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族中文版答案.

合集下载

tcpip协议族答案

tcpip协议族答案

tcpip协议族答案【篇一:tcpip课后习题答案整理版】rnet是以 arpanet 网络为雏形建立的2、现在internet中广泛使用的tcp/ip 协议族,其版本为 v43、tcp/ip一般分为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四层4、常用的http工作在tcp./ip的应用层层5、ip地址属于tcp/ip中网际层的概念6、传输层常用的两个协议是 tcp 和 udp7、网络接口卡工作再tcp/ip的网络接口层8、osi/rm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共有 7 层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9、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是1997年6月3日组建的internet管理和服务机构,行使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管理职责10、rfc是指请求评价文档第二章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种2、物理层常用的传输介绍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四种3、物理层数据传输方式有模拟传输,数字传输,光波传输和无线电传输四种4、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用的数据编码技术有数字数据的模拟编码,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和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三种5、根据通信双方是否可以同时传输数据,通信可以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三种通信方式6、数据编码是指将数据表示成适当的信号形式,以便数据的传输和处理7、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用三种数据编码技术:即数字数据的模拟编码,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和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8、常用的数字信号编码方式不归零,差分不归零,曼彻斯特和差分曼彻斯特等第三章1、一个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2、ip地址共分为5 大类3、一个ip地址用 4 个字节表示,最常用的一种表示格式是点分十进制4、假设一个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5.121,而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那么该主机的网络号部分(包括子网号部分)为192.168.5.120/295、以太网是利用 arp 协议获得目的主机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6、在转发一个ip数据包过程中,如果路由器发现该数据报报头中的ttl字段为0,那么,它首先将该数据报丢弃,然后向源主机发送icmp报文7、路由器选择算法工作在网际层,它负责确定对所受到的ip数据包应通过哪条传输线转发8、路由表分为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两种,它们建立与维护方式不同9、tcp/ip协议簇专门设计了用于地址解析的协议,其中 arp 可以把一个ip地址映射成对应的物理地址,而对于无法保存ip地址的主机, rarp 提供了从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逆向地址映射第四章1、传输层主要提供了 tcp 和 udp两个常用协议2、端口号用一个 16 位的二进制数表示3、常用协议http的端口号为 804、tcp可以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流服务。

TCPIP协议簇中文版

TCPIP协议簇中文版

TCPIP协议簇中文版篇一:在TCP IP协议簇中,UDP协议工作在______。

A.应用层B.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在TCP IP协议簇中,UDP协议工作在______。

A.应用层 B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01-2部分(TCP IP协议簇)历届试题(答案)

01-2部分(TCP IP协议簇)历届试题(答案)

01-2网络工程师--《TCP/IP协议簇》历届考试试题●如果希望别的计算机不能通过ping命令测试服务器的连通情况,可以(1)。

如果希望通过默认的Telnet端口连接服务器,则下面对防火墙配置正确的是(2)。

(1)A.删除服务器中的ping.exe文件B.删除服务器中的cmd.exe文件C.关闭服务器中ICMP端口D.关闭服务器中的Net Logon服务(2)A.B.C.D.●某银行为用户提供网上服务,允许用户通过浏览器管理自己的银行账户信息。

为保障通信的安全,该Web服务器可选的协议是(3)。

(3)A.POP B.SNMP C.HTTP D.HTTPS●(4)不属于电子邮件协议。

(4)A.POP3 B.SMTP C.IMAP D.MPLS●某客户端采用ping命令检测网络连接故障时,发现可以ping通127.0.0.1及本机的IP地址,但无法ping通同一网段内其他工作正常的计算机的IP地址。

该客户端的故障可能是(5)。

(5)A.TCP/IP协议不能正常工作 B.本机网卡不能正常工作C.本机网络接口故障 D.DNS服务器地址设置错误●以下列出的IP地址中,不能作为目标地址的是(6),不能作为源地址的是(7)。

(6)A.0.0.0.0B.127.0.0.1 C.100.10.255.255 D.10.0.0.1(7)A.0.0.0.0 B.127.0.0.1 C.100.255.255.255D.10.0.0.1●私网地址用于配置本地网络,下面的地址中,属于私网地址的是(8)。

(8)A.100.0.0.0 B.172.15.0.0 C.192.168.0.0 D.244.0.0.0●某公司网络的地址是202.100.192.0/20,要把该网络分成16个子网,则对应的子网掩码应该是(9),每个子网可分配的主机地址数是(10)。

(9)A.255.255.240.0 B.255.255.224.0 C.255.255.254.0 D.255.255.255.0 (10)A.30 B.62 C.254 D.510●以下给出的地址中,不属于子网192.168.64.0/20的主机地址是(11)。

TCPIP协议族中文版答案3.0

TCPIP协议族中文版答案3.0

文件说明:(1)据最后一节课老师的讲解,学过的章节为1-9、13、14、15、19、22。

必考章节为1-9、13、14、15、22,共十三个章节,其中4、5、6、7(checksum)、9、11(3个路由协议)章节为重点章节,具体考卷内容也许会与此有所出入。

(2)翻译之后的答案习题颜色深浅有所区别,参考之时希望注意,能力有限,个别题目没有做出中文解释,还望谅解,英文图的上方出现的Figure1.E2 Solution to Excercixe13字样,译为关于习题2的解决方法图1。

(3)此文件是所给英文答案所有习题的答案,但据整理英文答案发现,老师所给答案只有奇数题号的习题,然而整理人不确定老师是否只考所给答案的习题,还望分享一二。

(4)整理过程难免有误差,许多专业名词的翻译也会出现些许出入,望慎重参考此文件,如若有所疑问可自行在IEC群文件中下载相关英文版习题答案,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并加深个人对题意的理解。

(5)如若明确文件中有错误出现,还望告知身边人,文件整理中尽量使得题意与答案处于同一页面中,如若带来不便,还请见谅,某些习题下方会有些许标注,还望注意到,以防理解出现偏差。

(6)此文件的最后会给大家一些老师提及的重点词汇、问题和整理过程中get到的一些专业名词,也许会对大家理解题意及英文版答案有所帮助。

(7)分享快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解:因D = T * V,D是传播距离,T是传播时间,V是传播速率,所以T=D/V,插入相应的值找寻需要的时间并在电缆中的传播。

T = D / V = (2500 m) / (200,000,000 m/s) = 0.0000125 s = 12.5 μs【注】10base5,一种以太网标准,该标准用于使用粗同轴电缆、速度为10Mbps 的基带局域网络,在总线型网络中,最远传输距离为500米。

1 * 10 -6 s= 1 μs假设最小的帧大小为65字节或者520比特,L = T * R,L是帧的长度,T 是所用时间,R是数据率,因T=L/R,可以计算时间T = L / R = (520 bits) / (10,000,000) bits/s = 0.000052 s = 52μs 【注】Mbps:传输速率是指设备的的数据交换能力,也叫"带宽",单位是Mbps(兆位/秒),目前主流的集线器带宽主要有10Mbps、54Mbps/100Mbps自适应型、100Mbps和150Mbps四种。

tcp-ip网络与协议答案

tcp-ip网络与协议答案

tcp/ip网络与协议答案篇一:TCP-IP练习题(有答案)一单选题1. OSI模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A)A、利用不可路由的物理地址建立平面网络模型B、通过物理媒体以比特流格式传输数据C、利用逻辑地址建立多个可路由网络D、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层实体之间的会话2. 网络类型号127.x.y.z表示(其中x,y,z表示小于或等于255的一个任意十进制数字)(C)A、一个专用地址B、一个组播地址C、一个回送地址D、一个实验地址3. TCP/IP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对应于OSI模型的(A)A、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B、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D、仅网络层4.5.6. IP报头的最大长度是多少个字节(B)A、20 B、60C、64D、256 下列哪个协议可提供“ping”和“traceroute”这样的故障诊断功能(A)A、ICMPB、IGMPC、ARPD、RARP 下列对于IP地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A、主机部分全为“1”的IP址址称为有限广播B、0.x.y.z表示本网络的指定主机C、一个A类网的IP址址x.0.0.0表示x这个网络D、IP地址172.16.0.0~172.31.255.255属于保留地址7. 下列哪项属于有效的C类IP地址范围(“hhh”表示可分配的主机地址部分)(A)A、192.000.001.hhh ~ 223.255.254.hhhB、192.hhh.hhh.hhh ~ 239.255.255.255C、224.000.000.000 ~ 239.255.255.255D、128.001.hhh.hhh ~ 191.254.hhh.hhh8. 为了确定将数据发送到下一个网络的路径,网络层必须首先对接收到的数据帧做什么(D)A、封装数据包B、改变其IP地址C、改变其MAC地址D、拆分数据包9.10. 从一个C类网络的主机地址借3位时,可建立多少个可用子网(B)A、3B、6C、8D、12 位于同一子网内的每台主机的IP地址满足(B)A、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相同B、网络部分与子网部分相同C、子网部分与主机部分相同D、只需网络部分相同即可11. 使用超网(CIDR)技术的主要原因是(C)A、为了去除对子网掩码的需求B、为了扩大路由表的长度C、为了减少路由表的条目D、为了增加额外的B类网络12.13.14. ARP请求作为下列哪种类型的以太网帧被发送(A)TCP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了下列哪种类型的线路(A)下列哪项正确地描述了代理ARP(D)A、广播B、单播C、组播D、定向广播A、虚拟线路B、动态线路C、物理线路D、无连接线路A、代理ARP允许一个无盘工作站获取另一个无盘工作站的IP址址B、代理ARP将目的IP地址解析为目的物理(MAC)地址C、代理ARP允许路由器代替本地主机回应ARP请求D、代理ARP允许路由器代替远程主机回应ARP请求15. 在发送TCP接收到确认ACK之前,由其设置的重传计时器到时,这时发送TCP会(A)A、重传重要的数据段B、放弃该连接C、调整传送窗口尺寸D、向另一个目标端口重传数据16. 下列哪项有关UDP的描述是正确的(D)A、UD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用于在网络应用程序间建立虚拟线路B、UDP为IP网络中的可靠通信提供错误检测和故障恢复功能C、文件传输协议FTP就是基本UDP协议来工作的D、UDP服务器必须在约定端口收听服务请求,否则该事务可能失败17.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建立TCP连接时“第一次握手”所做的工作(C)A、“连接发起方”向“接收方”发送一个SYN-ACK段B、“接收方”向“连接发起方”发送一个SYN-ACK段C、“连接发起方”向目标主机的TCP进程发送一个SYN 段D、“接收方”向源主机的TCP进程发送一个SYN段作为应答18. 发送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设置下列哪两个标志来使TCP进程在传送缓冲器填满前发送数据(B)A、FIL和PSHB、PSH和URGC、UGR和FIND、FIL和FIN19.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生存时间TTL在IP数据报中的使用(D)A、TTL指出了允许发送主机在线的时间长度B、TTL指出了数据报在一个网段上停留的秒数C、TTL对数据报在一个路由器处等待的时间进行按秒计数D、数据报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其TTL值就减一20.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UDP的多路分解过程(C)A、UDP使目标主机将接收到的数据包通过多个IP地址进行路由B、UDP使用IP地址使得多个应用程序在同一主机内同步通信C、UDP使用端口编号使得多个应用程序在同一主机内同步通信D、UDP允许多个主机通过单一虚拟线路进行通信21. 一个数据报被标记为“不可分段”,而这时数据报要通过一个最大传输单元MTU小于该数据报尺寸的网段进行传输,则接下来会发生(C)A、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调节该网段的MTU以适应该数据报的尺寸B、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压缩此数据报以适应该网段的MTUC、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放弃该数据报并通知源结点D、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保留该数据报直到该网段的MTU增大为止22. 为了将几个已经分片的数据报重新组装,目的主机需要使用IP数据报头中的哪个字段(D)A、首部长度字段B、服务类型T oS字段C、版本字段D、标识符字段23. 对于下列给定条件:(1)目的网段的最大传输单元MTU为512字节;(2)一个1500字节的数据报;(3)一个20字节的IP报头。

tcp ip网络与协议课后习题答案

tcp ip网络与协议课后习题答案

tcp ip网络与协议课后习题答案TCP/IP网络与协议课后习题答案TCP/IP是一种常用的网络协议,它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之一。

在学习TCP/IP网络与协议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习题,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习题及其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1. TCP/IP协议是指:A. 传输控制协议B. 网际协议C. 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D. 传输控制协议与网际协议答案:C2. IP地址是用来:A. 标识网络中的设备B. 标识网络中的数据包C. 标识网络中的路由器D. 标识网络中的服务器答案:A3. TCP协议是一种:A. 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B. 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C. 无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D. 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答案:A4. UDP协议是一种:A. 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B. 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C. 无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D. 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答案:D5. HTTP协议是一种:A. 应用层协议B. 传输层协议C. 网络层协议D. 数据链路层协议答案:A二、判断题1. TCP/IP协议是一种开放标准的协议。

答案:正确2. IP地址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的。

答案:正确3. TCP协议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

答案:正确4. UDP协议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

答案:错误5. HTT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TCP/IP协议中的IP地址和MAC地址有什么区别?答案:IP地址是用来标识网络中的设备,而MAC地址是用来标识网络中的网卡。

IP地址是逻辑地址,是在网络层使用的;而MAC地址是物理地址,是在数据链路层使用的。

IP地址可以通过路由器进行跨网络通信,而MAC地址只在局域网内有效。

2. TCP协议和UDP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它提供了数据分段、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功能,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而UDP协议是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它不提供数据分段、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功能,数据的传输可能会丢失或乱序。

TCPIP协议族 第四版 第六章答案

TCPIP协议族 第四版 第六章答案

CHAPTER 6Delivery, Forwarding, andRouting of IP PacketsExercises1.Direct; Both hosts are on the same network (same netid: 137.23).3.See Table 6.E3.Table 6.E3Solution to Exercise 3Class Destination Next Hop InterfaceClass A111.0.0.0⎯m1Class B145.80.0.0111.25.19.20m1170.14.0.0111.25.19.20m1Class C192.16.7.0111.15.17.32m1Default0default router m05.Destination address: 192.16.7.42Binary: 11000000 00010000 00000111 00101010Shift copy of address: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1100=1210Destination network: Class C Network address: 192.16.7.0Next hop address: 111.15.17.32→ Interface: m07.Destination address: 147.26.50.30Binary: 10010011 00011010 00110010 00011110Shift copy of address: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1001=910Destination network: Class B Network address: 147.26.0.0Next hop address: 111.30.31.18→ Interface: m09.Destination address: 135.11.80.21Mask: /18 Network address: 135.11.64.0Next hop address: default→ Interface: m4111.Destination address: 202.70.20.30Mask: /26Result: 202.70.20.0No matchMask: /25Result: 202.70.20.0No matchMask: /24Result: 202.70.20.0No matchMask: /22Result: 202.70.20.0No matchNext hop address: 180.70.65.200(default router) →Interface: m213.A routing table for a LAN not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and with no subnets canhave a routing table with host-specific addresses. There is no next-hop address since all packets remain within the network.15.If the packet with destination address 140.24.7.194 arrives at R3, it gets sent tointerface m0. If it arrives at R2, it gets sent to interface m1 and then to router R3.The only way R1 can receive the packet is if the packet comes from organization 1, 2, or 3; it goes to R1 and is sent out from interface m3.17.See Table 6.E17.Table 6.E17Solution to Exercise 17Mask Network address Next-hop address Interface/20120.14.64.0⎯m0/20120.14.96.0⎯m2/20120.14.112.0⎯m3/00.0.0.0default router m419.See Table 6.E19.Table 6.E19Solution to Exercise 19Mask Network address Next-hop address Interface/22120.14.96.0⎯m0/22120.14.100.0⎯m1/22120.14.104.0⎯m2/22120.14.108.0⎯m3/00.0.0.0default router m421.See Table 6.E21.Table 6.E21Solution to Exercise 21Mask Network address Next-hop address Interface/30120.14.64.0⎯m0/30120.14.64.4⎯m1/30120.14.64.8⎯m2/30120.14.64.12⎯m3…………/30120.14.65.252⎯m127/00.0.0.0default router m128。

TCPIP习题答案

TCPIP习题答案
掩码 /27 /18 默认 网络地址 202.14.17.224 145.23.192.0 默认 下一跳 130.56.12.4 接口 m1 接口:m0、m1 和 m2,还知道有两个网络直接连接到路由器 R1,有一个默认路由器连接到因特网的其余部分。图 1-1 给出了拓扑图。
2 c. 每个公司需要 4 个地址,这就表示,后缀长度是 2( 2 4 ) 。因此,前缀长度是 32-2=30.
这些地址是: 第 1 个家庭:150.80.125.0/30-----150.80.125.3/30 第 2 个家庭:150.80.125.4/30-----150.80.125.7/30 …… 第 2048 个家庭:150.80.156.252/30-----150.80.156.255/30 总数 = 2048 × 4 = 8 192 分配给 ISP 的地址数:65 536 ISP 分配出的地址数:40 192 剩下的可用地址数:25 344 11.某 ISP 分配到 120.60.4.0/20 开始的地址块,这个 ISP 想把这些地址分配给 100 个 组 织 , 而每一个组织只分配给 8 个地址。试设计这些地址子块,并给每个子块的斜线记法。经过这 样的分配后,还剩下多少个地址可以使用。 解
d. 掩码 255.255.255.240,比 C 类地址默认掩码(255.255.255.0)多出了 4 个 1,所以子网数 为 2 16 .
4
杭州 电子 。管理员想创建 500 个子网。 5.某组织分配到地址块 16.0.0.0/8 科技 大学 a. 找出子网掩码。 图形 b. 找出每个子网的地址数。 图像 研 c. 找出第一个子网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地址。
210 1024 .
b. 掩码 255.255.192.0,比 B 类地址默认掩码(255.255.0.0)多出了 2 个 1,所以子网数为

tcp ip网络与协议课后习题答案

tcp ip网络与协议课后习题答案

tcp ip网络与协议课后习题答案TCP/IP网络与协议课后习题答案TCP/IP网络与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涵盖了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协议的工作机制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做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巩固所学的内容。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TCP/IP网络与协议课后习题的答案。

1. 什么是TCP/IP协议?它包括哪些层次?答:TCP/IP协议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包括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

2. TCP和UDP有什么区别?它们分别适用于什么场景?答:TCP是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适用于要求数据完整性的场景;UDP是无连接的传输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

3. 什么是IP地址?IPv4和IPv6有什么区别?答:IP地址是用来标识网络中设备的地址,IPv4是32位地址,IPv6是128位地址,IPv6地址空间更大,能够满足未来互联网的发展需求。

4. 什么是子网掩码?它的作用是什么?答:子网掩码用来划分网络中的子网,它的作用是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方便进行网络管理和路由选择。

5. 什么是路由器?它的作用是什么?答:路由器是用来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它的作用是根据目的地址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通过以上的课后习题答案,我们可以看到TCP/IP网络与协议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协议的工作原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网络地址的划分和路由选择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大家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做好课后习题,提高对TCP/IP网络与协议的掌握程度。

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答案

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答案

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答案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答案一、双方基本信息:甲方:_____(单位/个人)______,注册地/居住地:_____(地址)______,法定代表人/负责人:_____(姓名)______,联系方式:_____(电话/邮箱等)______。

乙方:_____(单位/个人)______,注册地/居住地:_____(地址)______,法定代表人/负责人:_____(姓名)______,联系方式:_____(电话/邮箱等)______。

二、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1.甲方身份:_____(如提供网络服务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______,有权提供互联网服务并收取相应费用。

2.甲方权利: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有权对乙方提供的网络流量进行监管和管理。

3.甲方义务:向乙方提供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互联网服务,并保障其使用的流量的数据传输安全和稳定性。

4.乙方身份:_____(如个人用户)______,有权使用甲方提供的互联网服务并支付相应费用。

5.乙方权利:在使用甲方提供的互联网服务的过程中,享有和保护个人隐私的权利。

6.乙方义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不得利用甲方提供的网络资源从事任何违法活动。

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如诽谤、侵犯他人隐私等行为。

7.履行方式:甲、乙双方通过签订电子合同的形式进行服务协议的约定和履行。

8.期限:服务协议的有效期为____年(月、日)。

9.违约责任:若甲方未能按照协议约定向乙方提供符合规定的网络服务,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若乙方违反服务协议的约定,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双方协商一致,审计公司提出的付费数额的人民币_____元作为违约金支付给另一方。

三、需遵守中国法律法规:1.本协议的签订、履行和解决争议均适用中国法律。

2.本协议的任何条款如与中国法律法规相抵触,以中国法律法规为准。

3.若因甲、乙双方之间的协议和合同纠纷,双方应首先尝试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TCPip协议试题答案1

TCPip协议试题答案1

TCP/IP试题1) IP地址 219.25.23.56 的缺省子网掩码有几位(C )A. 8B. 16C. 24D. 322) 网络层的协议有( ABCD)协议A. IPB. ARPC. ICMPD. RARP3) 划分子网是在IP地址的(B )部分A. 网段地址B. 主机地址C. 子网网段D. 缺省子网掩码4) 一个B类IP地址最多可用(B )位来划分子网A. 8B. 14C. 16D. 225) 一个A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 有( D)位被用来划分子网A. 4B. 5C. 9D. 126) 一个网段150.25.0.0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24.0,(BC )是有效的主机地址A. 150.25.0.0B. 150.25.1.255C. 150.25.2.24D. 150.15.3.307) 关于IP报文头的TTL字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有(BC )A. TTL的最大可能值是65535B. 在正常情况下,路由器不应该从接口收到TTL=0的IP报文C. TTL主要是为了防止IP报文在网络中的循环转发,浪费网络带宽D. IP报文每经过一个网络设备,包括HuB、Lan Switch和路由器,TTL值都会被减去一定的数值8) C类地址最大可能子网位数是(A )A. 6B. 8C. 12D. 149) 在一个子网掩码为255.255.240.0的网络中, (D )是合法的网络地址A. 150.150.0.0B. 150.150.0.8C. 150.150.8.0D. 150.150.16.010) 一个B类网络,有5位掩码加入缺省掩码用来划分子网,每个子网最多( D)台主机A. 510B. 512C. 1022D. 204611) 规划一个C类网,需要将网络分为9个子网,每个子网最多15台主机,下列哪个是合适的子网掩码? (D )A. 255.255.224.0B. 255.255.255.224C. 255.255.255.240D. 没有合适的子网掩码12) 一个子网网段地址为5.32.0.0 掩码为255.224.0.0的网络,它允许的最大主机地址是(C )A. 5.32.254.254B. 5.32.255.254C. 5.63.255.254D. 5.63.255.25514) 对于这样一个网段175.25.8.0/19 的子网掩码是(B )A. 255.255.0.0B. 255.255.224.0C. 255.255.24.0D. 依赖于地址类型15) RARP的作用是(D )A. 将自己的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B. 将对方的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C. 将对方的MAC地址转换为IP地址D. 知道自己的MAC地址,通过RARP协议得到自己的IP地址16) 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类IP地址,但要连接6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D )A. 255.255.255.0B. 255.255.255.128C. 255.255.255.192D. 255.255.255.22417) B类地址的缺省掩码是(B)A. 255.0.0.0B. 255.255.0.0C. 255.255.255.0D. 255.225.255.25518) 一个B类地址网大约能有( C)台主机A. 254B. 16KC. 63KD. 2M19) 使用自然掩码的IP地址125.3.54.56的网络地址是( A)A. 125.0.0.0B. 125.3.0.0C. 125.3.54.0D. 125.3.54.3220) 网络地址为154.27.0.0 的网络,若不作子网划分,能支持(C )台主机A. 254B. 1024C. 65,534D. 16,777,20621) 下列( B)是合法的IP主机地址A. 127.2.3.5B. 1.255.255.2/24C. 225.23.200.9D. 192.240.150.255/2422) D类地址的缺省子网掩码有( D)位A. 8B. 16C. 24D. NonE23) 第一个八位组以二进1110开头的IP地址是(D )地址A. ClAss AB. ClAss BC. ClAss CD. ClAss D24) 保留给自环测试的IP地址网段是(A )A. 127.0.0.0B. 130.0.0.0C. 164.0.0.0D. 200.0.0.025) 在TCP/IP协议中,A类地址第一个字节的范围是( C)A. 0---126B. 0---127C. 1---126D. 1---12726) ( DC)是一个网络层的协议,它提供了错误报告和其它回送给源点的关于 IP 数据包处理情况的消息A. TCPB. UDPC. ICMPD. IGMP27) IP协议的特征是(B )A. 可靠,无连接B. 不可靠,无连接C. 可靠,面向连接D. 不可靠,面向连接28) TCP和UDP协议的相似之处是(A)A. 传输层协议B. 面向连接的协议C. 面向非连接的协议D. 以上均不对29) 基于TCP协议的应用程序的有( D)A. PINGB. TFTPC. OSPFD. TELNET30) IP报文头中固定长度部分为(B )字节A. 10B. 20C. 30D. 6031) 下面有关NAT叙述正确的是(ABD )A. NAT是英文“地址转换”的缩写,又称地址翻译B. NAT用来实现私有地址与公用网络地址之间的转换C. 当内部网络的主机访问外部网络的时候,一定不需要NATD. 地址转换的提出为解决IP地址紧张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32) IP地址中网络号的作用有(A )A. 指定了主机所属的网络B. 指定了网络上主机的标识C. 指定了设备能够进行通信的网络D. 指定了被寻址的子网中的某个节点33) UDP段使用(B )提供可靠性A. 网际协议B. 应用层协议C. 网络层协议D. 传输控制协议34) 以下关于TCP滑动窗口说法正确的是(B )A. 在TCP的会话过程中,不允许动态协商窗口大小B. 滑动窗口机制的窗口大小是可变的,从而更有效利用带宽C. 大的窗口尺寸可以一次发送更多的数据,从而更有效利用带宽D. 限制进入的数据,因此必须逐段发送数据,但这不是对带宽的有效利用35) 端口号的目的是(A )A. 跟踪同一时间网络中的不同连接B. 源系统产生端口号来预报目的地址C. 源系统使用端口号维持会话的有序,以及选择适当的应用D. 源系统根据应用程序的使用情况,用端口号动态的将终端用户分配给一个特定的连接36) 下面有关NAT叙述正确的是ABDA. NAT是英文“NEtowrk ADDrEss TrAnslAtion”的缩写B. 地址转换又称地址翻译,用来实现私有地址与公用网络地址之间的转换C. 当内部网络的主机访问外部网络的时候,一定不需要NATD. 地址转换的提出为解决IP地址紧张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37) 国际上负责分配IP地址的专业组织划分了几个网段作为私有网段,可以供人们在私有网络上自由分配使用,以下属于私有地址的网段是:ABCA. 10.0.0.0/8B. 172.16.0.0/12C. 192.168.0.0/16D. 224.0.0.0/838) 以下的应用程序中,基于TCP协议的有CDgA. PINGB. TFTPC. TELNETD. FTPE. OSPFF. SNMPG. WWW39) 下列哪些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 BDEA. NCPB. TCPC. FTPD. SPXE. UDPF. NFSG. IPX40) 下列哪些协议是TCP/IP协议栈中的网络层协议? ABEfA. IPB. ICMPC. NLSPD. UDPE. ARPF. RARPG. IGRP41) 192.168.1.127代表的是( E)地址A. 主机B. 网络C. 组播D. 广播E. 以上说法都不完全正确42) TCP协议建立了一条端到端的面向连接的通信,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BA. 在主机之间存在一条物理电路B. 在主机之间存在一条虚连接C. 在主机之间建立了一条直连隧道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3) 下面那个地址表示的是子网内所有参与多播的路由器及主机?AA. 224.0.0.1B. 224.0.0.2C. 224.0.0.3D. 224.0.0.944) 路由项10.0.24.0/21可能由如下那几个条子网路由会聚而来ACA. 10.0.0.25/16B. 10.0.0.23/16C. 10.0.0.26/16 00011 000 00011 001 00010 111 00011 010 00010 110D. 10.0.0.22/16路由汇聚算法的实现:假设下面有4个路由:172.18.129.0/24172.18.130.0/24172.18.132.0/24172.18.133.0/24如果这四个进行路由汇聚,能覆盖这四个路由的是:172.18.128.0/21算法为:129的二进制代码是10000001130的二进制代码是10000010132的二进制代码是10000100133的二进制代码是10000101这四个数的前五位相同都是10000,所以加上前面的172.18这两部分相同的位数,网络号就是8+8+5=21。

TCPIP协议族4-9131415章标准答案

TCPIP协议族4-9131415章标准答案

第4章I4地址:分类编址8.试把以下的IP 地址从二进制记法转换为点分十进制记法。

a..111.1.11..10..0ﻩ0110.1..ﻩ11111101b..100000.ﻩ1111.00.00...101c.ﻩ1.11.0000001111101.11.01d.1111011.ﻩ1.000111ﻩ00011.01e.ﻩ1111.011ﻩ..000111ﻩ1101..01解我们把每一组8 位换成其等效十进制数,并增加隔开的点:a.12...40..03.253b..75.1.2.2...29c..23..76.3...3d...9.247..99.2.e.247.243.1.5.22111.试找出以下.P 地址的netid 和.ostid:a.1.4.34.2.8b..9.....1.5c.2..67.12..d..27.23.4..解以上IP地址都是A 类地址,故前8 位为net..,后24位为hostida..e.id:114ﻩhos.id:.4.2.8.d:19ﻩhostid:34.2..5.d:23hosti.:.7.1..1d..etid:1.7h.stid:23.4.015.试用图表示出:IP 地址为8.0.... 的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到I. 地址为.31.45.0.. 的网络。

试为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选择.. 地址。

还要在每一个网络上画出几个标有IP地址的主机。

每个网络是什么类别?...IP 地址为..5..7.89.34 的主机需要进行环回测试。

试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是什么?解源地址为:.85.67.89.3. 目的地址为:12..x.y.z28.什么是下面每一种情况的最大子网数目?a.A类地址;掩码是255.2.5.1.2.0b.. 类地址;掩码是255...5..92..c.. 类地址;掩码是255..5....5..92d.. 类地址;掩码是255.2.5.2.5..40 解a.掩码.....5...92.0,比A类地址默认掩码(255.0.0.0)多出了10个. ,所以子网数为2.0 .024 .b.掩码2.5...5.192..,比B 类地址默认掩码(2.5...5....)多出了.个1,所以子网数为22 . .c.掩码255.25...5..1.2,比.类地址默认掩码(25..2.5.25..0)多出了2个.,所以子网数为.. 4 .d.掩码255.255.25..240,比C类地址默认掩码(2...2....55.0)多出了.个.,所以子网数为.4 16 .第4章IP地址:无分类编址5.某组织分配到地址块16.0.0.0/8。

(完整word版)TCPIP答案

(完整word版)TCPIP答案

1-1 你认为在因特网的发展过程中,哪几件事对其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2 什么是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按地理空间位置,以极高的分辨率(1米左右)对大地进行选点抽样,将抽样点上的自然资源信息,社会资源信息作为该点的属性输入到计算机中,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统筹安排,抽样分析和逻辑组合,最终为决策者提供服务。

虚拟现实技术是实现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之一.1-3 中国国内第一个被IETF认可的RFC文档是什么文档?1-4 与因特网相关的机构IAB、IETF、IRTF、ISOC、InterNIC、ICANN、W3C的主要工作分别是什么?1—5 RFC文档有哪几种可能的状态?各种状态的含义是什么?RFC文档共有8种状态。

3个状态属于标准化轨迹,3个状态属于非标准化轨迹,2个状态为其他状态。

(1)标准化轨迹由3个成熟级构成,由低到高分别为提案标准、草案标准和标准。

提案标准经过了深入的审查过程,收到多组织关注并认为有价值。

但在成为因特网标准之前,还可能有很大变化. (2)非标准轨迹分为实验性的规范,信息性的规范,历史性的规范。

实验性规范是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归档记录。

信息性的规范并不表示得到了英特网组织的推荐和认可,是一些因特网组织以外的协议组织和提供者提出的未纳入因特网标准的规范可以以这种规范发布。

历史性的规范已经被更新的规范所取代.(3)其他状态。

有一些RFC文档专门用于对因特网组织机构商议结果进行标准化,为当前最佳实现BCP。

还有一些RFC文档未被分类,其状态被标记为未知性(UNKNOWN),如因特网早起RFC 文档。

2-1 网络协议的对等实体之间是如何进行通信的?2—2 协议分层有什么好处?网络协议的分层有利于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简单的问题,从而分而治之;分层有利于网络的互联,进行协议转换时可能只涉及某一个或几个层次而不是所有层次;分层可以屏蔽下层的变化,新的底层技术的引入,不会对上层的应用协议产生影响。

TCPIP复习资料.作业题和答案

TCPIP复习资料.作业题和答案

1.1最多有多少个ABC类网络号:126,16382,20971501.3TCP/IP协议族每层的稳健性原则:自由的接收,保守的发送3.1回路地址只能是127.0.0.1吗?:不是,只要网络号是127的IP地址就都可以3.2指出有两个网络接口的路由器:横上的连接是以太网接口,虚的竖的连接是点到点链路。

加上就是网络接口数3.3子网号为16bit的A类地址与子网号为8bit的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有什么不同?:一样,作为一个没有再分子网的C类地址,子网掩码都是255.255.255.03.6为什么回路接口的MTU设置为1536?: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值是1024+512,MTU值包含了所有需要的首部字节数,solaris2.2将回路接口的MTU设置为8232(8192+40),8192的用户数据加上20字节的IP头和20字节的TCP头4.1查看输入tcpdump命令生成的结果时,发现本地ARP快速缓存为空后,输入命令bsdi % rsh svr4 arp –a,如果发现目标主机上的ARP缓存也是空的,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发出一条rsh命令与另一台主机建立一个TCP连接,这样做引起在两主机之间交换IP数据报。

为此,在那台主机的ARP缓存中必须有我们这台主机的登记项。

因此,即使在执行rsh命令之前,ARP缓存是空的,当rsh服务器执行arp命令时,必须保证ARP缓存中登记有我们这台主机。

4.2请描述如何判断一个给定主机是否能正确处理接口收到的非必要的ARP请求的方法:保证你的主机上的ARP缓存中没有登记以太网上的某个叫foo的主机,保证foo引导时改善一个免费ARP请求,也许是在foo 引导时,在那台主机运行tcpdump,然后关闭主机foo ,使用说明了temp选项的arp命令,在你的系统的ARP缓存中为foo输入一个不正确的登记项,引导foo并在它启动好之后,察看主机的 ARP缓存,看看不正确是不是已经被更正了。

(合同范本)TCPIP协议族中文版答案3.0

(合同范本)TCPIP协议族中文版答案3.0
解:因D = T * V , D是传播距离,T是传播时间,V是传播速率,所以T=D/V,插入相应的值找寻需要的时间并在电缆中的传播。
T = D / V = (2500 m) / (200,000,000 m/s) = 0.0000125 s = 12.5 ^s
【注】10base§一种以太网标准,该标准用丁使用粗同轴电缆、速度为10Mbps的基带局域网络,在总线型网络中,最远传输距离为500米。1 * 10-6s= 1从s
(4)整理过程难免有误差,许多专业名词的翻译也会出现些许出入,
望慎重参考此文件,如若有所疑问可白行在IEC群文件中下载相关
英文版习题答案,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并加深个人对题意的理解。
(5)如若明确文件中有错误出现,还望告知身边人,文件整理中尽
量使得题意与答案处于同一页面中,如若带来不便,还请见谅,某些
习题下方会有些许标注,还望注意到,以防理解出现偏差。
(6)此文件的最后会给大家一些老师提及的重点词汇、问题和整理 过程中get到的一些专业名词,也许会对大家理解题意及英文版答案 有所帮助。
(7)分享快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9.1
1,假定10Base5的电缆长度是2500 tn.如果信号在粗同轴电缆上的传播速率是200 000 000 m/s,试问将■个比特从网络的这•端传到另-端需要多少时间?忽略设备中 的任何传播时延『
【注】Mbps:传输速率是指设备的的数据交换能力,也叫”带宽",单位是Mbps(兆 位/秒),目前主流的集线器带宽主要有10Mbps、54Mbps/100Mbps自适应型、
100Mbps和150Mbps四种。1字节=8比特,也就是65字节=520比特,
5,以太网的MAC子层从LLCf层收到42字节的数据。试问在这个数据1:还要填充多少字节?

TCPIP协议族第四版第五章答案

TCPIP协议族第四版第五章答案

TCPIP协议族第四版第五章答案CHAPTER 5IPv4 AddressesExercises1.a.28 = 256 addressesb.216 = 65536 addressesc.264 = 1.846744737 × 1019 addresses3.310=59,049 addresses5.a.0x72220208b.0x810E0608c.0xD022360Cd.0xEE2202017.a.(8 bits) / (4 bits per hex digits) = 2 hex digitsb.(16 bits) / (4 bits per hex digits) = 4 hex digitsc.(24 bits) / (4 bits per hex digits) = 6 hex digits9.We use Figure 5.6 (the right table) to find the class:a.The first byte is 208 (between 192 and 223) →Class Cb.The first byte is 238 (between 224 and 299) →Class Dc.The first byte is 242 (between 240 and 255) →Class Ed.The first byte is 129 (between 000 and 127) →Class A11.a.Class is A →netid: 114 and ho stid: 34.2.8b.Class is B →netid: 132.56 and hostid: 8.6c.Class is C → netid: 208.34.54 and hostid: 121d.Class is E → The address is not divided into netid and hostid.13.We first change the number of addresses in the range (minus 1) to base 2562,048 ? 1 = (0.0.7.255)256We add this number to the first address to find the last address:First Address:122.12.7.0Difference (base 256)0.0.7.255Last Address:122.12.14.25515.a.We can apply the first short cut to all bytes here. The result is (22.14.0.0).b.We can apply the first short cut to all bytes here. The result is (12.0.0.0).c.We can apply the first short cut to bytes 1and 4; we need to apply the secondshort cut to bytes 2 and 3. The result is (14.72.0.0).d.We can apply the first short cut to bytes 1 and 4; we need to apply the secondshort cut to bytes 2 and 3. The result is (28.0.32.0).17.The first address can be found by ANDing the mask with the IP address as shownbelow:IP Address:25.34.12.56Mask:255.255.0.0First Address25.34.0.0The last address can be found by either adding the number of addresses in the sub-net 232 ? n = 216 or by ORing the complement of the mask with the IP address (see the section on classless addressing because classful addressing is a special case of classless addressing) as shown below:IP Address:25.34.12.56Mask Complement:0.0.255.255Last Address25.34.255.255 19.The first address can be found by ANDing the mask with the IP address as shownbelow:IP Address:202.44.82.16Mask:255.255.255.192First Address202.44.82.0Note that we use the first short cut on the first three bytes. We use the second short cut on the fourth bytes:16→0+0+0+16+0+0+0+0192→128+64+32+0+0+0+0+00→0+0+0+0+0+0+0+0 The last address can be found by ORing the complement of the mask with the IP address (see the section on classless addressing because classful addressing is a special case of classless addressing) as shown below: IP Address:202.44.82.16Mask Complement:0.0.0.63Last Address202.44.82.127 Note that we use the first short cut on the first three bytes. We use the second short cut on the fourth byte:16→0+64+32+16+0+0+0+063→0+0+32+16+8+4+2+1127→0+64+32+16+8+4+2+1 21.With the information given, the first address is found by ANDing the host address with the mask 255.255.0.0 (/16).Host Address:25.34.12.56Mask:255.255.0.0Network Address (First): 25.34.0.0 The last address can be found by ORing the host address with the mask comple-ment0.0.255.255.Host Address:25.34.12.56Mask Complement: 0.0.255.255Last Address: 25.34.255.255 However, we need to mention that this is the largest possible block with 216 addresses. We can have many small blocks as long as the number of addresses divides this number.23.See below. The number of created subnets are equal to or greater than required.a.log22 = 1Number of 1’s = 1Number of created subnets: 2b.log262 = 5.95Number of 1’s = 6Number of created subnets: 64c.log2122 = 6.93Number of 1’s = 7Number of created subnets: 128d.log2250 = 7.96Number of 1’s = 8Number of created subnets: 25625.a.log21024 = 10 Extra 1s = 10 Possible subnets: 1024 Mask: /26b.232? 26 = 64 addresses in each subnetc.First subnet:The first address is the beginning address of the block.first address in subnet 1: 130.56.0.0To find the last address, we need to write 63 (one less than the number of addresses in each subnet) in base 256 (0.0.0.63) and add it to the first address (in base 256).first address in subnet 1: 130.56.0.0number of addresses: 0.0.0.63last address in subnet 1: 130.56.0.63 d.Last subnet (Subnet 1024):To find the first address in subnet 1024, we need to add 65,472 (1023 × 64) in base 256 (0.0.255.92) to the first address in subnet 1.first address in subnet 1 130.56.0.0number of addresses: 0.0.255.192first address in subnet 1024: 130.56.255.192Now we can calculate the last address in subnet 1024 as we did for the first address.first address in subnet 500: 130.56.255.192number of addresses: 0.0.0.63last address in subnet 500: 130.56.255.25527.We first change the mask to binary to find the number of 1’s:a.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24b.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8c.11111111 11111111 11100000 00000000→ /19d.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0000→ /2029.If the first and the last addresses are known, the block is fully defined. We can firstfind the number of addresses in the block. We can then use the relationN =232? n → n= 32 ? log2Nto find the prefix length. For example, if the first address is 17.24.12.64 and the last address is 17.24.12.127, then the number of addresses in the block is 64. We can find the prefix length as n= 32 ? log2N = 32 ? log264 = 26The block is then 72.24.12.64/26.31.Many blocks can have the same prefix length. The prefixlength only determinesthe number of addresses in the block, not the block itself. Two blocks can have the same prefix length but start in two different point in the address space. For exam-ple, the following two blocks127.15.12.32/27174.18.19.64/27 have the same prefix length, but they are definitely two different blocks. The length of the blocks are the same, but the blocks are different.33.Group 1For this group, each customer needs 128 addresses. This means the suffix length is log2128 = 7). The prefix length is then 32 ? 7 = 25. The range of addresses are given for the first, second, and the last customer. The range of addresses for other customers can be easily found:1st customer:150.80.0.0/25to150.80.0.127/252nd customer:150.80.0.128/25to150.80.0.255/25...……200th customer:150.80.99.128/25to150.80.99.255/25Total addresses fo r group 1 = 200 × 128 = 25,600 addresses Group 2For this group, each customer needs 16 addresses. This means the suffix length is log216 = 4. The prefix length is then 32 ? 4 = 28. The addresses are:1st customer:150.80.100.0/28to150.80.100.15/282nd customer:150.80.100.16/28to150.80.100.31/28...……400th customer:150.80.124.240/28to150.80.124.255/28 Total addresses for group 2 = 400 × 16 = 6400 addresses Group 3For this group, each customer needs 4 addresses. This means the suffix length is log24 = 2. The prefix length is then 32 ? 2 = 30. The addresses are:1st customer: 150.80.125.0/30 to150.80.125.3/302nd customer: 150.80.125.4/30 to150.80.100.7/30...……64th customer: 150.80.125.252/30 to150.80.125.255/3065th customer: 150.80.126.0/30 to150.80.126.3/30...……2048th customer: 150.80.156.252/30 to150.80.156.255/30Total addresses for group 3 = 2048 × 4 = 8192 addressesNumber of allocated addresses: 40,192Number of available addresses: 25,34435.There are actually two choices. If the ISP wants to use subnetting (a router with 32output ports) then the prefix length for each customer is n sub = 32. However, there is no need for a router and subnetting. Each customer can be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ISP server. In this case, the whole set of the customer can be taught of addresses in one single block with the prefix length n (the prefix length assigned to the ISP).。

tcpip协议族习题答案

tcpip协议族习题答案

tcpip协议族习题答案TCP/IP协议族是互联网的基础,它定义了在网络中传输数据的规则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TCP/IP协议族习题及其答案,供学习参考。

题目1:TCP和UDP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在传输数据之前需要建立连接,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TCP提供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错误恢复机制。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则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它不保证数据的顺序、完整性或可靠性,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如语音和视频通信。

题目2:解释IP地址和MAC地址的区别。

答案:IP地址是网络层的地址,用于在互联网上标识设备的位置,它是一个逻辑地址。

每个IP地址由一系列数字组成,通常分为IPv4和IPv6两种格式。

MAC地址则是数据链路层的地址,用于标识网络接口卡(NIC),是一个物理地址。

MAC地址是设备制造商在生产时分配的,全球唯一。

题目3:DNS服务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案:DNS(域名系统)服务的主要作用是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用户通常通过域名来访问互联网上的资源,而设备之间的通信则需要使用IP地址。

DNS服务通过查询域名对应的IP地址,使得用户无需记忆复杂的数字地址。

题目4:简述TCP三次握手过程。

答案:TCP三次握手过程是建立一个可靠的连接所必须的步骤。

第一次握手是客户端发送一个SYN(同步序列编号)标志的数据包到服务器,并指定客户端的初始序列号。

第二次握手是服务器响应客户端的SYN,并发送一个SYN-ACK(同步和确认)标志的数据包,同时指定服务器的初始序列号。

第三次握手是客户端发送一个ACK(确认)标志的数据包到服务器,确认收到服务器的SYN-ACK。

题目5:什么是NAT技术?答案: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是一种用于在私有网络和公共网络之间共享一个IP地址的方法。

它允许多个设备共享单个公网IP地址,从而减少IP地址的消耗,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网络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说明:(1)据最后一节课老师的讲解,学过的章节为1-9、13、14、15、19、22。

必考章节为1-9、13、14、15、22,共十三个章节,其中4、5、6、7(checksum)、9、11(3个路由协议)章节为重点章节,具体考卷内容也许会与此有所出入。

(2)翻译之后的答案习题颜色深浅有所区别,参考之时希望注意,能力有限,个别题目没有做出中文解释,还望谅解,英文图的上方出现的Figure1.E2 Solution to Excercixe13字样,译为关于习题2的解决方法图1。

(3)此文件是所给英文答案所有习题的答案,但据整理英文答案发现,老师所给答案只有奇数题号的习题,然而整理人不确定老师是否只考所给答案的习题,还望分享一二。

(4)整理过程难免有误差,许多专业名词的翻译也会出现些许出入,望慎重参考此文件,如若有所疑问可自行在IEC群文件中下载相关英文版习题答案,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并加深个人对题意的理解。

(5)如若明确文件中有错误出现,还望告知身边人,文件整理中尽量使得题意与答案处于同一页面中,如若带来不便,还请见谅,某些习题下方会有些许标注,还望注意到,以防理解出现偏差。

(6)此文件的最后会给大家一些老师提及的重点词汇、问题和整理过程中get到的一些专业名词,也许会对大家理解题意及英文版答案有所帮助。

(7)分享快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解:因D = T * V,D是传播距离,T是传播时间,V是传播速率,所以T=D/V,插入相应的值找寻需要的时间并在电缆中的传播。

T = D / V = (2500 m) / (200,000,000 m/s) = 0.0000125 s = 12.5 μs【注】10base5,一种以太网标准,该标准用于使用粗同轴电缆、速度为10Mbps 的基带局域网络,在总线型网络中,最远传输距离为500米。

1 * 10 -6 s= 1 μs假设最小的帧大小为65字节或者520比特,L = T * R,L是帧的长度,T 是所用时间,R是数据率,因T=L/R,可以计算时间T = L / R = (520 bits) / (10,000,000) bits/s = 0.000052 s = 52μs【注】Mbps:传输速率是指设备的的数据交换能力,也叫"带宽",单位是Mbps(兆位/秒),目前主流的集线器带宽主要有10Mbps、54Mbps/100Mbps自适应型、100Mbps和150Mbps四种。

1字节=8比特,也就是65字节=520比特,填充需要46字节的数据部分,如果数据从上一层接收到的是42字节,则仍需要在这个数据上填充 46-42=4字节(1)相同点:对媒体访问有同等的权利;都可以访问媒体。

(2)不同点:CSMA/CD: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发,随即延迟后重发;可以引发碰撞。

CSMA/CA:它需要介质有一个特殊的时间量来通知其他站点;不会发生碰撞。

字段IEEE802.3字段长度IEEE802.11字段长度目的地址 6源地址 6地址1 6地址2 6地址3 6地址4 6FC 2D/ID 2SC 2PDU长度 2数据和填充1500帧主体2312FCS(CRC) 4 4优点:很简单,源,目的地和路由器需要单独处理每个数据包,不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意味着没有连接建立和连接终止的阶段,在源与目的地之间也就没有额外的数据包交换。

缺点:数据包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是无序的,上层需要将其重新排列。

答:2n每一个数据报从源点开始时需要有一个碎片识别,并且每个片段中都有,终点计算机便可以使用该标识识别出所有的碎片属于同一个数据报。

无论是报文大小,面向连接的时延总是比无连接的要大。

但在面向连接服务中,长报文时延的开销会比短报文的小。

通常一个路由器连接着各自拥有着不同MTU不同的网络,连接收到的数据包可能会有一个比MTU大的数据包的连接,也就意味着路由器需要将数据进行分片,但IPv6不允许路由器中存有碎片,也就是需要做一些调查,使得数据包足够小,以至于可以通过所有的连接。

设置定时器的原因:片段可能已丢失以至于永远不会达到目的主机,而目的主机不能一直等待。

标准:目的主机则开始计时,超时之后它可以发送一个错误的信息通知源主机数据包丢失,若有必要,需要重新发送。

基于主机信息的超时持续时间可能会搜集网络状态信息,如果在先前的数据包到达的时就有很多延迟,那就意味着网络拥挤,并且该片段会很快到达(不一定丢失)。

a. 28 = 256 addressesb. 216 = 65536 addressesc. 264 = 1.846744737 × 1019 addresses310 = 59,049 addressesa.(8比特)/ (4比特每个十六进制数字)=2个十六进制数字b.(16比特)/ (4比特每个十六进制数字)=4个十六进制数字c.(24比特)/ (4比特每个十六进制数字)=6个十六进制数字a. 第一个字节是 208 (处于192 和223之间) 故属于 C类b. 第一个字节是 238 (处于 224 和 239之间) 故属于D类c. 第一个字节是 242 (处于240 和255之间) 故属于E类d. T第一个字节是 129 (处于 000 和 127之间)故属于 A类【注】A类:000-127;255.0.0.0.。

B类:128-191;255.255.0.0.。

C类:192-233;255.255.255.0.。

D类:224-239;E类:240-254判断IP地址类别时,只需注意其第一个字节所属范围。

a.该IP地址属于A类地址,网络标识为114,主机标识为34.2.8b.该IP地址属于B类地址,网络标识为 132.56,主机标识为8.6c.该IP地址属于C类地址,网络标识为208.34.54 ,主机标识为12d.该IP地址属于E类地址,这个地址不能被分为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

【注】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IP地址类型最大可指派的网络数网络号主机号子网掩码A类地址126(27-2)8位24位255.0.0.0.B类地址16383(214-2)16位16位255.255.0.0.C类地址207151(221-1)24位8位255.255.255.0 D类地址多播地址E类地址保留今后使用首先改变地址的范围(减1)基于256 2,048 − 1 = (0.0.7.255)2需要将这个数字和首地址相加得到末地址首地址122 12 7 0不同(基于256)0 0 7 255末地址122 12 14 255即末地址为122.12.14.255a. We can apply the first short cut to all bytes here. The result is(22.14.0.0).b. We can apply the first short cut to all bytes here. The result is(12.0.0.0).c. We can apply the first short cut to bytes 1and 4; we need to apply the secondshort cut to bytes 2 and 3. The result is (14.72.0.0).110 → 0 + 64 + 32 + 0 + 8 + 0 + 0 + 0200 → 128 + 64 + 0 + 0 +8 + 0 + 0 + 0200 → 128 + 64+ 32 + 0 + 8 + 0 + 0 + 0d. We can apply the first short cut to bytes 1 and 4; we need to apply the secondshort cut to bytes 2 and 3. The result is (28.0.32.0).首地址可以通过IP地址与掩码相加得到,如下所示:IP地址:25 34 12 56子网掩码:255 255 0 0首地址: 25 34 0 0末地址可以通过添加子网中的地址数232-n =216或者通过IP地址的掩码的补码来获得,如下所示:IP地址:25 34 12 56掩码补充:0 0 255 255末地址:25 34 255 255即首地址为25.34.0.0,末地址为25.34.255.255首地址可以通过IP地址的掩码相加得到,如下所示:IP 地址: 202 . 44 . 82 . 16掩码: 255 . 255 . 255 . 192首地址:202 . 44 . 82 . 0Note that we use the first short cut on the first three bytes. We use the second short cut on the fourth bytes:16 → 0 + 0 + 0 + 16 + 0 + 0 + 0 + 0192 → 128 + 64 + 32 + 0 + 0 + 0 + 0 + 0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末地址可以通过添加子网中的地址数232-n =216 或者通过补充IP地址的掩码来获得,如下所示:IP 地址: 202 . 44 . 82 . 16掩码补码: 0 . 0 . 0 . 63末地址: 202 . 44 . 82 . 63Note that we use the first short cut on the first three bytes. We use the second short cut on the fourth bytes:16 → 0 + 0 + 0 + 16 + 0 + 0 + 0 + 063 → 0 + 0 + 32 + 16 + 8 + 4 + 2 + 163→ 0 + 0+ 32 + 16 + 8 + 4 + 2 + 1根据题意,可知,首地址可以通过有掩码为255.255.0.0 (/16).的主机地址得到主机地址: 25 . 34 . 12 . 56掩码: 255 . 255 . 0 . 0子网首地址: 25 . 34 . 0 . 0末地址可以通过掩码为0.0.255.255的主机地址得到主机地址: 25 . 34 . 12 . 56掩码补码: 0 . 0 . 255 . 255末地址: 25 . 34 . 255 . 255需要注意的是最大限制在216个地址,我们可以拥有足够小的块只要地址的数字可以分开这些数字。

如下所示,划分出的子网数恰好等于甚至高于所需要的子网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