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导论实习报告
遥感实习报告
![遥感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7273d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2.png)
遥感实习报告在具体学期,我参与了一次令人难忘的遥感实习。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还让我对遥感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一、实习目的本次遥感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熟悉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全过程,掌握常见遥感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我们对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应用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1、遥感数据的获取在实习的初始阶段,我们学习了如何获取遥感数据。
了解了不同类型的遥感卫星,如陆地卫星、气象卫星等,以及它们所提供的数据特点和适用范围。
通过相关网站和数据平台,我们成功获取了多景遥感影像,为后续的处理和分析工作奠定了基础。
2、遥感数据的预处理获取到原始遥感数据后,紧接着就是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操作。
辐射校正用于消除传感器本身和大气对辐射的影响,使得影像的亮度值能够准确反映地物的反射特性。
几何校正则是纠正由于卫星姿态、地形起伏等因素导致的影像几何变形,确保影像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3、图像增强与分类为了更清晰地识别和分析地物信息,我们进行了图像增强处理。
常用的方法有对比度拉伸、直方图均衡化等,这些操作有效地突出了影像中的地物特征。
之后,运用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等方法对影像进行分类,将影像中的地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水体、植被、建设用地等。
4、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应用在完成分类后,我们进行了遥感图像的解译工作。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影像,分析地物的变化情况,例如城市扩张、森林砍伐、水体污染等。
同时,将解译结果应用于实际问题,如土地利用规划、灾害监测与评估等。
三、实习工具与技术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多种遥感软件和工具,如 ENVI、ArcGIS 等。
ENVI 在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面功能强大,提供了丰富的算法和工具;ArcGIS 则在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可视化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将遥感解译结果与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
大学生遥感实习报告
![大学生遥感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99f693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3.png)
大学生遥感实习报告1. 引言遥感是一种获取地面目标信息的无接触测量手段,通过感知和记录电磁辐射,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面的物理、地貌、植被等多种信息。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遥感实习,深入了解这个领域的新技术和应用。
本篇报告将详细介绍我的遥感实习经历。
2. 实习目标本次实习的主要目标是学习并掌握常用的遥感技术和工具,如遥感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等。
另外,我还希望通过实践了解遥感技术在农业、林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为将来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基础。
3. 实习过程3.1 学习理论知识在实习开始前,我首先学习了遥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通过参加培训课程和阅读相关文献,我对遥感图像的获取和处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我还学习了有关遥感数据的分类和解释方法,以及常用的遥感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技巧。
3.2 遥感数据采集为了实践遥感技术,我们团队决定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区域进行数据采集。
通过前期的调研和分析,我们选择了一个位于农村的农田作为研究对象。
在实地实习中,我们使用无人机进行了空中拍摄,并使用GPS设备收集了地面控制点的坐标信息。
这样可以为后续的数据处理提供准确的参考。
3.3 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数据采集完成后,我们将拍摄到的遥感图像导入到遥感软件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我们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以提高图像的可视性和准确性。
然后,我们使用分类算法将图像进行分类,识别出不同的地物类型。
最后,我们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比对实地调查数据验证分类的准确性。
3.4 应用实践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之后,我们将学到的遥感技术应用到实际的领域中。
我们以农田为例,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解释,可以获取农田的植被指数、土壤湿度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我们还可以利用遥感数据分析林地覆盖率变化,以及水体污染程度等环境保护指标。
4. 实习成果通过两个月的实习,我不仅学习了遥感技术的理论知识,还深入了解了遥感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过程。
遥感实习报告二
![遥感实习报告二](https://img.taocdn.com/s3/m/327c498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f.png)
实习报告二:遥感实习心得与体会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习,我有幸接触到遥感技术,并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
二、实习内容1. 遥感基本原理学习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们学习了遥感的基本原理,包括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数据的获取方式、遥感图像的 processing 方法等。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遥感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可以通过对地球表面目标的辐射和反射特征进行监测和分析,获取地球表面信息。
2. 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实习的第二周,我们学习了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包括遥感图像的预处理、图像增强、分类和提取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并学会了如何对遥感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3. 遥感应用案例分析在实习的第三周,我们学习了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通过案例分析,我了解了遥感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认识到遥感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局限性。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1. 遥感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遥感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遥感技术发展迅速,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遥感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作为一名遥感专业的学生,我深感责任重大,今后需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遥感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遥感的关键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掌握了遥感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游刃有余。
今后,我会更加注重实践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 团队协作是完成遥感项目的重要保障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遥感项目往往需要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团队协作。
遥感导论实习报告
![遥感导论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c1d99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8.png)
一、实习目的本次遥感导论实习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数据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遥感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实习,学生能够了解遥感技术的应用前景,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1. 遥感原理与系统(1)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遥感技术是利用电磁波探测和监测地球表面及其周围环境的科学。
通过遥感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实现对地表物体、现象和过程的监测、分析和评价。
(2)遥感系统组成:遥感系统包括遥感平台、遥感传感器、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
其中,遥感平台是搭载遥感传感器的载体,遥感传感器是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设备,数据传输系统负责将遥感数据传输到地面接收站,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 遥感数据处理(1)遥感数据预处理:遥感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校正、图像增强、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等。
数据校正主要消除传感器和大气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图像增强通过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等参数,提高图像质量;几何校正是指将遥感图像的几何位置校正到实际地理位置;辐射校正是指消除传感器和大气等因素引起的辐射误差。
(2)遥感数据分类与制图:遥感数据分类是根据遥感图像的特征,将图像中的物体或地物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类方法有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模糊分类。
制图是将遥感数据分类结果以图形、图表等形式表现出来。
3. 遥感应用领域(1)农业: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作物长势监测、病虫害监测、水资源监测等。
通过遥感图像,可以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2)林业:遥感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火灾监测、森林病虫害监测等。
通过遥感图像,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森林资源信息,为林业管理提供支持。
(3)城市规划与管理: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与管理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扩张监测、环境监测等。
通过遥感图像,可以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状况,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
遥感实习报告总结
![遥感实习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fddd65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b.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灾害预警等领域。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遥感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使学生掌握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目的1. 使学生掌握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遥感图像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2. 遥感图像解译:运用目视解译、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解译;3. 遥感图像分类:运用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等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4. 遥感图像分析:运用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分析;5. 遥感应用: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
四、实习过程1.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在实习初期,我们进行了遥感图像处理的理论学习,了解了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学习,我们对遥感图像处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后续实习奠定了基础。
2. 第二阶段:实践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实践操作。
首先,我们对遥感图像进行了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
然后,我们运用目视解译、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解译。
接着,我们运用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等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
最后,我们运用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分析。
3. 第三阶段: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团队协作。
每个团队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在团队协作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沟通、协调、分工与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五、实习成果1. 掌握了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提高了遥感图像处理的实际操作能力;3. 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 完成了实习任务,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
遥感导论实习报告
![遥感导论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e2904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8.png)
遥感导论实习报告遥感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任务作为遥感导论实习的学生,我的实习目的是通过实践和实地调查,掌握遥感技术在地理科学领域的应用。
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任务有:1.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学习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3.了解遥感技术在地理科学领域的实际应用;4.完成一项遥感实践项目。
二、实习方法和内容1.实习方法我采用了实地调研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习。
首先,在教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流程。
然后,我选取了一个具体的遥感实践项目,并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最后,我将实践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撰写了本实习报告。
2.实习内容(1)基础理论学习在实习开始之前,我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论文,了解了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包括了解遥感传感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学习了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以及学习了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分析技术等。
(2)实地调研在实习过程中,我参观了当地的遥感应用中心。
在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了解了他们常用的遥感数据、遥感工具和遥感分析方法。
这次实地调研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实践操作三、实习心得通过本次遥感导论的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大尺度、多源、多时相的数据,可以对地表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监测,为地理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其次,我对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流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知道如何选择最适合的遥感数据和合适的处理方法。
最后,我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技术能力,学会了使用遥感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
此外,这次实习也让我意识到遥感技术在地理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评估等众多领域,为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通过遥感导论的实习,我在遥感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收获。
大学生遥感专业实习报告
![大学生遥感专业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81e20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7.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在农业、林业、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我校遥感专业的学生更好地了解遥感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我们一行人在2023年暑期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遥感专业实习。
二、实习前期准备1. 团队组建:在实习开始前,我们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组成了若干实习小组,每组由一名指导老师负责。
2. 资料收集:我们通过查阅文献、网络搜索等方式,了解了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实习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
3. 设备准备:实习期间,我们使用了多种遥感设备,如无人机、卫星遥感影像处理软件等。
我们提前学习了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并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三、实习内容1. 遥感影像获取:我们利用无人机获取实习区域的高分辨率影像,并通过卫星遥感影像获取大范围的数据。
2. 遥感影像处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遥感影像处理的基本流程,包括影像预处理、几何校正、辐射校正等。
3. 信息提取与分析:我们针对实习区域的土地类型、植被覆盖、水体分布等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运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4. 实地考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分组进行了实地考察,对遥感影像中的信息进行了验证和补充。
5. 成果展示:实习结束后,我们针对实习成果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以报告、PPT等形式进行展示。
四、实习收获1. 专业技能提升:通过实习,我们对遥感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遥感影像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2.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 实践能力增强:实习让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4. 职业素养提升:在实习期间,我们严格遵守实习纪律,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五、实习总结本次遥感专业实习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在实践中提高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遥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遥感实习报告
![遥感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df26ba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4.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遥感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遥感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遥感影像处理、解译和制图等基本技能。
二、实习目的1. 熟悉遥感影像处理软件ENVI的操作,掌握遥感影像预处理、裁剪、校正等基本操作。
2. 学习遥感野外调查方法,了解野外调查的注意事项。
3. 掌握遥感影像解译技巧,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2007》标准,对所调查区域的遥感影像地物进行初步目视解译、划分。
4. 熟练运用ENVI软件进行室内解译,进行小斑区划和数据库建立。
5. 根据遥感影像图,针对所调查区域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专题图。
三、实习内容(一)遥感影像处理1. 遥感影像预处理:首先,我们在ENVI软件中对原始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
辐射校正主要进行传感器校正、大气校正、太阳高度及地形校正。
几何校正是指纠正由系统或非系统因素引起的图像几何变形。
2. 遥感影像裁剪:根据实习要求,我们选取了金洲新区大部分地区及望城区部分区域作为本次实习的区域范围。
使用ENVI软件中感兴趣区域选取的功能,裁剪出特定的区域范围。
(二)外业建标调查1. 建立目视解译标志表: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2007》标准,对所调查区域的遥感影像地物进行初步目视解译、划分,从而建立外业目视解译标志表。
2. 野外调查: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前往实习区域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各种地物的分布情况,以及地形、地貌等信息。
(三)室内解译1. 遥感影像室内解译:运用ENVI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室内解译。
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分析,识别出各种地物,并进行小斑区划。
2. 数据库建立:根据室内解译结果,建立遥感影像数据库,为后续制图提供数据支持。
(四)制图1. 利用ENVI软件,根据遥感影像数据和室内解译结果,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专题图。
2. 对专题图进行美化,包括添加图例、标题、比例尺等信息。
大学生遥感实习报告
![大学生遥感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b1279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d.png)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作为一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实践对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重要性。
因此,我积极参加了为期两周的遥感实习,旨在加深对遥感原理的理解,提高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这次实习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也使我更加了解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和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价值。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的第一周,我们主要学习了遥感基本原理和遥感数据类型。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学,我掌握了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数据的获取方式、光谱特性以及遥感图像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ENVI、ArcGIS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为后续的实习任务打下了基础。
实习的第二周,我们开始着手处理实际的遥感数据。
首先,我们使用ENVI软件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地理校正等。
在预处理的基础上,我们学会了使用不同的算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如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植被覆盖度计算和水质监测等应用。
三、实习成果与反思通过两周的实习,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独立完成遥感图像的处理和分析。
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讨论,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同时,我也认识到遥感技术虽然强大,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限制,如数据质量、处理速度和准确性等。
这次实习让我意识到,遥感技术在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遥感技术,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为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做出贡献。
同时,我也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紧跟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遥感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实习总结这次遥感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也增强了我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遥感导论实验报告
![遥感导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d455d6f1ed9ad51f01df278.png)
《遥感导论》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班级任课教师实习一航空像片的立体观测与高程测量一、实习目的1..掌握使用立体镜进行航空像片立体观察的方法2.掌握在航片上测量高差的方法二、实习步骤1.航空像片的立体观察(1)准备工具:立体镜(2)将立体镜置于老师所给的两张航空像片上,左眼看左边的像片,右眼看右边的像片(3)左右手的食指指着两张像片的同个位置,然后观测并移动像片,直到两个食指重合,这时候就可以观测到立体的图像三、实习认识掌握了掌握用立体镜观测航空像片的立体观测的方法,同时还观测了好几副航空图片,效果很好。
首先,老师岁给的是黑白色的像片。
通过立体镜的观察,知道这是一个比较规则的矩形形状。
山脉基本上是灰白色的,而农田呈浅白色的。
山脉是该像片的主要地物,山脊连续、沟壑纵横,山脊之间的山谷有河,山谷呈U字形。
居民地零星分布在河流附近,农田在平原上分布。
实习二遥感图像的光学合成原理一、实习目的1.了解彩色的基本特性和相互关系2.掌握三原色及其补色,掌握加色法3.了解和认识色度图4.认识正负像片的产生过程二、实习步骤1.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1)从CAI软件主界面中进入“遥感光学合成原理”子目录(2)进入“彩色与非彩色”,对比彩色图像和非彩色图像对地物特征的表现在彩色特性中观察枫叶色彩的变换2.三原色3.补色4.色度图5.彩色正负相片产生过程三、实习认识彩色图像与非彩色图像都比较容易识别地物。
彩色的三个基本特性是明度、色调和饱和度。
明度即彩色光的亮度,彩色光的亮度越大,明度就越高。
色调是色彩彼此相互区别的特性,它决定于物体向外辐射的光谱组成,不同色调的物体具有不同的辐射光谱。
光源的色调决定于辐射的光谱组成对人眼所产生的感觉。
饱和度是彩色纯洁的程度,反射光谱越窄,物体饱和度就越高。
通过移动滑块可以知道,当蓝绿红均为0时,圆盘颜色是黑色,。
当绿红为0,蓝色标尺从0向255变化时,圆盘颜色由黑色到浅蓝色再到深蓝色,绿红颜色是同样的道理。
遥感实习报告5则范文
![遥感实习报告5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d52e8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8.png)
遥感实习报告5则范文第一篇:遥感实习报告《遥感原理与应用》课堂实验报告(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成绩:□ 优秀: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内容完整,图表规范美观;实验原理清楚,实验步骤合理,结果正确;严格遵守实验纪律,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 良好: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内容完整,图表规范;实验原理较清楚,实验步骤合理,结果正确;遵守实验纪律,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 中等:格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内容较完整;实验原理较清楚,实验步骤基本合理,结果正确;能遵守实验纪律,能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 及格:格式问题较多,内容基本完整;实验原理较清楚,实验步骤基本合理,结果基本正确;能遵守实验纪律,能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不及格:格式问题突出,内容不完整;实验原理不清楚,实验步骤欠合理,结果不正确;有抄袭现象,不遵守实验纪律,未时上交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签名:2015年 11月 5日实验项目(一):遥感图像几何纠正(4学时)实验目的:掌握遥感图像几何纠正的原理方法;熟悉几何纠正中控制点的选择原则和方法;熟练掌握有关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主要功能和操作步骤;针对变形的遥感图像能进行几何纠正。
实验器材:1、计算机;2、基准遥感图像、待纠正遥感图像;3、遥感数字图像处理ENVI软件。
实验要求:掌握遥感图像几何纠正的主要步骤;自己独立完成遥感图像几何纠正;对几何校正结果进行评价。
实习时间及地点:2015年10月15日软件与数据源描述:ENVI提供以下选择方式:从栅格图像上选择如果拥有需要校正图像区域的经过校正的影像、地形图等栅格数据,可以从中选择控制点,对应的控制点选择模式为Image to Image。
从矢量数据中选择如果拥有需要校正图像区域的经过校正的矢量数据,可以从中选择控制点,对应的模式为Image to Map。
从文本文件中导入事先已经通过GPS测量、摄影测量或者其他途径获得了控制点坐标数据,保存为以[Map(x,y), Image(x,y)]格式提供的文本文件可以直接导入作为控制点,对应的控制点选择模式为Image to Image 和Image to Map。
遥感导论实习报告
![遥感导论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a23df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8.png)
遥感导论实习报告
近几十年来,遥感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资源的管理和研究,因此,遥感导论实习
已成为当今地理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于2020年12月参与了一丬遥感导论实习,这份实习报告简要介绍了我在此期间所做的工作。
在此期间,我主要研究了多种遥感技术,包括光学遥感、激光雷达遥感和微波遥感等。
首先,我运用了遥感图像数据提取地表植被和山体变化信息,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遥感数
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空间分析。
其次,我运用遥感技术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使
用激光雷达扫描数据识别城市建筑,相关算法如SLQAB算法可用于实现多种模型,以及微
波障碍调查及地表热力电场计算。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观了美国宇航局的卫星遥感中心,并向专家学习了遥感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的细节。
这次实习使我深入了解了遥感技术的工作流程和技术,增强了我在遥
感数据处理、分析方面的专业技能,并有助于我成为一名遥感专家。
最后,我认为这次实习是一次成功的经历。
参与此次实习不仅令我深入了解了遥感技术,而且增进了对其多种应用的理解,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遥感技术在地球资源保护、
环境污染预警、农业管理等方面的重要贡献。
遥感专业本科生实习报告
![遥感专业本科生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9620b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4.png)
遥感专业本科生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遥感专业的本科生,我深知实践对于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因此,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积极寻找实习机会,以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资源勘探、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项目组开展的一系列遥感地质调查工作。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遥感图像解译、野外实地考察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导师的要求,遵循实验规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我负责的部分是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
首先,我学会了使用遥感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去噪声、辐射校正、大气校正等。
然后,我根据研究区域的地质特征,选择了合适的遥感指数,进行了遥感图像的解译。
通过对比不同指数的图像,我学会了如何识别地质体和构造。
2. 遥感图像解译在遥感图像解译阶段,我主要通过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辅助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我学会了如何根据遥感图像上的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识别地层、岩性、构造等地质要素。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将遥感解译结果与地形、地质、钻孔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解译的准确性。
3. 野外实地考察在野外实地考察阶段,我跟随项目组成员,对遥感解译结果进行了验证。
我学会了如何利用地质罗盘、测量仪器等工具,进行地质测量和采样。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我对遥感解译结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学会了如何运用遥感技术获取地质信息,提高地质调查的效率。
同时,我也明白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提高团队的整体执行力。
四、实习总结本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也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遥感实习报告心得体会
![遥感实习报告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44cc0a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7.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遥感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遥感实习。
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遥感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收获颇丰。
二、实习目的1. 理解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历程;2. 掌握遥感影像的获取、处理和分析方法;3. 熟悉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流程;4. 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习内容1. 遥感影像的获取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遥感影像的获取方法,包括卫星遥感、航空摄影和无人机遥感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遥感影像的拍摄、传输和处理流程。
2. 遥感影像处理在遥感影像处理方面,我们学习了影像校正、几何精校正、辐射校正等基本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能够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提高影像质量。
3. 遥感影像分析遥感影像分析是遥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遥感影像的分类、变化检测、信息提取等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能够对遥感影像进行深入分析,获取所需信息。
4. 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流程实习期间,我们了解了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实际案例,我们掌握了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流程。
四、实习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遥感实习使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关键。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遥感技术。
2. 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组成了一个团队,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在遥感工作中至关重要。
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完成高质量的任务。
3. 培养实践能力遥感实习使我掌握了遥感影像的获取、处理和分析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关注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
在实习过程中,我关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动态,了解了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遥感实习报告二
![遥感实习报告二](https://img.taocdn.com/s3/m/88257b7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8.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自身对遥感技术的掌握程度,我于2021年8月1日至8月31日,在XX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实习期间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实习内容1. 遥感基础知识学习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遥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基础知识。
通过查阅资料、听讲座和与导师交流,我对遥感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
2. 遥感图像处理在实习过程中,我重点学习了遥感图像处理技术。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遥感图像的预处理、增强、分类、分割等方法。
同时,我还学习了不同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如ENVI、ArcGIS等。
3. 遥感应用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遥感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我参与了多个遥感应用案例的分析。
这些案例涉及土地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我深入了解了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4. 实地考察在实习期间,我还参加了实地考察活动。
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我对遥感技术在野外调查中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三、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将所学的遥感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多个项目。
这使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了职业素养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研究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完成实习任务。
这使我认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实习体会1. 遥感技术发展迅速遥感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2. 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遥感导论实习报告
![遥感导论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d132d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5.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遥感技术,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参加了遥感导论实习。
本次实习主要在遥感实验室进行,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遥感数据处理、图像分析和应用等方面的技能。
二、实习内容1. 遥感数据处理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遥感数据的获取、预处理和格式转换等基本操作。
通过实践,我掌握了使用ENVI软件进行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和大气校正等。
2. 遥感图像分析遥感图像分析是遥感导论实习的重点内容。
我学习了遥感图像的增强、分类、提取和变化检测等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使用ENVI软件进行遥感图像的增强、分类和变化检测等操作。
3. 遥感应用遥感技术在农业、林业、城市规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并尝试将这些应用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4. 遥感实验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在实习过程中进行了多个遥感实验。
例如,利用遥感数据对农作物长势进行监测、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土地覆盖分类等。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遥感导论的相关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
2.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熟练掌握了遥感数据处理、图像分析和应用等方面的技能。
这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拓宽视野通过实习,我了解了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习总结本次遥感导论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还拓宽了视野。
我相信,通过本次实习,我将在遥感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遥感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是实习期间的部分成果:1. 完成遥感数据处理实验报告一份;2. 完成遥感图像分析实验报告一份;3. 完成遥感应用案例分析报告一份;4. 完成遥感实验报告一份。
遥感实习报告
![遥感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2aa47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e.png)
遥感实习报告摘要:本实习报告旨在总结并分析我在遥感实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技能。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项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实际项目,对遥感技术的应用和工作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报告包括了我在实习期间所参与的项目概述、数据采集与处理、空间分析、以及实习感想等方面的内容。
一、项目概述: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项关于土地覆盖分类的遥感项目。
该项目的目标是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对研究区域的土地覆盖进行精确分类。
我负责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以及分类结果的验证。
二、数据采集与处理:在项目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对研究区域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采集。
我学习了如何使用遥感软件来获取和下载卫星影像数据,并进行了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
此外,我也学习了如何使用地面调查数据来验证遥感分类的准确性。
三、空间分析:在数据处理完成后,我进行了一系列的空间分析工作,以评估土地覆盖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
其中,我主要使用了遥感图像分类算法,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进行进一步的空间分析。
通过分析,我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和发现,例如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和热点区域的分布。
四、实习感想:通过这次遥感实习,我深入了解了遥感技术的应用和工作流程。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遥感软件来处理和分析遥感数据,并了解了遥感分类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此外,我也学会了如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来进行空间分析。
这些经验和技能对于我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习期间,我还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学会了如何组织和协调一个项目团队的工作。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交流和合作,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总结:通过这次遥感实习,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掌握了实际操作的技能。
我在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对遥感技术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次实习为我今后的遥感研究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遥感的实习报告
![遥感的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d8e779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5.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在农业、林业、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深入了解遥感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于2023年在某遥感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遥感基础知识学习:在实习初期,我学习了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图像处理、遥感数据获取等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 遥感数据处理: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遥感图像的预处理、校正、增强等数据处理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常用算法。
3. 遥感应用实践:在实习中期,我参与了多个遥感应用项目,包括农业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
在这些项目中,我负责数据采集、图像处理、结果分析等工作。
4. 遥感软件操作:实习期间,我学习了ENVI、ArcGIS等遥感软件的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提高了自己的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三、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我取得了以下成果:1. 提高了遥感理论知识水平:通过学习遥感基础知识,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掌握了遥感数据处理技能:在实习过程中,我熟练掌握了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常用算法,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3. 提升了遥感应用能力:通过参与多个遥感应用项目,我学会了如何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多个项目,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习体会1. 遥感技术的重要性: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了解和掌握遥感技术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
3. 团队协作精神: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团队协作精神至关重要。
遥感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遥感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2e6afd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9.png)
毕业实习报告一、前言遥感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领域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质调查、资源监测、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等多个领域。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我对遥感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了遥感基本原理、数据处理和应用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我选择了遥感专业毕业实习,实习单位为XXX遥感科技有限公司。
二、实习单位介绍XXX遥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是一家专注于遥感技术研发、应用和服务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配备了先进的遥感设备和技术,为用户提供从数据获取、处理到应用分析的一站式服务。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地质调查、资源监测、环境保护、农业发展、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遥感数据处理:协助工程师对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地理校正等,以确保数据质量和可靠性。
2. 遥感图像解译: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利用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方法,提取目标信息,如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体分布等。
3. 应用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和现有数据,对遥感成果进行应用分析,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4. 报告撰写:整理实习期间的工作成果,撰写实习报告,提交给公司和指导老师。
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遥感技术的魅力和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
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我努力克服困难,不断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四、实习收获通过实习,我收获颇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了自己的遥感数据处理能力,熟练掌握了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方法。
2. 学会了如何将遥感成果应用于实际问题,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3. 增强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学会了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共同目标努力。
4. 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激发了我继续学习的动力,为今后的学术和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遥感工作实习报告
![遥感工作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148fd0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f.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远距离的探测手段,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遥感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于近期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遥感工作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遥感图像的获取、处理和分析方法;3. 了解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4.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遥感基础知识学习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磁波、遥感平台、遥感传感器、遥感数据等。
通过学习,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遥感图像获取与处理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遥感图像的获取方法,包括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等。
同时,我还学习了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如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增强、滤波等。
3. 遥感图像分析与应用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遥感图像的分析方法,如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变化检测等。
此外,我还了解了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的应用。
4. 实践操作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的实践操作。
具体包括:(1)利用ENVI软件对遥感图像进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增强、滤波等处理;(2)运用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等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3)利用变化检测方法分析遥感图像的时间序列变化;(4)根据遥感图像制作专题图,如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覆盖度图等。
四、实习收获1. 知识储备:通过实习,我对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有了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技能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熟练掌握了ENVI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团队协作:实习期间,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实践经验: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五、实习总结本次遥感工作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导论实习报告指导老师报告人:学号班级:第一次上机实习实验目的通过上机操作,熟悉ENVI软件,并掌握ENVI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步骤,达到熟练使用ENVI软件基本功能的目的。
实验内容1.熟悉ENVI软件的基本模块,包括:打开栅格&矢量文件;保存影像:保存假彩色合成方式显示的影像,保存为xtm432.jpg文件;图1-12.编辑影像头文件:在头文件中加入以下信息:卫星:Landsat 5 TM;波段:band1, band2, band3, band4, band5, band7 ;轨道号:123/39;接受日期:1991年7月19日;区域:湖北武汉前边的几条信息头文件本来就写好了,最后的区域ENVI似乎不原生支持添加,所以简单的把这些复制进来。
图1-23.影像裁剪:将打开的武汉地区影像裁剪成1000*1000大小的影像,并保存为x裁剪.jpg图1-34.影像旋转将打开的武汉地区影像旋转90度,并保存为x旋转.jpg5.影像叠加:将Band1-7文件叠加成一个文件,并保存为x叠加.jpg;图1-5-1按照原始波段排列图1-5-2本图较亮是因为用了2%线性拉伸的6.影像统计分析功能:将打开的武汉地区影像进行信息统计,将统计信息保存为x信息统计.txt文件txt文本在当前文件夹下的“附件1-1信息统计”中图1-6实验总结与心得掌握了使用ENVI Classic的一些基本操作,包括查看数据成像的传感器及卫星的基本信息,假彩色合成及ENVI格式的保存,图像的裁剪、旋转、叠加,编辑头文件和图像统计分析功能。
以前使用过ENVI,但很少使用ENVI Classic(界面和ENVI4.8类似)。
通过四个课时的操作和几周的学习,我初步熟悉的老平台的操作,其实功能上差异不是很大,主要就是选项位置的变化。
实习二1、增强处理实验目的通过上机操作,了解图像增强、辐射增强几种遥感图象增强处理的过程和方法,加深对图象增强处理的理解。
实验内容掌握波段比运算、植被指数、主成分分析、缨帽变换(穗帽变换)等图像增强和辐射增强方法。
实验步骤1.1波段比运算Band Ratios工具用于增强波段之间的波谱差异,减少地形的影响。
用一个波段除以另一个波段生成一幅能提供相对波段强度的图像。
该图像增强了波段之间的波谱差异。
ENVI能以浮点型数据格式(系统默认)或字节型数据格式输出波段比值图像。
,可以将三个比值合成一幅彩色比值合图像,用于判定每个像元波谱曲线的大致形状。
要计算波段比,必须输入一个“分子”波段和一个“分母”波段,波段比是分子与分母的比值。
ENVI能够核查分母为0的错误,并将他们的值设置为0。
ENVI允许计算多个比值,并在一个文件中将他们作为多波段输出。
图2-1-11.2 植被指数使用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选项可以将多光谱数据变换成一个单独的图像波段,用于显示植被分布。
NDVI指示着像元中绿色植被的数量,较高的NDVI值预示着包含较多的绿色植被。
NDVI值得范围在-1和+1之间,ENVI已经为AVHRR, Landsat MSS, Landsat TM, SPOT, AVIRIS等数据提前设置好了相应波段,对于其他数据,可以自己指定波段来计算NDVI值。
图2-1-21.3 主成分分析使用Principal Components选项可以生成互不相关的输出波段,用于隔离噪声和减少数据的维数。
由于多波段数据经常是高度相关的,主成分变换寻找一个原点在数据值的新的坐标系统。
通过坐标轴的旋转来使得数据的方差达到最大,从而生成互不相关的输出波段。
图2-1-31.4 缨帽变换(穗帽变换)使用Tassled Cap选项y可以对Landsat MSS, Landsat TM或ETM+数据进行缨帽变换。
对于Landsat MSS数据,缨帽变换对原始数据进行正交变换,把他们变换到一个四维空间中。
对于Landsat TM数据,缨帽变换指数由三个因子组成—亮度(brightness)、绿度(Greenness)和第三份量(Third)。
第三份量与土壤特征和湿度有关。
对于Landsat ETM+数据,缨帽变换生成6个输出波段,包括:亮度(brightness)、绿度(Greenness)、湿度(Wetness)、第四分量(噪声)、第五分量、第六分量。
这种变换更始用于反射数据的定标(而不是应用于原始数据图像)。
图2-1-42、融合实验目的通过上机操作,初步掌握遥感影像融合中 HIS 和 Brovey 融合方法,深入理解遥感信息融合在信息解译中的意义。
实验内容掌握 HIS 和 Brovey 融合方法实验步骤2.1 HIS 融合使用该功能可以进行RGB图像到HSV色度空间的变换,用高分辨率的图像代替颜色亮度段,自动用最近邻、双线性或三次卷积技术将色度和饱和度重采样到高分辨率像元尺寸,然后再将图像换回RGB色度空间,输出的RGB图像的像元将于高分辨率数据的像元大小相同。
图2-2-12.2 Brovey 融合Color Normalized(Brovey)锐化方法对彩色图像和高分辨率数据进行数学合成,从而使得图像锐化。
彩色图像中的每一个波段都乘以高分辨率数据与彩色波段综合的比值。
函数自动地用最近邻、双线性或三次卷积技术将3个彩色波段重采样到高分辨率像元尺寸。
输出的RGB图像的像元将于高分辨率数据的像元大小相同。
图2-2-23、镶嵌实验目的理解遥感影像镶嵌的基本原理和过程,达到能熟练地对多幅遥感图像基于像元的图像镶嵌方法。
实验内容利用 ENVI 进行基于像元的遥感图像镶嵌。
实验步骤图2-34、几何校正实验目的通过实习操作,掌握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深刻理解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意义。
实验内容ENVI 软件中图像预处理模块下的图像几何校正。
带有地理坐标的 SPOT 影像被用作基准影像,一个基于像素坐标的 Landsat TM 影像将被进行校正,以匹配该 SPOT 影像。
实验步骤操作处理地面控制点见附件二。
校正影像从上至下的校正模型依次为RST、一次多项式Polynomial 校正法、Delaunay三角网的Triangulation 校正法。
从左至右采用的从采样方式依次为:最近邻法、双线性内差法、双三次卷积法。
图2-4-1 图2-4-2 图2-4-3图2-4-4 图2-4-5 图2-4-6图2-4-7 图2-4-8 图2-4-9实验总结与心得学习了使用ENVI作图像增强、融合、镶嵌、几何校正等处理。
实习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通过自己解决了,学到的知识也更加牢固。
实习三实验目的本次实习使用美国科罗拉多州(Colorado)Canon 市的Landsat TM 影像数据,要求大家通过上机操作,熟悉并掌握如何完成常规的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操作处理、以及分类后处理的相关内容,加深对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的理解。
实验内容掌握非监督分类中的K-均值(K-Means)分类法以及ISODATA 分类法;监督分类中感兴趣区域的选取、最大似然分类(Maximum Likelihood)、最小距离法(Minimum Distance)、波谱角分类方法;分类后处理中的分类统计、混淆矩阵(Confusion Matrix)等操作。
实验步骤1.1 非监督分类1.1.1 K-均值(K-Means)分类法非监督法分类使用统计手段,把N 维数据归类到它们本身具有的波谱类中。
K-均值非监督分类器使用了聚类分析方法,它需要分析员在数据中选定所需的分类个数,随机地查找类簇的中心位置,然后迭代地重新配置它们,直到达到最优化的波谱分类。
从左至右依次为分为10,8个类别,从上至下依次为进行1000,500次迭代。
图3-1-1-1-1 图3-1-1-1-2图3-1-1-1-3图3-1-1-1-41.1.2 Iso Data (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Iso Data 非监督分类法将计算数据空间中均匀分布的类均值,然后用最小距离规则将剩余的像元进行迭代聚合。
每次迭代都重新计算均值,且根据所得的新均值,对像元进行再分类。
这一处理过程持续到每一类的像元数变化少于所选的像元变化阈值或者达到了迭代的最大次数。
从左至右依次为分为5-10,4-8个类别,从上至下依次为进行1000,500次迭代。
图3-1-1-2-1分为10类图3-1-1-2-2分为6类图3-1-1-2-3分为10类图3-1-1-2-4分为8类1.2 监督分类监督法分类需要用户选择作为分类基础的训练样区。
我们将使用各种监督分类法,并对它们进行比较,确定单个具体像素是否有资格作为某类的一部分。
感兴趣样区的选取图3-1-21.2.1 平行六面体法(Parallelepiped)平行六面体将用一条简单的判定规则对多光谱数据进行分类。
判定边界在影像数据空间中是否形成了一个 N 维的平行六面体。
平行六面体的尺度是由标准差阈值所确定的,而该标准差阈值则是根据每种所选类的均值求出的。
图3-1-2-1-1 使用默认参数图3-1-2-1-2 将标准差改为5图3-1-2-1-3 将标准差改为21.2.2 最小距离法(Minimum Distance)最小距离分类法使用了每个感兴趣区的均值矢量,来计算每一个未知像元到每一类均值矢量的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
除非用户指定了标准差和距离的阈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些像元不满足所选的标准,那么它们就不会被归为任何类(unclassified)),否则所有像元都将分类到感兴趣区中最接近的那一类。
图3-1-2-2-1 使用默认参数图3-1-2-2-2 将最大标准差改为10图3-1-2-2-3 将最大距离差改为101.2.3 最大似然分类(Maximum Likelihood)最大似然分类假定每个波段中每类的统计都呈正态分布,并将计算出给定像元属于特定类别的概率。
除非选择一个概率阈值,否则所有像元都将参与分类。
每一个像元都被归到概率最大的那一类里(也就是最大似然)。
图3-1-2-3-1 使用默认参数图3-1-2-3-2 将概率阈值改为5图3-1-2-3-3 将概率阈值改为101.2.4 波谱角填图分类法(Spectral Angle Mapper)波谱角填图分类法(SAM)是一个基于物理的波谱分类法,它是用 N 维角度将像元与参考波谱进行匹配。
该算法将波谱看作是空间中的矢量,矢量的维数就等于波段的个数,通过计算波谱间的角度,来判断两个波谱间的相似度。
图3-1-2-4-1 使用默认参数图3-1-2-4-2 将最大角度阈值改为0.2图3-1-2-4-3 将最大角度阈值改为0.31.3 分类后处理1.3.1 分类统计(Class Statistics)这个功能允许从被用来分类的影像中,提取统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