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课件:凸透镜成像规律
合集下载
3.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

放大镜
简记口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交流讨论
1.在做实验时, 某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 的像。发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有哪些? 可能原因有: ①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②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③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焦点上;
(像距)逐渐_变__大__,像逐渐_变__大__.
凸透镜的焦距 f = 10 cm
实验
物距与焦
物距u/cm
次数
距的关系
虚实
像的性质 大小
像距v/cm 正倒
1
30
u > 2f
实像
缩小
倒立
15
2
20
u = 2f
实像
等大
倒立
20
3
15
2f >u >f
实像
放大
倒立
30
4
10
u =f
不成像
/
5
7
u <f
正立
放大
PART TWO
凸透镜成像光路分析
研究光的现象还是从点光源开始。点光源S向四周反射出无数条光线。照射到 凸透镜上的光线也有无数条,这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会聚在S’点, S’ 点就是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研究光学主要是确定像的位置。确定像的位置不需要无数条光线,两条 光线就够了。两条光线相交成实像,反向延长相交成虚像。延长、反向延长 都不相交不成像。
作出猜想 ①可能与物距有关;②可能与焦距有关(与凸透镜的 偏折情况或焦距有关);
进行实验 2.实验器材: 光具座、光屏、凸透镜、蜡烛、火柴。
简记口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交流讨论
1.在做实验时, 某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 的像。发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有哪些? 可能原因有: ①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②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③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焦点上;
(像距)逐渐_变__大__,像逐渐_变__大__.
凸透镜的焦距 f = 10 cm
实验
物距与焦
物距u/cm
次数
距的关系
虚实
像的性质 大小
像距v/cm 正倒
1
30
u > 2f
实像
缩小
倒立
15
2
20
u = 2f
实像
等大
倒立
20
3
15
2f >u >f
实像
放大
倒立
30
4
10
u =f
不成像
/
5
7
u <f
正立
放大
PART TWO
凸透镜成像光路分析
研究光的现象还是从点光源开始。点光源S向四周反射出无数条光线。照射到 凸透镜上的光线也有无数条,这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会聚在S’点, S’ 点就是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研究光学主要是确定像的位置。确定像的位置不需要无数条光线,两条 光线就够了。两条光线相交成实像,反向延长相交成虚像。延长、反向延长 都不相交不成像。
作出猜想 ①可能与物距有关;②可能与焦距有关(与凸透镜的 偏折情况或焦距有关);
进行实验 2.实验器材: 光具座、光屏、凸透镜、蜡烛、火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正立、放大的 虚像
很近 很远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正倒和 虚实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物距(u)
实验器材:
f=10cm
蜡烛
凸透镜 光屏、火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光具座
操作顺序:
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 视察成像的情况。
2F
FF
FF
2F
➢ 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1.参照距离:凸透镜的焦距(f) 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
将实验数据填入记录表格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实验 次序
1 2 3 4 5 6
物距 u/cm
物距与焦
像的性质
距的关系 正倒 大小 实虚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
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像距 像距与焦 v/cm 距的关系
3.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
10cm
2F
FF
UUu==4?0cm
FF 50cm vvv==1?3cm
2F
63cm
三心同高
F
2f f
F
f
2f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固定在光
具座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不动。
2.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
屏的高度,让烛焰、凸透镜、光屏的 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物距与焦 距关系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像 的 性质
像距与焦 应用 距关系
大小 正倒 虚实 物像同侧或异 侧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异侧
很近 很远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正倒和 虚实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物距(u)
实验器材:
f=10cm
蜡烛
凸透镜 光屏、火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光具座
操作顺序:
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 视察成像的情况。
2F
FF
FF
2F
➢ 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1.参照距离:凸透镜的焦距(f) 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
将实验数据填入记录表格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实验 次序
1 2 3 4 5 6
物距 u/cm
物距与焦
像的性质
距的关系 正倒 大小 实虚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
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像距 像距与焦 v/cm 距的关系
3.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
10cm
2F
FF
UUu==4?0cm
FF 50cm vvv==1?3cm
2F
63cm
三心同高
F
2f f
F
f
2f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固定在光
具座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不动。
2.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
屏的高度,让烛焰、凸透镜、光屏的 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物距与焦 距关系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像 的 性质
像距与焦 应用 距关系
大小 正倒 虚实 物像同侧或异 侧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异侧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移动透镜,直到屏上出现最小、清楚的 烛焰的像。此时焦距近似等于像距(透 镜到光屏的距离)
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10 cm
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透镜位置不变,分别向两侧同时移动蜡 烛与光屏,直到屏上出现等大、清楚的烛焰的 像。此时物距=像距=2倍焦距(二倍焦距成等大 实像)
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10 cm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4、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少, 像距是怎样变化的?
规律精炼
随堂练习
例: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
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
屏的位置。则:
1、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a bc d e
F
F
f
2f
a bc
2F
FF
FF
2F
物距与焦 距关系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像 的 性质
像距与焦 应用 距关系
u>2f
虚实 大小 正倒 物像同侧或异 侧
实像 缩小 倒立
异侧
2f>v>f 照相机
u=2f 实像 等大 倒立 异侧
2f >u>f 实像 放大 倒立 异侧
u=f
不能成像
v=2f v>2f 投影仪
u<f 虚像 放大 正立 同侧
例、在农村放映电影,试镜头时,发现屏上的影像小 了一点,应当怎样调整放映机( )
A.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B.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C.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D.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例、某同学拍毕业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像。摄影师应 采取的方法是( ) A.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 B.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 C.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 D.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物距
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物距,用字母u表示。 物距的变化会影响成像的方式和位置。
像距
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像距,用字母v表示。像 距与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决定了成像的特点。
02
成像规律探究
实验器材准备与操作
80%
凸透镜
选择焦距已知的凸透镜,确保表 面干净无划痕。
100%
光源
使用平行光源或点光源,如蜡烛 或LED灯。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焦距变化对成像影响
焦距越长,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弱,成像位置 距离凸透镜越远。
焦距越短,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成像位置 距离凸透镜越近。
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焦距变化会影响成像的大小 和虚实。当焦距增大时,成像会变小且变虚;当焦 距减小时,成像会变大且变实。
放大镜原理及应用
原理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 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 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应用
放大镜广泛应用于阅读、观察细小物 体等领域。对于视力不佳或需要观察 细节的人群,放大镜是一种实用的辅 助工具。
05
总结归纳与拓展延伸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03
成像类型与特点
倒立缩小实像
1 2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会在 透镜的另一侧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此时,像的位置会落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3
应用
这种成像规律被广泛应用于照相机、摄像机等光 学仪器中。
倒立放大实像
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光线传播路径及特点
光线传播路径
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物距,用字母u表示。 物距的变化会影响成像的方式和位置。
像距
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像距,用字母v表示。像 距与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决定了成像的特点。
02
成像规律探究
实验器材准备与操作
80%
凸透镜
选择焦距已知的凸透镜,确保表 面干净无划痕。
100%
光源
使用平行光源或点光源,如蜡烛 或LED灯。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焦距变化对成像影响
焦距越长,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弱,成像位置 距离凸透镜越远。
焦距越短,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成像位置 距离凸透镜越近。
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焦距变化会影响成像的大小 和虚实。当焦距增大时,成像会变小且变虚;当焦 距减小时,成像会变大且变实。
放大镜原理及应用
原理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 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 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应用
放大镜广泛应用于阅读、观察细小物 体等领域。对于视力不佳或需要观察 细节的人群,放大镜是一种实用的辅 助工具。
05
总结归纳与拓展延伸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03
成像类型与特点
倒立缩小实像
1 2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会在 透镜的另一侧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此时,像的位置会落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3
应用
这种成像规律被广泛应用于照相机、摄像机等光 学仪器中。
倒立放大实像
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光线传播路径及特点
光线传播路径
第3节_凸透镜成像的规律_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

物距/cm
虚实
像高/cm
正倒
像距/cm
参照距离,描述物距和像距以 32 30
实像 实像
2.1 2.3
倒立
13.5
倒立
14.2
及相应的成像特点。
u>282f
26
实实实像像像
缩2.小5
2.6
倒倒倒立立立
2f>14υ.5>f
15
24
实像
3
倒立
15.3
22
实像
3.4
倒立
16
一倍焦距分虚实,
u=202f
18
实实像像
物距
u>2f u=2f 2f>u>f u=f u<f
虚实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像的性质 大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不成像 放大
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像距
2f>υ>f υ=2f υ>2f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所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远, 像越大。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 近,所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
倒立
27
倒立
35.3
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正立的 10
像和倒立的像的分界点在哪里?
8
虚像
放大
正立
6
虚像
放大
正立
4
虚像
放大
正立
分析数据,归纳结论
发光物体高度 h=4.5 cm,凸透镜的焦距 f=10 cm。
根据记录的数据,思考下列问题:
物距/cm
虚实
像高/cm
正倒
像距/cm
32
实像
2.1
倒立
此时可能成的是虚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时,这时光屏上成的 是___倒__立___、_缩__小_____的实像。
使烛焰在光屏上出现清楚的实像。视察实像的正、倒, 记录物距u与像距v
物距u 像距V
焦距f:光心到焦点的距离
实验中要注意: ①最好选用焦距f为10cm左右的凸透镜 ②调整高度: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 使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心,便于视察。
5.3.1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mp4
作图分析 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实像
随堂练习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u>2f, f<v<2f成__倒__立__、_缩__小___、_实__像___。(照相机)
2、u=2f ,v=2f成_倒__立___、_等__大___、_实__像___。
3、f<u<2f, v>2f成_倒__立___、_放__大___、_实__像___。(投影仪)
5.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u
像距V
焦距f:光心到焦点的距离
教学目标:
1、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物距u
像距V
焦距f:光心到焦点的距离
一、复习回顾
·· ·· 照相机 物 2F F
F 2F 像
·· ·· 投影仪Fra bibliotek物 2F FF 2F 像
. . . . 放大镜
因而在光屏上无法成像。
当物体超出焦点,继续向凸透镜移动时,像的性质产生了改变,
像出现在物体的_同____侧,变成放__大___、_正__立、虚___像。 成虚像
讨论交流
1、当成实像时,如果用手挡住透镜的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 可能有什么变化?
使烛焰在光屏上出现清楚的实像。视察实像的正、倒, 记录物距u与像距v
物距u 像距V
焦距f:光心到焦点的距离
实验中要注意: ①最好选用焦距f为10cm左右的凸透镜 ②调整高度: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 使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心,便于视察。
5.3.1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mp4
作图分析 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实像
随堂练习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u>2f, f<v<2f成__倒__立__、_缩__小___、_实__像___。(照相机)
2、u=2f ,v=2f成_倒__立___、_等__大___、_实__像___。
3、f<u<2f, v>2f成_倒__立___、_放__大___、_实__像___。(投影仪)
5.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u
像距V
焦距f:光心到焦点的距离
教学目标:
1、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物距u
像距V
焦距f:光心到焦点的距离
一、复习回顾
·· ·· 照相机 物 2F F
F 2F 像
·· ·· 投影仪Fra bibliotek物 2F FF 2F 像
. . . . 放大镜
因而在光屏上无法成像。
当物体超出焦点,继续向凸透镜移动时,像的性质产生了改变,
像出现在物体的_同____侧,变成放__大___、_正__立、虚___像。 成虚像
讨论交流
1、当成实像时,如果用手挡住透镜的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 可能有什么变化?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蜡烛不动,像变小;
B.蜡烛靠近凸透镜,像变小;
C.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大; D.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小。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 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 C.透镜不动,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
新课引入
小明的爷爷在用放大镜看书时发现 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图所示,手持凸透 镜,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将会观 察到不同大小的字体,而且有正立的也 有倒立的。
你能帮他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素养目标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基本研 究方法。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视 频
探究新知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视 频
探究新知
物距(u)
像的性质
倒、正 大、小 实、虚 像距(v)
应用
u>2f
u=2f f<u<2f
u=f u<f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缩小 实像 f<v<2f
等大 实像 v=2f 放大 实像 v>2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放大 虚像
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A)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4.蜡烛距凸透镜40cm,能在距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A.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B.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C.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物距u与 焦距 f 的
关系
u>2f u=2f
f<u<2f u=f
u<f
课堂小结
正倒
像的性质 大小
虚实像距v与Βιβλιοθήκη 焦距 f 的关系倒立
缩小 等大
实像
f<v<2f v=2f
放大
v>2f
折射光线平行射出,不能成像
解:透镜乙应该放在透镜甲的右侧. 用透镜甲
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 则 u > 2f甲 = 40cm, f甲 < v < 2f甲 , 即 20cm < v < 40cm;不改变发光体和 光屏的位置,换用透镜乙实验,仍在光屏上得到缩小
的实像,物距 u' > 2f乙 = 20cm , f乙 < v' < 2f乙 , 即10cm < v' < 20cm.比较可知 , 更换透镜后像距变小, 则透
3.某同学用放大镜观赏邮票。如果想让像变得更大 一些,他应该怎样做?
解:应该让放大镜离邮票远一点.
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他先用焦距为20 cm 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 想改用焦距为10 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 和光屏的位置,还想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透镜乙应该 放在透镜甲的左侧还是右侧?
解: (1)将光源的高度与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的高度 进行比较 , 判断实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2)当物距等于像距时 , 物距为焦距的2倍 , 由表 可知 , 2f=20.0 cm , f= 10.0 cm.
物距u与 焦距 f 的
关系
u>2f u=2f
f<u<2f u=f
u<f
课堂小结
正倒
像的性质 大小
虚实像距v与Βιβλιοθήκη 焦距 f 的关系倒立
缩小 等大
实像
f<v<2f v=2f
放大
v>2f
折射光线平行射出,不能成像
解:透镜乙应该放在透镜甲的右侧. 用透镜甲
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 则 u > 2f甲 = 40cm, f甲 < v < 2f甲 , 即 20cm < v < 40cm;不改变发光体和 光屏的位置,换用透镜乙实验,仍在光屏上得到缩小
的实像,物距 u' > 2f乙 = 20cm , f乙 < v' < 2f乙 , 即10cm < v' < 20cm.比较可知 , 更换透镜后像距变小, 则透
3.某同学用放大镜观赏邮票。如果想让像变得更大 一些,他应该怎样做?
解:应该让放大镜离邮票远一点.
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他先用焦距为20 cm 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 想改用焦距为10 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 和光屏的位置,还想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透镜乙应该 放在透镜甲的左侧还是右侧?
解: (1)将光源的高度与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的高度 进行比较 , 判断实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2)当物距等于像距时 , 物距为焦距的2倍 , 由表 可知 , 2f=20.0 cm , f= 10.0 cm.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C. 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30 cm 刻度线处,向
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 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至45 cm 刻度线处,向
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感悟新知
知2-练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 1 [淮安模拟]如图3 所示,用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解题秘方: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题。
感悟新知
知1-练
(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 凸透镜的主___光__轴_上。 解析: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要调节烛焰、光 屏的中心都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感悟新知
知1-讲
将发光二极管从远处逐渐移向凸透镜,每次都将发光 二极管向凸透镜移近4 ~5 cm,并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 离,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倒正,测量 物距和像距的大小。
当光屏上看不到发光物体的像时,撤去光屏,从光屏 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的大小、倒正。
感悟新知
知1-讲
深度思考什么情况下,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如 何调节光屏使成像最清晰?
知识点 2 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凸透镜成像的静态规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讲
情 况
物距u
1 u>2f
2 u=2f 3 2f>u>f
4 u=f 5 u< f
像的性质 正倒 大小 虚实 像距v
应用
倒
缩小
实
2f>v 照相机、摄像机、 >f 摄像头
倒 等大 实 v=2f 测焦距
倒
放大
实
v>2f
投影仪、幻灯机、 电影放映机
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48张)

镜头(凸透镜)
屏幕 像
投影仪
投影片能成倒立
的、缩小的实像。
镜
(
头
投影片上的图案
凸 透
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
)
镜 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放大镜就是凸 透镜,能成放大的、正 立的虚像。
想一想:
▪ 通过对刚才现象的视察和对照相机、投影 仪、放大镜成像情况的了解,我们知道物 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倒 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体要离放大镜比较近。可见,像的虚实、 大小、正倒跟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物距) 有关系。那么同学们针对凸透镜的成像情 况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于2倍焦距)的界限。 二、一个重要结论:
(1)物体在焦距之外,移动物体,越靠近透镜,所成实 像越大,像就越远离透镜。 (2)物体在焦距之内,移动物体,越靠近透镜,所成虚 像越小,像越靠近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分界点:一倍焦距 分虚实,二倍焦距 分大小; 实像的位置:物在外(二倍焦距以外)、像在间
18
实像 放大 倒立
15
实像 放大 倒立
9
虚像 放大 正立
5
虚像 放大 正立
像距 v/cm
13 14 22 24
探究实验记录表
凸透镜焦距f= 9.5 cm
物体与焦 距的关系
物距u/cm 实虚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u>2f u>2f
2f>u>f 2f>u>f u<f u<f
30
实像 缩小 倒立
36
实像 缩小 倒立
不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成
缩小 等大 放大 放大
屏幕 像
投影仪
投影片能成倒立
的、缩小的实像。
镜
(
头
投影片上的图案
凸 透
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
)
镜 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放大镜就是凸 透镜,能成放大的、正 立的虚像。
想一想:
▪ 通过对刚才现象的视察和对照相机、投影 仪、放大镜成像情况的了解,我们知道物 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倒 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体要离放大镜比较近。可见,像的虚实、 大小、正倒跟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物距) 有关系。那么同学们针对凸透镜的成像情 况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于2倍焦距)的界限。 二、一个重要结论:
(1)物体在焦距之外,移动物体,越靠近透镜,所成实 像越大,像就越远离透镜。 (2)物体在焦距之内,移动物体,越靠近透镜,所成虚 像越小,像越靠近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分界点:一倍焦距 分虚实,二倍焦距 分大小; 实像的位置:物在外(二倍焦距以外)、像在间
18
实像 放大 倒立
15
实像 放大 倒立
9
虚像 放大 正立
5
虚像 放大 正立
像距 v/cm
13 14 22 24
探究实验记录表
凸透镜焦距f= 9.5 cm
物体与焦 距的关系
物距u/cm 实虚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u>2f u>2f
2f>u>f 2f>u>f u<f u<f
30
实像 缩小 倒立
36
实像 缩小 倒立
不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成
缩小 等大 放大 放大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课件

新课学习
平行光射向凹透镜,观察光线的变化。
光线通过凹透镜,向四周发散。
新课学习
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知识巩固
1.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 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D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新课学习
为了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 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注意
每次光屏上的像最明亮、最清晰时,才记录数据。
新课学习
记录数据
物距与 焦距的 关系
物距u/cm
虚实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像距v/cm
新课学习
分析论证
物距与焦 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正倒 大小 虚实
(1)组装器材:小明小组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则他们接下来还需 要进行的调整是: 向下调整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详细写出 需要调整的器材和具体的调整方法)。
课堂练习
(2)调整完成后,老师安排各个小组都使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并把其中七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画在了同一幅图中,其中1′是蜡烛放在1位置所 成的像,2′是蜡烛放在2位置所成的像,分析 4、5 两组数据可知,当物体 位于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 缩小 (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 的实验,根据此原理制成了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 大镜”).若要观察蜡烛在6和7两个位置时所成的像,小明等同学观察的方 法是 去掉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 。
八年级物理课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下一页
物距与放大镜成像大小的关系: 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也随之增大
上一页
4、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物体从 离凸透镜处移到3f处的过程中,像 的大小和像距变化情况是( A) A、像变小,像距变小 B、像变大
课堂作业:
1、在凸透镜成像的观察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
2、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物 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像,在二倍焦距以 内成放大象。二倍焦距分大小。
凸透镜成像题目分类训练:
一、凸透镜成像与物距的关系:
1、凸透镜焦距是8厘米,物体放在距透镜20厘 米处,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
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 利用这个原理制成 了 照相机 ;
A、f>20cm
B、13cm<f<20cm
C、10cm<f<13cm D、6.5cm<f<10cm
四、根据像的变化规律判断像的大小变化,像的大小调节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分 别将蜡烛放在a、b、c、d、e、f、g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观察 蜡烛在光屏上成的像,则
7、继续移近蜡烛,使U<F,在光屏上能否得 到像呢?怎样才能看到蜡烛的像呢?透过凸透 镜观察像的情况。
正立、放大、虚像
小于1倍焦距
七:分析和论证:
物体到凸透镜 像
的距离
倒立
的情
放大
况
实像
应
用
正立 缩小 虚像
大于2倍焦距 倒 立 缩 小 实 像 照相机
在2倍焦距和 倒 立
焦距之间
放大
实像
幻灯机 投影仪
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则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 )
物距与放大镜成像大小的关系: 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也随之增大
上一页
4、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物体从 离凸透镜处移到3f处的过程中,像 的大小和像距变化情况是( A) A、像变小,像距变小 B、像变大
课堂作业:
1、在凸透镜成像的观察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
2、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物 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像,在二倍焦距以 内成放大象。二倍焦距分大小。
凸透镜成像题目分类训练:
一、凸透镜成像与物距的关系:
1、凸透镜焦距是8厘米,物体放在距透镜20厘 米处,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
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 利用这个原理制成 了 照相机 ;
A、f>20cm
B、13cm<f<20cm
C、10cm<f<13cm D、6.5cm<f<10cm
四、根据像的变化规律判断像的大小变化,像的大小调节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分 别将蜡烛放在a、b、c、d、e、f、g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观察 蜡烛在光屏上成的像,则
7、继续移近蜡烛,使U<F,在光屏上能否得 到像呢?怎样才能看到蜡烛的像呢?透过凸透 镜观察像的情况。
正立、放大、虚像
小于1倍焦距
七:分析和论证:
物体到凸透镜 像
的距离
倒立
的情
放大
况
实像
应
用
正立 缩小 虚像
大于2倍焦距 倒 立 缩 小 实 像 照相机
在2倍焦距和 倒 立
焦距之间
放大
实像
幻灯机 投影仪
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则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 )
【人教2024版八上物理精彩课堂(课件)】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
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小明用此凸透镜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时,在光屏上呈现的清晰的像是 ( B)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欣记录的部分实 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提出问题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猜想假设
1.可能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
从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看,凸透镜的成像可 能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 2.可能与焦距有关。 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透镜的焦距 f 有关系,所以研 究物距u的变化时,焦距可能是个应该注意的参照距离。
u>2f,f<v<2f,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 透 u=2f, v=2f,倒立、等大的实像 镜 成 像 f<u<2f,v>2f,倒立、放大的实像 的
规 u=f,不成像 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成实像时: 物近像远像变大; 成虚像时: 物近像近像变小 。
u<f,物像同侧,正立、放大的虚像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透镜、 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B ) A.a为物距 B.b为物距 C.物距为40 cm D.像距约为7 cm
数据记录
凸透镜焦距 f= 10 cm
物距与焦距 物距 像距 的关系 u/cm v/cm
u>2f u=2f f<u<2f u=f u<f
30.00 16.50 20.00 20.00 15.00 36.20 10.00 8.00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04 随堂练习
3. 小明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
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
04 随堂练习
4.大山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 镜39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 的焦距不可能的是( ) A.5cm B.10cm C.15cm D.20cm
02 探究新知
3. 放大镜
(1)原理:物距 u<f 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物体在同 侧。
2F F f
2f
F
2F
02 探究新知
(2)放大镜的调节 ①调节依据 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②调节方法 像偏小时,物体稍微远离镜头,适当调节眼睛位置;像偏大时, 物体稍微靠近镜头,适当调节眼睛位置。
02 探究新知
发光二极管(F型光源)、凸透镜(焦距f =10cm)、光屏、光具座 。
02 探究新知
1. 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50cm刻度处,把光源放在较远处, 使物距u>2f(u>20cm),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同时测出此时的物距u和像距v,将数据记录 在表格中。
02 探究新知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物近(离焦点)像远像变大; 虚像(与物)同侧正,实像异侧倒,像物相互跟着跑。
02 探究新知
物距u 和焦距 f 的关系
u > 2f u = 2f 2f >u >f u =f u <f
虚实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学习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3.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综合应用.4.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动手体验:
(1)手持凸透镜,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
名言欣赏:
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视察和实验。 ——普朗克
凸透镜的应用
(像)
照相机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就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投影仪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③当f<u<2f 时
等于1倍焦距
不成像
④当u= f 时
⑥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视察蜡烛的像,视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小于1倍焦距
正立、放大、虚像
⑤当u<f 时
凸透镜焦距f = _____ cm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①当u>2 f 时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②当u=2 f 时
④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楚的实像.视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⑤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仿照步骤④ 再做2次实验,分别视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学习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3.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综合应用.4.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动手体验:
(1)手持凸透镜,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
名言欣赏:
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视察和实验。 ——普朗克
凸透镜的应用
(像)
照相机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就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投影仪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③当f<u<2f 时
等于1倍焦距
不成像
④当u= f 时
⑥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视察蜡烛的像,视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小于1倍焦距
正立、放大、虚像
⑤当u<f 时
凸透镜焦距f = _____ cm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①当u>2 f 时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②当u=2 f 时
④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楚的实像.视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⑤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仿照步骤④ 再做2次实验,分别视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18页)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在物距不断减小的过程中,像距不断_____, 像的大小不断______;当物距小于_____时,无论怎样 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2024/9/24
B
A
CF D
2f
F 光屏
2.视察凸透镜成像
(1)手持凸透镜,缓 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
(2)把放大镜正对着 窗户外,并且在放大镜 另一侧比较靠近的位置前后移动光屏,视察是否能 在光屏上找到窗外景物的像?
思考:你看到了什么? 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凸透镜成像性质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探究问题: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
调节蜡烛、透镜、光屏的 中心,使它们 的三心在同一高度上,为了使烛焰的像成 在光屏的中央。
提出猜想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_物___体__到__透__镜___的__距__离_有关
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简称为物距(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像到透镜的距离 简称为像距(v)
2024/9/24
如何测定凸透镜焦距?
像距
2f >v> f v=2f v>2f
与物同侧
反馈练习:
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在 光具座上将蜡烛放置在凸透镜前,然后移动光屏,可他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视察到烛焰的像。 请你分析产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
2024/9/24
B
A
CF D
2f
F
光屏
反馈练习:
2.(1)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__处,光 屏上出现缩小的像,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____处,光屏 上出现放大的像;放在_____处时,光屏上不会成像。
2024/9/24
B
A
CF D
2f
F 光屏
2.视察凸透镜成像
(1)手持凸透镜,缓 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
(2)把放大镜正对着 窗户外,并且在放大镜 另一侧比较靠近的位置前后移动光屏,视察是否能 在光屏上找到窗外景物的像?
思考:你看到了什么? 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凸透镜成像性质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探究问题: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
调节蜡烛、透镜、光屏的 中心,使它们 的三心在同一高度上,为了使烛焰的像成 在光屏的中央。
提出猜想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_物___体__到__透__镜___的__距__离_有关
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简称为物距(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像到透镜的距离 简称为像距(v)
2024/9/24
如何测定凸透镜焦距?
像距
2f >v> f v=2f v>2f
与物同侧
反馈练习:
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在 光具座上将蜡烛放置在凸透镜前,然后移动光屏,可他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视察到烛焰的像。 请你分析产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
2024/9/24
B
A
CF D
2f
F
光屏
反馈练习:
2.(1)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__处,光 屏上出现缩小的像,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____处,光屏 上出现放大的像;放在_____处时,光屏上不会成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f<9 cm<2f 9cm>f>4.5 cm
综合两个不等式得:4.5cm<f<7.5 cm
答案:C
运用与挑战 :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2、小明同学在一次实验中,
预 备
实
不小心用书本挡住了部分凸透镜,验规
律
你认为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表 论
证
一半呢还是完整的?你准备如何
口 诀
验证你的想法呢?
练 习
拓
展
凸透镜成像题目分类训练:
一、凸透镜成像与物距的关系:
1、凸透镜焦距是8厘米,物体放在距透镜20厘
米处,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 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 利用这个原理制成
了 照相机 ;
若把物体放在12厘米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可 在透镜上得到一个 倒立 、 放大 的 实 像,利
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投影仪
1、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光屏上 得到倒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B ) A、10cm B、7cm
C、8cm D、16cm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物距为20
厘米时,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象,此时像
距为13厘米,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D )
A、f>20cm
B、13cm<f<20cm
C、10cm<f<13cm D、6.5cm<f<10cm
四、根据像的变化规律判断像的大小变化,像的大小调节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分 别将蜡烛放在a、b、c、d、e、f、g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观察 蜡烛在光屏上成的像,则
(1)、当蜡烛放在( a )点,光屏上出现最小的像。
挑 战
返 回
学 生
下一页
典型习题
1、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 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 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 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
解 u=15cm时,是缩小实像 ∴ u>2f 15 cm>2f f<7.5 cm 又知u=9cm时,是放大实像
拓
放大镜就是凸
展 挑
透镜,能成放大的、正 战
返
立的虚像。
回
结
束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3、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x 下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 什么变化?
2020/9/8
2020/9/8
F F
f
实验拓展
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在什 么位置吗?
像小了点,放映机离屏幕( 远 )一些, 胶片离镜头( 近 )一些。
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
更清晰的像,应( A )(请看下一个幻灯片)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虚在光像屏,上应成用像是。放那大么镜能成一。个 正立 、
二、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像的 性质:
当蜡烛离凸透镜36厘米时,它的像清 晰的映在距透镜20厘米的另一侧的光屏 上,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 倒立 缩小、
的 实 像。
三、根据像的性质判断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简称为物距(u)
像到透镜的距离 简称为像距(v)
2020/9/8
作图研究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2020/9/8
F F
f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2020/9/8
F F
f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2020/9/8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探究课题:
像的大小、倒正、虚实 是否和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 有关?
实验器材
光具座
点燃的蜡烛
凸透镜
光屏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
调节蜡烛、透镜、光屏的 中心,使它 们的三心在同一高度上,为了使烛焰的 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提出猜想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___物_体__到__透_镜__的__距_离____有关
2020/9/8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3、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两侧? 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
2020/9/8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4、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 减少,像距是怎样变化的?
2020/9/8
规律精炼
2020/9/8
无限远处的太阳光垂直射在凸透镜上, 则( B ) • A.成像在2倍焦距处 • B.成像在焦点上 • C.成像在焦点内 • D.不成像
(2)、把蜡烛放在( e、g)点,光屏上看不到像,但从透镜另一
侧可看到烛焰正立的放大的像。
(3)、把蜡烛放在( F )点,在光屏上看不到像,在透镜的另一
侧也看不到像。
(4)、把蜡烛放在( d )点,在光屏上出现最大的像。
(5)、若把蜡烛放在( d )点,光屏上出现的像离透镜最远。 (6)、当把蜡烛由a点向b点移动,像的大小(变大),像距(变大)
F F
f u=f 不成像
2020/9/8
F F
f u<f 倒立放大虚像
2020/9/8
2020/9/8
物距(u )
像的性质
倒立或 放大或 实像或 像距( v
正立 缩小 虚像
)
应用
一束平行光
实像点
V=f
测凸透镜焦
距
u>2f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镜头(凸透镜)
屏幕 像
投影仪
投影片 (物)
应 用
设
()
像
照相机能成倒立
计 课
的、缩小的实像。
题
预
备
实
镜
验
(
头
投影片上的图案
1 0
凸 透
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
5
)
镜 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 7)、把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光屏上得不到像,你能想出什么好 办法?
a
bc
e
2F d F g
五、综合训练:
1、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个同学拍照,底 片上成一个清晰的全身像,若要改拍半身
像,则照相机应( 靠近 )(填靠近或远离) 该同学,镜头离底片( 远 )一些。
2、某校学生进行“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的法制教育放映的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
综合两个不等式得:4.5cm<f<7.5 cm
答案:C
运用与挑战 :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2、小明同学在一次实验中,
预 备
实
不小心用书本挡住了部分凸透镜,验规
律
你认为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表 论
证
一半呢还是完整的?你准备如何
口 诀
验证你的想法呢?
练 习
拓
展
凸透镜成像题目分类训练:
一、凸透镜成像与物距的关系:
1、凸透镜焦距是8厘米,物体放在距透镜20厘
米处,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 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 利用这个原理制成
了 照相机 ;
若把物体放在12厘米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可 在透镜上得到一个 倒立 、 放大 的 实 像,利
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投影仪
1、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光屏上 得到倒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B ) A、10cm B、7cm
C、8cm D、16cm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物距为20
厘米时,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象,此时像
距为13厘米,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D )
A、f>20cm
B、13cm<f<20cm
C、10cm<f<13cm D、6.5cm<f<10cm
四、根据像的变化规律判断像的大小变化,像的大小调节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分 别将蜡烛放在a、b、c、d、e、f、g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观察 蜡烛在光屏上成的像,则
(1)、当蜡烛放在( a )点,光屏上出现最小的像。
挑 战
返 回
学 生
下一页
典型习题
1、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 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 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 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
解 u=15cm时,是缩小实像 ∴ u>2f 15 cm>2f f<7.5 cm 又知u=9cm时,是放大实像
拓
放大镜就是凸
展 挑
透镜,能成放大的、正 战
返
立的虚像。
回
结
束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3、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x 下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 什么变化?
2020/9/8
2020/9/8
F F
f
实验拓展
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在什 么位置吗?
像小了点,放映机离屏幕( 远 )一些, 胶片离镜头( 近 )一些。
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
更清晰的像,应( A )(请看下一个幻灯片)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虚在光像屏,上应成用像是。放那大么镜能成一。个 正立 、
二、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像的 性质:
当蜡烛离凸透镜36厘米时,它的像清 晰的映在距透镜20厘米的另一侧的光屏 上,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 倒立 缩小、
的 实 像。
三、根据像的性质判断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简称为物距(u)
像到透镜的距离 简称为像距(v)
2020/9/8
作图研究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2020/9/8
F F
f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2020/9/8
F F
f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2020/9/8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探究课题:
像的大小、倒正、虚实 是否和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 有关?
实验器材
光具座
点燃的蜡烛
凸透镜
光屏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
调节蜡烛、透镜、光屏的 中心,使它 们的三心在同一高度上,为了使烛焰的 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提出猜想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___物_体__到__透_镜__的__距_离____有关
2020/9/8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3、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两侧? 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
2020/9/8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4、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 减少,像距是怎样变化的?
2020/9/8
规律精炼
2020/9/8
无限远处的太阳光垂直射在凸透镜上, 则( B ) • A.成像在2倍焦距处 • B.成像在焦点上 • C.成像在焦点内 • D.不成像
(2)、把蜡烛放在( e、g)点,光屏上看不到像,但从透镜另一
侧可看到烛焰正立的放大的像。
(3)、把蜡烛放在( F )点,在光屏上看不到像,在透镜的另一
侧也看不到像。
(4)、把蜡烛放在( d )点,在光屏上出现最大的像。
(5)、若把蜡烛放在( d )点,光屏上出现的像离透镜最远。 (6)、当把蜡烛由a点向b点移动,像的大小(变大),像距(变大)
F F
f u=f 不成像
2020/9/8
F F
f u<f 倒立放大虚像
2020/9/8
2020/9/8
物距(u )
像的性质
倒立或 放大或 实像或 像距( v
正立 缩小 虚像
)
应用
一束平行光
实像点
V=f
测凸透镜焦
距
u>2f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镜头(凸透镜)
屏幕 像
投影仪
投影片 (物)
应 用
设
()
像
照相机能成倒立
计 课
的、缩小的实像。
题
预
备
实
镜
验
(
头
投影片上的图案
1 0
凸 透
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
5
)
镜 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 7)、把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光屏上得不到像,你能想出什么好 办法?
a
bc
e
2F d F g
五、综合训练:
1、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个同学拍照,底 片上成一个清晰的全身像,若要改拍半身
像,则照相机应( 靠近 )(填靠近或远离) 该同学,镜头离底片( 远 )一些。
2、某校学生进行“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的法制教育放映的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