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

合集下载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骨科手术后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关乎患者后续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而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它通过早期康复、疼痛管理、营养支持等多种手段,大大提高了手术患者的康复速度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一、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是一种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最小创伤手术、专业的团队合作、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精细的疼痛管理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和住院时间。

该模式最早应用于胃肠外科手术,随后逐渐在骨科手术中推广,包括关节置换术、骨折修复术等。

在骨科手术中,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疼痛管理:通过术前培训、镇痛药物和镇痛技术的应用,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2. 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康复的重要保障,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营养支持对于骨科手术的患者尤为重要。

3. 术前准备:包括准备患者心理、生理和营养状态,协调手术团队,营造良好的手术环境。

4. 术后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卧床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二、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术后并发症:通过疼痛管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措施,快速康复外科显著减少了骨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肺炎、尿路感染、创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2. 缩短住院时间: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骨科手术中应用,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比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患者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下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消耗,降低了医疗费用负担。

3. 加速康复:通过早期康复、早期活动等措施,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可以显著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与围手术期护理课件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与围手术期护理课件

术后随访与并发症处理
随访观察
01
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并发症预防
02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的
发生率。
并发症处理
03
如发生并发症,及时进行处理和干预,减轻患者的痛苦。
05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围手术 期护理的未来展望
进一步优化eras的措施与方法
FTS是eras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eras则是在FTS基础上进 一步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新型围手术期处理模式,其涵盖了 术前、术中、术后等多个环节。
02
围手术期护理在快速康复外 科理念中的地位与作用
围手术期护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围手术期护理是指患者从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术后康 复过程中所接受的护理。
心理评估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术中优化与术后康复
1 2
术中保温
采取措施保持患者术中体温,预防低体温的发 生。
术后疼痛管理
及时评估患者疼痛状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疼 痛控制。
3
早期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鼓励患者早期进行活动和功能锻炼。
家庭护理
为患者及家庭提供专业的家庭护理 指导,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 量的提高。
围手术期护理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的发展前景
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围手术期护理将更 加注重患者的全面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2
加强多学科协作,形成更加完善的围手术期护 理体系,以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
3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化医疗设备、互联 网医疗等,提高围手术期护理的效率和质量。

快速康复外科与围手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与围手术期护理
理念
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多学科协作的方式,采用一系列已证实有效 的方法来减少手术应激、加速术后康复,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缩短住院时间。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在结直肠手术中应用并取得良 好效果。随后逐渐扩展到其他手术领域,成为现代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状
功能康复
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 ,协助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康 复训练,如关节活动、肌肉锻 炼等,促进术后功能的恢复。
03
快速康复外科与围手术期护理的结合
优化术前评估与准备
全面评估患者情况
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情况 、营养状况等,为制定个性化的 手术和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许多医疗机构采纳并实施了快速康复外科方案,涵盖了 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多个专业。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
实施关键要素
01
02
03
04
术前评估与准备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 确定手术风险,制定个体化的 快速康复计划。
术中优化
采用微创手术技术、控制性输 液、预防性镇痛等措施,减少 手术应激。
新技术的探索与应用是快速康复外科发展的 重要方向,但目前存在应用不足的问题。
详细描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护理技术和 方法不断涌现。需要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 、新方法,以提高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和患者 满意度。同时,需要关注技术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详细描述
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知识了解有限, 可能导致术后恢复效果不佳。因此, 需要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快速 康复外科的认识和参与度。
医护人员培训需求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与围手术期护理PPT课件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与围手术期护理PPT课件
演讲人:XXX
目录
CONTENTS
01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02 围手术期护理
03 ERAS与围手术期护理的关系
Part One
理念起源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起源于20世 纪90年代
目的是通过优化手术流程和护理 措施,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

由丹麦外科医生Kehlet提出
汇报人:XXX
围手术期护理在ERAS中的作用
1
加速康复:围手术 期护理有助于患者 快速康复,减少术 后并发症和住院时
间。
2
减少疼痛:围手术 期护理可以减轻患 者的疼痛,提高患
者的舒适度。3促进来自复:围手术 期护理有助于患者 术后康复,提高生
活质量。
4
降低风险:围手术 期护理可以降低手 术风险,提高手术
成功率。
优化围手术期护理实践
Part One
ERAS对围手术期护理的影响
加速康复: ERAS理念有助
1 于缩短患者住 院时间,提高 康复速度
提高护理质量: ERAS理念有助
3 于提高护理人 员的专业素质 和护理质量
减少并发症: ERAS理念有助
2 于降低围手术 期并发症的发 生率
优化护理流程: ERAS理念有助
4 于优化围手术 期护理流程, 提高护理效率
01
ERAS理念:加 速康复外科,旨 在减少手术创伤,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患者生活质 量
02
围手术期护理: 手术前后的护理, 包括术前准备、 术中监测、术后 康复等
03
优化护理实践: 通过实施ERAS 理念,提高围手 术期护理质量, 降低并发症发生 率
04
护理措施:术前 教育、术中监测、 术后康复、疼痛 管理、营养支持 等,以促进患者 快速康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及其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及其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及其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摘要】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一种新型的外科管理理念,通过精细化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方案,旨在提高患者手术后的康复速度和质量。

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使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术前准备阶段的应用包括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和设定个性化的术前训练目标,而术后康复阶段的应用则包括早期积极的康复训练和持续的康复指导。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围手术期护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提高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未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将继续发展,更加注重个性化康复方案和技术的创新,以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康复需求。

通过实践和研究,不断完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康复、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及其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现代医学对患者的康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即ERAS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旨在通过系统性、多学科、多层次的治疗方法,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提高病患生活质量。

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被广泛认可。

通过术前准备阶段的有效管理,患者的身体状态得到了有效调整,手术风险明显降低;在术中,减少术后的呼吸、心血管、免疫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康复中,提供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指导,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理念的不断完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好处。

2. 正文2.1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理论基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与围手术期护理课件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与围手术期护理课件

02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的基本概念及主 要措施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的基本概念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
通过优化围手术期护理,减少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从而降低并发症 发生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的理念。
eras
是指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包括优化麻醉、镇痛、术前准备、术中管理、术 后康复等环节,以实现患者快速康复的目标。
目前关于ERAS理念的研究多局限于某一特定手术 领域或特定人群,其适用性和效果仍需进一步研 究和验证。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ERAS理念的实施 方案,提高其应用效果,同时开展多中心、大规 模的临床试验,为ERAS理念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 广泛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速患者康复
通过优化围手术期护理流程、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等方式,基于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显著加速患者康复。
提高患者满意度
由于患者疼痛减轻、恢复加快以及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基于快 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的围手术期护理未来发展方向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与围手术 期护理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介绍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的基本概念及主要措施 • 围手术期护理的基本概念及主要措施 •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与应用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介绍
背景介绍
目前,手术治疗仍是许多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传统的外科治疗模式存在着许 多问题,如术后恢复缓慢、并发症发生率高等。因此,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 念应运而生,旨在提高手术患者的康复速度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围手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围手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围手术期护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逐渐向微创、精准、快速康复的方向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和围手术期护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为目的。

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术前评估与教育:在患者术前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身体状况、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手术及康复过程的认知。

术中优化:采用微创、镇痛等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应激反应和并发症;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输液量,减轻患者负担。

术后康复: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早期活动、营养支持、疼痛管理等,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案例:某医院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成功救治了一名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

在围手术期,医生采用微创技术,减轻手术创伤;同时,给予患者全面的心理支持,帮助其克服恐惧、焦虑等情绪。

最终,患者在短时间内康复出院。

围手术期护理是指在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根据手术及康复需要,提供的一系列护理措施。

其关键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术前护理:协助医生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病史、家族史等信息;开展健康教育,介绍手术及康复过程;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禁食、禁水等。

术中护理:协助医生完成手术,确保患者安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异常情况。

术后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注意观察伤口情况,预防感染;加强疼痛管理,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协助患者进行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及组织修复。

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倾听患者诉求,帮助其克服恐惧、焦虑等情绪。

案例:某医院一名需要在全麻下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受益良多。

术前,护理人员进行了全面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对手术及康复过程有了充分的了解;术中,他们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护理人员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疼痛管理、早期活动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ERAS 与围手术期护理PPT课件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ERAS 与围手术期护理PPT课件

胃肠道手术患者ERAS实施案例
术前准备
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纠 正营养不良;术前肠道准 备,减少肠道内细菌数量 。
术中管理
采用微创手术方式,减少 手术创伤;术中保温,维 持患者正常体温。
术后护理
早期进食,促进肠道功能 恢复;早期下床活动,预 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骨科手术患者ERAS实施案例
术前评估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ERAS 与 围手术期护理
汇报人: xxx 2024-01-16
目录
• 引言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概述 • 围手术期护理在ERAS中作用 • 典型案例分析 • 围手术期护理中关键技术应用 • 挑战与对策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02
03
提升患者康复速度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在快速康 复外科理念的实践中应用智能化技术,提高护理工作的效 率和准确性。
跨学科合作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施需要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未 来将进一步强化跨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为患者提供更 加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服务。
拓展应用领域
目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主要应用于外科手术患者,未来有 望拓展至其他领域,如内科、妇产科等,为更多患者带来 福音。
,提高患者舒适度。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床上活动和 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供营 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 康复。
随访与指导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 者的恢复情况,提供针对性的 指导和建议,促进患者全面康

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PPT课件

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PPT课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 衡训练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随访管理
对患者进行定期的术后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评估手术效果,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同时 ,建立随访档案,为患者的长期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增强自信心
家属参与心理支持
指导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共同参 与患者的心理调适过程,减轻患者的 心理压力。
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肯定患者在 康复过程中的进步,帮助患者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
家属参与和沟通技巧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对家属进行沟通技巧培训,使其 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提
供有效的情感支持。
家属参与护理计划
术前评估与教育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识 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针对
性的术前教育,提高患者对 ERAS护理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术中优化措施
采用微创手术技术,减少手术创 伤;使用超声刀等先进设备,减 少术中出血;保持手术室温度适
宜,避免患者低体温。
01
03
02 04
术后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血 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和咳嗽 排痰,预防肺部感染。
等。
实践经验丰富
通过分享多个实际案例,展示了 ERAS护理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显
著效果。
学术交流深入
与会专家就ERAS护理的热点问 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
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个性化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需求的多样化, ERAS护理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浅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肠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现状

浅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肠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现状

浅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肠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现状胃肠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针对胃、肠道及相关器官疾病的治疗。

在患者术后的康复期间,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种以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加速康复为目标的护理模式,通过减少患者围手术期的痛苦和并发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医疗费用。

本文将浅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肠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现状。

一、胃肠外科手术特点胃肠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患者恢复时间长等特点,术后可能伴有术后疼痛、肠胃功能障碍、情绪不佳等问题。

这些特点使得胃肠外科术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原则1. 术前评估: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等,为术后护理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

2. 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配合外科医生,做好手术准备,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

3. 术后镇痛:采用多种镇痛方法,如PCA镇痛泵、静脉镇痛等,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 早期活动:术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和功能锻炼,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5. 营养支持: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伤口愈合,加快康复。

6.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积极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1. 术前评估:通过临床护士的专业化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高危因素,为术后护理提供指导。

2. 术中护理:现代手术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为胃肠外科手术提供了更加精准、安全的保障。

4. 早期活动:通过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和功能锻炼,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疼痛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加速患者的康复: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功能锻炼、营养支持等,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

快速康复外科与围手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与围手术期护理

镇痛药物
早期营养支持
使用多种镇痛药物控制术后疼痛,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伤 口愈合和康复。
快速康复外科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 减少住院时间 • 缩短康复时间 • 改善患者满意度
挑战
• 需要良好的团队协作 • 患者需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 需要专业的护理技能
未来发展与前景
快速康复外科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以提高患者的手术结果和康复质量。随 着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患者从这一方法中受益。
术后评估
评估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护 理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
感染
实施严格的手卫生措施,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深静脉血栓
使用药物或机械预防措施,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呼吸道问题
鼓励患者进行术后早期活动,预防呼吸道问题的发生。
快速康复外科的常用技术与方法
物理治疗
通过运动和康复练习,帮助患者 恢复功能和活动能力。
快速康复外科与围手术期 护理
在这个演讲中,我们将介绍快速康复外科和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深入讨 论其步骤和常用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和前景。
什么是快速康复外科
快速康复外科是一种通过优化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流程,以促进患 者尽早康复的外科手术方法。
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
1 减少并发症风险
优化围手术期护理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质量。
2 缩短住院时间
通过协调整个手术期的护理流程,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并尽早回家。
3 改善患者满意度
提供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增加患者对医疗团队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生命体征和手术进程,迅速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快速康复外科(ERAS)是一种新型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改善患者术后康复状况。

在骨科领域,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减少手术创伤。

传统手术中常采用大切口和长时间的术中停留,而快速康复外科则注重微创手术技术和术中止痛技术,能够减少手术创伤。

术中采用局部麻醉、神经阻滞等技术,能够减少全身麻醉的使用,减轻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降低外科手术对患者的影响。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传统手术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住院观察和康复训练,而快速康复外科通过术前准备、精细化手术和标准化的术后管理,有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在一些简单的骨科手术中,患者甚至可以在手术当天出院,大大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负担。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由于快速康复外科采用了微创手术技术和局部麻醉技术,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术后镇痛和早期功能锻炼也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和关节僵硬,提高了术后康复的满意度和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能够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通过术前准备、术中止痛和术后功能锻炼等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状态。

相比于传统手术,快速康复外科能够使患者更快地进行关节活动和负重锻炼,提高了术后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通过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术后恢复,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水平。

骨科医生和护士团队应积极推广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和实践,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
更好的疗效
• 快速康复的目的: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缩短住
院时间
• 快速康复外科的全程管理理念:术前预防、术中
优化、术后干预
如何开展ERAS
全面评估. 充分宣教 统筹优化. 团队作战. 边走边看
大量的工作做在术前 很多的细节在手术室 重中之重在手术台上 促进恢复在手术后
快速康复外科以患者为中心,需要多学科合作
用≤400 mL。(碳水化合物) 并非所有病人都要术前营养支持。 试用并选择合适品种
访视该如何执行?麻醉是否同步?
快速康复外科的围手术期优化
• 术中:
优化麻醉方式 切口及术式 术中保温
液体疗法 引流管理 术中镇痛
工作内容
• 多模式联合镇痛,降低阿片类药物用量,减 少术后呕吐、肠麻痹、谵妄等。
• 微创手术,根据切口及术式选择对术后康复 干扰小的麻醉方式。
• 预防术中低体温,保持患者术中体温不低于 36℃.
• 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 • 避免不必要的引流管或鼻胃管放置。
快速康复外科的围手术期优化
• 术后:
术后尽早下床活动 术后引流管理 术后早期进食和营养治疗 预防术后恶心呕吐
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术后疼痛治疗 出院标准 随访评估
• 呼吸科医生:评估呼吸功能,制定干预方案; • 外科医生: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围术期全程管理 • 麻醉医生:选择合适的麻醉及镇痛方案; • 护士:手术护士:术中保温,协助手术;病房护士:围手
术期全程管理,饮食管理,疼痛管理,康复护理
• ERAS团队:评估镇痛效果,专业精准化程度 • 营养科医生:评估营养状况制定干预方案
加速术后康复。(疼痛评分在体温单上要体现)
• 术前戒烟、戒酒,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及耐力训练,如吹气球 3-5次/日,15-20分/次、爬楼梯等

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PPT课件

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PPT课件
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数字评分 法、面部表情评分法等,定时评 估患者疼痛程度,以便及时调整
镇痛方案。
非药物镇痛方法
采用物理疗法、心理疗法等非药 物镇痛方法,如冷敷、热敷、按 摩、针灸、放松训练等,以缓解
患者疼痛。
早期活动促进康复策略
制定个性化活动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手术部位和康复目标,制定个性化的早期活动计 划。
本次ERAS护理效果评价
护理质量提升
通过实施ERAS护理,患者的术后疼痛、并发症发 生率等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患者满意度提高
ERAS护理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和舒适度,患者在 护理过程中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医护协作加强
ERAS护理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促进了医护人员 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方向
护理人员培训不足
部分护理人员对ERAS理念认知不足,需要加强相关培训,提高护 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护理方案不够完善
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仍需进一步完善,以满足患者的多 样化需求。
患者教育不足
部分患者对ERAS护理的认知和配合度不高,需要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01
02
03
健康状况评估
包括心肺功能、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等。
手术风险评估
依据患者病情、手术类型 及预期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
疼痛耐受度评估
了解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 和耐受能力,为术后镇痛 提供依据。
术前教育及心理干预
术前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手 术过程、预期效果及可能 的风险。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的焦虑、恐惧等 情绪进行心理疏导,提高 患者的手术信心。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ERAS)的定义
快速康复的定义由FTS 到目前普遍采用ERAS
ERAS 的概念是1997年丹麦外科医生Kehlet 等首先 报道并予以实施的。以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为原 则的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 FTS)理念应运 而生,并逐渐成为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
围手术期 术中
术后
Anesthesiology 2003; 98:151–5 Current Opinion in Anaesthesiology 2006, 19:551–55
什么是“预防镇痛”
为防止痛觉过敏的发生,在术前采取镇痛措施以减缓术后痛的 发生,即“预防镇痛与抗炎”;早进行术后镇痛 术前
↓住院费用
↓住院时间
与传统治疗相比,ERAS带来更多患者获益

一项研究比较了20名开放式结肠切除术/标准治疗和20名腹腔镜下结肠切除术/ 快速康复治疗的疗效。 加速康复外科可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缩短住 院时间和降低治疗费用(4993美元 vs 11383美元 P<0.001)。
P<0.01 P<0.01
择期结肠手术
推荐: 患者应穿好合适的弹力袜,有间歇性充气 加压装置,并接受低分子量肝素药物预防。 大肠癌患者的预防应延长28天。
直肠、盆腔择期手术
推荐: 患者应穿好合适的弹力袜,并接受低 分子量肝素药物预防。大肠癌或其他 静脉血栓风险增加患者的预防应考虑 延长28天。

恶性肿瘤、复杂性手术、化疗和长时间卧床是静脉血 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若无预防 性抗血栓治疗,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可达30% ,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率近1%。推荐中、高危患者( Caprini评分≥3分)手术前2~12 h开始预防性抗血 栓治疗,并持续用药至出院或术后14 d。静脉血栓栓 塞症高危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必要时应联合机械措施 ,如间歇性充气压缩泵或弹力袜等。
Clinical Nutrition 31 (2012) 801-816
ERAS要求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
普外科围手术期集体教育评估反馈表:
根据患者回答选择相关选项
Teach-back原则
是(可以清晰说明) 你知道几点钟以后禁 食吗? 你知道手术衣穿着的 要求吗? 你知道手术时务必携 带和去除的物品吗? 你知道家属去哪儿等 待吗? 你能演示一遍深呼吸 吗? 您能演示一遍有效咳 嗽吗? 你知道疼痛怎么表达 吗?(举例) 您手术后是否可以早 起活动? 您知道早起活动的意 义吗?(举例) 您知道手术后常见的 并发症和不适的情况 吗?(举例)

传统方法
ERAS

使用舒泰清导泄或灌肠 禁食12h,禁饮8h
术前一天清淡饮食 禁食6h,禁饮2h
提倡无肠道准备理念
ERAS建议术前抗血栓治疗
胰十二指肠手术 推荐: 低分子量肝素减少血栓并发症风险(术前 2-12小时开始使用),应持续使用至出院 后4周。与硬膜外麻醉一起使用时,必须 严格跟随指南。机械装置预防应当用于高 血栓风险的患者
0-1分:低危,尽早活动,物理预防 2分:中危:低分子肝素抗凝,加物理预防 3-4分高危:低分子肝素抗凝,加物理预防 5-7分:极高危,低分子肝素抗凝,加物理预防。不 能单用物理预防

ERAS推荐术前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可防止手术部位感染, 应该在切皮前30-60分钟单剂量的方式使用。 术间也可能使用重复剂量,这个由药物的半 衰期和持续作用时间来决定。
Q2H翻身 床上活动
术后充分镇痛是促 进患者早期下床活 动的重要保障。
呼吸功能锻炼
疼痛管理
常规评估:将疼痛作为第
五项生命体征。对所有患者进
行疼痛筛查,至少每日一次。入院时评估+每日评估
个体化评估:

② ③
镇痛治疗方案更改后;非消化道途径给予镇痛药物后 30min(皮下30分,静脉15分钟);口服途径给予镇痛 药物后1h。如果疼痛评估结果理想,恢复常规评估。 当患者报告疼痛,或出现新的疼痛时。 当患者正常入睡时,不需要进行疼痛评估。



血糖控制

术中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接近正常(<10 mmol/L) ,并注意避免低血糖。
术中局部切口的处理醉(以罗哌卡因 为佳)能让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
术后
早期活动
手术当天 术后第一天 床上坐起、 鼓励下床活 动1-2次 术后第二天 搀扶行走 下床活动 2-3次
.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纸质、影像、个体、集 体 .让患者及家属参与 .宣教内容:对促进康复的各种建议(呼吸训练、 咳嗽训练、床上排便、疼痛评估、术后早期活 动、预防血栓…) .告知早期拔管、早期活动的建议和措施
Clinical Nutrition 31 (2012) 817-830
Clinical Nutrition 31 (2012) 783-800
围手术期 术中
术后
Anesthesiology 2003; 98:151–5 Current Opinion in Anaesthesiology 2006, 19:551–55
快速康复外科的引入
Fast Track Surgery

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 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手术 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达 到快速康复。
2010年,欧洲ERAS学会在瑞典成立
2012年,第一届ERAS学术会议在法国召开 2015年,美国第一届ERAS 学术会议在华盛顿召开
李宁.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5; 18(7):635-637.
什么是“预防镇痛”
为防止痛觉过敏的发生,在术前采取镇痛措施以减缓术后痛的 发生,即“预防镇痛与抗炎”;早进行术后镇痛 术前
术中保温

术中监测体温,可采用预加温、提高手术室室温、使 用液体加温装置、加温毯、暖风机等措施维持患者术 中中心体温>36 ℃。
液体治疗

液体治疗的目的是通过优化循环容量以改善组织灌注,应使患者的血 容量和心血管功能相匹配,避免容量不足及容量过负荷。 中小手术可遵循“标准方案”(生理需要量+术前液体丧失量+液体再 分布量+麻醉后血管扩张)补充平衡晶体液,基础量为1~2 ml•kg- 1•h-1,按需给予1~2 L的补充剂量;术中失血量可按1∶1补充晶体 液、胶体液和(或)血制品;监测呼吸频率、心率和血氧饱和度. 复杂性手术需要精准的补液方案,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 完善监测,避免血管外容量过负荷及组织水肿。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区域阻滞后血管扩张导致的低血压。 现有证据表明,术中首选补充平衡盐晶体溶液。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建立血流动力学监测(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 收缩压变异率、脉压变异率及每搏输出量变异率等)后,以1~2 ml•kg-1•h-1平衡盐晶体液为基础,根据监测指标进行补液试验。 (以每搏输出量为例,当每搏输出量下降时,给予200~250 ml胶体 液或平衡盐晶体液;若每搏输出量增加10%~15%或更高,继续补充 200 ml液体;如每搏输出量增加少于10%,停止补液试验,继续给予 基础补液。)

加速康复外科曾有多个名称, 现在国内外普遍采用 的名称为ERAS(enhanced recovery aftersurgery)”。 ERAS 是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 的优化措施,以减少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 实现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

FTS 先驱: 丹麦医生Kehlet H
围手术期 术中
术后
Anesthesiology 2003; 98:151–5 Current Opinion in Anaesthesiology 2006, 19:551–55
什么是“预防镇痛”
为防止痛觉过敏的发生,在术前采取镇痛措施以减缓术后痛的 发生,即“预防镇痛与抗炎”;早进行术后镇痛 术前
P<0.01
Bosio RM ,et 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 2007;193:413-416.
ERAS在全球的发展
1997年,丹麦Kehlet教授首先提出ERAS的概念 2001年,欧洲5国 (苏格兰、荷兰、瑞典、挪威、丹麦) 率先成立ERAS合作组 2005年,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委员会 (ESPEN)提出了统一的ERAS方案 2006年,Wind等提出的加速康复结肠外科方案成为当前REAS的基本要点
康复师
麻醉师 护士
Varadhan KK, et al. Crit Care Clin 2010; 26(3):527-547.
优化围手术期管理措施推荐
• 麻醉深度管理 • 呼吸管理 • 肌松监测和术后残 余肌松作用的预防 • 术中保温 麻醉管理 • • • • 液体治疗 血糖控制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术后恶心呕吐
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并以循证为原则,促进患 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多模式的照顾

快速康复外科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多种因素导致的机体应激反应 ERAS 主要是控制围手术期的病理生 理学反应,目的是促进患者康复,而不 仅仅是为了早期出院
↓术后并发 症风险
↓再入院风 险
快速康 复外科 的意义
↓死亡风险
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一个重要病理生理基础是手 术创伤、术中低温、不适当的液体治疗、术后疼痛 和患者长期不活动等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

腹腔镜手术是微创外科的典型代表 小切口不是只能完成LC等小手术,肝切除术、胰十 二指肠切除术同样可以微创方式完成 切口小不等于手术小,需经小切口完成传统入路相同 的手术,效果相似甚至更优


肝胆胰手术中微创的应用
最 直 观 感 受 : 切 口 小 , 疼 痛 轻
开腹肝脏切除的手术切口
腹腔镜肝脏切除的手术切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