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套管粘扣和泄漏失效分析综述
石油套管滑脱泄漏失效分析与预防
![石油套管滑脱泄漏失效分析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aed54d463c1ec5da50e270ea.png)
故, 为 了减少事故 的发 生, 本 文通过现 场操作 因素和 结构尺寸精度 对滑脱、 泄漏失效的原 因进 行 了分析 . 并提 出了 预 防措施
及建议。
【 关键词 】 石油套 管; 滑脱; 泄漏 ; 失效分析 ; 预 防
石油 套管 是一 1 3井使用 的最关键 的物资之一 ,它不仅 : 关系到一 口井施工的成功与否 ,更关 系到一 口井 的使用 寿 命、 效益 , 石油套管投资 巨大 , 一旦发生失效事故 , 直接经 济 损失动辄 达上百万元 , 间接 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 甚 至会 引起 整 口井 的报 废 。
结构及尺寸精度 因素包 括两个方面 :一是用 于制造套 管的母管本身精度如何 ;二 是在加工螺纹 以及 在随后上紧 接箍的质量如何 。 A、 套 管母 材的轧制精度主要包括外径和 内径尺寸不 圆 度、 壁厚不均匀 以及直线度 。当内径尺寸过小或者不圆度过 大( 有些是 受外界载 荷引起 的面部变形 ) 时, 会 发生 通径不 过、 下井后造成在套管 内作业 困难 。当管体外径过大 、 壁厚 不均度过 大 、 不 圆度大 以及管体存 在一定弯 曲时 , 在加工螺
测 度 与 分 析
ED UY U FEN X
石油套管滑脱泄漏失效分析与预防
孙 健 ( 中石化胜 利 油 田物资供 应处 山东
【 摘
东营
2 5 7 0 0 1 )
要】 石油套 管质量关 系到一 口井施 工的成败 , 决定着一 口井的使 用寿命 , 现场 经常会 出现套管的滑脱 、 泄漏失效事
合不佳 , 特别是轴 向间隙 ( 锥度与螺距 ) 较大 , 旋扣后齿 面接 触应力易形成不均匀分布 , 从而引起粘扣及滑脱。c 、 螺纹其 始扣倒 角存在棱边或毛刺 ,旋合 时棱边或毛刺划 伤配对螺
油田套管事故分析B[1]..
![油田套管事故分析B[1]..](https://img.taocdn.com/s3/m/0f2a937f168884868762d63f.png)
案例15:92年4月27日,中原油田钻井三公司在吐 哈米3井下比利时Φ244.5(9-5/8")×10.03mm N80LTC套管时,下到116根时发生脱扣。分析结 论认为,导致套管失效的直接原因是外螺纹损伤。 另外,井队未配备扭矩仪,上扣扭矩偏大。
17
图9 5-1/2"J55套管撞击到 平台造成滑脱
19
案例18:西南石油管理局川孝370-2井在2000年7 月15日,下Φ139.7×7.72mm N80长圆螺纹套管至 2754.29米,循环处理泥浆后,上提套管准备作封井 口锥挂,悬重自44吨升至88吨时,井内套管自井口 向下第20根从现场端滑脱。分析结论认为,主要原 因是上扣时发生严重粘扣,使其连接强度降低所致。 发生严重粘扣的主要原因是现场操作存在问题,套 管本身抗粘扣性能较差也有一定影响。
15
案例13:新疆石油管理局在呼20089井下日本 Φ339.7mm×12.19mmP110偏梯形螺纹套管。由于 井口连接装置为圆螺纹连接,故油田管子工具公 司用同规格同钢级套管加工了一支双公短节作为 联顶节使用。固井中联顶节上端接箍与套管外螺 纹连接处脱扣,造成落井事故。分析结论认为, 由于选用了连接强度低的短圆螺纹接头,将N80 接箍与P110管体外螺纹相连接,其螺纹连接配合 不到位,最终使套管接头连接强度低于正常固井 时套管所承受的载荷而发生事故。
图11 13-3/8"接箍在下井 前被撞扁
图12 5-1/2" N80套管外 螺纹粘扣形貌
21
套管滑脱事故主要是API 圆螺纹接头,失 效的原因有螺纹公差不合格、下方套管速度过 快而撞击井口、以及螺纹发生粘扣等,这些因 素降低了接头的连接强度。
关于API 圆螺纹接头套管的滑脱问题,在 “九五”期间开展了“圆螺纹套管滑脱原因及 影响因素的研究”科研项目。研究证实,螺纹 公差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图13)。建议在套 管柱拉伸载荷较高时选用API偏梯形螺纹接头 或特殊螺纹接头。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9e5b51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8.png)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
近年来,板桥油田油管漏失事故频繁发生,给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采取措施。
造成板桥油田油管漏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不合理:油管的设计和施工不符合要求,导致管道制造缺陷、接头失效和压力
超载等问题。
2.设备老化:油管设备长期使用导致腐蚀磨损、松动和漏洞,对油管运行安全构成威胁。
3.管理不规范:油管的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漏失检查和应急预案不完善,没有及时
发现和处理问题。
4.外部因素:恶劣天气、场地施工条件以及非法活动等外界因素对油管的破坏也是原
因之一。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以下措施:
1.严格落实油管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确保油管的质量和安全性。
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发现和处理设备问题。
3.完善油管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管理流程,加强漏失检查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和
落实。
4.适时对油管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油管抗腐蚀和性能。
5.加强对外部因素的管控和防范,确保场地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总之,要遏制板桥油田油管漏失现象,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来加强油管安全建设。
只有保障油管安全,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石油套管失效分析
![石油套管失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fa632fed630b1c59eeb511.png)
油井管都是靠螺纹连接,因此,对油井管的丝扣除要求强度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气密性和耐用性。
目前,在油气田开发中占开发投资大部分资金的油、套管损坏相当严重,给油气田开发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其中连接螺纹即套管接头是整个套管柱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套管损坏中,由于油、套管接头破坏及密封失效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螺纹扣牙的失效形式套管接头螺纹扣牙在多种载荷作用下的连接强度,主要指扣牙抵抗以下破坏形式的能力:(1)跳扣:外螺纹在轴向力作用下从内螺纹中跳出,而很少破坏扣形;(2)断扣:管的端部的完整扣处断裂,一般管的端部完整扣处强度最低;(3)螺纹扣牙剪切:扣牙在剪力作用下从扣体上剥落;(4)屈曲:管体及接箍在轴压作用下的破坏。
对于大多数扣形来说,接头抵抗跳扣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各扣所受径向分力的大小,若所产生的径向力大,则此力可以使接箍涨大,而管子收缩,从而使滑扣易于产生。
反之若径向分力小,此力引起接箍外涨及管体内缩的变形小,使滑扣不易发生。
常见的轴向力破坏是跳扣及断裂,而螺纹牙的剪切及屈服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有可能发生。
近年来,国内外在用套管的失效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套管被挤毁、错断、严重变形和严重腐蚀等形式。
套管挤毁主要是地应力(地层出砂、流动、滑移、膨胀、蠕动等) 、固井质量差、套管强度不足或存在缺陷等而造成的。
套管断裂主要是地层应力高、固井质量差、套管强度不足、套管柱设计不合理、螺纹质量差及下套管操作不当等造成的。
严重腐蚀则主要是由于套管设计不当、防腐措施不力、腐蚀环境恶劣等而造成的。
套管失效形式分析由于不同工矿下套管在井下的受力状况不同, 所处的环境各异, 我国的百色油田和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油田套管的失效形式就有很大差异。
根据近几十年对套管失效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 可归纳出套管破坏的形式大致分为种变形、错断、破坏和腐蚀穿孔。
其中, 破坏又可分为挤裂、爆破、和拉伸3种。
石油套管失效原因导致套管失效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5大类①高压注水引起②盐岩层“塑性流动”引起③地下水腐蚀浅层套管所引起④疏松砂岩油层大量出砂引起⑤地层倾角较大、断层较多引起套管错断以及注蒸气热采并中存在着和局部缩劲变形相对应的恶性局部应力等。
油管丝扣漏失认识
![油管丝扣漏失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350370ba69dc5022abea0006.png)
油管丝扣漏失原因分析1、前言油田属采油九厂外围油田,地质特征具有低渗透、非均质严重、天然裂缝发育、油藏异常高压等特点。
目前,有抽油机井356口,占采油井总数的81.1% ,2003年-2006年抽油机井共检泵作业274井次,其中因油管丝扣漏失而检泵作业69井次,占总作业井的25.2%,仅次于偏磨井比例,是油田油井检泵的第二大影响因素。
虽然油管在下井的施工过程中使用了丝扣胶进行密封,但是由于在用油管丝扣磨损严重、现场仪器检测使用的局限性、井底段塞流的存在等原因,至使近几年因油管丝扣漏失而检泵的井数居高不下,给油井泵况管理和延长检泵周期造成很大的影响。
通过分析几年来检泵作业井可以看出,造成油管丝扣漏失有以下两方面因素:一是质量因素。
包括作业施工质量和材质质量;二是疲劳损坏因素。
因为质量因素是可以通过加大对人的管理来克服的,而对于疲劳损坏因素的影响,是很难预见,而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的。
因此,应从油管丝扣结构原理及产生漏失的原因,分析疲劳损坏因素对丝扣漏失的影响。
2、油管丝扣漏失原因分析2.1油管螺纹牙塑性变形与丝扣漏失的关系紧密的油管公扣和接箍母扣之间,主要承受轴向拉伸应力ι、径向挤压应力κ和环向应力ν的作用,如图1所示。
运用有限元理论对油管丝扣内部的应力和应变进行分析,发现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油管螺纹处于弹塑性工作状态。
通过借鉴油管螺纹上扣后,受拉力载荷作用的有限元图示分析看出,受力变形区的螺纹牙在拉力载荷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这种变形状态对新油管或磨损量小的油管不会产生漏失和脱扣现象。
由于目前部分井下在用的油管丝扣磨损严重,造成油管公扣和接箍母扣之间存在缝隙,虽然施工时使用了丝扣胶密封胶,但是在每天上万次的交变载荷,或高速动载荷的冲击作用下油管发生疲劳破坏,使油管结构丧失正常工作能力。
油管丝扣的牙塑变形会使丝扣的咬合出现缝隙,使油管丝扣渗水,最终导致油管漏失和脱扣。
油田有7口出现过油管脱扣,且检泵周期较长为801天。
油套管的缺陷失效分析
![油套管的缺陷失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989825eefdc8d376ee32cb.png)
油套管的缺陷失效分析摘要油田勘探开发离不开油套管,在钻井完井后,油套管任何部位的缺陷与失效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使整口井报废。
我国各油田每年发生因油套管缺陷造成的损失几百起,直接经济损失数亿元,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和能源开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油套管:缺陷;失效分析由于过去对表层资源的过度开采,致使表层资源的严重枯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和科技的深度发展,越来越多的能源消耗品进入广大老百姓的家庭,致使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能源的开发转向了深层次的开发,随着深井、超深井的开发,油套管的安全性就成了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油田对油套管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对油套管的安全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的钻井工艺和新的套管技术及强化钻井安全措施已得到广泛应用,大力地推进了钻井油井管技术科技的快速发展。
随之各油田在完井过程中油套管因缺陷造成的事故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尤其是西北油田和一些复杂地层深井和超深井的勘探开发完井过程中油套管因缺陷失效事故的发生,给油田建设和勘探开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到对深层次石油资源高效、经济的勘探与开发。
美国《金属手册》认为,机械产品的零件或部件处于下列3种状态之一时定义为失效:1)当它不能完全工作时;2)仍然可以工作,但已不能令人满意地实现预期的功能时;3)受到严重损伤不能可靠而安全地继续使用,必须立即从产品或装备上拆下来进行修理或更换时。
通过对构件或零件的失效残样形貌、成分、性能和受力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有时需要做再现性试验,最终推断出失效原因。
寻找失效原因,不断降低产品或装备的失效率,提高可靠性。
防止重大失效事故发生是失效分析的任务油套管缺陷失效一般呈现为管体断裂和爆裂,接箍和管体螺纹处因加工缺陷失效等。
一般是由以下一些因素引起的:管材制造过程中的缺陷及油套管加工制造工程中的偏差缺陷,完井下油套管的基本力学工况,油套管的组合及钻井工艺,井径规则性,偏卡,螺纹密封性,钻井液,套管扶正器结构和材料,井内腐蚀介质等,以上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导致油套管失效。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5241a4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3.png)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摘要】板桥油田油管漏失是一种常见的安全事故,可能由于人为因素或设备老化等原因引起。
人为因素包括操作不慎、维护不当等,而设备老化则是由于油管长时间使用或受到外部影响而出现故障。
为了防止油管漏失事件的发生,建议加强巡检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修复。
加强安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倡导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培训和管理。
持续改进技术也是预防漏失的关键,要及时更新设备,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油管漏失的风险,确保油田生产安全稳定。
【关键词】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人为因素、设备老化、措施建议、加强巡检、加强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技术1. 引言1.1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板桥油田是我国重要的油田之一,但近年来油管漏失事件频发,给环境、生产和人员安全带来极大影响。
本文旨在对板桥油田油管漏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以减少漏失事件的发生。
在原因分析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油管漏失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为因素,包括操作不当、设备维护不到位等;二是设备老化,导致管道部件损坏、磨损等问题。
人为因素在许多漏失事件中都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在措施建议中,我们需要重点加强巡检工作,确保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针对设备老化问题,除了加强维护保养工作外,还需要持续改进技术,更新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加强安全管理也是重要措施之一,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只有加强巡检、持续改进技术和加强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降低板桥油田油管漏失的发生率,确保生产和环境安全。
2. 正文2.1 原因分析油管漏失是油田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其造成的后果严重影响着生产的正常运行。
对于板桥油田油管漏失的原因分析,可以从人为因素和设备老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人为因素是导致油管漏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井下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井下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f07f35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7a.png)
井下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油管漏失是油井检泵作业重要影响因素,虽然油管在下井的施工过程中使用了丝扣胶进行密封,但是由于腐蚀、磨损严重、等原因,至使近几年因油管丝扣漏失而检泵的井数居高不下。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油田油井检泵作业井,对造成油管丝扣漏失的因素作出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油管,漏失,原因,预防,措施1前言油管泄漏现象一直困扰着抽油机井的泵况管理。
随着抽油机井井下油管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和施工次数的增加,油管泄漏和起下钻隐患大量存在。
虽然在下入井油管施工过程中使用螺纹胶密封螺纹,但由于在用油管螺纹磨损严重,锥度检测技术落后,近年来用于油管泄漏检测的泵井数量仍然较高,给油井生产和井下作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失。
油水井的生产管柱采用螺纹连接。
油管的紧密性实际上取决于螺纹侧面形成的接触压力。
接触压力越高,密封性越好。
由于油管螺纹在各种静、动载荷作用下的高频振动,以及螺纹在装卸过程中啮合面相对运动引起的粘着磨损,螺纹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间隙。
因此,无论新旧油管,微泄漏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确保泄漏在允许范围内,以免影响油水井的正常生产2油管漏失形式油管是油流的通道,工作环境比较复杂,承受自身重量的同时,还要承受抽油系统往复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附加交变载荷。
油管除了需要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外,还应满足一定的密封性能要求,根据其密封失效部位的不同,通常油管漏失主要有本体泄漏和螺纹渗漏两种形式。
2.1管柱泄漏油管本体因偏磨、井液中腐蚀性物质电化学反应、静液柱压力等原因产生裂缝、孔洞造成的井液泄漏。
2.2 螺纹渗漏油管螺纹因长期服役腐蚀严重、频繁上修粘着磨损等原因造成的密封失效漏失(包括管挂、外工作筒密封失效漏失),占到了油管漏失问题的80%以上。
特别是随着油田措施井次的增多,动液面降低、泵挂加深,净液柱的不断增大,油管漏失井次、漏失程度也在不断增大。
3影响因素油管漏失的影响因素较多,除了冲程、冲次,地层水的矿化度,腐蚀物质的含量等因素外,油管的生产加工质量,具体井况,杆管偏磨程度,螺纹磨损程度为造成管柱漏失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c4bfe8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5.png)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板桥油田是中国重要的油田之一,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油管漏失问题。
本文将对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油管漏失可能的原因如下:1. 设备老化:油管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老化和磨损现象,导致油管的密封性能下降,从而出现漏失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油管的维护不足或者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的问题。
2. 油管泄漏:油管的连接处或者管道本身存在密封不良的问题,从而导致油管泄漏。
这可能是由于油管连接不紧或者密封材料老化导致的。
3. 外部损伤:油管受到外部冲击、磨损、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裂纹或者破损,从而出现漏失问题。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油管漏失问题:1. 定期维护:对油管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及时更换老化或者磨损严重的油管,确保油管在使用过程中的完好性。
2. 加强质量管理: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油管进行质量把控,确保油管的密封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达到要求。
对油管连接处进行严密性检查,确保连接紧密。
3. 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油管漏失的认识,引导员工正确使用和维护油管设备,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漏失问题。
4. 加强外部保护:对油管进行外部保护,防止外部冲击、磨损和腐蚀等因素对油管造成损伤。
可以采用覆盖保护材料或者增加防护层来加强油管的耐用性。
5. 建立漏失监测系统:建立油管漏失的实时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漏失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避免漏失问题扩大化。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问题可能是由设备老化、油管泄漏和外部损伤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可以加强油管的定期维护和质量管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油管的外部保护,建立漏失监测系统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油管漏失问题的发生,保障油田的安全运营。
哈××井油管粘扣及脱扣原因分析
![哈××井油管粘扣及脱扣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108d7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50.png)
图 1 脱扣油管粘扣形貌
2.2 微观形貌 从粘扣油管内外螺纹上取样,用扫 描电镜对其进行微观分析。通过高倍扫描电镜观察发
收稿日期:2015-6-02 作者简介:黄世财(1982-),男,在读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完井试油技术及管理工作。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5 960 5 379
外螺纹第 1、3 扣粘扣,第 4~10 扣轻微粘扣;内螺 纹第 9 扣粘扣;修复 外螺纹第 1、2、4 扣粘扣; 内螺纹第 1、2、7、9、10 扣 粘扣;修复
3
5 374 5 609 粘扣未进一步扩展
4
5 290 5 254 粘扣未进一步扩展
图 2(b) 1B 试样螺纹根部第 1 扣导的主要原因之 一,会给油田生产造成经济损失[1-3]。抗粘扣性能差和现 场操作不当是导致油管粘扣的主要原因[4-6],油管抗粘扣 性能差与内、外螺纹接头配合不当、表面处理质量差等有 关[7],操作问题主要表现在碰伤、偏斜对扣、引扣不到位、 上扣速度快等[8]。
2 脱扣油管形貌分析
总 568 期第 7 期 2015 年 7 月
·能源与化学工程·
河南科技 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568,No.7 Jul,2015
哈××井油管粘扣及脱扣原因分析
黄世财 1,2 刘易非 1 冯 辉 2 陶世军 2 曹 萍 3 曹银萍 4
(1.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2.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 库尔勒 841000; 3.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宁夏 银川 750026;4.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套管故障案例剖析
![套管故障案例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d4c8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4.png)
套管故障案例剖析
套管故障案例剖析:
案例一:
故障现象:油管本体严重破裂。
原因分析:
1. 井下工具或落物损坏油管本体。
2. 丝扣磨损或损坏,导致油管本体断裂。
3. 油管长期超期服役,老化、脆化。
4. 油管在运输、搬运、下井过程中,受到剧烈撞击、挤压。
案例二:
故障现象:油管脱扣。
原因分析:
1. 井口操作不规范,上卸扣时发生顶扣或撞击。
2. 油管扣型不匹配,丝扣过松或过紧。
3. 油管长期受拉力或压力作用,导致丝扣松动。
4. 油管接头密封圈老化、失效,导致油管脱落。
案例三:
故障现象:油管内壁堵塞。
原因分析:
1. 原油内含有杂质,如泥沙、石蜡等,导致油管内壁堵塞。
2. 油管长期未进行清洗、保养,内壁积垢严重。
3. 井下落物、工具等掉入油管,卡在油管内壁。
4. 井下压力波动大,导致原油中悬浮物在油管内壁沉积。
以上案例只是套管故障的冰山一角,实际应用中可能还存在其他故障情况。
针对不同的故障,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维修措施,确保套管系统的正常运行。
油管丝扣漏失特征分析及修复优化对策
![油管丝扣漏失特征分析及修复优化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02f8cf05ef7ba0d4a733bde.png)
油管丝扣漏失特征分析及修复优化对策(中石化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00)摘要:有效准确检测出油管管杆及外壁、内壁的磨损和使用缺陷,找出油管丝扣泄露原因并及时进行切削补合是修复油管质量、保证油井作业的关键,也是采油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管使用率的重要举措,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关键词:旧油管;丝扣漏失;修复再利用;生产成本;修扣工艺;切削程序对旧油管的修复再利用,让废旧物资重新产生效益,是采油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举措。
在油井实施检泵作业中,因丝扣漏失而造成的油管泄露占检泵作业的近二分之一。
如能找到?嗜吩?因,并采取相应工艺,在不影响其使用功能的情况下,仅需进行简单维修花费少量费用便可重新利用。
1 丝扣漏失的特点及故障分析1.1 丝扣漏失特点经对测井丝扣锥度和油管漏失检的统计发现,油管丝扣漏失有以下几个特点:(1)油管丝扣漏失的原因是由于油管材质没有达到标准要求,接箍丝扣和油管公扣出现碾扣或者损坏,油管丝扣密封性能差而导致漏失。
(2)出油管经锥度合格,但经游标卡尺检测的部分油管,受力段锥度测量尺寸不合格。
(3)在前期使用过程中,丝扣局部缺损未被发现,继续下井使用,缺损部分便会从初期渗漏发展到丝扣刺坏漏失。
(4)油管外径相觉标准较小,接箍母扣与油管公扣不能很好地配合,油管出现漏失。
1.2 丝扣漏失原因分析井下油管正常使用,丝扣连接是必要保障。
油管丝扣的修复程度会直接影响油管的使用效果。
欲达到清楚油管丝扣大小、结构、切削工艺的目的,必须对油管丝扣漏失的原因进行分析。
(1)油管丝扣漏失与特定段塞气流。
丝扣漏失主要的原因是油管刺漏。
抽油井中,在外力和地层压力的作用下,原油在井管中由下向上流动。
气压随之减小,当到达一定高度,原油压力则会低于原油的饱和压力,这时,原油本身含有的天然气液体就会转变成气体,原油表面出现小气泡。
汲油过程中,当流体通过凡尔时,凡尔球离开凡尔球座,流通通道打开,流体可以通过,当流体逆向流动时,在压力(或其他力)的作用下凡尔球坐在凡尔球座上,流通通道关闭,流体不能通过凡尔。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d04055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5.png)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
近日,板桥油田发生油管漏失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经过调查,发现该事件的
原因是油管老化、设备故障以及人为操作不当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而引起的。
为了避免
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制定合理的措施势在必行。
首先,应对油管老化进行检查和更换。
油管作为输送油气的重要管道,长期受到内外
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老化现象。
因此,对油管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及时分析和修
复油管的缺陷和病害,必要时更换老化严重的部分,防止其发生漏失,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设备故障是造成油管漏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应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采用先进的设备监控技术,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预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发生事故。
最后,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
人为操作不当也是造成油管漏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应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管理,提
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综上所述,制定合理的油管漏失事故预防措施,重在加强油管检查维护、改进设备运
行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
这不仅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也增强了企
业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保障了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使企业不断创造新的发展
奇迹。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bc1f74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6.png)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
近日,板桥油田发生了一起油管漏失事故,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
作为
油田企业,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1. 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到位
作为长期运行的设备,油管内部容易产生腐蚀和磨损,导致管壁破裂,从而导致油管
漏失。
除此之外,油管的维护和检修也需要及时,否则容易出现漏失问题。
2. 操作不规范
操作不规范是油田生产事故中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有可能是因为工人缺乏专业知
识和技能,也有可能是因为工作疏忽导致的。
在运输、装卸、储存等各个环节,如果操作
不规范,就有可能造成油管漏失。
3. 设备故障
设备故障也是造成油管漏失的原因之一。
一旦管道内部的某个部件出现故障,就有可
能导致管道破裂。
二、防范措施
1. 充分维护管道设备
为了防范油管漏失事故的发生,油田企业应该加强管道设备的日常维护,及时检测管
道内部的腐蚀和磨损情况,以便及时更换或修复问题部件。
2. 加强操作管理
加强操作管理是防范油管漏失事故的重要措施。
企业应该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让他们熟悉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如果发现操作规程漏洞或者有不妥之处,应及时修改完善。
3. 实行设备检测制度
总之,油管漏失事故的发生带来的经济和环境损失都是难以承受的。
油田企业应该在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同时,加强设备维护和操作管理,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加以处理,共
同保障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石油套管失效分析
![石油套管失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e1106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d.png)
石油套管失效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
然而在实际的石油运输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石油套管的失效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石油套管失效给油田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本文通过对石油套管的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其加工技术,提出检验的措施,从而对预防和减少油套管失效事故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标签:石油套管;螺纹加工;检测引言:石油套管失效事故轻则造成大批油、套管损坏,甚至导致管柱落井事故,重则使整口井报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加强油、套管失效分析工作,防止或减少油、套管失效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油套管的失效类型及产生原因(一)脱扣油套管柱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内、外螺纹接头相互分离脱开的现象称为脱扣,脱扣会导致管柱落井。
或者破坏管柱的结构完整性和密封完整性。
1.内外螺纹参数匹配不当引起的脱扣。
油,套管接头连接强度是靠内,外螺纹弹性配合来实现的,如果内,外螺纹接头加工精度差。
螺纹啮合状态不好。
只有部分螺纹啮合。
则接头连接强度不高。
很容易发生脱扣,使石油套管失效。
2.为防止粘合而降低上扣扭矩引起的脱扣。
有些工厂为了防止粘扣,有意降低了油、套管接头的上扣扭矩、这样做虽然可以降低接头粘扣程度,但却不能保证接头上扣之后处于最佳的连接状态,很容易导致接头发生脱扣事故。
(二)挤毁下井的套管外表面要受到地层压力作用,当套管抗挤强度小于地层压力,套管发生塑性失稳破坏的现象称之为挤毁。
套管挤毁与地层压力、套管抗挤强度、套管磨损等有关。
引起挤毁的因素:1.蠕变地层引起的挤毁。
蠕变地层会在套管外壁形成挤压力,当地层压力超过套管抗挤强度,就会发生套管挤毁事故。
具有蠕变特性的地层有石膏、泥质膏岩、泥岩、膏质泥岩、粉沙质泥岩等。
2.注水开发引起的挤毁。
不合理的注水开发会破坏地层的平衡应力,导致地层蠕变,使井内的套管错动,发生变形。
油井套管损坏原因分析及修复技术
![油井套管损坏原因分析及修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819fde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1.png)
油井套管损坏原因分析及修复技术摘要:在油田尤其资源开采中,油井套管损坏是一种较为常见也是较为严重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油井套管损坏原因及修复技术进行分析,论述具体的油井套管损坏修复技术和防范措施,希望对实际的油井套管损坏有相应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油井套管;损伤处理;修复技术1.油井套管损坏原因分析1.1钻井施工质量导致损坏通过对已经破损的油井套管的调查和分析,发现50%的油井由于固井水泥没有及时返回到地表,从而引起了套管的回弹不足,从而引起了套管的破损,由此我们也了解到,在钻探工作中,会对油井地层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有的甚至会引起上覆岩石的上涌、下覆岩石的下陷等,这些都会对油井的套管产生直接的损害,从而引起套管的屈曲、断裂等损害。
在钻井过程中,地层中存在着大量的地层压力,这些地层中存在着大量的地层压力,这些地层中的地层压力会随着地层压力的改变而改变,从而引起地层中地层压力的改变,从而使地层中一些比较薄弱的地层产生断裂,从而引起地层的损害[1]。
1.2钻井设计参数导致损坏在钻探项目中,必须对整体项目进行参量的设计和计算,参量的不合理会影响井筒本身的质量。
而给予油井井筒本身的构造影响,不同类型不同构造的油井套管所带来的作业也是不同的,现阶段油井套管的作用区别可以分为“直-增-稳”和“直-增-降”两种,第一种类在应用上易于控制,它对油田套管的作用也很少,而另一种则是作用很大,在实施时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很可能会导致施工失败和故障,破坏油田套管。
在垂直方向上,井倾斜的影响很大。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造成井斜情况的出现,这不仅会对后续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干扰,而且还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定向井与水平井对井斜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一般都是较高的,如果井斜不达标,将会极大地影响到已经完成的工程的质量,极大地提高了工程的复杂度,同时也会威胁到井筒的安全。
2.油井套管损坏原因分析检测方法油井套管损坏的检测,有多种方法可用,其中包括电磁、涡流、超声波、机械电尾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在应用的过程中,或通过直接检测或通过间接判断的方式,实现科学的问题检测和损伤分析,但上述的各种方法在检测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准确率不足的缺陷,因此本文认为应当通过各类检测测试技术,提升整体工作的效率和精准性,其中具体的技术方法如下所示。
油套管圆螺纹连接粘扣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讨论
![油套管圆螺纹连接粘扣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2f5cec2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2.png)
油套管圆螺纹连接粘扣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讨论油套管圆螺纹连接粘扣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讨论【摘要】油套管因为多次的起出和下入,且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接箍与管体管端的螺纹连接容易出现粘扣的情况。
本文主要是介绍了接箍与管体的连接方式,分析产生粘扣的原因,探讨改善的方法。
【关键词】油套管粘扣螺纹油套管在石油勘探开采中使用较多,在每口油井从开钻到钻进再到完钻的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下入套管管柱,以形成套管和钻孔之间的环形空间,最后通过水泥注入得到封固。
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开孔塌陷、变形、错位和泄漏等,从而维持油井的正常工作及长期运行。
每口井使用的套管数量都是上百个,甚至有深井中的上千个,管柱之间靠接箍连接,而只要有任何一支接箍或者管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口井报废,造成巨大的损失。
油管是在油井内下入到套管的管柱,其作用是为了保证原油的输送,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进行起出和下入等操作,如果操作的次数达到十几次或者更多,就容易造成螺纹粘扣。
油套管在勘探中的用量极大,约为所有使用油井管的80~90%,而油罐约占油套管总量的五分之一,需求量也非常大。
油井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地址与油层结构的复杂造成了生产原油的形态不一,在流动性、腐蚀性以及自喷能力上都存在差别,还有原油因CL-,CO2离子和H2S等造成很强的腐蚀性,这就需要通过管柱进行注高压水、注酸压裂、注蒸汽以及井下加热等操作,且井深的还存在浅井、深井、超深井的区别。
原油的集输都是通过油管来完成,油管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螺纹连接,这就对油管自身的强度、刚度、耐磨性和抗腐蚀能力,且对连接的强度和密封性都有较高的要求。
特殊的工作环境下的油管更要有特殊的性能要求。
油管所处的工作环境复杂,就需要有严格的材质和苛刻的技术条件要求。
1 螺纹粘扣形成的原因分析1.1 螺纹连接介绍油套管管柱与接箍的连接时通过内外螺纹连接,油管端为外螺纹,接箍端为内螺纹。
采用这种螺纹连接的优势在于有足够的连接强度,性能稳定且能较好密封。
TGB油管粘扣分析
![TGB油管粘扣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8c3f1b650e52ea551898d7.png)
就越大;接触面积越大,该系数也就越大;材料硬 度越小,该系数也越大; ! 与接触的两种材料表 面接触紧密度、外夹持力有关。 摩擦力、外力越大,上卸扣时螺纹所承受的接 触应力就越大,螺纹也就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当形 变发生到一定程度后,粘扣则易发生。
% 油管粘扣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的粘扣机理和公式 . ’ / 可以看出,油管 粘扣主要是由材料摩擦系数、材料表面接触压力以 及上卸扣外力共同决定的,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 / 螺纹参数。它包括螺纹加工精度、螺纹锥 度、油管螺纹和接箍螺纹的公差配合、螺纹齿面半 角、相邻螺距、螺纹圆度等。螺纹加工参数不合 理,会造成每扣螺纹间的接触压力不一样,从而使 得每扣的接触应力也不一样,局部扣受到的接触应 力较大, 若超过材料的许可强度时则会发生塑性变形。 .%/ 起始扣螺纹的状况。若起始扣螺纹有毛 刺,就会使摩擦系数变大,摩擦力也随之增大,粘 扣就越易发生。 . , / 螺纹表面光洁度。表面光洁度越高,则摩 擦系数、摩擦力就越小,粘扣也就越不易发生。 . 0 / 材料性能。材料对粘扣的影响主要是由材 料的屈服强度和硬度决定的。材料的屈服强度越 高,则材料的抗变形能力就越强,粘扣就越不易发 生;材料表面硬度越高,则摩擦系数、摩擦力就越 小,粘扣也越不易发生。 . 1 / 接箍面处理。该处理技术直接影响接箍表 面硬度及表面光洁度,因而也影响材料表面摩擦系 数的大小,处理不当有可能引起粘扣。 . 2 / 螺纹脂选择。 螺纹脂主要影响摩擦系数及起 到增加接触面积的作用, 选择不当有可能导致粘扣。 . 3 / 外夹持力。 上卸扣操作时施加的外夹持力越 大, 则接触面的摩擦力也就越大, 粘扣就越易发生。 . 4 / 上卸扣扭矩。该扭矩越大,所对应的外力 就越大,接触应力也大,粘扣越易发生。 . 5 / 发生错扣。出现错扣时,可能会造成局部 扣的受力过大,从而导致粘扣。
关于油管失效原因及防范措施的分析
![关于油管失效原因及防范措施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2f06e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a.png)
关于油管失效原因及防范措施的分析摘要:油管的失效问题是普遍存在并一直困扰着油田生产的大问题,油管长期在含油、气、水、聚合物等的复杂环境中工作,并承受液柱力、摩擦力、交变载荷,特别是当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由抽油机井油管失效造成的故障明显增加,这不仅增加了作业费用,使原油成本增加,效益下降,同时还影响原油产量,给生产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本文就油管失效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油管失效损坏丝扣一、油管失效原因分析1 现场施工操作对油管造成的损坏1.1 斜扣硬上致使油管丝扣损坏上一根公扣与下一根母扣同时损坏,丝扣损坏段从丝扣始端开始逐渐均匀推进,并且从始端向末端刮削前进,在损坏段表面覆有环状或长条丝状铁丝,损坏的丝扣段表面与油管本体表面平行,无坑孔变形。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1)由于修井时井架竖立不正,使游动滑车在自重静态下与井口中心线不在一条直线上,当油管悬吊起时,在自重作用下而偏离井口,上扣时便出现斜扣;(2)游动滑车虽与井口对正,但由于滑车摆幅较大,未等滑车静止便进行上扣,出现斜扣;(3)游动滑车下放过低甚至压在油管上端而出现斜扣;(4)油管弯曲在上扣时出现斜扣。
1.2 滑道滑行对油管的损坏(1)油管在滑道上滑行时,当滑行油管长度大于滑道长度时,滑行时对丝扣损坏很大。
小滑车中心部位的胶皮由于长期使用已经损坏,不能有效的保护油管的丝扣部位。
(2)油管滑行时对滑道油管的损坏。
由于油管在滑道上滑行,从而使滑道油管本体形成痕迹,随着滑行根数增加,沟痕越深。
而且这样的沟痕通常表现为越靠近井口,沟痕越浅。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各基层作业施工小队主要领导责任心不强,队伍管理制度不健全,职工质量意识淡薄,使职工的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没有彻底根除;没有严格执行井下作业施工质量标准,没按“三标”施工;新作业、新形象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1.3 由于击打、碰撞、咬伤等使油管失效(1)作业时由于击打、碰撞在油管表面留下内陷的坑痕,导致管径缩小,活塞通不过造成工序返工或勉强通过而加剧杆、管摩擦导致漏失。
油井管粘扣分析
![油井管粘扣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ed7a285727a5e9856a61bd.png)
油套管粘扣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一、粘扣的发生机理粘扣是各类油井管(包括油管、套管、钻杆)在加工检验和使用中最常见的损伤失效形式。
根据ISO13679标准定义,粘扣是一种发生在相互接触金属表面间的冷焊(Cold welding)。
如果金属之间发生进一步的相对滑动或旋转,将会引起冷焊部位的撕裂。
粘扣是由局部高接触应力作用下金属表面相对滑动造成的。
如果油井管产生粘扣,轻者往往造成螺纹齿面损伤,齿形发生塑性变形,严重者可以改变螺纹旋合的齿面接触应力和上扣扭矩,并大幅度降低密封性能和连接强度,可导致滑脱掉井给油田造成巨大的损失。
根据ISO13679标准,将粘扣按对使用性能的影响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进行评判:1)表面擦伤:损伤面积一般不超过螺纹表面积的2%,即一扣单齿面的3/4周长。
这类擦伤经砂纸或油石修磨后为合格品使用,对密封性及连接强度没有任何影响。
2)轻度粘扣:粘扣面积不超过螺纹表面积10%,可用锉刀和砂纸修磨后继续使用。
这种粘扣多以表面损伤、产生冷焊为主,而且可根据损伤的变形方向来判断是上扣粘扣还是卸扣粘扣。
此种粘扣的螺纹一般不降低连接强度,但对气密封性有影响。
3)中度粘扣:粘扣面积大于螺纹表面积10%,扣型基本完整,修磨后可继续使用,但密封性能无法保证,这种粘扣的金属表面已经形成了冷焊,而且损伤严重,对于简单的圆螺纹而言,连接强度有所降低。
4)严重粘扣:粘扣处螺纹牙形全无,属于粘着磨损失效,无法修复使用,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全无。
对于油套管螺纹来说,粘扣是由于螺纹上扣过程中齿面局部接触应力过大造成的,随着拧接力矩的增加、拧接速度的变化、润滑介质(螺纹脂)的不同、以及螺纹表面镀层质量、接触体材料力学性能(由于热处理方式不同)、微观结构及金属成分的变化以及加工中形状和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不同,都会对螺纹接触应力产生影响,从而决定了油套管粘扣的程度等级。
二、粘扣的原因分析油套管发生粘扣就是由于上扣过程中齿面局部接触应力过大造成的,其直接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体及接箍材料匹配粘扣现象有一部分是由于管体与接箍的材料不匹配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40卷第4期第21页石油矿场机械OIL FIELD EQUIPMENT2011,40(4):21~25文章编号:1001-3482(2011)04-0021-05油套管粘扣和泄漏失效分析综述吕拴录1,2,李鹤林3,藤学清2,周杰2,杨成新2,秦宏德2,迟军2,乐法国2(1.中国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北京100249;2.塔里木油田,新疆库尔勒841000;3.中国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西安710065)摘要:对我国油田油、套管粘扣和泄漏事故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和失效分析,给出了油、套管粘扣和泄漏的定义。
分析了由于机械加工、表面处理和螺纹脂质量不合格以及使用或装配不当等导致油、套管粘扣和泄漏的原因。
从材料选择、螺纹接头质量控制、内外螺纹接头参数匹配、螺纹脂优选和现场使用操作等方面提出了防止粘扣和泄漏的措施。
关键词:油管;套管;粘扣;泄漏;失效分析中图分类号:T E931.2文献标识码:ASummarizing of Failure Analysis on Tubing and C asing Galling and LeakageLV Shuan-lu1,2,LI H e-lin3,TENG Xue-qing2,ZH OU Jie2,YANG Cheng-x in2,QIN H ong-de2,CH I Jun2,LE Fa-g uo2(1.College of M echanical and Electr ical Engineer ing,China Univers ity o f Petro leum,Beij ing102249,China;2.T ar im Oilf iel d,K or la841000,China;3.T ubular Goods Res ear ch Center of CN PC,X i.an710065,China)Abstract:The thorough investigation and failure analysis o n tubing and casing galling accident in4结论1)选取轴向零点以下受压套管串为研究对象,考虑有、无变截面条件下对套管串进行屈曲变形数值仿真计算,得到套管串后屈曲变形及其与井壁的接触状态。
2)变截面不仅影响套管串后屈曲变形形状,还影响套管串与井壁的接触位置、接触力大小、接触点个数及接触区域大小。
3)该数值仿真计算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描述考虑变截面情况下管柱后屈曲变形状态,对管柱受压屈曲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L ubinski A A.Study of the buckling of ro tary drillingstring[S].Dr ill A nd P rod P roe,A PI,1953:178-214.[2]吴疆.未固水泥套管段柱状弯曲及失稳分析[J].石油钻采工艺,1987(3):7-17.[3]崔孝秉,张宏,宋治.套管柱稳定性问题研究[J].石油学报,1998,19(1):114-118.[4]朱炳坤.弯曲井段中套管柱挠曲变形的分析计算[J].石油矿场机械,2007,36(7):50-52.[5]陈勇,练章华,陈若铭,等.基于残余应力的热采井套管安全评价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2009,38(4):16-19.[6]邓学峰.水平井套管受力变形分析的有限元方法[J].石油矿场机械,2009,38(5):15-18.[7]朱炳坤.水平钻柱屈曲载荷的分析计算[J].石油矿场机械,2006,35(4):65-67.[8]谢祚水,王自力,吴剑国.计算结构力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205-206.[9]刘巨保,岳欠杯,李治淼.井筒内杆管柱双层接触有限元分析及应用[J].力学与实践,2009,31(2):35-39. [10]刘巨保.间隙元在钻柱接触非线性力学分析中的应用[J].力学与实践,2003,25(4):46-47.*收稿日期:2010-09-16作者简介:吕拴录(1957-),男,陕西宝鸡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专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失效分析专家,从事石油管材失效分析、技术监督和科研工作,E-mail:lvshuanlu@。
national oil fields is presented,and the galling of tubing and casing w ere defined.Galling causes due to disqualification of machining cut,sur face treatment,thread compounds and abnorm al o pera -tion and assembly are analy zed.T he prevent measures fro m galling of tubing and casing ar e sug -g ested on aspect o f m aterial selection,thr ead joint quality contr ol,match o f pin and bo x,thread com pounds requirem ent,operation and etc.Key words:tubing;casing;galling ;leakage;failure analysis 油、套管失效事故轻则造成大批油、套管损坏,甚至导致管柱落井事故,重则使整口井报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如果不对油、套管失效事故及时进行分析,找出油、套管失效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同样的事故会多次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会更大。
油气井的寿命是由油、套管决定的,如果套管出现问题,油、气井就不能正常钻进,如果油、套管损坏,油、气井就不能正常生产[1]。
油、套管的失效类型有粘扣、泄漏、脱扣、挤毁、破裂等。
粘扣和泄漏在油、套管失效事故中占的比例最大,是最常见的一种失效形式。
粘扣会严重地影响油、套管使用寿命,甚至导致管柱掉井事故。
泄漏会破坏油、套管密封完整性,使油、套管柱失去正常密封能力,最终导致修井作业,或使整口井报废。
油、套管粘扣和泄漏失效事故涉及的因素很多,不仅与油田使用操作有关,也与设计选用和工厂的加工质量有密切关系,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增加了粘扣失效分析工作的难度,对失效分析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分析研究油、套管粘扣和泄漏原因,寻找预防粘扣和泄漏的措施,防止或减少油、套管发生粘扣和泄漏失效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粘扣失效分析1.1 粘扣的定义内、外螺纹配合面由于摩擦干涉,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使内、外螺纹表面发生粘结。
由于上、卸扣过程中内、外螺纹表面有相对位移,粘扣常伴有金属迁移。
粘扣通常表现为粘着磨损,但是如果有砂砾、铁屑等硬质颗粒夹在内外螺纹之间,也会形成磨料磨损[2]。
1.2 影响因素1.2.1 机械加工质量的影响[3]1) 螺纹表面粗糙度 机械加工螺纹表面粗糙,内、外螺纹旋合时易粘扣。
螺纹表面的粗糙度与加工螺纹的刀具和车床的精度、性能等有关。
2) 内、外螺纹参数不匹配 在内螺纹锥度大、外螺纹锥度小的情况下,内、外螺纹接头配合之后其小端接触力大,容易形成粘扣;在内螺纹锥度小、外螺纹锥度大的情况下,内、外螺纹接头配合之后其大端接触力大,容易形成粘扣。
当内螺纹接头螺距大于外螺纹接头螺距时,在接头大端螺纹导向面和接头小端螺纹承载面接触力大,容易发生粘扣;当内螺纹接头螺距小于外螺纹接头螺距时,在接头大端螺纹承载面、小端螺纹导向面接触力大,容易发生粘扣。
螺纹接头不同部位的螺距不同,内、外螺纹接头配合之后不同区域的接触力差别更大,接触力大的螺纹侧面更容易发生粘扣。
在这种情况下,粘扣的位置及规律应具体分析。
内、外螺纹接头啮合之后在内螺纹齿顶与外螺纹齿底或内螺纹齿底与外螺纹齿顶形成的间隙过大,使接头的抗泄漏能力降低。
反之,内、外螺纹上扣干涉量增加,容易粘扣。
牙形半角不匹配也会使相互干涉的螺纹牙侧面形成粘扣。
在螺纹其他单项参数偏差很小的情况下,螺纹紧密距主要反映了螺纹中径的大小。
如果外螺纹紧密距偏大(螺纹中径偏大),内螺纹紧密距偏大(螺纹中径偏小),则按正常扭矩上扣之后有外露扣;如果增加扭矩上扣到无外露扣,很容易发生粘扣;如果外螺纹紧密距偏小(螺纹中径偏小),内螺纹紧密距偏小(螺纹中径偏大),则按正常扭矩上扣之后外螺纹退刀部位的不完整螺纹易与接箍大端的螺纹接触干涉,发生粘扣。
1.2.2 表面处理质量的影响表面处理包括镀铜、镀锌、镀锡、磷化等。
表面处理不合格包括:¹表面处理层厚度不足,在使用中很容易磨掉;º表面处理层强度和韧性不足,在使用中容易破碎脱落;»表面处理层不致密,有孔洞、砂眼等缺陷,在放置和使用过程中容易生锈;¼表面处理层与基体结合力不强,在使用中容易剥离脱落。
一旦表面处理层脱落,在上、卸扣过程中内、外螺纹接头基体金属就会直接接触,很容易发生粘扣。
1.2.3 螺纹脂质量的影响螺纹脂的功用是:¹润滑螺纹表面,减少摩擦#22# 石油矿场机械 2011年4月力,防止粘扣;º填充密封;»防锈。
质量低劣、混入杂物(沙粒、铁屑等)的螺纹脂不具有上述功能,易使油、套管螺纹接头生锈,甚至粘扣。
1.2.4 紧密距检验过程的影响[4]在检验紧密距过程中也会发生粘扣。
粘扣的频次随螺纹接头的尺寸增大而增多。
在车床上检验紧密距时粘扣的频次高于在工作台上检验时的粘扣频次。
在检验紧密距过程中形成粘扣与5个因素有关。
1) 螺纹量规越重,越不容易保证量规与螺纹接头同心,越容易发生粘扣。
2) 螺纹量规表面V 形存污槽形成的2条锐利的棱角刃易刮伤接头螺纹侧面,形成粘扣。
3) 产品螺纹精度不达标,螺纹参数偏差过大,存在毛刺,易形成粘扣。
4) 螺纹量规表面损伤或形成粘结的铁屑积瘤,易形成粘扣。
5) 检验方法不当和螺纹量规与产品接头不同心,易形成粘扣。
1.2.5 使用或装配不当的影响[5-7]1) 上扣夹持方式不当形成粘扣 工厂或油田现场夹持方式不当,夹持位置在接箍上扣端或靠近上扣端端面位置,会使接箍变形,导致接头在上、卸扣过程中局部区域内、外螺纹干涉严重,容易发生粘扣。
主动钳与被动钳之间相隔的距离太远,会产生附加的弯矩,使接头在上、卸扣过程中承受附加的弯曲载荷,容易发生粘扣。
2) 对扣不当形成粘扣 对扣速度过快或偏斜容易损伤螺纹,造成偏斜上扣,最终导致粘扣或错扣。
前者易使接头承受冲击载荷,损伤螺纹,在上、卸扣过程中形成粘扣;后者会使内、外螺纹接头不同心,仅有局部区域接触,最终导致螺纹接头在上、卸扣过程中发生粘扣。