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教师角色十大转变课件

通过自我介绍、才艺表演等环节,评价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特长。
实例分享与讨论
多主体参与
邀请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使评 价结果更加公正和全面。
差异性评价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采 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以充 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优势。
果。
案例二
某校开展教师“师徒结对”活动 ,通过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教师 的合作,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
传承。
讨论
如何解决教师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更好地促进教师之间的合
作共赢?
转变五:从重分数到重能力
05
的转变
过分重视分数的问题及影响
01
02
03
唯分数论
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其 能力和价值的唯一标准, 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兴趣 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个性化培养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和能 力进行因材施教。
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
个性化培养注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 需求和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个性化培养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注重学生的能力、情感、价 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01
统一培养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求。
缺乏针对性教学
02
统一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教学,难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
求进行因材施教。
限制学生发展潜力
03
由于统一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往往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可能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个性化培养的理念与实践
02 忽视学生差异
传统教学方式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忽视 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 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师的转变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师的转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角色的转变,自身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及方向的转变这几个方面就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数学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如何变化进行讨论,旨在加深这方面的认识。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角色自身能力评价方式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1-022-01目前,在全社会的关注和期盼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正以崭新的教育理念撞击着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
作为中学教育重要学科的数学,特别是高中数学,更要适应形势的发展,进行深化改革,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类人才的需要。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往的高中数学课堂,很多教师将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数学技能的获取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他们把数学知识技能分解,有组织地呈现部分和整体,反复做出示范,而学生基本上是按照“听讲——死记硬背——大量练习——再现数学知识”这一模式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式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对数学问题缺乏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以至于竞争能力差、实践能力弱、知识面窄、技能单一、丧失个性。
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针对原有单一被动的数学学习方式,教师应将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知识基础上,加强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开发,重视他们判断能力的培养,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训练他们的数学思维,让他们会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多种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习比较轻松愉快,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数学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角色,即教师由传统的数学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下的数学知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
高中课程改革,更强调了这一转变。
教师业务学习记录

教师业务学习记录时间:2013年9月4日地点:马头小学办公室参加人员:全体教师记录人:李月宁教师角色新思考提到教师的角色,从古自今有过很多的经典的描述,既有“蜡烛、春蚕、园丁、人梯”等传统美誉,也有“导师、母亲、朋友、合作者”等崭新形象。
最近,因为一些意外的事件,让我对教师的角色又有了新的思考。
一、教师要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前不久,就因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不好,使得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了误会,生发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平时课堂上,就因为有一些教师语言表述的不清楚、不贴切、不到位,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不尽人意,带来了一些不应该有的缺憾;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因为部分教师说话不把握尺度、不注意分寸,使得学生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悲剧等等一些事例,都表明了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力是何等的重要。
教师要完成职业使命,必须成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二、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有用之人,就必须正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不解决,根本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教育。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许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相当地复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就要通过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开解和辅导,使之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所以说,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三、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前日,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抽搐倒地,老师吓得惊慌失措,找来的学校领导比较有经验,掐了孩子的人中,孩子慢慢恢复,原来孩子有癫痫的家史。
由此联想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的一些意外,比如一个淘小子在课间不小心把脚崴了、一位同学突然出了鼻血等等,作为临场教师应该做哪些工作?随着季节的改变、天气的突变、传染病的来临等,教师又要给学生提醒些什么?这些都是每个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经常面对的一些问题,为了不让意外变成遗憾,做教师的还真要补上医疗保健这一课,要了解一些易发生的常见性的“意外”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处理办法,要掌握一些突发疾病或伤害的应急常识。
教材教法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新课程理论学习资料(通识理论)1、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2、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
3、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4、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7、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8、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第五章-师生论

力。教师节前夕,记者从教育部获悉:随着培养、 补充机制实现新的突破,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面貌 发生了新变化。
新变化首先表现在教师队伍总体上呈年轻化态势。 据了解,2006年全国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1043.8万人, 其中小学教师558.8万、初中教师346.3万、高中教师 138.7万。其中,4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 分别占71%、86.4%、90.1%,中青年教师自然成为 教师队伍的主体。
使用1年半或2年后参 加第2次国家考试
以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者为对象,接受一年 指导
日 综合性大学、 小学、初中基本资格
本 教育大学(4-6 为学士,高中为硕士
年)
学科科目40学分,教
职科目19学分
教师许可证
任用后第一年进行实 践性进修
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趋势 我国中小学教师越来越年轻 学历层次逐年提升
附表:五国教师从业标准比较 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趋势
具有大学学历 完成一定的教育课程 获得相应资格证书 试用和入职的进修
美 文理大学或综 一般教育60学分,专 教师证书 国 合大学4-5年 业教育及教职教育69-
75学分,教育实习9学 分
英 高等教育机构 学科专业教育150课时 教师合格证书 国 教师培养课程 以上,教育实习18周
汉斯罗,约翰·斯蒂文(Henslow,John Stevens 1796--1861 )牧师,是英国剑桥大学当时著名的 矿物学和植物学教授,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和广 博知识的著名学者,在剑桥大学开设植物学公共 课。
有一次,达尔文看到花粉的皮部破裂,露出
了花粉管,以为是个了不起的新发现,就急忙去 告诉汉斯罗教授。本来,花粉管出自花粉,这是 植物学上最普通的常识,作为学生,达尔文没有 这方面的知识,但汉罗斯听后并没有指责、训斥, 却觉得达尔文如此注意观察植物,勤奋好学,这 是一般学生所不具备的优点。于是在汉斯罗的引 导下,达尔文对生物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努 力观察以探索其中的奥秘,从此进入了研究生物 学的大门,奠定了他一生所走的道路。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1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笔记好教师的品质人们心目中喜欢怎样的教师的想法之后,归纳出的“好教师”的12种品质:1.友善的态度——他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2.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他绝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3.耐性——他绝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会做为止。
4.兴趣广泛——他带我们到课堂以外,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习的知识用于生活。
5.良好的仪表——他的语调和笑容令我感到舒畅。
6.公正——他会给予你应该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
2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笔记好教师的品质7.幽默感——他每天会带来少许的欢乐,使课堂不致于单调。
8.良好的品行——我相信他与别人一样也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9.对个人的关注——他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依赖于他,使我得到松弛。
伸缩性——当他发觉自己有错,他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11.宽容——他假装不知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12.颇有方法——忽然间,我能顺利念完我的课本,我竟然没有察觉这是因为他的指导。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3教师业务学习笔记(魅力课堂)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
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
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超越教师角色论科学课程教师的十大角色扮演

徐 红
(孝感学院 教育系, 湖北 孝感 432000)
摘 要:研究表明, 新课程背景下合格科学课程教师应当 扮演“ 科学知识的传授者与学习者”“ 、科学探究的合作者与引 导者”“ 、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与评价者”“ 、课程设计的参与者与 研究者”“ 、课程资源的利用者与开发者” 等十大角色。 关键词:新课程 科学课程 科学教育 科学教师 角色 在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开设 “ 科学课程” (也称综合理科课 程或综合科学课程) , 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 前科学课程实 从目
环节。
也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环节。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与关键, 自 然也聂课程实施的主要力量。 科学课程的实施是科学教师组织的。不仅各种科学课程
资源的有效整合离不开科学教师,而且教学 目的与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制 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同主题和单元所用时间的分配与掌 握, 教学设备和媒体的选用 , 学生学习材料和信息的最佳呈现
方式的决策, 课堂教学策略的选用, 学生开展具体科学探究活
动的组织等, 都离不开科学教师的组织。 科学教师担负着评价课程与教学的责任。 研究表明, 教师 在评价课程与教学的效果方面最具有效性。其评价的内容主 要包括:确定教学计划是否满足了课程目 标的要求, 计划是否 正确、 恰切 , 是否使学生感兴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 , 考察与反 思讲述的材料、 信息以及方式的适切性, 对自己设计的学习指 导书、 单元练习题以及其他补充教学材料等进行检验。此外, 教师还有责任在教学开始前对学生的已有水平进行诊断性评 价, 适时开展形成性评价以掌握学生学习进步情况, 命题并组 织考试与评卷, 组织学生对 自己的教学表现、 对课程材料进行 评价, 等等。 四、 课程设计的参与者与研究者 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 是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笔记(2)教师角色新思考提到教师的角色,从古自今有过很多的经典的描述,既有“蜡烛、春蚕、园丁、人梯”等传统美誉,也有“导师、母亲、朋友、合作者”等崭新形象。
最近,因为一些意外的事件,让我对教师的角色又有了新的思考。
一、教师要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前不久,就因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不好,使得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了误会,生发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平时课堂上,就因为有一些教师语言表述的不清楚、不贴切、不到位,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不尽人意,带来了一些不应该有的缺憾;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因为部分教师说话不把握尺度、不注意分寸,使得学生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悲剧等等一些事例,都表明了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力是何等的重要。
教师要完成职业使命,必须成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二、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有用之人,就必须正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不解决,根本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教育。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许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相当地复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就要通过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开解和辅导,使之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所以说,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三、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前日,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抽搐倒地,老师吓得惊慌失措,找来的学校领导比较有经验,掐了孩子的人中,孩子慢慢恢复,原来孩子有癫痫的家史。
由此联想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的一些意外,比如一个淘小子在课间不小心把脚崴了、一位同学突然出了鼻血等等,作为临场教师应该做哪些工作随着季节的改变、天气的突变、传染病的来临等,教师又要给学生提醒些什么这些都是每个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经常面对的一些问题,为了不让意外变成遗憾,做教师的还真要补上医疗保健这一课,要了解一些易发生的常见性的“意外”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处理办法,要掌握一些突发疾病或伤害的应急常识。
综合性学习小学教资考试真题

“古之王者建国军民,教学为先。
”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学记》C. 《孟子》D. 《大学》答案:B某小学组织学生参加“重走长征路,学习长征精神”活动。
这一活动采用的德育方法是:A. 自我修养法B. 榜样示范法C. 制度育德法D. 实际锻炼法答案:D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A. 洛克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果斯基答案:C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是:A. 观察法B. 记忆法C. 重复练习法D. 机械训练法答案:A某教师在处理学生纠纷时,没有做到公正待生,这违反了素质教育的哪项原则?A. 面向全体学生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D.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答案:A教学过程中,老师确定教学难点最重要的依据是:A. 教学所需的设备B. 教师的业务素履C. 教学内容的性质D. 学生发展水平答案:D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大准则》中强调教师应_________,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不得有损害党中央权威的言行。
答案:坚定政治方向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________,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答案:促进者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是________。
答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以________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
答案:提高国民素质简述小学教育中,教师应遵循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其经典表述是________。
答案:不陵节而施简答题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答案: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笔记23430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笔记教师角色新思考提到教师的角色,从古自今有过很多的经典的描述,既有“蜡烛、春蚕、园丁、人梯”等传统美誉,也有“导师、母亲、朋友、合作者”等崭新形象。
最近,因为一些意外的事件,让我对教师的角色又有了新的思考。
一、教师要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前不久,就因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不好,使得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了误会,生发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平时课堂上,就因为有一些教师语言表述的不清楚、不贴切、不到位,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不尽人意,带来了一些不应该有的缺憾;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因为部分教师说话不把握尺度、不注意分寸,使得学生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悲剧等等一些事例,都表明了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力是何等的重要。
教师要完成职业使命,必须成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二、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有用之人,就必须正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不解决,根本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教育。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许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相当地复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就要通过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开解和辅导,使之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所以说,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三、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前日,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抽搐倒地,老师吓得惊慌失措,找来的学校领导比较有经验,掐了孩子的人中,孩子慢慢恢复,原来孩子有癫痫的家史。
由此联想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的一些意外,比如一个淘小子在课间不小心把脚崴了、一位同学突然出了鼻血等等,作为临场教师应该做哪些工作?随着季节的改变、天气的突变、传染病的来临等,教师又要给学生提醒些什么?这些都是每个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经常面对的一些问题,为了不让意外变成遗憾,做教师的还真要补上医疗保健这一课,要了解一些易发生的常见性的“意外”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处理办法,要掌握一些突发疾病或伤害的应急常识。
教师培训资料——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教师培训资料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主讲人:徐志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
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
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完整word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业务学习材料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
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
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教师业务学习材料【材料一】:教师角色新考虑提到教师的角色,从古自今有过很多的经典的描述,既有蜡烛、春蚕、园丁、人梯等传统美誉,也有导师、母亲、朋友、合作者等崭新形象。
最近,因为一些意外的事件,让我对教师的角色又有了新的考虑。
一、教师要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前不久,就因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不行,使得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了误会,生发出了一些不必要的苦恼;在平常课堂上,就因为有一些教师语言表述的不清楚、不贴切、不到位,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不尽人意,带来了一些不应该有的缺憾;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因为部分教师讲话不把握尺度、不注意分寸,使得学生心灵受到非常大的损害,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悲剧等等一些事例,都表明了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力是何等的重要。
教师要完成职业使命,必须成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二、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大夫。
现在的小孩心理咨询题越来越多,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有用之人,就必须正视小孩们的心理咨询题,因为心理咨询题不解决,全然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教育。
阻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许多,心理咨询题产生的缘故也相当地复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就要通过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对有心理咨询题的小孩进行必要的开解和辅导,使之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健康欢乐地学习、生活。
因此讲,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大夫!三、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前日,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抽搐倒地,老师吓得惊慌失措,寻来的学校领导比较有经验,掐了小孩的人中,小孩慢慢恢复,原来小孩有癫痫的家史。
由此联想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的一些意外,比如一个淘小子在课间不小心把足崴了、一位同学突然出了鼻血等等,作为临场教师应该做哪些工作?随着季节的改变、天气的突变、传染病的来临等,教师又要给学生提醒些什么?这些差不多上每个教师在平常的工作中都要经常面对的一些咨询题,为了不让意外变成遗憾,做教师的还真要补上医疗保健这一课,要了解一些易发生的常见性的意外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处理方法,要掌握一些突发疾病或损害的应急常识。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对于教师角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教育时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开放、与时俱进的教师角色。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转变一:知识传授者到知识引导者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已经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
转变二:教学者到学习者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新课程中的教师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学习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转变三:课堂中心到学生中心新课程要求教师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动力。
转变四:单一教师到合作教师新课程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教师不再独自承担教学任务,而是与其他教师形成合作学习的团队,共同探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转变五:评价者到引导者在新课程中,评价不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帮助。
教师需要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方法,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
转变六:专家到学习者传统的教师角色往往强调专家身份和专业知识,而在新课程中,教师需要以学习者的姿态面对知识和教学。
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主动学习和探索,与学生一起寻求问题的答案,共同成长。
转变七:规划者到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仅仅关注教学的过程,更要注重教学的目标和结果。
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规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朝着预定目标不断努力和提高。
转变八:教育者到启发者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表现,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的转变及构建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的转变及构建权威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有四种:权力、威望;使人信服的力量;统治、威慑;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地位的人或事。
概括起来体现人的权威有两层截然不同的含义:一是指有专门知识的、使人信服的人;另一是指权力和有权力发号施令的人或团体。
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教育权威问题。
他认为有两种形式的权威,一是“内在权威”,一是“外在权威”,他指出:“真正的权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力量,一旦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消失,外在的权威也随之逝去。
”教师应该有权威,而且这种权威主要来自“内在权威”已是人们的共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权威必然随着课程的改革而改变,所以,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的转变及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由科层权威转向道德权威的构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班级是学校科层体制中的一个组织结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决策者、统治者,具有发号施令的权力,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命令与执行的等级关系。
在这种等级关系中,师生双方把对方看做一个对象:教师把学生看做认识、操纵的对象;学生把教师看成知识的传授者、行为的约束者,是帮助他达到学习目的的对象。
显然,师生成为利益交换者,师生之间缺少灵魂深处的精神交流。
新课程认为班级不是一个科层体制下的组织,而是一个师生情感和谐、共同产生信仰与价值以及生命力量、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的学习共同体;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不能只是一种单纯的认知过程,而应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精神和道德的呈现和发展过程;新课程中,师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显然,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传统的科层权威,需要构建内在的道德权威。
教师的道德权威主要体现在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和教学活动具有道德性方面。
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教师道德权威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教师的重要工作,道德教育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教师的道德人格是道德教育的资源、内容和手段,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
教师业务学习和校本培训学习材料【全期】

教师角色新思考主讲:李维林提到教师的角色,从古自今有过很多的经典的描述,既有“蜡烛、春蚕、园丁、人梯”等传统美誉,也有“导师、母亲、朋友、合作者”等崭新形象。
最近,因为一些意外的事件,让我对教师的角色又有了新的思考。
一、教师要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前不久,就因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不好,使得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了误会,生发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平时课堂上,就因为有一些教师语言表述的不清楚、不贴切、不到位,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不尽人意,带来了一些不应该有的缺憾;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因为部分教师说话不把握尺度、不注意分寸,使得学生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悲剧等等一些事例,都表明了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力是何等的重要。
教师要完成职业使命,必须成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二、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有用之人,就必须正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不解决,根本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教育。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许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相当地复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就要通过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开解和辅导,使之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所以说,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三、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前日,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抽搐倒地,老师吓得惊慌失措,找来的学校领导比较有经验,掐了孩子的人中,孩子慢慢恢复,原来孩子有癫痫的家史.由此联想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的一些意外,比如一个淘小子在课间不小心把脚崴了、一位同学突然出了鼻血等等,作为临场教师应该做哪些工作?随着季节的改变、天气的突变、传染病的来临等,教师又要给学生提醒些什么?这些都是每个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经常面对的一些问题,为了不让意外变成遗憾,做教师的还真要补上医疗保健这一课,要了解一些易发生的常见性的“意外”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处理办法,要掌握一些突发疾病或伤害的应急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
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
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
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
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9、由“统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转变
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