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和电离程度- 导电性与浓度和电解质类型的关系4.电解和化学反应的关系- 电解的化学反应和电极反应- 典型电解反应:电沉积、电解水、电解金属离子溶液5.电池和电动势- 电池的基本构成和分类- 电动势的定义和测量- 电动势和化学能量的关系6.电解质溶液的pH值和电解质皮质理论- 电解质溶液的pH值和酸碱指示剂- 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质皮质理论和离子极化以上是____年高三化学期末考试可能会涉及的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的复习和考试有所帮助!。
化学期末总复习资料初三
![化学期末总复习资料初三](https://img.taocdn.com/s3/m/5f5e550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8.png)
化学期末总复习资料初三初三是学生在整个学生时期中最重要的一年,它是学生考察自己知识水平的关键时期。
这时的化学知识不管是数量还是难度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所以化学期末的复习是初三学生必须要大力点进行的。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复习资料供初三学生参考。
一、知识点概述1. 运动的本质是能量转化;2. 能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3. 动能定理的推导公式;4. 动能定理的应用;5.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6. 牛顿第二定律和力与加速度的关系;7. 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8. 摩擦力;9. 弹性力;10. 万有引力;11. 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12. 地球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差别;13. 斯涅尔定律和折射率;14. 等离子;15. 进行化学反应的能量波动;16. 化学能、化学势能、热性能的概念;17.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基础;18. 精细的化学文献资料检索方法。
二、学习方法1. 列出所有的化学重点知识及学习目标;2. 制定计划性的学习提纲;3. 反复练习,提高学习的效率;4. 考前的集中复习;5. 注意化学实验的步骤及详情;6. 回顾初中化学学习的过程;7. 反思过程中的化学错误。
三、复习热点学生在复习化学期末考试中,需要特别关注化学重点知识点和热点问题,来准确把握化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1. 如何正确地粘贴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周期;2. 波尔原子理论;3. 鉴别碳酸盐和硫酸盐;4. 常见化合物的命名;5. 燃烧反应和制造肥料。
四、注意事项1. 在刚开始的复习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参考前人的复习技巧来缩短学习时间;2. 悄悄在考前的夜晚看书是行不通的,正确的睡眠情况能够大幅度提高学习的效率;3. 不要重视某些小知识的掌握,化学的知识累积是需要一个一个的因素的;4. 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效率的提高,不要无止境的看书,应该将时间掌握得当;5. 反复检查知识点,反思自己的错误。
以上就是化学期末考试总复习大纲及注意事项,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都非常重要,需要学生切实按照进行复习,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期末复习默写资料-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期末复习默写资料-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42930b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1a.png)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实验室制取气体1、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 4 =====△ K 2MnO 4+MnO 2+O 2↑;(有棉花固体加热型)2、实验室氯酸钾、二氧化锰制取氧气2KClO 3 =====MnO 2△ 2KCl +3O 2↑;(无棉花固体加热型) 3、实验室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制取氧气2H 2O 2 =====MnO 22H 2O +O 2↑;(固液不加热长颈漏斗)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 3+2HCl === CaCl 2+H 2O +CO 2↑;(固液不加热型长颈漏斗)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 2SO 4==ZnSO 4+H 2↑(固液不加热型长颈漏斗)6、易错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水槽、锥形瓶、棉花、过滤、吸附、活性炭、铅笔芯、天然气、浑浊 7、制取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选择主要依据 和 。
【巩固练习】1.请同学们分析下列固体与液体常温下制气装置:(1)写出上述仪器的名称:甲 ; 乙 。
(2)各装置的优点:A 装置的优点 ;B 相比与A 的优点 ;C 相比与B 的优点 ,其中乙仪器可用 来代替,D (或E )相比与C 的优点2.收集装置选择的主要依据 和理由: 理由: 理由: 优点: 优点:3.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
(2)实验室用A 装置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了节约药品并得到平稳的气流和纯净的氧气,X A B C D E 甲 乙A~F中选择的发生与收集装置为。
(4)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_进入集气瓶。
(填“a”或“b”)氧气的验满方法是。
(5)B、C、D都可以用来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其优点分别为:B C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连接如图中B、H、I装置可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其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填“b”或“c”a→→→d。
化学复习资料
![化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b2f48fcd0d233d4b04e692a.png)
化学复习资料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 (CH3COO- 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
固体化学复习
![固体化学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ac470c68bd63186bcebbc00.png)
固体化学原理 2007.12一、结晶学基础1.晶体的定义,单晶和多晶,非晶晶体的基本特点:各向异性,晶体的自范性,均匀性2.准晶体:结构特点;Al-Mn合金二十面体相结构特点3.玻璃体:结构特点;重点的玻璃体4. 液晶: 结构特点,液晶显示器的原理5.晶面角守恒定律6.晶体的形状与生长习性7.对称性定律8.宏观对称元素与对称动作(1) 反映面——反映,用P表示(2) 对称中心——倒反,用C表示(3) 旋转轴——旋转,用Ln表示,n是基转角(4) 反轴——对称动作为旋转和倒反组成的复合对称动作,用L9.点群,晶体的32点群及推导,Schoenflies符号表示法10.七个晶系和14种空间点阵型式11.晶体的微观对称元素(1)点阵——对应的操作是平移,对称阶次为∞。
(2)螺旋轴——对应的操作是旋转和平移的复合操作,对称阶次为∞。
(3)滑移面——对应的操作是反映和平移组成的复合操作,对应阶次为∞。
12.空间群。
单胞。
点群、空间群、格子和晶体的关系13.布拉格公式及其推导14.x射线产生及特点15.Laue单晶实验16.旋转单晶衍射仪原理17.Debye-Sherrer相机原理18.X射线粉末衍射,θ-2θ几何,摇摆曲线的原理19.Scherrer公式20.电子衍射和X光衍射、中子衍射的对比:21.米勒指数,六方晶系的指标化22.系统消光,立方晶系衍射图的指标化23.最密堆积概念。
六方最密堆积与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特点,堆积系数,24.空隙,空隙率,空隙大小与配位数关系25.描述晶体结构的方式:棍球模型,离子堆积模型,配位多面体模型26.一些重要的晶体结构:(1)NaCl结构(2)闪锌矿结构与纤锌矿结构,从闪锌矿结构与纤锌矿结构衍生出的超结构(3)CsCl晶体结构(4)金刚石结构与石墨结构(5)NiAs结构与CdI2 结构(6)萤石结构与反萤石结构(7)金红石(TiO2)晶体结构(8)MoS2结构(9)尖晶石结构与反尖晶石结构(10)ReO3结构,钙钛矿(CaTiO3)结构,容忍因子(11)钨青铜,四方A x WO3结构,六方A x WO3结构(12)硅酸盐结构单元,硅酸盐结构(13)氧化物超导体与钙钛矿结构(14)K2NiF4结构27.分子筛,分子筛的结构特征二、固体的特征1.晶体的类型分类2.离子作用势能与离子间距离的关系,玻尔-马德隆晶体点阵能方程3.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配位数与空隙的几何形状4. 两种处理含有共价键成分的离子键的方法5. 离子极化效应对晶体结构的影响6. 金属的自由电子模型7. 霍尔效应,及自由电子气模型解释霍尔效应8. 金属的近自由电子论9.一个被限制在长为L的一维势箱中的自由电子的能级和波函数10.费米能,及费米几率分布函数11. 能量最低原理和泡里不相容原理12.固体中的缺陷分类13. 本征缺陷和非本征缺陷14.夫伦克尔缺陷和肖脱基缺陷15.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有序固溶体16.非整比化合物,几种重要的非整比化合物如Zn1+δO, TiO1+δ, LiδTiS2.17. 缺陷的缔合与色心,F色中心18.禁带中的局域能级19.一维缺陷: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20.二维缺陷:堆垛层错和晶粒间界:mosaic structure,high angle grain boundary ,tilt grain boundary,twist grain boundary21.反射光谱、透射光谱22.本征半导体,非本征半导体,及其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23.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24.光吸收和发射:共振吸收,受激辐射,自发辐射与荧光、激发光谱与发光光谱25.p-n结原理26.LED原理与蓝光发光二极管27.整流器与光电池三、功能固体1.固体材料的分类:2.晶体的电学性质:(1)导电晶体(2)介电晶体(3)半导体(4)超导体3.介电材料与导电材料的基本区别,介质晶体又分为介电晶体、压电晶体、热电晶体和铁电晶体,各种电介质晶体之间在结构上的关系,介电强度4.压电效应,逆转压电效应及应用5.热电效应,电石晶体的热电效应,热电效应的应用6.铁电晶体,电滞回线,BaTiO3的铁电性,7.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超导体8.半导体,本征半导体,非本征半导体。
固体化学题库
![固体化学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48fbd19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7.png)
固体化学题库
固体化学是一门涉及到固体物质性质研究的学科,它解释了固体物质性质如何产生、发展和演化的原理。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对固体化学的研究日渐深入,并形成了一些科学理论,如结晶结构、表面特性和界面现象等。
因此,科学家们收集了各类固体化学实验和问题,编纂成一个“固体化学题库”,以指导学习者深入学习固体化学的内容。
固体化学题库充分说明了固体物质的性质及其规律性。
固体化学题库中的实验分析,旨在通过实验数据收集和分析,探明固体材料的性质和结构。
例如,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变温拍摄表征、X射线和核磁共振实验,来研究固体材料的热性能和电学性质。
此外,固体化学题库还记载了各种固体化学模型,帮助学习者了解材料的特性和表现。
例如,有关晶格定律、电势理论、等离子体物理学模型等,均可以通过固体化学题库获得,从而帮助学习者清晰了解固体化学的模型。
此外,固体化学题库还提供了大量的关于材料的应用和制备的问题,帮助学习者深入了解固体化学在现实应用中的重要性。
从固体化学题库中可以看出,固体化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科学,它还可以用来设计、制备复杂的材料,例如半导体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等,从而应用于多种工程技术和工业设施的建设中。
总之,固体化学题库是一个科学家们仔细收集、智能整理的宝贵资源。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固体化学的基本概念,而且
还可以为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化学是研究固体物质的合成,反应,组成和性能及其相关现象,规律和原因的一门科学。
材料,信息和能源是当今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而材料又是能源和信息的物质基础。
晶体定义:自然界中天然亮晶晶,晶莹透明的水晶→天然非人工琢磨而成的具有几何多面体形态的固体→由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排列所构成的固体物质。
晶体的基本特性:①具有确定的熔点;②具有规则的多面体外形;③各向异性,即在晶体中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④具有均匀性,即在同一块晶体各部分的宏观性质相同;⑤对X 射线产生衍射效应;6、晶体的自范性。
而非晶体不具备这些特性。
非晶体中原子排列不具有长程的周期性,但基本保留了原子排列的短程有序,即近邻原子的数目和种类、近邻原子之间的键长、近邻原子配置的几何方位(键角)都与晶体接近。
四个三次旋转轴是立方晶系的特征对称要素。
布拉维法则:1、所选的平行六面体对称性和点阵对称性一致;2、在平行六面体各棱之间直角数目尽量多;3、在遵守以上两条后,平行六面体体积尽量小。
有理指数定理:在晶体中,可以找到一套坐标轴(即晶轴系),每个晶面在这三个晶轴上倒易截数成简单的互质整数之比(h:k:l ),这个规律称为有理指数定理。
相应的这一组互质的整数一般用 (''',,l k h ) 表示,称为晶面指数。
晶体的对称定律:由于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物质,这种质点格子状的分布特点决定了晶体的对称轴只有n = 1,2,3,4,6这五种,不可能出现n = 5,n > 6的情况。
证明:1、直观形象的理解:垂直五次及高于六次的对称轴的平面结构不能构成面网,且不能毫无间隙地铺满整个空间, 即不能成为晶体结构。
晶体的各向异性:在不同方向上,晶体的物理性质不同。
不同的方向上晶体中原子排列情况不同,故其性质不同。
晶体的对称性:晶体中任意两点(在同一方向上)的物理性质相同。
2、数学的证明方法为:'t = mt 't = 2tsin(α-90)+ t = -2tcos α+ t 所以,mt = -2tcos α+ t 2cos α=1-m cos α= (1-m)/2-2≤1-m ≤2 m = -1,0,1,2,3相应的α=0 或2π,π/3, π/2, 2π/3,π,相应的轴次为1,6,4,3,2。
六方最密堆积(3A 型密堆积)和立方最紧密堆积(1A 型密堆积)空间利用率最高为74.05%,故称最紧密堆积。
体心立方堆积空间利用率为68.02%,称为立方体心密堆积(2A 型密堆积)晶格能:mol KJ n r Z AZ n r e Z ANZ U ⎪⎭⎫ ⎝⎛-=⎪⎭⎫ ⎝⎛-=-+-+1113894011002,其中,n 为玻恩指数(可取5,7,9,10,12),A=1.748,马德隆常数。
一般来说,晶格能越大,晶体的硬度越大,熔点越高,热膨胀系数越小。
金属键:在自由电子模型基础上,金属晶体中的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势能较低,易脱离原子束缚成为自由电子,自由电子与晶体中的“正离子”构成能量最低的稳定体系,金属晶体被描写为浸泡在自由电子气中的正离子集合,而金属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被看做金属键。
金属晶体一般特性:在金属键作用下,整个金属原子可以看做具有一定体积的圆球型电子云,所以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对于单质,原子等径,可以把金属单质种原子在空间的排列看成是等径圆球的堆积。
金属晶体中原子倾向于最紧密堆积,由于金属键的无方向性、饱和性和高配位数的特征,金属晶体大多为良导体,不透明,具有高反射率和高密度,有金属光泽,延展性能好,但硬度一般较低。
固溶体:指在固态条件下一种组元(组分) “溶解”了其他组元而形成的单相晶态固体。
固溶体与化合物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当A 和B 形成化合物时,A 和B 之间物质的量存在严格确定的比例,而固溶体不存在确定的物质的量比,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化合物从概念上应是理想的不含杂质的、也不存在缺陷的结构,它不同于A 或B 的结构。
而固溶体的结构一般和原始晶体即溶剂的结构保持一致。
固溶体的组成有一变化范围,物性也会随组成不同而变化,化合物的性质是确定不变的。
取代固溶体:Oo V Al O Al Mg Mg MgO 32'''32++−−→−∙固溶体和机械混合物不一样。
固溶体是均匀的单相,结构与溶质结构无关,性质与原始晶体显著不同。
而机械混合物是多相体系,各自保持各自的结构和性质。
固溶体和原始晶体不等同。
原始晶体是单元的,而固溶体是多元的。
固溶体的晶体结构相对于原始晶体发生局部畸变,晶胞参数随组成的变化而变化。
①弗仑克尔缺陷:当晶格中的原子脱离格点后,移到间隙位置形成填隙原子时,在原来的格点位置处产生一个空位,填隙原子和空位成对出现,这种缺陷称为弗仑克尔缺陷。
弗伦克尔缺陷浓度:)2ex p()(21kTN N n c F i F F ε-=∙= 其中F n :弗伦克尔缺陷数目,N:格位数,Ni:间隙数,F ε:形成一对空位和间隙原子/离子所需要的能量。
(热缺陷)②肖特基缺陷:当晶体中的原子脱离格点位置后不在晶体内部形成填隙原子,而是占据晶体表面的一个正常位置,并在原来的格点位置产生一个空位,这种缺陷称为肖特基缺陷。
肖特基缺陷浓度:)2exp(kTN n c S S S ε-== 其中S n :弗伦克尔缺陷数目,N:格位数,S ε:空位的生成能。
(热缺陷)例:2'221322O O V Ti TiO O O Ti +++→∙∙ Cl K i KCl Cl V Ca CaCl 22'2++−→−∙∙'g gB r Ag i i Ag V Ag V A A +↔+∙应:晶体中弗伦克尔缺陷反金属体系中普遍存在两类化合物:道尔顿体:具有特定组成的化合物,在状态图的液相线和固液相线上有一个符合整比性的极大值,而且在其它性质-组成的等温线图上,存在一个奇异点。
贝托莱体:具有可变组成的固相。
根据统计热力学理论:在任何高于0K 的温度下,任何一种固体化合物均存在着组成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单一物相,严格按照理想化学整比组成或由单纯价键规则导出的化合物,并无热力学地位。
对于非整比固体物质,存在以下两种规定:(1) 纯粹化学定义所规定的非整比化合物,指用化学分析、X-Ray 、平衡蒸汽压测定等手段能够确定其组成偏离整比的单一物相。
(2) 从点阵结构看,点阵缺陷的浓度偏离整比性的化合物,其偏离值用常规的化学分析等手段无法检测,但可以通过其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质来研究。
这类低偏离的非整比化合物是固体化学研究的重点。
'e As E As Ge D Ge +→+∙⨯扩散:由构成物质的微粒(离子、原子、分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称为扩散。
扩散系数D 与温度的关系:)ex p(0RT Ea D D -=,Ea 为扩散过程活化能,D 0为常数,R 为气体常数。
温度是影响扩散速率的最主要因素。
温度越高,原子热激活能量越大,越易发生迁移, 扩散现象越显著,活化能越小,扩散系数越大。
固体扩散机理模型①交换机制:相邻原子的直接交换,即两个相邻原子互换了位置。
4个原子同时交换(环形换位),其所涉及到的能量远小于直接交换。
②间隙机制:在间隙扩散机制中,原子从一个晶格中间隙位置迁移到另一个间隙位置。
③空位机制:晶体中存在着空位。
这些空位的存在使原子迁移更容易,故大多数情况下,原子扩散是借助空位机制。
表面晶界体相E E E >>(活化能)菲克第二定律延伸:Dt k x =. 扩散需要的时间t 与扩散距离x 的平方成正比。
对于同一个扩散系统,扩散系数D 与扩散时间t 的乘积为一常数。
柯肯达尔效应:在含有浓度梯度的置换固溶体中,埋入一个惰性标记,由于两组元扩散能力不相等,经过扩散后会引起标记的移动。
这个现象为柯肯达尔效应。
属于典型互扩散。
自扩散实际上是一种由热振动引起的扩散。
引起晶体中原子自扩散的原因有温度、构成晶体的物质和晶体和结构。
固相反应的推动力:化学势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
其他因素,如温度、外电场、表面张力等也可以推动固相反应的进行。
固相反应是由于晶体内部物质的局部输运引起的。
在固相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是通过晶格振动、缺陷运动和离子与电子的迁移来进行的。
所以,固相反应决定的因素在于:晶体结构、内部的缺陷、形貌(粒度、孔隙率、表面状况)以及组分的能量状态等。
固相反应的影响因素:(1)固体表面积的影响。
比表面积越大,表面能越高,悬键越多,缺陷越密集,越有助于加快扩散和反应。
(2)反应温度的影响。
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身高而增加。
(3)反应压力与气氛的影响。
加压对体积减小的反应有正面的影响。
(4)反应物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利用相变点提高反应速率。
烧结反应:是将粉末或细粒的混合材料,先用适当的方法压铸成型,然后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焙烧,在部分组分转变成液态的情况下,使粉末或细粒的混合材料烧制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多孔陶瓷体的过程。
最终形成的陶瓷体是一种多晶材料,其显微结构包含有玻璃体、细粒晶体和孔隙。
烧结反应的推动力是微粒表面自由能的降低。
物质输运,是指原来处于晶格结构中平衡位置上的原子或离子在一定条件下脱离原位置而作无规的行走,形成移动的物质流。
这种物质流的推动力来自于原子和空位的浓度差以及化学势梯度。
物质输运过程受扩散定律的约束。
热分解反应:AB 段:与分解无关的物理吸附气体的解析;BC 段:诱导期,发生缓慢的,几乎是线性的气体生成反应,并开始形成反应的核,(对应于核的生成。
)CD 段:对应于核的迅速长大和扩展;DE 段:许多核交联一起后形成新相以及反应界面。
进一步的反应需要通过反应的界面进行这三个不同的阶段。
因此,分解反应受控于核的生成数目和反应界面面积等因素。
物理吸附:由弱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吸附。
特点:1、无选择性,任何气体在任何固体表面都可以反生物理吸附;2、愈易液化的气体愈容易被吸附;3、吸附的速度很快。
4、改变温度和压力,可以移动平衡。
5、没有电子转移,没有化学键的生成与破坏,也没有原子重排等化学吸附:由静电作用产生的吸附。
特点:1.吸附力是由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之间产生的化学键力,一般较强。
2.吸附热较高,接近于化学反应热。
3.吸附有选择性,固体表面的活性位只吸附与之可发生反应的气体分子。
4.吸附很稳定,一旦吸附,就不易解吸。
5.吸附是单分子层的。
6.吸附需要活化能,温度升高,吸附和解吸速率加快。
两者根本差别在于吸附分子与固体表面作用力性质的不同。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晶体的质点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的排列,格子构造,且远程有序;而非晶体存在短程有序,不存在长程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