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艺术中的装饰纹样研究
试论汉代画像砖与画像石
两汉时期的装饰,在继承秦代的基础上,写实风格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绘画方式呈现不规则纹样,在画像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画像砖与画像石上 多平衡的布局,铜镜和瓦当多对称处理,织物常见的是二方和菱形连缀的四 方连续。车骑狩猎、宴乐百戏、马虎鹿豹、飞禽鸿雁、神仙羽人、四神四灵 和吉祥文字等,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纹样。植物纹饰有所增多,这证明农业比 以前有了更加进步的发展。新创的风景图案,数量虽少,但前所未见;以文 字为主的装饰图案,在刻画精美之于还富有规律性,纂体的变化富于创造, 有的在纂隶之间具有时代的特点。陕北绥德王得元墓出土的一块石刻字体, 方头齐笔,笔画粗壮,以具有所谓“黑体"美术字的典范。十分珍贵的是, 在陕北的绥德和米脂,江苏的徐州和四川的成都等地区,出土了~批牛耕、 收获、弋射、采桐、捕鱼、纺织、冶铁和煮鱼等画像砖和画像石。真实生动 地纪录了当时的各种生产场景,歌颂了劳动;歌颂了当时人民的伟大创造。 这时的动物纹样,既写实又夸张,非常重视气势的描写,而不求形似的象真。 其中,为了突出马的矫健,特意加强它的四肢;为了表现虎的威猛,特意夸 大了它的尾部和躯体;为了显示鸟的美丽,故意强调它的尾部和羽毛。而漆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剖 1
日
期:)卅产子、:;1 f f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辽宁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及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复印件或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文授权辽宁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并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 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
the surface some constitution way,forms one brand—new and has the current relevance visual language,causes US while hand down a tradition,unceasing
汉画像石的形式特征及艺术精神-精品文档资料
汉画像石的形式特征及艺术精神-精品文档资料汉画像石的形式特征及艺术精神汉画像石是产生于两汉时代的一种艺术形式。
是汉代用于地下墓室、棺椁、祠堂、石阙等具有装饰性效果的石质建筑构件,大多属于丧葬祭祀的礼制艺术。
与汉代的帛画和壁画等单纯绘画不同,画像石“以刀代笔,以石为地”的特殊创作手段使它既有绘画的形式表达和审美又有刚劲的金石意趣,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汉代艺术样式,是我国汉代以前美术发展的一次巅峰,也为之后的中国美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通过对汉画像石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的分析,可以体会汉代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以及整体的时代精神,从而更深入的理解汉画像石的审美价值和美学含义。
一、汉画像石的形式特征(一)构图从透视角度分析,宗白华先生说:“透视学是研究人站在一个固定地点看出去的主观景界,而中国画家、诗人宁采取‘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目既往还,心亦吐纳’的看法,以达到‘澄怀味像’(画家宗炳语)这是全面的客观的看法。
”[1]这是汉画像石以及中国美术的独特的透视原理,也是与西方的“焦点透视法”主要区别。
汉画像石也常以连环画式的方式将表达内容平整地罗列开来,把需要描绘的对象一一安插在框定好的画格中,并且按照情节和角色分别处理成不同的样式。
比如在《二桃杀三士》中,几个人都平整的展现在画面上,但通过每个人的不同动态与神情的表现,连贯成一种故事情节,就构成了一副具有故事性的历史连环画。
除了单一的平铺罗列的构图,还有将画面分层间隔开来,每层充填不同的图案内容,来达到整体的统一。
在宴饮、乐舞和庖厨等大型活动的题材表现上使用较多。
构图不仅将主体和客体表达得清清楚楚,力求把一切都呈现在有限的画面上,还会在边框和图案空隙处以繁密的纹样加以充填。
使构图更加沉稳敦厚,琳琅满目。
这种饱满构图处理方式与当时人们积极创造、热情高涨的社会精神风貌有着紧密联系,体现了汉朝人对物质与幻想世界中所知、所感的一切,都要采纳为己有的积极心态和不懈追求。
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纹样装饰的特点-艺术设计论文-艺术论文
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纹样装饰的特点-艺术设计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装饰纹样是历史的一面镜子,绝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简单描摹,它不仅具有审美意义,也同时反映着艺术发展的规律,体现着人们的精神取向,还可以从中探寻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它在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各个时期、各民族以及地域文化等的影响,造成了不同时期装饰风格纹样特征的迥异。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期,装饰纹样题材非常广泛,装饰形式由写实向写意抽象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一个宗教的时代、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由于受中亚艺术及佛教艺术对中国本土传统装饰纹样的冲击,佛教题材与植物系纹样空前发展,纹样造型由动趋静,建筑、石窟、壁画、工艺品等装饰纹样充满着宗教气氛。
下面笔者就对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纹样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一、秦汉装饰纹样特征1.秦汉纹样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秦代装饰纹样对前代艺术有着直接、间接的继承关系,纹样的色彩运用、构图形式、类型方面与战国时期并没有较大的变化。
战国时期流行的方形、圆形等、回纹、菱格纹、涡纹、云气纹等几何纹样依然是秦汉时期的纹饰主流,只是各种纹饰演变得更加精美、规范有序了。
另一方面,秦代装饰艺术也有了明显的发展,并对后代纹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
云气纹、动物图案最有代表性,为后期传入的异域纹样的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2.装饰风格由写实描摹向抽象写意发展。
新的艺术形式文字瓦当的出现,使得纹样的含义更加明确。
中国的文字本身便是图画的抽象化,说明了图案中的抽象意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如蟠螭纹,就是由具体蛇形抽象演变而来。
而汉代的动物形象概括简练,注重动态气势的夸张,省略了细节的描绘,形态更具抽象化。
3.装饰纹样带有叙述性的故事情节。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瓦当纹样的题材直接反映了人类生活、生产、战争的场面,每一个图案都是一幅生活情节、故事情节的描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社会风尚。
南阳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征
Vo 1 . 2 9 No . 1 2
De c - 2 01 3
南 阳汉代 画像 石 的艺术 特征
郜 歌
( 济源职 业技 术 学院 艺术设 计 系,河 南 济源 4 5 4 6 5 0 )
摘 要 : 画像 石 , 是介 于 平面 的绘 画与立体 的雕塑之 间的一种 艺术形式 , 汉代 画像 石 , 是 中国古代 美术 中的 一 个重要 组成部 分 , 其 中, 以南 阳汉画像 石 的 艺术成 就 最为 显著 , 它 以其 独特 鲜 前 的秦汉 艺术相 比 , 汉代 画像 石装 饰 意味 浓厚 , 人 物造 型单 纯 质 朴 , 大胆夸张 , 线 条 生 动 流 畅, 富 有 弹性 , 构 图大 胆 活泼 , 表现 手 法更 加 写 实 ,
民族 珍 贵 的文化 遗 产 . 汉 代 画像 石 在表 现 题 材 、 内 容 以及表 现手 法上 都达 到 了登峰 造极 的地步 , 是 古 代 画像石 发展 历史 上 的鼎盛 时期 , 内容上 主要 包 括
式 和 内容 的完美 统 一 . 到 画像 石 创 作 的后 期 , 由于
一
物体之间的排放秩序 , 整体风格粗犷, 秩序性较强,
呈 现 出繁 而不乱 , 密 而不满 的特 点 , 极 富装饰 性 .
颗璀 璨 的 明珠 . 其 中 以南 阳画像 石 最 为显 著 , 它
汉代 画像石的装饰纹样有别于以前纹样 的图
案化 、 平 面化 的特点 , 继 承 了战 国 时期 多采 用 所 有 形象 元 素 并列 排 列并 留 白 以达 到视 觉平 衡 的构 图 方式 , 是一 种对 中国古代绘 画的延 续性 的创 造 和发
以其 高 度 的艺 术 成 就 , 独 特鲜 明 的艺术 品质 , 不 朽 的艺术 魅力 大放 光芒 .
陕北汉画像石造型基本特征
陕北汉画像石造型基本特征从陕北汉画像石造型其功能性和审美性出发对陕北汉画像石造型艺术形态做类型性区分,概括出陕北汉画像石造型的基本特征:一、造型的完整与饱满陕北汉画像石在造型与构图上十分讲究造型上的完整性和视觉上的饱满。
陕北漢画像石造型艺术中有不少头部正面、身体侧面,或者头部侧面、人体正面的人物造型,这种造型观念中就突出的表现出崇尚完美的视觉审美,在他们看来,人有两只手,两条腿,无论正面侧面都要完整的表现出来。
“这种造型观念从我国原石雕刻商代青铜器动物纹样到汉代画像石以及现代民间美术,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绥德出土的一幅画像造型中两人呈并列横向平面分布状,屈膝跪地而坐,身体呈正面,头部处理则呈侧面,面部绘有一正面的眼睛,占据面部很大面积,达到眼睛有神的目的。
另一块则在侧面身体上安上正面视角的头,以表现人物的完整结构。
而这种造型表达仍然在流传至今的陕北民间美术若干形态中出现。
陕北画像石一个特点就是构图一般不留白,巧妙的应用了填空补白的手法,使整个画面造型完整、充实。
绥德县五里店出土的两块汉画像石中,在飘忽萦绕的云纹中适当巧妙地添缀着凌空翱翔的翼兽,飞向云霄的大鸟,张弓狩猎的战士,执彗的门吏等等,不同时间、地点、季节的动、植物描绘于同一画面上生动而不杂乱,既填补了空白,又活跃了气氛。
其次,陕北汉画像石造型艺术很注重保证造型客体的完整性。
为了达到造型客体的完整,造型甚至突破画面边框的限制,造型的轮廓线以阴刻线的方式刻在边框栏凸起的平面上。
陕北汉画像石造型艺术的创作者,出于质朴的感情和审美需求,对汉画像石的造型要求完整、集中、饱满、充实,达到和谐与统一的美学境界。
二、造型的意象表现民间艺术家在创作陕北汉画像石时,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局限,画像石不易做细加工。
使得创作者在造型的过程中,往往不是将真实的视觉印象进行简单的摹仿,而是根据对刻画形象特殊的认知,运用独特的形态语言去组织安排。
使陕北汉画像石呈现出夸张、变形、简约、概括,气韵生动而又形式感强的意象表现特征:1夸张、变形陕北汉画像石对人的震撼力量,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夸张变形。
浅析武氏祠画像石的装饰艺术
浅析武氏祠画像石的装饰艺术作者:董珊珊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09年第06期摘要:汉画像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文物考古的史料价值外,它的艺术价值更值得我们发掘和借鉴。
山东的武氏祠画像内容丰富,本文对武氏祠画像的画面构图、造型规律、和画面处理等装饰特点加以分析。
关键词:画像石武氏祠饰中图分类号:K879.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8-我国的装饰艺术历史悠久。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用开始用二方四方连续对器物进行装饰。
商周时期,大量动物形象与纹样装饰青铜器。
到了汉代的墓葬装饰形式就是画像石。
画像石在全国分布广泛,山东地区的武氏祠画像宏伟庄重,是中国美术史上的艺术珍品。
武氏祠画像的总体装饰特点是庄重、浑厚。
据“武梁碑”记载:“选择名石,南山之阳,擢取妙好,色无斑黄、前设质坦、后建祠堂、雕文刻画、罗列成行”。
浑厚与此地的硬质石质材料有关,庄重则是画像刻画严谨工细,形象严谨,体现了阳刚之气。
从雕刻技法看来,武氏祠堂画像的雕刻是用阴刻线在打磨光的石面上刻出形象的轮廓线,然后将轮廓以外的空白剔去一层,画面形象凸起。
最后在轮廓线内的形象上加刻阴线描绘细部。
这种平面减地又加线的技法使主体形象突出,不注重刻划细部,而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突出形象,强调造型的整体感。
武氏祠的构图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分层作画。
自上而下分为三大层,每一层又根据内容安排划分为数格,或横或竖。
虽然有的画面题材内容极为丰富,但画面分层(一层刻画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奇禽异兽,一层刻画古代帝王历史故事,另一层刻画现实生活的宴享、乐舞百戏、庖厨、车马出行等场景)加强了形式感、秩序性。
“泗水捞鼎图”中桥梁不仅分格画面,也起到了稳定画面的作用。
也使画面具有浓郁的装饰美感,画面情节表述明确。
采用打破时空概念的散点透视法是武氏祠画像的又一特点。
即采用视点移动的方法,所有图像几乎采用平视角度。
铺陈中达到气韵生动,“气”凝聚其中。
南阳汉画像石造型语言传承与线条特色
浅析南阳汉画像石造型语言的传承与线条特色摘要南阳汉画像石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雕刻技法独具特色,它的出现与此之前的造型艺术表现形式有不容分割的血脉关系。
南阳汉画像石概括、夸张、大胆的外部轮廓线条,准确生动的内部结构线和用来制造肌理、起到装饰作用的内部辅助线相辅相成,完美表现了形体结构和画面的整体气氛。
关键词:南阳汉画像石造型语言传承线条特色中图分类号:j30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中国发现汉画像石的地域很广,分布区域主要有四个中心:一是河南南阳、鄂北区,二是山东、苏北、皖北区,三是四川地区,四是陕北、晋西北区。
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西县,也有零星发现。
南阳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北接汝洛,南襟荆襄,西通武关,东连江淮,自古为四方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南阳在西汉时期已是“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
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兵于南阳,皇亲国戚不能尽数。
两汉时期厚葬之风盛行,为我们留存下来大量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汉画像石。
本文主要从南阳汉画像石中具有代表性的造型语言进行分析,揭示南阳汉画像石与其前造型艺术表现形式的联系以及南阳汉画像石的线条特色。
二汉代画像石造型语言与其前造型艺术表现形式南阳汉代画像石的造型语言,并不是在汉代就突然出现的,我们如果把它放到历史进程中以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就会发现南阳汉代画像石的出现与此之前的造型艺术表现形式有着不容分割的血脉关系。
1 汲取岩画造型法南阳汉画像石的造型方法可以溯源于古代原始岩画的造型方法。
在原始岩画中,其造型方法是遵循平面影像形造型的原则,无论是动物、人物、房屋、村落……都是把对象以影像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影像形的造型方法之一称为“垂直投影法”。
这种造型法不仅在宁夏的贺兰山、甘肃的黑山、新疆的阿尔泰山存在,而且存在于澳大利亚的约克角半岛、巴西皮奥伊洲等外国岩画中。
这一方法的原则是“画家所追求的是对物体特征的正面显示与表现,它极力使自己的视线与视觉对象最富特征的面保持垂直”,即以方形再现方形,以图形再现图形,以平行再现平行,以对称再现对称,以外部的空间位置去再现外部的空间位置。
试析汉代画像石中两种“巧合”鱼纹的象征意义
试析汉代画像石中两种“巧合”鱼纹的象征意义内容摘要:“巧合”是中国传统图案的造型手法。
在汉代画像石艺术中有两种巧合鱼纹十分引人注目,它们作为具有历史传承关系的图像,既与人类早期的鱼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作为一种墓葬文化又集中体现了汉代人对待生命的观念。
本文将从此类图像的造型特征出发,解读汉画像石中巧合鱼纹所包含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巧合;鱼纹;画像石;生殖;转化一、“巧合”鱼纹与人类早期的鱼文化“巧合”是中国传统图案的造型手法,是一种用矛盾统一、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形式法则创造和组织的图案形式。
关于“巧合”在余乐孝先生编著的《应用美术》教程中有这样的解释“在图案构思中,巧合与双关常常相提并论。
图案中的巧合指一种“异体部分共有”的组织、排列形式。
……三条鱼共一个头。
敦煌图案中还有三只兔子共三只耳朵,但每只兔子都有两只耳朵的造型,非常有趣。
关于此种造型方法,雷圭元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图案做法初探》中论及太极图形时亦有这样的描述:“民间艺人称之为“双关”或“一整二破”等样式,看来都是阴阳互相交替的图形的发展。
”众所周知,鱼纹是人类早期文化中艺术形象的突出代表,在世界各地的原始文化中多有涉及。
在中国,许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刻绘有鱼纹,西安半坡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鱼纹数量更是可观。
这些鱼纹或写实、或写意、或具像、或抽象,排列出一个早期鱼纹的完整序列。
在这些鱼纹中,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连体鱼纹,如两鱼共首、四鱼连体等(图1)。
关于此类鱼纹在赵国华的《生殖崇拜文化论》一书中推断此类“复体鱼纹”“必有特殊的涵义和特别的用途”。
关于鱼纹的研究,值得提及的是,闻一多先生在援引《诗经》《周易》《楚辞》、古诗、民谣以及其他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一篇雄辩的《说鱼》。
在该文中指出,中国人从上古起以鱼象征女性,象征配偶或情侣。
他认为,“鱼的这一象征意义起源于鱼的繁殖力最强,而且与原始人类的崇拜生殖、重视种族蕃衍直接相关。
汉代画像砖、画像石艺术的浅析
汉代画像砖、画像石艺术的浅析一、汉代画像砖、画像石艺术的浅析古代中国进入阶级社会,产生了社会分工,在业余的工匠中产生了专业的画工。
从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第一位走上美术舞台的是民间画工,之后是宫廷画师和文人画家。
可以说画工画是宫廷画和文人画根植的沃土。
经过了千年绘画艺术的发展,到了汉代,已经达到了中国民间美术较为辉煌灿烂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产生了画像石、画像砖。
画像石、画像砖可谓是中国时间最久、分布最广、作者众多、品种最丰、受众最多的艺术形式之一。
汉代汉王朝建立之初总结亡秦的教训,实施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奉行黄老哲学。
汉初的各项政策,使社会环境相对宽松,因此战争破坏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汉初经济和政治都有所发展和繁荣,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因此这一时期在政治、外交和思想上都达到空前的统一和繁荣。
画像砖、画像石是我国古代服务于丧葬礼俗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
所谓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
画像砖则是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
首先从材质和制作方法上来讲,二者有比较清楚的区别。
画像石是汉民采集石料雕刻上图画形成的。
画像砖则是用黏土为料,在烧制的前后进行印模压印、彩绘、雕刻等工序制作而成的。
画像砖和画像石使用于祠堂、碑阙、墓圹甚至是建筑。
从功能上来看,二者既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又是一种室内装饰。
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生动地记录了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民俗等诸多方面,完全可以视之为“汉代的百科全书”。
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在《秦汉史?序》中,曾高度评价画像石、画像砖是“除了古人的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形象。
同时,在这个历史上,也在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
鲁迅先生也称赞它“气魄深沉雄大”,并且多次高度评价画像石、画像砖的艺术价值。
汉画像石简单线条的艺术风格
汉画像石简单线条的艺术风格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其中的简单线条艺术风格,展现出汉代艺术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画像石是汉代的一种墓志文化产物,以石材为基本材料,雕刻上面人物、神鬼、马、龙、凤、花卉、飞禽兽等题材的图案。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物画像。
画像石顾名思义即是以雕刻人物形象为主的石刻艺术品。
汉画像石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人物形象,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汉画像石的简单线条艺术风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线条简洁清晰汉画像石的线条非常简洁清晰,没有过多的繁复装饰和细节描绘。
画像石以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态,线条流畅有力,形象生动。
这种简洁的艺术风格不仅展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审美追求,也让观者在简单的线条中感受到了深刻的艺术魅力。
二、错落有致在画像石的布局上,简单线条的艺术风格体现为错落有致。
人物形象的布局往往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构图的,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空间感,形成画面的美感和协调性。
通过这种错落有致的布局,汉画像石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既有层次感,又不失简约大气的特点。
三、形象生动尽管汉画像石的线条简单,但是在形象的刻画上却生动而传神。
通过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躯体、面部、衣饰等细节,给人以栩栩如生的感受。
在这种简单线条的艺术风格下,人物形象往往更具有张力和美感,展现出了古代艺术家对人物形象的精准把握和深刻理解。
四、节奏韵律在汉画像石的线条艺术中,往往能够感受到一种节奏韵律之美。
线条的简洁和流畅,使得画面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美感和韵律感。
观者在观赏画像石时不禁会被这种韵律所吸引,从而产生愉悦的艺术享受。
汉画像石的简单线条艺术风格,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文化意蕴。
这种简约的艺术表现风格,反映了古代艺术家的审美观念和创作理念。
在当代,汉画像石的简单线条艺术风格仍然对于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简议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艺术特点
中外美术史主题论文论汉代美术简议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艺术特点姓名刘明阳年级班级09-10班专业艺术设计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二零一零年六月摘要画像石是遗存丰富,很有特色的秦汉美术史资料。
艺术家们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石面上创作了众多精美的图像,用以作为建筑构件,构筑和装饰墓室、石阙等。
全国发现的汉画像石数以千。
据载,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昭、宣时期,新莽时有所发展,到东汉时进一步扩大,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及其周围地区。
画像砖,顾名思义就是刻画或模印着画像纹饰的砖,一般认为始于战国晚期,盛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流行,是一种建筑装饰构件源于战国末期出现的“雕墙”壁画艺术。
秦汉至西汉初期,多用于装饰宫殿衙舍的阶基;西汉中期以后,主要用于装饰墓室壁面;东汉则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
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图像表现在取材、技法和主旨意蕴三个不同的层面。
同时,从汉代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来考察,我们可以发现画像石、画像砖的产生和表现有着它深厚的时代背景、社会根源和民族文化的底蕴。
尤其在繁荣稳定、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如何理解汉代画像石、画像砖表现出来的文化意绪,对于我们重新认识绘画,并加以正确的继承、引导和发扬,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画像石,画像砖,社会根源,文化意绪ABSTRACT(3号黑体)The portrait stone is remains rich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history of art material very much. The artists write a letter on another's behalf by the knife, has created the numerous fine images in the hard stone facing, with by takes the building unit,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coration tomb chamber, Shi Que and so on. The nation discovered the Chinese paints a portrait Shi Shuyi thousand. According to carrying, the portrait stone sprouts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llustrious, proclaims the time, when the xin dynasty established by wang mang has the development, to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hen further expands, mainly distributes in Shandong, Henan, Shanxi, Sichuan and periphery the area.The brick relief, is as the name suggests the portray or the mold is printing the portrait decorative design in a utensil brick, generally thought that begins in the Warring States later period, in the Han Dynasty, the three-country two jin's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ime continues abundantly popularly, is one kind of building decoration component stemsfrom the Warring States last stage to appear “carves the wall”mural art.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t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nitial period, use in decorating the palace alley shed much the step base; After Western Han Dynasty intermediate stage, mainly uses in decorating the tomb chamber wall surface;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is the brick relief art prosperous time.Paints a portrait in the stone in the Han Dynasty, the brick relief, the image displays in the selection, the technique and the primary intention implication three different stratification planes.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Han Dynasty politics, the econom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each aspect inspects, we may discover that the portrait stone, the brick relief produc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have its deep time background, the social root and the national culture inside story. Especially in prosperous stable, advocat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society's today, how did we understand that the Han Dynasty paints a portrait the cultural intention which the stone, the brick relief display, knows the drawing regarding us, and performs correct to inherit, to guide and develops, has the profou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Stone, Brick and social causes, cultural sense on目录中文摘要………………………………………………………(3 )英文摘要………………………………………………………(5 )1. 概述画像艺术1.1历史背景..........................................(9 )1.2分布区域 (10)1.3题材内容 (13)1.4艺术风格 (17)1.5雕刻技法 (18)1.6分期与作者 (19)2. 四川地区的画像艺术2.1画像石 (22)2.2画像砖 (23)3. 山东画像艺术3.1概况 (25)3.1山东画像艺术的艺术特点 (30)4.河南地区的画像艺术4.1南阳地区的画像石 (38)结语 (40)参考文献 (42)后记 (43)声明 (44)一.概述画像艺术要认识汉代雕塑形势之盛,内容之富,形式之多样,及其特别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不能不对当时的浮雕艺术予以足够的重视。
浅析淮北地区出土汉代画像石中鸟图案
浅析淮北地区出土汉代画像石中鸟图案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也随之繁荣。
在淮北地区,出土了许多汉代的画像石,其中就包括了一些具有鸟图案的作品。
这些画像石既是汉代时期社会生活的见证,也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贵遗产。
本文将对淮北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鸟图案进行浅析,探讨其中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第一章汉代画像石的发现与特点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中,画像石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艺术形式。
它既是石刻艺术品,又是绘画艺术品,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汉代画像石多用来装饰宫殿、庙宇、墓室等建筑,是当时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的一种体现。
在淮北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多样,其中不乏具有鸟图案的作品。
淮北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鸟类图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这些鸟类图案通常表现为单独的鸟或鸟群,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鸟类图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形象逼真:淮北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的鸟类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这些鸟类图案所表现的鸟的种类多样,有孔雀、凤凰、鸳鸯等,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栩栩如生。
二、线条流畅:汉代画像石的鸟类图案,线条流畅,构图精巧。
无论是单独的鸟或是鸟群,线条都非常流畅,栩栩如生地展现出了鸟的飞翔姿态和自然景象。
三、生动活泼:鸟类图案的生动活泼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
这些鸟类图案生动活泼地表现了鸟的飞翔、觅食、栖息等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淮北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的鸟类图案,不仅形象逼真、线条流畅、生动活泼,还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体现了当时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首先是表现手法。
汉代画像石鸟类图案的表现手法非常丰富多样,既有浮雕,又有线刻,还有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这些不同的表现手法都展现了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和创造力,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其次是审美取向。
汉代画像石鸟类图案的审美取向十分明显,注重形象的逼真和细节的描绘。
艺术家在创作鸟类图案时,往往注重形象的逼真和细节的描绘,力求以最真实的表现方式来呈现自然界中鸟的姿态和神韵。
安徽亳州曹腾墓汉画像石纹饰分析
天工|2021年第8期一、安徽亳州曹腾墓汉画像石纹饰概况从东汉早期开始,延续千年之久的传统木结构墓葬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石室墓和砖室墓占据主导地位。
这一时期的墓室开始注重装饰,大量的壁画、石刻纹饰出现在了墓室中。
汉画像石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
西汉时期汉画像石石面较为粗糙,纹饰内容相对单一且辨识度不高,纹饰大多分布在墓室墙壁上,这一时期是汉人对汉画像石纹饰艺术的探索时期,同时为后期汉画像石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东汉时期的曹腾墓,即曹操祖父曹腾的墓葬,其结构为大型石结构多墓室,汉画像石较为集中地分布在了靠近甬道口的墓门框、墓门与墓门楣上,纹饰题材丰富多样,内容十分精美。
据现有资料及调研结果来看,曹腾墓纹饰内容大致包括了《辅首衔环》《四方神》《神荼郁垒》《吉羊头》《养鹿图》《凤凰起舞》《侍者图》等,各类纹样不仅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寓意,同时包含了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值得后人学习与研究。
二、安徽亳州曹腾墓汉画像石纹饰题材及含义我国汉画像石题材十分广泛,内容丰富多样,纹饰内容大致可分为建筑类、人物类、动物类、历史故事类等。
纹饰,即图案纹样的总称,它以直观图像的形式丰富了汉画像石的艺术特征。
亳州曹腾墓汉画像石中的纹饰大致可[摘 要]汉画像石堪称我国古代艺术文化的瑰宝。
以安徽亳州曹腾墓为代表的曹氏家族墓群,既有全国范围内汉代画像石所具有的共同艺术特征,同时受到地理环境与人文观念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造型方式和纹饰特点,体现出皖北地区独有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理念。
通过对安徽亳州曹腾墓汉画像石纹饰的概况、题材及含义、艺术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研究,探索纹饰中所蕴含的汉文化及艺术价值,为我国当代传统纹饰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安徽亳州;汉画像石;曹腾墓;纹饰;艺术表现手法[中图分类号]J529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1)8-0124-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陈紫嫣.安徽亳州曹腾墓汉画像石纹饰分析[J].天工,2021(8):124-125.安徽亳州曹腾墓汉画像石纹饰分析陈紫嫣 天津工业大学作者简介:陈紫嫣(1997—),女,汉族,安徽亳州人,天津工业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学(服装设计)。
简议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艺术特点
中外美术史主题论文论汉代美术简议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艺术特点姓名刘明阳年级班级09-10班专业艺术设计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二零一零年六月摘要画像石是遗存丰富,很有特色的秦汉美术史资料。
艺术家们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石面上创作了众多精美的图像,用以作为建筑构件,构筑和装饰墓室、石阙等。
全国发现的汉画像石数以千。
据载,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昭、宣时期,新莽时有所发展,到东汉时进一步扩大,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及其周围地区。
画像砖,顾名思义就是刻画或模印着画像纹饰的砖,一般认为始于战国晚期,盛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流行,是一种建筑装饰构件源于战国末期出现的“雕墙”壁画艺术。
秦汉至西汉初期,多用于装饰宫殿衙舍的阶基;西汉中期以后,主要用于装饰墓室壁面;东汉则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
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图像表现在取材、技法和主旨意蕴三个不同的层面。
同时,从汉代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来考察,我们可以发现画像石、画像砖的产生和表现有着它深厚的时代背景、社会根源和民族文化的底蕴。
尤其在繁荣稳定、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如何理解汉代画像石、画像砖表现出来的文化意绪,对于我们重新认识绘画,并加以正确的继承、引导和发扬,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画像石,画像砖,社会根源,文化意绪ABSTRACT(3号黑体)The portrait stone is remains rich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history of art material very much. The artists write a letter on another's behalf by the knife, has created the numerous fine images in the hard stone facing, with by takes the building unit,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coration tomb chamber, Shi Que and so on. The nation discovered the Chinese paints a portrait Shi Shuyi thousand. According to carrying, the portrait stone sprouts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llustrious, proclaims the time, when the xin dynasty established by wang mang has the development, to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hen further expands, mainly distributes in Shandong, Henan, Shanxi, Sichuan and periphery the area.The brick relief, is as the name suggests the portray or the mold is printing the portrait decorative design in a utensil brick, generally thought that begins in the Warring States later period, in the Han Dynasty, the three-country two jin's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ime continues abundantly popularly, is one kind of building decoration component stemsfrom the Warring States last stage to appear “carves the wall”mural art.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t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nitial period, use in decorating the palace alley shed much the step base; After Western Han Dynasty intermediate stage, mainly uses in decorating the tomb chamber wall surface;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is the brick relief art prosperous time.Paints a portrait in the stone in the Han Dynasty, the brick relief, the image displays in the selection, the technique and the primary intention implication three different stratification planes.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Han Dynasty politics, the econom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each aspect inspects, we may discover that the portrait stone, the brick relief produc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have its deep time background, the social root and the national culture inside story. Especially in prosperous stable, advocat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society's today, how did we understand that the Han Dynasty paints a portrait the cultural intention which the stone, the brick relief display, knows the drawing regarding us, and performs correct to inherit, to guide and develops, has the profou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Stone, Brick and social causes, cultural sense on目录中文摘要………………………………………………………(3 )英文摘要………………………………………………………(5 )1. 概述画像艺术1.1历史背景..........................................(9 )1.2分布区域 (10)1.3题材内容 (13)1.4艺术风格 (17)1.5雕刻技法 (18)1.6分期与作者 (19)2. 四川地区的画像艺术2.1画像石 (22)2.2画像砖 (23)3. 山东画像艺术3.1概况 (25)3.1山东画像艺术的艺术特点 (30)4.河南地区的画像艺术4.1南阳地区的画像石 (38)结语 (40)参考文献 (42)后记 (43)声明 (44)一.概述画像艺术要认识汉代雕塑形势之盛,内容之富,形式之多样,及其特别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不能不对当时的浮雕艺术予以足够的重视。
“青琐”及“青琐窗”的建筑史解析
“青琐”及“青琐窗”的建筑史解析汉画像石中有一种被称为“十字穿璧”的图案,以十字线条在圆环内交叉穿过为特征,艺术史学者多在墓葬美术研究的语境下将其解读为“升仙”。
而在建筑史的视角下,检索汉代建筑历史文献并与画像石对照,可发现此纹即古之“琐”纹。
汉代天子居所之门被称为“青琐门”,便是由于门框刻镂此纹并涂青。
以后南北朝时期的诗词歌赋中出现“青琐窗”一词并在文学中被广泛使用,其特征与“青琐”纹样无关,而在双层门窗格对合之做法样式。
对“青琐”历史的追溯揭示出中国建筑、美术、文学等领域中古词汇的“同名异意”现象。
“琐”纹;青琐门;青琐窗__8808一、问题的提出东汉画像石中有一种被称为“十字穿璧纹”的图案①,以十字相交的线条在圆环内交叉穿过为特征。
(图1)墓葬美术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十字“穿璧”纹样是具象的交龙“穿璧”图案转化而来,代表亡者“升天”的含义。
这一解释在墓葬的语境中颇为合理,但是追溯其更早的历史,却发现它在秦代与西汉时期便在地面建筑中出现,这使它的“升天”之解失去了墓葬情境的支撑。
具体而言,秦代的咸阳一号宫殿出土空心砖上发现有二龙相交于玉璧之图案;在西汉长乐宫四号建筑遗址发现的顶部壁画残块中,有一残块上明显可见十字“穿璧”纹样,且在“璧”后露出一条龙的头部。
这些早期在世俗性的宫殿装饰中出现的“穿璧”纹,很难说与魂魄“升天”有什么关系。
此外,这一在汉代几乎已经程式化的图案,在秦汉时期对建筑装饰进行细致描写的文字中却从未出现过,未免使人疑惑。
最为可能的原因是,当时人们对这一主题图案并不叫“穿璧”,因而无法以对“穿璧”一词的检索找到历史文献中对这一纹样的描述。
目前的“穿璧”纹之名,是当代艺术史学者根据图样特征的归纳赋予汉画像石的,并且基本上都是从墓葬美术的角度出发、以生死观等为依据进行的解读,并未建立与汉代地面建筑的联系。
从建筑史的角度来看,汉画像石的构图大都是对地面建筑物立面的模拟。
具体而言,图像的上部边框模拟建筑的额枋位置,边框模拟建筑的门柱,竖向分隔线则模拟支撑额枋的立柱。
汉画像石中的辅首纹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石是我 国文化艺术的杰 出代表 , 向人们展
示 了两 汉 时 期 社 会 生 活 的 方 方 面 面 。 辅
标的设计也借用 了凤 的形象。 民族的就是世界 的, 过去 的很 多经典
设 计 大 都 与 那 个 时代 相 契合 , 因此 我 们 应
龙是 中华民族 精神 的象征 , 它的形象 深入人 心, 也很有感染 力。这 一形象在辅
古 老 的 中 国 是 世 界 文 明 的 发 源 地 之
一
代 要求 的优秀作 品, 为产 品增添色 彩 , 为
我国的经济建设 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
有 着悠久 的历史和 丰 富的文化积淀 。
而 中 国的传 统 图案 更是传 统文化 中的艺 术 宝藏 。这 些 图案不仅体 现 了我们 的祖
朱 雀 早 商周 就 被 广 泛 运 用 , 一直 以来 它
出有 自身特 色的艺术 品, 就 必须处理好传
统 文 化 与现 代 设 计之 间 的 关 系 。 汉 画像 石 是 汉代 人雕 刻 在 墓 室 、 祠 堂
发展的根源来看 , 传 统 图案都与设计有着
密不 可分 的联 系。笔 者主要从 辅首 中的
版社, 2 0 0 6 .
先对未 来生活的 向往 , 也在很 大程度 上体 现 了古人 对 改变生活现 状 、 驱 灾辟 邪 、 克 服 困难 等方面 的祈 盼。从奴隶 社会 到封 建 社会 , 青铜饕餮纹 发展 成熟 , 此 时各 种 各样 的流派 顺应 时代 的发展逐 步成 熟起
关键 词 : 汉 画像 石 辅 首 纹 样 平 面设 计
种常见的辅首纹样在现代 平面设 计 中的应 用。
随着社会 的快速发展 , 人们 的生活发 生 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 , 琳琅满 目的设计作
汉画像石所见山形冠图像研究
汉画像石所见山形冠图像研究汉画像石所见山形冠图像研究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不仅展现了汉代社会的风貌和风俗习惯,还呈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审美追求。
其中,山形冠作为一种重要的头饰,在汉代画像石中出现频繁,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汉画像石所见山形冠图像展开研究,旨在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和解读,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对汉画像石中山形冠的形状和样式进行观察和分析。
山形冠通常由冠环和上冠构成,冠环呈平面状,上冠呈山形。
冠环的大小和形状因人物身份和社会地位而异,有的宽大而庄重,有的小巧而优雅。
而上冠的形状则多样化,有的高大而峻峭,有的扁平而宽阔。
这些不同的形态特征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山的景观和山神的崇拜,同时也展示了汉代人们对美学的追求和审美观念的表达。
其次,我们需要对山形冠图像中的装饰元素进行考察。
冠环和上冠不仅在形状上呈现差异,也在装饰上体现出多样性。
在冠环上,常见的装饰元素有琉璃、宝珠、珊瑚等,这些珍贵的宝石和海洋生物的象征意义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财富和奢华的追求。
而在上冠上,常见的装饰有云纹、龙纹、凤纹等,这些神话和传说中的动物形象富有象征意义,既代表着尊贵和权威,也寓意着吉祥和富饶。
此外,山形冠图像还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的身份和地位。
佩戴山形冠的人物多为古代的贵族或官员,他们的责任和地位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的形象和仪表。
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刘备、刘秀等都在画像石中佩戴山形冠,这种头饰成为了当时社会上地位显赫的象征,展示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阶层差异。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山形冠图像的研究,了解到古代汉族对山的崇拜和信仰。
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视为众山之母,承载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佩戴山形冠的人物往往身后有山的背景图案,这种情景图像既营造了一种和谐的自然环境,又传递了人与山共生的美好愿景。
这种山形冠与景山崇拜的结合,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山水情怀,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之情。
汉画像石中十字穿环纹的图像配置
40艺术论丛汉画像石中十字穿环纹的图像配置冯敬洋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摘要: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条线,一是以“生”为主题,二是以“升仙”为主题,三是具有祥瑞内涵的装饰图案。
汉画像石中大量出现的十字穿环纹即是信仰观念与情感表达不断丰富所形成的代表性装饰图案之一。
对十字穿环在汉画像石中的图像配置的整理和分析,有助于总结这一符号化的装饰纹样所表达的情感与信仰。
关键词:汉画像石;十字穿环纹十字穿环又称“十字穿璧”,它是由圆环(或璧)与十字组合而成的图案。
“环”通“璧”,《说文》云:“璧,瑞玉环也。
朝,觐,宗,遇,会用璧。
”《尔雅·释器》云:“肉倍好,谓之璧。
好倍肉,谓之瑗。
肉孔若一,谓之环。
”孙炎《尔雅》注说:“肉,身也,好,孔也。
”可见,璧有着美好与祥瑞之意。
对于十字穿环纹饰在汉画像石中的图像配置分析和整理,本文主要以徐州地区汉画像石为基础。
徐州地区地处鲁南苏北一带,属于全国汉画像石重要集聚地之一。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展出饰有十字穿环纹饰的画像石共计30块,数量和内容上都具有一定代表性。
一、十字穿环纹与边饰按照构图内容看,以十字穿环纹饰为主纹,与地纹组合构成的画像石有10块,其中单个十字穿环纹作主纹的有4块画像石,其余6块为多方连续十字穿环纹。
在此基础上再区分边饰,主要有两种边饰——菱形纹和垂幔纹,极少出现三角形纹。
菱形纹为单独边饰有6块;垂幔纹为主要边饰有4块,其中两块饰有三角形纹边饰。
从几何纹饰的内涵来看,三角纹和菱形纹都是由鱼纹演变而来,是半坡图案花纹中的鱼头演化而来。
鱼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彩陶中鱼纹的装饰有着延续生命、子孙繁衍不息的寓意。
垂幔纹是由蛙纹演变而来,也具有生育繁殖的象征。
因此,从几何纹的组合与内容来看,与十字穿环纹组合的几何纹饰都象征着生殖与繁衍。
二、十字穿环纹的组合形式与十字穿环图案单独作为主纹相对立的构图形式是组合图案画像石。
这一类分为十字穿环纹和人间图景的组合与十字穿环纹和神鸟异兽的组合,三种内容的混合将其归入前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n r u l i g . D c r t e p t r sa mp r n a t ft e Ha n sy s n — av d p cu e . u e a b i n s e o ai at n wa n i o t t r o n Dy a t t e c r e it r s l d v e a p h o
饰艺术方面则: 允为突出。画像石大多嵌饰于墓室及 像 石艺 术 不可缺 少 的部分 。 其 附属 的地 面上 的祠 堂 、 阑等 建筑 之上 。 墓 它们 既是 目前 全 国各 地 出土 的汉 画 像 石 、 砖虽 然 发 现有 组成 这些 墓 葬建 筑 物 的构 件 。 又是 配 饰 其 表 面上 的 万 多种 , 是 除 了河南 南 阳 、 但 江苏 徐州 以及 山东 等 刻 画装饰 。因此 , 了成 型技 术 和 整 体 艺 术 形态 上 地 已有 一定 规模 的展 览 馆集 中收 藏 外 , 部 分仍 散 除 大
“ 代 画像 石 是 指 我 国西 汉 时期 。 汉 装饰 于墓 室 、 这 一定 位 阐释 了汉 画像 石 是两汉 时期 的装 饰艺 术 。 汉 画像 石 的装饰性 十 分突 出 . 体富 丽堂 皇 , 整 雄 墓祠 、 墓阙及其他建筑物上以石 为地 、 以刀代笔 , 或 勾 以墨 线 、 以彩 色 的特 殊 的绘 画 艺 术 品。 【它 是 伟 壮观 , 涂 ”l 细节 刻 画细致 , 美绝 伦 。装饰纹 样是 汉 画 精 汉代 留给我们 的最 具代 表 性 的文 化 艺 术 遗存 之 一 , 像 石装 饰艺 术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 它与 汉 画 像 石 的 主 其文 物 考古 的史 料 价 值 自不 待 言 。应 该 说 , 在汉 代 体 内容 密不 可分 , 其最 大 的作用 就是 对 主体 的装饰 。 艺术 作 品 中以墓 葬 出土为 主体 的汉 画像石 艺术 在今 汉 画像 石艺 术里 的装 饰纹 样无论 在汉 画像 石 的 图像 天具 有其 他 的: 艾献形 式 所 不 可 取 代 的作 用 。 而在 装 配 置上 , 是在 画面 的装饰 上都 有重 要作 用 , 还 是汉 画
c ur s O n t e De o a i e Pa t r ft e H a na t t n - a v d Pi t e h c r tv te nso h n Dy( ieA t D p r et H annN r a U ie i , u i n A h i 2 20 ,C ia Fn r eat n , uia om l n r t H a a , n u s m v sy n 30 1 h ) n
企 肥 学统 学 赧 ( 社会科学版)
21 0 1年 9月 第2 8卷 第 5 期
J un l f e i n es y S c l c n e ) o ra o f i r t( o i i cs H eU v i aSe
Se . 2 1 D 01 Vo _ No. l28 5
I o n y s l e he b sc pr b e fde o ain p ten i h s e to ma e y t n n tn to l ov d t a i o lmso c r to a tr n t e a p c fi g r hikig,b tf l u u l y o lwe h e t tc a t u e . flo d t e a shei r r l s Ke r s:t e Ha na t tne c r e cu e;d c r t e p te ;a tsi h r c e itc y wo d : h n Dy sy so —a d pit r v e o a i a tr v n ritc c a a trsi
Ab ta t sr c :As a s e il a tsi fr s r i g f r f nea y c so i a c e t Ch na,t e p ca ritc o m e vn u r r u t m n n in i o h Ha Dy a t n n sy so e c r e it r s mo ty a pe r d a mbe e n tmbs a h i ta h d a o e go n e t tn — a v d p cu e sl p a e s e dd d i o nd t er at c e b v — r u d t mp s wih sr n a in la d t l e tr s t to g n t a n i y f au e .Th y we e d c r tv c l t e swe la o o n s o h o me e r e o ai e s u p urs a l s c mp ne t ft e
汉 画像 石 艺 术 中的装 饰 纹 样 研 究
马 筱
( 南师范学院 美术系 , 淮 安徽 淮 南 220 ) 30 1
摘
要: 汉画像 石作为我 国古代一种主要服务于丧葬礼俗 的独特 的艺术形 式, 具有浓郁 的民族色彩和 时代 特征 。
画像 石大 多嵌饰 于墓室及其 附属地 面上的祠堂、 阑等建筑之上 , 墓 它们既是组成这些墓葬建筑物 的构件 , 又是 配 饰其表面上 的刻画装饰 。装饰纹样是 汉画像 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不仅在形 象思维上 解决 了装饰造 型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